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24719U - 一种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24719U
CN218124719U CN202222380010.5U CN202222380010U CN218124719U CN 218124719 U CN218124719 U CN 218124719U CN 202222380010 U CN202222380010 U CN 202222380010U CN 218124719 U CN218124719 U CN 2181247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otn
bras
data message
olt
communic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800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铭能
袁鹏
王欣
罗洪江
王宝俊
李文彬
杨振东
曾楚轩
薛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800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247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247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247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可以解决现有BRAS部署方式不合理的问题。该通信系统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核心层包括BRAS;汇聚层包括PEOTN设备;接入层包括OLT;BRAS和PEOTN设备连接;PEOTN设备和OLT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通信运营商通常对宽带接入服务器(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BRAS)采用分布式部署的方式。即在城域网内的汇聚机房中部署多个BRAS,每个BRAS用于负责部分指定用户的拨号认证和流量转发等。并且,来自用户的网络业务需要通过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以及多层交换机(switch,SW)转发至对应的BRAS。
然而,随着用户数量的增长和新业务的引入等,汇聚机房中部署的BRAS数量也越来越多,导致城域网内的网络架构越来越复杂,不仅增加了管理难度,而且对于丢包、时延和抖动等情况也难以有效控制。因此,这种BRAS部署方式已难以满足网络业务的增长需求,无法支撑对于网络业务的高效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可以解决现有BRAS部署方式不合理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核心层包括BRAS;汇聚层包括PEOTN设备;接入层包括OLT;BRAS和PEOTN设备连接;PEOTN设备和OLT连接。
可选地,PEOTN设备和BRAS之间基于光波分复用技术进行数据传输;PEOTN设备和OLT之间基于光波分复用技术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OLT用于向PEOTN设备发送数据消息;PEOTN设备用于接收来自于OLT的数据消息;PEOTN设备还用于基于预设加密方式对数据消息进行加密;PEOTN设备还用于向BRAS发送加密后的数据消息。
可选地,核心层还包括CR;CR和BRAS连接;BRAS用于接收来自于PEOTN设备的加密后的数据消息;BRAS还用于对数据消息进行认证,并在数据消息通过认证时,向CR发送数据消息;CR用于接收数据消息,并在异构网络中获取数据消息对应的多媒体资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信系统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其中,核心层包括BRAS。汇聚层包括PEOTN设备。接入层包括OLT。BRAS和PEOTN设备连接。PEOTN设备和OLT连接。
这样一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PEOTN设备,为部署在核心层的BRAS提供基于PEOTN网络实现的业务汇聚和路由选择等服务,从而实现核心层中BRAS和接入层中OLT之间的数据传输。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对BRAS分布式部署造成的网络架构较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业务信号转发的跳数,降低传输时延和扩容成本,节省带宽资源。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合理的部署BRAS。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四。
附图标记:
1-BRAS;2-PEOTN设备;3-OLT;4-CR。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通信运营商通常对BRAS采用分布式部署的方式。如图1所示,这种分布式部署方式下,城域网内的汇聚机房中会部署多个BRAS,每个BRAS用于负责部分指定用户的拨号认证和流量转发等。并且,来自用户的网络业务(例如普通宽带和大客户专线等业务),需要通过OLT和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DSLAM)等设备,以及多层SW(例如L2交换机和汇聚交换机等)转发至对应的BRAS。例如,OLT→SW1→BRAS,或者OLT→SW1→SW2→BRAS,或者OLT→SW1→SW2→SW3→BRAS等。并且,信号在多个节点间通过裸光纤方式进行传输。
然而,随着用户数量的增长和新业务的引入等,汇聚机房中部署的BRAS数量也越来越多,导致城域网内的网络架构越来越复杂,不仅增加了管理难度,而且对于丢包、时延和抖动等情况也难以有效控制。因此,这种BRAS部署方式已难以满足网络业务的增长需求,无法支撑对于网络业务的高效管理。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核心层包括BRAS。汇聚层包括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packet enhanced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PEOTN)设备。接入层包括OLT。
