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65295U - 采样装置及采样系统 - Google Patents

采样装置及采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65295U
CN218165295U CN202221630593.6U CN202221630593U CN218165295U CN 218165295 U CN218165295 U CN 218165295U CN 202221630593 U CN202221630593 U CN 202221630593U CN 218165295 U CN218165295 U CN 218165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on
bottle
sampling device
opening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3059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东
张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uangwei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guangwei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uangwei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guangwei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3059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652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65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652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样装置及采样系统,该采样装置包括:采集瓶,包括具有敞口的瓶体,瓶体具有收容腔;主体部,适于设置在内窥镜上,包括安装接口,安装接口上设置有收集口和排气口,收集口适于与内窥镜连通,排气口适于与外部负压机构连通,瓶体能够拆卸的安装于安装接口,在瓶体安装于安装接口时,排气口和收集口均与收容腔连通,收集口伸入敞口内部预设距离,从而当拆卸瓶体时,超过收集口的组织液体在压差作用下回落至敞口内的收集口处,组织液体不容易从敞口洒出,降低了引起传染性疾病交叉感染的风险,安全性较高,而且采样过程中操作者无需时刻观察瓶体的液位,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采样装置及采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织样本采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样装置及采样系统。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一种可插入人体体腔和脏器内腔进行直接观察、诊断、治疗的医用仪器。通常,在用内窥镜对人体进行疾病检查时,需要将样本从体内取出并在其他仪器上进行检查化验。因此通常配合组织采样装置使用。
组织采样装置通常包括主体和安装于主体上的采集瓶,采集瓶安装在主体上。现有的组织采样装置,主体上设置有安装接口,安装接口上设置收集管道和排气管道,当采集瓶安装在安装接口时,收集管道和排气管道的管口与采集瓶对接连通,但其管口并没有伸入至采集瓶的敞口内,需要使用者时刻观察采集瓶的组织液位,防止其超过一定高度。因此,现有技术的组织采样装置不可避免的出现组织液位过高,拆卸采集瓶时组织液外溢出,带来交叉感染的风险。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样装置采集操作更加方便安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样装置,包括:
采集瓶,包括具有敞口的瓶体,所述瓶体具有收容腔;
主体部,适于设置在内窥镜上,包括安装接口,所述安装接口上设置有收集口和排气口,所述收集口适于与内窥镜连通,所述排气口适于与外部负压机构连通,所述瓶体能够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安装接口,在所述瓶体安装于所述安装接口时,所述排气口和所述收集口均与所述收容腔连通,所述收集口位于所述敞口内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包括其内形成有至少部分收集通道的收集管,所述收集口位于所述收集管的末端,所述收集管适于伸入所述敞口内部与所述收容腔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包括基体和活动设置于所述基体上阀体,所述阀体可操作的在收集组织样本的收集位置和切断收集通道的关断位置之间切换;
