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91151U - 一种工作平稳的表面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作平稳的表面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91151U
CN218191151U CN202120570944.8U CN202120570944U CN218191151U CN 218191151 U CN218191151 U CN 218191151U CN 202120570944 U CN202120570944 U CN 202120570944U CN 218191151 U CN218191151 U CN 218191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cleaning roller
motor
machine body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7094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朱广
沈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rkninja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7094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91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91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911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工作平稳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具有清洁辊的机体,清洁辊为两个且在机体的底部前后并列布置,清洁辊绕其自身轴线转动以使其外周面擦拭待清洁表面,清洁辊内设有偏置的电机以在清洁辊上形成有靠近电机的第一端和远离电机的第二端,其中一个清洁辊的第一端与另一个清洁辊的第二端位于机体的同一侧以使机体的重心趋近于机体的垂直于清洁辊轴向的中垂面上。本公开通过使偏置在两个清洁辊中的电机位于机体的不同侧,使得机体整体的重力分布更加均衡,从而使得两个清洁辊在轴向上受到的压力更加均匀,提高了表面清洁装置整体的清洁效果。并且,不需要额外设置配重块来均衡机体整体的重力,减小了成本,减轻了整机重量。

Description

一种工作平稳的表面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工作平稳的表面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多种多样的表面清洁装置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现有的一类表面清洁装置包括机体和两个清洁辊,两个清洁辊沿机体的前后方向并列设置,从而对同一处待清洁表面依次进行拖擦。表面清洁装置还具有两个电机,两个电机分别驱动两个清洁辊转动。
目前,现有的表面清洁装置的两个电机设置在机体的同一侧,由于电机的重量占机体整体重量的比值较大,使得机体整体的重力偏向一侧。这就导致清洁辊两端受到的压力差距较大,从而导致清洁辊的两端与待清洁表面的接触情况有较大的区别,清洁辊的受压力较大的一端与待清洁表面接触得更紧密,清洁效果更好,而清洁辊的受压力较小的一端的清洁效果弱于受压力较大的一端,影响表面清洁装置整体的清洁效果。或者,部分表面清洁装置会在机体远离电机的一侧设置配重块以平衡机体整体的重力分布,导致增加了成本,也增加了整机重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工作平稳的表面清洁装置,以更简单的方式使机体的重力分布更加均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具有清洁辊的机体,前述清洁辊为两个且在前述机体的底部前后并列布置,前述清洁辊绕其自身轴线转动以使其外周面擦拭待清洁表面,前述清洁辊内设有偏置的电机以在前述清洁辊上形成有靠近前述电机的第一端和远离前述电机的第二端,其中一个清洁辊的第一端与另一个清洁辊的第二端位于前述机体的同一侧以使前述机体的重心趋近于前述机体的垂直于前述清洁辊轴向的中垂面上。
可选地,前述清洁辊与前述机体可拆卸连接,前述电机的尾端沿轴向固定于前述机体位于前述清洁辊的第一端的一侧上,前述清洁辊内设有中空腔,前述中空腔的开口位于前述清洁辊的第一端的端面上以使前述清洁辊通过前述开口轴向滑动套装在前述电机上。
可选地,前述电机的轴向长度与前述清洁辊的轴向长度的比值范围为1/2 至3/4。
可选地,前述电机的转轴的输出端长度与前述电机的轴向长度的比值范围为1/4至2/3。
可选地,前述表面清洁装置还包括电机安装件,前述电机通过前述电机安装件固定在前述机体上,前述电机安装件的外周套设有第一轴承,前述清洁辊与前述第一轴承轴向滑动配合。
可选地,前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套设有轴承套,前述轴承套的外周嵌设有至少部分突出于前述轴承套的外周面的橡胶圈。
可选地,前述电机的转轴的输出端上安装有套爪,前述套爪上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卡爪,前述清洁辊的中空腔的底端面上设有卡槽,前述卡爪与前述卡槽配合以带动前述清洁辊转动。
可选地,前述卡爪为两个且呈一字型设置。
可选地,前述卡爪的外周套设有橡胶圈。
可选地,前述表面清洁装置包括与前述机体枢转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的端盖,前述端盖与前述清洁辊的第二端转动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公开前述的工作平稳的表面清洁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使两个清洁辊其中一个的第一端与另一个的第二端位于机体的同一侧,使得偏置在两个清洁辊中的电机位于机体的不同侧,从而使得机体整体的重力分布更加均衡,机体的重心趋近于自身的中垂面,进而使得两个清洁辊在轴向上受到的压力更加均匀,对待清洁表面的清洁效果也更加均衡,提高了表面清洁装置整体的清洁效果。同时,重力分布更加均衡也使得表面清洁装置在进行清洁工作的过程中移动得更加平稳,避免部分用户因整机重力偏向一侧而感到不适。并且,不需要额外设置配重块来均衡机体整体的重力,减小了成本,也减小了整机的重量。
