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74474U - 一种塔吊附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塔吊附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74474U
CN218174474U CN202221908533.6U CN202221908533U CN218174474U CN 218174474 U CN218174474 U CN 218174474U CN 202221908533 U CN202221908533 U CN 202221908533U CN 218174474 U CN218174474 U CN 2181744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crane
wall
arm
hinged
hing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085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祎
张平
徐世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Bureau Third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Bureau Third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Bureau Third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Bureau Third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0853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744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744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744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塔吊附墙装置。所述塔吊附墙装置包括塔吊主体、第一附臂、第二附臂、延伸件、第三附臂和平衡件。通过在建筑主体上设置延伸件,延长了第一墙体可以附墙的长度范围,减少了塔吊布置的不利条件,使得塔吊附臂附墙所需张拉角度满足设计要求,相比于现有其他塔吊附墙专利,该塔吊附墙装置的塔吊主体可以距离建筑主体更近,且无需额外增加塔吊数量或附臂长度,降低了施工成本,通过在延伸件和第二墙体之间设置平衡件,使得延伸件保持稳定,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该塔吊附墙装置无视建筑主体投影范围的附着点,可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突发附墙问题,适用性更广,无需塔吊安装前的策划。

Description

一种塔吊附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塔吊附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程领域塔吊受桩基、承台等地下临时或永久性结构影响,无法较好地贴近高层建筑物,导致塔吊基础已限定范围的条件下,塔吊附臂附墙所需张拉角度不在设计允许范围内,需增加塔吊数量或附臂长度才能维持塔吊稳定,大幅增加了施工成本及施工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塔吊附墙装置,施工成本低,安全风险低。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塔吊附墙装置,包括:
塔吊主体,设置于建筑主体的一侧,所述塔吊主体朝向所述建筑主体的一侧间隔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第一附臂,所述第一附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铰接组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建筑主体的第一墙体通过铰接组件铰接;
第二附臂,所述第二附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铰接组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墙体通过铰接组件铰接;
延伸件,所述延伸件包括相连接的固定部和延伸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的内侧,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墙体上,所述延伸部延伸至所述建筑主体的外侧;
第三附臂,所述第三附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铰接组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延伸部通过铰接组件铰接;
平衡件,所述平衡件的一端与所述延伸部通过铰接组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建筑主体的第二墙体通过铰接组件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塔吊附墙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铰接组件包括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和调节杆,所述第一铰接座和所述第二铰接座铰接,所述调节杆安装长度可调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铰接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塔吊附墙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与所述第二铰接座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塔吊附墙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铰接组件还包括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段上,所述第二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段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塔吊附墙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铰接组件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座和所