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06882U - 滤芯总成 - Google Patents

滤芯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06882U
CN218206882U CN202121849118.3U CN202121849118U CN218206882U CN 218206882 U CN218206882 U CN 218206882U CN 202121849118 U CN202121849118 U CN 202121849118U CN 218206882 U CN218206882 U CN 2182068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over
recited
filter cartridge
pipe
cartridg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4911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星
张金玲
汤金鹏
覃文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ngyuan Yili Filt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Wuxi Y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Hebei Yi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ngyuan Yili Filt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Wuxi Y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Hebei Yi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ngyuan Yili Filt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Wuxi Yil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Hebei Yi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ngyuan Yili Filt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4911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068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068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068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滤芯总成,滤层的上下端部设有上端盖、下端盖,滤层套设在中心管外周,上端盖的盖板部设有插装部,导流管从插装部穿过、伸入中心管内,导流管的外周设有若干道环筋,若干环筋与插装部的内周面过盈配合形成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管的若干环筋与插装部的内周面过盈配合、形成密封结构,过盈配合的密封结构替代传统的密封件进行密封,减少了密封件的使用,降低了零部件成本,同时也简化了零部件的结构,降低了产品成本。

Description

滤芯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燃油过滤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燃油滤清器的滤芯总成。
背景技术
燃油滤清器串联在发动机燃油系统中,用于将燃油中的杂质及水过滤掉后,向输油泵和高压共轨系统提供清洁的燃油,避免杂质及水磨损腐蚀发动机燃油系统中精密的部件,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
现有带手泵的燃油滤清器存在如下问题:
滤芯总成的导流管通常采用密封件进行密封,密封结构相对较为复杂,产品成本相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带手泵的燃油滤清器存在的这些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滤芯总成,简化导流管的密封结构,降低产品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滤芯总成,滤层的上下端部设有上端盖、下端盖,滤层套设在中心管外周,上端盖的盖板部设有插装部,导流管从插装部穿过、伸入中心管内,导流管的外周设有若干道环筋,若干环筋与插装部的内周面过盈配合形成密封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插装部的上端口开设有沉孔,沉孔的内周面开设有环槽;导流管的上端部具有翻边,翻边的外周设有凸环;导流管的翻边与插装部的沉孔配合,导流管的凸环扣合在插装部的环槽内。
插装部的上部开设有若干缺口,插装部的下部外周面上设置有若干竖筋。
导流管的外壁面上开设有至少一道排气槽。
中心管从上至下依次为上凸台、骨架部、下管部,骨架部底部中央具有套筒,套筒通过若干支撑板连接到下管部上部,若干支撑板之间具有间距、形成过流通道;骨架部内侧嵌设有斥水网,斥水网下端部伸入套筒内。
骨架部包括若干竖梁及若干翼片,翼片沿径向从内至外向下倾斜,翼片上开设有引流通槽。
