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46277U - 一种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46277U
CN218146277U CN202222678061.6U CN202222678061U CN218146277U CN 218146277 U CN218146277 U CN 218146277U CN 202222678061 U CN202222678061 U CN 202222678061U CN 218146277 U CN218146277 U CN 218146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pipe
sewage
primary
connect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780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琳琳
未世哲
刘承羲
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eyat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780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462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46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462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原水箱,所述原水箱上端开设有进水口,且所述原水箱一侧设有一次处理机构,所述一次处理机构包括依次连通的一次缺氧池、厌氧池和一次好氧池,所述一次缺氧池与所述原水箱之间连通有第一连接管,且所述一次好氧池与所述一次缺氧池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气提回流组件,所述一次好氧池远离所述厌氧池的一侧连通有沉淀池。本申请具有降低能耗,提高农村污水处理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通常是指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净化的过程,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能源、环保、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且农村生活污水由于季节性和生活习惯影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通常为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和SBR等。
相关技术中的污水处理工艺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均较高,将混合液由好氧池回流至缺氧池中通常需通过泵来实现驱动,由此易造成能耗较高的情况,影响农村污水处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降低能耗,提高农村污水处理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原水箱,所述原水箱上端开设有进水口,且所述原水箱一侧设有一次处理机构,所述一次处理机构包括依次连通的一次缺氧池、厌氧池和一次好氧池,所述一次缺氧池与所述原水箱之间连通有第一连接管,且所述一次好氧池与所述缺氧池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气提回流组件,所述一次好氧池远离所述厌氧池的一侧连通有沉淀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时,污水经进水口进入原水箱中,并通过第一连接管输送至一次处理机构处,依次通过一次缺氧池、厌氧池和一次好氧池,从而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处理,且将缺氧池设置在厌氧池前,减少了污水中的溶氧影响厌氧环境的可能,同时一次好氧池通过气提回流组件将混合液回流至一次缺氧池中,在缺氧池中进行反硝化,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从而进一步对混合液脱氮除磷,且选用气提回流的方式减少了泵的添加,降低能耗,提高农村污水处理效率。
可选的,所述气提回流组件包括插接在所述一次好氧池中的进气管,所述一次好氧池与所述一次缺氧池之间连通有回流管,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一次好氧池中的一端与所述回流管位于所述一次好氧池中的下端连通,且所述进气管另一端安装有鼓风机,且所述沉淀池与所述厌氧池之间同样设有连接两者的所述气提回流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混合液回流时,鼓风机向进气管中通气,此时气体沿进气管移动至回流管中,此时回流管中气体和污水的混合物的密度小于管外污水的密度,从而在压力的作用下将管外的混合液抽取至回流管中,并经回流管输送至一次缺氧池中,且沉淀池以相同的方式将污泥回流至厌氧池中,进一步对污水脱氮除磷,且选用气提回流的方式,减少了添加用于抽取污水的驱动源的可能,从而进一步达到降低能耗,提高农村污水处理效率。
