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83901U - 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土壤改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土壤改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83901U
CN218183901U CN202222215540.4U CN202222215540U CN218183901U CN 218183901 U CN218183901 U CN 218183901U CN 202222215540 U CN202222215540 U CN 202222215540U CN 218183901 U CN218183901 U CN 218183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rod
soil
fixedly connected
improvem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1554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峰
黄攀丽
卢小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enter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22221554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839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83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839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土壤改良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末端固定连接竖直的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第三板体,所述第三板体固定连接施肥结构,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三板体之间设有调节结构,所述第三板体的下表面设有翻土结构、整平结构。在使用时,启动液压杆,使所述调节结构向下运动,所述第三板体在所述第一滑槽的轨道上滑动,根据所述第三板体在所述刻度线上的相对位置调节至标准旋耕深度,启动所述电机,所述电机带动所述主动轮及所述从动轮转动,使所述翻土结构与所述施肥结构同时作业,保持土壤肥力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土壤改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土壤改良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化建设的大力发展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用地,占补平衡主要通过土地整治工程实施,因地制宜。现阶段的土地整治项目的主要施工工序为撒肥及旋耕两项工作,在大规模的土地整治工程中机械化作业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5011423U公开了一种高效旋耕装置,包括架板和驾驶室,架板的底部设有行走轮,架板的前端设有除草箱,架板的后端铰接有横板,架板上设有位于驾驶室后侧的竖板,竖板的侧面铰接有液压缸一,液压缸一活塞杆的端部与横板的上板面铰接,由侧边拉结的液压缸调整旋耕深度。对于土地整治项目来说,对旋耕深度以及每亩土地的施肥量有一定的标准,这就要求旋耕作业时确定好旋耕深度。上述一种高效旋耕装置不能精准地控制旋耕深度,而且需要先用人工将肥料撒到地面上再用旋耕装置旋耕来提高土壤肥力,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土壤改良装置,能够在旋耕确定好标准深度进行旋耕,旋耕深度稳定,可以在旋耕时撒肥,省时省力。
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土壤改良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末端固定连接竖直的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第三板体。所述第三板体固定连接施肥结构,所述第一板体顶端固定连接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三板体之间设有调节结构,所述第三板体的下表面设有翻土结构、整平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体两侧的竖直侧臂上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侧壁设置刻度线。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结构居中设置于两水平的所述第二板体及所述第三板体之间,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剪叉杆及液压杆,所述剪叉杆之间的铰接处由连接杆相连接,剪叉杆一侧铰接至所述第二板体及所述第三板体;另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或所述第三板体;所述液压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下表面,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剪叉杆的连接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翻土结构设置于所述整平结构和所述施肥结构中间,所述施肥结构设置于所述翻土结构的前部,所述整平结构设置于所述翻土结构之后。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板体下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护板,所述翻土结构转动连接于所述护板;所述翻土结构包括第一杆体及刀片,所述第一杆体转动连接于所述护板的内侧壁,若干所述刀片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贯穿延伸至所述护板的外侧并固定连接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杆体,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从动轮。
进一步的,所述整平结构竖直地固定连接于第三板体末端的下表面,所述整平结构上设有出土口,相邻所述出土口之间设有分隔杆。
进一步的,所述施肥结构包括箱体、下料机构,所述箱体贯通所述第三板体,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孔,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填料口;所述下料机构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所述下料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机构从动轮。
在使用时,启动所述液压杆,使所述调节结构向下运动,所述第三板体在所述第一滑槽的轨道上滑动,根据所述第三板体在所述刻度线上的相对位置调节至标准旋耕深度,启动所述电机,所述电机带动所述主动轮及所述从动轮转动,使所述翻土结构与所述施肥结构同时作业,并且所述施肥结构设置于所述翻土结构之前,有机肥施撒后所述翻土结构可将有机肥均匀的旋耕入土壤中,保持土壤肥力均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由于设置有竖向的所述调节结构,通过所述调节液压杆,使得剪叉结构向下运动,所述第二滑槽能保持结构向下运动的稳定性,所述刻度线的设置能使旋耕深度设置成规定要求的旋耕深度,这一系列所述调节结构的设置,使得在旋耕作业时对旋耕深度的控制更加精准,可以使土壤改良作业更加符合规范要求。