骨架部的相对两侧分别从上至下均匀布置若干翼片,两侧的翼片交错布置,翼片的中部及两外端部分别连接到对应的竖梁上;翼片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引流通槽。
上凸台的顶面设有若干道凸筋,上凸台底部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下管部的圆周壁面为镂空面、具有若干贯通的开孔,下管部的下端管口采用倒角处理。
中心管的上下端部分别通过焊接固定在上端盖与下端盖上;上端盖的盖板部的外周设有若干凸片;下端盖底面设置有若干辐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管的若干环筋与插装部的内周面过盈配合、形成密封结构,过盈配合的密封结构替代传统的密封件进行密封,减少了密封件的使用,降低了零部件成本,同时也简化了零部件的结构,降低了产品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管的凸环与插装部的环槽形成互锁结构,对导流管进行轴向限制,防止导流管发生倾斜,保证导流管与斥水网的环形间隙的周向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管的排气槽可以将净油腔内的气体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骨架部具有若干竖梁与翼片,满足支撑作用的同时还保证了足够的排水通道空间,利于分离的水分向下排出。翼片对分离的水分起导流作用,更利于分离的水分全部流到集水腔内,提高水分离效率。下管部的下端管口采用倒角处理,管口底部较为尖锐,更利于中心管嵌入下端盖内、形成有效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中心管上凸台具有凸筋,更利于中心管嵌入上端盖内、形成有效焊接。上凸台底部的加强筋增加上凸台的强度,避免上凸台发生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上端盖的若干凸片对滤芯总成起到限位作用,保证上端盖外周面与外壳内周面各部位之间的间隙均匀性,进而保证燃油在脏油腔内的流动顺畅性;在滤芯总成受到冲击发生变形时,若干凸片还可以防止滤芯总成在外壳内发生歪斜,保证上端盖外周面与外壳内周面各部位之间依然具有燃料流动的间隙、确保燃油流动的顺畅性。上端盖插装部的若干缺口可以给插装部上端口提供一定的调节余量,便于导流管的插装。插装部的若干竖筋可以增加插装部的结构强度,避免由于剪切力作用而破坏断裂。下端盖的若干辐条可以增加下端盖的结构强度,避免下端盖发生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燃油滤清器的爆炸图。
图2为燃油滤清器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部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C部的放大图。
图6为图2中D部的放大图。
图7为底座总成的右视图。
图8为图7中E-E截面的剖视图。
图9为外壳的立体剖切图。
图10为集水杯总成的剖切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3为中心管总成的立体图。
图14为中心管总成的剖视图。
图15为导流管的立体图。
图中:1、底座总成;10、座体;11、进油口;12、出油口;13、油泵组件;131、按钮;132、泵腔;133、进油通道;134、出油通道;14、竖直管;15、第一单向阀;151、第一阀座;152、第一阀片;153、第一焊接面;16、第二单向阀;161、第二阀座;162、第二阀片;163、第二焊接面;17、第三单向阀;171、第三阀座;172、第三阀片;173、第三焊接面;18、排气阀;19、油管;191、第四焊接面;
2、外壳;20、壳体;21、第一限位边;22、第一凹槽;23、轴向筋;24、径向筋;25、支撑筋;
3、集水杯总成;30、杯体;31、放水阀;32、第二限位边;33、第二凹槽;34、外筋条;35、内筋条;
4、滤芯总成;40、滤层;41、上端盖;411、盖板部;4111、凸片;412、插装部;4121、缺口;4122、沉孔;4123、环槽;4124、竖筋;42、下端盖;421、辐条;43、中心管;431、上凸台;4311、凸筋;4312、加强筋;432、骨架部;4321、竖梁;4322、翼片;4323、引流通槽;433、下管部;4331、开孔;434、套筒;435、支撑板;436、斥水网;437、过流通道;44、导流管;441、翻边;442、凸环;443、环筋;444、排气槽;
100、脏油腔;200、净油腔;300、集水腔;400、疏水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燃油滤清器总成包括底座总成1、外壳2、集水杯总成3及滤芯总成4,底座总成1、集水杯总成3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外壳2的上下端部,滤芯总成4插装在底座总成1与外壳2形成的内部腔体内,滤芯总成4周向外侧的空腔为脏油腔100,滤芯总成4内部中央为净油腔200,集水杯总成3的内腔为集水腔300。
如图1、图2、图7、图8所示,底座总成1的座体10上设置有进油口11、出油口12、油泵组件13,出油口12上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上插装有排气阀18。座体10内侧中部朝下伸出有竖直管14,竖直管14连通出油口12,竖直管14的上端管口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5,第一单向阀15可以向出油口12单向打开。油泵组件13包括有按钮131,油泵组件13内部具有泵腔132,泵腔132通过进油通道133与竖直管14连通、通过出油通道134与出油口12连通;进油通道133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6,第二单向阀16可以向泵腔132单向打开;出油通道134内设置有第三单向阀17,第三单向阀17可以向出油口12单向打开。