可选的,所述一次好氧池与所述沉淀池之间设有连通两者的二次处理机构,所述二次处理机构包括与所述一次好氧池连通的二次缺氧池,且所述二次缺氧池一侧连通有与所述沉淀池连通的二次好氧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经一次处理机构处理后,进入二次处理机构中,并在二次处理机构中再次经过二次缺氧和二次好氧处理,从而对经一次好氧处理后的污水进一步脱氮,去除过量的碳源量和吹脱氮气,让水中保留溶氧避免沉淀池污泥上浮,并通过二次好氧处理进一步聚磷,从而减少农村进水氮浓度高,处理不达标的可能,提高脱氮除磷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污水处理效率。
可选的,所述原水箱与所述厌氧池之间连通有第二连接管,且所述原水箱与所述二次缺氧池之间连通有第三连接管,且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三连接管同一侧安装有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水箱中的一部分污水经第一连接管进入一次缺氧池中,并输送至厌氧池中,且原水箱中的部分污水经第二连接管进入厌氧池中,进入厌氧池中的污水经一次好氧池进入二次缺氧池中,同时原水箱中剩余部分的污水经第三连接管进入二次缺氧池中,使得一次缺氧池、厌氧池和二次缺氧池中均与原水箱连通并承接原水箱中的污水,从而使得一次缺氧池、厌氧池和二次缺氧池中的污水中均含有碳源,从而通过分点进水,合理利用污水中的碳源,节省药剂投加成本,并减少污水的回流量,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农村污水处理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三连接管侧壁上均开设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经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输送的过程中,部分污水经通孔流出,由于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上均安装有水泵,因此污水在通孔处流出时仍存在冲击力,从而在与管外的污水接触时仍沿通孔的方向流动直至压力与管外污水的阻力抵消,此时从通孔处流出的污水移动的过程中驱动管外的污水流动,从而搅拌均匀污水,减少污水中的杂质沉降,进一步提高农村污水处理效率。
可选的,所述原水箱远离所述一次缺氧池的一侧连通有穿设在所述原水箱内部的空气管,所述空气管侧壁上同样开设有通孔,且所述空气管另一端与所述鼓风机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鼓风机将风通入空气管中,此时空气经空气管侧壁上的通孔向远离空气管的方向移动并进入原水箱的污水中,从而搅拌原水箱中的污水,减少污水中的杂质沉降的可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村污水处理效率。
可选的,所述一次好氧池和所述二次好氧池中均设有曝气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次好氧池和二次好氧池中均设有曝气组件,当污水达到一次好氧池和二次好氧池中时,曝气组件为一次好氧池和二次好氧池中通入空气,从而增加一次好氧池和二次好氧池中氧的含量,从而进一步除去污水中的有机物,进一步提高农村污水处理效率。
可选的,所述原水箱内侧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位于所述原水箱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经进水口进入原水箱的过程中,污水先与滤网接触,从而将污水中大的杂质与污水分离,进一步提高农村污水处理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污水经进水口进入原水箱中,并通过第一连接管输送至一次处理机构处,从而对污水进行脱硫除磷处理,且将缺氧池设置在厌氧池前,减少了污水中的溶氧影响厌氧环境的可能,同时一次好氧池通过气提回流组件将混合液回流至一次缺氧池中,从而进一步对混合液脱氮除磷,且选用气提回流的方式降低能耗,从而降低能耗,提高农村污水处理效率;
2.污水经一次处理机构处理后,进入二次处理机构中,并在二次处理机构中再次经过二次缺氧和二次好氧处理,从而将经一次好氧处理后的污水进一步脱氮,并通过二次好氧处理进一步除去污水中的有机物,从而提高脱氮除磷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污水处理效率;
