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41998U - 一种用于水文监测浮标的投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水文监测浮标的投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41998U
CN218141998U CN202222275517.4U CN202222275517U CN218141998U CN 218141998 U CN218141998 U CN 218141998U CN 202222275517 U CN202222275517 U CN 202222275517U CN 218141998 U CN218141998 U CN 2181419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cabin
control system
positioning
system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755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岩
周翠宁
任晔
李文良
丁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Center Jiamusi Branch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Center Jiamusi Branch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Center Jiamusi Branch Center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Center Jiamusi Branch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2222755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419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419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419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水文监测浮标的投放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文监测技术领域;浮标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仪器舱,且仪器舱四周的浮标体内开设有浮力舱;仪器舱的顶部盖设有舱盖,且舱盖与仪器舱密封设置;底舱为倒梯形固定在浮标体的底部,且底舱底部开设有过线孔;电源固定在仪器舱底部上;主控系统箱固定在仪器舱底部上;水质传感器固定在浮标体的底部;水位传感器固定在浮标体的顶部;一号电机固定在一号定位块上,且一号电机位于左侧隔板的左侧;制动装置固定在二号定位块上,且制动装置位于右侧隔板的右侧;能够根据水位自动控制高度,使水文监测器处于良好的环境中,且当水文监测器偏离监测区域时,可以自动复位,使监测数据更加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水文监测浮标的投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文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文监测浮标的投放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文监测浮标用于江河湖泊中,对水文进行监测,在雨季到来时,会涨潮,在旱季时,水位下降,而现有的水文监测浮标,其锚索的长度是一定的,在正常情况下,能够保障浮标能够正常漂浮在水面,但是当涨潮时,水位过高,浮标则可能被淹沉在水中,不仅导致水文监测浮标无法完成监测任务,同时可能导致上端的工作元件抑或内部控制器长期浸泡在水中而损坏;如果水位过低,则会导致整个水文监测浮标暴露,因为没有水的浮力支撑,则会发生侧歪,导致上端元器件损坏,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水文监测浮标的投放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文监测浮标的投放装置,能够根据水位自动控制高度,使水文监测器处于良好的环境中,且当水文监测器偏离监测区域时,可以自动复位,使监测数据更加准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浮标体和底舱;浮标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仪器舱,且仪器舱四周的浮标体内开设有浮力舱;仪器舱的顶部盖设有舱盖,且舱盖与仪器舱密封设置;底舱为倒梯形固定在浮标体的底部,且底舱底部开设有过线孔;
它还包含:
电源,所述电源固定在仪器舱底部上;
主控系统箱,所述主控系统箱固定在仪器舱底部上,且主控系统箱与电源电连接;
水质传感器,所述水质传感器固定在浮标体的底部,且水质传感器与主控系统箱电控连接;
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固定在浮标体的顶部,且水位传感器与主控系统箱电控连接;
倾斜支撑柱,所述倾斜支撑柱为数个,倾斜支撑柱的上端呈聚拢状设置,且倾斜支撑柱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
