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75890U - 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排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排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175890U CN218175890U CN202221925576.5U CN202221925576U CN218175890U CN 218175890 U CN218175890 U CN 218175890U CN 202221925576 U CN202221925576 U CN 202221925576U CN 218175890 U CN218175890 U CN 2181758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drainage device
- foundation ditch
- layer
- fil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排水装置,包括基坑和集水井,所述基坑的一侧设置有集水井,所述基坑和集水井之间连通有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穿过基坑延伸至集水井内,所述集水井内安装有抽水通道,所述抽水通道的下方安装有支撑底座,水先流进基坑内,在基坑内进行一次沉淀后通过引流装置进入到集水井内,在集水井内进行二次沉淀,集水井和基坑对抽水泵抽出的地表和地下水进行了两次的过滤,使得抽出的水可在多方面实现再利用,基坑和引流装置初步过滤较大的沙石垃圾,且有效的保护了集水井内的水泵,并通过抽水通道过滤基坑污水,防止排水时杂质堵塞水泵,保护水泵,大大提高了排水效率,防止了水泵堵塞,提高了水泵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基坑开挖是现代大型建筑的重要施工程序。在基坑工程施工中,需要对基坑中的地下水位进行控制,以满足支护结构和挖土施工的要求。
基坑排水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传统的基坑排水不能同时处理掉这两方面的出水,对排除的水一般不会再次利用,水泵内很容易淤积过多的泥沙,导致水泵烧坏,在南方的大多施工现场,基坑开挖期的水泵均为高消耗物品,在降水井布设较多的施工现场,甚至每天都会出现烧坏的水泵,相对动辄三五个月的开挖工期,水泵的维修和更换成本过高,且影响降水质量从而影响基坑稳定性,从而造成了施工成本的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排水装置,包括基坑和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的一侧设置有集水井,所述基坑的上部设有压水环,所述压水环的下方设有井盖,所述井盖设置在基坑的开口处,所述井盖内部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贯穿井盖,所述基坑和集水井之间连通有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穿过基坑延伸至集水井内,所述集水井的开口处安装有密封盖,所述集水井内安装有抽水通道,所述抽水通道的下方安装有支撑底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水通道内部设有过滤层和放置室,所述过滤层与放置室相通,所述过滤层设置在放置室的外侧,所述放置室内设有水泵,所述水泵顶部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贯穿于密封盖中心,所述抽水管外部连接安装有水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水通道的表面开设有蜂窝状孔洞,所述过滤层内依次设置有过滤网层、碎石层和活性炭层,所述过滤网层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包裹在碎石层的外侧,所述碎石层内设有过滤石,所述活性炭层内安装有活性炭,所述过滤网层、碎石层和活性炭层之间设有筛缝。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底座为圆柱形,所述支撑底座内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下方设有缓冲柱,所述抽水通道密封安装在限位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流装置包括有过滤头、引流管、抽水机和出水管,所述过滤头伸进基坑内,所述过滤头的一端连通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连接抽水机,所述抽水机的一端连接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延伸进集水井。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石的直径小于过滤网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柱为橡胶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头内设有不锈钢密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基坑和集水井,水先流进基坑内,在基坑内进行一次沉淀后通过引流装置进入到集水井内,在集水井内进行二次沉淀,集水井和基坑对抽水泵抽出的地表和地下水进行了两次的过滤,使得抽出的水可在多方面实现再利用,通过在基坑内设置引流装置,引流装置包括有过滤头,过滤头内设有的不锈钢密网,长期使用不生锈,初步过滤泥沙,有效保护抽水机并且保障排水通畅、加快了排水速度,通过在集水井内设有抽水通道,抽水通道内设有过滤层和放置室,过滤层内依次设置有过滤网层、碎石层和活性炭层,过滤层能够过滤掉基坑积水中的杂质,防止排水时杂质堵塞水泵,保护水泵,基坑和引流装置初步过滤较大的沙石垃圾,且有效的保护了集水井内的水泵,并通过抽水通道过滤基坑污水,大大提高了排水效率,防止了水泵堵塞,提高了水泵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抽水通道的下方安装支撑底座,支撑底座内设有限位槽,抽水通道固定安装在限位槽,避免水泵在运转时,确保抽水通道能保持稳定运行,同时也避免了在排水过程中,水泵直接与集水井底部污泥接触,直接损坏水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有效提高降水质量,降低降水成本,也节省了一定的工期。