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07929U - 进水阀 - Google Patents

进水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07929U
CN218207929U CN202222074522.9U CN202222074522U CN218207929U CN 218207929 U CN218207929 U CN 218207929U CN 202222074522 U CN202222074522 U CN 202222074522U CN 218207929 U CN218207929 U CN 2182079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let
water
circulating
valve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7452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江
张见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y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y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y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y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7452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079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079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079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进水阀。一种进水阀,所述进水阀包括阀体组件,所述阀体组件上开设有第一进水口、换热板进接口和循环水泵进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分别与所述换热板进接口以及循环水泵进口连通;所述进水阀包括连接于所述阀体组件的循环泵,所述阀体组件上还开设有循环水泵出口,所述循环泵的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进口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出口连通,所述循环水泵出口与所述换热板进接口连通。其优点在于,能够避免介质在循环泵不工作的状况下,依然会经过循环泵,推动循环泵旋转,损失水流动力,降低水流流速,还避免循环泵旋转的过程中有电流输出。

Description

进水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进水阀。
背景技术
进水阀通常应用于水路组件系统中,水路组件系统用于供暖及提供生活热水。
现有的进水阀本身不具备对换热板中的介质进行增压的功能,通常需要增加外部管道与水泵连接,通过水泵对进水阀内部的介质进行增压,如此设置,管路较多,连接复杂,存在泄漏风险,还占据了较大的装配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进水阀,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进水阀,所述进水阀包括阀体组件和循环泵,所述阀体组件上开设有第一进水口、换热板进接口、循环水泵进口和循环水泵出口,所述循环泵与所述阀体组件连接,所述循环泵的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进口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循环水泵进口、所述循环水泵出口与所述换热板进接口互相连通。
如此设置,进水阀本身集成有循环泵,进水阀中的第一进水口、循环水泵进口、循环水泵出口和换热板进接口连通,无需增加外部管路,减少了泄漏风险,减小了占用的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进水口分别与所述换热板进接口以及循环水泵进口连通。
如此设置,进水阀中形成两条流路。在循环泵工作的情况下,介质会从第一进水口进入阀体组件,再流动至循环水泵进口处,在循环泵中完成加压后从循环水泵出口流出,最后从换热板进接口处流出阀体组件;当循环泵不工作的情况下,介质从第一进水口进入阀体组件,由于循环泵在不工作的情况下存在泵压,所以介质不会往循环泵中流动,而是直接从换热板进接口流出阀体组件,防止介质在经过循环泵的过程中,推动循环泵旋转,损失水流动力,降低水流流速,还避免循环泵旋转的过程中有电流输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循环水泵进口连通以形成第一通路,所述循环水泵进口、所述循环水泵出口和所述换热板进接口连通以形成第二通路,所述循环水泵进口和所述换热板进接口连通以形成第三通路,所述第三通路内设有止逆件,以阻挡介质从所述换热板进接口经所述第三通路流向所述第一通路。
如此设置,能够防止介质反向倒流回第一通路中,造成阀体组件内的介质紊流等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路包括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连通腔,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连通腔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一端与所述连通腔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另一端朝向靠近所述第一进水口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循环水泵进口连通。