所述收集管设置于所述阀体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阀体可转动的设置,所述阀体包括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用于供用户操作以转动所述阀体在所述收集位置和关断位置之间切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口设置于所述阀体面向所述敞口的端面上,所述排气口高于所述敞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收集管伸入所述敞口、并与所述敞口的内壁密封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采集瓶包括与所述安装接口对接的对接凸台,所述敞口位于所述对接凸台的中心位置,所述对接凸台包括环绕所述敞口的对接台面,所述对接台面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排气口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阀体包括环绕所述收集管设置的环形空隙,所述环形空隙的上端与排气口对接,所述环形空隙的下端与所述通孔对接,所述环形空隙与所述通孔的转动路径匹配,在所述瓶体旋转过程中,所述环形空隙始终与所述通孔对接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对接凸台与所述安装接口插接,所述对接凸台的外侧壁与所述安装接口的内侧壁密封连接。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样系统,包括内窥镜以及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采样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样装置包括采集瓶和主体部,主体部适于设置在内窥镜上,包括安装接口,安装接口上设置有收集口和排气口的,采集瓶包括具有敞口的瓶体,采集瓶通过敞口一端与安装接口连接,实现收集口和排气口与瓶体的收容腔的连通,在瓶体安装于安装接口时,收集口位于瓶体的敞口内部,从而当拆卸瓶体时,超过收集口的组织液体在压差作用下回落至敞口内的收集口处,组织液体不容易从敞口洒出,降低了引起传染性疾病交叉感染的风险,安全性较高,而且采样过程中操作者无需时刻观察瓶体的液位,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样装置连接在内窥镜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采样装置在样本采集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采样装置在非样本采集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采样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采样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采样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采样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采样装置的采集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的采样装置的阀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内窥镜;11-吸引管路;40、140、240-基体;30、130、230-阀体; 33-第一阀通道;20、120、220-瓶体;200、2240-敞口;21、121-盖体;41、 141、241-抽气端口;43、143、243-吸气端口;44、144、244-安装架;42、 142、242-连接架;31、131、231-操作部;145-转接架;32、232-收集管; 320、1441、2440-收集口;34、1442-排气口;224-瓶嘴;225-通孔;223- 对接凸台;236-环形空隙;234-第一环部;235第二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样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该采样装置,可以用于设置在内窥镜10上,并与内窥镜10的吸引管路11对接,从而使样本经吸引管路11流入采样装置并进行采样收集。
该采样装置包括主体部和采集瓶。具体而言,采集瓶包括具有敞口200 的瓶体20,瓶体20的内部具有收容腔,瓶体20可拆卸的设置在主体部上,组织样本经过该敞口200被收集进入并存储在收容腔内。采集瓶还可以包括盖体21,盖体21可拆卸的设置在敞口200处,用于封闭敞口200,形成封闭的收容腔。盖体21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在瓶体20上,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结构,在此不作限制。
主体部具有用于安装瓶体20的安装接口。瓶体20通过敞口200的一端与安装接口可拆卸的连接。具体的,安装接口上设置有收集口320和排气口34,收集口320适于与内窥镜10的吸引管路11连通,排气口34适于与外部负压机构连通,在瓶体20安装于安装接口时,敞口200与收集口320和排气口均对接连通,收集口320位于敞口内部,排气口34位于收容腔外。