风速风向传感器,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固定在支撑板上,且风速风向传感器与主控系统箱电控连接;
温度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湿度传感器固定在支撑板上,且温度湿度传感器与主控系统箱电控连接;
通信定位天线,所述通信定位天线固定在支撑板上,且通信定位天线与主控系统箱电控连接;
隔板,所述隔板左右对称固定在底舱内;
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固定在一号定位块上,且一号电机位于左侧隔板的左侧;一号电机与主控系统箱电控连接;一号定位块固定在底舱的底部;
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固定在二号定位块上,且制动装置位于右侧隔板的右侧;二号定位块固定在底舱的底部;
转轴,所述转轴左右两端分别贯穿隔板,且转轴的左端与一号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轴的右端与制动装置活动抵触设置;
锚索收纳器,所述锚索收纳器固定套设在转轴上,且锚索收纳器位于两个隔板之间;
锚索,所述锚索缠绕在锚索收纳器上,且锚索的一端通过过线孔与定位锚固定连接。
优选地,二号定位块上左右对称固定有定位板,且两个定位板之间设置有两个刹车板;刹车板的弧形刹车口处固定有刹车片,且转轴位于两个刹车板之间;螺纹杆的左右两端均利用轴承固定在定位板上,且螺纹杆与两个刹车板螺纹传动设置,螺纹杆上的螺纹由中部向左右两侧相反向设置;导向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在定位板上,且导向杆贯穿两个刹车板;二号电机固定在二号定位块上,且二号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右侧定位板后与螺纹杆固定连接;二号电机与主控系统箱电控连接。
优选地,支撑板上固定有避雷针,且避雷针与导线固定连接;导线固定连接铜环,且铜环放置于水下地面上。
优选地,数个太阳能光伏阻件固定在支撑板与连接杆之间,且太阳能光伏阻件与电源电连接;连接杆数个,且每个连接杆固定在两个倾斜支撑柱之间。
优选地,浮标体的顶部四周固定有防护圈,且防护圈内设有数个气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文监测浮标的投放装置,能够根据水位自动控制高度,使水文监测器处于良好的环境中,且当水文监测器偏离监测区域时,可以自动复位,使监测数据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浮标体1、底舱2、仪器舱3、浮力舱4、舱盖5、过线孔6、电源7、主控系统箱8、水质传感器9、水位传感器10、倾斜支撑柱11、支撑板12、风速风向传感器13、温度湿度传感器14、通信定位天线15、隔板16、一号电机17、一号定位块18、制动装置19、二号定位块20、转轴21、锚索收纳器22、锚索23、定位锚24、定位板25、刹车板26、刹车片27、螺纹杆28、导向杆29、二号电机30、避雷针31、导线32、铜环33、太阳能光伏阻件34、连接杆35、防护圈36、气垫3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浮标体1和底舱2;浮标体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仪器舱3,且仪器舱3四周的浮标体1内开设有浮力舱4;仪器舱3的顶部盖设有舱盖5,且舱盖5与仪器舱3密封设置;底舱2为倒梯形固定在浮标体1的底部,且底舱2底部开设有过线孔6;
它还包含:
电源7,所述电源7固定在仪器舱3底部上;
主控系统箱8,所述主控系统箱8固定在仪器舱3底部上,且主控系统箱8与电源7电连接;
水质传感器9,所述水质传感器9固定在浮标体1的底部,且水质传感器9与主控系统箱8电控连接;
水位传感器10,所述水位传感器10固定在浮标体1的顶部,且水位传感器10与主控系统箱8电控连接;
倾斜支撑柱11,所述倾斜支撑柱11为数个,倾斜支撑柱11的上端呈聚拢状设置,且倾斜支撑柱11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12;
风速风向传感器13,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13固定在支撑板12上,且风速风向传感器13与主控系统箱8电控连接;
温度湿度传感器14,所述温度湿度传感器14固定在支撑板12上,且温度湿度传感器14与主控系统箱8电控连接;
通信定位天线15,所述通信定位天线15固定在支撑板12上,且通信定位天线15与主控系统箱8电控连接;
隔板16,所述隔板16左右对称固定在底舱2内;
一号电机17,所述一号电机17固定在一号定位块18上,且一号电机17位于左侧隔板16的左侧;一号电机17与主控系统箱8电控连接;一号定位块18固定在底舱2的底部;
制动装置19,所述制动装置19固定在二号定位块20上,且制动装置19位于右侧隔板16的右侧;二号定位块20固定在底舱2的底部;
转轴21,所述转轴21左右两端分别贯穿隔板16,且转轴21的左端与一号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轴21的右端与制动装置19活动抵触设置;
锚索收纳器22,所述锚索收纳器22固定套设在转轴21上,且锚索收纳器22位于两个隔板16之间;
锚索23,所述锚索23缠绕在锚索收纳器22上,且锚索23的一端通过过线孔6与定位锚24固定连接;一号电机17转动,带动转轴21转动,带动锚索收纳器22转动,带动锚索23缠绕在锚索收纳器22上,带动浮标体1向定位锚24处移动;