②所述翻土结构对生态修复起到关键作用,所述翻土结构设置的若干可拆卸所述刀片,可以对土地进行深耕,把大土块翻松保证土质疏松,有利于提高土壤的透气、排水性,同时可拆卸的所述刀片在受损后可单独更换。
③生态修复离不开对土壤肥力的提高,由于设置有所述施肥结构,第二杆体上的若干叶片可以阻挡上部有机肥向下逸出,又能在旋转过程中将有机肥向下运送,使有机肥施撒更均匀。
④由于所述整平结构设置所述出土口,可以防止土壤向前推进导致积土过多影响翻耕进度,节省了清理积土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生态修复的土壤改良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生态修复的土壤改良装置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生态修复的土壤改良装置的施肥结构底部仰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用于生态修复的土壤改良装置的下料机构详图。
图中:1-第一板体、2-第一滑槽、201-刻度线、3-第二板体、4-第三板体、5-调节结构、501-剪叉杆、502-液压杆、6-第二滑槽、7-翻土结构、701-第一杆体、702-刀片、8-整平结构、801-出土口、802-分隔杆、9-施肥结构、901-箱体、9011-出料孔、9012-填料口、902-下料机构、9021-第二杆体、9022-叶片、903-角钢、10-护板、11-驱动组件、1101-电机、1102-主动轮、1103-从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例:
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土壤改良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车体,车体的末端固定连接竖直的第一板体1,第一板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滑槽2,第一滑槽2上滑动连接第三板体4。第三板体4上设有预留孔并固定连接施肥结构9,第一板体1顶端固定连接水平设置的第二板体3,第二板体3与第三板体4之间设有调节结构5,调节结构5带动第三板体4在第一滑槽2的滑轨上径向滑动,第三板体4的下表面设有翻土结构7、整平结构8。
具体而言,第一板体1竖直设置并固定连接于车体末端,第一板体1两侧的竖直侧臂上均固定连接第一滑槽2,第一滑槽2的侧壁设置刻度线201。第一板体1顶部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板体3,两个第一滑槽2内滑动连接第三板体4,第三板体4水平设置。调节结构5居中设置于两水平的第二板体3及第三板体4之间,调节结构5为剪叉结构设置,包括剪叉杆501及液压杆502,剪叉杆501与液压杆502相配合设置,增强第二板体3与第三板体4之间的稳定性,剪叉杆501之间的铰接处由连接杆相连接,剪叉杆501左端的顶部及底部铰接至第二板体3或第三板体4;剪叉杆501右端的顶部及底部的连接处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槽6,四个第二滑槽6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板体3或第三板体4。液压杆502的一端铰接于第二板体3的下表面,另一端铰接于剪叉杆501之间的连接杆上。启动液压杆502,剪叉杆501在第二滑槽6上水平滑动,根据刻度线201确定标准旋耕深度。液压杆502与剪叉杆501共同带第三板体4上升或下降。根据需要翻耕的标准深度调节液压杆502,通过观测第三板体4在刻度线201上指示的刻度来确定旋耕深度,调节结构5在自身稳固力增强的同时又可以保持旋耕深度均匀,保持土壤疏松程度均匀。
第三板体3的下部设有翻土结构7、整平结构8,翻土结构7设置于中间,施肥结构9设置于翻土结构7的前部,整平结构7设置于翻土结构7之后。第三板体3下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护板10,翻土结构7转动连接于护板10;翻土结构7包括第一杆体701及刀片702,第一杆体701转动连接于护板10的内侧壁,702刀片呈矩阵排列螺栓连接于第一杆体701上,第一杆体701的一端贯穿延伸至护板10外侧并固定连接驱动组件11,参阅图2,驱动组件11包括电机1101,电机1101的底部可拆卸连接固定板,固定板通过角钢903固定至护板10。电机1101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102,主动轮1102固定连接第一杆体701,主动轮1102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1103,
整平结构8竖直地固定连接于第三板体3末端的下表面并设置于翻土结构7之后,翻土结构7对土壤进行翻耕后整平结构8对翻耕后不平整部位进行整平,整平结构8为块状板体,板体上设置四个出土口801,在整平过程中,富余的土壤从出土口801中脱出,防止在前进过程中因积土过多而影响前部翻土结构7的正常运转,每个出土口801之间设有分隔杆802。
翻土结构7前部设有施肥结构9,施撒有机肥是生态修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施肥结构9包括箱体901、下料机构902。第三板体4预留出与箱体901相适配的开孔,箱体901由角钢903固定连接于第三板体4的预留开孔处,箱体901上下贯通连接第三板体3。箱体901的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出料孔9011,参阅图3,箱体901的顶部设有填料口9012。下料机构902包括第二杆体9021,第二杆体902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箱体901的内侧壁,另一端贯穿延伸至箱体外部并固定连接从动轮1103,第二杆体9021靠近端部位置套接轴承,轴承固定连接于箱体侧壁的通孔上。如图4所示,第二杆体9021上呈矩阵式设置若干叶片9022,叶片9022固定连接于第二杆体9021上,启动电机1101,电机1101带动主动轮1102转动,主动轮1102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1103转动,使翻土结构7与施肥结构9同时运转。
在使用时,启动液压杆502,使调节结构5向下运动,第三板体4在第一滑槽2的轨道上滑动,根据第三板体4在刻度线201上的相对位置调节至标准旋耕深度,启动电机1101,电机1101带动主动轮1102及从动轮1103转动,使翻土结构7与施肥结构9同时作业,并且施肥结构9设置于翻土结构7之前,有机肥施撒后翻土结构7可将有机肥均匀的旋耕入土壤中,保持土壤肥力均匀。
由于设置有竖向的调节结构5,通过调节液压杆502,使得剪叉结构向下运动,第二滑槽2能保持结构向下运动的稳定性,刻度线201的设置能使旋耕深度设置成规定要求的旋耕深度,这一系列调节结构5的设置,使得在旋耕作业时对旋耕深度的控制更加精准,可以使土壤改良作业更加符合规范要求。翻土结构7对生态修复起到关键作用,翻土结构7设置的若干可拆卸刀片702,可以对土地进行深耕,把大土块翻松保证土质疏松,有利于提高土壤的透气、排水性,同时可拆卸的刀片702在受损后可单独更换。生态修复离不开对土壤肥力的提高,由于设置有施肥结构9,第二杆体9021上的若干叶片9022可以阻挡上部有机肥向下逸出,又能在旋转过程中将有机肥向下运送,使有机肥施撒更均匀。由于整平结构8设置出土口801,可以防止土壤向前推进导致积土过多影响翻耕进度,节省了清理积土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土壤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末端固定连接竖直的第一板体(1),所述第一板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滑槽(2),所述第一滑槽(2)滑动连接第三板体(4);所述第三板体(4)固定连接施肥结构(9),所述第一板体(1)顶端固定连接第二板体(3),所述第二板体(3)与所述第三板体(4)之间设有调节结构(5),所述第三板体(4)的下表面设有翻土结构(7)、整平结构(8);
