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6111A - 一种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6111A
CN114766111A CN202210335317.5A CN202210335317A CN114766111A CN 114766111 A CN114766111 A CN 114766111A CN 202210335317 A CN202210335317 A CN 202210335317A CN 114766111 A CN114766111 A CN 1147661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plowshare
fertilizing
weed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353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保新
袁松波
李翠芳
刘淑红
贺维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d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Hand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d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Hand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2103353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661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66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61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49/00Combined machines
    • A01B49/04Combinations of soil-working tools with non-soil-working tools, e.g. planting tools
    • A01B49/06Combinations of soil-working tools with non-soil-working tools, e.g. planting tools for sowing or fertilising
    • A01B49/065Combinations of soil-working tools with non-soil-working tools, e.g. planting tools for sowing or fertilising the soil-working tools being actively drive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机架上的培土装置、施肥装置和耘地装置;培土装置包括犁头、推土板、固定杆和挡土板;两个推土板分别位于犁头的左右两侧,用于在向前行进时分别将土壤向左右两侧推动形成犁沟;固定杆分别与犁头和机架相连;多个挡土板分别位于犁头的左右两侧,以使挡土板在向前行进时对推土板推开的土壤短暂阻挡;施肥装置包括肥箱和导料结构,用于将肥料施加至犁沟内;耘地装置包括连接架和铲土器,用于在向前行进时推动土壤掩埋犁沟内的肥料。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集培土、施肥、耘地功能于一体,可一次性完成多项作业,降低田间工作频次,从而减小对棉花的损害,同时提高田间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
背景技术
棉花种植过程中,田间管理程序繁杂,所用人工较多,在增加种植成本的同时,还影响产品品质。
首先,恶劣的疾风暴雨天气容易造成棉株倒伏,形成群体伤害而减产降质。田间培土管理可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同时在田间形成雨天地面积水低、垄间无杂草、行间气流畅的优质生长环境,在防止倒伏的同时,减少杂草引发的病虫害,减少因雨水喷溅造成的烂铃现象,及提高产量也提高品质。但是单一的培土操作,容易造成培土后垄间土壤硬结,不利于棉株后续生长,也给人工追肥增加难度和工作量。
其次,棉花种植过程中,二次追肥是必要的,但人工追施肥料不但容易造成肥料投放不均匀,而且容易造成肥料入土浅而流失,从而降低肥效造成损失。机械施肥可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尤其在劳务用工日益匮乏的今天,棉花管理机械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而且,棉花生长过程前期,植株小,土地裸露,雨后极易造成水分迅速蒸发而使土地板结,因此耘地疏松土壤必不可少。耘地能够有效提高土地透气性,促进棉花根系生长,减少田间杂草,既节省用工又减少除草剂的使用。但是单一的耘地容易造成施入的肥料裸露而降低肥效。