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坑;2-集水井;3-压水环;4-井盖;5-连通孔;6-引流装置;61-过滤头;62-引流管;63-抽水机;64-出水管;7-密封盖;8-抽水通道;81-过滤层;82-放置室;83-水泵;84-抽水管;9-支撑底座;91-限位槽;92-缓冲柱;10-过滤网层;11-碎石层;12-活性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排水装置,包括基坑1和集水井2,基坑1的一侧设置有集水井2,基坑1的上部设有压水环3,压水环3的下方设有井盖4,井盖4设置在基坑1的开口处,井盖4内部开设有连通孔5,连通孔5贯穿井盖4,基坑1和集水井2之间连通有引流装置6,所述引流装置6穿过基坑1延伸至集水井2内,所述集水井2的开口处安装有密封盖7,集水井2内安装有抽水通道8,抽水通道8的下方安装有支撑底座9。
抽水通道8内部设有过滤层81和放置室82,过滤层81与放置室82相通,过滤层81设置在放置室82的外侧,所述放置室82内设有水泵83,水泵83顶部连接有抽水管84,抽水管84贯穿于密封盖7中心,所述抽水管84外部连接安装有水池。
抽水通道8的表面开设有蜂窝状孔洞,所述过滤层81内依次设置有过滤网层10、碎石层11和活性炭层12,过滤网层10内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包裹在碎石层11的外侧,所述碎石层11内设有过滤石,过滤石的直径小于过滤网的直径,所述活性炭层12内安装有活性炭,所述过滤网层10、碎石层11和活性炭层12之间设有筛缝。
通过在集水井2内设有抽水通道8,抽水通道8内设有过滤层81和放置室82,过滤层81内依次设置有过滤网层10、碎石层11和活性炭层12,过滤层10能够过滤掉基坑积水中的杂质,防止排水时杂质堵塞水泵,保护水泵83,基坑1和引流装置6初步过滤较大的沙石垃圾,且有效的保护了集水井内的水泵83,并通过抽水通道8过滤基坑污水,大大提高了排水效率,防止了水泵堵塞,提高了水泵的使用寿命。
支撑底座9为圆柱形,支撑底座9内设有限位槽91,限位槽91的下方设有缓冲柱92,缓冲柱92为橡胶柱,所述抽水通道8密封安装在限位槽91内,通过在抽水通道8的下方安装支撑底座9,支撑底座9内设有限位槽91,抽水通道8固定安装在限位槽91,避免水泵83在运转时,确保抽水通道8能保持稳定运行,同时也避免了在排水过程中,水泵83直接与集水井2底部污泥接触,直接损坏水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有效提高降水质量,降低降水成本,也节省了一定的工期。
引流装置6包括有过滤头61、引流管62、抽水机63和出水管64,过滤头61伸进基坑1内,过滤头61内设有不锈钢密网,过滤头61的一端连通引流管62,引流管62的一端连接抽水机63,所述抽水机63的一端连接出水管64,出水管64延伸进集水井2,过滤头61内设有的不锈钢密网,长期使用不生锈,初步过滤泥沙,有效保护抽水机并且保障排水通畅、加快了排水速度。
工作过程:工地上的水先流进基坑1内,经过基坑1内的沉淀后,水从引流装置6进入到集水井2内,集水井2内的水经过抽水通道8的过滤层81过滤后,从抽水管84抽出进入到水池,通过在基坑1内设置引流装置6,引流装置6包括有过滤头61,过滤头61内设有的不锈钢密网,长期使用不生锈,初步过滤泥沙,有效保护抽水机63并且保障排水通畅、加快了排水速度,通过在集水井2内设有抽水通道8,抽水通道8内设有过滤层81和放置室82,过滤层81内依次设置有过滤网层10、碎石层11和活性炭层12,过滤层81能够过滤掉基坑1积水中的杂质,防止排水时杂质堵塞水泵,保护水泵83,基坑1和引流装置6初步过滤较大的沙石垃圾,且有效的保护了集水井3内的水泵83,并通过抽水通道8过滤基坑1内的污水,大大提高了排水效率,防止了水泵堵塞,提高了水泵的使用寿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1-基坑;2-集水井;3-压水环;4-井盖;5-连通孔;6-引流装置;61-过滤头;62-引流管;63-抽水机;64-出水管;7-密封盖;8-抽水通道;81-过滤层;82-放置室;83-水泵;84-抽水管;9-支撑底座;91-限位槽;92-缓冲柱;10-过滤网层;11-碎石层;12-活性炭层。
Claims (8)
1.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排水装置,包括基坑(1)和集水井(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1)的一侧设置有集水井(2),所述基坑(1)的上部设有压水环(3),所述压水环(3)的下方设有井盖(4),所述井盖(4)设置在基坑(1)的开口处,所述井盖(4)内部开设有连通孔(5),所述连通孔(5)贯穿井盖(4),所述基坑(1)和集水井(2)之间连通有引流装置(6),所述引流装置(6)穿过基坑(1)延伸至集水井(2)内,所述集水井(2)的开口处安装有密封盖(7),所述集水井(2)内安装有抽水通道(8),所述抽水通道(8)的下方安装有支撑底座(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通道(8)内部设有过滤层(81)和放置室(82),所述过滤层(81)与放置室(82)相通,所述过滤层(81)设置在放置室(82)的外侧,所述放置室(82)内设有水泵(83),所述水泵(83)顶部连接有抽水管(84),所述抽水管(84)贯穿于密封盖(7)中心,所述抽水管(84)外部连接安装有水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通道(8)的表面开设有蜂窝状孔洞,所述过滤层(81)内依次设置有过滤网层(10)、碎石层(11)和活性炭层(12),所述过滤网层(10)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包裹在碎石层(11)的外侧,所述碎石层(11)内设有过滤石,所述活性炭层(12)内安装有活性炭,所述过滤网层(10)、碎石层(11)和活性炭层(12)之间设有筛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9)为圆柱形,所述支撑底座(9)内设有限位槽(91),所述限位槽(91)的下方设有缓冲柱(92),所述抽水通道(8)密封安装在限位槽(9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装置(6)包括有过滤头(61)、引流管(62)、抽水机(63)和出水管(64),所述过滤头(61)伸进基坑(1)内,所述过滤头(61)的一端连通引流管(62),所述引流管(62)的一端连接抽水机(63),所述抽水机(63)的一端连接出水管(64),所述出水管(64)延伸进集水井(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石的直径小于过滤网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柱(92)为橡胶柱。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头(61)内设有不锈钢密网。