具体的,主体部上设置有吸气端口43和抽气端口41。吸气端口43与内窥镜10的吸引管路11对接,抽气端口41用于与外部负压机构连接。吸气端口43和收集口320之间设置有组织样本的收集通道,下文简称收集通道,排气口34与抽气端口41之间设置有排气通道。也即,收集通道的一端与吸引管路11连接,收集口320设置在收集通道的另一端,排气口34设置在排气通道的一端,排气通道的另一端适于连接外部负压机构。其中,外部负压机构可以包括用于抽气的气泵。在采样装置处于采集组织样本的情况下,夹带组织样本的气流经过吸引管路11自吸气端口43进入收集通道,组织样本存储在瓶体20内,空气自排气通道向外排出,从而实现组织样本的采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样装置,包括采集瓶和主体部,主体部适于设置在内窥镜上,主体部的安装接口上设置有收集口和排气口,采集瓶包括具有敞口的瓶体,采集瓶通过敞口一端与安装接口连接,实现收集口和排气口与瓶体的收容腔的连通,在瓶体安装于安装接口时,收集口伸入瓶体的敞口内部预设距离,从而当拆卸瓶体时,超过收集口的组织液体在压差作用下回落至敞口内的收集口处,组织液体不容易从敞口洒出,降低了引起传染性疾病交叉感染的风险,安全性较高,而且采样过程中操作者无需时刻观察瓶体的液位,操作方便。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主体部还包括收集管32,收集管32纵长延伸,收集管32内形成有至少部分收集通道,收集口320位于收集管32的末端,收集管32的一端与吸气端口43连通,当瓶体安装于安装接口时,收集管32的自由端伸入敞口200内部与收容腔连通,收集管32的末端距离敞口预设距离。通过设置适于伸入瓶体内预设距离的收集管,便于组织样本直接输送至瓶体的深处,降低其组织样本污染和堵塞排气口的风险。在一实施例中,上述预设距离可以根据瓶体的深度设置,也可以根据直接设置为具体值,如 2cm或3cm,只要能够满足组织样本采集量,且保留安全不外溢的距离即可,都应该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用户在采集样本的过程完成后,需要取下瓶体20,此时瓶体20并非完全处于竖直状态,其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倾斜有一定角度,如果就此直接取下瓶体20,其内部的组织样本将有很大可能性溢向外部,极易引起传染性疾病的交叉感染。因而在本申请中,收集口320的位置向瓶体深处突出于瓶体20的敞口200一段距离。当外部负压机构经抽气端口41和排气口34,从瓶体20内部抽取气体时,同时瓶体20内部的压力将低于内窥镜10前端部的组织样本液体处的压力,因而形成有气压差(在本申请中称为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人体内部的组织样本混合液体将自内窥镜10的前端部,经内窥镜10的吸引通道(图中未示出)、吸引管路11和收集口320,向瓶体20的内部注入,组织样本自瓶体20的底部向靠近收集口320的方向逐渐填充瓶体 20的内部,组织样本混合液体的液面首先到达收集口320处。一般情况下外部负压机构处于持续工作状态,因而排气口34与组织样本混合液的液面形成的剩余空间内的气压将持续降低,因此在进一步负压作用下,组织样本混合液的液面将浸没收集管32,并逐渐填充满前述的剩余空间。
当用户没有及时取下采集瓶20时,多余的组织样本混合液体将从排气口34和抽气端口41流向外部负压机构,并被外部负压机构所收集,这保证了本申请的采样装置可以在安全的状态下持续工作,避免了通过人工查看组织样本混合液体在瓶体20中的液面位置来控制阀体30的断开或连通的繁琐操作,同时也避免了因人为疏忽引起的不必要风险。
当用户从安装架44上以螺纹旋开的形式开始取下采集瓶20时,采集瓶 20外部的大气气体将从螺纹处迅速进入采集瓶20内部,从而消除了外部负压机构在采集瓶20中形成的负压,此时采集瓶20内部的气压将与内窥镜10 前端部的组织样本液体处的压力保持平衡。而此时病人一般是以平躺或侧卧的体位位于手术床上的,因而用户在使用本申请中的采样装置时的高度是高于内窥镜10前端部的组织样本液体的高度的,在高低液体压强差下,组织样本混合液体将自收集口320处沿着吸引管路回流至内窥镜10的前端部,直至组织样本混合液体的液面脱离收集口320处,此时的组织样本混合液体处于安全距离处。最后将采集瓶20完全取下后,并用盖体21封闭敞口 200。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主体部包括基体40和活动设置于基体40上的阀体30。收集管32设置于阀体30上。收集管32的延伸方向与阀体30的轴线平行,收集管32的末端为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横断面。部分排气通道开设在阀体 30上,排气口34位于排气通道的一端,排气通道的另一端与抽气端口41连通。
具体的,基体40包括安装架44,安装接口设置在安装架44上。阀体30 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架44上,位于安装接口的正上方。阀体30包括操作部 31,安装架44包括阀孔,阀体30设置在阀孔中,阀体30具有一转动轴线,用户通过操作部31转动阀体30使阀体30在收集位置和切断位置之间切换。操作部31在收集位置,收集通道与排气通道通过瓶体20的收容腔连通,组织样本能够通过外部负压机构的抽吸作用下被抽吸进入瓶体20内,存储在收容腔内;操作部31切换到切断位置,收集通道被切断,组织样本无法进入瓶体20内。