如图2、图3所示,第一单向阀15/第二单向阀16/第三单向阀17包括第一阀座151/第二阀座161/第三阀座171与第一阀片152/第二阀片162/第三阀片172。第一阀座151/第二阀座161/第三阀座171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在座体10上、形成有第一焊接面153/第二焊接面163/第三焊接面173,第一焊接面153/第二焊接面163/第三焊接面173为过盈的密封面,对第一阀座151/第二阀座161/第三阀座171与座体10的配合面进行密封,焊接面替代传统的密封件进行密封,减少了密封件的使用,降低了零部件成本,同时也简化了单向阀的阀座结构,从而降低了单向阀的开模成本及产品成本。第一阀片152/第二阀片162/第三阀片172为伞形片,可以按要求实现单向打开。
如图1、图7、图8所示,进油口11、出油口12的一端开放、另一端封闭,二者的开放端位于同侧或相对侧;进油口11、出油口12的开放端内插装有油管19,油管19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在进油口11/出油口12内、形成有第四焊接面191,第四焊接面191为过盈的密封面,对油管19与进油口11/出油口12的配合面进行密封,油管19与进油口11/出油口12的管壁之间、位于第四焊接面191内侧还设置有密封件, 密封件与第四焊接面191一起形成两道密封,密封性更好,密封可靠性更高。
如图1、图9所示,外壳2的壳体20上端部外周、位于外螺纹下方具有第一限位边21,第一限位边21可以对壳体20进行限位,避免壳体20伸入座体10的高度过高,防止滤芯总成4变形甚至损坏。第一限位边21的上表面沿周向开设有若干第一凹槽22,第一凹槽22可以排出壳体20与座体10配合面之间的气体,避免在气密性检查工序时壳体20与座体10之间出现非泄露性气泡现象,避免造成水检误判的情况。壳体20下端部内周内螺纹上方设置有若干支撑筋25,若干支撑筋25沿轴向均匀分布;如图2、图6所示,支撑筋25支撑在滤芯总成4底部。如图1、图9所示,壳体20的外周面设置有若干轴向筋23,轴向筋23可以增加了壳体20的结构强度,同时作为壳体20装拆时的受力筋,便于装拆。壳体20具有内螺纹的下部外周面还设置有若干道环形径向筋24,径向筋24可以增加壳体20内螺纹连接部的结构强度,取代了现有技术连接在壳体20和集水杯总成3之间的螺纹连接套,减少了零部件,降低了产品成本。
如图1、图10所示,集水杯总成3的杯体30内部为集水腔300,杯体30底部设有放水阀31,杯体30外周外螺纹下方具有第二限位边32,第二限位边32可以对杯体30进行限位,避免杯体30伸入壳体20的高度过高,防止滤芯总成4变形甚至损坏。第二限位边32的上表面沿周向开设有若干第二凹槽33,第二凹槽33可以排除杯体30与壳体20配合面之间的气体,避免在气密性检查工序时杯体30与壳体20之间出现非泄露性气泡现象,避免造成水检误判的情况。杯体30的外周面沿轴向设置有若干外筋条34,杯体30内周面沿轴向设置有若干内筋条35,外筋条34与内筋条35可以增加杯体30的结构强度,同时作为杯体30装拆时的受力筋,便于装拆。
如图1、图2、图11、图12所示,滤芯总成4的滤层40的上下端部固定有上端盖41、下端盖42,滤层40套设在中心管43外周,中心管43中央插装有导流管44。
如图11所示,上端盖41包括盖板部411,盖板部411的外周面、沿径向朝外凸起有若干凸片4111,若干凸片4111均匀布置在盖板部411的外周面上,若干凸片4111对滤芯总成4起到限位作用,保证上端盖41外周面与外壳2内周面各部位之间的间隙均匀性,进而保证燃油在脏油腔100内的流动顺畅性;在滤芯总成4受到冲击发生变形时,若干凸片4111还可以防止滤芯总成4在外壳2内发生歪斜,保证上端盖41外周面与外壳2内周面各部位之间依然具有燃料流动的间隙、确保燃油流动的顺畅性。盖板部411中央、向上伸出有插装部412,插装部412具有中央通孔;如图2所示,插装部412插入底座总成1的竖直管14内,插装部412与竖直管14的配合面之间设置有密封件。如图2、图11所示,插装部412的上部、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缺口4121,若干缺口4121可以给插装部412上端口提供一定的调节余量,便于导流管44的插装。插装部412的上端口开设有沉孔4122,沉孔4122的内周面开设有一圈环槽4123。插装部412的下部外周面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竖筋4124,若干竖筋4124可以增加插装部412的结构强度,避免由于剪切力作用而破坏断裂。
如图12所示,下端盖42具有中央通孔,下端盖42底面均匀设置有若干辐条421,若干辐条421可以增加下端盖42的结构强度,避免下端盖42发生变形。