述第二铰接座转动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塔吊附墙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平衡件包括本体部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部两端的第一套筒部和第二套筒部,所述第一套筒部与一个所述铰接组件的所述调节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套筒部与另一个所述铰接组件的所述调节杆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塔吊附墙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本体部包括槽钢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槽钢两端的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塔吊附墙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延伸件为方钢,所述延伸件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墙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塔吊附墙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二墙体上设置有避让孔,所述延伸部贯穿所述避让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塔吊附墙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二附臂、所述第三附臂和所述延伸件围设形成锐角三角形,所述延伸件、所述平衡件和所述第二墙体围设形成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附臂、所述第二附臂和所述塔吊主体围设形成钝角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塔吊附墙装置,通过在建筑主体上设置延伸件,延长了第一墙体可以附墙的长度范围,减少了塔吊布置的不利条件,使得塔吊附臂附墙所需张拉角度满足设计要求,相比于现有其他塔吊附墙专利,该塔吊附墙装置的塔吊主体可以距离建筑主体更近,且无需额外增加塔吊数量或附臂长度,降低了施工成本,通过在延伸件和第二墙体之间设置平衡件,使得延伸件保持稳定,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该塔吊附墙装置无视建筑主体投影范围的附着点,可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突发附墙问题,适用性更广,无需塔吊安装前的策划,该塔吊附墙装置所需零件均为施工现场的零件,可以与各种不同型号的标准附臂构件适配,无需额外定制加工,造价低,施工周期短,生产垫资和制造工期方面的限制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塔吊附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塔吊附墙装置中铰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塔吊附墙装置中平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塔吊附墙装置中平衡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
1-塔吊主体;2-第一附臂;3-第二附臂;4-延伸件;5-第三附臂;6-平衡件;
7-铰接组件;
11-第一连接端;12-第二连接端;
41-固定部;42-延伸部;
61-本体部;62-第一套筒部;63-第二套筒部;
71-第一铰接座;72-第二铰接座;73-调节杆;74-第一螺母;75-第二螺母;
76-转轴;
731-第一螺纹段;732-第二螺纹段;
100-第一墙体;200-第二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塔吊附墙装置,该塔吊附墙装置包括塔吊主体1、第一附臂2、第二附臂3、延伸件4、第三附臂5和平衡件6。塔吊主体1设置于建筑主体的一侧,塔吊主体1朝向建筑主体的一侧间隔设置有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第一附臂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端11通过铰接组件7铰接,另一端与建筑主体的第一墙体100通过铰接组件7铰接。第二附臂3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端12通过铰接组件7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墙体100通过铰接组件7铰接。延伸件4包括相连接的固定部41和延伸部42,固定部41位于建筑主体的内侧,并固定连接于第一墙体100上,延伸部42延伸至建筑主体的外侧。第三附臂5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端12通过铰接组件7铰接,另一端与延伸部42通过铰接组件7铰接。平衡件6的一端与延伸部42通过铰接组件7铰接,另一端与建筑主体的第二墙体200通过铰接组件7铰接。
通过在建筑主体上设置延伸件4,延长了第一墙体100可以附墙的长度范围,减少了塔吊布置的不利条件,使得塔吊附臂附墙所需张拉角度满足设计要求,相比于现有其他塔吊附墙专利,该塔吊附墙装置的塔吊主体1可以距离建筑主体更近,且无需额外增加塔吊数量或附臂长度,降低了施工成本,通过在延伸件4和第二墙体200之间设置平衡件6,使得延伸件4保持稳定,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该塔吊附墙装置无视建筑主体投影范围的附着点,可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突发附墙问题,适用性更广,无需塔吊安装前的策划,该塔吊附墙装置所需零件均为施工现场的零件,可以与各种不同型号的标准附臂构件适配,无需额外定制加工,造价低,施工周期短,生产垫资和制造工期方面的限制小。
可选地,铰接组件7包括第一铰接座71、第二铰接座72和调节杆73,第一铰接座71和第二铰接座72铰接,调节杆73安装长度可调地设置于第二铰接座72上。当铰接组件7应用于第一附臂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端11铰接时,第一铰接座71与第一连接端11连接,第二铰接座72通过调节杆73与第一附臂2的一端连接,由于调节杆73的安装长度可调,可以与各种不同型号的标准附臂构件适配。
