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59940U - 一种新型电感线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电感线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59940U
CN218159940U CN202222372698.2U CN202222372698U CN218159940U CN 218159940 U CN218159940 U CN 218159940U CN 202222372698 U CN202222372698 U CN 202222372698U CN 218159940 U CN218159940 U CN 2181599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ance
insulating
plate
iron core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726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锧明
文家涛
骆静
付绍均
程启昌
刘生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id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id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id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id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726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599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599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599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线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感线圈,包括多个电感本体,所述电感本体包括绝缘外桶,所述绝缘外桶两端连接有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所述电感线圈安装在绝缘外桶内,所述第一绝缘板上设有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绝缘板上设有第二连接端,所述电感本体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相邻的另一个电感本体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可拆卸连接,本电感线圈的各个电感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携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电感本体的个数,从而控制电感量的大小,同时便于组装,使用方便灵活,能够适应不同的场景,符合实际生产需要,能解决现有技术中遇到需要较大电感量时,更换大电感设备不易找到不方便的问题,便于维护,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电感线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线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感线圈。
背景技术
电感作为三大被动元件之一,被广泛应用在消费电子、通信、汽车、航空航天等各电子领域。常规的电感器体积大、重量大、功耗大,随着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电感器也逐步向轻、薄、小,高性能方向发展。而受体积小的局限,电感器性能的提升也是行业发展的一个技术瓶颈。
电感器会因为通过的电流的改变而产生电动势,从而抵抗电流的改变。最原始的电感器是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铁芯线圈,电感器的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一般由骨架、绕组、屏蔽罩、封装材料、磁心或铁心等组成。
电感线圈是导线一圈一圈缠绕在绝缘管上,导线彼此互相绝缘,绝缘管可以空心也可以是铁芯,如果电感器在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接通时它将试图阻碍电流流过它;如果电感器在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断开时它将试图维持电流不变,目前的电感线圈,线圈匝数越多电感量越大,当需要较大电感量的情况时,一般是更换更大电感量的电感设备,现有技术更换电感设备不够方便,临时找更大的电感器比较麻烦,有时候也不容易找到,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电感线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电感线圈。
一种新型电感线圈,包括多个电感本体,所述电感本体包括绝缘外桶,所述绝缘外桶两端连接有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所述电感线圈安装在绝缘外桶内,所述第一绝缘板上设有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绝缘板上设有第二连接端,所述电感本体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相邻的另一个电感本体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可拆卸连接。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电感线圈的各个电感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携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电感本体的个数,从而控制电感量的大小,同时便于组装,使用方便灵活,能够适应不同的场景,符合实际生产需要,能解决现有技术中遇到需要较大电感量时,更换大电感设备不易找到不方便的问题,节约时间,省时节能,便于维护,节约成本。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电感线圈包括铁芯支架、铁芯和线圈,所述铁芯支架设置有上端板、缠绕柱和下端板,所述缠绕柱连接在所述上端板和所述下端板之间,线圈缠绕于所述缠绕柱表面,所述铁芯连接在所述下端板的中心,所述缠绕柱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所述铁芯插入的铁芯通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端板上竖直设置有两个金属的接线板,所述上端板的外边缘设置有用于引线通过的卡槽,在所述卡槽与所述接线板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引线缠绕的立柱。