如此设置,使得第一通路在总长度不变的情况下,缩短了轴向的长度,减少了第一通路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小进水阀整体的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通腔内设有水流量传感器。
如此设置,水流传感器能够检测阀体组件中介质的流量和流速等参数,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循环水泵进口和所述循环水泵出口位于所述阀体组件的同侧。
如此设置,便于循环泵与循环水泵进口和循环水泵出口之间的连接,使循环泵的安装结构更加简单稳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板进接口位于所述阀体组件背向所述循环水泵进口和所述循环水泵出口的一侧,所述循环水泵进口、所述循环水泵出口和所述换热板进接口的轴线均互相平行设置。
如此设置,阀体组件中管路的排布更规整,避免介质在各个管路和通孔流动时互相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板进接口内设有限流环,所述限流环与所述换热板进接口的内壁连接,以限制所述换热板进接口的介质流通量。
如此设置,防止换热板进接口处介质流量过大,流速过快。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阀包括补水阀,所述补水阀与所述阀体组件连接,所述补水阀内具有补水流路及与所述补水流路连通的补水口,所述阀体组件还开设有与所述补水流路连通的换热板出接口,所述补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补水阀用于控制所述补水口的启闭,以使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所述补水流路与所述换热板出接口连通或隔断。
如此设置,补水阀能够通过第二接口向换热板中补充介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补水阀包括补水阀体和补水阀芯,所述补水阀体与所述阀体组件连接,所述补水阀芯位于所述补水阀体内,并能沿着所述补水阀体的内壁运动,所述补水阀芯运动的方向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的轴线平行。
如此设置,当进水阀安装至整机时,补水阀伸出整机钣金外部的长度较长,方便安装人员操作。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水阀中形成两条流路。在循环泵工作的情况下,介质会从第一进水口进入阀体组件,再流动至循环水泵进口处,在循环泵中完成加压后从循环水泵出口流出,最后从换热板进接口处流出阀体组件;当循环泵不工作的情况下,介质从第一进水口进入阀体组件,由于循环泵在不工作的情况下存在泵压,所以介质不会往循环泵中流动,而是直接从换热板进接口流出阀体组件,防止介质在经过循环泵的过程中,推动循环泵旋转,损失水流动力,降低水流流速,还避免循环泵旋转的过程中有电流输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水阀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水阀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的A-A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水阀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4的C-C处剖视图。
图6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水阀的未设止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00、进水阀;10、阀体组件;11、第一进水口;12、换热板进接口;122、换热板出接口;123、限流环;13、循环水泵进口;14、循环水泵出口;15、止逆件;16、第一通路;161、第一流道;162、连通腔;1621、水流量传感器;163、第二流道;17、第二通路;18、第三通路;20、补水阀;21、补水流路;22、补水阀体;221、第一段;222、第二段;23、补水阀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水阀100,应用于水路组件中,水路组件系统用于供暖及提供生活热水。
一种进水阀100,进水阀100包括阀体组件10和循环泵,阀体组件10上开设有第一进水口11、换热板进接口12、循环水泵进口13和循环水泵出口14,循环泵与阀体组件10连接,循环泵的一端与循环水泵进口13连通,循环泵的另一端与循环水泵出口14连通,第一进水口11、循环水泵进口13、循环水泵出口14与换热板进接口12互相连通。
进水阀100本身集成循环泵,以使进水阀100中的第一进水口11、循环水泵进口13、循环水泵出口14和换热板进接口12连通,无需增加外部管路,减少了泄漏风险,减小了占用的空间。
进一步地,第一进水口11分别与换热板进接口12以及循环水泵进口13连通。如此设置,进水阀100中形成两条流路。在循环泵工作的情况下,介质会从第一进水口11进入阀体组件10,再流动至循环水泵进口13处,在循环泵中完成加压后从循环水泵出口14流出,最后从换热板进接口12处流出阀体组件10;当循环泵不工作的情况下,介质从第一进水口11进入阀体组件10,由于循环泵在不工作的情况下存在泵压,所以介质不会往循环泵中流动,而是直接从换热板进接口12流出阀体组件10,防止介质在经过循环泵的过程中,推动循环泵旋转,损失水流动力,降低水流流速,还避免循环泵旋转的过程中有电流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循环泵用于零冷水循环,将通过循环泵的水流加压,使零冷水水路中的介质始终保持流动状态,从而实现零冷水的功能。
