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09864U - 新风设备 - Google Patents

新风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09864U
CN218209864U CN202221591162.3U CN202221591162U CN218209864U CN 218209864 U CN218209864 U CN 218209864U CN 202221591162 U CN202221591162 U CN 202221591162U CN 218209864 U CN218209864 U CN 2182098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e
exhaust
refriger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9116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卓贤
徐振坤
黎志鹏
杜顺开
李金波
黄招彬
喻广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9116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098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098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098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风设备,新风设备包括壳体和第一换热系统,壳体内设有新风通道,第一换热系统上形成有第一冷媒流路,第一换热系统包括新风换热器结构以及第一切换装置,新风换热器结构包括设于新风通道内的第一新风换热器和第二新风换热器,且处在第一冷媒流路中,第一新风换热器和第二新风换热器之间形成有并行设置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中设有第一节流元件;第一切换装置用以切换第一支路和/或第二支路导通;如此,冷媒在第一新风换热器和第二新风换热器中以同等压力蒸发换热,提升制冷效果;同时,冷媒在制冷、再热除湿和制热循环模式下能够依照特定的路线进行循环,从而提高新风设备的性能。

Description

新风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风送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设备。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于室内热环境的要求不再仅仅是冷热,而且上升到健康的需求,对新鲜度与洁净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风作为有效而重要解决方案越来越多的被应用。
传统的房间空调器由于售价安装与尺寸的限制,新风仅过滤后直接送入室内,由空调器来承担负荷的处理。另一方面建筑节能的发展气密性越来越好,超低能耗建筑日渐增多,新风机作为室内关键的环境处理设备,不在仅仅是新风的洁净,还需要处理新风的温湿度。不论是哪一种形态的新风设备均是在原来室内热湿环境处理基础上新增了新风的热湿处理,带来了能耗的上升。于是在新风机的发展阶段上出现了一些新风节能的解决方案。
目前通过设置双膨胀阀串联系统,使得新风设备在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及除湿模式时,双系统能够形成两个低压比的制冷剂循环,实现高效运行;同时利用双系统实现新风通道与外部环境、以及新风通道与排风通道之间的换热,达到兼顾制热调温需求,及高效节能的目的。但是此种设计,存在制冷能效低的问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风设备,旨在改善现有的新风设备制冷能效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风设备,包括壳体和第一换热系统,所述壳体内设有新风通道,所述第一换热系统上形成有第一冷媒流路,所述第一换热系统包括:
新风换热器结构,包括第一新风换热器和第二新风换热器,均设于所述新风通道内,且处在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中,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之间形成有并行设置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中设有第一节流元件;以及,
第一切换装置,用以切换所述第一支路和/或所述第二支路导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包括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设于所述第二支路,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并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换热系统还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压缩机、第一换热模块以及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第一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模块以及所述第二节流元件均处于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中,所述第二节流元件处于所述第一换热模块与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之间的冷媒流路中或者处于所述第一换热模块与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之间的冷媒流路中。
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排风通道,所述第一换热模块设于所述排风通道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二切换装置,所述第二切换装置与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连通,用于切换冷媒在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中的流向;
所述第一换热系统上形成有第一冷媒流路,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中,所述第一换热系统还包括:
第一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中,且具有第一排气口和第一回气口;
第一换热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中并与所述第二切换装置连通;以及,
换向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回气口、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所述第二切换装置,所述换向装置用于切换冷媒流向,以使冷媒先经过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再经过所述第二切换装置,或者,以使冷媒先经过所述第二切换装置在经过所述第一换热模块;
其中,所述第二切换装置连通所述换向装置、所述第一换热模块、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通入口以及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通出口,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用以切换冷媒流向,以使冷媒先由所述冷媒流通入口流入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再由所述冷媒流通出口流出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二切换装置具有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流入口和流出口,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连通所述流出口和所述流入口,所述第二切换装置包括:
第一单向阀,连接在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流入口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在所述流入口至所述第一连通口的方向导通;
第二单向阀,连接在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流出口之间,所述第二单向阀在所述第一连通口至所述流出口的方向导通;
第三单向阀,连接在所述流入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之间,所述第三单向阀在所述流入口至所述第二连通口的方向导通;以及,
第四单向阀,连接在所述流出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之间,所述第四单向阀在所述第二连通口至所述流出口的方向导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第二节流元件和所述第一单向阀串联设置,所述第二节流元件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一单向阀之间。
可选地,所述流出口与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通入口连通,所述流入口与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通出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相对于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位于所述新风通道的下游;
所述流出口与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连接,所述流入口与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排风通道,其中:
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排风风机,所述排风风机设置于所述排风通道,所述排风风机用于朝室外排风;和/或,
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排风阀,所述排风阀设置于所述排风通道内;和/或,
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新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设置于所述新风通道,所述新风风机用于朝室内送风;和/或,
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新风阀,所述新风阀设置于所述新风通道内。
可选地,所述排风通道包括排风进口和排风出口,所述新风通道包括新风进口和新风出口,所述排风风机设置在靠近所述排风进口处,所述排风阀设置在所述排风出口处,所述新风风机设置在靠近所述新风出口处,所述新风阀所述新风进口处。
可选地,所述壳体形成有连通所述排风通道和所述新风通道的连通口,在所述连通口位于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上游,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旁通风阀,所述旁通风阀设置在所述连通口处。
可选地,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第二换热系统,所述第二换热系统上形成有第二冷媒流路,所述第二换热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媒流路中的第二换热模块、第三节流元件、第三新风换热器和第四新风换热器,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均设于所述新风通道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换热系统还包括第四节流元件,所述第四节流元件设于所述第二冷媒流路上,且处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之间;
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和所述第四节流元件之间并联设置有控制阀。
可选地,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处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之间;和/或,
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在所述新风通道的宽度方向上并行设置。
可选地,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第二换热系统和室外风机,所述第二换热系统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换热模块和第四新风换热器,所述壳体包括主机壳体和室外机壳体,所述主机壳体内设有所述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述第一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一压缩机和第一换热模块,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热回收换热器,所述热回收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内,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新风通道内,所述第一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模块、所述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二换热模块和所述室外风机均设置在所述室外机壳体内,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所述第二换热模块连接并与所述室外风机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设备包括壳体和第一换热系统,所述壳体内设有新风通道,所述第一换热系统上形成有第一冷媒流路,所述第一换热系统包括第一新风换热器、第二新风换热器以及第一切换装置;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均设于所述新风通道内,且处在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中,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之间形成有并行设置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一节流元件;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用以切换所述第一支路和/或所述第二支路导通。在本方案中,当所述新风设备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切换至使得所述第二支路导通、或者切换至使得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均导通,此时,冷媒在所述第二支路上流动,或者同时在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上流动,如此设置,可以大幅减少冷媒在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之间的压力损失,使得冷媒在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中以同等压力蒸发换热,消除二次节流,提升制冷效果;同时,冷媒的流动方向与空气流行相逆,从而能够大幅提高制冷效率;而且,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和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的设置,使得冷媒在制冷、再热除湿和制热循环模式下能够依照特定的路线进行循环,从而提高所述新风设备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设备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设备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710637080000051
