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64927U - 一种即热装置及净水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即热装置及净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64927U
CN218164927U CN202222095848.XU CN202222095848U CN218164927U CN 218164927 U CN218164927 U CN 218164927U CN 202222095848 U CN202222095848 U CN 202222095848U CN 218164927 U CN218164927 U CN 218164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nstant
instant heating
heat pip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9584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谷晓峰
马明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9584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649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64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649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ntaneous Water Boilers,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nd Control Of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即热装置及净水机,即热装置包括:即热管,即热管包括设有进水口的进水端盖和设有出水口的出水端盖;加热件;填充件,填充件内置于即热管,填充件的外侧壁与即热管的内侧壁之间配合形成过流通道,过流通道包括与进水口连通的上游段、与出水口连通的下游段、及连接上游段和下游段的中游段,下游段的径向尺寸小于中游段的径向尺寸,下游段与出水端盖之间形成有速热区。净水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即热装置,所述即热管的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净水出口连通。本申请能够提升即热管出水口处的换热效率,尤其对于长时间停机下即热管内存有余水的情况,通过本申请的即热装置可以大幅降低长时间停机后加热首杯水的等待时长。

Description

一种即热装置及净水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即热装置及净水机。
背景技术
即热式饮水机是一种热水无需等待,即按即出,因不用反复加热而有别于传统饮水机的智能饮水设备,这种即时加热避免喝千滚水的健康饮水方式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但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达不到即按即出的热水出水效果,尤其是对于较高温度(例如85℃、100℃等)的饮用水需求,往往在按下出水选择键时用户需要等待几秒才可有热水流出,且出水量较小,出水温度尤其是刚流出的水的温度往往达不到目标温度。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与即热式饮水机本身的结构限制相关,即热式饮水机的加热单元包括即热管和用于加热即热管的加热件(通常为包覆在即热管外侧的电阻丝),使用过程中,要想让通过即热管的水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温度,只有通过减少通入即热管的水量才能达到即热效果,而当减少通水量时,水与即热管内壁的接触面积则较小,对水的加热效率反而降低。若通过缩小即热管的尺寸的方式达到提升少量水与即热管内壁接触面积的效果,即热管尺寸的缩减会导致加热件尺寸的同步缩减,由于热交换效率与即热管的表面积成正比,即热管尺寸的缩小会导致传热效率变低。
此外,当饮水机长时间停机时,即热管内往往存储有部分余水,当再次开机时,接取的首杯水中会包含相当一部分的余水。当饮水机接收到再次开机且需要较高温度的用水需求时,供水单元向即热管送水,与余水一起被加热,作为即热管内早先存在的这部分水,余水往往会先流动至即热管的出水口,这部分水的出水温度一般达不到预设的较高温度,导致接取的首杯水的温度较低,无法满足用户的预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即热装置及净水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即热装置,包括:
即热管,所述即热管包括设有进水口的进水端盖和设有出水口的出水端盖;
加热件,所述加热件用于加热所述即热管;
填充件,所述填充件内置于所述即热管,所述填充件的外侧壁与所述即热管的内侧壁之间配合形成过流通道,所述过流通道包括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上游段、与所述出水口连通的下游段、及连接所述上游段和所述下游段的中游段,所述下游段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中游段的径向尺寸,所述下游段与所述出水端盖之间形成有速热区。
本申请中的所述即热装置还包括下述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填充件包括内部中空的中空管,且所述填充件为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结构;所述填充件还包括位于所述上游段以密封所述中空管的第一密封端塞、及位于所述下游段以密封所述中空管的第二密封端塞。
所述第二密封端塞套置在所述中空管的外侧,以在所述第二密封端塞和所述即热管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所述速热区的一部分。
所述第二密封端塞的外侧凸设有定位支脚,所述定位支脚均抵靠于所述即热管的内侧壁。
