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06704U - 一种环间接头及管片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间接头及管片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06704U
CN218206704U CN202221650353.2U CN202221650353U CN218206704U CN 218206704 U CN218206704 U CN 218206704U CN 202221650353 U CN202221650353 U CN 202221650353U CN 218206704 U CN218206704 U CN 218206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
arm
rotary
central shaft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5035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娄源澎
白中坤
赵修旺
薛永涛
任韶鹏
毕程程
王亚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CRE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CRE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CREG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CREG
Priority to CN20222165035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06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06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06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混凝土板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间接头及管片组件。环间接头包括相对转动地装配在一起的两插臂部件,两插臂部件与轴向对接的两管片一一对应,两插臂部件中的其中一个在使用时与对应管片预连在一起,另一个插臂部件用于沿轴向插入对应管片轴向端面的斜槽中并在斜槽引导下转动而与斜槽的槽壁沿轴向挡止配合;环间接头还包括在插臂部件转动到位后对该插臂部件进行限位以防止反向转动的止转结构。其中一个插臂部件能够在轴向对接前完成与管片的预连,能够转动的插臂部件在使用时先轴向对插后进行转动,转动到位后再通过止转结构进行防反转,从而完成与轴向对接的两管片的相对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环间接头及管片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混凝土板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间接头及管片组件。
背景技术
管片接头是盾构隧道装配式衬砌管片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头的性能、经济性直接决定整个衬砌结构的性能发挥和建设成本。目前国内盾构隧道衬砌通常使用螺栓作为连接件,存在以下问题:1、使用螺栓作为连接件需要在管片上设置手孔,手孔对混凝土管片造成了削弱,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管片局部开裂,进而导致出现渗水的现象,影响衬砌的正常使用和耐久性。2、螺栓的紧固基本上都是人工作业,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施工速度慢,工期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公布号为CN103912288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承载力管片接头结构,包括预埋于同一环中相邻管片内的两预埋件以及与预埋件内部结构适配的插入块,相邻管片之间的预埋件相互拼合后构成一腔体,该腔体的内部断面呈H型,H型的插入块插入该腔体后能够将两预埋件连接为一体,进而使相邻的管片之间连接为整体。
上述H型的插入块即为一种能够将同一环上各相邻管片连接起来的块间接头,预埋件围成了供块间接头插入的块间连接槽,但是由于插入块需要将管片拼合后再由管片的轴向端面插入,使得该块间接头无法应用在相邻环中对应管片之间的连接上,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实现相邻环中对应管片之间连接的环间接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相邻环中对应管片连接起来的环间接头。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环间接头的管片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环间接头的技术方案是:
环间接头包括相对转动地装配在一起的两插臂部件,两插臂部件与轴向对接的两管片一一对应,两插臂部件中的其中一个在使用时与对应管片预连在一起,另一个插臂部件用于沿轴向插入对应管片轴向端面的斜槽中并在斜槽引导下转动而与斜槽的槽壁沿轴向挡止配合;环间接头还包括在插臂部件转动到位后对该插臂部件进行限位以防止反向转动的止转结构。
有益效果:其中一个插臂部件能够在轴向对接前完成与管片的预连,能够转动的插臂部件在使用时先轴向对插后进行转动,转动到位后再通过止转结构进行防反转,从而完成与轴向对接的两管片的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环间接头包括中心轴,两插臂部件的其中一个为固设于中心轴上的固定插臂部件,固定插臂部件在使用时与对应管片预连在一起;两插臂部件中的另一个为转动套装在中心轴上的转动插臂部件;所述止转结构设于转动插臂部件与中心轴之间。
有益效果:通过中心轴来作为两插臂部件的安装载体,加工、安装时均较为方便。
进一步地,固定插臂部件包括固定套装在中心轴外部的C形套,转动插臂部件包括转动套装在中心轴外部的旋转套以及固设于旋转套上的转动插臂,C形套、旋转套中与中心轴配合的部位位于中心轴不同轴向位置;旋转套位于C形套与中心轴之间,转动插臂由C形套的开口中穿出,C形套的开口具有挡止内壁面,挡止内壁面用于与转动插臂沿C形套的周向挡止配合,以使得转动插臂相对于中心轴单向转动。
有益效果:挡止内壁面的设置使得转动插臂仅能够单向转动,故在将转动插臂沿轴向插入斜槽中时,转动插臂会在斜槽的引导下定向转动,以使得转动插臂能够顺利进入斜槽中,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通过外力对转动插臂的转向进行引导,环间接头的使用更为快捷、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插臂部件包括沿中心轴的轴向依次布置的第一转动插臂和第二转动插臂;所述C形套具有与第一转动插臂对应的第一开口和与第二转动插臂对应的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中的所述挡止内壁面位于中心轴周向的不同位置,以使得第一转动插臂和第二转动插臂的转动方向相反。
有益效果:两个转动插臂能够进一步提高相邻两管片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两个开口的挡止内壁面处于不同周向位置,从而仅通过开口的差异就可以实现两转动插臂的不同单向转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止转结构包括设于中心轴外周面和转动插臂部件内周面上的卡槽,其中一个卡槽中通过弹簧伸缩装配有卡舌,卡舌用于在转动插臂部件转动到位后伸入另一个卡槽中以防止转动插臂部件回转。
有益效果:卡槽和卡舌的布置形式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管片组件的技术方案是:
管片组件包括轴向依次布置的管片,还包括将轴向对接的两管片连接在一起的环间接头,环间接头包括相对转动地装配在一起的两插臂部件,两插臂部件与轴向对接的两管片一一对应,两插臂部件中的其中一个与对应管片预连在一起,两管片中另一个的轴向端面上设有倾斜布置的斜槽,两插臂部件中的另一个用于沿轴向插入对应管片的所述斜槽中并在斜槽引导下转动而与斜槽的槽壁沿轴向挡止配合;环间接头还包括在插臂部件转动到位后对该插臂部件进行限位以防止反向转动的止转结构。
有益效果:其中一个插臂部件能够在轴向对接前完成与管片的预连,能够转动的插臂部件在使用时先轴向对插后进行转动,转动到位后再通过止转结构进行防反转,从而完成与轴向对接的两管片的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环间接头包括中心轴,两插臂部件的其中一个为固设于中心轴上的固定插臂部件,固定插臂部件在使用时与对应管片预连在一起;两插臂部件中的另一个为转动套装在中心轴上的转动插臂部件;所述止转结构设于转动插臂部件与中心轴之间。
有益效果:通过中心轴来作为两插臂部件的安装载体,加工、安装时均较为方便。
进一步地,固定插臂部件包括固定套装在中心轴外部的C形套,转动插臂部件包括转动套装在中心轴外部的旋转套以及固设于旋转套上的转动插臂,C形套、旋转套中与中心轴配合的部位位于中心轴不同轴向位置;旋转套位于C形套与中心轴之间,转动插臂由C形套的开口中穿出,C形套的开口具有挡止内壁面,挡止内壁面用于与转动插臂沿C形套的周向挡止配合,以使得转动插臂相对于中心轴单向转动。
有益效果:挡止内壁面的设置使得转动插臂仅能够单向转动,故在将转动插臂沿轴向插入斜槽中时,转动插臂会在斜槽的引导下定向转动,以使得转动插臂能够顺利进入斜槽中,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通过外力对转动插臂的转向进行引导,环间接头的使用更为快捷、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插臂部件包括沿中心轴的轴向依次布置的第一转动插臂和第二转动插臂;所述C形套具有与第一转动插臂对应的第一开口和与第二转动插臂对应的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中的所述挡止内壁面位于中心轴周向的不同位置,以使得第一转动插臂和第二转动插臂的转动方向相反,对应管片上设有与第一转动插臂、第二转动插臂分别对应的两所述斜槽,两斜槽呈“V”形布置。