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接线板包括竖直设置的长板部和短板部,以及连接于所述长板部与所述短板部之间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一端连接在所述短板部顶端,其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长板部上,所述第一绝缘板设有插孔,所述长板部的顶端穿过插孔,所述长板部的顶端设有引线孔,所述第一绝缘板上设有穿孔,所述第一连接端侧壁设有出口。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配合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一连接端中心,为突出的圆柱,突出的圆柱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二连接端中心,为内凹的圆柱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电感线圈,通过各个电感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携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电感本体的个数,从而控制电感量的大小,同时便于组装,使用方便灵活,能够适应不同的场景,符合实际生产需要,能解决现有技术中遇到需要较大电感量时,更换大电感设备不易找到不方便的问题,节约时间,省时节能,便于维护,节约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新型电感线圈电感本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接线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绝缘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电感本体,10-第一绝缘板,11-第一连接端,111-第一连接部,12-穿孔,13-插孔,20-第二绝缘板,21-第二连接端,211-第二连接部,30-绝缘外桶,40-空腔,50-电感线圈,51-上端板,511-卡槽,512-立柱,513-接线板,5131-长板部,5132-短板部,5133-第三连接部,5134-引线孔,52-下端板,53-缠绕柱,54-铁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照图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感线圈示意图,包括多个电感本体1,电感本体1包括第一绝缘板10、第二绝缘板20和绝缘外桶30,绝缘外桶30的内部具有一空腔40,绝缘外桶30的一端与第一绝缘板10连接,绝缘外桶30的另一端与第二绝缘板20连接,第一绝缘板10和第二绝缘板20封闭空腔40,电感线圈50设置于空腔40内,绝缘外桶30、第一绝缘板10和第二绝缘板20连接形成电感线圈50的外壳,外壳包覆于电感线圈50的外侧,绝缘外桶30、第一绝缘板10和第二绝缘板20将电感线圈50包覆于空腔40内,为电感线圈50提供绝缘性能,绝缘外桶30、第一绝缘板10和第二绝缘板20分别采用高压绝缘材料制成,例如环氧树脂、环氧酚醛玻璃等,能有效防止局部放电的产生。
为了使得电感本体1的密封性更佳,进一步避免局放,电感本体1还包括两个密封垫,绝缘外桶30的一端通过密封垫与第一绝缘板10连接,绝缘外桶30的另一端通过另一密封垫与第二绝缘板20连接,密封垫为绝缘密封垫,可以为橡胶或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具有很好的耐热、耐湿、耐自然老化的特性,并且具有较佳的弹性,第一绝缘板10和第二绝缘板20通过该材质制成的密封垫,能够实现与绝缘外桶30之间的良好密封,此外,该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还具有良好的绝缘特性,能够使得电感本体1的外壳的高压绝缘性能更佳。
第一绝缘板10上设有第一连接端11,第二绝缘板20上设有第二连接端21,一个电感本体1的第一连接端11与相邻的另一个电感本体1的第二连接端21可拆卸连接,从而将两个相邻的电感本体1连接在一起,多个电感本体1依次通过第一连接端11和第二连接端21连接串联形成本新型电感线圈50,多个电感本体1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便于拆装和运输。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11上设有第一连接部111,第二连接端21设有与第一连接部111配合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11,优选的,第一连接部111在第一连接端11中心,为突出的圆柱,突出的圆柱外壁设有外螺纹,第二连接部211在第二连接端21中心,为内凹的圆柱形凹槽,突出的圆柱刚好能插入圆柱形的凹槽,便于两者紧固连接,凹槽内设有与圆柱外壁的螺纹相配合螺纹连接的内螺纹,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211通过简单的螺纹连接,使相邻的两个电感本体1连接牢固,且可拆卸,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例如卡扣结构、铰链连接结构、花键联接结构等。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电感本体1内的电感线圈50包括铁芯54支架、铁芯54和线圈,铁芯54支架设置有上端板51、缠绕柱53和下端板52,缠绕柱53连接在上端板51和下端板52之间,线圈缠绕于缠绕柱53表面,缠绕柱53为圆柱体结构,这样,缠绕在缠绕柱53上的线圈也将呈多个圆环状绕设,这样,能够有效减小线圈缠绕应力,并且使得线圈具有较佳的散热性能,在上端板51的中部设置有浇筑通孔,在缠绕柱53的中部设置有用于铁芯54插入的铁芯54通孔,铁芯54连接在下端板52的中心,下端板52与缠绕柱53连接时,铁芯54插入缠绕柱53内,在上端板51上竖直设置有两个金属的接线板513,线圈的引线被引出至接线板513,上端板51的外边缘设置有用于引线通过的卡槽511,第一绝缘板10设有插孔13,接线板513的上端穿过第一绝缘板10上的插孔13。
接线板513包括竖直设置的长板部5131和短板部5132以及连接于长板部5131与短板部5132之间的第三连接部5133,第三连接部5133一端连接在短板部5132顶端,其另一端连接在长板部5131上,线圈穿过长板部5131与短板部5132之间的第三连接部5133下方,长板部5131的顶端穿过第一绝缘板10的插孔13,在卡槽511与接线板513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引线缠绕的立柱512,即卡槽511、立柱512和接线板513都为两个,长板部5131的顶端设有引线孔5134,第一连接端11为下侧开口的盖体,即第一连接端11内有腔体,腔体由第一连接端11和第一绝缘板10形成,第一连接端11盖合在第一绝缘板10上,此时,第一绝缘板10上的接线板513的顶端在第一连接端11的腔体内,第一连接端11侧壁设有出口,第一绝缘板10上设有穿孔12,两根引线分别从卡槽511向上引导依次经过立柱512、接线板513、穿孔12、引线孔5134和出口。
