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22440U - 相机壳体及相机 - Google Patents

相机壳体及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22440U
CN218122440U CN202222296810.9U CN202222296810U CN218122440U CN 218122440 U CN218122440 U CN 218122440U CN 202222296810 U CN202222296810 U CN 202222296810U CN 218122440 U CN218122440 U CN 218122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camera
lens
transmission member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968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强
傅永鹏
张尧
付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carmand Shangha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carmand Shangha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carmand Shangha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carmand Shangha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968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224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22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224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locking Light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相机壳体及相机,相机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及设置于壳体本体上的镜头防护结构,壳体本体内设有容纳腔,容纳腔被配置为容纳相机本体,壳体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镜头孔,镜头孔与容纳腔连通;镜头防护结构包括驱动组件和至少一个开合组件,开合组件与镜头孔一一对应设置,驱动组件与壳体本体固定连接,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各开合组件封闭镜头孔或打开镜头孔。本公开提供的相机壳体的防护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相机壳体及相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相机壳体及相机。
背景技术
工业相机是机器视觉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组件,主要将光信号转变成为有序的电信号,以辅助智能化生产,越来越多的工业相机被应用到识别物体或者引导机器人对物体进行抓取,以提高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为了对工业相机进行防护,工业相机通常包括相机本体和外壳,相机本体设置在外壳内,外壳上开设有与相机本体的镜头对应的拍摄孔,以使镜头透过拍摄孔对物体进行拍摄,从而获得物体点云数据及二维图片。
但是这种外壳的防护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相机壳体及相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相机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及设置于壳体本体上的镜头防护结构,壳体本体内设有容纳腔,容纳腔被配置为容纳相机本体,壳体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镜头孔,镜头孔与容纳腔连通;
镜头防护结构包括驱动组件和至少一个开合组件,开合组件与镜头孔一一对应设置,驱动组件与壳体本体固定连接,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各开合组件封闭镜头孔或打开镜头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公开提供的相机壳体,开合组件的数量为两个,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至少一个传动件,传动件连接于驱动件与各开合组件之间,驱动件被配置为通过传动件同步驱动两个开合组件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公开提供的相机壳体,开合组件包括多个叶片,驱动件被配置为通过传动件驱动各叶片朝向镜头孔的中心或者边沿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公开提供的相机壳体,开合组件还包括回转单元,传动件为柔性传动件,柔性传动件套设在回转单元和驱动件上,以使驱动件通过柔性传动件带动回转单元转动;回转单元和壳体本体分别铰