所述第二密封端塞的外侧沿其周向等间隔分布有多个所述定位支脚,相邻两个定位支脚之间配合形成与所述过流通道连通的过流间隙,所述过流间隙处形成即热区。
所述填充件为内部中空的中空管,且所述中空管具有与所述进水口相邻的第一端、及与所述出水口相邻的第二端,所述中空管的外径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大,以在所述第二端和所述即热管之间形成所述速热区的一部分。
所述中空管具有设置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一支撑脚、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端的第二支撑脚,所述第一支撑脚和所述第二支撑脚分别与所述即热管的内侧壁抵压连接以防止所述中空管沿所述即热管的轴向窜动。
所述填充件的外侧壁设有凸出的导流筋,所述导流筋沿所述填充件的外侧壁呈螺旋状分布。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净水机,包括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具有净水出口,所述净水机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即热装置,所述即热管的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净水出口连通。
所述净水机还包括热罐,所述热罐设有温水暂存腔,所述热罐具有与所述净水出口连通的净水入口、以及与所述即热管的所述进水口连通的温水出口。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申请通过在即热管中内置填充件,填充件的外侧壁与即热管的内侧壁之间配合形成过流通道,使得在无需改变现有的即热管的尺寸的基础上,可以减小即热管的容水体积,在向即热管内通入少量水或者长时间停机状态下即热管内存储有余水的状况下,因容水体积的减小,同样容积的少量水或者余水能够向即热管的内侧壁一侧挤压并加大与即热管的内侧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加热效率,热水出水效率更高,等待时长也缩短,提升了用户体验。
此外,过流通道的下游段的径向尺寸较小,当水自上游段向下游段流动的过程中是一个不断被加热的过程,在下游段处径向尺寸的进一步缩减,使得在下游段位置处,水量进一步减小,热效率进一步提升,而在该区域形成速热区,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迅速达到目标需求的高温度,尤其是开水温度,满足取水端的高水温用水需求。
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填充件包括中空管及分别位于中空管两侧的第一密封端塞和第二密封端塞,相较于实心管而言,中空管对于换热过程中热量的流失的影响相对较小,保证了换热效率,且其质轻、用材少,制造成本低,从而降低了即热装置的改装成本。而第一密封端塞和第二密封端塞的设置可以避免过流通道内的水进入中心管内,而导致该部分水的水温无法达到目标温度。
更进一步地,位于过流通道的下游段的第二密封端塞套置在中空管的外侧,从而进一步缩小了过流通道在此位置处的径向尺寸,从而能够在第二密封端塞和即热管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所述速热区的一部分,提升该段位置处的换热效率,使最终出水口处热水能够达到预期温度。
更进一步地,第二密封端塞的外侧凸设定位支脚,定位支脚与即热管的内侧壁抵靠,从而可以防止填充件沿即热管的轴向发生窜动,保证填充件在即热管内的位置和稳定性。
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填充件为中空管,相较于实心管而言,中空管对于换热过程中热量的流失的影响相对较小,保证了换热效率,且其质轻、用材少,制造成本低,从而降低了即热装置的改装成本。且本实施方式中的中空管的外径自靠近进水口的一侧向靠近出水口的一侧逐渐增大,从而在中空管的靠近出水口的一侧与即热管之间形成所述速热区的一部分,提升该段位置处的换热效率,使最终出水口处热水能够达到预期温度。
同时,中心管的外径的渐进式变化,使得过流通道的径向尺寸也自进水口向出水口呈渐进式变化的趋势,从而可以减少水自过流通道通过时,因压力脉动而产生的动力性噪声,提升用户体验。
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填充件的外侧壁凸设有导流筋,使水在过流通道内流动的过程中,能够增加水与即热管的内侧壁的接触时长,从而增加加热时间,提高出水温度。进一步地,导流筋沿填充件的外侧壁呈螺旋状分布,可以进一步延长水的流动路径,延长水的加热时间,提升出水口的出水温度。且导流筋的设置能够增加填充件的结构强度,避免高温变形,且有利于进一步将填充件作为薄壁的中空管结构,进一步提升换热效率。
5.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净水机,作为本申请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净水机包括设有温水暂存腔的热罐,热罐具有与过滤单元的净水出口连通的净水入口、以及与即热管的进水口连通的温水出口,通过增设热罐,可以对净水进行暂存及对净水进行加热,满足了高通量的净水用水需求,且输送至即热管内的水为在热罐内已经有一定温度的温水,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即热管的热水出水效率,降低用户的等待时长,愉悦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即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即热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3的B-B向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即热装置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填充件的立体图;
图7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填充件的俯视图;
图8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净水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即热装置、11.即热管、111.进水端盖、112.进水口、113.出水端盖、114.出水口、115.上游段、116.中游段、117.下游段;12.填充件、121.中空管、122.第一密封端塞、123.第二密封端塞、124定位支脚;