3.原水箱中的一部分污水经第一连接管进入一次缺氧池中,并输送至厌氧池中,且原水箱中的部分污水经第二连接管进入厌氧池中,进入厌氧池中的污水经一次好氧池进入二次缺氧池中,同时原水箱中剩余部分的污水经第三连接管进入二次缺氧池中,使得一次缺氧池、厌氧池和二次缺氧池中均与原水箱连通并承接原水箱中的污水,从而使得一次缺氧池、厌氧池和二次缺氧池中的污水中均含有碳源,从而实现分点进水,合理利用污水中的碳源,节省药剂投加成本,且减少了污水的回流量,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农村污水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体现曝气组件和气提回流组件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体现空气管和空气横管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体现第一连接管和水横管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原水箱;11、进水口;12、滤网;13、泵送管;14、连接管;141、第一连接管;142、第二连接管;143、第三连接管;15、空气管;16、空气横管;161、通孔;17、水横管;2、一次处理机构;21、一次缺氧池;22、厌氧池;23、一次好氧池;3、二次处理机构;31、二次缺氧池;32、二次好氧池;4、沉淀池;41、出水口;42、出水堰;5、除磷加药箱;51、第一加药管;6、碳源加药箱;61、第二加药管;7、气提回流组件;71、进气管;72、回流管;73、鼓风机;8、曝气组件;81、曝气管;82、插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参照图1和图2,一种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原水箱1,原水箱1上端开设有进水口11,且原水箱1靠近进水口11一端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滤网12。原水箱1一侧设有一次处理机构2和二次处理机构3,一次处理机构2位于二次处理机构3靠近原水箱1的一侧并与原水箱1连通,二次处理机构3远离一次处理机构2的一端连通有沉淀池4,沉淀池4远离二次处理机构3的一侧开设有出水口41,沉淀池4内壁上固定连接有L形的出水堰42,出水堰42下端高度与出水口41下端高度下相平,且沉淀池4内壁的下端设置为凹槽。
使用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时,污水经进水口11进入原水箱1中,此时污水先与滤网12接触时,污水中大的杂质与污水分离,经过滤过后的污水进入原水箱1中,并逐渐流动至一次处理机构2处,从而对污水进行第一次脱氮除磷处理,并再次流动至二次处理机构3处再次进行脱氮除磷处理,后流动至沉淀池4中,将污水中的沉淀去除,完成污水处理。
一次处理机构2包括依次设置且相互连通的一次缺氧池21、厌氧池22和一次好氧池23,一次缺氧池21位于厌氧池22靠近原水箱1的一侧,一次好氧池23位于厌氧池22靠近二次处理机构3的一侧,且一次好氧池23与二次处理机构3连通。二次处理机构3包括相互连通的二次缺氧池31和二次好氧池32,二次缺氧池31靠近一次好氧池23并与一次好氧池23连通,二次好氧池32靠近沉淀池4并与沉淀池4连通。
原水箱1一侧设有竖直的泵送管13,泵送管13一端插接在原水箱1中并安装有水泵(图中未示出),且泵送管1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连接管14。连接管14朝向沉淀池4的一侧设置,且连接管14下侧连通有与一次缺氧池21对应的竖直的第一连接管141,第一连接管141远离连接管14的一端插接在一次缺氧池21中。连接管14下侧连通有与厌氧池22相对应的第二连接管142,且第二连接管142以相同的方式与厌氧池22连通,且连接管14下侧还连通有与二次缺氧池31相对应的第三连接管143,且第三连接管143以相同的方式与二次缺氧池31连通。
将污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水泵将原水箱1中的污水经泵送管13输送至连接管14中,此时连接管14中的污水在第一连接管141、第二连接管142和第三连接管143的作用下分别进入一次缺氧池21、厌氧池22和二次缺氧池31中,同时进入一次缺氧池21中的污水进入厌氧池22中,且进入厌氧池22中的污水经一次好氧池23进入二次缺氧池31中,使得一次缺氧池21、厌氧池22和二次缺氧池31中均与原水箱1连通并承接原水箱1中的污水,从而使得一次缺氧池21、厌氧池22和二次缺氧池31中的污水中均含有碳源,从而充分利用碳源,节省碳源的投加成本,且减少了污水的回流量,降低能耗。
原水箱1与一次缺氧池21之间设有除磷加药箱5和碳源加药箱6,除磷加药箱5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加药管51,第一加药管51远离除磷加药箱5的一端插接在沉淀池4中并与沉淀池4连通。碳源加药箱6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加药管61,且第二加药管61远离碳源加药箱6的一端与连接管14远离原水箱1的一端连通。
除磷加药箱5对沉淀池4进行加药,使得沉淀池4进一步对污水进行除磷,且当输送至二次缺氧池31中的污水中的碳源不足时,碳源加药箱6对二次缺氧池31进行碳源加药处理,从而使得二次缺氧池31中的污水中有充足的碳源,进一步提高脱氮除磷的效率。
沉淀池4和一次好氧池23内部均设有气提回流组件7,气提回流组件7包括竖直插接在一次好氧池23中的进气管71,一次好氧池23中插接有回流管72,进气管71插接在一次好氧池23中的一端与回流管72连通,进气管71另一端安装有鼓风机73,且回流管72远离一次好氧池23中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141连通。沉淀池4中的气提回流组件7以相同的方式连通沉淀池4和厌氧池22,且沉淀池4中的进气管71与一次好氧池23中的进气管71安装在同一鼓风机73上。
