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77721U - 转轴结构以及折叠式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转轴结构以及折叠式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77721U
CN218177721U CN202222253863.2U CN202222253863U CN218177721U CN 218177721 U CN218177721 U CN 218177721U CN 202222253863 U CN202222253863 U CN 202222253863U CN 218177721 U CN218177721 U CN 218177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connecting piece
piece
arc
shaped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538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gtech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ngtech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gtech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ngtech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538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77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77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777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转轴结构以及折叠式移动终端,该转轴结构具体包括与基准件相对固定的转轴以及用于连接旋转开合件的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转轴连接且可在转轴的轴向上旋转,以带动旋转开合件相对于基准件转动;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弧形凹槽,转轴上设置有可与弧形凹槽滑动连接的止挡组件;止挡组件可在第二连接件旋转时沿弧形凹槽滑动,使第二连接件绕转轴相对于基准件旋转预设角度。相比现有的在第二连接件上冲压成型较小凸点的方法,通过在第二连接件上开设弧形凹槽,能够保证第二连接件的强度,从而提高了止挡组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配合强度以及稳定性,并对第二连接件进行了保护,提高了转轴结构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转轴结构以及折叠式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终端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轴结构以及折叠式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等折叠式移动终端中,主要包括键盘座以及显示屏。其中,键盘座与显示屏通过转轴实现连接,且显示屏可在转轴上相对键盘座旋转以使显示屏打开一定角度。
为了调整显示屏和键盘座的角度,现有的用于固定显示屏的连接板上通常冲压成型有较小的凸点,且在显示屏打开特定角度时,该凸点抵挡在转轴上以实现角度止挡。
然而,凸点抵挡时所受到的应力较大,使得凸点的强度降低而容易发生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转轴结构以及折叠式移动终端。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转轴结构,包括与基准件相对固定的转轴以及用于连接旋转开合件的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转轴转动且可在所述转轴的轴向上旋转,以带动所述旋转开合件相对于所述基准件转动;
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可与所述弧形凹槽滑动连接的止挡组件;所述止挡组件可在所述第二连接件旋转时沿所述弧形凹槽滑动,并使所述第二连接件绕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基准件旋转预设角度。
可选的,所述止挡组件包括支撑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的滑动凸起,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转轴相对固定,所述滑动凸起可伸入至所述弧形凹槽内,并在所述第二连接件旋转时沿所述弧形凹槽滑动。
可选的,所述滑动凸起为朝向靠近所述弧形凹槽的方向延伸的滑动柱;在沿所述转轴的径向上,所述滑动柱的外径与所述弧形凹槽的槽宽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为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壁与所述转轴相对固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孔为非圆形安装孔,所述转轴的对应所述支撑块的位置处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形状匹配。
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孔为类椭圆形孔。
可选的,所述转轴结构还包括与所述转轴相对固定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基准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转轴穿过的第二安装孔,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止挡组件分设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转轴上还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且用于对所述第二连接件在所述转轴轴向上的位置进行限位。
可选的,所述限位部包括围设在所述转轴周向上的限位凸,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转轴上时,所述限位凸抵挡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折叠式移动终端,包括键盘座、显示屏以及如上所述的转轴结构;所述键盘座形成为所述基准件,所述显示屏形成为所述旋转开合件;