2.过流间隙;
3.过滤单元;
4.热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即热装置,包括:
即热管11,所述即热管11包括设有进水口112的进水端盖111和设有出水口114的出水端盖113;
加热件,所述加热件用于加热所述即热管11;
填充件12,所述填充件12内置于所述即热管11,所述填充件12的外侧壁与所述即热管11的内侧壁之间配合形成过流通道,所述过流通道包括与所述进水口112连通的上游段115、与所述出水口114连通的下游段117、及连接所述上游段115和所述下游段117的中游段116,所述下游段117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中游段116的径向尺寸,所述下游段117与所述出水端盖113之间形成有速热区。
本申请对于所述即热管11的材质不做具体限定,其可以为不锈钢管、铝管或铜管等。本申请对于所述填充件12的材质亦不做具体限定,其可以为铜、铝、铝合金或不锈钢等。
本申请对于所述加热件的结构形式不做具体限定,其可以采用下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
实施例1:所述加热件为电热丝,所述电热丝缠绕在所述即热管11的外侧以加热所述即热管11。
实施例2:所述加热件为加热管。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加热管为一体结构,其套置在即热管11的外侧以加热即热管11。在另一个示例中,所述加热管有多个,多个所述加热管沿轴向依次排布在所述即热管11的外侧。
实施例3:所述加热件为电磁线圈,电磁线圈缠绕在所述即热管11的外侧,所述即热管11由导磁材料制成,以实现电磁加热。
本申请通过在即热管11中内置填充件12,填充件12的外侧壁与即热管11的内侧壁之间配合形成过流通道,使得在无需改变现有的即热管11的尺寸的基础上,可以减小即热管11的容水体积,在向即热管11内通入少量水或者长时间停机状态下即热管11内存储有余水的状况下,因容水体积的减小,同样容积的少量水或者余水能够向即热管11的内侧壁一侧挤压并加大与即热管11的内侧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加热效率,热水出水效率更高,等待时长也缩短,提升了用户体验。
此外,过流通道的下游段117的径向尺寸较小,当水自上游段115向下游段117流动的过程中是一个不断被加热的过程,在下游段117处径向尺寸的进一步缩减,使得在下游段117位置处,水量进一步减小,热效率进一步提升,而在该区域形成速热区,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迅速达到目标需求的高温度,尤其是开水温度,满足取水端的高水温用水需求。
本申请对于所述填充件12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其可以采用下述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实施方式一:所述填充件12为实心管。
实施方式二: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填充件12包括内部中空的中空管121,且所述填充件12为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结构;相较于实心管而言,中空管121对于换热过程中热量的流失的影响相对较小,保证了换热效率,且其质轻、用材少,制造成本低,从而降低了即热装置1的改装成本。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填充件12还包括位于所述上游段115以密封所述中空管121的第一密封端塞122、及位于所述下游段117以密封所述中空管121的第二密封端塞123。第一密封端塞122和第二密封端塞123的设置可以避免过流通道内的水进入中心管内,而导致该部分水的水温无法达到目标温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密封端塞122和所述第二密封端塞123由耐高温的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施方式二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密封端塞123套置在所述中空管121的外侧,从而通过第二密封端塞123的外置式设计缩小过流通道在此位置处的径向尺寸,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二密封端塞123和所述即热管11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所述速热区的一部分,提升该段位置处的换热效率,使最终出水口114处的热水能够达到预期温度。
作为本实施方式二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3、图4、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二密封端塞123的外侧凸设有定位支脚124,所述定位支脚124均抵靠于所述即热管11的内侧壁,从而可以防止填充件12沿即热管11的轴向发生窜动,保证填充件12在即热管11内的位置和稳定性。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端塞123的外侧沿其周向等间隔分布有多个所述定位支脚124,相邻两个定位支脚124之间配合形成与所述过流通道连通的过流间隙2,所述过流间隙2处形成即热区。即,相较于所述第二密封端塞123与所述即热管11的内侧壁之间的周向尺寸而言,相邻两个所述定位支脚124之间的过流间隙2的周向尺寸进一步缩小,从而可以实现在过流间隙2处的小通量,提升了在过流间隙2处的换热效率,在过流间隙2处能够形成更加快速的加热和升温过程,达到即热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对于所述第一密封端塞122的结构及所述第一密封端塞122与所述中空管121的配合方式不做具体限定,但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密封端塞122与所述第二密封端塞123的结构一致、定位方式也一致,从而可以实现填充件12的对称式布置,使其在装配至即热管11内的过程中,无需装配人员施加特定的注意力,即可实现填充件12的安装,不会存在填充件12反向装配而导致无法实现相应的加热效果的隐忧。
