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70058U - 管束打压工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管束打压工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70058U
CN218170058U CN202221750903.8U CN202221750903U CN218170058U CN 218170058 U CN218170058 U CN 218170058U CN 202221750903 U CN202221750903 U CN 202221750903U CN 218170058 U CN218170058 U CN 2181700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ase
fixed
sliding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5090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士涛
刘玉习
张岩民
房玉成
房鹏
李荣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ntuo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ntuo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ntuo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ntuo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5090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700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700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700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束加压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管束打压工装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壁顶端上方设置有顶座,所述底座的外壁顶端与顶座的外壁底端之间设置有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夹持部件、升降部件和连接部件,所述夹持部件设置在底座的外壁顶端两侧,所述升降部件设置在顶座的外壁上下侧的两端,通过上述方式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组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来对管束的外壁的前后端进行夹紧,使得对管束的夹持作用点数量提高,从而能够提高对在一定范围内长度较长的管束的固定效果。

Description

管束打压工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束加压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管束打压工装设备。
背景技术
平行流换热器由多孔扁管、散热翅片和集流管组成。扁管两端分别插入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利用设置在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上的隔板分隔而形成串连通道。翅片和集流管表面涂敷有钎料和钎剂,整个芯体用夹具夹持,通过钎焊炉整体焊接而成,而集流管在制备完成后,需要利用打压工装对集流管的密封进行试验。
而中国专利于2022.01.28公开的公开号为CN215659902U中的公开了一种新型浮头换热器管束打压工装,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中部螺纹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通过滑块与滑槽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架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罩,所述底板靠近第一限位罩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罩,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机构与第一限位罩、第二限位罩,限位机构与第一限位罩、第二限位罩的设置便于更好地对工件进行限位,便于更好地对工件进行加工。
上述专利虽然能够对管束进行夹持,但是其只通过一限位罩来对管束进行夹持,这就使得对管束的夹持作用点较为单一,进而导致当待检测的管束长度较长时,单一的夹持作用点会导致装置对管束夹持的效果降低。
因此,发明管束打压工装设备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管束打压工装设备,以解决但是其只通过一限位罩来对管束进行夹持,这就使得对管束的夹持作用点较为单一,进而导致当待检测的管束长度较长时,单一的夹持作用点会导致装置对管束夹持的效果降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管束打压工装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壁顶端上方设置有顶座,所述底座的外壁顶端与顶座的外壁底端之间设置有夹紧组件;
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夹持部件、升降部件和连接部件,所述夹持部件设置在底座的外壁顶端两侧,所述升降部件设置在顶座的外壁上下侧的两端,所述连接部件设置在夹持部件与升降部件之间。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外壁顶端两侧均固定有侧支撑板,所述侧支撑板的外壁顶端均与顶座的外壁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外壁顶端中心处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外壁顶端均与顶座的外壁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部件包括滑动座a,所述滑动座a的外壁底端均与底座的外壁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座a的外壁顶端均开设有滑槽a,所述滑动座a的外壁顶端前后侧均设置有下固定座,所述下固定座的底端均与滑槽a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下固定座的外壁顶端正上方设置有上固定座。