可选地,调节杆73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段731和第二螺纹段732,第一螺纹段731与第二铰接座72螺纹连接。第二铰接座72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段731螺纹连接的螺纹套筒,第一附臂2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螺纹段732螺纹连接的螺纹套筒,当铰接组件7应用于第一附臂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端11铰接时,第一螺纹段731与第二铰接座72的螺纹套筒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段732与第一附臂2的一端的螺纹套筒螺纹连接,旋转调节杆73即可调节第一螺纹段731旋入第二铰接座72的螺纹套筒的长度,以及第二螺纹段732旋入第一附臂2的一端的螺纹套筒的长度,从而实现调节杆73的安装长度调节,进而调节第一附臂2的一端和第一连接端11的距离,以与各种不同型号的标准附臂构件适配。
为防止调整好的调节杆73打滑,可选地,铰接组件7还包括第一螺母74和第二螺母75,第一螺母74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段731上,第二螺母75螺纹连接于第二螺纹段732上。当铰接组件7应用于第一附臂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端11铰接时,第一螺母74与第二铰接座72的螺纹套筒紧紧贴靠,第二螺母75与第一附臂2的一端的螺纹套筒紧紧贴靠,第一螺母74和第二螺母75起到加固限位的作用,提高了铰接组件7的结构稳定性。
可选地,铰接组件7还包括转轴76,转轴76分别与第一铰接座71和第二铰接座72转动配合。转轴76具体可以是螺栓的螺柱部,取材方便,成本低,安装简单。
当铰接组件7应用于第一附臂2的另一端与建筑主体的第一墙体100的铰接、第二附臂3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端12的铰接、第二附臂3的另一端与第一墙体100的铰接、第三附臂5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端12的铰接、第三附臂5的另一端与延伸部42的铰接、平衡件6的一端与延伸部42的铰接、平衡件6的另一端与建筑主体的第二墙体200的铰接时,连接方式和工作原理与铰接组件7应用于第一附臂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端11的铰接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为方便平衡件6的两端分别与铰接组件7的调节杆73螺纹连接,可选地,平衡件6包括本体部61以及分别设置于本体部61两端的第一套筒部62和第二套筒部63,第一套筒部62与一个铰接组件7的调节杆73螺纹连接,第二套筒部63与另一个铰接组件7的调节杆73螺纹连接。为降低选材难度,可选地,本体部61包括槽钢以及分别设置于槽钢两端的钢板,槽钢采用18#a槽钢,钢板的尺寸为240×240×25mm。为方便现场施工,可选地,延伸件4为方钢,延伸件4的尺寸不小于400×200×16mm,延伸件4通过螺栓与第一墙体100固定连接。为方便悬挑设置延伸部42,可选地,第二墙体200上设置有避让孔,延伸部42贯穿避让孔。
为提高塔吊附墙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可选地,第二附臂3、第三附臂5和延伸件4围设形成锐角三角形,延伸件4、平衡件6和第二墙体200围设形成直角三角形,第一附臂2、第二附臂3和塔吊主体1围设形成钝角三角形。建筑主体施工期间,第二墙体200预留孔洞,第一墙体100强度完成后施工穿墙螺栓与延伸件4相连(或采用预埋形式),待建筑主体的层数升高后,在预留孔洞一侧搭设外部脚手架,脚手架完成后设置铰接组件7穿墙连接(或采用预埋形式),通过铰接组件7将平衡件6、第三附臂5与延伸件4相连,形成稳定三角形。
本实施例提供的塔吊附墙装置,通过在建筑主体上设置延伸件4,延长了第一墙体100可以附墙的长度范围,减少了塔吊布置的不利条件,使得塔吊附臂附墙所需张拉角度满足设计要求,相比于现有其他塔吊附墙专利,该塔吊附墙装置的塔吊主体1可以距离建筑主体更近,且无需额外增加塔吊数量或附臂长度,降低了施工成本,通过在延伸件4和第二墙体200之间设置平衡件6,使得延伸件4保持稳定,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该塔吊附墙装置无视建筑主体投影范围的附着点,可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突发附墙问题,适用性更广,无需塔吊安装前的策划,该塔吊附墙装置所需零件均为施工现场的零件,可以与各种不同型号的标准附臂构件适配,无需额外定制加工,造价低,施工周期短,生产垫资和制造工期方面的限制小。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塔吊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塔吊主体(1),设置于建筑主体的一侧,所述塔吊主体(1)朝向所述建筑主体的一侧间隔设置有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12);
第一附臂(2),所述第一附臂(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11)通过铰接组件(7)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建筑主体的第一墙体(100)通过铰接组件(7)铰接;
第二附臂(3),所述第二附臂(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12)通过铰接组件(7)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墙体(100)通过铰接组件(7)铰接;
延伸件(4),所述延伸件(4)包括相连接的固定部(41)和延伸部(42),所述固定部(41)位于所述建筑主体的内侧,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墙体(100)上,所述延伸部(42)延伸至所述建筑主体的外侧;
第三附臂(5),所述第三附臂(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12)通过铰接组件(7)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延伸部(42)通过铰接组件(7)铰接;