2、通过在电机安装件的外周套设第一轴承并使清洁辊与第一轴承滑动配合,使得第一轴承对清洁辊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周向支撑,避免了清洁辊在工作过程因中空腔的内壁与电机的空隙过大而发生大幅度的晃动,影响表面清洁装置的清洁效果和用户体验。而且,第一轴承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并不影响清洁辊的转动。
3、通过设置轴承套并在轴承套的外周套设橡胶圈,中空腔的内壁会与橡胶圈抵接并挤压橡胶圈,从而使中空腔和橡胶圈之间过盈配合,进而对清洁辊形成更稳固的周向支撑,进一步避免了清洁辊在转动过程中发生晃动,从而提高了清洁辊的清洁效果和用户体验。同时,在只设第一轴承的情况下,由于第一轴承是硬质材料,中空腔的内壁与第一轴承的外周面之间不可避免的具有缝隙,在清洁辊转动过程中,中空腔的内壁与第一轴承的外周面碰撞会产生噪音,因此,通过使中空腔和弹性的轴承套橡胶圈过盈配合,能够避免清洁辊发生晃动的同时还避免了中空腔的内壁与硬质材料发生碰撞,从而减小了清洁辊在清洁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4、通过在卡爪的外周套设橡胶圈,使得卡爪与卡槽之间紧密配合,避免清洁辊转动过程中发生晃动而导致卡槽和卡爪之间相互碰撞,从而减小了清洁辊转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同时,提高了清洁辊转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清洁辊的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清洁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清洁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优选实施例中电机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体;11、主机身;12、清洁辊;121、中空腔;122、第一端;123、第二端;13、电机;14、电机安装件;15、轴承套;151、轴承套橡胶圈;16、套爪;17、卡爪;171、卡爪橡胶圈;
2、把杆;3、端盖;31、连接件;4、中垂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表示本公开仅能通过该优选实施例实现,该优选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基于本公开提供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其它所有实施例,仍应落入到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顶部”“底部”、“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本公开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具有清洁辊的机体,清洁辊为两个且在机体的底部前后并列布置,清洁辊绕其自身轴线转动以使其外周面擦拭待清洁表面,清洁辊内设有偏置的电机以在清洁辊上形成有靠近电机的第一端和远离电机的第二端,其中一个清洁辊的第一端与另一个清洁辊的第二端位于机体的同一侧以使机体的重心趋近于清洁辊轴向的中垂面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公开通过使两个清洁辊其中一个的第一端与另一个的第二端位于机体的同一侧,使得偏置在两个清洁辊中的电机位于机体的不同侧,从而使得机体整体的重力分布更加均衡,机体的重心趋近于自身的中垂面,进而使得两个清洁辊在轴向上受到的压力更加均匀,对待清洁表面的清洁效果也更加均衡,提高了表面清洁装置整体的清洁效果。同时,重力分布更加均衡也使得表面清洁装置在进行清洁工作的过程中移动得更加平稳,避免部分用户因整机重力偏向一侧而感到不适。并且,不需要额外设置配重块来均衡机体整体的重力,减小了成本,也减小了整机的重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可以是带有把杆并且由用户手动操作的手持式清洁装置,例如手持式洗地机、手持式擦地机等。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还可以是具有驱动轮的清洁机器人,该清洁机器人能够根据自身存储的程序控制驱动轮行进,并控制清洁辊清洁待清洁表面。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表面清洁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中,表面清洁装置包括机体1 和把杆2,机体1与把杆2枢转连接。机体1具有主机身11、两个清洁辊12 和两个电机13。两个清洁辊12在机体1的前后方向上并列排布并且可转动地设置在主机身11上,电机13用于驱动清洁辊12转动。
如图2所示,清洁辊12内部设有中空腔121(图中虚线围成的示意区域),电机13能够被容纳在中空腔121中,从而偏置在清洁辊12内,进而使得清洁辊12具有靠近电机13的第一端122和远离电机13的第二端123。两个清洁辊 12的第一端122分别位于机体1的左右两侧,两个电机13也分别安装于机体 1的左右两侧。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由于电机13占整个机体1的重量的比重较大,因此,通过将偏置在清洁辊12中的电机13分别安装于机体1的左右两侧,使得机体1整体的重力在左右方向上分布得更加均衡,机体1的重心趋近于自身的垂直于清洁辊12轴向的中垂面4(如图3中所示),进而使得清洁辊 12在轴向上受到的压力更加均匀,对待清洁表面的清洁效果也更加均衡,提高了表面清洁装置整体的清洁效果。同时,重力均衡使得表面清洁装置在进行清洁工作的过程中移动得更加平稳,避免部分用户因整机重力偏向一侧而感到不适。并且,不需要额外设置配重块来均衡机体1整体的重力,减小了成本,也减小了整机的重量。
其中,电机13的轴向长度与清洁辊12的轴向长度的比值优选的取值范围为1/2至3/4。电机13的转轴的输出端的长度与电机13的整个轴向长度的比值的优选的取值范围为1/4至2/3。
如图4和图5所示,表面清洁装置还包括电机安装件14,电机13通过电机安装件14固定于主机身11上。电机安装件14的外周套设有第一轴承(图中未示出),清洁辊12通过中空腔121与第一轴承滑动配合,从而使得第一轴承对清洁辊12形成一定的周向支撑,避免清洁辊12在工作过程因中空腔121 内壁与电机13的空隙过大而发生大幅度的晃动,影响表面清洁装置的清洁效果和用户体验。而且,第一轴承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并不影响清洁辊12的转动。
