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51701U - 一种自保持真空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保持真空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51701U
CN218151701U CN202221668902.9U CN202221668902U CN218151701U CN 218151701 U CN218151701 U CN 218151701U CN 202221668902 U CN202221668902 U CN 202221668902U CN 218151701 U CN218151701 U CN 218151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valve core
cavity
air inle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6890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应成
房锦
倪天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inier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inier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inier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Ginier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6890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51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51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517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保持真空发生器,包括发生器本体,其内设置进气主通道、真空供气通道和真空破坏气道;通气块及内部滑腔,滑腔内设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并由滑动圆环套接,第二阀芯与滑动圆环之间卡设外圈弹簧,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分别由真空先导阀和破坏先导阀控制;真空发生组件,其包括真空腔。通电时,打开真空先导阀,第一阀芯移动,进气主通道与真空供气通道导通,压缩空气进入真空发生组件并使真空腔产生负压;突然失电时,第一阀芯不会复位,真空腔内负压继续保持,从而不会导致吸附的产品掉落造成损坏;当再次得电时,打开破坏先导阀,第二阀芯推动第一阀芯复位,进气主通道与真空破坏通道导通,真空供气通道关闭,负压被破坏。

Description

一种自保持真空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发生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自保持真空发生器。
背景技术
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喷嘴高速喷射压缩空气,卷吸喷嘴出口周围的空气,从而产生真空,其常用来连接吸盘以实现某些特殊的吸附用途,而随着自动化的发展,集成式真空发生器逐渐成为主流,这类产品一般集成了真空阀和真空破坏阀,可以不用外接电气元气件仅靠电子控制即可实现真空和破真空的切换。
在公布号为CN111692138A的一件中国发明中,包括供气装置、真空发生装置和控制装置,其中,真空发生装置控制装置又包括阀芯腔和内设的第一主阀芯、第二主阀芯以及弹簧,弹簧设置在第一主阀芯和第二主阀芯之间,压缩空气由供气通道一分为二进入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并分别由真空先导阀和破坏先导阀控制其通断,断电状态下,第一主阀芯和第二主阀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分别关闭真空供气通道和真空破坏气道,当需要产生真空时,打开真空先导阀同时关闭破坏先导阀,第一主阀芯在进气作用下右移并与真空供气通道连通,压缩空气进入内置真空发生管并从消音器流出,从而使得真空口处产生负压;当需要破坏真空时,打开破坏先导阀同时关闭真空先导阀,此时第一主阀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真空供气通道关闭,第二主阀芯左移,压缩空气经真空破坏气道进入真空腔,破坏真空。但是这类设备如果在吸附产品的过程中发生突然断电,真空供气通道会随着弹簧的复位而关闭,导致真空口处吸附的产品掉落,进而造成产品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集成式真空发生器在突然断电的情况下真空会自动破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保持真空发生器,包括:
发生器本体,其设置有进气主通道、真空破坏气道、真空供气通道;
通气块,其连接所述发生器本体,所述通气块设置有滑腔,所述滑腔的中部设置有滑动圆环;
环形块,其卡设于所述滑腔内,所述环形块间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环形块将所述滑腔分隔成多个相通的阀芯腔,所述进气主通道、所述真空破坏气道、所述真空供气通道分别连通不同的阀芯腔;
