CN218213893U - 一种移动机器人智能避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机器人智能避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13893U
CN218213893U CN202222987974.6U CN202222987974U CN218213893U CN 218213893 U CN218213893 U CN 218213893U CN 202222987974 U CN202222987974 U CN 202222987974U CN 218213893 U CN218213893 U CN 2182138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robot
robot main
obstacle avoidance
bottom shell
b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879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萌萌
陈俊
沈洋洋
朱伟伟
许园
李奇文
栾重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22229879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138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138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138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机器人智能避障装置,属于避障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移动机器人主体,所述移动机器人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移动机器人主体的上方设有底壳,所述底壳与移动机器人主体之间设有卡接组件,所述底壳通过卡接组件卡接固定于安装槽的内腔,所述底壳的顶部设有安装座;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组件的设置,可以带动避障组件在底壳的顶部作旋转运动,可以有效对移动机器人主体的外部环境进行监测,并通过控制器控制移动机器人主体作避让动作,以实现避障功能,本装置结构简单,仅依靠驱动组件和一组避障组件即可实现移动机器人主体进行避障,可减少后期避障组件的故障率,进而减少后期维护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机器人智能避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障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移动机器人智能避障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申请号为CN202121239944.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移动机器人智能避障装置,该装置提高了避障装置面对多种型号移动机器人时的广泛适宜性,提高了避障装置使用后的硬件升级便捷性。
上述专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之处,该装置通过六组避障盒对移动机器人进行避障防护,使得较为小巧的移动机器人变得结构复杂且外观丑陋,缺乏美观性和实用性,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移动机器人智能避障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机器人智能避障装置,具备通过可环绕转动的避障结构代替多组避障盒,使得避障防护结构较为简单,且使用较少的传感器能够减少设备故障率以及减少后期维修麻烦的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机器人智能避障装置,包括移动机器人主体,所述移动机器人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移动机器人主体的上方设有底壳,所述底壳与移动机器人主体之间设有卡接组件,所述底壳通过卡接组件卡接固定于安装槽的内腔,所述底壳的顶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可拆卸的避障组件,所述避障组件通过定位组件固定于安装座的顶部,所述底壳的内腔设有用于驱动安装座作旋转运动的驱动组件。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底壳内腔中心处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底壳并延伸至底壳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端与安装座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壳的顶部且位于转杆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支撑管,所述转杆的表面与支撑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与支撑管之间设有防护组件。
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座表面的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限位圈,所述支撑管的表面开设有与支撑管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圈的表面与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避障组件包括开设于安装座顶部的两组固定槽,两组所述固定槽的内腔分别卡接有毫米波雷达和红外探头。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于安装座顶部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底部与安装座的顶部贴合,所述定位板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锁紧杆,所述锁紧杆的底端贯穿定位板并延伸至定位板的外部与安装座的顶部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底壳表面的弹性卡扣,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开设有与弹性卡扣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弹性卡扣的表面与卡槽的内壁卡接。
优选的,所述底壳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移动机器人主体、毫米波雷达和红外探头信号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组件的设置,可以带动避障组件在底壳的顶部作旋转运动,可以有效对移动机器人主体的外部环境进行监测,并通过控制器控制移动机器人主体作避让动作,以实现避障功能,本装置结构简单,仅依靠驱动组件和一组避障组件即可实现移动机器人主体进行避障,可减少后期避障组件的故障率,进而减少后期维护的工作量;
2、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接组件的设置,可以将底壳卡接固定在安装槽的内腔,以便于使用者对底壳拆卸并对其内部的结构进行检修维护,通过定位组件的设置,可以将毫米波雷达和红外探头定位固定在安装座的顶部,并且通过螺纹连接的安装方式可以便于使用者对毫米波雷达和红外探头进行拆卸更换,通过防护组件的设置,可以提升安装座转动的稳定性,同时可防止安装座与支撑管之间进入杂物影响安装座正常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机器人主体;2、安装槽;3、底壳;4、安装座;5、驱动电机;6、转杆;7、支撑管;8、防护套;9、限位圈;10、限位槽;11、固定槽;12、毫米波雷达;13、红外探头;14、定位板;15、锁紧杆;16、弹性卡扣;17、卡槽;18、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机器人智能避障装置,包括移动机器人主体1,移动机器人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2,移动机器人主体1的上方设有底壳3,底壳3与移动机器人主体1之间设有卡接组件,底壳3通过卡接组件卡接固定于安装槽2的内腔,卡接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底壳3表面的弹性卡扣16,安装槽2的内壁开设有与弹性卡扣16相适配的卡槽17,弹性卡扣16的表面与卡槽17的内壁卡接;
通过卡接组件的设置,可以将底壳3卡接固定在安装槽2的内腔,通过卡接安装的方式,可以便于使用者对底壳3进行拆卸以对其内部的结构进行检修维护,在拆卸底壳3的时候,使用者可向底壳3的方向按压弹性卡扣16,此时弹性卡扣16的卡接部位与卡槽17脱离卡接状态,使用者向上提拉即可将底壳3从安装槽2中拆卸下来;
作为优选的,底壳3的顶部设有安装座4,安装座4上安装有可拆卸的避障组件,避障组件包括开设于安装座4顶部的两组固定槽11,两组固定槽11的内腔分别卡接有毫米波雷达12和红外探头13,通过毫米波雷达12和红外探头13的配合使用,可以对移动机器人主体1周围的障碍物进行探测;
其中,避障组件通过定位组件固定于安装座4的顶部,定位组件包括设于安装座4顶部的定位板14,定位板14的底部与安装座4的顶部贴合,定位板14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锁紧杆15,锁紧杆15的底端贯穿定位板14并延伸至定位板14的外部与安装座4的顶部螺纹连接;
通过定位组件的设置,可以将毫米波雷达12和红外探头13固定在固定槽11的内腔,在将毫米波雷达12和红外探头13安装于固定槽11的内腔后,使用者可将定位板14放置于安装座4的顶部,然后拧紧锁紧杆15将定位板14锁紧固定在安装座4的顶部,通过螺纹安装的方式对定位板14的使用位置进行固定,可以便于使用者对毫米波雷达12以及红外探头13进行更换升级;