以往,施肥、耘地、培土三种工作分别由不同的机械进行,这三种工作在棉花生长过程中要分别进行多次作业。但是,较多次的田间工作会对棉花造成不可避免的的损害,造成棉花行间土地板结,伤害棉花果枝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集培土、施肥、耘地功能于一体,可一次性完成多项作业,降低田间工作频次,从而减小对棉花的损害,同时提高田间作业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培土装置、施肥装置和耘地装置;
所述培土装置包括犁头、推土板、固定杆和挡土板;所述犁头用于在向前行进时将土壤切分至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推土板分别位于所述犁头的左右两侧,所述推土板与所述犁头形成大于零度且小于九十度的夹角,所述推土板的前端与所述犁头相连,以使左右两个所述推土板在向前行进时分别将所述犁头切分后的土壤向左右两侧推动,形成犁沟;所述固定杆分别与所述犁头和所述机架相连;多个所述挡土板分别位于所述犁头的左右两侧,所述犁头左侧的所述挡土板的前端与左侧的所述推土板的后部相连,所述犁头右侧的所述挡土板的前端与右侧的所述推土板的后部相连,以使所述挡土板在向前行进时对所述推土板推开的土壤短暂阻挡;
所述施肥装置包括肥箱和导料结构,所述肥箱设有出料口,所述导料结构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出料口相连,所述出口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挡土板之间,以将所述肥箱内的肥料施加至所述犁沟内;
所述耘地装置包括连接架和铲土器,所述连接架分别与所述机架和所述铲土器相连,两个所述铲土器均位于所述培土装置的后侧且分别位于所述出料口的左右两侧,以使所述铲土器在向前行进时推动土壤掩埋所述犁沟内的肥料。
优选地,还包括限深器,所述限深器包括限深支架和转动安装于所述限深支架上的限深轮,所述限深支架与所述机架相连,所述限深轮位于所述犁头前侧,所述限深轮用于在向前行进时与下方土壤滚动接触。
优选地,所述犁头包括犁板和犁尖,所述犁尖固定于所述犁板的下部且尖端朝前,所述犁尖的硬度大于所述犁板的硬度。
优选地,所述推土板包括犁片和铧片,所述铧片固定于所述犁片的下端;所述铧片用于在向前行进时将所述犁头切分后的土壤铲起,所述犁片用于将所述铧片铲起的土壤推开。
优选地,所述铧片的下端厚度小于上端厚度,所述铧片的下端向所述犁头的侧前方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挡土板前表面的中部向后凹陷。
优选地,所述培土装置还包括沿竖向设置的圆柱杆,所述圆柱杆以自身轴线为旋转中心转动安装于所述犁头上且位于所述固定杆的前方。
优选地,所述肥箱的内部底面上设有向上的若干个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出料口的至少一侧。
优选地,还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镇压轮,所述镇压轮位于所述铲土器的正后侧,以在向前行进时与地面滚动接触;所述导料结构包括星型卸料器和出料管,所述星型卸料器包括壳体和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叶轮;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料开口和出料开口,所述进料开口为所述入口;所述叶轮包括轮轴和固定于所述轮轴上的多个叶片,所述轮轴与所述镇压轮传动相连,所述叶片将所述轮轴与所述壳体之间的区域分成多个腔体;所述出料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料开口相连,所述出料管的第二端为所述出口。
优选地,所述出料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固定于所述培土装置上,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料开口相连,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二端为所述出口。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机架上的培土装置、施肥装置和耘地装置。培土装置用于在植株根部培土并形成犁沟,施肥装置用于向犁沟内施肥,耘地装置用于疏松行间土壤并填埋犁沟。因此,该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集培土、施肥、耘地功能于一体,可一次性完成多项作业,降低田间工作频次,从而减小对棉花的损害,同时提高田间作业效率。另外,培土装置的挡土板可对推开的土壤短暂阻挡,避免肥料尚未施加至犁沟底部时,犁沟即被回流的土壤填埋,从而保证肥料的施加深度,避免肥料流失,保证肥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部分结构的透视图;
