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77263U - 自动导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导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77263U
CN218177263U CN202221546057.8U CN202221546057U CN218177263U CN 218177263 U CN218177263 U CN 218177263U CN 202221546057 U CN202221546057 U CN 202221546057U CN 218177263 U CN218177263 U CN 218177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air duct
pressure air
dryer
guid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460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继辉
陈朝森
梁勤高
郑英建
孟世宇
黄萧
冉强
卢春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Furong Group Xuyong No1 Coal Mi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Furong Group Xuyong No1 Coal Mi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Furong Group Xuyong No1 Coal Mi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Furong Group Xuyong No1 Coal Mi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460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77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77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772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井通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导风装置,包括支撑骨架、柔性的负压风筒和柔性的正压风筒,所述负压风筒的内壁面紧贴支撑骨架设置,所述支撑骨架的内部空间上设置有正压风筒,所述负压风筒上设置有缺口,所述负压风筒与正压风筒在一端无缝连接,所述正压风筒的长度大于负压风筒的长度,使得正压风筒的另一端伸出到负压风筒外部。该导风装置能在风机停机后,自动通过侧风口进风排风,确保掘进工作面不存在完全停风状态,能有效解决局部通风机停机造成掘进工作面无风、排风效率低、瓦斯积聚甚至造成瓦斯事故等问题。

Description

自动导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井通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导风装置。
背景技术
井下掘进工作面一旦停风,工作面围岩中的瓦斯在缺少局部通风机供风影响的情况下将在短时间向采掘空间大量溢出,瓦斯在巷道内聚积上升,达到超限浓度后极易发生瓦斯燃烧、瓦斯爆炸和瓦斯窒息伤人等事故,特别是石门揭煤和煤巷(半煤岩巷)掘进工作,局部通风机一旦停止为掘进工作面供风,掘进工作面瓦斯浓度直线上升超标,恢复供电供风后,也要排放停风巷道内的瓦斯,存在瓦斯超限、爆炸等安全风险。而且,现有的导风装置,结构复杂,不方便在狭窄空间内移动、安装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堵住通风口,影响通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携带运输、安装使用的自动导风装置,其能在风机停机后,自动通过侧风口进风排风,确保掘进工作面不存在完全停风状态,能有效解决局部通风机停机造成掘进工作面无风、排风效率低、瓦斯积聚甚至造成瓦斯事故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导风装置,包括支撑骨架、柔性的负压风筒和柔性的正压风筒,所述负压风筒的内壁面紧贴支撑骨架设置,所述支撑骨架的内部空间上设置有正压风筒,所述负压风筒上设置有缺口,所述负压风筒与正压风筒在一端无缝连接,所述正压风筒的长度大于负压风筒的长度,使得正压风筒的另一端伸出到负压风筒外部。
可选的,所述正压风筒与负压风筒于连接区域位置上采用缝补和胶水粘接的方式互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自动导风装置安装在掘进工作面上使用的两节导风筒之间。
可选的,所述缺口设置在负压风筒的中间段位置。
可选的,所述负压风筒的外径为0.3m,长度为5m;所述正压风筒的外径为0.3m,长度为5.5m,所述缺口设置成方形且缺口的开孔大小为2m*1.9m。
可选的,所述支撑骨架设置成环形,所述支撑骨架在负压风筒的内壁上相间设置有若干个。
可选的,所述缺口上设置有环形的滤网,所述滤网和缺口位置处的支撑骨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中,当局部通风机运行时,风经过正压风筒流入工作面,使得正压风筒鼓起阻挡负压风筒的缺口,保证导风装置不漏风,保证了通风效率;当局部通风机停机时,正压风筒因无风自动掉落、正压风筒处于关闭状态,全风压通过负压风筒的缺口进入负压风筒内部,向工作面实现自动导风,确保掘进工作面不存在完全停风状态,能有效解决局部通风机停机造成掘进工作面无风、瓦斯积聚甚至造成瓦斯事故等问题。
二、本实用新型中,负压风筒和正压风筒均是柔性材料制成,可折叠设置,负压风筒的内壁面紧贴支撑骨架设置,通过骨架对负压风筒进行支撑。这样的设计,导风装置整体可以进行折叠,方便在矿井内等狭窄空间移动、运输和安装。而且,通过设置有支撑骨架,缺口上的支撑骨架可以起到支撑正压风筒的作用,当正压风筒内部通风时,正压风筒鼓起紧贴负压风筒设置,由于缺口上支撑骨架的限位,正压风筒不会鼓出到缺口外侧而影响通风效果,进一步保证了导风装置的通风性能。
三、本实用新型中,负压风筒与正压风筒在一端无缝连接,采用缝补和胶水粘接牢固保证不漏风,且正压风筒的长度大于负压风筒的长度,使得正压风筒的另一端伸出到负压风筒外部。这样的设计,始终使得正压风筒的尾端伸出到负压风筒的外部,当正压风筒鼓起紧贴负压风筒内壁时,正压风筒的末端全部伸出到外侧,可以保证负压风筒和正压风筒全段严密接触,保证负压风筒的缺口不漏风,提高通风效率;而当风机停止工作后,正压风筒自然下落,但尾部仍然处于正压风筒之外,避免了尾部陷入负压风筒内部后造成负压风筒内部被堵塞,而导致通风不良、通风效率低等问题,以及当后期风机再次启动后,无法快速的膨胀鼓起正压风筒,无法实现快速通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导风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导风装置在风机运行时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导风装置在风机停运时的剖面图;
图标:1-正压风筒,1a-连接区域,2-负压风筒,21-缺口,3-支撑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一种自动导风装置,包括支撑骨架3、柔性的负压风筒2和柔性的正压风筒1,风筒为柔性材料制成,可折叠携带。
负压风筒2的内壁面紧贴支撑骨架3设置,支撑骨架3的内部空间上设置有正压风筒1,并于负压风筒2上设置有缺口21。负压风筒2与正压风筒1在一端无缝连接,保证不漏风。正压风筒1的长度大于负压风筒2的长度,使得正压风筒1的另一端伸出到负压风筒2外部。
如图2所示,正压风筒1与负压风筒2于连接区域1a位置上采用缝补和胶水粘接的方式互相连接。这样,当风机提供的风从第一进风口进入的时候,就不会泄露到负压风筒2内部,并从缺口21流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导风装置安装在掘进工作面上使用的两节导风筒之间。就是导风装置的安装位置,就是将原有的部分风筒撤除,并将本实用新型的导风装置安装上替代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缺口21设置在负压风筒2的中间段位置,缺口21设置在中间段位置,当风机停机后,能够起到最佳的通风效果,既可以保证缺口21位置处的风能够流通、不至于停止流动,可以进入缺口21流向工作面;同时,缺口21和第一进风口的距离足够长,可以让正压风筒1完全落下,将第一进风口密封。
更进一步的,所述负压风筒2的外径为0.3m,长度为5m;所述正压风筒1的外径为0.3m,长度为5.5m,所述缺口21设置成方形且缺口21的开孔大小为2m*1.9m。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骨架3设置成环形,所述支撑骨架3在负压风筒2的内壁上相间设置有若干个,这样的设计,既可以起到支撑负压风筒2的作用,也可以方便折叠。
进一步的,所述缺口21上设置有环形的滤网,滤网和缺口21位置处的支撑骨架3固定连接。滤网可以进一步对通风过滤,同时环形的滤网可以和鼓起的正压风筒1严密贴合,保证缺口21的密封性。
工作原理:
如图4所示,当局部通风机运行时,风经第一进风口进入正压风筒1内部,从出风口流出,并使得正压风筒1鼓起密封负压风筒2的缺口21,保证导风装置不漏风。
如图5所示,当局部通风机停机时,正压风筒1因无风自动掉落,第一进风口关闭,全风压通过负压风筒2的缺口21进入,从出风口流出,向工作面实现自动导风。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自动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骨架(3)、柔性的负压风筒(2)和柔性的正压风筒(1),所述负压风筒(2)的内壁面紧贴支撑骨架(3)设置,所述支撑骨架(3)的内部空间上设置有正压风筒(1),所述负压风筒(2)上设置有缺口(21),所述负压风筒(2)与正压风筒(1)在一端无缝连接,所述正压风筒(1)的长度大于负压风筒(2)的长度,使得正压风筒(1)的另一端伸出到负压风筒(2)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风筒(1)与负压风筒(2)于连接区域(1a)位置上采用缝补和胶水粘接的方式互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导风装置安装在掘进工作面上使用的两节导风筒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21)设置在负压风筒(2)的中间段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风筒(2)的外径为0.3m,长度为5m;所述正压风筒(1)的外径为0.3m,长度为5.5m,所述缺口(21)设置成方形且缺口(21)的开孔大小为2m*1.9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3)设置成环形,所述支撑骨架(3)在负压风筒(2)的内壁上相间设置有若干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21)上设置有环形的滤网,所述滤网和缺口(21)位置处的支撑骨架(3)固定连接。
CN202221546057.8U 2022-06-20 2022-06-20 自动导风装置 Active CN218177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6057.8U CN218177263U (zh) 2022-06-20 2022-06-20 自动导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6057.8U CN218177263U (zh) 2022-06-20 2022-06-20 自动导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77263U true CN218177263U (zh) 2022-12-30