有益效果:两个转动插臂能够进一步提高相邻两管片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两个开口的挡止内壁面处于不同周向位置,从而仅通过开口的差异就可以实现两转动插臂的不同单向转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止转结构包括设于中心轴外周面和转动插臂部件内周面上的卡槽,其中一个卡槽中通过弹簧伸缩装配有卡舌,卡舌用于在转动插臂部件转动到位后伸入另一个卡槽中以防止转动插臂部件回转。
有益效果:卡槽和卡舌的布置形式较为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环间接头沿管片的环向依次布置有多个,任意相邻两环间接头之间挤压有弹性密封件。
有益效果:弹性密封件不仅能填充环间接头之间的间隙,起到密封作用,而且弹性密封件与环间接头相互顶压配合,以使环间接头能够保持位置不变,对环间接头起到定位作用。
进一步地,轴向对接的两管片轴向端面上均设有沿环向贯穿的贯通槽,至少一个贯通槽为所述斜槽;两插臂部件的其中一个由对应管片中贯通槽的一侧穿入并与贯通槽挡止配合,从而与对应管片预连在一起。
有益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将插臂部件与对应管片预连,操作简便快捷。
进一步地,管片的环向侧面上设有沿管片轴向延伸的块间连接槽,管片组件还包括沿轴向穿入块间连接槽并与块间连接槽挡止配合的块间接头,块间连接槽与对应管片上的所述贯通槽位于管片的不同径向位置。
有益效果:块间连接槽与贯通槽处于管片的径向不同位置,能够有效避免块间连接槽与贯通槽相互干涉。
进一步地,管片的环向侧面上设有沿管片轴向延伸的块间连接槽,管片组件还包括沿轴向穿入块间连接槽并与块间连接槽挡止配合的块间接头,环间接头、块间接头的外部设有由遇水膨胀止水条制成的防水套。
有益效果:遇水膨胀止水条制成的防水套遇水后膨胀能够充填环间接头与贯通槽之间、块间接头与块间连接槽的缝隙,起到防水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管片组件实施例1中管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管片组件实施例1中块间连接槽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管片组件实施例1中环间连接槽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管片组件实施例1中块间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管片组件实施例1中环间接头(插入环间连接槽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管片组件实施例1中环间接头(插入环间连接槽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管片组件实施例1中块间连接槽拼接后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管片组件实施例1中环间连接槽拼接后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管片组件实施例1中中心轴与旋转套未止转时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管片组件实施例1中中心轴与旋转套止转时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管片组件实施例1中转动插臂与旋转套的连接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管片组件实施例1中中心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管片组件实施例1中固定插臂与C形套的连接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管片组件实施例1中上旋插臂处于水平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管片组件实施例1中上旋插臂向上转动时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管片组件实施例1中下旋插臂处于水平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管片组件实施例1中下旋插臂向下转动时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管片组件实施例1中块间接头、防水套与预埋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管片;2、环间接头;3、块间接头;4、预埋件;5、块间连接槽;6、环间连接槽;7、斜槽;8、连接钢筋;9、固定板体;10、中心轴;11、固定插臂;12、转动插臂;13、旋转套;14、C形套;15、卡槽;16、防水套;17、止转段;18、固定段;19、弹性密封件;20、卡舌;21、止转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能出现的术语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可能出现的术语如“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语句“包括一个……”等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如“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设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设有”的对象可以是本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与本体分体布置并连接在本体上,该连接可以是可拆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管片组件的实施例1:
如图1至如图18所示,管片组件包括管片1,环间接头2以及块间接头3,块间接头3用于将处于同一环上的各管片1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管片环,环间接头2用于将相邻管片环中对应管片1(即轴向对接的两管片1)连接起来构成管状的管片通道。
管片1结构如图1所示,管片1为由混凝土浇筑成型的弧形管片,管片1在浇筑时预埋有预埋件4,预埋件4在管片1成型后在管片1的环向两端面上均形成了块间连接槽5,在管片1的轴向两端面上均形成了环间连接槽6,块间连接槽5沿管片1的轴向延伸并贯通管片1,环间连接槽6沿管片1的环向延伸并贯通管片1。
块间连接槽5的结构如图2所示,块间连接槽5包括两个倾斜布置的斜槽7,且两个斜槽7呈V形排布,环间连接槽6的结构如图3所示,环间连接槽6也包括两个倾斜布置的斜槽7,且两个斜槽7呈V形排布。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块间连接槽5与环间连接槽6相互干涉,块间连接槽5与管片1的外弧面的距离为1/3管片厚度,环间连接槽6与管片1的内弧面的距离为1/3管片厚度,即块间连接槽5与环间连接槽6处于管片1的径向不同位置。此外,同一管片1上用于形成环间连接槽6的两预埋件4之间、以及用于形成块间连接槽5的两预埋件4之间均通过连接钢筋8连接紧固,以防止预埋件4脱出,连接钢筋8也是管片1浇筑成型时固定于管片1内部的。
块间接头3的结构如图4所示,块间接头3包括四个固定板体9并整体呈X形。连接同一管片环上相邻管片1时,块间接头3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固定板体9滑动插装在一管片1的块间连接槽5中,并且这两个固定板体9与块间连接槽5的两斜槽7对应插装。同理,块间接头3剩下的两固定板体9滑动插装在另一管片1的块间连接槽5中。块间接头3插入块间连接槽5中后,块间接头3的固定板体9会与斜槽7的槽壁沿管片1的环向挡止配合,以避免管片1与块间接头3脱离,进而实现了同一管片1环上相邻管片1之间的连接。
环间接头2的结构如图5至图13所示,环间接头2包括中心轴10、与中心轴10固定的固定插臂11、转动套装在中心轴10上的转动插臂12。具体地,转动插臂12为长方形的板体,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插臂12设置有两个且沿中心轴10的轴向依次排布,转动插臂12的一侧面上固设有旋转套13,转动插臂12通过旋转套13转动套装在中心轴10上。固定插臂11有两个且两个固定插臂11均固设在C形套14上,C形套14套装于旋转套13的外部并且与中心轴10的两端固定,转动插臂12从C形套14的开口中穿出。
连接相邻管片环中对应管片1时,环间接头2的两固定插臂11沿一管片1的环间连接槽6的环向一侧滑入环间连接槽6中,且两固定插臂11与环间连接槽6的两斜槽7相对应。环间接头2的两转动插臂12沿另一管片1的轴向插入环间连接槽6中,两个转动插臂12分别对应插入环间连接槽6的两斜槽7中。在转动插臂12插入斜槽7的过程中,转动插臂12会在斜槽7的引导下进行转动,并且在转动插臂12插装到位后转动插臂12会与斜槽7的槽壁沿管片1的轴向挡止配合,以避免管片1与转动插臂12松脱,同理,固定插臂11会与斜槽7沿管片1的轴向挡止配合,以避免管片1与固定插臂11松脱,这样就实现了相邻管片环中对应管片1的连接。
环间接头2还包括在转动插臂12插装到位后将转动插臂12与中心轴10止转的止转结构21。
止转结构21包括设置在旋转套13内壁面与中心轴10外周面上的卡槽15,中心轴10上的卡槽15中通过弹簧伸缩装配有卡舌20,转动插臂12插装到位时,旋转套13上的卡槽15与中心轴10上的卡槽15会转动至相对位置,卡舌20会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伸入旋转套13中的卡槽15中,此时中心轴10与旋转套13止转,即中心轴10与转动插臂12止转。
在本实施例中,止转结构21沿中心轴10的周向设置有三个,三个止转结构21构成了一组止转结构21,沿中心轴10的轴向等间隔设置有四组止转结构21。
如图12所示,中心轴10包括中部的止转段17和位于中心轴10两端的固定段18,中心轴10的固定段18用于与C形套14固定,止转结构21分布在止转段17上。
如图11至图13所示,旋转套13的长度短于转动插臂12的长度,旋转套13套装在中心轴10上后,中心轴10的固定段18会从旋转套13中伸出,且固定段18的端面与转动插臂12平齐。加工环间接头2时,可以先将转动插臂12通过旋转套13套装在中心轴10上,然后将转动插臂12与中心轴10放入模具中,固定插臂11与C形套14为浇筑成型,并在成型后C形套14与中心轴10的两端固定。