所述键盘座以及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转轴结构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的转轴结构以及折叠式移动终端,通过在第二连接件上开设弧形凹槽,在转轴上设置可与弧形凹槽滑动连接的止挡组件,且止挡组件可在第二连接件旋转时沿弧形凹槽滑动,并使第二连接件绕转轴相对于基准件旋转预设角度。相比现有的在第二连接件上冲压成型较小凸点的方法,通过在第二连接件上开设弧形凹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第二连接件的强度,从而提高了止挡组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配合强度以及稳定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第二连接件进行了保护,且提高了整个转轴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止挡组件与弧形凹槽滑动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旋转至预设位置处的旋转开合件的止挡效果,以使旋转开合件相对基准件稳定地固定在预设角度处。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转轴结构在第一视觉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转轴结构的第一视觉的侧视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转轴结构在第二视觉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转轴结构的第二视觉的侧视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转轴结构中第二连接件以及止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转轴结构中止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转轴;11、切割平面;12、第一轴段;13、第二轴段;2、第二连接件;21、弧形凹槽;22、第二安装孔;23、第二装配孔;3、止挡组件;31、支撑件;311、第一安装孔;32、滑动凸起;4、限位部;5、第一连接件;51、第三安装孔;52、第一装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轴结构。其中,转轴结构具体包括与基准件相对固定的转轴1以及用于连接旋转开合件的第二连接件2。具体实施时,转轴1可以采用碳钢、不锈钢(Steel Use Stainless,简称SUS)等材质制成;成型方式可以采用数控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简称CNC)、金属射出等方式。
具体地,第二连接件2与转轴1连接且可在转轴1的轴向上旋转,以带动旋转开合件相对于基准件转动。同时,第二连接件2上开设有弧形凹槽21,转轴1上设置有可与弧形凹槽21滑动连接的止挡组件3。止挡组件3可在第二连接件2旋转时沿弧形凹槽21滑动,并使第二连接件2绕转轴1相对于基准件旋转预设角度。
通过使第二连接件2与转轴1转动连接且可在转轴1的轴向上旋转,以在第二连接件2旋转时带动旋转开合件相对基准件旋转至预设位置处,以供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开合折叠式开合产品。
同时,相比现有的在第二连接件上冲压成型较小凸点的方法,通过在第二连接件2上开设弧形凹槽21,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第二连接件2的强度,从而提高了止挡组件3与第二连接件2之间的配合强度以及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对第二连接件2进行了保护,并提高了整个转轴结构的使用寿命。
同时,由于止挡组件3是与弧形凹槽21滑动连接的,即当第二连接件2旋转时,止挡组件3可沿弧形凹槽21的延伸方向(即图5所示的X-X方向)上滑动。具体地,是使止挡组件3在弧形凹槽21延伸方向上的两个内壁之间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旋转至预设位置处的旋转开合件的止挡效果,以使旋转开合件相对基准件稳定地固定在预设角度处,而不会相对基准件发生滑动。
示例性的,在需要打开折叠式开合产品时,只需要使第二连接件2带动旋转开合件在转轴1上朝向远离基准件的方向上旋转至预设位置,此时弧形凹槽21与止挡组件3发生滑动,并在止挡组件3止挡在弧形凹槽21的远离基准件一侧的内壁上时,第二连接件2旋转了特定角度并将第二连接件2固定在预设位置处,即可实现旋转开合件的固定。而在需要关闭折叠式开合产品时,使第二连接件2带动旋转开合件朝向靠近基准件的方向上旋转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在沿弧形凹槽21的延伸方向上,弧形凹槽21的长度与折叠式开合产品所需要开合的角度相对应。示例性的,当旋转开合件需要相对基准件打开120°时,此时弧形凹槽21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即为120°。其中,弧形凹槽21的延伸方向具体为图5所示的X-X方向。
本实施例提供的转轴结构,通过在第二连接件2上开设弧形凹槽21,在转轴1上设置可与弧形凹槽21滑动连接的的止挡组件3,且止挡组件3可在第二连接件2旋转时沿弧形凹槽21滑动,并使第二连接件2绕转轴1相对于基准件旋转预设角度。相比现有的在第二连接件上冲压成型较小凸点的方法,通过在第二连接件2上开设弧形凹槽21,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第二连接件2的强度,从而提高了止挡组件3与第二连接件2之间的配合强度以及稳定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第二连接件2进行了保护,且提高了整个转轴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止挡组件3与弧形凹槽21滑动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旋转至预设位置处的旋转开合件的止挡效果,以使旋转开合件相对基准件稳定地固定在预设角度处。
本实施例中的转轴结构比如可以应用在笔记本电脑、翻盖手机等折叠式移动终端中,基准件此时为键盘座,旋转开合件为显示屏。当然,该转轴结构也可以应用在机械设备的门扇和门框等其他需要枢纽连接的场景中。
具体实施时,使止挡组件3包括支撑件31以及设置在支撑件31上的滑动凸起32。其中,支撑件31与转轴1相对固定,滑动凸起32可伸入至弧形凹槽21内,并在第二连接件2旋转时沿弧形凹槽21滑动。
通过设置支撑件31,能够对伸入弧形凹槽21内的滑动凸起32起到良好地固定和支撑作用,从而保证了滑动凸起32沿弧形凹槽21滑动时的稳定性,使得第二连接件2在旋转时,滑动凸起32能够稳定地在弧形凹槽21内滑动,进一步确保了止挡组件3对第二连接件2的止挡效果,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且对第二连接件2的止挡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凸起32为朝向靠近弧形凹槽21的方向延伸的滑动柱。在沿转轴1的径向上,滑动柱的外径与弧形凹槽21的槽宽相匹配。其中,弧形凹槽21的槽宽具体可以为弧形凹槽21在图5所示的Y-Y方向上的宽度。