Figure BDA000371063708000006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还有就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目前通过设置双膨胀阀串联系统,使得新风设备在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及除湿模式时,双系统能够形成两个低压比的制冷剂循环,实现高效运行;同时利用双系统实现新风通道与外部环境、以及新风通道与排风通道之间的换热,达到兼顾制热调温需求,及高效节能的目的。但是此种设计,存在制冷能效低的问题。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风设备,旨在改善现有的新风设备制冷能效低的技术问题。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设备的具体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设备100包括壳体和第一换热系统2,所述壳体内设有新风通道1,所述第一换热系统2上形成有第一冷媒流路,所述第一换热系统2包括新风换热器结构21以及第一切换装置23,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21包括第一新风换热器211以及第二新风换热器212;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均设于所述新风通道1内,且处在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中,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之间形成有并行设置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一节流元件22;所述第一切换装置23,用以切换所述第一支路和/或所述第二支路导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设备100包括壳体和第一换热系统2,所述壳体内设有新风通道1,所述第一换热系统2上形成有第一冷媒流路,所述第一换热系统2包括第一新风换热器211、第二新风换热器212以及第一切换装置23;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均设于所述新风通道1内,且处在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中,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之间形成有并行设置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一节流元件22;所述第一切换装置23用以切换所述第一支路和/或所述第二支路导通。在本方案中,当所述新风设备100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一切换装置23切换至使得所述第二支路导通、或者切换至使得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均导通,此时,冷媒在所述第二支路上流动,或者同时在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上流动,如此设置,可以大幅减少冷媒在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之间的压力损失,使得冷媒在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中以同等压力蒸发换热,消除二次节流,提升制冷效果;同时,冷媒的流动方向与空气流行相逆,从而能够大幅提高制冷效率;而且,所述第一节流元件22和所述第一切换装置23的设置,使得冷媒在制冷、再热除湿和制热循环模式下能够依照特定的路线进行循环,从而提高所述新风设备100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所述第一切换装置23的具体形式以及具体设置位置不做限制,所述第一切换装置23可以设置为三通阀,所述三通阀设于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且其两个出口分别对应连通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当所述新风设备100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三通阀切换至使得所述第二支路导通,此时,冷媒在所述第二支路上流动,由于所述第二支路无节流元件,因此可以大幅减少冷媒在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之间的压力损失,使得冷媒在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中以同等压力蒸发换热,消除二次节流,提升制冷效果,当所述新风设备100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三通阀切换至使得所述第一支路导通,此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22全开,冷媒流经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以及所述第一节流元件22,以此对空气进行加热,完成制热循环。
具体地,进一步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换装置23包括第一电磁阀231,所述第一电磁阀231设于所述第二支路,用以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22并联设置;当所述新风设备100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一电磁阀231全开,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均导通,冷媒同时在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上流动,使得冷媒在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之间的压力损失大幅减少,从而使得冷媒在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中能够以同等压力蒸发换热,消除二次节流,提升制冷效果;当所述新风设备100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第一电磁阀231关闭,所述第一支路导通,流经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以及所述第一节流元件22,以此对空气进行加热,完成制热循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系统2还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压缩机24、第一换热模块25以及第二节流元件26,所述第一压缩机24、所述第一换热模块25以及所述第二节流元件26均处于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中,且所述第二节流元件26处于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背向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设置为再热器;当所述新风设备100处于制冷模式时,冷媒从所述第一压缩机24流至所述第一换热模块25进行冷凝后,流入所述第二节流元件26进行节流,并自所述第二节流元件26流入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此时所述第一电磁阀231处于全开状态,所述第一节流元件22保持最大开度,冷媒同时流经所述第一电磁阀231和所述第一节流元件22,流入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并自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流至所述第一压缩机24,完成制冷循环;由于该模式下冷媒在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之间的压力损失大幅减小,因此使得冷媒在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中以同等压力蒸发换热,消除二次节流,提升制冷效果;同时,冷媒流向与空气流向形成逆流,能够大幅提高制冷效率。