实施方式三:如图5所示,所述填充件12为内部中空的中空管121,且所述中空管121具有与所述进水口112相邻的第一端、及与所述出水口114相邻的第二端,所述中空管121的外径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大,以在所述第二端和所述即热管11之间形成所述速热区的一部分。相较于实心管而言,中空管121对于换热过程中热量的流失的影响相对较小,保证了换热效率,且其质轻、用材少,制造成本低,从而降低了即热装置1的改装成本。且本实施方式中的中空管121的外径自靠近进水口112的一侧向靠近出水口114的一侧逐渐增大,从而在中空管121的靠近出水口114的一侧与即热管11之间形成所述速热区的一部分,提升该段位置处的换热效率,使最终出水口114处热水能够达到预期温度。
同时,中心管的外径的渐进式变化,使得过流通道的径向尺寸也自进水口112向出水口114呈渐进式变化的趋势,从而可以减少水自过流通道通过时,因压力脉动而产生的动力性噪声,提升用户体验。
作为本实施方式三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中空管121具有设置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一支撑脚、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端的第二支撑脚,所述第一支撑脚和所述第二支撑脚分别与所述即热管11的内侧壁抵压连接以防止所述中空管121沿所述即热管11的轴向窜动,保证填充件12在即热管11内的位置和稳定性。
在上述各种实施方式和实施例的基础上,均可进一步地使所述填充件12的外侧壁设有凸出的导流筋,使水在过流通道内流动的过程中,能够增加水与即热管11的内侧壁的接触时长,从而增加加热时间,提高出水温度。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筋沿所述填充件12的外侧壁呈螺旋状分布,可以进一步延长水的流动路径,延长水的加热时间,提升出水口114的出水温度。
此外,导流筋的设置能够增加填充件12的结构强度,避免高温变形,且有利于进一步将填充件12作为薄壁的中空管121结构,进一步提升换热效率。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净水机,如图8所示,所述净水机包括过滤单元3,所述过滤单元3具有净水出口,所述净水机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即热装置1,所述即热管11的所述进水口112与所述净水出口连通。将所述即热装置1应用于净水机,进入所述即热管11内的水为经过所述过滤单元3过滤的水,因此可以避免在所述即热管11内结垢,延长即热管11的使用寿命。而且,即热装置1与过滤单元3配合使用,扩展了净水机的功能,使净水机具备即热功能,满足了用户对于即用即去避免饮用千滚水的需求。
本申请对于所述过滤单元3的具体组成不做限定,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净水机的过滤单元3的构成。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所述净水机还包括热罐4,所述热罐4设有温水暂存腔,所述热罐4具有与所述净水出口连通的净水入口、以及与所述即热管11的所述进水口112连通的温水出口。通过增设热罐4,可以对净水进行暂存及对净水进行加热,满足了高通量的净水用水需求,且输送至即热管11内的水为在热罐4内已经有一定温度的温水,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即热管11的热水出水效率,降低用户的等待时长,愉悦用户体验。
作为本实施方式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罐4具备自加热功能,即所述热罐4包括罐体及用于加热罐4体的加热单元,经所述过滤单元3过滤后的水进入所述罐体并由所述加热单元加热至预设温度。更进一步地,所述热罐4具备保温功能,该保温功能的实现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在罐体外增设保温结构,又如将罐体设置为具有真空保温层的罐体,再如,通过控制加热单元的间歇式运行以实现对温水暂存腔内水的加热。通过保温功能,实现对温水暂存腔内水温的保持,以实现热罐4对于即热管11的温水供给。
作为本实施方式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热罐4不具备自加热功能,所述温水暂存腔内的温水来自于即热管11的加热,即所述热罐4具有与所述即热管11的出水口114连通的温水入口,当净水机的排水口处不具备用水需求时,经即热管11加热后的水可以先进入热罐4进行保存并保温(保温方式可以借鉴上述实施例中的保温结构或真空保温层的保温方式),当净水机的排水口处出现用水需求时,热罐4内具备一定温度的水可以进入即热管11再次进行加热,以提升加热效率,降低用户的等待时长。
本申请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即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即热管,所述即热管包括设有进水口的进水端盖和设有出水口的出水端盖;
加热件,所述加热件用于加热所述即热管;
填充件,所述填充件内置于所述即热管,所述填充件的外侧壁与所述即热管的内侧壁之间配合形成过流通道,所述过流通道包括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上游段、与所述出水口连通的下游段、及连接所述上游段和所述下游段的中游段,所述下游段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中游段的径向尺寸,所述下游段与所述出水端盖之间形成有速热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即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充件包括内部中空的中空管,且所述填充件为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结构;所述填充件还包括位于所述上游段以密封所述中空管的第一密封端塞、及位于所述下游段以密封所述中空管的第二密封端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即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