阀芯,其包括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第二阀芯对称设置,所述滑动圆环套接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第二阀芯,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第二阀芯的一端相互抵接,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第二阀芯的另一端则与所述环形块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阀芯与所述滑动圆环之间还卡设有外圈弹簧,所述第一阀芯将所述进气主通道与所述真空供气通道阻隔,所述第二阀芯则将所述进气主通道与所述真空破坏气道阻隔;
真空发生组件,其包括真空发生体和真空腔,所述真空腔连通所述真空发生体,所述真空发生体连通所述真空供气通道,所述真空腔还连通所述真空破坏气道;
所述通气块还设置有两组与所述阀芯腔连通的进排气孔道,两组所述进排气孔道的通断分别由真空先导阀和破坏先导阀控制,进而分别控制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第二阀芯的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生器本体还设置有真空口和供气主排口,所述真空口连通所述真空腔,所述供气主排口连通所述真空发生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主通道设置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所述通气块设置有第三进气孔、第四进气孔、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所述第一出气孔连通同一所述阀芯腔,所述第二进气孔和所述第二出气孔也连通同一所述阀芯腔,所述第三进气孔、所述第四进气孔、所述真空破坏气道、所述真空供气通道则分别连通不同的所述阀芯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封块和第二封块,所述环形块包括第一环形块、第二环形块、第三环形块和第四环形块,所述第一环形块和所述第四环形块对称设置且分别靠近所述第一封块和所述第二封块,所述第二环形块和所述第三环形块对称设置且靠近所述滑动圆环,所述第一环形块和所述第一封块之间形成第一阀芯腔,所述第一阀芯腔连通所述第三进气孔,所述第二环形块和所述第一环形块之间形成第二阀芯腔,所述第二阀芯腔连通所述真空供气通道,所述滑动圆环和所述第二环形块之间形成第三阀芯腔,所述第三阀芯腔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三环形块和所述滑动圆环之间形成第四阀芯腔,所述第四阀芯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孔和第二出气孔,所述第四环形块和所述第三环形块之间形成第五阀芯腔,所述第五阀芯腔连通所述真空破坏气道,所述第二封块和所述第四环形块之间形成第六阀芯腔,所述第六阀芯腔连通所述第四进气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芯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紧贴所述第二环形块,所述第一阀芯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圆环的内圈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阀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块滑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阀芯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滑动圆环之间卡设有所述外圈弹簧,所述第二凸起紧贴所述第三环形块,所述第二阀芯的一端也与所述滑动圆环的内圈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阀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环形块滑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块与所述滑腔之间卡设有第一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芯和所述环形块之间卡设有第二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气块设置有阀体安装块,所述阀体安装块连接所述真空先导阀和所述破坏先导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压力开关和安装座,所述压力开关设置有压力检测口,所述压力检测口连通所述真空发生体,所述真空发生体和所述发生器本体连接所述安装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保持真空发生器,在滑腔内设置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分别用来控制进气主通道与真空供气通道、真空破坏气道之间的通断,第一阀芯与第二阀芯套接于滑腔内的滑动圆环内,第二阀芯与滑动圆环之间卡设有外圈弹簧,通电状态下,打开真空先导阀,进气主通道内的压缩空气进入所述阀芯腔,第一阀芯在所述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向第二阀芯移动,进气主通道与真空供气通道导通,压缩空气进入真空发生体,使得真空腔产生负压;断电状态下,第一阀芯不会复位,真空腔内负压继续保持;而当再次得电需要破真空时,只需打开破坏先导阀,第二阀芯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向第一阀芯移动并推动第一阀芯复位,进气主通道与真空破坏通道打开,真空供气通道关闭,真空腔负压被破坏。