如图4所示,二号定位块20上左右对称固定有定位板25,且两个定位板25之间设置有两个刹车板26;刹车板26的弧形刹车口处固定有刹车片27,且转轴21位于两个刹车板26之间;螺纹杆28的左右两端均利用轴承固定在定位板25上,且螺纹杆28与两个刹车板26螺纹传动设置,螺纹杆28上的螺纹由中部向左右两侧相反向设置;导向杆29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在定位板25上,且导向杆29贯穿两个刹车板26;二号电机30固定在二号定位块20上,且二号电机30的输出端贯穿右侧定位板25后与螺纹杆28固定连接;二号电机30与主控系统箱8电控连接;二号电机30转动带动螺纹杆28转动,带动两个刹车板26向转轴21夹紧,在两个刹车片27的作用下,转轴21将停止转动;
支撑板12上固定有避雷针31,且避雷针31与导线32固定连接;导线32固定连接铜环33,且铜环33放置于水下地面上;将雷电经过避雷针31导入地下;
数个太阳能光伏阻件34固定在支撑板12与连接杆35之间,且太阳能光伏阻件34与电源7电连接;连接杆35数个,且每个连接杆35固定在两个倾斜支撑柱11之间;太阳能光伏组件34能够对电源7进行充电;
浮标体1的顶部四周固定有防护圈36,且防护圈36内设有数个气垫37;防止浮标体1被船只等撞击,起到保护作用。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用运输船将浮标体1运送到指定测量位置,抛下定位锚23,当定位锚23固定到地面上时,主控系统箱8控制二号电机30转动,带动刹车板26夹紧转轴21;将铜环33放置入水中,使铜环33掉落到地面上;太阳能光伏组件35能够对电源7进行充电;水质传感器9、风速风向传感器13以及温度湿度传感器14持续测量,且测量数据通过通信定位天线15传输到岸上;当遇到涨潮时,水位将淹没过浮标体1,且被水位传感器10捕捉到,反馈到主控系统箱8;主控系统箱8将控制二号电机30反向转动,带动刹车板26松开转轴21,从而浮标体1在浮力作用下,向上漂浮,且锚索收纳器22转动,使锚索23在水中的长度变长;当上升到水位传感器10露出水面时,主控系统箱8控制二号电机30转动,带动刹车板26夹紧转轴21;当遇到退潮时,由于锚索23在水中的长度未变化,所以浮标体1将偏离指定测量位置,当偏离距离过多时,通信定位天线15将反馈到主控系统箱8;主控系统箱8将控制二号电机30反向转动,带动刹车板26松开转轴21,且控制一号电机17转动,带动转轴21转动,带动锚索收纳器22转动,带动锚索23缠绕在锚索收纳器22上,带动浮标体1向定位锚24处移动;当浮标体1位于指定测量位内时,通信定位天线15将反馈到主控系统箱8;主控系统箱8将控制一号电机17停止转动,且控制二号电机30转动,带动刹车板26夹紧转轴21;当水位下降过多至低于水质传感器9时,水质传感器9将反馈到主控系统箱8,将向岸上工作人员发出警报,需要人工前来将浮标体1救回;在人员进行检修时,打开舱盖5,进入到仪器舱3,对设备进行调试检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
1、能够根据水位自动控制高度,使水文监测器处于良好的环境中,且当水文监测器偏离监测区域时,可以自动复位,使监测数据更加准确。
2、太阳能光伏组件34能够对电源7进行充电,能够使设备长期使用。
3、避雷针31接地可以有效降低雷电对设备的损害。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部分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水文监测浮标的投放装置,它包含浮标体(1)和底舱(2);浮标体(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仪器舱(3),且仪器舱(3)四周的浮标体(1)内开设有浮力舱(4);仪器舱(3)的顶部盖设有舱盖(5),且舱盖(5)与仪器舱(3)密封设置;底舱(2)为倒梯形固定在浮标体(1)的底部,且底舱(2)底部开设有过线孔(6);
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
电源(7),所述电源(7)固定在仪器舱(3)底部上;
主控系统箱(8),所述主控系统箱(8)固定在仪器舱(3)底部上,且主控系统箱(8)与电源(7)电连接;
水质传感器(9),所述水质传感器(9)固定在浮标体(1)的底部,且水质传感器(9)与主控系统箱(8)电控连接;
水位传感器(10),所述水位传感器(10)固定在浮标体(1)的顶部,且水位传感器(10)与主控系统箱(8)电控连接;
倾斜支撑柱(11),所述倾斜支撑柱(11)为数个,倾斜支撑柱(11)的上端呈聚拢状设置,且倾斜支撑柱(11)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12);
风速风向传感器(13),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13)固定在支撑板(12)上,且风速风向传感器(13)与主控系统箱(8)电控连接;
温度湿度传感器(14),所述温度湿度传感器(14)固定在支撑板(12)上,且温度湿度传感器(14)与主控系统箱(8)电控连接;
通信定位天线(15),所述通信定位天线(15)固定在支撑板(12)上,且通信定位天线(15)与主控系统箱(8)电控连接;
隔板(16),所述隔板(16)左右对称固定在底舱(2)内;
一号电机(17),所述一号电机(17)固定在一号定位块(18)上,且一号电机(17)位于左侧隔板(16)的左侧;一号电机(17)与主控系统箱(8)电控连接;一号定位块(18)固定在底舱(2)的底部;
制动装置(19),所述制动装置(19)固定在二号定位块(20)上,且制动装置(19)位于右侧隔板(16)的右侧;二号定位块(20)固定在底舱(2)的底部;
转轴(21),所述转轴(21)左右两端分别贯穿隔板(16),且转轴(21)的左端与一号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轴(21)的右端与制动装置(19)活动抵触设置;
锚索收纳器(22),所述锚索收纳器(22)固定套设在转轴(21)上,且锚索收纳器(22)位于两个隔板(16)之间;
