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80974U - 一种直阻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阻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80974U
CN218180974U CN202221669118.XU CN202221669118U CN218180974U CN 218180974 U CN218180974 U CN 218180974U CN 202221669118 U CN202221669118 U CN 202221669118U CN 218180974 U CN218180974 U CN 2181809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direct resistance
assembly
direct
resistance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6911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世昌
王玉玺
冷冬
魏亮
刘华德
王震学
焦明
刘长春
崔鹏飞
郭宏伟
马铁生
白雪松
荣景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Qinhuangda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Qinhuangda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Qinhuangda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22166911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809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809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809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直阻测试装置,所述直阻测试装置包括:壳体、直阻接线柱及传输组件,所述壳体具有容置腔室,所述容置腔室内设置有直阻测试组件,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直阻测试组件连接的开关,所述直阻接线柱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直阻接线柱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直阻测试组件连接,所述传输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传输组件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直阻测试组件连接,所述传输组件为有线传输组件或无线传输组件。通过传输组件能够将测试结果传输至外部电子设备,以通过外部电子设备进行记录,由此能够提升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直阻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阻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直阻测试仪又称感性负载直流电阻测试仪、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以24MHZ高速微控制器为核心,采用高速A/D转换器及程控电流源技术,达到了较高和测量精度,具有数据稳定、重复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可自动打印等特点,该仪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是变压器直流电阻现场测试的最新一代产品。
目前,直阻测试仪所测试的各项数据需要人工记录,从而导致测试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直阻测试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直阻测试装置,所述直阻测试装置包括:壳体、直阻接线柱及传输组件,所述壳体具有容置腔室,所述容置腔室内设置有直阻测试组件,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直阻测试组件连接的开关,所述直阻接线柱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直阻接线柱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直阻测试组件连接,所述传输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传输组件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直阻测试组件连接,所述传输组件为有线传输组件或无线传输组件。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阻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触控显示屏与所述直阻测试组件连接。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阻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打印组件,所述打印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容置腔室内或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打印组件与所述触控显示屏连接;其中,所述打印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容置腔室内时,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壳体内外表面的打印出口。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阻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组件,所述存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容置腔室内或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存储组件与所述直阻测试组件连接,且所述存储组件与所述传输组件、所述触控显示屏及所述打印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连接。