也就是说,第二连接件2旋转时,滑动柱的外壁始终与弧形凹槽21在槽宽方向上相对的两个槽壁贴合。即,滑动凹槽在一定程度上对滑动柱的位置进行了良好的限定,确保滑动柱不会在转轴1的径向上相对弧形凹槽21出现位移,进一步确保了止挡组件3与弧形凹槽21配合时的稳定性。
当然,滑动凸起32还可以是滑动条、滑动块等其他任意合适的结构,只要能够与弧形凹槽21滑动连接即可。
参照图5所示,支撑件31具体为支撑块,且支撑块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11,第一安装孔311的孔壁与转轴1相对固定。
示例性的,具体实施时,只需要将转轴1伸入至支撑块上的第一安装孔311中,再使第一安装孔311与转轴1相对固定,即可实现止挡组件3与转轴1的相对固定,结构简单,且方便止挡组件3与转轴1的装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第一安装孔311为非圆形安装孔,且转轴1的对应支撑块的位置处的形状与第一安装孔311的形状匹配。
这样设置,实现了支撑件31与转轴1的良好的固定,即,使第一安装孔311无法在转轴1的轴向上进行旋转,从而能够保证支撑件31相对转轴1的稳定性,使得第二连接件2在围绕转轴1旋转时,支撑块能够与转轴1保持相对稳定,而不会相对转轴1产生滑动,进而确保了止挡组件3对第二连接件2的止挡效果。
参照图3、图5以及图6所示,第一安装孔311为类椭圆形孔。具体地,第一安装孔311的截面形状为腰形,即在圆形的基础上设置了两条相对的切割线。同时,转轴1的对应支撑块的位置处的形状同样为类椭圆形孔,比如同为腰形。
这样设置,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且两条切割线之间的弧线能够对第一安装孔311的安装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当然,第一安装孔311也可以为三角形,方形等任意合适的形状,只要第一安装孔311的形状与转轴1的对应支撑块的位置处的形状相匹配,以防止支撑件31相对转轴1发生旋转,即可实现第一安装孔311与转轴1的相对固定。
参照图1所示,转轴结构还包括与转轴1相对固定的第一连接件5。其中,第一连接件5用于连接基准件,且第二连接件2上开设有用于供转轴1穿过的第二安装孔22,并使第一连接件5以及止挡组件3分设在第二连接件2的两侧。
通过在第二连接件2上开设第二安装孔22,使得在安装转轴结构时,只需要使转轴1穿过第二安装孔22即可将第二连接件2转动连接在转轴1上。当然,也可以使第二连接件2与转轴1通过转盘等其他能够带动第二连接件2在转轴1的轴向上旋转的结构转动连接在一起。
同时,通过将第二连接件2转动套设在转轴1的外围,且使第一连接件5以及止挡组件3分设在第二连接件2的两侧,从而能够对第二连接件2在转轴1的轴向上的位置进行限位。
即,能够防止第二连接件2在沿转轴1的轴向旋转时,在转轴1的轴向上发生窜动,确保了第二连接件2在转轴1轴向上位置的准确性,从而保证了止挡组件3与第二连接件2上的滑动凹槽滑动连接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确保了对第二连接件2的止挡效果。这样设置,结构简单,且方便操作。
具体实现时,第一连接件5可以为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与基准件连接的第一装配孔52。安装基准件时,只需要将紧固件穿过第一装配孔52即可将第一连接板与基准件固定在一起。同时,第一连接板上还设置有用于供转轴1穿入的第三安装孔51,且第三安装孔51的孔壁与转轴1相对固定。
同样的,第二连接件2为第二连接板,并在第二连接板上开设用于与旋转开合件连接的第二装配孔23。具体使用时,只需要通过紧固件穿过第二装配孔23即可将第二连接板与旋转开合件固定在一起。
其中,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比如参照图1所示,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均为类L形板。
具体实现时,转轴1包括第一轴段12以及第二轴段13。其中第一安装板位于第一轴段12上,且第二安装板以及止挡组件3位于第二轴段13上。当止挡组件3中支撑件31为支撑块时,在沿转轴1的延伸方向上,第一轴段12以及第二轴段13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切割平面11,且第一安装孔311的形状与第一轴段12的截面形状相匹配,第三安装孔51的形状与第一轴段12的截面形状相匹配,以将第一连接板以及止挡组件3分别固定在转轴1上。
同时,使第二安装孔22为圆形孔,便于第二连接板围绕转轴1的轴向进行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2具体可以采用碳素工具钢(比如:SK5、SK7等)、不锈钢(Steel Use Stainless,简称SUS)等,成型方式可以为冲压成型、压铸成型等任意合适的成型方法。
具体实施时,转轴1上还设置有限位部4,限位部4位于第一连接件5与第二连接件2之间,且用于对第二连接件2在转轴1轴向上的位置进行限位。
这样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对第二连接件2在转轴1轴向上位置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将限位部4设置在第一连接件5与第二连接件2之间,即第二连接件2不与第一连接件5直接接触,从而能够避免第二连接件2相对第一连接件5旋转时,与第一连接件5之间产生摩擦,而损坏第一连接件5的结构。也就是说,这样设置,能够对第一连接件5的结构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保护。
其中,限位部4为围设在转轴1周向上的限位凸,第二连接件2位于转轴1上时,限位凸抵挡在第二连接件2的靠近第一连接件5的一侧。
这样设置,限位部4的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且对第二连接件2的限位效果好。
具体地,限位凸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且多个限位凸沿转轴1的周向间隔设置在转轴1的外围。当然,限位凸也可以是整个围绕在转轴1外围的限位圆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式移动终端,包括键盘座、显示屏以及转轴结构,其中,键盘座形成为基准件,显示屏形成为旋转开合件,且键盘座以及显示屏通过转轴结构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转轴结构的具体结构和实现原理与实施例一提供的转轴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实施例一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基准件相对固定的转轴(1)以及用于连接旋转开合件的第二连接件(2);