另外,如图13至图17所示,C形套14包括与两转动插臂12一一对应的两部分,转动插臂12从C形套14对应部分的开口中伸出。在本实施例中,C形套14一部分上的开口的下内壁面构成了用于与对应转动插臂12挡止配合的挡止内壁面,C形套14另一部分上的开口的上内壁面构成了用于与对应转动插臂12挡止配合的挡止内壁面,C形套14的两部分上的开口朝向沿中心轴10的周向依次排布,即C形套14的两部分上的挡止内壁面沿中心套的周向依次布置,这样两个转动插臂12中的一个能够朝上单向转动,该转动插臂12为上旋插臂,另一个转动插臂12能够朝下单向转动,该转动插臂12为下旋插臂。两个转动插臂12插入环间连接槽6的过程中,两个转动插臂12先均保持水平状态插入环间连接槽6,接着上旋插臂与环间连接槽6的槽壁接触后会向上转动并插入对应斜槽7中,上旋插臂能够在斜槽7的槽壁的引导下持续向上转动,同理,下旋插臂会向下转动插入对应斜槽7中。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上、下等指代方位的词语均是结合附图进行描述所用,并不指代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方位。
各管片1拼接成管片环之后,同一环上的各环间连接槽6首尾相连围成了圆形的槽状结构,在该圆形的槽状结构中存在多个环间接头2,为了保证各环间接头2之间间隙的密封性,在相邻两环间接头2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件19,弹性密封件19具体为橡胶垫圈,此外,弹性密封件19与环间接头2相互顶压配合,以使环间接头2能够保持位置不变,对环间接头2起到定位作用。橡胶垫圈安装时先粘接固定在中心轴10的两端然后随环间接头2一同安装于环间连接槽6中即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密封件也可以为弹性防水密封胶,可以将弹性防水密封胶填充在相邻两环间接头之间的环间连接槽中,在弹性防水密封胶凝固后即构成了弹性密封件。
为了增强环间接头2与环间连接槽6之间(即环间接头2与预埋件4之间)、块间接头3与块间连接槽5之间(即块间接头3与预埋件4之间)的密封性,如图18所示,块间接头3与环间接头2的外表面套装有遇水膨胀止水条制成的防水套16,防水套16遇水后膨胀能够充填环间接头2与环间连接槽6之间、块间接头3与块间连接槽5的缝隙,起到防水的作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预埋件4与块间接头3、环间接头2的材质相同(可以均使用钢材质制成、也可均采用合金材质制成),能够降低预埋件4与块间接头3、环间接头2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概率,有效延长了预埋件4与块间接头3、环间接头2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两个固定插臂11和C形套14一起形成了一个固定插臂部件,两个转动插臂12和旋转套13一起形成了一个转动插臂部件,两个插臂部件相对转动地装配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两个转动插臂12分别为第一转动插臂和第二转动插臂,而C形套14上有与第一转动插臂对应的第一开口,以及与第二转动插臂对应的第二开口。应当说明的是,第一、第二并不对转动插臂12的数量进行限制,比如可以有两个第一转动插臂、两个第二转动插臂等。
本实施例中,固定插臂部件由其中一个管片1的环间连接槽6的一端插入,从而实现与管片1的预连。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管片组件的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插臂用于插入环间连接槽中的端部具有引导斜面,并且两个转动插臂中一个转动插臂上的引导斜面倾斜向上,另一个上的引导斜面倾斜向下,通过引导斜面的引导,两个转动插臂的转向相反。此时,C形套上不需要设置两处朝向不一致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管片组件的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环间接头包括两个固定插臂和一个转动插臂,在将相邻管片环连接完毕后,环间连接槽中的各环间接头采用具有上旋插臂的环间接头、具有下旋插臂的环间接头依次排布的排布方式。其他实施例中,各环间接头仅包括一个转动插臂,且各转动插臂旋转方式一致,此时,环间连接槽可以为单向倾斜的斜槽。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管片组件的实施例4,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相邻环间接头之间装入与环形连接槽的形状适配的定位块进行定位,并且定位块外部套设有防水套。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管片组件的实施例5,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环间接头、块间接头外部缠绕有密封胶带以替代防水套。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管片组件的实施例6,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块间连接槽与管片的内弧面的距离为1/3管片厚度,环间连接槽与管片的外弧面的距离为1/3管片厚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环间连接槽与块间连接槽也可在管片径向不同位置处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管片组件的实施例7,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止转结构为棘轮结构,具体地,棘轮结构包括固定在中心轴外部的棘轮以及转动安装在旋转套内部的棘爪,插入斜槽时,旋转套能够正常转动,到位后棘轮和棘爪配合防止反转。