如图5所示,进一步,第一轴承的外周套设有轴承套15,轴承套15的外周嵌设有轴承套橡胶圈151,轴承套橡胶圈151至少有一部分突出轴承套的外周面。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设置轴承套15并在轴承套15的外周套设轴承套橡胶圈151,使得中空腔121的内壁与轴承套橡胶圈151抵接并挤压轴承套橡胶圈151,从而使中空腔121和轴承套橡胶圈151之间过盈配合,进而对清洁辊12形成更稳固的周向支撑,进一步避免了清洁辊12在转动过程中发生晃动,从而提高了清洁辊12的清洁效果和用户体验。同时,在只设第一轴承的情况下,由于第一轴承是硬质材料,中空腔121的内壁与第一轴承的外周面之间不可避免的具有缝隙,在清洁辊12转动过程中,中空腔121的内壁与第一轴承的外周面碰撞会产生噪音,通过中空腔121和弹性的轴承套橡胶圈151过盈配合,避免清洁辊12发生晃动的同时还避免了中空腔121的内壁与硬质材料发生碰撞,从而减小了清洁辊12在清洁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如图4所示,电机13的转轴的输出端上安装有套爪16,套爪16上设有沿径向延伸并呈一字型排布的两个卡爪17。清洁辊12的中空腔121的底端面上设有与卡爪17相互匹配的卡槽(图中未示出)。转动的电机13通过卡爪17 与卡槽之间的作用力带动清洁辊12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卡爪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四个等。呈一字型排布的两个卡爪17是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
如图6所示,进一步,卡爪17的外周套设有卡爪橡胶圈171,卡爪橡胶圈 171和卡槽之间形成过盈配合,使得卡爪17与卡槽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在电机13带动清洁辊12进行转动的过程中,卡爪17和卡槽处的活动较为剧烈,通过在卡爪17的外周套设卡爪橡胶圈171,使得卡爪17与卡槽紧密配合,避免了清洁辊12在转动过程中发生晃动而导致卡槽和卡爪17之间相互碰撞,从而减小了清洁辊12转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同时,提高了清洁辊12转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清洁辊12的清洁效果。
返回去参照图2和图3,表面清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机体1左右两侧的端盖3。端盖3与主机身11可拆卸连接。端盖3上设有连接件31,清洁辊12的第二端123套设在连接件31上,从而和端盖3转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清洁辊12和端盖13之间的转动连接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例如,可以是在清洁辊12的第二端123上设置凸轴,在端盖3上设置和凸轴匹配的轴槽来实现清洁辊12和端盖3的转动连接;或者,直接在端盖3 上形成和清洁辊12的外圈匹配的凹槽,清洁辊12在凹槽内转动。另外,端盖 3与主机身11也可以枢转连接,即通过转动端盖3实现从侧面盖住或露出清洁辊12。
本实施例的表面清洁装置的机体1进行组装时,首先将电机13安装到主机身11上,然后将清洁辊12沿轴向套设于电机13上,电机13进入中空腔121,卡爪17和中空腔121内的卡槽紧密配合,中空腔121的开口处的内壁和轴承套橡胶圈151紧密配合,然后盖上两侧的端盖3即完成组装。
本实施例的表面清洁装置的机体1进行拆卸时,首先取下两侧的端盖3,然后从电机13上抽出清洁辊12,最后取下电机13即可。
在本实施例的表面清洁装置进行清洁工作的过程中,由于电机13偏置在清洁辊12当中,而且两个电机13分别安装于机体1的左右两侧,使得机体1 整体的重力在左右方向上分布得更加均衡,机体1的重心趋近于自身的垂直于清洁辊12轴向的中垂面4,进而使得清洁辊12在轴向上受到的压力更加均匀,对待清洁表面的清洁效果也更加均衡,提高了表面清洁装置整体的清洁效果。同时,重力均衡使得表面清洁装置在进行清洁工作的过程中移动得更加平稳,避免部分用户因整机重力偏向一侧而感到不适。并且,不需要额外设置配重块来均衡机体1整体的重力,减小了成本,也减小了整机的重量。
进一步,通过将偏置在清洁辊12中的电机13分别安装于机体1的左右两侧,使得机体1不需要额外设置配重块来均衡自身整体的重力,减小了表面清洁装置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通过在电机安装件14的外周依次套设第一轴承、轴承套15和轴承套橡胶圈151,使得中空腔121的内壁与轴承套橡胶圈151抵接并挤压轴承套橡胶圈151,从而使中空腔121和轴承套橡胶圈151之间过盈配合,进而对清洁辊12形成稳固的周向支撑,避免了清洁辊12在转动过程中发生晃动,从而提高了清洁辊12的清洁效果和用户体验。同时,通过中空腔121和弹性的轴承套橡胶圈151过盈配合,避免清洁辊12发生晃动的同时还避免了中空腔 121的内壁与硬质材料发生碰撞,从而减小了清洁辊12在清洁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而第一轴承的存在,使得上述结构和清洁辊12紧密配合的同时不会影响清洁辊12的转动。
至此,已经结合前文的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优选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公开技术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拆分和组合,也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凡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和/或技术原理之内所做的任何更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将落入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工作平稳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具有清洁辊的机体,所述清洁辊为两个且在所述机体的底部前后并列布置,所述清洁辊绕其自身轴线转动以使其外周面擦拭待清洁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辊内设有偏置的电机以在所述清洁辊上形成有靠近所述电机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电机的第二端,其中一个清洁辊的第一端与另一个清洁辊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机体的同一侧以使所述机体的重心趋近于所述机体的垂直于所述清洁辊轴向的中垂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平稳