请参见图4-图5,循环水泵进口13和循环水泵出口14位于阀体组件10的同侧,便于循环泵与循环水泵进口13和循环水泵出口14之间的连接,并使循环泵的安装结构更加简单稳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循环水泵进口13和循环水泵出口14也可以开设于异侧,以适应工作环境的变化。
请参见图3,第一进水口11和循环水泵进口13连通以形成第一通路16,循环水泵进口13、循环水泵出口14和换热板进接口12连通以形成第二通路17(图未示),循环水泵进口13和换热板进接口12连通以形成第三通路18,第三通路18内设有止逆件15,以阻挡介质从换热板进接口12经第三通路18流向第一通路16,以阻挡介质从换热板进接口12反向倒流向第一通路16,造成阀体组件10内的介质紊流等问题。
具体地,第一通路16包括第一流道161、第二流道163和连通腔162,第一流道161的一端与第一进水口11连通,第一流道161的另一端与连通腔162连通,第二流道163的一端与连通腔162连通,第二流道163的另一端朝向靠近第一进水口11的方向延伸并与循环水泵进口13连通。如此设置,使得第一通路16在总长度不变的情况下,缩短了轴向的长度,减少了第一通路16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小进水阀整体的长度。
优选地,第二流道163与第一流道161的轴线平行设置,使两者的布设更为规整,结构更加稳定。
止逆件15位于第二流道163靠近第一进水口11的一端,循环水泵进口13也位于第二流道163靠近第一进水口11的一端,并开设于止逆件15远离第一进水口11的一侧。在循环泵不工作的情况下,介质从第一流道161经过连通腔162,流动至第二流道163,由于循环泵的泵压对于介质的阻力大于止逆件15对于介质的阻力,所以介质会推开止逆件15,通过止逆件15流向换热板进接口12。在循环泵工作的情况下,介质则会在推开止逆件15之前就从循环水泵进口13流入循环泵中。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单向阀作为止逆件15,单向阀具有开关迅速,结构简单稳定,成本低的特点。
连通腔162内设有水流量传感器1621,以检测阀体组件10中介质的流量和流速等参数,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换热板进接口12位于阀体组件10背向循环水泵进口13和循环水泵出口14的一侧,循环水泵进口13、循环水泵出口14和换热板进接口12的轴线均互相平行设置,从而使管路的排布更规整,避免介质在各个管路和通孔流动时互相影响。
换热板进接口12内设有限流环123,限流环123与换热板进接口12的内壁连接,以限制通过换热板进接口12的介质流通量,防止换热板进接口12处介质流量过大,流速过快。
进水阀包括补水阀20,补水阀20与阀体组件10连接,补水阀20内具有补水流路21及与补水流路21连通的补水口,阀体组件10还开设有与补水流路21连通的换热板出接口122,补水口与第一进水口11连通,补水阀20用于控制补水口的启闭,以使第一进水口11通过补水流路21与换热板出接口122连通或隔断。如此设置,补水阀20能够通过换热板出接口122向换热板中补充介质。
换热板进接口12和换热板出接口122的结构及大小均相同。
补水阀20包括补水阀体22和补水阀芯23,补水阀体22与阀体组件10连接,补水阀芯23位于补水阀体22内,并能沿着补水阀体22的内壁运动,补水阀芯23运动的方向与第一进水口11的轴线平行。如此设置,如此设置,当进水阀安装至整机时,补水阀20伸出整机钣金外部的长度较长,方便安装人员操作。
具体地,补水阀体22为L形结构,补水阀体22包括第一段221和第二段222,第一段221的一端与阀体组件10连接,第一段221的另一端与第二段222连接,第一段221的轴线垂直于第一进水口11的轴线,第二段222的轴线垂直于第一段221的轴线,两者形成补水阀20的L形结构。补水阀芯23在第二段222内沿着第二段222的轴线运动,以打开或关闭补水阀20。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水阀100中形成两条流路。在循环泵工作的情况下,介质会从第一进水口11进入阀体组件10,再流动至循环水泵进口13处,在循环泵中完成加压后从循环水泵出口14流出,最后从换热板进接口12处流出阀体组件10;当循环泵不工作的情况下,介质从第一进水口11进入阀体组件10,由于循环泵在不工作的情况下存在泵压,所以介质不会往循环泵中流动,而是直接从换热板进接口12流出阀体组件10,防止介质在经过循环泵的过程中,推动循环泵旋转,损失水流动力,降低水流流速,还避免循环泵旋转的过程中有电流输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阀包括阀体组件(10)和循环泵,所述阀体组件(10)上开设有第一进水口(11)、换热板进接口(12)、循环水泵进口(13)和循环水泵出口(14),所述循环泵与所述阀体组件(10)连接,所述循环泵的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进口(13)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出口(14)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11)、所述循环水泵进口(13)、所述循环水泵出口(14)与所述换热板进接口(12)互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口(11)分别与所述换热板进接口(12)以及循环水泵进口(1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口(11)和所述循环水泵进口(13)连通以形成第一通路(16),所述循环水泵进口(13)、所述循环水泵出口(14)和所述换热板进接口(12)连通以形成第二通路(17),所述循环