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管片组件的实施例8,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中心轴的中间位置外径较大,C形套固定在中心轴的中间位置且沿中心轴的轴向延伸,旋转套转动安装在中心轴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管片组件的实施例9,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两插臂部件直接转动安装在一起,其中一个插臂部件包括C形套,另一个插臂部件包括旋转套,旋转套插入C形套中并可相对转动,此时止转结构安装在C形套和旋转套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管片组件的实施例10,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与管片预连的插臂部件的形状可以进行改变,比如为T形或者单臂结构等,其他实施例中,与管片预连的插臂部件也可以预埋在管片上。其他实施例中,环间接头与两管片的连接方式一致,即插臂部件沿轴向插入后进行转动,到位后进行锁死防反转,此时,两管片上的斜槽可以为沿环向延伸的贯通槽,也可以为环向间隔不连续布置的多个斜槽。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管片组件的实施例11,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块间接头的形状可以进行改变,比如为背景技术中所引用现有技术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环间接头的具体实施例,环间接头的结构与上述管片组件中任一实施例中的环间接头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环间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转动地装配在一起的两插臂部件,两插臂部件与轴向对接的两管片(1)一一对应,两插臂部件中的其中一个在使用时与对应管片(1)预连在一起,另一个插臂部件用于沿轴向插入对应管片(1)轴向端面的斜槽(7)中并在斜槽(7)引导下转动而与斜槽(7)的槽壁沿轴向挡止配合;环间接头(2)还包括在插臂部件转动到位后对该插臂部件进行限位以防止反向转动的止转结构(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间接头,其特征在于,环间接头(2)包括中心轴(10),两插臂部件的其中一个为固设于中心轴(10)上的固定插臂部件,固定插臂部件在使用时与对应管片(1)预连在一起;两插臂部件中的另一个为转动套装在中心轴(10)上的转动插臂部件;所述止转结构(21)设于转动插臂部件与中心轴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间接头,其特征在于,固定插臂部件包括固定套装在中心轴(10)外部的C形套(14),转动插臂部件包括转动套装在中心轴(10)外部的旋转套(13)以及固设于旋转套(13)上的转动插臂(12),C形套(14)、旋转套(13)中与中心轴(10)配合的部位位于中心轴(10)不同轴向位置;旋转套(13)位于C形套(14)与中心轴(10)之间,转动插臂(12)由C形套(14)的开口中穿出,C形套(14)的开口具有挡止内壁面,挡止内壁面用于与转动插臂(12)沿C形套(14)的周向挡止配合,以使得转动插臂(12)相对于中心轴(10)单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插臂部件包括沿中心轴(10)的轴向依次布置的第一转动插臂和第二转动插臂;所述C形套(14)具有与第一转动插臂对应的第一开口和与第二转动插臂对应的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中的所述挡止内壁面位于中心轴(10)周向的不同位置,以使得第一转动插臂和第二转动插臂的转动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环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结构(21)包括设于中心轴(10)外周面和转动插臂部件内周面上的卡槽(15),其中一个卡槽(15)中通过弹簧伸缩装配有卡舌(20),卡舌(20)用于在转动插臂部件转动到位后伸入另一个卡槽(15)中以防止转动插臂部件回转。