所述第一板体(1)两侧的竖直侧臂上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2),所述第一滑槽(2)的侧壁设置刻度线(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修复的土壤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结构(5)居中设置于两水平的所述第二板体(3)及所述第三板体(4)之间,所述调节结构(5)包括剪叉杆(501)及液压杆(502),所述剪叉杆(501)之间的铰接处由连接杆相连接,剪叉杆(501)一侧铰接至所述第二板体(3)及所述第三板体(4);另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槽(6),所述第二滑槽(6)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3)或所述第三板体(4);所述液压杆(502)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板体(3)的下表面,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剪叉杆(501)的连接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态修复的土壤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土结构(7)设置于所述整平结构(8)和所述施肥结构(9)中间,所述施肥结构(9)设置于所述翻土结构(7)的前部,所述整平结构(8)设置于所述翻土结构(7)之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生态修复的土壤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板体(4)下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护板(10),所述翻土结构(7)转动连接于所述护板(10);所述翻土结构(7)包括第一杆体(701)及刀片(702),所述第一杆体(701)转动连接于所述护板(10)的内侧壁,若干所述刀片(702)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7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生态修复的土壤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杆体(701)的一端贯穿延伸至所述护板(10)的外侧并固定连接驱动组件(11),所述驱动组件(11)包括电机(1101),所述电机(11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主动轮(1102),所述主动轮(11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杆体(701),所述主动轮(1102)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从动轮(11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生态修复的土壤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平结构(8)竖直地固定连接于第三板体(4)末端的下表面,所述整平结构(8)上设有出土口(801),相邻所述出土口(801)之间设有分隔杆(8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生态修复的土壤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肥结构(9)包括箱体(901)、下料机构(902),所述箱体(901)贯通所述第三板体(4),所述箱体(901)的底部设有出料孔(9011),所述箱体(901)的顶部设有填料口(9012);所述下料机构(902)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901)的内侧壁,所述下料机构(902)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机构(902)从动轮(1103)。
CN202222215540.4U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土壤改良装置 Active CN2181839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15540.4U CN218183901U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土壤改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15540.4U CN218183901U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土壤改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83901U true CN218183901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57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15540.4U Active CN218183901U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土壤改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839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9833248T2 (de) Saugknopf für einen geschleppten Laderaumsaugbagger und Verfahren zum Baggern mittels dieses Saugknopfes
CN104255090A (zh) 一种液压深旋耕粉垄机
CN205408451U (zh) 一种麻类成厢直播联合播种机
CN105900546A (zh) 强制振动气压深松除草施肥机
CN103583128B (zh) 多元肥料联合施肥机
CN104871673A (zh) 串行分层深松施肥机
CN106612814A (zh) 一种甘蔗种植机
CN105557084A (zh) 土壤旋耕深翻机
CN105940810A (zh) 强制振动气压深松机
CN218183901U (zh) 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土壤改良装置
CN105874944A (zh) 开沟仿形气力式蔬菜精量播种机
CN207560686U (zh) 一种川明参种植用翻土机
CN113875355B (zh) 一种仿形开沟装置
CN110583119A (zh) 一种农家肥深松施加机具
CN206024467U (zh) 一种搅拌式开沟施肥机
CN205694126U (zh) 强制振动气压深松除草施肥机
CN206100812U (zh) 一种陡坡复合式耕种机
CN205694140U (zh) 强制振动气压深松机
CN114766111A (zh) 一种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
CN108464072A (zh) 农田犁耙趟施肥一体式联合作业机
CN211702923U (zh) 一种开沟回填土壤置换的耕作设备
CN205961709U (zh) 一种旋耕机用开沟犁
JPH0436104A (ja) 籾殻投入心土改良耕工法並びに該工法用作業機
CN207678212U (zh) 一种侧位施肥机
CN202050657U (zh) 一种深松起垄施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