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54181U - 一种锅炉给水预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炉给水预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54181U
CN218154181U CN202221764093.1U CN202221764093U CN218154181U CN 218154181 U CN218154181 U CN 218154181U CN 202221764093 U CN202221764093 U CN 202221764093U CN 218154181 U CN218154181 U CN 218154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iler
heat
pipe
heat exchang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640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dustrial Boiler Wu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dustrial Boiler Wu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dustrial Boiler Wu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dustrial Boiler Wu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640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54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54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54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给水预热装置,包括锅炉汽包和省煤器,所述锅炉汽包的内部布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换热给水管连接,所述换热给水管上安装有电动调节阀,所述省煤器的进水端与锅炉给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锅炉给水管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换热排水管和冷水进管与换热管和换热给水管连接,所述换热排水管上安装有第二截止阀,所述冷水进管上安装有第一截止阀。本实用新型保证进入省煤器入口段的水温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了省煤器入口段的酸露点,减少或避免省煤器入口段的腐蚀。

Description

一种锅炉给水预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锅炉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锅炉给水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燃煤燃烧释放出来的高温烟气经烟道输送至余热锅炉入口,再流经过热器、蒸发器和省煤器,最后经烟囱排入大气,排烟温度一般为150~180℃,烟气温度从高温降到排烟温度所释放出的热量用来使水变成蒸汽。锅炉给水首先进入省煤器,水在省煤器内吸收热量升温到略低于汽包压力下的饱和温度进入锅筒。进入锅筒的水与锅筒内的饱和水混合后,沿锅筒下方的下降管进入蒸发器吸收热量开始产汽,通常是只有一部分水变成汽,所以在蒸发器内流动的是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离开蒸发器进入上部锅筒通过汽水分离设备分离,水落到锅筒内水空间进入下降管继续吸热产汽,而蒸汽从锅筒上部进入过热器,吸收热量使饱和蒸汽变成过热蒸汽。
由于余热锅炉一般采用大气式热力除氧,给水温度较低。在运行中,导致省煤器入口段,产生严重的低温腐蚀现象。因此,设计一种锅炉给水预热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给水预热装置,保证进入省煤器入口段的水温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了省煤器入口段的酸露点,减少或避免省煤器入口段的腐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给水预热装置,包括锅炉汽包和省煤器,所述锅炉汽包的内部布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换热给水管连接,所述换热给水管上安装有电动调节阀,所述省煤器的进水端与锅炉给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锅炉给水管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换热排水管和冷水进管与换热管和换热给水管连接,所述换热排水管上安装有第二截止阀,所述冷水进管上安装有第一截止阀。
优选的,所述锅炉给水管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电动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的外壁等距离分布有换热片。
优选的,所述换热排水管和锅炉给水管的外侧包裹有保温隔热层。
优选的,所述保温隔热层包括依次包裹在换热排水管和锅炉给水管外侧的真空保温层、复合硅酸镁保温层和聚氨酯发泡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保证进入省煤器入口段的水温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了省煤器入口段的酸露点,减少或避免省煤器入口段的腐蚀;
2、通过设置的换热片,增加换热管与锅炉汽包内部饱和水的接触面积,提升换热管的换热效率;
3、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控锅炉给水管内部热水的水温,调节电动调节阀用于调节进入换热管的给水量,从而实现热水温度的自由调节;
4、通过设置的真空保温层、复合硅酸镁保温层和聚氨酯发泡保温层对换热排水管和锅炉给水管起到保温隔热效果,防止热量散失。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保温隔热层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保温隔热层剖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换热片安装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锅炉汽包;2、换热管;3、换热给水管;4、电动调节阀;5、冷水进管;6、第一截止阀;7、第二截止阀;8、换热排水管;9、锅炉给水管;10、省煤器;11、换热片;12、温度传感器;13、保温隔热层;14、真空保温层;15、复合硅酸镁保温层;16、聚氨酯发泡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由图1和图4给出,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给水预热装置,包括锅炉汽包1和省煤器10,锅炉汽包1的内部布置有换热管2,换热管2的一端与换热给水管3连接,换热给水管3上安装有电动调节阀4,省煤器10的进水端与锅炉给水管9的一端连接,锅炉给水管9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换热排水管8和冷水进管5与换热管2和换热给水管3连接,换热排水管8上安装有第二截止阀7,冷水进管5上安装有第一截止阀6,打开电动调节阀4,换热给水管3内部的冷水一部分进入至换热管2的内部,另一部分进入至冷水进管5的内部,换热管2内部的冷水与锅炉汽包1内部的饱和水进行对流换热,提高水温,换热后的高温水通过换热排水管8与冷水进管5的冷水混合,混合后的热水通过锅炉给水管9进入自省煤器10中,保证进入省煤器10入口段的水温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了省煤器10入口段的酸露点,减少或避免省煤器10入口段的腐蚀。