驱动一次好氧池23中的混合液回流时,鼓风机73向进气管71中通入空气,此时空气经进气管71进入回流管72中,此时回流管72中为空气与污水的混合物,由于回流管72中的混合物的密度小于管外的混合液的密度,且管内混合物的高度高于管外的混合液高度,因此压强将混合液压入回流管72中,并经回流管72输送至一次缺氧池21中,完成混合液回流,且沉淀池4中的气提回流组件7以相同的方式将污泥回流至厌氧池22中,进一步提高脱氮除磷效果。
参照图2和图3,为了使得原水箱1中的污水水质均匀,原水箱1中插接有空气管15,空气管15插接在原水箱1中一端固定连接有水平的空气横管16,空气横管16上侧壁上开设有三个通孔161,相邻两个通孔161之间呈斜向45°设置,且空气管15远离原水箱1中的一端与鼓风机73连接。当污水进入原水箱1中时,鼓风机73向空气管15中通入空气,此时空气管15中的空气流动至空气横管16中,并通过空气横管16侧壁上的通孔161释放在原水箱1中的污水中,并向原水箱1上端运动,从而将原水箱1中的污水进行搅拌,减少污水中的杂质沉降。
参照图2和图4,第一连接管141、第二连接管142和第三连接管143远离连接管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水横管17,水横管17下侧壁上同样开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通孔161,且相邻两个通孔161之间同样呈斜向45°设置。当污水分别泵送至第一连接管141、第二连接管142和第三连接管143中,并逐渐流动至水横管17处时,污水由水横管17上的通孔161处向水横管17外流出,此时由于水的冲击力,分别对一次缺氧池21、厌氧池22和二次缺氧池31中的污水进行搅拌,使得污水水质均匀。
一次好氧池23和二次好氧池32内部均设有曝气组件8,曝气组件8包括竖直的曝气管81,曝气管81插接在一次好氧池23中,曝气管81下端设有水平的插接管82,曝气管81插接在插接管82中部并与插接管82连通,曝气管81远离插接管82的一端与进气管71连通,且二次好氧池32中的曝气组件8以相同的方式与进气管71连通。
鼓风机73工作时,空气经进气管71进入曝气管81中,并流动至插接管82处,此时空气在插接管82口处向外排出,从而将空气分别释放在一次好氧池23和二次好氧池32中,从而为一次好氧池23和二次好氧池32提供大量氧气环境,从而进一步增加一次好氧池23和二次好氧池32除去污水中的有机物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时,污水经进水口11进入原水箱1中,此时污水先与滤网12接触时,污水中大的杂质与污水分离,经过滤过后的污水进入原水箱1中,水泵将原水箱1中的污水经泵送管13输送至连接管14中,此时连接管14中的污水在第一连接管141、第二连接管142和第三连接管143的作用下分别进入一次缺氧池21、厌氧池22和二次缺氧池31中,同时进入一次缺氧池21中的污水进入厌氧池22中,完成有机氮转换为氨氮、厌氧释磷的反应后进入一次好氧池23中,氨氮在好氧硝化菌的作用下转变为硝酸盐,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摄取污水中的磷酸盐,完成聚磷过程,此时一次好氧池23中的泥水混合物回流至一次缺氧池21中进一步脱氮,污水依次输送至二次缺氧池31和二次好氧池32中进一步脱氮除磷处理后,进入沉淀池4中,此时污水中的杂质逐渐沉降至沉淀池4底部,并通过气提回流组件7将污泥回流至厌氧池22中进一步脱氮,从而实现污水处理。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箱(1),所述原水箱(1)上端开设有进水口(11),且所述原水箱(1)一侧设有一次处理机构(2),所述一次处理机构(2)包括依次连通的一次缺氧池(21)、厌氧池(22)和一次好氧池(23),所述一次缺氧池(21)与所述原水箱(1)之间连通有第一连接管(141),且所述一次好氧池(23)与所述一次缺氧池(21)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气提回流组件(7),所述一次好氧池(23)远离所述厌氧池(22)的一侧连通有沉淀池(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提回流组件(7)包括插接在所述一次好氧池(23)中的进气管(71),所述一次好氧池(23)与所述一次缺氧池(21)之间连通有回流管(72),所述进气管(71)位于所述一次好氧池(23)中的一端与所述回流管(72)位于所述一次好氧池(23)中的下端连通,且所述进气管(71)另一端安装有鼓风机(73),且所述沉淀池(4)与所述厌氧池(22)之间同样设有连接两者的所述气提回流组件(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好氧池(23)与所述沉淀池(4)之间设有连通两者的二次处理机构(3),所述二次处理机构(3)包括与所述一次好氧池(23)连通的二次缺氧池(31),且所述二次缺氧池(31)一侧连通有与所述沉淀池(4)连通的二次好氧池(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箱(1)与所述厌氧池(22)之间连通有第二连接管(142),且所述原水箱(1)与所述二次缺氧池(31)之间连通有第三连接管(143),且所述第一连接管(141)、所述第二连接管(142)和所述第三连接管(143)同一侧安装有水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41)、所述第二连接管(142)和所述第三连接管(143)侧壁上均开设有通孔(16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箱(1)远离所述一次缺氧池(21)的一侧连通有穿设在所述原水箱(1)内部的空气管(15),所述空气管(15)侧壁上同样开设有通孔(161),且所述空气管(15)另一端与所述鼓风机(7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好氧池(23)和所述二次好氧池(32)中均设有曝气组件(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箱(1)内侧安装有滤网(12),所述滤网(12)位于所述原水箱(1)靠近所述进水口(11)的一侧。