抽气端口41和吸气端口43均设置在安装架44上。图2示出了阀体30在收集位置的管路连通状态示意图,图3示出了阀体30在切断位置的管路连通状态示意图。请参见图2,收集口320通过阀体30内部的收集通道与吸气端口 43连通,排气口34与抽气端口41连通,夹带组织样本的气流通过吸气端口 43进入,经过阀体30内的收集通道,自收集口320进入到瓶体20的收容腔内,组织样本存储在瓶体20内,收容腔内的空气依次经过排气口34、抽气端口 41排出瓶体20外。在图3所示的阀体位置,阀体30内部的第一阀通道33将抽气端口41和吸气端口43直接连通,排气口34与抽气端口41断开连通,收集口320与吸气端口43断开连通,从而采样装置无法收集组织样本。当然,排气口34和收集口320也可以仅有其中之一与对应的抽气端口41和吸气端口 43断开,只要能够切断组织样本收集通道即可。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排气口34设置于阀体30面向敞口的端面上,在上下方向上,排气口34高于敞口200设置,从而瓶体20内的空气便于自顶部的排气口34排出。也就是说,排气口34也高于收集口320,能够减小混合组织样本的气流污染排气口34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上”“下”是以图2或图3所示的采样系统(也称内窥镜系统)的图指的上下方向而言,“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见图4,主体部还包括用于连接内窥镜10的连接架42。采样装置通过连接架42固定设置在内窥镜10上。具体的,连接架42包括两个相对的卡持臂,中间具有用于夹持内窥镜10的空间。当然,连接架42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在此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采样装置,主体部上设置有安装接口,瓶体通过其敞口一端与安装接口可拆卸的连接,在瓶体安装于安装口时,收集口位于敞口内部预设距离,从而当拆卸瓶体时,超过收集口的组织液体在压差作用下回落至敞口内的收集口处,组织液体不容易从敞口洒出,降低了引起传染性疾病交叉感染的风险,安全性较高,而且采样过程中操作者无需时刻观察瓶体的液位,操作方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样装置。本实施例提供的采样装置与上述实施例1部分的采样装置的结构类似,下面仅对区别部分进行描述,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标号并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5和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采样装置,包括主体部和采集瓶。采集瓶包括具有敞口的瓶体120和可拆卸连接于瓶体120的敞口一端的盖体 121。主体部包括安装架144、转接架145和阀体130。安装接口设置于安装架144上,瓶体120通过其敞口与安装接口连接。转接架145与安装架144连接,阀体130设置在转接架145上,通过阀体130上设置的操作部131切换其收集位置和切断位置之间切换。
安装架144的内部设置第一收集通道和第一排气通道,收集口1441设置在收集通道的末端,类似的,排气口1442位于第一排气通道的末端。本实施例中,收集口1441位于收容腔内,排气口1442位于收容腔外,且与瓶体 120的敞口相齐平。上述,“齐平”理解为在位置上紧邻,但收集口1441和排气口1442均未伸入瓶体120的敞口内部。
吸气端口143和抽气端口141均设置在转接架145上。转接架14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收集通道1451和第二排气通道1452。第二收集通道1451与第一收集通道连通,第二排气通道1451与第一排气通道连通。
主体部包括用于将采样装置连接到内窥镜上的连接架142。连接架142 与转接架145一体成型。连接架142可以通过螺钉与内窥镜固定连接。
上述结构部件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请参见实施例1的相关内容,为了描述简洁目的,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请参见图7至图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样装置。本实施例提供的采样装置与上述实施例1部分的采样装置的结构类似,下面仅对区别部分进行描述,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标号并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采样装置,包括主体部和采集瓶。采集瓶包括具有敞口的瓶体220,主体部包括基体240和活动设置在基体240上的阀体230。吸气端口243、抽气端口241和安装接口设置于基体240上,瓶体220通过其敞口2240与安装接口连接。阀体230通过阀体230上设置的操作部231切换其收集位置和切断位置之间切换。
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9,阀体230包括收集管232,收集口形成在收集管232的末端。收集管232适于伸入瓶体220的敞口2240内部、并与敞口2240 的内壁密封插接。
请参见图8,瓶体220包括瓶嘴224,瓶嘴224用于限定敞口2240。当瓶体220安装于安装接口时,收集管232插入敞口2240并与瓶嘴224的内壁密封连接。瓶体220还包括用于与安装接口对接的对接凸台223,瓶嘴224和敞口 2240位于对接凸台223的中心位置,瓶嘴224的轴线与安装凸台223的轴线共线,对接凸台223包括环绕敞口2240的对接台面,对接台面上设有通孔225,通孔225用于与安装接口的排气口连通。
