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54585U - 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54585U
CN218154585U CN202222100350.8U CN202222100350U CN218154585U CN 218154585 U CN218154585 U CN 218154585U CN 202222100350 U CN202222100350 U CN 202222100350U CN 218154585 U CN218154585 U CN 218154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air inlet
control device
evaporative cooling
humidity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0035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以闯
张凌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SHEC Dong Me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SHEC Dong Me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SHEC Dong Me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SHEC Dong Me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0035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54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54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545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形成容纳腔结构,箱体悬空设置于待测空间内;筒体,筒体位于箱体底部,且与所述箱体隔离;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位于箱体内,且所述监测组件的探头穿过箱体伸入所述筒体内,以实现对于筒体内气流的监测;进风管,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用于待测空间气流进入的进风管;排风管,于所述筒体侧部,与所述排风管错位位置,设置有用于气流排出的排风管,所述排风管与进风管之间设置有第一风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筒体和第一风机,使得室内的空气主动流入进风管、筒体内部,而后在从出风管排出,气体主动流入筒体内部可以实现快速检测的目的,可以提高该湿度控制装置的检测效果。

Description

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蒸发冷却是一种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空调技术,蒸发冷却空调又被称为“气象空调”,受气象条件的制约。在干燥地区,干湿球温差大,其蒸发冷却效率较高,降温幅度较大,但对于相对湿度较高的中等湿度或潮湿地区,其降温幅度则有限。由于直接蒸发冷却技术降温是等焓冷却过程,在降温的同时会引起室内湿度增加的弊端,如果没有良好的排风系统,容易造成室内环境湿度偏高,影响人体舒适性。
现有技术中对蒸发湿度等的控制,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740607U,授权公告日为20200612的一种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装置,包括有依次连接的蒸发冷却装置、湿度传感器及控制器。这种方式,在室内对湿度检测效果较差,影响冷却空调的调节,同时现有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装置长时间安装在湿气较重的环境下,易使得湿度控制装置受潮损坏,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蒸发冷却空调用湿度控制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蒸发冷却空调内部的湿度控制组件,进行单独的保护,使其能够及时进行湿度等的监测,尤其是监测组件,局部外露,整体在箱体内,气流通过进风管进入,经探头监测后,从排风管流出,无需进入箱体内,对其进行保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装置,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形成容纳腔结构,所述箱体悬空设置于待测空间内;
筒体,所述筒体位于所述箱体底部,且与所述箱体隔离;
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位于所述箱体内,且所述监测组件的探头穿过箱体伸入所述筒体内,以实现对于筒体内气流的监测;
进风管,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用于待测空间气流进入的进风管;
排风管,于所述筒体侧部,与所述排风管错位位置,设置有用于气流排出的排风管,所述排风管与进风管之间设置有第一风机。
优选地,还包括位于箱体内的烘干组件,所述烘干组件用于箱体内气流的烘干。
优选地,还包括位于箱体侧部的进风筒,以及位于进风筒上方的出风筒,所述进风筒和出风筒分别与所述烘干组件相通。
优选地,还包括位于进风筒上的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箱体之间,设置有形成所述烘干组件的加热网。
优选地,所述进风筒包括进风段以及过渡段,所述过渡段为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中,较窄的一端与所述进风段联通。