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阻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容置腔室内或所述壳体外侧,所述供电组件与所述直阻测试装置上的至少一个用电部件连接,所述供电组件能够接收、释放电能;其中,所述供电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容置腔室内时,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壳体内外表面的充电口。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口为正反插接口。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外表面、第二外表面及第三外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二外表面及所述第三外表面依次连接,且所述第一外表面和所述第三外表面彼此相背,所述开关和所述充电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外表面,所述直阻接线柱和所述触控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第二外表面,所述传输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外表面。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置有连通所述壳体内外表面的开口,所述开口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封闭所述开口或打开所述开口;和/或,所述壳体的外轮廓形状为长方体形状。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为触控开关,且所述触控开关设置于所述触控显示屏上。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组件为4G天线。
本申请提供一种直阻测试装置,通过传输组件能够将测试结果传输至外部电子设备,以通过外部电子设备进行记录,由此能够提升测试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直阻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直阻测试装置,11-壳体,111-第一外表面,112-第二外表面,12-直阻接线柱,13-传输组件,14-开关,15-触控显示屏,16-充电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方式。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电流互感器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将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的仪器。在电流互感器投入运行前,要对电流回路进行直阻测量,防止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所导致的人身或设备安全风险。为此,变电站二次验收阶段的电流回路直阻检测是一个重要的检测项目,需要分别测量A、B、C三相电流回路的装置侧和CT侧直阻。
目前,电流回路直阻的检测方法是通过万用表测量,万用表测量时需要人工读数、人工记录数据、人工判别数据正确性,从而导致测试效率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直阻测试装置10,参见图1所示,直阻测试装置10包括:壳体11、直阻接线柱12和传输组件13,壳体11具有容置腔室,容置腔室内设置有直阻测试组件,壳体11外侧设置有与直阻测试组件连接的开关14,直阻接线柱12设置于壳体11的外侧,直阻接线柱12穿过壳体11与直阻测试组件连接,传输组件13设置于壳体11的外侧,传输组件13穿过壳体11与直阻测试组件连接,传输组件13为有线传输组件13或无线传输组件13。
具体来讲,上述中的壳体11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形状,比如:为了直阻测试装置10形状的方正性选择将壳体11的形状设置为如图1中所示出的长方体形状,又比如:为了直阻测试装置10形状的美观性选择将壳体11的形状设置为圆台形。上述中的壳体11的外表面还可以设置与外部设备上的第一结构件相适配的凹部,以将直阻测试装置10挂接在第一结构件上,比如:第一结构件为长杆,而壳体11的背面设置有能够挂接于长杆的条形凹部。上述中的壳体11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材料来制作,比如:为了使壳体11的使用寿命更长,壳体11选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当然,为了进一步提升壳体11的使用安全性,壳体11的内外表面可以覆盖有绝缘层。
上述中的直阻测试组件用于对电流回路进行直阻测量。这里,直阻测量组件可以包括:恒压源、电阻分压电路、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及单片机,A/D转换电路和单片机连接,恒压源、电阻分压电路、放大电路和A/D转换电路配合工作以用于对电流回路直阻进行测量,得到电流回路CT侧和装置侧直阻大小,单片机用于对直阻大小进行比对分析处理,以判断电流回路是否开路,电流回路的直阻是否合格,实现电流回路直阻的全自动测量、读数、记录及判别,从而能够提升测试效率。这里,恒压源、电阻分压电路、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及单片机可以设置在集成电路板上。
上述中的壳体11外侧设置有与直阻测试组件连接的开关14,开关14具有开启和关闭两个状态,当开关14处于开启状态时,直阻测试组件处于工作状态;当开关14处于关闭状态时,直阻测试组件处于停止工作状态。
上述中的直阻接线柱12可以是可插拔接线柱12。上述中的直阻接线柱12可以设置有多组,每组可以包括:A相接线柱、B相接线柱、C相接线柱及N接线柱,比如:参见图1所示,两排直阻接线柱12对应为两组直阻接线柱12,每排(每组)设置有A相接线柱、B相接线柱、C相接线柱及N接线柱。
上述中的传输组件13与直阻测试组件连接,传输组件13为有线传输组件13或无线传输组件13,使得直阻测试组件测试的结果能够通过传输组件13传输给外部电子设备,比如:外部设备为服务器,传输至服务器的测试结果能够经由服务器进行读数、记录及判别,也能够通过服务器的网页或者程序进行显示。
测试时,将电流回路从端子排处断开,继而将两侧测量导线分别插入A相接线柱、B相接线柱、C相接线柱及N接线柱上,然后通过壳体11内的直阻测试组件进行测量,测量的结果通过传输组件13传输给外部电子设备以通过外部电子设备进行读数、记录及判别。
本实施例中,通过传输组件13能够将测试结果传输至外部电子设备,以通过外部电子设备进行记录,由此能够提升测试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直阻测试装置10还可以包括:触控显示屏15,触控显示屏15设置于壳体11的外侧,触控显示屏15与直阻测试组件连接。