当所述新风设备100处于再热除湿模式时,所述第二节流元件26保持最大开度,所述第一节流元件22打开一定开度进行节流,所述第一电磁阀231关闭;此时,冷媒在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中处于高温高压的过冷状态,使得加热除湿后的空气实现再热功能;再热后的空气经过所述第一节流元件22节流后进入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进行蒸发,达到对空气进行降温除湿的目的,实现再热除湿循环。当所述新风设备100处于制热模式时,冷媒自所述第一压缩机24流至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此时第一节流元件22处于全开状态,所述第一电磁阀231关闭,冷媒自所述第一支路流至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内,继续对空气加热,冷媒自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流出后流经所述第二节流元件26进行节流,并流入所述第一换热模块25进行换热,最后流至所述第一压缩机24,完成制热循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节流元件22和所述第一切换装置23的设置,使得冷媒在制冷、再热除湿和制热循环模式下能够依照特定的路线进行循环,从而提高所述新风设备100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新风通道1是指的新风设备100将室外新风送入室内的通道,排风通道3是指的新风设备100将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的通道,本申请中的新风设备100可以是单流向的新风设备100,单流向的新风设备100是指的只有新风通道1的新风设备100,还可以是双流向的新风设备100,双流向的新风设备100是指的同时具备新风通道1和排风通道3的新风设备100,在当新风设备100为单流向新风设备100时,所述第一压缩机24和所述第一换热模块25是新风设备100的室外机,当新风设备100为双流向的新风设备100时,所述第一换热模块25可以是排风通道3内的换热器也可以是室外换热器,在此不做限制。
对应的,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新风设备100设置为单流向的新风设备100,所述第一压缩机24和所述第一换热模块25是新风设备100的室外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中的新风设备100设置为双流向的新风设备100,所述第一换热模块25可以是排风通道3内的换热器。
并且,现有技术中,压缩机的排气口和回气口均是和四通阀相连通,冷媒从第一排气口流出经过四通阀流入至换热器,在经换热器进行换热回到四通阀,流回至压缩机,因此,为了方便理解,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所提到的压缩机都是包含一个四通阀的。
进一步参阅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系统2还包括第二切换装置27,所述第二切换装置27与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21连通,用于切换冷媒在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21中的流向;所述第一换热系统2上形成有第一冷媒流路,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21设于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中,所述第一换热系统2还包括第一压缩机24、第一换热模块25以及换向装置28;所述第一压缩机24设于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中,且具有第一排气口和第一回气口;所述第一换热模块25设于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中并与所述第二切换装置27连通;所述第二切换装置27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回气口、所述第一换热模块25和所述第二切换装置27,所述换向装置28用于切换冷媒流向,以使冷媒先经过所述第一换热模块25再经过所述第二切换装置27,或者,以使冷媒先经过所述第二切换装置27在经过所述第一换热模块25;其中,所述第二切换装置27连通所述换向装置28、所述第一换热模块25、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21的冷媒流通入口以及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21的冷媒流通出口,所述第二切换装置27用以切换冷媒流向,以使冷媒先由所述冷媒流通入口流入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21,再由所述冷媒流通出口流出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21;也就是说,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切换装置27,从而使得无论在何种模式下,冷媒在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21中的流向保持不变,且与所述新风通道1的送风方向相反,如此,能够有效的提升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21的换热效果。
所述第二切换装置27的具体形式可以有很多种,例如采用四通阀,四通阀分别连通所述换向装置28、所述冷媒流通入口、所述冷媒流通出口和所述第一换热模块25,从而使得不论是自所述换向装置28流出的冷媒还是经过所述第一换热模块25换热后流出的冷媒,在流入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21时,必须从所述冷媒流通入口流入,经由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21换热后,自所述冷媒流通出口流出。当然,也可以采用两个相互连通的三通阀进行切换,也可以是四个组合单向阀进行切换,在此不做限定。
经过多次的试验证明,在换热器内的冷媒流向与送风方向顺流时,换热效果差,在换热器内的冷媒流向与送风方向逆流时,换热效果较好,因此,为了提升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21的换热效果,所述冷媒流通入口和所述冷媒流通出口的排布方向与所述新风通道1的送风方向相反,如此设置,冷媒自所述冷媒流通入口和所述冷媒流通出口的流向与送风方向相反,能够有效的提升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的换热效果。