还包括位于进风段上的滤网。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监测组件为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位于箱体两侧,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分别与所述控制组件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箱体内至少设置有两个支板,使得箱体被分为三个腔体,所述监测组件位于最底部的腔体内,所述控制组件位于中间的腔体内,顶部的腔体内设置有蓄电池以及通讯组件。
优选地,沿所述筒体的两侧,所述进风管和排风管错位设置,且所述排风管的高度高于所述进风管的高度。
优选地,还包括位于箱体外侧,且与所述筒体和进风管不同面设置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用于箱体在待测空间内的组装。
优选地,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外周通过密封圈与所述箱体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筒体和第一风机,在使用该湿度控制装置时,第一风机一会启动,使得室内的空气主动流入进风管、筒体内部,而后在从出风管排出,此过程气体主动流入筒体内部可以实现快速检测的目的,可以提高该湿度控制装置的检测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进风筒,在使用该湿度控制装置时,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内湿气较重时,第二风机、加热网会同时启动,从而使得热空气进入箱体内部,从而对箱体内部进行干燥处理,避免箱体内部受潮严重损坏;
(3)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在使用该湿度控制装置时,温度传感器可以对室内的温度进行检测,从而在调节室内空气中的湿度时调节室内的温度,提高该设备的实用性;
(4)通过设置的蓄电池及卡钩,在使用该设备时,蓄电池可以在断电时继续为该装置供电,以便于室内人员及时了解室内空气状况,而且卡钩使得该箱体可以在挂载墙壁上,降低后续拆卸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组件与箱体的组装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筒体、进风管和排风管的组装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风机与进风筒的组装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
1、箱体;2、箱门;3、密封圈;4、出风筒;5、进风筒;51、进风段;52、过渡段;6、筒体;7、排风管;8、进风管;9、通讯组件;10、蓄电池;11、控制组件;12、支板;13、温度传感器;14、湿度传感器;15、安装组件;16、防尘网;17、第一风机;18、第二风机;19、滤网;20、加热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主要介绍核心组件。
参照附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装置,包括,
箱体1,所述箱体1形成容纳腔结构,所述箱体1悬空设置于待测空间内;
筒体6,所述筒体6位于所述箱体1底部,且与所述箱体1隔离;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待测空间中气流流动对箱体1引起的扰动,故将两者进行隔离。
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位于所述箱体1内,且所述监测组件的探头穿过箱体1伸入所述筒体6内,以实现对于筒体6内气流的监测;本实施例中,探头同时位于箱体1和筒体6内,用于实现对于两者气流的监测,进一步地,由于两者处于同一空间,且没有进行其他处理,故两者的湿度和温度相差不多。
进风管8,所述筒体1底部设置有用于待测空间气流进入的进风管8;
排风管7,于所述筒体6侧部,与所述排风管8错位位置,设置有用于气流排出的排风管7,所述排风管8与进风管7之间设置有第一风机17。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整个的箱体组装在空调机组侧部,进而实现对于空调机组中,蒸发冷却时的湿度控制和调整。
本实施例中,筒体6内的气流不会进入箱体1内,确保箱体1内的密封,监测时,可以直接通过吸入的气流,利用监测组件的探头,进行温度和湿度等的监测。
优选地,还包括位于箱体1内的烘干组件,所述烘干组件用于箱体1内气流的烘干。本实施例中,当探头探测出箱体1内的湿度比较大的时候,为了避免对于电路器件的腐朽等,故此时进行湿度调整,使其水分挥发,通过烘干,能够避免水分等对电路的影响。
进一步地,为了确保烘干中的气流流动,还包括位于箱体1侧部的进风筒5,以及位于进风筒5上方的出风筒4,所述进风筒5和出风筒4分别与所述烘干组件相通。
进一步地,为了确保烘干时气流的流动,还包括位于进风筒5上的第二风机18,所述第二风机18与所述箱体1之间,设置有形成所述烘干组件的加热网20。本实施例中,利用加热网加热气流,实现烘干效果。
为了确保气流的流动,所述进风筒5包括进风段51以及过渡段52,所述过渡段52为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中,较窄的一端与所述进风段51联通。具体地,还包括位于进风段51上的滤网19,进入的空气,通过滤网19过滤后,在过渡段52处堆积,使得较多的气流进入到加热网20处,实现加热烘干。
为了更好的控制,还包括控制组件11,所述监测组件为温度传感器13和湿度传感器14,所述温度传感器13和湿度传感器14分别位于箱体1两侧,所述温度传感器13和湿度传感器14分别与所述控制组件1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风机17和第二风机18分别与所述控制组件11的输出端连接。
为了合理利用箱体1内的空间,所述箱体1内至少设置有两个支板12,使得箱体1被分为三个腔体,所述监测组件位于最底部的腔体内,所述控制组件11位于中间的腔体内,顶部的腔体内设置有蓄电池10以及通讯组件9。本实施例中,合理分配空间,使得监测朝下,备用的,以及通讯的,设置在上方。
为了确保筒体6内气流的流动,沿所述筒体6的两侧,所述进风管5和排风管7错位设置,且所述排风管7的高度高于所述进风管5的高度,两者形成Z字形结构,气流不会有对流,而且流动效果好。
为了实现箱体1的装配,还包括位于箱体1外侧,且与所述筒体6和进风管8不同面设置的安装组件15,所述安装组件15用于箱体1在待测空间内的组装。