图2为图1中培土装置与第二管体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结构沿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推土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1-机架;11-连接座;2-培土装置;21-犁头;211-犁板;212-犁尖;22-推土板;221-犁片;222-铧片;23-固定杆;24-挡土板;25-加固板;26-圆柱杆;3-施肥装置;31-肥箱;32-导料结构;321-星型卸料器;3211-转轴;322-出料管;3221-第一管体;3222-第二管体;323-斜面;4-耘地装置;41-连接架;42-铲土器;5-限深器;51-限深支架;52-限深轮;6-镇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集培土、施肥、耘地功能于一体,可一次性完成多项作业,降低田间工作频次,从而减小对棉花的损害,同时提高田间作业效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为便于描述本文所提及的实施例,在此引入了前、后、左、右、上、下作为参考坐标系。该方向描述旨在表达零部件自身的结构特点或者各个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制性地约束其绝对位置关系。附图中,x轴的正方向为前,x轴的负方向为后,y轴的正方向为左,y轴的负方向为右,z轴的正方向为上,z轴的负方向为下。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100,包括机架1以及安装于机架1上的培土装置2、施肥装置3和耘地装置4。
其中,培土装置2用于形成犁沟,施肥装置3用于向犁沟内施肥,耘地装置4用于填埋犁沟。培土装置2包括犁头21、推土板22、固定杆23和挡土板24。犁头21用于在向前行进时将土壤切分至左右两侧。两个推土板22分别位于犁头21的左右两侧,推土板22与犁头21形成大于零度且小于九十度的夹角,推土板22的前端与犁头21相连,以使左右两个推土板22在向前行进时分别将犁头21切分后的土壤向左右两侧推动,形成犁沟。固定杆23分别与犁头21和机架1相连。多个挡土板24分别位于犁头21的左右两侧,犁头21左侧的挡土板24的前端与左侧的推土板22的后部相连,犁头21右侧的挡土板24的前端与右侧的推土板22的后部相连,以使挡土板24在向前行进时对推土板22推开的土壤短暂阻挡,以便在该短暂抵挡的时间段内通过施肥装置3向犁沟内施加肥料。两个推土板22优选为关于犁头21对称设置,多个挡土板24优选为关于犁头21对称设置,从而在培土装置2向前行进时,尽可能平衡培土装置2沿左右方向的受力。
施肥装置3包括肥箱31和导料结构32,肥箱31设有出料口,导料结构3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入口和出口。入口与出料口相连,出口位于相邻的两个挡土板24之间,以将肥箱31内的肥料施加至犁沟内。由于出口两侧挡土板24对土壤的阻挡,可避免肥料尚未施加至犁沟底部时,犁沟即被回流的土壤填埋,从而保证肥料的施加深度,避免肥料流失,保证肥效。
耘地装置4包括连接架41和铲土器42,连接架41分别与机架1和铲土器42相连,两个铲土器42均位于培土装置2的后侧且分别位于出料口的左右两侧,以使铲土器42在向前行进时推动土壤掩埋犁沟内的肥料。
综上可知,本实施例的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100集培土、施肥、耘地功能于一体,可一次性完成多项作业,降低田间工作频次,从而减小对棉花的损害,同时提高田间作业效率。
为了防止培土装置2入土过深,限制培土装置2开出的犁沟深度,本实施例还包括限深器5。参照图1,限深器5包括限深支架51和转动安装于限深支架51上的限深轮52。限深支架51与机架1相连,限深轮52位于犁头21前侧,限深轮52用于在向前行进时与下方土壤滚动接触。限深轮52始终在培土装置2前方的地面上滚动,其轮心高度基本不变,可保证与限深轮52转动相连的限深支架51以及与限深支架51相连的机架1高度基本不变,进而保证安装于机架1上的培土装置2高度基本不变。
犁头21可以是一个整体,也可由不同的部分组合而成。参照图2-图3,本实施例中,犁头21包括犁板211和犁尖212,犁尖212固定于犁板211的下部且尖端朝前。犁尖212的硬度大于犁板211的硬度,以提高犁头21的耐磨损性能,同时降低材料的购置成本。犁尖212与犁板211可通过紧固件固定相连,也可采用焊接相连的方式。
同样的,推土板22可以是一个整体,也可由不同的部分组合而成。参照图2-图4,本实施例中,推土板22包括犁片221和铧片222,铧片222固定于犁片221的下端。铧片222用于在向前行进时将犁头21切分后的土壤铲起,犁片221用于将铧片222铲起的土壤推开。铧片222的硬度大于犁片221的硬度,以提高推土板22的耐磨损性能,同时降低材料的购置成本。铧片222与犁片221可通过紧固件固定相连,也可采用焊接相连的方式。
挡土板24可以与推土板22直接相连,也可以与推土板22间接相连。例如,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挡土板24的前端焊接固定于加固板25上,加固板25焊接固定于推土板22上,且加固板25至少部分覆盖推土板22后表面上犁片221与铧片222之间的接缝,实现挡土板24与推土板22的间接相连。加固板25从后侧同时对犁片221与铧片222进行支撑,防止犁片221与铧片222的连接位置因受力过大而断开。