这种自保持真空发生器不仅能保证在通电的情况下使得真空腔产生负压,当突然失电时仍然能保持真空腔负压,从而不会导致吸附的产品掉落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保持真空发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保持真空发生器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自保持真空发生器中阀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发生器本体;101、进气主通道;102、真空破坏气道;103、真空供气通道;104、第一进气孔;105、第二进气孔;2、通气块;201、滑腔;202、滑动圆环;203、第一出气孔;204、第二出气孔;205、第三进气孔;206、第四进气孔;3、环形块;4、阀芯;401、第一阀芯;402、第二阀芯;403、第一凸起;404、第二凸起;5、外圈弹簧;6、真空发生体;7、真空腔;8、真空先导阀;9、破坏先导阀;10、阀体安装块;11、压力开关;12、安装座;13、第一封块;14、第二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保持真空发生器,包括:
发生器本体1,其设置有进气主通道101、真空破坏气道102、真空供气通道103;
具体的,进气主通道101设置于发生器本体1的上端,沿其进气方向依次设置有进气接头和真空破坏气道102。
通气块2,其连接发生器本体1,通气块2设置有滑腔201,滑腔201的中部设置有滑动圆环202;
具体的,滑动圆环202由滑腔201中部向内凸起形成,通气块2通过螺栓与发生器本体1固定。
环形块3,其卡设于滑腔201内,环形块3间隔设置有多个,多个环形块3将滑腔201分隔成多个相通的阀芯腔,进气主通道101、真空破坏气道102、真空供气通道103分别连通不同的阀芯腔;
阀芯4,其包括第一阀芯401和第二阀芯402,第一阀芯401和第二阀芯402对称设置,滑动圆环202套接第一阀芯401和第二阀芯402,第一阀芯401和第二阀芯402的一端相互抵接,第一阀芯401和第二阀芯402的另一端则与环形块3活动连接,第二阀芯402与滑动圆环202之间还卡设有外圈弹簧5,第一阀芯401将进气主通道101与真空供气通道103阻隔,第二阀芯402则将进气主通道101与真空破坏气道102阻隔;
具体的,第一阀芯401、第二阀芯402与环形块3的配合,使得初始状态下,各个阀芯腔之间保持相互隔断,进而阻隔了各通气道之间的连通。
真空发生组件,其包括真空发生体6和真空腔7,真空腔7连通真空发生体6,真空发生体6连通真空供气通道103,真空腔7还连通真空破坏气道102;
具体的,真空发生器上设置有相应的真空口,真空口连通真空腔7,真空腔7内由真空发生体6吸气,进而使得真空口能够产生负压,同时,当需要破真空时,只需将进气引入真空破坏气道102即可。
通气块2还设置有两组与阀芯腔连通的进排气孔道,两组进排气孔道的通断分别由真空先导阀8和破坏先导阀9控制,进而分别控制第一阀芯401和第二阀芯402的移动。
综上所述,在滑腔201内设置第一阀芯401和第二阀芯402,分别用来控制进气主通道101与真空供气通道103、真空破坏气道102之间的通断,第一阀芯401与第二阀芯402套接于滑腔201内的滑动圆环202内,第二阀芯402与滑动圆环202之间卡设有外圈弹簧5,通电状态下,打开真空先导阀8,第一阀芯401向第二阀芯402移动,进气主通道101与真空供气通道103导通,使得真空腔7产生负压;当突然失电时,第一阀芯401不会复位,真空腔7内负压继续保持;当再次得电时,打开破坏先导阀9,第二阀芯402向第一阀芯401移动并推动第一阀芯401复位,进气主通道101与真空破坏气道102打开,真空供气通道103关闭,真空腔7负压被破坏,这种自保持真空发生器不仅能保证在通电的情况下使得真空腔7产生负压,当突然失电时仍然能保持真空腔7负压,从而不会导致吸附的产品掉落造成损坏。
进一步的,发生器本体1还设置有真空口和供气主排口,真空口连通真空腔7,供气主排口连通真空发生体6。
具体的,同上述所述,真空口由真空发生体6产生吸气而形成负压,供气主排口设置于真空供气通道103的出口端。
进一步的,进气主通道101设置有第一进气孔104和第二进气孔105,通气块2设置有第三进气孔205、第四进气孔206、第一出气孔203和第二出气孔204,第一进气孔104和第一出气孔203连通同一阀芯腔,第二进气孔105和第二出气孔204也连通同一阀芯腔,第三进气孔205、第四进气孔206、真空破坏气道102、真空供气通道103则分别连通不同的阀芯腔。
具体的,通气块2上也设置有与第一进气孔104和第二进气孔105位置对应的通孔,用于通气块2与进气主通道101的连通,第一出气孔203与第三进气孔205通过真空先导阀8控制其通断,第二出气孔204和第四进气孔206通过破坏先导阀9控制其通断。
进一步的,滑腔20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封块13和第二封块14,环形块3包括第一环形块、第二环形块、第三环形块和第四环形块,第一环形块和第四环形块对称设置且分别靠近第一封块13和第二封块14,第二环形块和第三环形块对称设置且靠近滑动圆环202,第一环形块和第一封块13之间形成第一阀芯401腔,第一阀芯401腔连通第三进气孔205,第二环形块和第一环形块之间形成第二阀芯402腔,第二阀芯402腔连通真空供气通道103,滑动圆环202和第二环形块之间形成第三阀芯腔,第三阀芯腔连通第一进气孔104和第一出气孔203,第三环形块和滑动圆环202之间形成第四阀芯腔,第四阀芯腔连通第二进气孔105和第二出气孔204,第四环形块和第三环形块之间形成第五阀芯腔,第五阀芯腔连通真空破坏气道102,第二封块14和第四环形块之间形成第六阀芯腔,第六阀芯腔连通第四进气孔206。
具体的,第一封块13和第二封块14将滑腔201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可以防止进气外泄,第一进气孔104位于第三阀芯腔的下端,第一出气孔203位于第三阀芯腔的上端,二者之间在初始状态下保持连通,第二进气孔105位于第四阀芯腔的下端,第二出气孔204位于第四阀芯腔的上端,二者之间在初始状态下也保持连通。
更多的,各个环形块的内圆形设置有倒角。
进一步的,第一阀芯40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凸起403,第一凸起403紧贴第二环形块,第一阀芯401的一端与滑动圆环202的内圈活动连接,第一阀芯401的另一端与第一环形块滑动连接。