锚索(23),所述锚索(23)缠绕在锚索收纳器(22)上,且锚索(23)的一端通过过线孔(6)与定位锚(2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文监测浮标的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二号定位块(20)上左右对称固定有定位板(25),且两个定位板(25)之间设置有两个刹车板(26);刹车板(26)的弧形刹车口处固定有刹车片(27),且转轴(21)位于两个刹车板(26)之间;螺纹杆(28)的左右两端均利用轴承固定在定位板(25)上,且螺纹杆(28)与两个刹车板(26)螺纹传动设置,螺纹杆(28)上的螺纹由中部向左右两侧相反向设置;导向杆(29)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在定位板(25)上,且导向杆(29)贯穿两个刹车板(26);二号电机(30)固定在二号定位块(20)上,且二号电机(30)的输出端贯穿右侧定位板(25)后与螺纹杆(28)固定连接;二号电机(30)与主控系统箱(8)电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文监测浮标的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2)上固定有避雷针(31),且避雷针(31)与导线(32)固定连接;导线(32)固定连接铜环(33),且铜环(33)放置于水下地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文监测浮标的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数个太阳能光伏阻件(34)固定在支撑板(12)与连接杆(35)之间,且太阳能光伏阻件(34)与电源(7)电连接;连接杆(35)数个,且每个连接杆(35)固定在两个倾斜支撑柱(1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文监测浮标的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浮标体(1)的顶部四周固定有防护圈(36),且防护圈(36)内设有数个气垫(37)。
CN202222275517.4U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用于水文监测浮标的投放装置 Active CN2181419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75517.4U CN218141998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用于水文监测浮标的投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75517.4U CN218141998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用于水文监测浮标的投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41998U true CN218141998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57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75517.4U Active CN218141998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用于水文监测浮标的投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419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11887B1 (ko) 해양관측용 부표
CN105857527B (zh) 三体组合式海上激光雷达测风浮标装置
CN205652288U (zh) 三体组合式海上激光雷达测风浮标装置
CN103935472A (zh) 动力定位式海洋浮标
CN109185027B (zh) 涡激振动发电单元、模块及海上综合发电装置
CN110422283A (zh) 一种基于北斗通信的可自动调节位置的海洋浮标
CN111707240A (zh) 一种海洋水文观测装置
Driscoll et al. A 20 kW open ocean current test turbine
CN114506416B (zh) 一种用于近海波浪参数分析的智能化海洋监测系统
CN218141998U (zh) 一种用于水文监测浮标的投放装置
CN209495727U (zh) 一种渔业水域水质监测仪
CN106585881A (zh) 一种浮式海洋水文观测装置
CN111483553A (zh) 一种藻类原位剖面浮标系统
CN207683723U (zh) 一种剖面分层取样无人船
CN206038110U (zh) 一种水利水位检测装置
CN214084668U (zh) 一种基于海洋环境监测的浮标装置
CN213262837U (zh) 一种水文勘测用浮标
JP3171337B1 (ja) 地球温暖化モニタリング洋上プラットフォーム
CN210954010U (zh) 一种全天候分层水质监测装置
CN109501970B (zh) 一种集水文气象实时监测和养殖围网自动检测系统
CN209513766U (zh) 水质监测装置
CN209280019U (zh) 一种海域环境质量监测装置
CN113654529A (zh) 一种潮汐水位监测的智能监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7317969U (zh) 一种便携式湖库垂向水温连续实时自动监测装置
CN112109849A (zh) 一种环保节能用海洋浮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