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辊与所述机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机的尾端沿轴向固定于所述机体位于所述清洁辊的第一端的一侧上,所述清洁辊内设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的开口位于所述清洁辊的第一端的端面上以使所述清洁辊通过所述开口轴向滑动套装在所述电机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平稳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轴向长度与所述清洁辊的轴向长度的比值范围为1/2至3/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平稳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转轴的输出端长度与所述电机的轴向长度的比值范围为1/4至2/3。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工作平稳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清洁装置还包括电机安装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电机安装件固定在所述机体上,所述电机安装件的外周套设有第一轴承,所述清洁辊与所述第一轴承轴向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作平稳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套设有轴承套,所述轴承套的外周嵌设有至少部分突出于所述轴承套的外周面的橡胶圈。
7.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工作平稳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转轴的输出端上安装有套爪,所述套爪上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卡爪,所述清洁辊的中空腔的底端面上设有卡槽,所述卡爪与所述卡槽配合以带动所述清洁辊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作平稳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为两个且呈一字型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作平稳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的外周套设有橡胶圈。
10.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工作平稳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清洁装置包括与所述机体枢转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的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清洁辊的第二端转动连接。
CN202120570944.8U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工作平稳的表面清洁装置 Active CN218191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70944.8U CN218191151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工作平稳的表面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70944.8U CN218191151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工作平稳的表面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91151U true CN218191151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26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70944.8U Active CN218191151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工作平稳的表面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911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40002790B1 (ko) 직립형 전기소제기
CN218191151U (zh) 一种工作平稳的表面清洁装置
CN112773256B (zh) 一种地刷及具有其的清洁设备
CN215687441U (zh) 吸尘器的地刷和吸尘器
JP6322357B2 (ja) 吸込補助具及びクリーナ
CN107874704B (zh) 刮板、具有该刮板的地刷、以及具有该地刷的吸尘器
CN216167240U (zh) 地刷组件和清洁设备
JP2002028113A (ja) 電気掃除機
CN216317343U (zh) 手持吸尘器
CN216317344U (zh) 手持吸尘器的主机及手持吸尘器
AU2021103388A4 (en) Bearing-connected paint roller frame
CN116269086A (zh) 地刷及清洁装置
CN214511054U (zh) 一种家用洗地机滚刷
CN213409543U (zh) 一种瓷质绝缘子测零值清扫机器人
CN212755489U (zh) 一种具有灵活转轴结构的吸尘器地刷
CN114569023A (zh) 一种洗地机滚刷和洗地机地刷
CN115868867A (zh) 地刷组件和清洁设备
CN218165184U (zh) 滚刷、地刷组件及清洁设备
CN217550551U (zh) 清洁装置
CN218606478U (zh) 清洁头装置及表面清洁设备
CN218651675U (zh) 滚刷机构、地刷组件及清洁设备
CN215820792U (zh) 一种洗地机刷头及洗地机
CN218651620U (zh) 表面清洁设备用地刷组件及表面清洁设备
CN217852723U (zh) 清洁基部及表面清洁设备
CN217792899U (zh) 一种智能清洁机器人的滚刷安装结构及智能清洁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