为了减少所述新风设备100中的控制元件,提升所述新风设备100的稳定性,所述第二切换装置27具有第一连通口271、第二连通口272、流入口273和流出口274,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21连通所述流出口274和所述流入口273,所述第二切换装置27包括:第一单向阀275、第二单向阀276、第三单向阀277和第四单向阀278,所述第一单向阀275连接在所述第一连通口271和所述流入口273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275在所述流入口273至所述第一连通口271的方向导通;所述第二单向阀276连接在所述第一连通口271和所述流出口274之间,所述第二单向阀276在所述第一连通口271至所述流出口274的方向导通;所述第三单向阀277连接在所述流入口273和所述第二连通口272之间,所述第三单向阀277在所述流入口273至所述第二连通口272的方向导通;所述第四单向阀278连接在连接在所述流出口274和所述第二连通口272之间,所述第四单向阀278在所述第二连通口272至所述流出口274的方向导通,如此设置,所述第二切换装置27全部由单向阀组成,不需要任何的控制元件,从而提高所述新风设备100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设备100为双向流,所述第一换热系统2的第一换热模块25放置于所述排风通道3中充当热回收器,通过室内回风换热实现回风热回收。所述第二切换装置27使得冷媒在换热器内的流向与送风方向逆流,从而提升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的换热效果;而在所述新风设备100处于制冷循环模式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22全开,所述第一电磁阀231打开,冷媒同时流经所述第一节流元件22和所述第一电磁阀231,如此,降低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的压差,从而降低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的温度,提升制冷能效。
需要说明的是,单向阀是流体只能沿进水口流动,出水口介质却无法回流,俗称单向阀。单向阀又称止回阀或逆止阀。用于液压系统中防止油流反向流动,或者用于气动系统中防止压缩空气逆向流动。单向阀有直通式和直角式两种。直通式单向阀用螺纹连接安装在管路上。直角式单向阀有螺纹连接、板式连接和法兰连接三种形式。而在本申请中的单向阀可以是弹簧式单向阀、其液体由下而上,依靠压力顶起弹簧控制的阀瓣,压力消失后,弹簧力将阀瓣压下,封闭液体倒流,还可以是重力式单向阀,其和弹簧式相似,依靠阀瓣的自身重力封闭,防止倒流,在此不做限定。
具体地,所述第一换热系统2还包括第二节流元件26,所述第二节流元件26和所述第一单向阀275串联设置,所述第二节流元件26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连通口271和所述第一单向阀275之间;如此设置,在制冷的模式下,所述第二节流元件26对所述第一换热模块25流出的冷媒不再节流,全部流入至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21,增强其换热能力,并且,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相互串联的换热器,从而实现再热除湿功能,此时,再热除湿功能的效果最好。
并且,所述流出口274与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通入口连通,所述流入口273与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通出口连通。
为了实现所述新风设备100的再热除湿功能,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相对于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位于所述新风通道1的下游;所述流出口274与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连接,所述流入口273与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连接;如此设置,在再热除湿模式下,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作为蒸发器对空气进行降温,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作为冷凝器对空气进行加热,从而实现了对空气的再热除湿。
并且,为了加强送风效果,所述新风设备100还包括新风风机11,所述新风风机11设置于所述新风通道1,且所述新风风机11的送风口用于朝向室内,从而将所述新风通道1换热后的空气送入至室内,所述新风风机11的位置可以是所述新风通道1中任意位置,只需要其送风口朝向室内即可;
与此同时,所述新风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新风阀12,所述新风阀12设置于所述新风通道1,所述新风阀12用于连通室外和所述新风通道1,当然,所述新风风机11和所述新风阀12可以择一设置,为了追求最好的送风效果,也可以是两者都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与此同时,当新风设备100为双流向新风设备100时,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排风通道3,所述排风通道3的作用是,将室内的空气排出至室外,其中:所述新风设备100还包括排风风机31,所述排风风机31设置于所述排风通道3,且所述排风风机31的排风口用以朝向室外,从而将室内的空气排出至室外;
与此同时,所述新风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排风阀32,所述排风阀32设置于所述排风通道3的一端,且所述排风阀32用于连通室外,所述排风风机31和所述排风阀32可以是择一设置,当然,为了追求最好的排风效果,也可以是两者都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而更具体地,所述排风通道3包括排风进口3a和排风出口3b,所述新风通道1包括新风进口1a和新风出口1b,所述排风风机31设置在靠近所述排风进口3a处,所述排风阀32设置在所述排风出口3b处,所述新风风机11设置在靠近所述新风出口1b处,所述新风阀12所述新风进口1a处,如此设置,所述排风风机31设置在靠近所述排风进口3a处,能够直接通过所述排风进口3a将室内的空气从所述排风通道3排出,所述新风风机11设置在靠近所述新风出口1b处,能够直接将所述新风通道1内的新风从所述新风出口1b送入室内,并且,所述排风阀32设置在所述排风出口3b处,只需要控制所述排风阀32的开闭即可控制所述排风通道3的开闭,所述新风阀12设置在所述新风进口1a处,只需要控制所述新风阀12的开闭即可控制所述新风通道1的开闭。
为提高用户舒适度,所述新风阀12处设有新风过滤网。通过所述过滤网以达到清洁空气的目的,提高流向室内的新风的质量,便于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的材质为活性炭。
请参参阅图4,所述壳体形成有连通所述排风通道3和所述新风通道1的连通口,在所述连通口位于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21的上游并位于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21的上游,所述新风设备100还包括旁通风阀5,所述旁通风阀5设置在所述连通口处,如此设置,通过所述连通口可以将所述排风通道3和所述新风通道1之间相连通,所述旁通风阀5设置在所述连通口处,在需要送入新风时,所述旁通阀关闭,所述新风阀12打开,从而使得新风从所述室内送风口进入室内,而为了实现室内的快速降温或者升温,往往需要进行室内的内循环,也就是不需要新风,此时,可以将所述新风阀12关闭,阻止室外新风从所述室外进风口进入所述新风通道1,再将所述旁通风阀5打开,此时,所述新风通道1内换热的空气都是从室内排出到排风通道3内的空气,以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循环换热,快速的对室内的空气实现升温或者降温,当然,此时,也可以将所述排风阀32也进行关闭,完全隔绝室内和室外的空气,能够实现更好的降温或者升温效果,实现室内空气的内循环。