接于叶片的两侧,以使回转单元带动各叶片相对于壳体本体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公开提供的相机壳体,回转单元包括传动轮和至少两个连杆,连杆呈弧形,连杆与叶片一一对应设置,柔性传动件套设在传动轮的外侧,连杆的第一端与叶片铰接,连杆的第二端铰接于传动轮的内侧,以使传动轮通过各连杆带动与连杆对应的叶片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公开提供的相机壳体,壳体本体上设有至少两个铰接轴,传动轮上设有至少两个滑槽,至少两个滑槽沿传动轮的周向间隔设置,滑槽的长度方向与传动轮的周向方向一致,铰接轴与滑槽一一对应铰接,滑槽可相对于铰接轴沿滑槽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公开提供的相机壳体,传动轮包括传动轮本体及连接在传动轮本体内侧的驱动环,柔性传动件套设在传动轮本体上,滑槽设置于驱动环上,各连杆铰接于驱动环的内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公开提供的相机壳体,镜头孔为圆孔,镜头孔封闭时,各叶片的边缘彼此拼合,壳体本体和连杆分别铰接于叶片沿镜头孔径向方向的相对两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公开提供的相机壳体,还包括至少一个涨紧组件,涨紧组件抵接于柔性传动件的侧方,以向柔性传动件提供涨紧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公开提供的相机壳体,涨紧组件设置于驱动件和回转单元之间,涨紧组件包括涨紧轮和固定座,固定座与壳体本体固定连接,固定座上设有铰接臂,涨紧轮与铰接臂铰接,涨紧轮的轮面与柔性传动件滚动接触,以将柔性传动件涨紧在回转单元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公开提供的相机壳体,还包括连接件,固定座上还设有长条连接孔,连接件插设在长条连接孔内,以与壳体本体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公开提供的相机壳体,壳体本体包括盒体和盖板,镜头孔设置于盖板上,镜头防护结构设置于盖板朝向盒体的一侧,容纳腔设置于盒体内,盒体朝向盖板的一侧具有开口,盖板与盒体固定连接,以封闭开口。
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相机,包括相机本体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相机壳体,相机本体与相机壳体连接。
本公开的相机壳体及相机,相机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镜头防护结构,壳体本体包括容纳腔和镜头孔,镜头防护结构包括驱动组件和至少一个开合组件。通过设置容纳腔用于容纳和固定相机本体,通过设置镜头孔用于使光线经镜头孔进入相机本体,通过设置开合组件用于封闭镜头孔,通过设置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各开合组件同步移动,以在需要的时候封闭各镜头孔,以防止粉尘附着在镜头表面,或者打开各镜头孔,以使相机本体拍摄物体。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相机壳体可以有效降低粉尘等对相机本体的影响,相机壳体的防护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相机壳体中镜头防护结构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镜头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本体;110-镜头孔;120-盒体;130-盖板;
200-镜头防护结构;
210-驱动组件;211-驱动件;212-传动件;2121-柔性传动件;
220-开合组件;221-叶片;222-回转单元;2221-传动轮;2221a-传动轮本体;2221b-驱动环;2222-连杆;2223-滑槽;
230-铰接轴;
240-涨紧组件;241-涨紧轮;242-固定座;2421-铰接臂;2422-长条连接孔;243-连接件;
300-相机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显示器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显示器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工业相机通常包括相机本体和外壳,相机本体设置在外壳内,外壳上开设有与相机本体的镜头对应的拍摄孔,以使镜头透过拍摄孔对物体进行拍摄,从而获得物体点云数据及二维图片。
但是这种外壳的防护性能较差。这是因为某些工作环境中会有飞溅粉尘,例如焊接车间,镜头孔始终保持开放状态,这些粉尘会通过镜头孔附着在镜头表面,当粉尘较多,堆积在工业相机的镜头表面时,会影响工业相机获得高质量的物体点云及二维图片,从而影响工业相机的使用性能。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相机壳体及相机,通过在相机壳体上设置驱动组件和至少一个开合组件,以使驱动组件驱动开合组件打开或关闭镜头孔,以提高相机壳体的防护性能,从而降低粉尘对相机工作性能的影响。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相机壳体及相机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相机,包括相机本体300和相机壳体,相机本体300与相机壳体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相机本体300设置在相机壳体内,相机本体300用于获取和处理视觉数据,相机壳体用于支撑和防护相机本体300,以及通过相机壳体将相机本体300安装至机器人上。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实施例的相机不仅可以应用于机器人,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工业场景。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相机壳体,包括壳体本体100及设置于壳体本体100上的镜头防护结构200,壳体本体100内设有容纳腔,容纳腔被配置为容纳相机本体300,壳体本体100上设有至少一个镜头孔110,镜头孔110与容纳腔连通。