水泵进口(13)和所述换热板进接口(12)连通以形成第三通路(18),所述第三通路(18)内设有止逆件(15),以阻挡介质从所述换热板进接口(12)经所述第三通路(18)流向所述第一通路(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路(16)包括第一流道(161)、第二流道(163)和连通腔(162),所述第一流道(16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11)连通,所述第一流道(161)的另一端与所述连通腔(162)连通,所述第二流道(163)的一端与所述连通腔(162)连通,所述第二流道(163)的另一端朝向靠近所述第一进水口(11)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循环水泵进口(1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腔(162)内设有水流量传感器(16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泵进口(13)和所述循环水泵出口(14)位于所述阀体组件(10)的同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进接口(12)位于所述阀体组件(10)背向所述循环水泵进口(13)和所述循环水泵出口(14)的一侧,所述循环水泵进口(13)、所述循环水泵出口(14)和所述换热板进接口(12)的轴线均互相平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进接口(12)内设有限流环(123),所述限流环(123)与所述换热板进接口(12)的内壁连接,以限制所述换热板进接口(12)的介质流通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阀包括补水阀(20),所述补水阀(20)与所述阀体组件(10)连接,所述补水阀(20)内具有补水流路(21)及与所述补水流路(21)连通的补水口,所述阀体组件(10)还开设有与所述补水流路(21)连通的换热板出接口(122),所述补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11)连通,所述补水阀(20)用于控制所述补水口的启闭,以使所述第一进水口(11)通过所述补水流路(21)与所述换热板出接口(122)连通或隔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阀(20)包括补水阀体(22)和补水阀芯(23),所述补水阀体(22)与所述阀体组件(10)连接,所述补水阀芯(23)位于所述补水阀体(22)内,并能沿着所述补水阀体(22)的内壁运动,所述补水阀芯(23)运动的方向与所述第一进水口(11)的轴线平行。
CN202222074522.9U 2022-08-04 2022-08-04 进水阀 Active CN2182079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74522.9U CN218207929U (zh) 2022-08-04 2022-08-04 进水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74522.9U CN218207929U (zh) 2022-08-04 2022-08-04 进水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07929U true CN218207929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53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74522.9U Active CN218207929U (zh) 2022-08-04 2022-08-04 进水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079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12857B2 (en) Liquid cooling station
WO2008078758A1 (ja) 積層一体型自己熱交換構造体を備えた反応器
JP6011280B2 (ja) 貯湯式給湯装置
CN218207929U (zh) 进水阀
KR20120089171A (ko) 질소탱크와 열교환기를 일체로 구비한 보일러
CN210318668U (zh) 卧式止回装置
CN107940042B (zh) 一种防堵塞单向阀及中央热水系统
CN107543240B (zh) 一种供热系统分区转换装置
CN114151577A (zh) 阀装置及包含该阀装置的冷却系统、车辆
CN217874316U (zh) 进水阀
CN217927268U (zh) 出水阀
CN216077447U (zh) 一种风力发电冷却系统用泵站
CN211626159U (zh) 一体两段式换热器
CN201740421U (zh) 一种车用多排组合式散热器
CN210772815U (zh) 一种管路结构及燃气采暖炉
JP2010107113A (ja) スパイラル式熱交換器、及び、エンジン性能試験装置
CN110170881A (zh) 机床冷却机装置和数控机床系统
CN212902055U (zh) 出水阀组及板式壁挂炉水路装置
CN216692266U (zh) 阀装置及包含该阀装置的冷却系统、车辆
CN204943660U (zh) 前置式内置水路旁通阀体
CN219119856U (zh) 一种带排气功能的出水阀及供热模块
CN219069928U (zh) 一种饮水机的集成水路系统
CN217817426U (zh) 壁挂炉系统
CN217081365U (zh) 油冷器、换热系统及车辆
CN219493137U (zh) 四通阀结构、加热器循环系统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