参照图4,为了便于将土壤铲起,本实施例中,铧片222的下端厚度小于上端厚度,铧片222的下端向犁头21的侧前方倾斜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指的“铧片222的下端向犁头21的侧前方倾斜设置”,是指铧片222的下端相比于铧片222的上端更偏向犁头21的侧前方。
参照图4,为了减小推土阻力,本实施例中,挡土板24前表面的中部向后凹陷。挡土板24的前表面为推土面,通过设置凹陷部分实现推土面的曲率变化。由于凹陷部分的下部相比于中部更接近水平,土壤沿推土面的凹陷部分滑动时先被向上翻起然后被向外推出。由于土壤被向外推出时其高度已经发生变化,地表的土壤层较为松散,因而推出的阻力也减小了。
参照图2,为了避免杂草缠绕在固定杆23上,本实施例中,培土装置2还包括沿竖向设置的圆柱杆26,圆柱杆26以自身轴线为旋转中心转动安装于犁头21上且位于固定杆23的前方。培土装置2向前行进时,圆柱杆26可对后方的固定杆23进行遮挡,避免杂草缠绕在固定杆23上。由于圆柱杆26的侧面为圆柱面,圆柱面较为光滑且不具有死角,因而不易缠绕杂草。由于圆柱杆26可旋转,可用于拨分田间杂物。
肥箱31的底部可以是漏斗状结构,以便于使其内部的肥料从出料口处流出。例如,肥箱31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上盖板,其中左侧板和右侧板均竖直设置且同时与前侧板、后侧板密封相连,前侧板的底部与后侧板的底部密封相连,且夹角大致为120度,上盖板同时与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可分离式相连。此处的密封相连可以是焊接相连,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相连,此处的可分离式相连可以是卡接相连。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肥箱31的内部底面上设有向上的若干个凸起,凸起位于出料口的至少一侧。当肥料较少时,由于凸起部分占用肥箱31内部一定空间,使不设凸起的出料口上方的肥料深度增加,便于肥料从出料口处流出,减少肥料的浪费。
参照图1,为了使肥料均匀施入土壤内,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转动安装于机架1上的镇压轮6。镇压轮6位于铲土器42的正后侧,以在向前行进时与地面滚动接触,并且对肥料上覆盖的土壤压实,有效提升肥料的利用率,避免化肥流失对环境造成污染。导料结构32包括星型卸料器321和出料管322。星型卸料器321为本领域的常用结构,包括壳体和转动安装于壳体内的叶轮。壳体上设有进料开口和出料开口,进料开口为上述的入口。叶轮包括轮轴和固定于轮轴上的多个叶片,轮轴与镇压轮6传动相连(图1未示出此处的传动结构),叶片将轮轴与壳体之间的区域分成多个腔体。出料管322的第一端与出料开口相连,出料管322的第二端为上述的出口。该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100向前行进时,镇压轮6与地面滚动接触,带动叶轮的轮轴旋转,使不同的腔体分别对准壳体上的出料开口,使不同腔体内的肥料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顺序从出料开口流出。当该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100停止不动时,镇压轮6不再带动叶轮的轮轴旋转,不同腔体内的肥料不再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顺序流出。由于该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100的行程和轮轴的转角为线性关系,可实现肥料的均匀施加。轮轴与镇压轮6的传动连接方式可以是齿轮传动、链传动及其组合,由于上述连接方式均为本领域惯用的传动连接方式,故此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1,为了便于在该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100停止不动时,将肥箱31内剩余的肥料排出,本实施例中,肥箱31的底部还设有一卸料口。在不需卸料时,可通过塞子、盖体等密封结构将卸料口密封。在需要卸料时,打开该卸料口处的密封结构,肥料即可从卸料口处自动流出。同时也可打开肥箱31的上盖板,通过人工清扫的方式使肥料从卸料口处加速流出。
出料管322可以是一个整体结构,也可以由不同的管路组合而成。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中,出料管322包括第一管体3221和第二管体3222。第二管体3222固定于培土装置2上,第一管体3221的第一端与出料开口相连,第一管体3221的第二端与第二管体3222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管体3222的第二端为上述出口。例如,第一管体3221可以是塑料软管或金属软管,以便于安装;第二管体3222可以是与犁头21焊接相连的金属管,以保证其与培土装置2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参照图3,为了防止肥料施加速度过快,本实施例中,于第二管体3222的第二端下侧设有一前高后低的斜面323,肥料从第二管体3222的第二端流出后先下落至该斜面323上,由该斜面323承托,而非直接下落至犁沟内,从而通过该斜面323对肥料进行缓冲,之后肥料沿该斜面323流动至犁沟内,该流动速度小于肥料的下落速度。此外,斜面323可以使肥料均匀分散,从而在犁沟内均匀施加肥料。本实施例中,该斜面323设置在培土装置2上。此外,该斜面323也可以设置在第二管体3222上。