镜头防护结构200包括驱动组件210和至少一个开合组件220,开合组件220与镜头孔110一一对应设置,驱动组件210与壳体本体100固定连接,驱动组件210被配置为驱动各开合组件220封闭镜头孔110或打开镜头孔110。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本体100的容纳腔用于容纳和固定相机本体300,以对相机本体300进行防护,以及通过壳体本体100将相机本体300安装至机器人手臂上等。
镜头孔110用于透光,以使光线经镜头孔110进入相机本体300的镜头内,在具体设置时,镜头孔110可以与相机本体300的镜头一一对应设置,以使相机本体300的各镜头通过与镜头对应的镜头孔110对物体进行拍摄,以获得点云数据或二维图片。
镜头防护结构200用于对镜头进行防护,以降低粉尘在镜头表面的沉积,避免粉尘沉积影响相机本体300工作。具体的,镜头防护结构200包括驱动组件210和开合组件220,开合组件220与镜头孔110一一对应设置,镜头孔110与镜头一一对应设置,这样,在需要的时候,驱动组件210可以驱动各开合组件220封闭与开合组件220对应的镜头孔110,以使与开合组件220对应的镜头与工作环境隔离,从而防止粉尘附着在镜头表面,影响相机本体300工作。
例如,相机本体300可以设有两个镜头,对应的,壳体本体100上设有两个镜头孔110和两个开合组件220,驱动组件210可以同步驱动两个开合组件220同时打开或者封闭两个镜头孔1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镜头防护结构200可以通过一个驱动组件210同时驱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开合组件220同时移动,镜头防护结构200控制较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相机壳体,包括壳体本体100和镜头防护结构200,壳体本体100包括容纳腔和镜头孔110,镜头防护结构200包括驱动组件210和至少一个开合组件220。通过设置容纳腔用于容纳和固定相机本体300,通过设置镜头孔110用于使光线经镜头孔110进入相机本体300,通过设置开合组件220用于封闭镜头孔110,通过设置驱动组件210用于驱动各开合组件220同步移动,以在需要的时候封闭各镜头孔110,以防止粉尘附着在镜头表面,或者打开各镜头孔110,以使相机本体拍摄物体。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相机壳体可以有效降低粉尘等对相机本体300的影响,相机壳体的防护效果较好。
参照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开合组件220的数量为两个,驱动组件210包括驱动件211和至少一个传动件212,传动件212连接于驱动件211与各开合组件220之间,驱动件211被配置为通过传动件212同步驱动两个开合组件220移动。
即壳体本体100上设有两个镜头孔110,两个开合组件220分别用于封闭或者打开两个镜头孔110,驱动组件210通过设置驱动件211用于驱动两个开合组件220移动,通过设置传动件212以将驱动件211的动力分别传递至两个开合组件220,以使一个驱动件211同时驱动两个开合组件220打开或者封闭两个镜头孔110,控制较简单、方便。其中,驱动件211可以为直流电机。
例如,传动件212可以采用齿轮系传动的方式,传动件212通过设置多个齿轮与驱动件211的驱动轴啮合连接,以将驱动件211的动力分别传递至两个开合组件220。
参照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合组件220包括多个叶片221,驱动件211被配置为通过传动件212驱动各叶片221朝向镜头孔110的中心或者边沿移动。
这样,当驱动件211驱动传动件212转动,带动各叶片221同时朝向镜头孔110的中心移动时,可封闭镜头孔110,当驱动件211驱动传动件212转动,带动各叶片221同时朝向镜头孔110的边沿移动时,可打开镜头孔110,镜头孔110的打开或封闭较简单方便。
参照图4与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合组件220还包括回转单元222,传动件212为柔性传动件2121,柔性传动件2121套设在回转单元222和驱动件211上,以使驱动件211通过柔性传动件2121带动回转单元222转动。回转单元222和壳体本体100分别铰接于叶片221的两侧,以使回转单元222带动各叶片221相对于壳体本体100移动。
这样,驱动件211的驱动轴旋转时,驱动件211带动柔性传动件2121旋转,柔性传动件2121同时带动各开合组件220的回转单元222旋转,回转单元222带动各叶片221朝向镜头孔110的中心或者边沿移动,从而使驱动件211驱动各叶片221封闭或打开镜头孔110。
其中,柔性传动件2121可以为皮带或者链条。
参照图4所示,在具体实现时,回转单元222包括传动轮2221和至少两个连杆2222,连杆2222呈弧形,连杆2222与叶片221一一对应设置,柔性传动件2121套设在传动轮2221的外侧,连杆2222的第一端与叶片221铰接,连杆2222的第二端铰接于传动轮2221的内侧,以使传动轮2221通过各连杆2222带动与连杆2222对应的叶片221移动。