瓶体220与安装接口密封插接。具体的,瓶体220通过对接凸台223与安装接口插接,当瓶体220安装于安装接口时,对接凸台223的外侧壁与安装接口的内侧壁密封连接。
本实施例中,瓶嘴224凸出于对接凸台223一定高度,且瓶嘴224小于对接凸台223的外径,敞口2240仅能容许收集管232插入,当瓶体220从安装接口上拆卸时,由于瓶嘴224较高,且敞口2240较小,组织液体不容易从敞口 2240洒出,降低了引起传染性疾病交叉感染的风险,安全性较高。
为了保障以任何插接角度,通孔225均与排气口连通。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9,收集管232位于阀体230的中心位置,与阀体230的转动轴线同轴设置,阀体230还包括环绕收集管232设置环形空隙236,环形空隙236 的上端与排气口对接,环形空隙236的下端与通孔225对接,环形空隙236 与通孔225的转动路径匹配,在瓶体220旋转过程中,环形空隙始终与通孔对接连通。
具体的,阀体230包括与收集管232同轴设置的第一环壁234和第二环壁 235。第一环壁234和第二环壁235之间间隔设置,形成上述环形空隙236。第一环壁234与收集管232之间也间隔设置,用于插接瓶嘴224。收集管232、第一环壁234和第二环壁235的端面均共面,以便于与瓶体220的对接凸台 223的对接台面抵接,从而形成密封接触。为了保障密封效果,收集管232、第一环壁234和第二环壁235的端面上均设置密封垫或者涂敷弹性密封结构,从而提高对接台面之间的密封性。
主体部包括用于将采样装置连接到内窥镜上的连接架242。连接架242 与基体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连接架242通过夹持结构夹持在内窥镜10上。
上述结构部件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请参见实施例1的相关内容,为了描述简洁目的,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采样装置,其采集瓶的瓶体敞口直接与收集管密封插接,瓶体上开设通孔与排气口连通用于排气,安装接口与瓶体收容腔的接触面仅包括排气口和收集口,组织样本进入瓶体的内部的路径密封性好,不容易污染安装接口,降低了清洗安装接口的麻烦。而且,瓶体的敞口较小,拆卸瓶体时,外部异物也不容易进入瓶体内部,造成组织样本的污染。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样系统,包括前述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采样装置和内窥镜10。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采样装置与内窥镜联合使用,因此也可称该采样系统为内窥镜系统。具体而言,内窥镜10包括吸引管路11,吸引管路11与采样装置的吸气端口(43、143、243)连接,采样装置通过连接架(42、142、242)固定设置在内窥镜上。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样本采样系统,包括内窥镜,因此还可以具有除组织采样之外的观察和/或治疗功能。
关于采样装置以及内窥镜10的相关内容,请参见上述实施例1、2和3 部分,为了描述简洁目的,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采样系统中的内窥镜10指的是可以用于观察和/ 或治疗的内窥镜,本申请中的内窥镜可以包括多种内窥镜,如支气管镜、鼻窦镜、胃肠镜、十二指肠镜、腹腔镜等,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光学内窥镜、电子内窥镜、纤维内窥镜等,其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瓶,包括具有敞口的瓶体,所述瓶体具有收容腔;
主体部,适于设置在内窥镜上,包括安装接口,所述安装接口上设置有收集口和排气口,所述收集口适于与内窥镜连通,所述排气口适于与外部负压机构连通,所述瓶体能够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安装接口,在所述瓶体安装于所述安装接口时,所述排气口和所述收集口均与所述收容腔连通,所述收集口伸入所述敞口内部预设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其内形成有至少部分收集通道的收集管,所述收集口位于所述收集管的末端,所述收集管适于伸入所述敞口内部与所述收容腔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基体和活动设置于所述基体上阀体,所述阀体可操作的在收集组织样本的收集位置和切断收集通道的关断位置之间切换;