在实际使用时,机架1可以与拖拉机等行走机械相连,由行走机械驱动其向前行走,也可由畜力或人力驱动其向前行走。参照图1,为了便于连接,本实施例中,机架1前端设有若干连接座11,连接座11上沿左右方向设有销孔。使用时,可将销轴同时穿过该销孔和行走机械上的通孔,实现机架1与行走机械的转动相连。
参照图1,为了提高作业效率,本实施例中,一个机架1上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分布有三个培土装置2,以同时形成三道犁沟。一个肥箱31同时连接三个导料结构32,以同时向三道犁沟内施加肥料。每个培土装置2的后侧对应一个耘地装置4,以同时对施加肥料后的三道犁沟进行填埋。三个导料结构32的轮轴可以固定相连形成一个整体的转轴3211,使该转轴3211与镇压轮6传动相连,以通过镇压轮6同时控制三道犁沟内的施肥过程。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固定杆23与机架1之间、连接架41与机架1之间以及限深支架51与机架1之间可以采用销轴连接,即将第一销轴穿过固定杆23与机架1,将第二销轴穿过连接架41与机架1,将第三销轴穿过限深支架51与机架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固定杆23和/或机架1上设有多个与第一销轴对应的沿上下方向分布的通孔,通过将第一销轴插入不同高度的通孔,可以实现培土装置沿上下方向位置的调节。同理,连接架41和/或机架1上设有多个与第二销轴对应的沿左右方向分布的通孔,以实现铲土器42沿左右方向位置的调节;限深支架51和/或机架1上设有多个与第三销轴对应的沿上下方向分布的通孔,以实现限深轮52沿上下方向位置的调节。连接架41与铲土器42固定相连,并优选为通过焊接方式固定相连。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培土装置、施肥装置和耘地装置;
所述培土装置包括犁头、推土板、固定杆和挡土板;所述犁头用于在向前行进时将土壤切分至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推土板分别位于所述犁头的左右两侧,所述推土板与所述犁头形成大于零度且小于九十度的夹角,所述推土板的前端与所述犁头相连,以使左右两个所述推土板在向前行进时分别将所述犁头切分后的土壤向左右两侧推动,形成犁沟;所述固定杆分别与所述犁头和所述机架相连;多个所述挡土板分别位于所述犁头的左右两侧,所述犁头左侧的所述挡土板的前端与左侧的所述推土板的后部相连,所述犁头右侧的所述挡土板的前端与右侧的所述推土板的后部相连,以使所述挡土板在向前行进时对所述推土板推开的土壤短暂阻挡;
所述施肥装置包括肥箱和导料结构,所述肥箱设有出料口,所述导料结构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出料口相连,所述出口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挡土板之间,以将所述肥箱内的肥料施加至所述犁沟内;
所述耘地装置包括连接架和铲土器,所述连接架分别与所述机架和所述铲土器相连,两个所述铲土器均位于所述培土装置的后侧且分别位于所述出料口的左右两侧,以使所述铲土器在向前行进时推动土壤掩埋所述犁沟内的肥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深器,所述限深器包括限深支架和转动安装于所述限深支架上的限深轮,所述限深支架与所述机架相连,所述限深轮位于所述犁头前侧,所述限深轮用于在向前行进时与下方土壤滚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犁头包括犁板和犁尖,所述犁尖固定于所述犁板的下部且尖端朝前,所述犁尖的硬度大于所述犁板的硬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土板包括犁片和铧片,所述铧片固定于所述犁片的下端;所述铧片用于在向前行进时将所述犁头切分后的土壤铲起,所述犁片用于将所述铧片铲起的土壤推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铧片的下端厚度小于上端厚度,所述铧片的下端向所述犁头的侧前方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板前表面的中部向后凹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土装置还包括沿竖向设置的圆柱杆,所述圆柱杆以自身轴线为旋转中心转动安装于所述犁头上且位于所述固定杆的前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肥箱的内部底面上设有向上的若干个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出料口的至少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