由此,当柔性传动件2121在转动时,柔性传动件2121带动传动轮2221转动,传动轮2221带动弧形的连杆2222沿预设运动轨迹朝向镜头孔110移动,或者向远离镜头孔110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与连杆2222对应的叶片221朝向镜头孔110的中心或边沿移动,从而使各叶片221封闭或打开镜头孔110。
参照图3与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本体100上设有至少两个铰接轴230,传动轮2221上设有至少两个滑槽2223,至少两个滑槽2223沿传动轮2221的周向间隔设置,滑槽2223的长度方向与传动轮2221的周向方向一致,铰接轴230与滑槽2223一一对应铰接,滑槽2223可相对于铰接轴230沿滑槽2223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传动轮2221不需要相对于壳体本体100旋转三百六十度,因此,在传动轮2221上设置滑槽2223,以及在壳体本体100上设置铰接轴230,通过使滑槽2223与铰接轴230铰接,以限制传动轮2221相对于壳体本体100转动的角度。
例如,当驱动件211驱动传动轮222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带动各叶片221完全封闭镜头孔110后,滑槽2223的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与铰接轴230抵接,滑槽2223无法相对于铰接轴230继续移动,从而限制传动轮2221继续逆时针转动,当驱动件211驱动传动轮222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带动各叶片221完全打开镜头孔110后,滑槽2223的长度方向的第二端与铰接轴230抵接,滑槽2223无法相对于铰接轴230继续移动,从而限制传动轮2221继续沿顺时针转动。
具体实施时,可根据需要设置滑槽2223的长度以限制传动轮2221的转动角度,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参照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时,传动轮2221包括传动轮本体2221a及连接在传动轮本体2221a内侧的驱动环2221b,柔性传动件2121套设在传动轮本体2221a上,滑槽2223设置于驱动环2221b上,各连杆2222铰接于驱动环2221b的内侧。
由此,传动轮2221可通过设置传动轮本体2221a用于与柔性传动件2121连接,以使柔性传动件2121带动传动轮本体2221a转动,从而带动驱动环2221b转动,通过设置驱动环2221b用于与各连杆2222铰接,以带动各连杆2222平移,从而带动与各连杆2222对应的叶片221平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镜头孔110为圆孔,镜头孔110封闭时,各叶片221的边缘彼此拼合,壳体本体100和连杆2222分别铰接于叶片221沿镜头孔110径向方向的相对两侧。
例如,叶片221的数量可以两个,叶片221呈半圆形,且两个叶片221相对的边缘为圆弧形,叶片221相对的边缘彼此拼合,这样,两个叶片221相互拼合之后,可共同封闭圆形的镜头孔110。
或者,叶片221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叶片2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均呈圆弧状,镜头孔110封闭时,各叶片221的第一侧边共同围成一个圆形,且一叶片221的第二侧边与另一叶片221的第三侧边相互拼合。
叶片221与壳体本体100铰接的一侧可相对于壳体本体100转动,叶片221与连杆2222铰接的一侧既可以相对于壳体本体100转动,又可以相对于壳体本体100移动,以使叶片221相对于与壳体本体100的铰接点做平移运动,从而使各叶片221按预设运动轨迹平移至封闭镜头孔110,或者使各叶片221按预设运动轨迹平移至镜头孔110的边沿。
参照图5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当传动件212采用皮带或者链条等柔性传动件2121时,柔性传动件2121通过摩擦力将驱动件211的动力传递至回转单元222,为了调整柔性传动件2121与回转单元222之间的摩擦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相机壳体,还包括至少一个涨紧组件240,涨紧组件240抵接于柔性传动件2121的侧方,以向柔性传动件2121提供涨紧力。这样,在组装柔性传动件2121和回转单元222时,可通过调节涨紧组件240,以调节柔性传动件2121上的涨紧力,从而调节柔性传动件2121和回转单元222之间的摩擦力,以使驱动件211的动力顺畅地传递至各叶片221。
可以理解的是,当开合组件220的数量为两个时,涨紧组件240也可以设置两个,驱动件211可以设置在两个回转单元222之间,一个涨紧组件240可以设置在驱动件211和一个回转单元222之间,另一个涨紧组件240可以设置在驱动件211和另一个回转单元222之间,以使两个涨紧组件240分别为驱动件211两侧的柔性传动件2121提供涨紧力,以使两个回转单元222均与柔性传动件2121保持良好的摩擦接触。
参照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涨紧组件240设置于驱动件211和回转单元222之间,涨紧组件240包括涨紧轮241和固定座242,固定座242与壳体本体100固定连接,固定座242上设有铰接臂2421,涨紧轮241与铰接臂2421铰接,涨紧轮241的轮面与柔性传动件2121滚动接触,以将柔性传动件2121涨紧在回转单元222上。