其中,BRAS1和PEOTN设备2连接。PEOTN设备2和OLT3连接。
图2中的BRAS1可以用于为用户提供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通讯协议(Point 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PPPOE)认证和全球广域网(world wide web,WEB)认证,并在认证通过后,将用于获取数据资源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核心路由器(core router,CR),以实现用户终端接入异构网络。BRAS1还可以用于实现实时控制和执行计费策略等功能。
图2中的PEOTN设备2在光传送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设备的基础上增加了L2交换汇聚功能,可以用于实现业务信号的传送、复用、路由选择和监控等功能。
具体而言,图2中的PEOTN设备2和BRAS1之间可以基于光波分复用技术进行数据传输。PEOTN设备2和OLT3之间也可以基于光波分复用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应理解,光波分复用技术可以将每段信号传输链路提升到N×100G容量。相比于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digital hierarchy,SDH)网络中每段信号传输链路为N×10G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单波平滑扩容200G波道,单光纤容量提升640倍以上。这样一来,可以实现接入层OLT和核心层BRAS之间的光层直达,不引入额外设备的时延。
并且,PEOTN设备2为基于PEOTN网络技术实现的。PEOTN网络技术继承了SDH网络的特性,能够通过波长和ODU硬管道实现业务之间的物理隔离,相当于每一条业务都将分配一条独立的通道,业务之间互不影响。并且,PEOTN网络技术具备硬件的加密功能,可以对业务信号进行加密处理,降低了被非法监听的风险。
另外,PEOTN网络具备自动交换光网络(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network,ASON)功能,能够抗多次断纤,从而避免因为光纤长时间中断而影响相关的业务,可以为维护人员在维护修理的时间上提供保障。PEOTN网络还具备OTN光缆故障点的在线监测功能,包括光功率和光信噪比(optical signal noise ratio,OSNR)的在线监测和自动调优功能,可以进一步提升网络运维效率,并提升网络故障的修复速度。
基于此,图2中的PEOTN设备2还可以用于向BRAS1发送基于预设加密方式加密后的数据消息。具体而言,OLT3可以用于向PEOTN设备2发送数据消息。相应的,PEOTN设备2可以用于接收来自于OLT3的数据消息,并基于预设加密方式对数据消息进行加密。接着,PEOTN设备2可以向BRAS1发送加密后的数据消息。相应的,BRAS1可以接收来自于PEOTN设备2的加密后的数据消息。
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中,BRAS1可以具备解密功能,以对加密后的数据消息进行解密。应理解,工作人员可以预先在BRAS1和PEOTN设备2中对加密方式和解密方式进行设置。
可选地,预设加密方式可以是节点加密方式、端到端加密方式和链路加密方式等加密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采用裸光纤方式承载存在被窃密风险,且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中接入层OLT和核心层BRAS之间的信号传输通过PEOTN网络承载,极大提高了OLT与BRAS之间的传输安全性,可以做到故障时传输链路的自动切换,实现了对于信号传输过程的有效监管。
可选地,PEOTN设备2可以是FONST6000U40、FONST6000U30、OSN9600U32和OSN9600U24等型号的设备。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PEOTN设备2从形态上可分为集中交叉型和板卡增强型。
其中,板卡增强型的PEOTN设备设置有同步传输模块N级(synchronous transportmodule level n,STM-N)接口、光信道传送单元(optical channel transport unit,OUT)K接口、以太网接口、准同步数字系列(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PDH)接口、网状通道技术(fibre channel,FC)接口,通过分组和虚容器(virtual container,VC)交叉在业务盘上实现各种接口适配。具体而言,主光通道通过光传输段处理后分别再经过光复用段处理、同步处理,光复用段处理后经过光通路处理传入OTN线路接口处理。OTN线路接口处理后分别与光通路数据单元(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ODU)K交叉、分组处理、ODUK适配互联。其中,ODUK适配通过VC适配/交叉与接口适配互联或ODUK适配直接与接口适配互联,分组处理内设置有以太网处理和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TPTH处理,分组处理上层通过分组交换和层间适配分别与ODUK交叉互联、OTN线路接口处理互联,分组处理下层和接口适配互联。同步处理后分别与OTN线路接口处理、接口适配互联。接口适配设置有STM-N接口、OTUK接口、以太网接口、PDH接口、FC接口和其它业务接口。
集中交叉型的PEOTN设备设置有STM-N接口、OTUK接口、以太网接口、PDH接口、FC接口,通过分组、VC、ODUK颗粒的调度统一在交叉板上实现各种接口适配。具体而言,主光通道通过光传输段处理后分别再经过光复用段处理、同步处理,光复用段处理后经过光通路处理传入OTN线路接口处理,OTN线路接口处理后通过层间适配统一在交叉板上进行ODUK交叉、分组处理、VC交叉,经过交叉后分别进行ODUK适配、VC适配、分组处理,分组处理内设置有以太网处理和MPLS-TPTH处理,ODUK适配、VC适配、分组处理下层与接口适配互联。同步处理后分别与OTN线路接口处理、接口适配互联。接口适配设置有STM-N接口、OTUK接口、以太网接口、PDH接口、FC接口和其它业务接口。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PEOTN设备2还可以用于根据传输距离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PEC编码级数等相关技术来降低时延,满足新业务专线承载的需求。