6.一种管片组件,包括轴向依次布置的管片(1),其特征在于,管片组件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环间接头(2),环间接头(2)将轴向对接的两管片(1)连接在一起,管片(1)上设有用于引导插臂部件转动并与插臂部件挡止配合的所述斜槽(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间接头(2)沿管片(1)的环向依次布置有多个,任意相邻两环间接头(2)之间挤压有弹性密封件(19)。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片组件,其特征在于,轴向对接的两管片(1)轴向端面上均设有沿环向贯穿的贯通槽,至少一个贯通槽为所述斜槽(7);两插臂部件的其中一个由对应管片(1)中贯通槽的一侧穿入并与贯通槽挡止配合,从而与对应管片(1)预连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片组件,其特征在于,管片(1)的环向侧面上设有沿管片(1)轴向延伸的块间连接槽(5),管片组件还包括沿轴向穿入块间连接槽(5)并与块间连接槽(5)挡止配合的块间接头(3),块间连接槽(5)与对应管片(1)上的所述贯通槽位于管片(1)的不同径向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片组件,其特征在于,管片(1)的环向侧面上设有沿管片(1)轴向延伸的块间连接槽(5),管片组件还包括沿轴向穿入块间连接槽(5)并与块间连接槽(5)挡止配合的块间接头(3),环间接头(2)、块间接头(3)的外部设有由遇水膨胀止水条制成的防水套(16)。
CN202221650353.2U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环间接头及管片组件 Active CN218206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50353.2U CN218206704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环间接头及管片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50353.2U CN218206704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环间接头及管片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06704U true CN218206704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47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50353.2U Active CN218206704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环间接头及管片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067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50632B1 (en) Prestressed tube section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RU2386754C2 (ru) Сборная водонепроницаемая обделка туннеля и кольцевой элемент для нее
CN218206704U (zh) 一种环间接头及管片组件
US4515501A (en) Tunnel linings
CN210380191U (zh) 一种轻量化电力通信组合预制缆线通道
EP0925466B1 (en)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lining pipes
CN117072771A (zh) 拼接式水泥管内衬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10778329A (zh) 隧道管片测量元件导线密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JP3167937B2 (ja) シールド覆工用セグメント及びシールドトンネルの構築方法
JP2001173385A (ja) トンネル覆工用セグメント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JP2002364283A (ja) 圧入工法用セグメントピース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沈設体
CA2094864C (en) Lining of sewers and the like
GB2075086A (en) Duct linings
CN111764438A (zh) 顶管法预制管廊接头缝隙防水结构及方法
CN220727414U (zh) 一种大断面矩形顶管的管节间防渗结构
CN115450357B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组合结构板
CN214836425U (zh) 防渗防水隧道结构
JP5154063B2 (ja) 立坑用セグメント
CN115404859B (zh) 一种新型的压力型预应力抗浮锚杆及其施工方法
CN214331737U (zh) 一种建筑施工管道安装用防水装置
CN214530641U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防腐接头
JPS6143035Y2 (zh)
JP2000059972A (ja) マンホール継手とその接続構造
KR19990036482A (ko) 방식 피복 콘크리트 구조부재의 메지부 구조
CA3028497A1 (en) Helical segmental lin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