Family

ID=84610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46057.8U Active CN218177263U (zh) 2022-06-20 2022-06-20 自动导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772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7191C (zh) 隧道排烟方法及带独立排烟装置的隧道通风系统
CN200949473Y (zh) 带独立排烟装置的隧道通风系统
CN103306702B (zh) 一种隧道通风施工用充气式隔离装置
CN203347823U (zh) 一种隧道通风施工用充气式隔离装置
CN106930781A (zh) 一种瓦斯隧道通风方法及其结构
CN205858397U (zh) 隧道施工中斜井与正洞通风系统
CN218177263U (zh) 自动导风装置
CN201593439U (zh) 斜井中隔板施工通风装置
CN210152711U (zh) 一种煤矿开采用防尘通风装置
CN209279340U (zh) 一种射流式推力通风排烟系统
CN106765241B (zh) 基于流速差压的防co中毒旋转烟囱头
CN109899100A (zh) 一种新型自动双向调风装置
CN214616527U (zh) 用于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更迭结构
CN214038746U (zh) 一种封闭煤棚
CN211777554U (zh) 一种用于长距离独头掘进工作面的通风设施
CN108088023A (zh) 一种应用于楼房建筑的抽风系统
CN220319601U (zh) 一种煤矿井下开采用穿墙风筒
CN209115138U (zh) 一种立式安装隧道轴流风机通风系统
CN214424532U (zh) 一种公路隧道自然分散排风装置
CN215113172U (zh) 重力自闭型扩通量外墙排风口防水帽
CN206174411U (zh) 正压送风井
CN2893151Y (zh) 矿用通风器
CN211737188U (zh) 一种新型矿用局部接力风机装置
CN210097231U (zh) 一种布袋除尘器烟气出口
CN106593509A (zh) 隧道负压通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