封端塞套置在所述中空管的外侧,以在所述第二密封端塞和所述即热管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所述速热区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即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封端塞的外侧凸设有定位支脚,所述定位支脚均抵靠于所述即热管的内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即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封端塞的外侧沿其周向等间隔分布有多个所述定位支脚,相邻两个定位支脚之间配合形成与所述过流通道连通的过流间隙,所述过流间隙处形成即热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即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充件为内部中空的中空管,且所述中空管具有与所述进水口相邻的第一端、及与所述出水口相邻的第二端,所述中空管的外径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大,以在所述第二端和所述即热管之间形成所述速热区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即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空管具有设置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一支撑脚、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端的第二支撑脚,所述第一支撑脚和所述第二支撑脚分别与所述即热管的内侧壁抵压连接以防止所述中空管沿所述即热管的轴向窜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即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充件的外侧壁设有凸出的导流筋,所述导流筋沿所述填充件的外侧壁呈螺旋状分布。
9.一种净水机,包括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具有净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机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即热装置,所述即热管的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净水出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机还包括热罐,所述热罐设有温水暂存腔,所述热罐具有与所述净水出口连通的净水入口、以及与所述即热管的所述进水口连通的温水出口。
CN202222095848.XU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即热装置及净水机 Active CN2181649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95848.XU CN218164927U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即热装置及净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95848.XU CN218164927U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即热装置及净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64927U true CN218164927U (zh) 2022-12-30

Family

ID=84616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95848.XU Active CN218164927U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即热装置及净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649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54909A1 (en) Liquid-heating device for electric household appliance
CN102102899B (zh) 有独立加热水箱的电热水器
CN212005623U (zh) 蒸汽发生器和烹饪器具
CN218164927U (zh) 一种即热装置及净水机
CN211984990U (zh) 蒸汽烹饪装置
CN2832018Y (zh) 节能节水型电淋浴器
AU2004203067A1 (en) Electric Water Heater Having Balanced Wattage Density Water Heating
CN2314285Y (zh) 环绕式电热水器
CN216675476U (zh) 分流盘、冷罐组件和饮水机
CN210871036U (zh) 蒸汽烹饪装置
CN201014761Y (zh) 即热式电热水器加热装置
CN210582214U (zh) 一种带电磁加热的饮水机
CN209733532U (zh) 一种立式直饮机
CN218507578U (zh) 一种水路结构
CN210345847U (zh) 加热器和壁挂炉
JP4002195B2 (ja) 流体加熱用ヒータ
CN214319757U (zh) 一种带滤芯的过滤机构及具有它的鹅颈水龙头
CN212896632U (zh) 一种三联浴缸龙头水路结构配件
CN218329417U (zh) 热交换结构及饮水设备
CN214789386U (zh) 一种双水路即热龙头
CN220471865U (zh) 一种净热一体机
CN216845115U (zh) 一种通配净水机的即热系统及供水设备
CN214433720U (zh) 咖啡机用的加热装置
CN217367468U (zh) 一种净水器
CN216602504U (zh) 能减轻结垢的流通式螺旋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