具体来讲,上述中的触控显示屏15用于对直阻测试装置10的操作进行显示以使用户能够通过触控显示屏15对测试参数进行设置,触控显示屏15还用于对采集的多路直阻结果、历史数据、判别结果等信息进行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直阻测试装置10还可以包括:打印组件,打印组件设置于壳体11的容置腔室内或壳体11的外侧,打印组件与触控显示屏15连接;其中,打印组件设置于壳体11的容置腔室内时,壳体11开设有连通壳体11内外表面的打印出口。这里,通过触控显示屏15的操作,能够使打印组件对直阻测试组件所测试的结果进行打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直阻测试装置10还可以包括:存储组件,存储组件设置于壳体11的容置腔室内或壳体11的外侧,存储组件与直阻测试组件连接,且存储组件与传输组件13、触控显示屏15及打印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连接。这里,通过存储组件能够对直阻测试组件的测试结果进行存储,而当存储组件与传输组件13连接时,存储组件上的历史存储结果能够通过传输组件13传输至外部电子设备以进行历史数据的备份、分析;当存储组件与触控显示屏15连接时,能够通过触控显示屏15上的操作对存储组件上的历史数据进行编辑,且能够通过触控显示屏15对存储组件上的历史数据进行显示;当存储组件与打印组件连接时,能够将存储组件内的历史数据进行打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直阻测试装置10还可以包括:供电组件,供电组件设置于壳体11的容置腔室内或壳体11外侧,供电组件与直阻测试装置10上的至少一个用电部件连接,供电组件能够接收、释放电能;其中,供电组件设置于壳体11的容置腔室内时,壳体11开设有连通壳体11内外表面的充电口16。
具体来讲,上述中的供电组件与直阻测试装置10上的至少一个用电部件连接,供电组件能够释放电能,比如,供电组件与直阻测试组件、传输组件13、触控显示屏15、打印组件、存储组件连接,以分别为直阻测试组件、传输组件13、触控显示屏15、打印组件、存储组件供电,而由于供电组件能够接收电能,使得供电组件能够接收电能并存储,以使供电组件能够反复使用。上述中的充电口16与能够释放电能的供电设备连接,比如:充电口16与供电站内的供电设备连接,供电设备释放电能,以使供电设备释放的电能能够经由充电口16输送至供电组件内进行存储以为直阻测试装置10上的用电部件提供电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充电口16为正反插接口。这里,正反插接口即供电设备能够正向也能够反向插接于充电口16,以能够提升供电设备和充电口16的连接效率,比如:充电口16为type-c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壳体11设置有第一外表面111、第二外表面112及第三外表面,第一外表面111、第二外表面112及第三外表面依次连接,且第一外表面111和第三外表面彼此相背,开关14和充电口16设置于第一外表面111,直阻接线柱12和触控显示屏15设置于第二外表面112,传输组件13设置于第三外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壳体11设置有连通壳体11内外表面的开口,开口连接有挡板,挡板封闭开口或打开开口;和/或,壳体11的外轮廓形状为长方体形状。
具体来讲,上述中的挡板可以通过合页与壳体11连接,挡板通过合页能够相对壳体11转动,且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打开或关闭开口,当打开开口后使用户能够便捷的对壳体11内的结构件进行维修/换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开关14为触控开关,且触控开关设置于触控显示屏15上。由此能够减少开关14单独设置所占用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传输组件13为4G天线。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直阻测试装置10包括:
壳体11,壳体11的外轮廓形状为长方体形状,壳体11具有容置腔室,容置腔室内设置有直阻测试组件,直阻测试组件包括:恒压源、电阻分压电路、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及单片机,A/D转换电路和单片机连接,恒压源、电阻分压电路、放大电路和A/D转换电路配合工作以用于对电流回路直阻进行测量,得到电流回路CT侧和装置侧直阻大小,单片机用于对直阻大小进行比对分析处理,并根据计分析处理结果确定是否符合要求。壳体11的第一外表面111、第二外表面112及第三外表面依次连接,第一外表面111和第三外表面彼此相背,第一外表面111设置有开关14和充电口16,第二外表面112设置有直阻接线柱12和触控显示屏15,第三外表面设置有传输组件13;
充电口16,充电口16为正反插接口;
直阻接线柱12,直阻接线柱12设置有两排(组),每排(组)分别设置有A相接线柱、B相接线柱、C相接线柱及N接线柱;
触控显示屏15,触控显示屏15、一排直阻接线柱12及另一排直阻接线柱12自第一外表面111向第三外表面的方向依次排布;
传输组件13,传输组件13为4G天线;
存储组件。
测试时,将电流回路从端子排处断开,然后将两侧测量导线分别插入直阻测试装置10的A相接线柱、B相接线柱、C相接线柱及N接线柱,然后通过触控显示屏15来进行操作,采集到的直阻数据在单片机内进行计算,然后在触控显示屏15上进行直阻数值及判断是否合格的显示。直阻测试装置10还能够通过存储组件进行存储,并通过传输组件13将直阻测试组件测试的数据上传至其他设备,减少了人工记录的工序。
本实施例中,其一,通过直阻测试组件能够实现电流回路直阻全自动测量、记录和判断,可以极大的缩短工作时间和人力以提高工作效率,且能够减少人为差错,还能够提高安全性能;其二,两组直阻接线柱12解决了目前变电站电流回路直阻测量工作量大的难题,减少大量的现场测量。其三,通过传输组件能够实现自动记录,可以极大的缩短工作时间和人力以提高工作效率,且能够减少人为差错;其四,通过触控显示屏15来控制多电流回路直阻的测量设置,使用方便,现场作业时能够实现单人操作,解决了现有电流回路直阻过程中出现的工作人员众多、工作效率低、耗时长等难题。其五,直阻测试装置10小巧,便于携带。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横”、“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直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置腔室,所述容置腔室内设置有直阻测试组件,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直阻测试组件连接的开关;
直阻接线柱,所述直阻接线柱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直阻接线柱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直阻测试组件连接;