如图2、如图13、图14所示,中心管43的中央为净油腔200,中心管43的上下端部分别通过焊接固定在上端盖41与下端盖42上。如图13、图14所示,中心管43从上至下依次为上凸台431、骨架部432、下管部433,骨架部432内侧嵌设有斥水网436,斥水网436一体集成在中心管43内,在中心管43内、位于斥水网436外侧的空间为疏水腔400;骨架部432底部中央具有顶面开放、周面及底面封闭的套筒434,套筒434对净油腔200底部进行封闭,斥水网436下端部伸入套筒434内;套筒434通过外周面的若干支撑板435连接支撑到下管部433上部,若干支撑板435之间具有间距、形成过流通道437,过流通道437导通斥水网436外侧的疏水腔400与下管部433的中央通道,进而导通集水腔300。上凸台431的顶面凸起有若干道环形的凸筋4311,如图4、图14所示,凸筋4311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凸筋4311顶端为三角形的顶角,顶端较为尖锐,更利于中心管43嵌入上端盖41内、形成有效焊接。上凸台431底部设置有若干加强筋4312,增加上凸台431的强度,避免上凸台431发生变形。如图13、图14所示,骨架部432包括沿轴向竖直布置的若干竖梁4321及沿轴向从上至下阵列布置的若干翼片4322,斥水网436位于翼片4322内侧、嵌设在竖梁4321上;本实施例中,骨架部432沿周向均匀布置四根竖梁4321,骨架部432的相对两侧分别从上至下均匀布置若干翼片4322,两侧的翼片4322交错布置,翼片4322的中部及两外端部分别连接到对应的竖梁4321上,满足支撑作用的同时还保证了足够的排水通道空间,利于分离的水分向下排出。翼片4322为半圆环形平板片,如图14所示,翼片4322沿径向从内至外向下倾斜,翼片4322板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的范围为3-80度,翼片4322具有向下的斜度,可以让水滴更好的流到下端,从而进入集水杯总成3;翼片4322上、位于其中部竖梁432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引流通槽4323,斥水网436分离的水分可以沿着若干翼片4322向下流动、从引流通槽4323、过流通道437流过,向下流至集水腔300内,翼片4322对分离的水分起导流作用,更利于分离的水分全部流到集水腔300内,提高水分离效率。下管部433的圆周壁面为镂空面、具有若干贯通的开孔4331,这样可以减少下管部433材料的用量,降低成本。如图6、图14所示,下管部433的下端管口采用倒角处理,管口壁厚更薄,管口底部较为尖锐,更利于中心管43嵌入下端盖42内、形成有效焊接。
如图2、图15所示,导流管44的上端部具有翻边441,翻边441的外周沿径向朝向凸起有一圈凸环442。导流管44的上端外周、位于翻边441下侧沿径向朝外凸起有若干道环筋443。导流管44的外壁面上、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一道排气槽444。如图2、图4、图5所示,导流管44从上端盖41的插装部412穿过、伸入中心管43中央靠近套筒434的位置,导流管44底端面与套筒434底面之间具有间距、导通导流管44中央通道与净油腔200。导流管44的翻边441压紧在插装部412的沉孔4122底面上,导流管44的凸环442扣合锁紧在插装部412的环槽4123内、形成互锁结构,对导流管44进行轴向限制,防止导流管44发生倾斜,保证导流管44与斥水网436的环形间隙的周向均匀性;导流管44的若干环筋443与插装部412的内周面过盈配合、形成密封结构,过盈配合的密封结构替代传统的密封件进行密封,减少了密封件的使用,降低了零部件成本,同时也简化了零部件的结构,降低了产品成本;导流管44的排气槽444导通净油腔200与底座总成1的竖直管14,可以将净油腔200内的气体排出。
底座总成1的座体10、外壳2的壳体20、集水杯总成3的杯体30、滤芯总成4的上端盖41、下端盖42、中心管43及导流管44均采用塑料材质,使得燃油滤清器总成的总体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重量更轻,环保性更好,成本更低,维护更便捷,满足环保要求及轻量化的要求。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燃油滤清器实际使用时:
(1)燃油过滤时,燃油从底座总成1的进油口11进入脏油腔100,经滤芯总成4的滤层40将杂质过滤后进入疏水腔400,再经斥水网436将水分分离后进入净油腔200,然后从导流管44进入底座总成1的竖直管14,在竖直管14内分两路:一路直接将第一单向阀15的第一阀片152顶开、直接进入出油口12、从出油口12流出,另一路从进油通道133顶开第二单向阀16的第二阀片162进入泵腔132、顶开第三单向阀17的第三阀片172进入出油口12、从出油口12流出。
(2)燃油滤清器总成首次安装或周期保养后,需要将燃油滤清器总成内部的气体排空,在排气时:首先,需要将底座总成1的排气阀18拧松,用手多次按压油泵组件13的按钮131,按钮131压下时,第一单向阀15、第二单向阀16组件关闭,第三单向阀17打开,空气被挤压到出油口12、从排气阀18排出,按钮131回弹时,第一单向阀15、第三单向阀17关闭,第二单向阀16打开,内部的空气被吸入油泵组件13的泵腔132内,往返按压多次,直至将燃油滤清器总成内部的空气排空,排气完成后,将排气阀18拧紧。
(3)定期排水:滤芯总成4分离的水分会沉积到集水杯总成3内,当集水杯总成3内的水分储满后,打开放水阀31将水分排出,排水完成后,将放水阀31拧紧。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10)

1.一种滤芯总成,滤层(40)的上下端部设有上端盖(41)、下端盖(42),滤层(40)套设在中心管(43)外周,其特征在于:上端盖(41)的盖板部(411)设有插装部(412),导流管(44)从插装部(412)穿过、伸入中心管(43)内,导流管(44)的外周设有若干道环筋(443),若干环筋(443)与插装部(412)的内周面过盈配合形成密封结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总成,其特征在于:插装部(412)的上端口开设有沉孔(4122),沉孔(4122)的内周面开设有环槽(4123);导流管(44)的上端部具有翻边(441),翻边(441)的外周设有凸环(442);导流管(44)的翻边(441)与插装部(412)的沉孔(4122)配合,导流管(44)的凸环(442)扣合在插装部(412)的环槽(4123)内。