CN202222678061.6U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181462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78061.6U CN218146277U (zh)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78061.6U CN218146277U (zh)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46277U true CN218146277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67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78061.6U Active CN218146277U (zh)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462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225965B1 (en) Method of treating waste water and equipment therefor
CN104773823B (zh) 一种无泵回流的a/o反应器
CN203474603U (zh) 污水连续流a2o生化反应与污泥静态沉淀一体化装置
CN103936229A (zh) 一种城市污水改良a2/o强化脱氮除磷处理装置及工艺
CN109279740A (zh) 一种适用于坑塘高浓度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1823814A (zh) 一种一体化反硝化除磷脱氮的方法及其系统
CN206940554U (zh) 一种基于mbbr的msbr脱氮除磷系统
CN108911367A (zh) 聚酰胺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CN218146277U (zh) 一种改良a2o污水处理装置
CN208649040U (zh) 一种高浓度抗生素有机废水专有处理装置
CN203866153U (zh) 一种城市污水改良a2/o强化脱氮除磷处理装置
CN201261748Y (zh) 基于缺氧-厌氧-氧化沟的化学除磷装置
CN204022557U (zh) 一种缺氧-好氧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
CN115043548A (zh) 一种煤化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10505964U (zh) 一种dmf与dmac高浓度废水生物处理系统
CN113248015A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12174324A (zh) 一种高效脱氮的渗滤液生化段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7567074U (zh) 一种带除磷功能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7963782B (zh) 一种强化脱氮功能的生物接触氧化反应系统
CN218811172U (zh) 一种高效污水脱氮处理装置
CN216513371U (zh) 一种臭氧消毒与化学除磷一体化装置及污水生化系统
CN211896543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15403365U (zh) 一种工业生产用废水脱氮除磷设备
CN216038850U (zh) 一种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4457466U (zh) 一种厌氧氨氧化和a/o联合生物法处理高氨氮废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rth, 5th Floor, Building 1, No. 7 Shangdi 6th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Keyat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9 north of floor 5, building 1, No. 7, Shangdi 6th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G&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