传输组件,所述传输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传输组件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直阻测试组件连接,所述传输组件为有线传输组件或无线传输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触控显示屏与所述直阻测试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打印组件,所述打印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容置腔室内或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打印组件与所述触控显示屏连接;
其中,所述打印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容置腔室内时,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壳体内外表面的打印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组件,所述存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容置腔室内或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存储组件与所述直阻测试组件连接,且所述存储组件与所述传输组件、所述触控显示屏及所述打印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直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容置腔室内或所述壳体外侧,所述供电组件与所述直阻测试装置上的至少一个用电部件连接,所述供电组件能够接收、释放电能;
其中,所述供电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容置腔室内时,所述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壳体内外表面的充电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口为正反插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外表面、第二外表面及第三外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二外表面及所述第三外表面依次连接,且所述第一外表面和所述第三外表面彼此相背;
所述开关和所述充电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外表面;
所述直阻接线柱和所述触控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第二外表面;
所述传输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设置有连通所述壳体内外表面的开口,所述开口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封闭所述开口或打开所述开口;和/或,
所述壳体的外轮廓形状为长方体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为触控开关,且所述触控开关设置于所述触控显示屏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组件为4G天线。
CN202221669118.XU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直阻测试装置 Active CN2181809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9118.XU CN218180974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直阻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9118.XU CN218180974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直阻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80974U true CN218180974U (zh) 2022-12-30

Family

ID=84610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69118.XU Active CN218180974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直阻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809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9546B (zh) 一种便携式电能计量终端现场综合校验仪
CN211785866U (zh) 一种电池化成分容设备的校准装置
CN218180974U (zh) 一种直阻测试装置
CN201965224U (zh) 耐电压仪表自动检校系统
CN107328991A (zh) 一种锂电池供电设备的功耗测试装置
CN217007653U (zh) 一种小型电流互感器测试仪
CN206460091U (zh) 一种电力监测装置
CN213517457U (zh) 一种继电器功率便捷检测电路及装置
CN114280525A (zh) 一种便携式电流互感器极性及变比一体测试仪
CN201017026Y (zh) 便携式蓄电池测试仪
CN207133355U (zh) 一种锂电池供电设备的功耗测试装置
CN108109363A (zh) 一种基于红外通信的智能电表现场校核仪及使用方法
CN211979156U (zh) 一种便于携带使用的电源自动测试仪
CN114914558A (zh) 一种梯次电池容量的分拣方法及装置
CN201314947Y (zh) 蓄电池检测仪
CN211123034U (zh) 一种二次回路交流阻抗测试仪
CN217181194U (zh) 一种便携式互感器检测装置
CN214096389U (zh) 一种led灯多路温度测试仪
CN201576051U (zh) 验位实抄电能表
CN212229021U (zh) 一种单相电能计量实验装置
CN214669685U (zh) 一种便携式地面气象自动观测设备故障检测仪
CN210089882U (zh) 快插式多终端独立电源型无线测温装置
CN215679626U (zh) 一种电表数据采集装置
CN217981769U (zh) 一种通用电池测试工装
CN214224278U (zh) 一体化无线通信物液位计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