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总成,其特征在于:插装部(412)的上部开设有若干缺口(4121),插装部(412)的下部外周面上设置有若干竖筋(4124)。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总成,其特征在于:导流管(44)的外壁面上开设有至少一道排气槽(444)。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总成,其特征在于:中心管(43)从上至下依次为上凸台(431)、骨架部(432)、下管部(433),骨架部(432)底部中央具有套筒(434),套筒(434)通过若干支撑板(435)连接到下管部(433)上部,若干支撑板(435)之间具有间距、形成过流通道(437);骨架部(432)内侧嵌设有斥水网(436),斥水网(436)下端部伸入套筒(434)内。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滤芯总成,其特征在于:骨架部(432)包括若干竖梁(4321)及若干翼片(4322),翼片(4322)沿径向从内至外向下倾斜,翼片(4322)上开设有引流通槽(4323)。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芯总成,其特征在于:骨架部(432)的相对两侧分别从上至下均匀布置若干翼片(4322),两侧的翼片(4322)交错布置,翼片(4322)的中部及两外端部分别连接到对应的竖梁(4321)上;翼片(432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引流通槽(4323)。
8.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滤芯总成,其特征在于:上凸台(431)的顶面设有若干道凸筋(4311),上凸台(431)底部设置有若干加强筋(4312)。
9.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滤芯总成,其特征在于:下管部(433)的圆周壁面为镂空面、具有若干贯通的开孔(4331),下管部(433)的下端管口采用倒角处理。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总成,其特征在于:中心管(43)的上下端部分别通过焊接固定在上端盖(41)与下端盖(42)上;上端盖(41)的盖板部(411)的外周设有若干凸片(4111);下端盖(42)底面设置有若干辐条(421)。
CN202121849118.3U 2021-08-09 2021-08-09 滤芯总成 Active CN2182068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49118.3U CN218206882U (zh) 2021-08-09 2021-08-09 滤芯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49118.3U CN218206882U (zh) 2021-08-09 2021-08-09 滤芯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06882U true CN218206882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26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49118.3U Active CN218206882U (zh) 2021-08-09 2021-08-09 滤芯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068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02570C2 (ru) Фильтр в сборе с перепускной крышкой
CN105465444B (zh) 燃油关闭阀
CN112459940A (zh) 燃油滤清器
CN101385924A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
CN112459937A (zh) 燃油滤清器的滤芯总成
CN218206882U (zh) 滤芯总成
CN218206881U (zh) 燃油滤清器总成
CN218177352U (zh) 燃油滤清器的底座总成
CN218206885U (zh) 燃油滤清器的外壳
CN218206880U (zh) 中心管结构及滤芯总成
CN218177353U (zh) 燃油滤清器的集水杯总成
CN113775451A (zh) 燃油滤清器总成
CN116059754B (zh) 一种导流环滤芯及气液分离器
CN109882326B (zh) 具有安全阀的燃油滤芯
CN107218163A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
CN108678956A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
JP2000345936A (ja) 燃料フィルタ装置
CN209892361U (zh) 空气滤清器
CN213953779U (zh) 加热效率高的燃油滤清器
CN112717564A (zh) 一种离心式多腔汽水分离板组件
CN208918619U (zh) 一种通过插入式集成有止回阀功能的环保滤清器芯
CN205559132U (zh) 新型燃油滤清器
CN213953786U (zh) 燃油滤清器的底座
CN213953781U (zh) 燃油滤清器的外壳
CN213953780U (zh) 燃油滤清器的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