请参阅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设备100还包括第二换热系统4,所述第二换热系统4上形成有第二冷媒流路,所述第二换热系统4包括依次串联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媒流路上的第二换热模块41、第三节流元件42、第三新风换热器43和第四新风换热器44,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43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44均设于所述第二冷媒流路上,且处于所述新风通道1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设备100在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及除湿模式时,处于所述第一换热系统2的新风换热器、及处于所述第二换热系统4的新风换热器能够形成两个低压比的制冷剂循环,实现高效运行;同时利用所述第一换热系统2与排风通道3之间进行换热、及所述第二换热系统4与所述外部环境之间进行换热,达到兼顾制热调温需求,及高效节能的目的。
在一实施例中,同时设置上述第一换热系统2与第二换热系统4,通过配置双向流的直膨式的双热泵热回收,双再热过冷系统结构形态,形成2套直膨式空气源热泵循环,使所述新风设备100具备两组不同的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在此系统结构基础上,针对新风的全年四季制冷与制热运行的节能需求,通过切换四通阀与控制节流部件,可以实现制冷模式下的排风显热回收及过冷再热回收,制热模式下的排风全热回收,以及除湿模式下的除湿再热回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系统4还包括第四节流元件45,所述第四节流元件45设于所述第二冷媒流路上,且处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43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44之间;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43和所述第四节流元件45之间并联设置有控制阀46。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控制阀46可以为电磁阀、单向阀、节流元件或者电子膨胀阀,用户可根据具体使用场景做出选择。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的所述新风设备100包含双系统,在送风侧上游的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44所在的系统为所述第二换热系统4,在送风侧下游的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所在的系统为所述第一换热系统2。所述第二换热系统4被设置为在其第二冷媒流路上包含所述第三节流元件42、所述第四节流元件45以及所述控制阀46的再热除湿换热系统,可以实现制冷、再热除湿和制热模式的切换;所述第一换热系统2被设置为包含有所述第一切换装置23的再热除湿换热系统,并增加所述第二切换装置27。室外新风进入所述新风通道1后经过所述第一换热系统2和所述第二换热系统4,进行两级蒸发降温除湿或两级冷凝制热升温,能够提升制冷制热量和制冷制热能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处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43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44之间;通过将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43以及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44交替设置,来分别实现冷凝热回收与再热回收,提高了所述第一换热系统2与所述第二换热系统4的系统过冷度,并通过配合节流部件实现全年多工况的再热与过冷调节,使双系统均在低压比运行,提高全年新风系统的运行能效,而且可以通过调节双系统的运行模式组合与控制节流部件的开度实现全年不同季节的出风温度需求,改善新风控制的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43在所述新风通道1的宽度方向上并行设置;将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43并行设置,不仅节省安装空间,而且进一步实现再热回收,提高了所述第一换热系统2与所述第二换热系统4的系统过冷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技术特征,可以择一设置,也可以同时设置,具体地,进一步参阅图3,上述两个技术特征同时设置,也即,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处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43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44之间;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43在所述新风通道1的宽度方向上并行设置;通过将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43以及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44交替设置,并将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43并行设置,不仅节省安装空间,而且能够分别实现冷凝热回收与再热回收,提高了所述第一换热系统2与所述第二换热系统4的系统过冷度。
还可以是,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43共同遮挡所述新风通道1在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处的截面,此时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和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43同时给所述新风通道1内的空气进行换热,并且,共同遮挡所述新风通道1在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处的截面,确保了流经所述新风通道1内的空气至少与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或者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43其中之一发生换热。
当然,也可以是,同时将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处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43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44之间和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43在所述新风通道1的宽度方向上并行设置,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43共同遮挡所述新风通道1在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处的截面。
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211和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43组成一个换热模块,该换热模块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的横截面积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44的横截面积相等。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212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43的横截面积。
