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28579U - 一种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28579U
CN218128579U CN202121826262.5U CN202121826262U CN218128579U CN 218128579 U CN218128579 U CN 218128579U CN 202121826262 U CN202121826262 U CN 202121826262U CN 218128579 U CN218128579 U CN 2181285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medical staff
portable ultrasonic
device body
w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2626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兰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82626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285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285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285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箱,包括装置整体、闭合翻盖、提携把手和支撑底座,装置整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闭合翻盖,装置整体的内部左侧嵌入连接有操控面板,装置整体的正前方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卡扣,装置整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的正前方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挡块,支撑底座的正前方两侧固定连接有定位轴,升高支撑机构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医务人员在使用装置整体对患者进行检查时,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手动将升高支撑机构进行撑起,从而使得升高支撑机构可以更好的对装置整体进行升高支撑,进而使得医务人员能够使用更加舒适的站姿对装置整体进行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箱。
背景技术
便携式超声诊断设备,医疗器械,主要适用范围以A超、B超诊断为主,型号众多,因实用功能不一,价格跨度很大,重量约1.2公斤—5公斤左右,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
现有的诊断箱在医务人员使用完成时还需要医务人员通过手动的方式对诊断箱的电源连接导线进行卷起收纳,而这样的方式就会间接的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且通过医务人员手动卷起的电源连接导线容易出现打结的情况,从而使得医务人员再次使用诊断箱时需要对其进行解开,进而影响医务人员再次使用,同时现有的诊断箱并没有设置提高诊断箱高度的支撑腿,从而导致诊断箱在医务人员使用时需要通过俯身的姿势进行使用,进而使得医务人员不方便对诊断箱进行使用。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箱,成为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能很好的对电源连接导线进行收纳和没有设置提高诊断箱整体高度的支撑导致医务人员需要通过利用俯身的姿势对诊断箱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箱,包括装置整体、闭合翻盖、提携把手和支撑底座,所述装置整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闭合翻盖,所述装置整体的内部左侧嵌入连接有操控面板,所述装置整体的正前方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卡扣,所述装置整体的正前方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提携把手,所述装置整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正前方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挡块,所述支撑底座的正前方两侧固定连接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内部贯穿连接有活动支撑柱,所述活动支撑柱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方形支撑脚,所述方形支撑脚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装置整体的内部右侧底部嵌入连接有海绵放置块,所述装置整体的内部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装置整体的内部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卷拢环,所述卷拢环的两侧嵌套连接有限位滑槽,所述卷拢环的中间外围嵌入连接有电源连接导线,所述闭合翻盖的内侧中间嵌入连接有显示器,所述装置整体的内部右侧嵌入连接有检查装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的正前方两侧嵌入连接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设置有两组。
优选的,所述卷拢环从正视的角度看呈Ⅲ字型,所述电源连接导线是通过缠绕的方式缠绕在卷拢环的外围。
优选的,所述限位挡块设置有四块,通过以两两为一组的设置方式设置在支撑底座的正前方两端,所述活动支撑柱方形支撑脚以及支撑杆都是通过定位轴限位设置在收纳槽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箱,收纳机构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医务人员在使用装置整体对患者检查完成后,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操控面板控制收纳机构进行相应的旋转,从而使得驱动电机会带动卷拢环对电源连接导线进行相应的缠绕收纳,进而使得医务人员可以更方便的对电源连接导线进行收纳。