图2中的OLT3可以用于实现宽带业务的接入,对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unit,ONU)的控制和管理等功能,一般设置于通信系统的接入层,位于网络业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SP)的中心机房。ONU是光纤接入的终端设备,通常与OLT3配合使用。ONU可以向OLT3发送用于获取多媒体资源的数据消息,以满足用户的数据需求。相应的,OLT3可以接收到来自于ONU的数据消息。接着,OLT3可以将该数据消息加密后转发至汇聚层的PEOTN设备2。这样,PEOTN设备2可以将数据消息发送至核心层BRAS1,以获取相应的多媒体资源。后续,PEOTN设备2可以将获取到的多媒体资源通过OLT3发送至ONU,以满足用户的数据需求。
其中,ONU是光纤接入网中光纤终端的设备,用于向用户提供多个业务接口。对于ONU来说,网络一侧是光接口,用户一侧是电接口。因此,ONU需要具有光/电转换和电/光转换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对语声信号的数/模和模/数转换功能以及复用、信令处理和维护管理的功能。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通信系统的核心层还包括CR4。其中,CR4和BRAS1连接。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BRAS1还用于对数据消息进行认证,并在数据消息通过认证时,向CR4发送数据消息。CR4用于接收数据消息,并在异构网络中获取数据消息对应的多媒体资源,实现高速度的数据资源转发。
可选地,CR4的型号可以是H3C CR18000。
基于此,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信系统中,宽带用户可以通过OLT3进行接入,然后通过基于PEOTN网络的PEOTN设备2进行汇聚后,直接送入核心层(即核心机房)中的BRAS1进行拨号认证,认证通过后将上网流量转发自CR4进行互联网访问。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通信系统的汇聚层,可以包括多个PEOTN设备2。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系统的核心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BRAS1,且接入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OLT3。一个PEOTN设备2可以与至少一个BRAS1连接,也可以与至少一个OLT3连接。本公开对通信系统中包括的BRAS1的数量、PEOTN设备2的数量和OLT3的数量均不作限制。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该多个PEOTN设备2之间可以基于PEOTN网络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信系统中,通过将PEOTN设备部署在城域网汇聚层,可以将固网业务从汇聚层开始进行业务汇聚,实现了固网业务的汇合和差异化服务。其次,通过汇聚层的PEOTN设备汇聚后再传送至核心机房的BRAS,实现了宽带和专线业务的认证和授权。最后通过CR将固网业务进行流量疏导,实现了固网业务的互联网访问需要。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骨干数据业务请求的转接层级达到4至6级。本实用新型可减少业务请求转发所需节点1至3级,减少了访问时延,可以提升用户感知。
这样一来,相比于相关技术对BRAS采用分布式部署的架构中,宽带用户需要通过OLT进行接入,再由汇聚交换机汇聚至汇聚机房的BARS进行拨号认证,认证通过后将上网流量转发自CR进行互联网访问,整个过程较为复杂。并且,分布式部署的架构中,BRAS分散部署在各个相距较远的汇聚机房内,存在网络架构复杂、OLT距离核心层的CR距离较长、设备分散和人员分散管理等缺陷,也导致了设备维护费用高、耗时长、人员管理困难等问题。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PEOTN网络的BRAS结构中,宽带用户通过OLT进行接入,然后通过PEOTN网络进行汇聚后,直接送入核心机房BRAS进行拨号认证,认证通过后将上网流量转发自CR进行互联网访问,简化了信号传输的过程。并且,将BRAS集中部署在核心机房后,可以实现设备集中管控、运维,维护人员集中操作,维护标准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高。并且,从距离上对比,OLT距离核心CR距离较近,大大减少了长距光模块的需求减少设备数量,减少了扩容成本。
与分布式部署的网络架构相比,PEOTN设备主要以云服务方式提供网络产品,具有低时延、大容量、智能化等特点,解决了交换机多级收敛、丢包/时延/抖动不可控、用户体验差等问题,提高了宽带城域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上联带宽的利用率,减少了网络的跳转环节,可以减少网络层次,提高访问效率,明显提升用户的宽带使用速度。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信系统可以提高BRAS部署的合理性。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通信系统的模块,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所述核心层包括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所述汇聚层包括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PEOTN设备;所述接入层包括光线路终端OLT;
所述BRAS和所述PEOTN设备连接;