为了实现密封效果,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箱门2,所述箱门2外周通过密封圈3与所述箱体1铰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结合装配和使用过程为主,进行介绍。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发冷却空调用湿度控制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底部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筒体6,且筒体6一侧外壁靠近顶部处插接有排风管7,筒体6底端插接有进风管8,且进风管8、排风管7侧面内壁靠近一端处均通过螺栓安装有防尘网16,筒体6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风机一17,箱体1底部内壁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3、湿度传感器14,且温度传感器13、湿度传感器14的探头端延伸至筒体6内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包括箱体1,箱体1底部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筒体6,且筒体6一侧外壁靠近顶部处插接有排风管7,排风管7便于筒体6内部的空气流出筒体6,筒体6底端插接有进风管8,进风管8可以在第一风机17作用下将室内空气输送到筒体6内部,且进风管8、排风管7侧面内壁靠近一端处均通过螺栓安装有防尘网16,防尘网16便于在室内空气被第一风机17抽到进风管8内部时过滤空气中的杂质,避免灰尘等杂质流入筒体6内部,筒体6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风机17,第一风机17型号优选为1202512V风机,便于使得室内的空气主动流入筒体6内部,提高检测的效果,实现快速检测的目的,箱体1底部内壁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3、湿度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3型号优选为HSM-100,可以对流入筒体6内部的空气进行温度检测,以便于工作人员通过遥控装置了解并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传感器14型号优选为HT-P101RHT30,便于对流入筒体6内部的湿度检测,以便于工作人员了解并调节室内空气湿度状况,且温度传感器13、湿度传感器14的探头端延伸至筒体6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蒸发冷却空调用湿度控制装置,在使用该湿度控制装置时,第一风机17会启动,使得室内的空气主动流入进风管8、筒体6内部,而后在从出风管4排出,此过程气体主动流入筒体6内部可以实现快速检测的目的,可以提高该湿度控制装置的检测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的,箱体1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两个支板12,支板12便于支撑安装在箱体1内部的电子器件,且其中一个支板12顶部外壁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通讯组件9、蓄电池10,通讯组件9为蓝牙、WiFi等通信设备,便于该装置与工作人员手中的遥控装置、外界的冷却空调连接在一起,蓄电池10在断电时为该设备供电,另外一个支板12顶部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控制组件11,控制组件11便于接收连接模块9传递的信息控制该湿度控制装置运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的,箱体1一侧外壁靠近顶部处通过螺栓安装有卡钩构成的安装组件15,安装组件15便于箱体1挂载墙壁上,降低后续该湿度控制装置的拆装的难度,箱体1一侧外壁上通过合页安装有箱门2,箱门2上安装有把手,便于工作人员拉开箱门2,且箱门2侧面外壁上套接有与箱体1相互接触的密封圈3,密封圈3便于提高箱门2与箱体1之间的紧密程度,避免空气中的杂质通过箱门2与箱体1之间的缝隙流入箱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的,箱体1一侧外壁靠近顶部处通过螺栓安装有出风筒4,出风筒4便于使得通过进风筒5流入箱体1内部的空气流出箱体1,且出风管4与箱体1相互贯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5所示的,箱体1一侧外壁靠近底部处通过螺栓安装有进风筒5,进风筒5便于使得室内空气主动进入箱体1内部,而后在进风筒5内部电子器件作用下对箱体1内部进行加热处理,且进风筒5与箱体1相互贯通,进风筒5、出风筒4侧面内壁靠近一端处均通过螺栓安装有滤网19,滤网19可以避免空气中的杂质通过进风筒5、出风管4流入箱体1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的,进风筒5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风机18,第二风机18型号优选为1202512V风机,便于为空气主动进入进风筒5内部提供动力,进风筒5侧面内壁靠近一端处通过螺栓安装有加热网20,加热网20可以对进入进风筒5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处理。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使用该设备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卡钩将箱体1挂载墙壁上,而后工作人员在通过遥控装置与通讯组件9的连接向控制组件11发布命令,使得控制组件11控制该设备启动,此时在主控模块11的控制下第一风机17会启动,使得室内的空气被抽入到进风管8内部,而后流入筒体6内部,从而被湿度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的探头检测,检测时主控模块11会将检测的信息通过连接模块9发送到遥控装置处,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调控,同时检测时筒体6内部的风会通过排风管7排出,同时在该湿度控制设备检测到室内湿气较重时,主控模块11会控制第二风机18、加热网20启动,此时被第二风机18抽入进风筒5内部的空气会被加热网20加热,而后加热的空气会流入箱体1内部,从而对箱体1内部进行烘干处理,并且此时箱体1内部的空气会通过出风管4排出,保证箱体1内部的干燥,避免箱体1内部电子器件受潮损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形成容纳腔结构,所述箱体悬空设置于待测空间内;