这样,当柔性传动件2121转动时,涨紧轮241相对于铰接臂2421转动,且涨紧轮241的轮面始终与柔性传动件2121的外表面保持接触,从而使涨紧轮241始终与柔性传动件2121保持抵接状态,以向柔性传动件2121提供涨紧力。
参照图5所示,为了便于调节涨紧组件240的涨紧力,涨紧组件240还包括连接件243,固定座242上还设有长条连接孔2422,连接件243插设在长条连接孔2422内,以与壳体本体100固定连接。其中,连接件243可以为螺钉。
这样,可以通过调节连接件243在长条连接孔2422内的位置,以调节涨紧轮241与柔性传动件2121的相对位置,例如,当涨紧轮241向靠近柔性传动件2121的方向移动,可增大涨紧轮241对柔性传动件2121的涨紧力,当涨紧轮241向远离柔性传动件2121的方向移动,可减小涨紧轮241对柔性传动件2121的涨紧力,由此,可通过调节连接件243在长条连接孔2422内的位置,以调节涨紧轮241对柔性传动件2121的涨紧力,从而调节柔性传动件2121与回转单元222之间的摩擦力。
参照图1与图2所示,在具体实现时,壳体本体100包括盒体120和盖板130,镜头孔110设置于盖板130上,镜头防护结构200设置于盖板130朝向盒体120的一侧,容纳腔设置于盒体120内,盒体120朝向盖板130的一侧具有开口,盖板130与盒体120固定连接,以封闭开口。
这样,部分镜头防护结构200隐藏在壳体本体100内,壳体本体100较美观,在将相机本体300安装至容纳腔内之后,将盖板130与盒体120固定连接,从而使壳体本体100内部形成一个除了镜头孔110之外,相对封闭的空间,以防护相机本体30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相机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本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上的镜头防护结构,所述壳体本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被配置为容纳相机本体,所述壳体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镜头孔,所述镜头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所述镜头防护结构包括驱动组件和至少一个开合组件,所述开合组件与所述镜头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壳体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各所述开合组件封闭所述镜头孔或打开所述镜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组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至少一个传动件,所述传动件连接于所述驱动件与各所述开合组件之间,所述驱动件被配置为通过所述传动件同步驱动两个所述开合组件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组件包括多个叶片,所述驱动件被配置为通过所述传动件驱动各所述叶片朝向所述镜头孔的中心或者边沿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组件还包括回转单元,所述传动件为柔性传动件,所述柔性传动件套设在所述回转单元和所述驱动件上,以使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柔性传动件带动所述回转单元转动;所述回转单元和所述壳体本体分别铰接于所述叶片的两侧,以使所述回转单元带动各所述叶片相对于所述壳体本体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单元包括传动轮和至少两个连杆,所述连杆呈弧形,所述连杆与所述叶片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柔性传动件套设在所述传动轮的外侧,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叶片铰接,所述连杆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传动轮的内侧,以使所述传动轮通过各所述连杆带动与所述连杆对应的所述叶片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上设有至少两个铰接轴,所述传动轮上设有至少两个滑槽,至少两个滑槽沿所述传动轮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传动轮的周向方向一致,所述铰接轴与所述滑槽一一对应铰接,所述滑槽可相对于所述铰接轴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相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包括传动轮本体及连接在所述传动轮本体内侧的驱动环,所述柔性传动件套设在所述传动轮本体上,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驱动环上,各所述连杆铰接于所述驱动环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孔为圆孔,所述镜头孔封闭时,各所述叶片的边缘彼此拼合,所述壳体本体和所述连杆分别铰接于所述叶片沿所述镜头孔径向方向的相对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机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涨紧组件,所述涨紧组件抵接于所