平衡件(6),所述平衡件(6)的一端与所述延伸部(42)通过铰接组件(7)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建筑主体的第二墙体(200)通过铰接组件(7)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组件(7)包括第一铰接座(71)、第二铰接座(72)和调节杆(73),所述第一铰接座(71)和所述第二铰接座(72)铰接,所述调节杆(73)安装长度可调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铰接座(7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吊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73)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段(731)和第二螺纹段(732),所述第一螺纹段(731)与所述第二铰接座(72)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吊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组件(7)还包括第一螺母(74)和第二螺母(75),所述第一螺母(74)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段(731)上,所述第二螺母(75)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段(732)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吊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组件(7)还包括转轴(76),所述转轴(76)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座(71)和所述第二铰接座(72)转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吊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件(6)包括本体部(61)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部(61)两端的第一套筒部(62)和第二套筒部(63),所述第一套筒部(62)与一个所述铰接组件(7)的所述调节杆(73)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套筒部(63)与另一个所述铰接组件(7)的所述调节杆(73)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塔吊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61)包括槽钢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槽钢两端的钢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件(4)为方钢,所述延伸件(4)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墙体(100)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墙体(200)上设置有避让孔,所述延伸部(42)贯穿所述避让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塔吊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附臂(3)、所述第三附臂(5)和所述延伸件(4)围设形成锐角三角形,所述延伸件(4)、所述平衡件(6)和所述第二墙体(200)围设形成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附臂(2)、所述第二附臂(3)和所述塔吊主体(1)围设形成钝角三角形。
CN202221908533.6U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塔吊附墙装置 Active CN2181744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08533.6U CN218174474U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塔吊附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08533.6U CN218174474U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塔吊附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74474U true CN218174474U (zh) 2022-12-30

Family

ID=84614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08533.6U Active CN218174474U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塔吊附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744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58597U (zh) 一种钢结构抗风柱
US20140076835A1 (en) Rotating Tower Crane
US4167740A (en) One man antenna tower
CN218174474U (zh) 一种塔吊附墙装置
CN114314323A (zh) 一种预制构件吊具及吊装纠偏方法
CN208594487U (zh) 高层塔柱施工用角度可调爬模防护系统
CN212641762U (zh) 一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的预埋件
CN115522639A (zh) 结构抗风柱的点爪式耗能万向柱脚节点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JP3232365U (ja) 枢接バックルタワーの綴合臨時施錠・垂直度微調整設備
CN212026701U (zh) 一种带有w形接缝的预制剪力墙水平连接结构
CN209065310U (zh) 一种应用于塔式起重机的内置支撑平台
CN208762875U (zh) 一种桥梁预埋管纠偏结构
CN113565107A (zh) 一种锚索锚具与腰梁的连接装置
CN217229929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屋面塔吊安装的链接锁定装置
CN219411972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框架的稳固斜撑装置
CN219430534U (zh) 一种多功能悬挑三角托架
CN218713074U (zh) 一种工程建筑基坑的支护结构
CN207620347U (zh) 一种爬升式脚手架防坠装置
CN213294482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用稳固装置
CN213508479U (zh) 一种装配式钢围檩
CN220035418U (zh) 一种建筑工程打桩用固定结构
CN216194785U (zh) 一种基坑支护变形模板支撑加固结构
CN212744880U (zh) 一种简便可提升防风拉索
CN218933148U (zh) 一种梁和h型钢组合式基坑支护桩结构
CN217733993U (zh) 灌注桩施工用自稳定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