筒体,所述筒体位于所述箱体底部,且与所述箱体隔离;
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位于所述箱体内,且所述监测组件的探头穿过箱体伸入所述筒体内,以实现对于筒体内气流的监测;
进风管,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用于待测空间气流进入的进风管;
排风管,于所述筒体侧部,与所述排风管错位位置,设置有用于气流排出的排风管,所述排风管与进风管之间设置有第一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箱体内的烘干组件,所述烘干组件用于箱体内气流的烘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箱体侧部的进风筒,以及位于进风筒上方的出风筒,所述进风筒和出风筒分别与所述烘干组件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进风筒上的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箱体之间,设置有形成所述烘干组件的加热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筒包括进风段以及过渡段,所述过渡段为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中,较窄的一端与所述进风段联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监测组件为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位于箱体两侧,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分别与所述控制组件的输出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至少设置有两个支板,使得箱体被分为三个腔体,所述监测组件位于最底部的腔体内,所述控制组件位于中间的腔体内,顶部的腔体内设置有蓄电池以及通讯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筒体的两侧,所述进风管和排风管错位设置,且所述排风管的高度高于所述进风管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箱体外侧,且与所述筒体和进风管不同面设置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用于箱体在待测空间内的组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外周通过密封圈与所述箱体铰接。
CN202222100350.8U 2022-08-10 2022-08-10 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装置 Active CN218154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00350.8U CN218154585U (zh) 2022-08-10 2022-08-10 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00350.8U CN218154585U (zh) 2022-08-10 2022-08-10 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54585U true CN218154585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99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00350.8U Active CN218154585U (zh) 2022-08-10 2022-08-10 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545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57781U (zh) 一种实验室多段通风节能控制系统
CN205429802U (zh)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柜
CN203010832U (zh) 自动除尘基站/机房通风节能系统
CN211346103U (zh) 预热干燥炉
CN108302726A (zh) 一种实验室多段通风节能控制系统
CN218154585U (zh) 蒸发冷却空调湿度控制装置
CN209730594U (zh) 一种多功能低压配电箱
CN105157187B (zh) 一种基站热源智能管理节能系统
WO2020124522A1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配电柜
CN108758948A (zh) 一种集成型新风空调一体机
CN208768103U (zh) 基于微应用架构的交换机
CN115621882A (zh) 一种电控箱的散热结构
CN213999407U (zh) 一种恒温除湿安全智能工具柜
CN109714232A (zh) 一种智能家居网关设备
CN210536112U (zh) 用于电网二次设备的新型对流式风冷二次屏柜
CN210577302U (zh) 一种节能自动除湿的开关柜
CN207936673U (zh) 一种具有节能效果的纺织烘干装置
CN208025737U (zh) 双向正压送风壁挂式新风机
CN214376065U (zh) 一种恒压供水水泵控制柜
CN217060846U (zh) 一种用于冷控设备的智能调控装置
CN217585080U (zh) 一种电子产品胶黏剂烘干装置
CN111786279A (zh) 一种应用于低压配电柜的实时监测系统
CN215723943U (zh) 高精度温控空气净化装置及净化通风机组
CN206478791U (zh) 一种建筑构件式数据中心机房空调
CN215523600U (zh) 新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