优选的,所述下固定座的外壁两侧均固定有曲型架,所述曲型架的外壁均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套接有螺杆,所述螺杆靠近滑动座a外壁两侧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限位插块,所述滑动座a的外壁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插槽,所述限位插块均与限位插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固定座与上固定座的外壁两侧均固定有方形板,底端所述方形板的外壁底端均固定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上端均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与上端所述方形板的外壁顶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固定座的外壁顶端均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壁顶端上方设置有滑动座b,所述连接杆的外壁顶端均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动座b的外壁底端在与滑块对应位置处均开设有滑槽b,所述滑块均与滑槽b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部件包括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的底端均与顶座的外壁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顶座的外壁底端在与电控箱对应位置处均固定有电控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件为固定架,所述电控伸缩杆的底端与固定架的外壁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底端与滑动座b的外壁顶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技术人员可根据管束的长度先调节两组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之间的相对距离,使得两组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能分别对待测试的管束的外壁前后端进行夹紧,接着控制电控伸缩杆进行伸长使得上固定座向下移动配合下固定座对管束进行夹紧,通过上述方式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组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来对管束的外壁的前后端进行夹紧,使得对管束的夹持作用点数量提高,从而能够提高对在一定范围内长度较长的管束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部件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动座a与下固定座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底座;110、顶座;120、侧支撑板;200、滑动座a;210、下固定座;220、曲型架;221、螺杆;222、限位插块;300、电控箱;310、电控伸缩杆;320、固定架;400、滑动座b;410、连接杆;411、滑块;420、上固定座;500、方形板;510、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束打压工装设备,包括底座100,底座100的外壁顶端上方设置有顶座110,底座100的外壁顶端两侧均固定有侧支撑板120,侧支撑板120的外壁顶端均与顶座110的外壁底端固定连接,底座100的外壁顶端中心处固定有隔板,隔板的外壁顶端均与顶座110的外壁底端固定连接,设置的底座100可通过隔板和侧支撑板120对顶座110的底端进行支撑,优选的,设置的底座100、顶座110和侧支撑板120的材质均可选用高强度的合金板材或者树脂板材;
底座100的外壁顶端与顶座110的外壁底端之间设置有夹紧组件,夹紧组件包括夹持部件、升降部件和连接部件,夹持部件设置在底座100的外壁顶端两侧,设置的夹持部件是为了对待测试的管束外壁进行夹紧固定,夹持部件包括滑动座a200,滑动座a200的外壁底端均与底座100的外壁顶端两侧固定连接,设置的滑动座a200的作用是为了对下固定座210的底端进行支撑,滑动座a200的外壁顶端均开设有滑槽a,滑动座a200的外壁顶端前后侧均设置有下固定座210,下固定座210的底端均与滑槽a内壁滑动连接,设置的下固定座210的外壁底端固定有T型滑块,而设置的T型滑块可与滑槽a的内壁进行滑动连接,而设置的下固定座210的顶端外壁也开设有弧形槽,管束的外壁底端可与弧形槽配合使用,下固定座210的外壁顶端正上方设置有上固定座420,设置的上固定座420是为了对管束的外壁顶端进行固定,而设置的上固定座420的外壁底端也开设有弧形槽,下固定座210的外壁两侧均固定有曲型架220,设置的曲型架220的作用是为了对螺杆221进行放置,而设置的曲型架220的材质为钢,曲型架220的外壁均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套接有螺杆221,螺杆221靠近滑动座a200外壁两侧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限位插块222,滑动座a200的外壁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插槽,限位插块222均与限位插槽的内壁滑动连接,设置的曲型架220的外壁两侧在与螺杆221连接处均开设有螺孔,而螺杆221均与螺孔螺纹连接,设置的滑动座a200的外壁两侧开设的限位插槽呈条形阵列的方式布置,工人可通过旋转螺杆221使得螺杆221能带动限位插块222进行移动,而限位插块222在移动时可通过插入限位插槽内来使得下固定座210与曲型架220保持固定;
下固定座210与上固定座420的外壁两侧均固定有方形板500,底端方形板500的外壁底端均固定有固定轴510,设置的方形板500的作用是为了安装固定轴510,而设置的固定轴510是为了使得下固定座210与上固定座420在移动时能一起进行,进而使得下固定座210与上固定座420能始终保持在同一竖直方向位置处,固定轴510的上端均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与上端方形板500的外壁顶端连接,设置的固定轴510的外壁还开设有外螺纹,设置的固定轴510的外壁且位于上端方形板500的外壁顶端上方还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设置的锁紧螺母可在上固定座420向下移动后进行锁紧,进而能提高下固定座210与上固定座420之间的固定效果,上固定座420的外壁顶端均固定有连接杆410,连接杆410的外壁顶端上方设置有滑动座b400,设置的上固定座420的顶端可通过连接杆410与滑块411和滑动座b400的外壁底端进行滑动连接,连接杆410的外壁顶端均固定有滑块411,滑动座b400的外壁底端在与滑块411对应位置处均开设有滑槽b,滑块411均与滑槽b的内壁滑动连接,设置的滑块411为T型滑块,而设置的上固定座420可通过连接杆410和滑块411在滑动座b400外壁底端开设的滑槽b内进行前后滑动;
升降部件设置在顶座110的外壁上下侧的两端,连接部件设置在夹持部件与升降部件之间,设置的升降部件是为了控制滑动座b400和上固定座420进行上下移动,升降部件包括电控箱300,设置的电控箱300可通过通电或者断电的方式来控制电控伸缩杆310进行伸缩,电控箱300的底端均与顶座110的外壁顶端两侧固定连接,顶座110的外壁底端在与电控箱300对应位置处均固定有电控伸缩杆310,设置的电控伸缩杆310具体为电动推杆,而电动推杆是一种新型的电动执行机构,电动推杆主要由电机、推杆和控制装置等机构组成的一种新型直线执行机构,可以实现远距离控制和集中控制,电动推杆在一定范围行程内作往返运动,连接部件为固定架320,电控伸缩杆310的底端与固定架320的外壁顶端固定连接,固定架320的底端与滑动座b400的外壁顶端固定连接,设置的固定架320是为了代替电控伸缩杆310的底端与滑动座b400的外壁顶端进行固定连接,进而提高电控伸缩杆310对滑动座b400固定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先根据待测试管束的尺寸,通过下固定座210底端固定的T型滑块和滑块411来对两组下固定座210和上固定座420的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旋转螺杆221使得螺杆221带动限位插块222插入相对应位置的限位插槽内,进而将下固定座210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取出待测试的管束,并将其底端放置在下固定座210顶端开设的弧形槽内,放置完成后,通过电控箱300对电控伸缩杆310进行通电,使得电控伸缩杆310在通电后进行伸长,而电控伸缩杆310在伸长后会带动固定架320与滑动座b400向下移动,进而使得上固定座420向下移动来对管束的外壁顶端进行接触,而随着上固定座420的移动,其会配合下固定座210对管束进行夹紧固定,固定完成后工人在旋转锁紧螺母,使得锁紧螺母能通过方形板500来提高上固定座420与下固定座210之间的固定效果,固定完成后工人可对管束进行一端进行密封,然后即可进行加压操作,加压测试完成后,工人再将锁紧螺母进行反转,接着再控制电控伸缩杆310进行伸缩使得上固定座420向上进行移动,随后即可将管束取下并进行更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管束打压工装设备,包括底座(100),所述底座(100)的外壁顶端上方设置有顶座(1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的外壁顶端与顶座(110)的外壁底端之间设置有夹紧组件;