2.该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箱,升高支撑机构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医务人员在使用装置整体对患者进行检查时,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手动将升高支撑机构进行撑起,从而使得升高支撑机构可以更好的对装置整体进行升高支撑,进而使得医务人员能够使用更加舒适的站姿对装置整体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整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整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装置整体,2、闭合翻盖,3、显示器,4、检查装置,5、操控面板,6、限位卡扣,7、提携把手,8、支撑底座,9、限位挡块,10、定位轴,11、活动支撑柱,12、支撑杆,13、方形支撑脚,14、收纳槽,15、海绵放置块,16、控制器,17、驱动电机,18、卷拢环,19、限位滑槽,20、电源连接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箱,包括装置整体1、闭合翻盖2、提携把手7和支撑底座8,装置整体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闭合翻盖2,装置整体1的内部左侧嵌入连接有操控面板5,装置整体1的正前方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卡扣6,装置整体1的正前方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提携把手7,装置整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8,支撑底座8的正前方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挡块9,支撑底座8的正前方两侧固定连接有定位轴10,定位轴10的内部贯穿连接有活动支撑柱11,活动支撑柱11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方形支撑脚13,方形支撑脚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装置整体1的内部右侧底部嵌入连接有海绵放置块15,装置整体1的内部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6,装置整体1的内部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7,驱动电机17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卷拢环18,卷拢环18的两侧嵌套连接有限位滑槽19,卷拢环18的中间外围嵌入连接有电源连接导线20,闭合翻盖2的内侧中间嵌入连接有显示器3,装置整体1的内部右侧嵌入连接有检查装置4。
优选的,支撑底座8的正前方两侧嵌入连接有收纳槽14,收纳槽14设置有两组,收纳槽14的内侧设置有磁铁,且活动支撑柱11是有金属制成的,所以在医务人员使用收纳槽14对活动支撑柱11、支撑杆12和方形支撑脚13进行收纳时,收纳槽14可以通过内侧的磁铁吸住活动支撑柱11(磁铁对金属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磁铁吸住活动支撑柱11时,活动支撑柱11、支撑杆12和方形支撑脚13就会被很好的限制在收纳槽14的内部,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活动支撑柱11、支撑杆12和方形支撑脚13在没有受到外力的情况下会很好的收纳在收纳槽14的内部。
优选的,驱动电机17与卷拢环18、限位滑槽19和电源连接导线20共同配合使用,组成收纳机构,而卷拢环18从正视的角度看呈Ⅲ字型,且电源连接导线20是通过缠绕的方式缠绕在卷拢环18的外围,在医务人员使用装置整体1对患者检查完成后,医务人员就可以通过手动将电源连接导线20一端的电源插头拔下来,之后医务人员就可以通过手动按下操控面板5上控制驱动电机17进行运作的按钮(操控面板5上的控制按钮都刻有相应的标记),在医务人员按下该按钮时,控制器16底端的蓄电池就会对驱动电机17进行供电,当驱动电机17得电时,驱动电机17就会带动卷拢环18在限位滑槽19的内侧进行顺时针旋转,在卷拢环18通过限位滑槽19在原地进行顺时针旋转的同时会将电源连接导线20进行缠绕收纳,从而使得医务人员在使用装置整体1对患者检查完成后不需要通过手动对电源连接导线20进行收纳,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医务人员在使用装置整体1对患者检查完成后,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操控面板5控制收纳机构进行相应的旋转,从而使得驱动电机17会带动卷拢环18对电源连接导线20进行相应的缠绕收纳,进而使得医务人员可以更方便的对电源连接导线20进行收纳。
优选的,支撑底座8与限位挡块9、定位轴10、活动支撑柱11、方形支撑脚13和支撑杆12共同配合使用,组成升高支撑机构,而限位挡块9设置有四块,通过以两两为一组的设置方式设置在支撑底座8的正前方两端,且活动支撑柱11方形支撑脚13以及支撑杆12都是通过定位轴10限位设置在收纳槽14的内侧,在医务人员使用装置整体1对患者进行使用时,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手动将升高支撑机构进行展开对装置整体1进行支撑,在医务人员需要使用升高支撑机构对装置整体1进行支撑时,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手动将活动支撑柱11往外侧翻,在医务人员手动翻转活动支撑柱11时,活动支撑柱11就会通过定位轴10为圆心进行翻转,且在活动支撑柱11进行翻转的同时会带动支撑杆12和方形支撑脚13从收纳槽14的内部脱离出来,在医务人员手动将活动支撑柱11翻转到一定位置时,活动支撑柱11就会因为限位挡块9的设置而翻转至固定在当前位置(限位挡块9具有一定的斜度,所以在活动支撑柱11翻转到与限位挡块9接触时,活动支撑柱11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无法翻转会收纳槽14的内部),之后医务人员就可以通过手动旋转支撑杆12让升高支撑机构可以更加平稳的对装置整体1进行支撑,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医务人员在使用装置整体1对患者进行检查时,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手动将升高支撑机构进行撑起,从而使得升高支撑机构可以更好的对装置整体1进行升高支撑,进而使得医务人员能够使用更加舒适的站姿对装置整体1进行使用。
工作原理:首先,收纳槽14的内侧设置有磁铁,且活动支撑柱11是有金属制成的,所以在医务人员使用收纳槽14对活动支撑柱11、支撑杆12和方形支撑脚13进行收纳时,收纳槽14可以通过内侧的磁铁吸住活动支撑柱11(磁铁对金属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磁铁吸住活动支撑柱11时,活动支撑柱11、支撑杆12和方形支撑脚13就会被很好的限制在收纳槽14的内部,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活动支撑柱11、支撑杆12和方形支撑脚13在没有受到外力的情况下会很好的收纳在收纳槽14的内部。
接着,在医务人员使用装置整体1对患者检查完成后,医务人员就可以通过手动将电源连接导线20一端的电源插头拔下来,之后医务人员就可以通过手动按下操控面板5上控制驱动电机17进行运作的按钮(操控面板5上的控制按钮都刻有相应的标记),在医务人员按下该按钮时,控制器16底端的蓄电池就会对驱动电机17进行供电,当驱动电机17得电时,驱动电机17就会带动卷拢环18在限位滑槽19的内侧进行顺时针旋转,在卷拢环18通过限位滑槽19在原地进行顺时针旋转的同时会将电源连接导线20进行缠绕收纳,从而使得医务人员在使用装置整体1对患者检查完成后不需要通过手动对电源连接导线20进行收纳,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医务人员在使用装置整体1对患者检查完成后,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操控面板5控制收纳机构进行相应的旋转,从而使得驱动电机17会带动卷拢环18对电源连接导线20进行相应的缠绕收纳,进而使得医务人员可以更方便的对电源连接导线20进行收纳。