具体的,第一阀芯401与第一环形块接触的地方设置有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使得第一阀芯401腔与第二阀芯402腔在初始阶段是不连通的,同时第一阀芯401与滑动圆环202的内圈也紧密贴合,从而防止气体外泄。
进一步的,第二阀芯402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凸起404,第二凸起404与滑动圆环202之间卡设有外圈弹簧5,第二凸起404紧贴第三环形块,第二阀芯402的一端也与滑动圆环202的内圈活动连接,第二阀芯402的另一端与第四环形块滑动连接。
具体的,第二阀芯402与第四环形块接触的地方也设置有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使得第五阀芯腔与第六阀芯腔在初始阶段是不连通的,同时第二阀芯402与滑动圆环202的内圈也紧密贴合,从而防止气体外泄。
进一步的,环形块3与滑腔201之间卡设有第一密封圈。
具体的,该处第一密封圈可防止进气从环形块3的外圈溢出,从而影响不同状态下阀芯的动作情况。
进一步的,阀芯和环形块3之间卡设有第二密封圈。
具体的,该处第二密封圈可防止进气直接从环形块3内圈进入不同的阀芯腔,可防止影响不同阀芯腔之间的相互阻隔。
进一步的,通气块2设置有阀体安装块10,阀体安装块10连接真空先导阀8和破坏先导阀9。
具体的,阀体安装块10与通气块2上的导槽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通道,第一出气孔203和第三进气孔205、真空先导阀8错位设置,在通气块2的上端外部开设有条形槽,真空先导阀8设置有进出口,对应的,阀体安装块10平设于通气块2上端并将条形槽遮住,使其形成一个进气通道,阀体安装块10上设置有与真空先导阀8对应的孔位,由此,第一出气孔203、真空先导阀8、第三进气孔205形成一个完整的气道,同理,第二出气孔204、第四进气孔206和破坏先导阀9也是如此。
进一步的,还包括压力开关11和安装座12,压力开关11设置有压力检测口,压力检测口连通真空发生体6,真空发生体6和发生器本体1连接安装座12。
具体的,真空腔7与真空发生体6连接的通道设置有单向阀,使得真空发生器在短暂断气仍能保持保持一定的负压,压力开关11则用于检测真空压力。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自保持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生器本体,其设置有进气主通道、真空破坏气道、真空供气通道;
通气块,其连接所述发生器本体,所述通气块设置有滑腔,所述滑腔的中部设置有滑动圆环;
环形块,其卡设于所述滑腔内,所述环形块间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环形块将所述滑腔分隔成多个相通的阀芯腔,所述进气主通道、所述真空破坏气道、所述真空供气通道分别连通不同的阀芯腔;
阀芯,其包括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第二阀芯对称设置,所述滑动圆环套接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第二阀芯,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第二阀芯的一端相互抵接,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第二阀芯的另一端则与所述环形块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阀芯与所述滑动圆环之间还卡设有外圈弹簧,所述第一阀芯将所述进气主通道与所述真空供气通道阻隔,所述第二阀芯则将所述进气主通道与所述真空破坏气道阻隔;
真空发生组件,其包括真空发生体和真空腔,所述真空腔连通所述真空发生体,所述真空发生体连通所述真空供气通道,所述真空腔还连通所述真空破坏气道;
所述通气块还设置有两组与所述阀芯腔连通的进排气孔道,两组所述进排气孔道的通断分别由真空先导阀和破坏先导阀控制,进而分别控制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第二阀芯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保持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本体还设置有真空口和供气主排口,所述真空口连通所述真空腔,所述供气主排口连通所述真空发生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保持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主通道设置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所述通气块设置有第三进气孔、第四进气孔、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和所述第一出气孔连通同一所述阀芯腔,所述第二进气孔和所述第二出气孔也连通同一所述阀芯腔,所述第三进气孔、所述第四进气孔、所述真空破坏气道、所述真空供气通道则分别连通不同的所述阀芯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保持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封块和第二封块,所述环形块包括第一环形块、第二环形块、第三环形块和第四环形块,所述第一环形块和所述第四环形块对称设置且分别靠近所述第一封块和所述第二封块,所述第二环形块和所述第三环形块对称设置且靠近所述滑动圆环,所述第一环形块和所述第一封块之间形成第一阀芯腔,所述第一阀芯腔连通所述第三进气孔,所述第二环形块和所述第一环形块之间形成第二阀芯腔,所述第二阀芯腔连通所述真空供气通道,所述滑动圆环和所述第二环形块之间形成第三阀芯腔,所述第三阀芯腔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孔和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三环形块和所述滑动圆环之间形成第四阀芯腔,所述第四阀芯