使用时,当只需要一个电感本体1的电感量时,将其他多个电感本体1拆卸下来,只留一个电感本体1使用,当需要更大电感量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多少个电感本体1连接在一起,然后将每个电感本体1的引线连接起来,使多个电感本体1串联起来,形成更大电感量的电感线圈50,本电感线圈50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携带,便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电感本体1的个数,从而控制电感量的大小,同时便于组装,使用方便灵活,能够适应不同的场景,符合实际生产需要,能解决现有技术中遇到需要较大电感量时,更换大电感设备不易找到不方便的问题,节约时间,省时节能,便于维护,节约成本。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新型电感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感本体(1),所述电感本体(1)包括绝缘外桶(30),所述绝缘外桶(30)两端连接有第一绝缘板(10)和第二绝缘板(20),所述电感线圈(50)安装在绝缘外桶(30)内,所述第一绝缘板(10)上设有第一连接端(11),所述第二绝缘板(20)上设有第二连接端(21),所述电感本体(1)的所述第一连接端(11)与相邻的另一个电感本体(1)的所述第二连接端(21)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感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线圈(50)包括铁芯(54)支架、铁芯(54)和线圈,所述铁芯(54)支架设置有上端板(51)、缠绕柱(53)和下端板(52),所述缠绕柱(53)连接在所述上端板(51)和所述下端板(52)之间,线圈缠绕于所述缠绕柱(53)表面,所述铁芯(54)连接在所述下端板(52)的中心,所述缠绕柱(53)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所述铁芯(54)插入的铁芯(54)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感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51)上竖直设置有两个金属的接线板(513),所述上端板(51)的外边缘设置有用于引线通过的卡槽(511),在所述卡槽(511)与所述接线板(513)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引线缠绕的立柱(5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感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板(513)包括竖直设置的长板部(5131)和短板部(5132),以及连接于所述长板部(5131)与所述短板部(5132)之间的第三连接部(5133),所述第三连接部(5133)一端连接在所述短板部(5132)顶端,其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长板部(5131)上,所述第一绝缘板(10)设有插孔(13),所述长板部(5131)的顶端穿过插孔(13),所述长板部(5131)的顶端设有引线孔(5134),所述第一绝缘板(10)上设有穿孔(12),所述第一连接端(11)侧壁设有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感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11)上设有第一连接部(111),所述第二连接端(21)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1)配合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感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1)在所述第一连接端(11)中心,为突出的圆柱,突出的圆柱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部(211)在所述第二连接端(21)中心,为内凹的圆柱形凹槽。
CN202222372698.2U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新型电感线圈 Active CN2181599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2698.2U CN218159940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新型电感线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2698.2U CN218159940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新型电感线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59940U true CN218159940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61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72698.2U Active CN218159940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新型电感线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599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63728B2 (en) Inductive component for high currents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US7365630B1 (en) Low magnetic leakage high voltage transformer
GB2296387A (en) Low profile inductor/transformer component
CN206451577U (zh) 一种变压器
EP1547103A1 (en) Coil form
US20090167473A1 (en) Transformer structure
CN218159940U (zh) 一种新型电感线圈
CN101261895A (zh) 变压器结构
CN202855505U (zh) 线圈组件及显示器设备
CN212257129U (zh) 一种低压磁环电抗器
KR102173774B1 (ko) 코일 모듈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1017759Y (zh) 变压器结构
CN208460536U (zh) 内嵌式绕制的工字型电感器
KR20090005070U (ko) 초크 코일
CN108447662A (zh) 内嵌式绕制的工字型电感器
CN217239245U (zh) 一种变压器骨架及变压器
CN215868867U (zh) 电感器
CN212570674U (zh) 一种平面电感器
CN210606918U (zh) 集成电感器
CN216054223U (zh) 电感器
CN218647726U (zh) 耐高压绝缘的电子变压器
CN218896546U (zh) 一种大电流r型变压器
CN217361308U (zh) 滤波电感器底座及滤波电感器
CN112201436B (zh) 一种焊接牢固扁线立绕电感器及其封装方法
CN213025644U (zh) 一种扼流圈结构及使用其的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