镇压轮,所述镇压轮位于所述铲土器的正后侧,以在向前行进时与地面滚动接触;所述导料结构包括星型卸料器和出料管,所述星型卸料器包括壳体和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叶轮;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料开口和出料开口,所述进料开口为所述入口;所述叶轮包括轮轴和固定于所述轮轴上的多个叶片,所述轮轴与所述镇压轮传动相连,所述叶片将所述轮轴与所述壳体之间的区域分成多个腔体;所述出料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料开口相连,所述出料管的第二端为所述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固定于所述培土装置上,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料开口相连,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二端为所述出口。
CN202210335317.5A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 Pending CN1147661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5317.5A CN114766111A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5317.5A CN114766111A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6111A true CN114766111A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28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35317.5A Pending CN114766111A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6611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2317A (zh) * 2023-10-17 2023-11-21 华谱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大范围土壤成分在线自动检测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2317A (zh) * 2023-10-17 2023-11-21 华谱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大范围土壤成分在线自动检测设备
CN117092317B (zh) * 2023-10-17 2024-01-05 华谱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大范围土壤成分在线自动检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68538B (zh) 一种茶园深松施肥机
CN108283035A (zh) 一种甘蔗横向种植机
CN113767732A (zh) 一种兼顾施用启动肥和播种的农业机械
CN114766111A (zh) 一种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
CN2340157Y (zh) 可调式种肥垂直分层开沟装置
CN213880943U (zh) 一种大黄种植专用的除草施肥装置
CN109068584B (zh) 甘蔗移植机
CN216960713U (zh) 一种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
CN208874806U (zh) 一种甘蔗横向种植机
CN216058169U (zh) 一种小麦种植用翻土施肥一体机
CN105532143A (zh) 一种马铃薯种植机
CN106612765A (zh) 半自动化控释肥料施肥设备
JPH01191611A (ja) 播種方法及び播種用溝切覆土装置
CN209609136U (zh) 荒漠播种机
CN209659913U (zh) 联合直播机主动防堵深施肥装置
CN210247506U (zh) 农业用施肥装置
CN216960712U (zh) 一种新型起垄培土施肥一体犁
CN206442693U (zh) 高效肥料施肥用施肥设备
CN104823563A (zh) 一种果园施肥专用深松开沟铲
CN215500388U (zh) 施肥与培土一体化甘蔗培土机
CN114916270B (zh) 一种集成式水稻直播多功能机及遥控式水稻直播机
CN109168504A (zh) 一种多功能开沟犁
CN219068867U (zh) 偏摆式单垄双行黄芪党参旋耕埋苗铺膜覆土移栽机
CN109792864A (zh) 联合直播机主动防堵深施肥装置
CN112567969B (zh) 一种基于大黄种植专用的除草施肥装置及其高产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