1-基坑;2-集水井;3-压水环;4-井盖;5-连通孔;6-引流装置;61-过滤头;62-引流管;63-抽水机;64-出水管;7-密封盖;8-抽水通道;81-过滤层;82-放置室;83-水泵;84-抽水管;9-支撑底座;91-限位槽;92-缓冲柱;10-过滤网层;11-碎石层;12-活性炭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25576.5U CN218175890U (zh) | 2022-07-25 | 2022-07-25 | 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排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25576.5U CN218175890U (zh) | 2022-07-25 | 2022-07-25 | 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排水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175890U true CN218175890U (zh) | 2022-12-30 |
Family
ID=84614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925576.5U Active CN218175890U (zh) | 2022-07-25 | 2022-07-25 | 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排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175890U (zh) |
-
2022
- 2022-07-25 CN CN202221925576.5U patent/CN21817589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25295A (zh) | 基坑地下水回灌系统 | |
CN110578553B (zh) | 虹吸式反坡排水系统及排水方法 | |
CN108797756A (zh) | 一种景观绿化内雨水渗透净化储蓄系统 | |
CN110439015B (zh) | 一种具有清孔功能的降水井结构 | |
CN215053140U (zh) | 一种钢筋笼降水井 | |
CN107354949B (zh) | 用于紧邻高边坡的地铁车站基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系统 | |
CN218175890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排水装置 | |
CN110542143B (zh) | 中深层地热能采集同井抽回系统 | |
CN210797601U (zh) | 深井降排水装置 | |
CN216892484U (zh) | 一种可回收双套管轻型井点降水装置 | |
KR100964741B1 (ko) | 오염방지용 지하수 취수구조 | |
CN109024645B (zh) | 一体化止水帷幕、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和方法 | |
CN116537236A (zh) | 一种土建施工基坑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6475128U (zh) | 一种集水井内设临时水箱的建筑底板抽排水结构 | |
CN206721904U (zh) | 一种集成降水抽水系统 | |
CN212612560U (zh) | 一种基坑侧壁引水装置 | |
CN211057828U (zh) | 一种土方填挖临时排水结构 | |
CN108286259A (zh) | 一种软土地基基坑降水装置 | |
CN210238697U (zh) | 一种绿地改良结构 | |
CN209941789U (zh) | 一种应用于河道的自渗反滤回灌系统 | |
CN221721692U (zh) | 一种筏板基础穿底板管井的防水结构 | |
CN111501883A (zh) | 一种河湖水道清淤筛分装置 | |
CN215211470U (zh) | 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沥液用抽排井 | |
CN219262444U (zh) | 一种用于矿井渗水集水坑的加固及排水装置 | |
CN220620274U (zh) | 一种具有过滤结构的集水廊道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528313 No.1 (No.16), Xinlan Road, Nanyong Community, Chencun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Residence Declaration) Patentee after: Foshan xinouke electromechan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000 No. 3, Industry No. 4, Old Guangzhu Road, Nanyong, Chencun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oshan xinouke electromechanical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