述柔性传动件的侧方,以向所述柔性传动件提供涨紧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相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涨紧组件设置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回转单元之间,所述涨紧组件包括涨紧轮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壳体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上设有铰接臂,所述涨紧轮与所述铰接臂铰接,所述涨紧轮的轮面与所述柔性传动件滚动接触,以将所述柔性传动件涨紧在所述回转单元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相机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固定座上还设有长条连接孔,所述连接件插设在所述长条连接孔内,以与所述壳体本体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相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包括盒体和盖板,所述镜头孔设置于所述盖板上,所述镜头防护结构设置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盒体的一侧,所述容纳腔设置于所述盒体内,所述盒体朝向所述盖板的一侧具有开口,所述盖板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以封闭所述开口。
13.一种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相机本体和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相机壳体,所述相机本体与所述相机壳体连接。
CN202222296810.9U 2022-08-30 2022-08-30 相机壳体及相机 Active CN218122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6810.9U CN218122440U (zh) 2022-08-30 2022-08-30 相机壳体及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6810.9U CN218122440U (zh) 2022-08-30 2022-08-30 相机壳体及相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22440U true CN218122440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28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96810.9U Active CN218122440U (zh) 2022-08-30 2022-08-30 相机壳体及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224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50623B1 (en) Refrigerator
JP7012745B2 (ja)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用の関節部品
EP3168819A1 (en) Protective dome for monitoring camera system
CN112492218B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8122440U (zh) 相机壳体及相机
EP3448687B1 (en) Printer door hinge assembly
CN112637390B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摄像头结构
EP2967180B1 (en) System for mounting a helmet-mounted device to a helmet
JPH08170212A (ja) 引込み式バイザーをヘルメットに装着するための同期作動方式の一対の蝶番
JP4331669B2 (ja) 三次元調整型ピボットヒンジ
CN206826939U (zh) 一种云台组件及具有此云台组件的无人机
CN218772238U (zh) 摄像装置
CN111993456A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机械臂
CN216083364U (zh) 灯体支架及照明装置
CN214618662U (zh) 一种视频监控安防系统监测装置
CN216437277U (zh) 图像采集设备
CN110802582B (zh) 一种自重构模块化移动机器人前后连接机构及机器人
CN208940089U (zh) 一种电子设备、摄像头及摄像头遮挡机构
CN114615417B (zh) 一种音视频5g记录仪
CN216751904U (zh) 可调视窗组件及具有其的摄像机
CN216248729U (zh) 一种高度调节型线激光扫描工业视觉相机
CN212463309U (zh) 保护装置、保护系统、拍摄设备保护装置和拍摄系统
CN220188867U (zh) 一种手表旋转结构及智能手表
CN214248925U (zh) 一种组合式航空摄影云台
CN216911325U (zh) 一种基于安防的高清枪机用自动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