值得说明的是,底壳3的内腔设有用于驱动安装座4作旋转运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底壳3内腔中心处的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贯穿底壳3并延伸至底壳3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转杆6,转杆6的顶端与安装座4的底部固定连接,底壳3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8,控制器18分别与移动机器人主体1、毫米波雷达12和红外探头13信号连接;
通过驱动组件的设置,在移动机器人主体1移动的过程中,使用者可通过外部开关打开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带动转杆6转动,转杆6的转动通过安装座4带动毫米波雷达12和红外探头13座旋转运动,从而对移动机器人主体1周围的障碍物进行探测,当探测反馈存在障碍物的时候,毫米波雷达12或者红外探头13会将反馈信号输送给控制器18,控制器18接收信号后会向移动机器人主体1发送避让指令,使得移动机器人主体1避开障碍物继续前进移动;
作为优选的,底壳3的顶部且位于转杆6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支撑管7,转杆6的表面与支撑管7的内壁转动连接,安装座4与支撑管7之间设有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座4表面的防护套8,防护套8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限位圈9,支撑管7的表面开设有与支撑管7相适配的限位槽10,限位圈9的表面与限位槽10的内壁滑动连接;
通过支撑管7的设置,可以提升转杆6转动的稳定性,通过防护组件的设置,在安装座4转动的时候会带动防护套8以及限位圈9转动,进而带动限位圈9在限位槽10的内腔转动,以提升安装座4转动的稳定性,通过防护套8可以对安装座4与支撑管7之间的连接处进行防护,防止外部的灰尘或者杂物进入安装座4与支撑管7之间的连接处,导致安装座4因杂物影响其正常的转动动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移动机器人智能避障装置,包括移动机器人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器人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移动机器人主体的上方设有底壳,所述底壳与移动机器人主体之间设有卡接组件,所述底壳通过卡接组件卡接固定于安装槽的内腔,所述底壳的顶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可拆卸的避障组件,所述避障组件通过定位组件固定于安装座的顶部,所述底壳的内腔设有用于驱动安装座作旋转运动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机器人智能避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底壳内腔中心处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底壳并延伸至底壳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端与安装座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机器人智能避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顶部且位于转杆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支撑管,所述转杆的表面与支撑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与支撑管之间设有防护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机器人智能避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座表面的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限位圈,所述支撑管的表面开设有与支撑管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圈的表面与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机器人智能避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障组件包括开设于安装座顶部的两组固定槽,两组所述固定槽的内腔分别卡接有毫米波雷达和红外探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机器人智能避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于安装座顶部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底部与安装座的顶部贴合,所述定位板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锁紧杆,所述锁紧杆的底端贯穿定位板并延伸至定位板的外部与安装座的顶部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机器人智能避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底壳表面的弹性卡扣,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开设有与弹性卡扣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弹性卡扣的表面与卡槽的内壁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机器人智能避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移动机器人主体、毫米波雷达和红外探头信号连接。
CN202222987974.6U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移动机器人智能避障装置 Active CN2182138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7974.6U CN218213893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移动机器人智能避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7974.6U CN218213893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移动机器人智能避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13893U true CN218213893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44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87974.6U Active CN218213893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移动机器人智能避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138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213893U (zh) 一种移动机器人智能避障装置
CN108683881B (zh) 一种智能家居监控装置
CN114210670A (zh) 一种能够自适应管道形状的电缆排管疏通机器人
CN113659729A (zh) 一种轨道机器人自适应智能充电站及充电方法
CN212178391U (zh) 一种发电机组的远程监控装置
CN113555784B (zh) 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智能配电柜及监控方法
CN113635989B (zh) 一种集成式多足机器人
CN214066371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库房用温度监测设备
CN110906143B (zh)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N218585001U (zh) 一种雷达避障感应装置
CN216328345U (zh) 一种多功能环卫机器人
CN113371095B (zh) 一种关节任意角度旋转的腿部结构及多足机器人
CN216873310U (zh) 一种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CN217665284U (zh) 扬尘设备采集系统
CN215872274U (zh) 一种新型接收机上用抬起装置
CN203887862U (zh) 一种小型化水下液压机械手手臂关节结构
CN215601418U (zh) 一种市政照明监控一体装置
CN211541281U (zh) 一种关节机器人的底座调节机构
CN212537215U (zh) 一种建筑用监控安装结构
CN211644528U (zh) 升降机驱动端丝杆防转装置及升降机系统
CN219659815U (zh) 抗红外干扰的室内门禁摄像模组
CN216313290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智能监控装置
CN212447881U (zh) 一种带有自动防雨防尘罩的自行车座鞍
CN113386169A (zh) 一种全角度旋转的机器人关节
CN21375467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摄像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