最后,在医务人员使用装置整体1对患者进行使用时,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手动将支撑机构进行展开对装置整体1进行支撑,在医务人员需要使用支撑机构对装置整体1进行支撑时,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手动将活动支撑柱11往外侧翻,在医务人员手动翻转活动支撑柱11时,活动支撑柱11就会通过定位轴10为圆心进行翻转,且在活动支撑柱11进行翻转的同时会带动支撑杆12和方形支撑脚13从收纳槽14的内部脱离出来,在医务人员手动将活动支撑柱11翻转到一定位置时,活动支撑柱11就会因为限位挡块9的设置而翻转至固定在当前位置(限位挡块9具有一定的斜度,所以在活动支撑柱11翻转到与限位挡块9接触时,活动支撑柱11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无法翻转会收纳槽14的内部),之后医务人员就可以通过手动旋转支撑杆12让升高支撑机构可以更加平稳的对装置整体1进行支撑,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医务人员在使用装置整体1对患者进行检查时,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手动将升高支撑机构进行撑起,从而使得升高支撑机构可以更好的对装置整体1进行升高支撑,进而使得医务人员能够使用更加舒适的站姿对装置整体1进行使用,这就是该种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箱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箱,包括装置整体(1)、闭合翻盖(2)、提携把手(7)和支撑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整体(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闭合翻盖(2),所述装置整体(1)的内部左侧嵌入连接有操控面板(5),所述装置整体(1)的正前方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卡扣(6),所述装置整体(1)的正前方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提携把手(7),所述装置整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8),所述支撑底座(8)的正前方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挡块(9),所述支撑底座(8)的正前方两侧固定连接有定位轴(10),所述定位轴(10)的内部贯穿连接有活动支撑柱(11),所述活动支撑柱(11)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方形支撑脚(13),所述方形支撑脚(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所述装置整体(1)的内部右侧底部嵌入连接有海绵放置块(15),所述装置整体(1)的内部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6),所述装置整体(1)的内部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7),所述驱动电机(17)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卷拢环(18),所述卷拢环(18)的两侧嵌套连接有限位滑槽(19),所述卷拢环(18)的中间外围嵌入连接有电源连接导线(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翻盖(2)的内侧中间嵌入连接有显示器(3),所述装置整体(1)的内部右侧嵌入连接有检查装置(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8)的正前方两侧嵌入连接有收纳槽(14),所述收纳槽(14)设置有两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拢环(18)从正视的角度看呈Ⅲ字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连接导线(20)是通过缠绕的方式缠绕在卷拢环(18)的外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块(9)设置有四块,通过以两两为一组的设置方式设置在支撑底座(8)的正前方两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撑柱(11)方形支撑脚(13)以及支撑杆(12)都是通过定位轴(10)限位设置在收纳槽(14)的内侧。
CN202121826262.5U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箱 Active CN2181285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26262.5U CN218128579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26262.5U CN218128579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28579U true CN218128579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48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26262.5U Active CN218128579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285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26573U (zh) 多功能电动护理床及其翻身机构
CN113647975A (zh) 一种超声科用可辅助病人翻转的检查床
CN206657585U (zh) 一种医疗眼科宣传用旋转式宣传牌
CN109568069A (zh) 一种产科临床辅助顺产装置
CN218128579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超声诊断箱
CN108478285A (zh) 一种医疗器械放置装置
CN106264908B (zh) 一种新型的患者移动承载装置
CN202892298U (zh) 一种应用在护理床上的排便装置
CN110742703A (zh) 一种可以识别患者信息的医疗护理系统
CN208193392U (zh) 一种护理科用方便调节的烤灯
CN214103666U (zh) 一种工程造价测绘装置
CN212860437U (zh) 一种额温枪lcd显示屏贴膜装置
CN210505395U (zh) 一种物流仓储用托举装置
CN203154164U (zh) 病人起坐支撑架
CN112326345A (zh) 一种环保技术开发的水质取样装置
CN107789797B (zh) 一种用于平板支撑训练的健身装置
CN206964256U (zh) 一种电动滑板背包
CN201894710U (zh) 整体升降护理床
CN211273404U (zh) 一种新型坐姿测平举训练器
CN211187888U (zh) 一种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
CN210768578U (zh) 一种可移动的电力维修伸缩梯
CN215021754U (zh) 锻炼康复式护理助行器
CN218900743U (zh) 一种平衡能力训练设备
CN219579115U (zh) 一种体检用畜牧动物固定器
CN217566697U (zh) 带有训练功能的术后护理助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