请参参阅图3和4,所述新风设备100还包括第二换热系统4和室外风机,所述第二换热系统4包括第二压缩机47、第二换热模块41和第四新风换热器44,由于所述第一换热系统2和所述第二换热系统4的同时存在,往往需要对所述第一换热系统2和所述第二换热系统4设置两个室外机,如此设置,两个外机的安装都需要占用两个外机机位,需要占用过多的位置,并且对两个外机进行安装,安装的工作量也较大,因此,所述壳体包括主机壳体和室外机壳体,所述主机壳体内设有所述新风通道1和排风通道3,所述第一换热系统2还包括第一压缩机24和第一换热模块25,所述第一换热模块25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热回收换热器,所述热回收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3内,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44设置在所述新风通道1内,所述第一压缩机24、所述第一换热模块25、所述第二压缩机47、所述第二换热模块41和所述室外风机均设置在所述室外机壳体内,如此设置,所述热回收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3内,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44设置在所述新风通道1内,所述第一压缩机24、所述第一换热模块25、所述第二压缩机47、所述第二换热模块41和所述室外风机均设置在所述室外机壳体内,将一部分的室外机的部件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3中,剩下的部件设置在室外机的壳体内,只需要设置一个室外机即可满足所述第一换热系统2和所述第二换热系统4的需求,减少了室外机占用的位置,也减少了室外机安装的工作量。
同时,所述第一换热模块25和所述第二换热模块41连接并与所述室外风机相对设置;如此设置,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上形成一个整体,室外风机对这个整体进行散热,只需要设置一个室外风机即可满足同时对两个室外换热器的散热。第一室外换热器可以设置在第二室外换热器的顶部、底部或者一侧,室外风机用于同时给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散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地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新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第一换热系统,所述壳体内设有新风通道,所述第一换热系统上形成有第一冷媒流路,所述第一换热系统包括:
新风换热器结构,包括第一新风换热器和第二新风换热器,均设于所述新风通道内,且处在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中,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之间形成有并行设置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中设有第一节流元件;以及,
第一切换装置,用以切换所述第一支路和/或所述第二支路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包括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设于所述第二支路,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并联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系统还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压缩机、第一换热模块以及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第一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模块以及所述第二节流元件均处于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中,所述第二节流元件处于所述第一换热模块与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之间的冷媒流路中或者处于所述第一换热模块与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之间的冷媒流路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排风通道,所述第一换热模块设于所述排风通道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二切换装置,所述第二切换装置与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连通,用于切换冷媒在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中的流向;
所述第一换热系统上形成有第一冷媒流路,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中,所述第一换热系统还包括:
第一压缩机,设于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中,且具有第一排气口和第一回气口;
第一换热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中并与所述第二切换装置连通;以及,
换向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回气口、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所述第二切换装置,所述换向装置用于切换冷媒流向,以使冷媒先经过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再经过所述第二切换装置,或者,以使冷媒先经过所述第二切换装置在经过所述第一换热模块;
其中,所述第二切换装置连通所述换向装置、所述第一换热模块、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通入口以及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通出口,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用以切换冷媒流向,以使冷媒先由所述冷媒流通入口流入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再由所述冷媒流通出口流出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换装置具有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流入口和流出口,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连通所述流出口和所述流入口,所述第二切换装置包括:
第一单向阀,连接在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流入口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在所述流入口至所述第一连通口的方向导通;
第二单向阀,连接在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流出口之间,所述第二单向阀在所述第一连通口至所述流出口的方向导通;
第三单向阀,连接在所述流入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之间,所述第三单向阀在所述流入口至所述第二连通口的方向导通;以及,
第四单向阀,连接在所述流出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之间,所述第四单向阀在所述第二连通口至所述流出口的方向导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第二节流元件和所述第一单向阀串联设置,所述第二节流元件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一单向阀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口与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通入口连通,所述流入口与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冷媒流通出口连通。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相对于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位于所述新风通道的下游;