所述第二连接件(2)与所述转轴(1)连接且可在所述转轴(1)的轴向上旋转,以带动所述旋转开合件相对于所述基准件转动;所述第二连接件(2)上开设有弧形凹槽(21),所述转轴(1)上设置有可与所述弧形凹槽(21)滑动连接的止挡组件(3);所述止挡组件(3)可在所述第二连接件(2)旋转时沿所述弧形凹槽(21)滑动,并使所述第二连接件(2)绕所述转轴(1)相对于所述基准件旋转预设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组件(3)包括支撑件(3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件(31)上的滑动凸起(32),所述支撑件(31)与所述转轴(1)相对固定,所述滑动凸起(32)可伸入至所述弧形凹槽(21)内,并在所述第二连接件(2)旋转时沿所述弧形凹槽(21)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凸起(32)为朝向靠近所述弧形凹槽(21)的方向延伸的滑动柱;在沿所述转轴(1)的径向上,所述滑动柱的外径与所述弧形凹槽(21)的槽宽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1)为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11),所述第一安装孔(311)的孔壁与所述转轴(1)相对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311)为非圆形安装孔,所述转轴(1)的对应所述支撑块的位置处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311)的形状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311)为类椭圆形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结构还包括与所述转轴(1)相对固定的第一连接件(5),所述第一连接件(5)用于连接所述基准件;所述第二连接件(2)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转轴(1)穿过的第二安装孔(22),且所述第一连接件(5)以及所述止挡组件(3)分设在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上还设置有限位部(4),所述限位部(4)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5)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之间,且用于对所述第二连接件(2)在所述转轴(1)轴向上的位置进行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4)包括围设在所述转轴(1)周向上的限位凸,所述第二连接件(2)位于所述转轴(1)上时,所述限位凸抵挡在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5)的一侧。
10.一种折叠式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键盘座、显示屏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转轴结构,所述键盘座形成为所述基准件,所述显示屏形成为所述旋转开合件;
所述键盘座以及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转轴结构连接。
CN202222253863.2U 2022-08-23 2022-08-23 转轴结构以及折叠式移动终端 Active CN218177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53863.2U CN218177721U (zh) 2022-08-23 2022-08-23 转轴结构以及折叠式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53863.2U CN218177721U (zh) 2022-08-23 2022-08-23 转轴结构以及折叠式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77721U true CN218177721U (zh) 2022-12-30

Family

ID=84620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53863.2U Active CN218177721U (zh) 2022-08-23 2022-08-23 转轴结构以及折叠式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777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15886A (en) Hinge apparatus
KR100413941B1 (ko) 사무자동화기기용 틸트힌지
EP2574014B1 (en) Opening/closing device
JP4731539B2 (ja) ヒンジ機構
US20080034549A1 (en) Hinge structure
US7574944B2 (en) High-durability cam wheel assembly
US7509710B1 (en) Damper apparatus
CN101725622A (zh) 铰链结构
US8621714B2 (en) Hinge assembly for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18177721U (zh) 转轴结构以及折叠式移动终端
US8024842B2 (en) Hinge and collapsible device utilizing the same
JP2004360441A (ja) ヒンジ構造
US20110154615A1 (en) Hinge
KR20100004747A (ko) 휴대 단말기용 스윙식 덮개 개폐장치
WO2004059182A1 (ja) 一時角度設定機能付ヒンジ装置
CN214062672U (zh) 一种复合铰链
US20060154701A1 (en) Hinge assembly for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090188077A1 (en) Hinge
CN111112498A (zh) 一种线缆测试用弯曲装置
US20110120742A1 (en) Hinge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20488083U (zh) 一种转轴连接结构
JP2011526764A (ja) 携帯端末機用スイング式カバー開閉装置
KR20030093809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액정화면 회전장치
US20110242740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lidable cover
CN111070139A (zh) 防护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