所述PEOTN设备和所述OLT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EOTN设备和所述BRAS之间基于光波分复用技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PEOTN设备和所述OLT之间基于光波分复用技术进行数据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OLT用于向所述PEOTN设备发送数据消息;
所述PEOTN设备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OLT的所述数据消息;
所述PEOTN设备还用于基于预设加密方式对所述数据消息进行加密;
所述PEOTN设备还用于向所述BRAS发送加密后的所述数据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层还包括核心路由器CR;
所述CR和所述BRAS连接;
所述BRAS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PEOTN设备的加密后的所述数据消息;
所述BRAS还用于对所述数据消息进行认证,并在所述数据消息通过认证时,向所述CR发送所述数据消息;
所述CR用于接收所述数据消息,并在异构网络中获取所述数据消息对应的多媒体资源。
CN202222380010.5U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通信系统 Active CN2181247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0010.5U CN218124719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0010.5U CN218124719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24719U true CN218124719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28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80010.5U Active CN218124719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247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78453B2 (en) Ethernet fabric protection in a disaggregated OTN switching system
KR100751962B1 (ko) 광섬유 전송 시스템, 광섬유 전송의 실현 방법 및 단말처리 장치
EP2416533B1 (en) Virtualized shared protection capacity
US9882634B1 (en) Coordinated connection valid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among mated transceivers for verifying optical and data plane connectivity
Maeda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transparent optical networks
US7649847B2 (en) Architectures for evolving traditional service provider networks and methods of optimization therefor
US7599620B2 (en) Communications network for a metropolitan area
US7415209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thernet optical area network (“EOAN”) over one more metropolitan areas
EP2348691B1 (en) Ser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ervice transmission apparatus
CN100531191C (zh) Ngn网络传送层业务实现方法和系统
JP2005521330A (ja) 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監督チャネル
US10491487B2 (en) Network service establishment method, orchestration control center, and network system
US20130163985A1 (en) 1:N Sparing Of Router Resources At Geographically Dispersed Locations
CN100536369C (zh) 光通信网络中的业务保护装置及其方法
WO2012079328A1 (zh) 复用段保护的倒换方法、系统及分组传输网设备
CN218124719U (zh) 一种通信系统
JP2002503056A (ja) バーチャル・スター・ネットワーク
Jukan QoS-based wavelength routing in multi-service WDM networks
Vizcaíno et al. Quality of protection schemes with extended flexibility for improved energy efficiency in transport networks
JP2002044148A (ja) ネットワーク内でトラフィックをルーティングする方法
CN220586298U (zh) 业务交互系统
Gerstel et al. Architecture for an Optical network layer
Johnson et al. Evolution of optical core networks
Das Packet-switched WDM Ring Networks: Performance Analyses of Physical and MAC Layers
Hamad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of RPR (resilient packet ring) rings attached to an new large layer 2 (L2) networks (NLL2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