所述流出口与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连接,所述流入口与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排风通道,其中:
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排风风机,所述排风风机设置于所述排风通道,所述排风风机用于朝室外排风;和/或,
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排风阀,所述排风阀设置于所述排风通道内;和/或,
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新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设置于所述新风通道,所述新风风机用于朝室内送风;和/或,
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新风阀,所述新风阀设置于所述新风通道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新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通道包括排风进口和排风出口,所述新风通道包括新风进口和新风出口,所述排风风机设置在靠近所述排风进口处,所述排风阀设置在所述排风出口处,所述新风风机设置在靠近所述新风出口处,所述新风阀所述新风进口处。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新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形成有连通所述排风通道和所述新风通道的连通口,在所述连通口位于所述新风换热器结构的上游,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旁通风阀,所述旁通风阀设置在所述连通口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第二换热系统,所述第二换热系统上形成有第二冷媒流路,所述第二换热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媒流路中的第二换热模块、第三节流元件、第三新风换热器和第四新风换热器,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均设于所述新风通道内。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新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系统还包括第四节流元件,所述第四节流元件设于所述第二冷媒流路上,且处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之间;
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和所述第四节流元件之间并联设置有控制阀。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新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新风换热器处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之间;和/或,
所述第一新风换热器与所述第三新风换热器在所述新风通道的宽度方向上并行设置。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设备还包括第二换热系统和室外风机,所述第二换热系统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换热模块和第四新风换热器,所述壳体包括主机壳体和室外机壳体,所述主机壳体内设有所述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述第一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一压缩机和第一换热模块,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热回收换热器,所述热回收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内,所述第四新风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新风通道内,所述第一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模块、所述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二换热模块和所述室外风机均设置在所述室外机壳体内,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所述第二换热模块连接并与所述室外风机相对设置。
CN202221591162.3U 2022-06-23 2022-06-23 新风设备 Active CN2182098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91162.3U CN218209864U (zh) 2022-06-23 2022-06-23 新风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91162.3U CN218209864U (zh) 2022-06-23 2022-06-23 新风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09864U true CN218209864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48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91162.3U Active CN218209864U (zh) 2022-06-23 2022-06-23 新风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098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37928B (zh) 一种双温双闪发空调制冷系统
CN101749812A (zh) 多功能空调系统
CN113970194A (zh) 热泵系统
CN216281897U (zh) 新风设备
KR20040080863A (ko) 냉난방시스템
CN217715248U (zh) 新风设备
CN210832213U (zh) 空调器
CN210374156U (zh) 一种双蒸发温度热泵系统和空调器
CN218209864U (zh) 新风设备
CN215638113U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215930175U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216281896U (zh) 新风设备
CN215930176U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215638112U (zh) 一种制冷系统
WO2022116599A1 (zh) 空调系统
CN210832606U (zh) 空调器
CN212457540U (zh) 热泵机组组件和热泵机组
CN112797657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07417B (zh) 空调系统
CN210832268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7715247U (zh) 一种新风设备
CN217715246U (zh) 一种新风设备
WO2023245914A1 (zh) 一种新风设备
CN114413499B (zh) 空调喷射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9101540U (zh) 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