优选的,换热管2的外壁等距离分布有换热片11,通过设置的换热片11,增加换热管2与锅炉汽包1内部饱和水的接触面积,提升换热管2的换热效率。
实施例二
参照图1,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锅炉给水管9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2电性连接电动调节阀4,温度传感器12用于监控锅炉给水管9内部热水的水温,调节电动调节阀4用于调节进入换热管2的给水量,从而实现热水温度的自由调节。
实施例三
参照图2和图3,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换热排水管8和锅炉给水管9的外侧包裹有保温隔热层13。
保温隔热层13包括依次包裹在换热排水管8和锅炉给水管9外侧的真空保温层14、复合硅酸镁保温层15和聚氨酯发泡保温层16,通过设置的真空保温层14、复合硅酸镁保温层15和聚氨酯发泡保温层16对换热排水管8和锅炉给水管9起到保温隔热效果,防止热量散失。
工作原理:
打开电动调节阀4,换热给水管3内部的冷水一部分进入至换热管2的内部,另一部分进入至冷水进管5的内部,换热管2内部的冷水与锅炉汽包1内部的饱和水进行对流换热,提高水温,换热后的高温水通过换热排水管8与冷水进管5的冷水混合,混合后的热水通过锅炉给水管9进入自省煤器10中,保证进入省煤器10入口段的水温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了省煤器10入口段的酸露点,减少或避免省煤器10入口段的腐蚀。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锅炉给水预热装置,包括锅炉汽包(1)和省煤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汽包(1)的内部布置有换热管(2),所述换热管(2)的一端与换热给水管(3)连接,所述换热给水管(3)上安装有电动调节阀(4),所述省煤器(10)的进水端与锅炉给水管(9)的一端连接,所述锅炉给水管(9)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换热排水管(8)和冷水进管(5)与换热管(2)和换热给水管(3)连接,所述换热排水管(8)上安装有第二截止阀(7),所述冷水进管(5)上安装有第一截止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给水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给水管(9)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2),所述温度传感器(12)电性连接电动调节阀(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给水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的外壁等距离分布有换热片(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给水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排水管(8)和锅炉给水管(9)的外侧包裹有保温隔热层(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锅炉给水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隔热层(13)包括依次包裹在换热排水管(8)和锅炉给水管(9)外侧的真空保温层(14)、复合硅酸镁保温层(15)和聚氨酯发泡保温层(16)。
CN202221764093.1U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锅炉给水预热装置 Active CN218154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4093.1U CN218154181U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锅炉给水预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4093.1U CN218154181U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锅炉给水预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54181U true CN218154181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91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64093.1U Active CN218154181U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锅炉给水预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541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82842U (zh) 一种组合式空气预热器
US9134041B2 (en) Vapor vacuum condensing boiler designs
CN101151494B (zh) 具有双重管的热水供应系统
JP2011506908A (ja) 上向き燃焼式コンデンシングボイラーの熱交換器
CN101603790B (zh) 多相变单元组合换热器及其最低壁温控制方法
CN218154181U (zh) 一种锅炉给水预热装置
RU2333429C1 (ru) Конденсационный водогрейный котел наружного размещения
CN201827879U (zh) 卧式自然循环换热器
CN105571354A (zh) 基于双u型管壳式换热器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及烟气余热回收方法
CN208169996U (zh) 燃烧式水浴式气化器节能系统
CN102322624A (zh) 利用有机热载体炉烟气余热产生低压蒸汽的系统
CN101021361B (zh) 蒸汽相变加热炉
CN201434624Y (zh) 多相变单元组合换热器
CN203797949U (zh) 一体式膜式壁冷凝真空热水锅炉
CN201748833U (zh) 卧式相变换热器
CN202229154U (zh) 利用有机热载体炉烟气余热产生低压蒸汽的系统
CN201407680Y (zh) 一种热媒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7035496U (zh) 一种冷凝式燃气锅炉
RU2333432C1 (ru) Конденсационная универсальная водогрей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наружного размещения
CN106016343B (zh) 一种燃煤锅炉组合式空气预热器
KR19980065145A (ko) 폐열 회수용 복합 열교환 장치및 방법.
CN104075336A (zh) 一种能量回收装置
KR101739688B1 (ko) 열효율 개선형 스팀보일러
CN203823789U (zh) 一种燃气余热回收装置
CN101907413B (zh) 卧式相变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