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夹持部件、升降部件和连接部件,所述夹持部件设置在底座(100)的外壁顶端两侧,所述升降部件设置在顶座(110)的外壁上下侧的两端,所述连接部件设置在夹持部件与升降部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束打压工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的外壁顶端两侧均固定有侧支撑板(120),所述侧支撑板(120)的外壁顶端均与顶座(110)的外壁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00)的外壁顶端中心处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外壁顶端均与顶座(110)的外壁底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束打压工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包括滑动座a(200),所述滑动座a(200)的外壁底端均与底座(100)的外壁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座a(200)的外壁顶端均开设有滑槽a,所述滑动座a(200)的外壁顶端前后侧均设置有下固定座(210),所述下固定座(210)的底端均与滑槽a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下固定座(210)的外壁顶端正上方设置有上固定座(4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束打压工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座(210)的外壁两侧均固定有曲型架(220),所述曲型架(220)的外壁均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套接有螺杆(221),所述螺杆(221)靠近滑动座a(200)外壁两侧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限位插块(222),所述滑动座a(200)的外壁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插槽,所述限位插块(222)均与限位插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束打压工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座(210)与上固定座(420)的外壁两侧均固定有方形板(500),底端所述方形板(500)的外壁底端均固定有固定轴(510),所述固定轴(510)的上端均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与上端所述方形板(500)的外壁顶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束打压工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座(420)的外壁顶端均固定有连接杆(410),所述连接杆(410)的外壁顶端上方设置有滑动座b(400),所述连接杆(410)的外壁顶端均固定有滑块(411),所述滑动座b(400)的外壁底端在与滑块(411)对应位置处均开设有滑槽b,所述滑块(411)均与滑槽b的内壁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束打压工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件包括电控箱(300),所述电控箱(300)的底端均与顶座(110)的外壁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顶座(110)的外壁底端在与电控箱(300)对应位置处均固定有电控伸缩杆(3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束打压工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为固定架(320),所述电控伸缩杆(310)的底端与固定架(320)的外壁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320)的底端与滑动座b(400)的外壁顶端固定连接。
CN202221750903.8U 2022-07-08 2022-07-08 管束打压工装设备 Active CN2181700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50903.8U CN218170058U (zh) 2022-07-08 2022-07-08 管束打压工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50903.8U CN218170058U (zh) 2022-07-08 2022-07-08 管束打压工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70058U true CN218170058U (zh) 2022-12-30

Family

ID=84612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50903.8U Active CN218170058U (zh) 2022-07-08 2022-07-08 管束打压工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700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21214A (zh) 一种圆管上切割方槽的设备
CN218170058U (zh) 管束打压工装设备
CN113182765A (zh) 一种便于圆管自动焊接的夹持装置
CN116673370A (zh) 一种扁管弯管机头结构
CN216503242U (zh) 一种动车组空调冷凝管仿形焊接工装
CN215237027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直管全自动弯管机
CN215919548U (zh) 一种板翅式换热器生产用焊接装置
CN209919223U (zh) 一种不锈钢翅片管焊接辅助工装
CN209442251U (zh) 一种铁芯气动外夹工装
CN208992104U (zh) 空调冷凝器自动插u管组装设备
CN220208734U (zh) 一种电感线圈校正治具
CN109290761A (zh) 空调冷凝器自动插u管组装设备
CN207372090U (zh) 一种弯管机的定位机构
CN214558134U (zh) 新能源汽车冷凝器多功能装配焊接装置
CN218532424U (zh) 一种用于空调制冷管的弯管器
CN213135531U (zh) 一种钢管束总装焊接设备
CN220993586U (zh) 薄金属加工件的夹持装置
CN216830776U (zh) 一种用于散热带式芯体的装配工作台
CN215358093U (zh) 一种推拉力机平台固定治具
CN206084294U (zh) 一种车用座椅导轨滑块的装配设备
CN218069619U (zh) 一种可调整机头位置的线圈绕线机
CN219465452U (zh) 一种便于定位调节的工装夹具
CN220196016U (zh) 一种双头弯管机
CN216178710U (zh) 一种工装调节装置
CN211578555U (zh) 一种电厂用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