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孔和第二出气孔,所述第四环形块和所述第三环形块之间形成第五阀芯腔,所述第五阀芯腔连通所述真空破坏气道,所述第二封块和所述第四环形块之间形成第六阀芯腔,所述第六阀芯腔连通所述第四进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保持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紧贴所述第二环形块,所述第一阀芯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圆环的内圈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阀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块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保持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芯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滑动圆环之间卡设有所述外圈弹簧,所述第二凸起紧贴所述第三环形块,所述第二阀芯的一端也与所述滑动圆环的内圈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阀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环形块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保持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块与所述滑腔之间卡设有第一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保持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和所述环形块之间卡设有第二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保持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块设置有阀体安装块,所述阀体安装块连接所述真空先导阀和所述破坏先导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保持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开关和安装座,所述压力开关设置有压力检测口,所述压力检测口连通所述真空发生体,所述真空发生体和所述发生器本体连接所述安装座。
CN202221668902.9U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自保持真空发生器 Active CN218151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8902.9U CN218151701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自保持真空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8902.9U CN218151701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自保持真空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51701U true CN218151701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76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68902.9U Active CN218151701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自保持真空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517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87364B1 (ko) 진공발생용 유니트
WO2008127013A1 (en) Blow-off valve for turbo blower
CN202971355U (zh) 一种集成式真空发生器
CN218151701U (zh) 一种自保持真空发生器
CN103016424A (zh) 一种集成式真空发生器
CN107013439A (zh) 一种基于压电气泵的微型流体输送装置
CN110580978A (zh) 复合电缆
CN108437964B (zh) 车用空气处理单元总成及其四回路保护阀
ITMI20080650A1 (it) Pressostato combinato
CN102287268B (zh) 状态转换活门及系统
CN212563568U (zh) 节能省能型真空发生器
CN107120329B (zh) 带隔离阀组件的比例压力控制器
CN107035732B (zh) 真空发生器装置
CN215334761U (zh) 一种具有快速排气功能的电磁阀
CN211259750U (zh) 一种单向更换接口气路装置
TWI759718B (zh) 氣動換向閥
CN207246133U (zh) 集成式真空发生器
CN216111491U (zh) 一种集成式真空泵系统
CN202300654U (zh) 状态转换活门及系统
CN213575562U (zh) 一种集成式控制阀
CN110608300A (zh) 一种单向更换接口气路装置
CN214618090U (zh) 一种常开型二位二通电磁阀
CN203791268U (zh) 一种气动吹尘枪
CN113864153B (zh) 节能省能型真空发生器
CN218818789U (zh) 一种具有单向节流功能的流量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