所述收集管设置于所述阀体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可转动的设置,所述阀体包括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用于供用户操作以转动所述阀体在所述收集位置和关断位置之间切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设置于所述阀体面向所述敞口的端面上,所述排气口高于所述敞口。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伸入所述敞口、并与所述敞口的内壁密封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瓶包括与所述安装接口对接的对接凸台,所述敞口位于所述对接凸台的中心位置,所述对接凸台包括环绕所述敞口的对接台面,所述对接台面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排气口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环绕所述收集管设置的环形空隙,所述环形空隙的上端与排气口对接,所述环形空隙的下端与所述通孔对接,所述环形空隙与所述通孔的转动路径匹配,在所述瓶体旋转过程中,所述环形空隙始终与所述通孔对接连通。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凸台与所述安装接口插接,所述对接凸台的外侧壁与所述安装接口的内侧壁密封连接。
10.一种采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窥镜以及上述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采样装置。
CN202221630593.6U 2022-06-27 2022-06-27 采样装置及采样系统 Active CN2181652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0593.6U CN218165295U (zh) 2022-06-27 2022-06-27 采样装置及采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0593.6U CN218165295U (zh) 2022-06-27 2022-06-27 采样装置及采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65295U true CN218165295U (zh) 2022-12-30

Family

ID=84611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30593.6U Active CN218165295U (zh) 2022-06-27 2022-06-27 采样装置及采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652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70882A (zh) * 2024-02-27 2024-03-29 新光维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取样装置及内窥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70882A (zh) * 2024-02-27 2024-03-29 新光维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取样装置及内窥镜
CN117770882B (zh) * 2024-02-27 2024-05-03 新光维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取样装置及内窥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165295U (zh) 采样装置及采样系统
JP5634863B2 (ja) ドレナージポンプユニット
EP2391274B1 (en) Fluid flow control apparatus
US11696748B2 (en) Set of sampling parts
US20120130174A1 (en) Rapid Endoscopic Gastrointestinal Irrigation System fo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US20180250096A1 (en) Catheter rinsing chamber
CN111839595A (zh) 样本收集装置及样本收集设备
WO2020147865A1 (zh) 一种耗材盒
CN210114501U (zh) 一种耗材盒
CN209916058U (zh) 样本收集装置及样本收集设备
CN208974762U (zh) 分段式吸痰管
CN109758623B (zh) 一种耗材盒及医疗废弃物收集设备
CN214906648U (zh) 一种用于可视喉镜的吸引管道的喉镜片
CN109771050B (zh) 一种医疗废弃物收集设备
CN210020525U (zh) 可重复抽负压引流瓶
CN218444630U (zh) 一种细胞溶液取样器及取样设备
CN216136425U (zh) 一种方便排痰的密闭式吸痰器
CN109771049B (zh) 一种耗材盒
CN215391491U (zh) 一种实验室通风橱
CN216394199U (zh) 经胸腔用切口保护套
CN210963239U (zh) 一次性肺泡灌洗液双直接接头收集器
CN217697439U (zh) 一种三通接头一体化无针采血器
CN218792335U (zh) 标本收集装置
JPS6351689B2 (zh)
CN109399000B (zh) 一种耗材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