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22432U - 棒灯 - Google Patents

棒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22432U
CN218122432U CN202222326502.6U CN202222326502U CN218122432U CN 218122432 U CN218122432 U CN 218122432U CN 202222326502 U CN202222326502 U CN 202222326502U CN 218122432 U CN218122432 U CN 2181224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end cover
rotating ring
cover body
w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2650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洋
杜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itush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uture Imaging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uture Imaging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puture Imaging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2650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224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224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224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棒灯,包括灯体主体和端盖组件,端盖组件包括端盖本体、旋转环、连接件和弹性件,端盖本体安装于灯体主体的一端,端盖本体的表面具有第一限位槽,旋转环转动套接端盖本体,旋转环具有贯通的两个以上第二限位槽。由于灯体主体和端盖本体连接,灯体主体具有出光面,当连接件嵌在不同的第二限位槽内时,端盖本体和旋转环的相对角度不同,灯体主体的出光面角度也随之不同,从而实现棒灯的出光面角度可调,拓展了棒灯在单一场景下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棒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棒灯。
背景技术
在视频、影视剧、拍照等场景中,往往需要利用额外的照明灯具对拍摄对象或者场景进行补光或布光,为方便用户手持或者携带,照明灯具一般设计为长条形的棒灯。
棒灯包括灯体主体和端盖,灯体主体与端盖固定连接,端盖具有连接件,连接件与灯体主体的位置相对固定。棒灯在使用时,端盖的连接件安装固定在周围环境的支撑物上。由于连接件与灯体主体的位置相对固定,灯体主体的使用角度固定不变,造成对使用环境严格,并且容易出现穿帮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灯,旨在解决现有的棒灯的出光面角度单一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棒灯,包括:
灯体主体;
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端盖本体、旋转环、连接件和弹性件,所述端盖本体安装于所述灯体主体的一端,所述端盖本体的表面具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旋转环转动套接所述端盖本体,所述旋转环具有贯通的两个以上第二限位槽,两个以上所述第二限位槽沿所述旋转环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连接件用于安装到外部支撑物,所述连接件能够同时嵌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和其中任意一个所述第二限位槽内,以使所述旋转环固定套接于所述端盖本体,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底和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连接件能够在外力按压下沿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底方向运动压缩所述弹性件并离开所述第二限位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本体包括限位挡板和安装于限位挡板一侧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表面具有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旋转环转动套接所述连接环且其一端抵靠所述限位挡板时,所述旋转环能够转动至其中任意一个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对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本体与所述旋转环面接触,所述端盖本体的与所述旋转环相接触的表面光滑设置,和/或,所述旋转环的与所述端盖本体相接触的表面光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环的外表面包括周向分布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两个以上所述第二限位槽分布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圆心角为90°~3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具有磁吸部、连接孔和粘接部中的至少一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弹性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弹性件的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第一辅助件,所述第一辅助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辅助件的一端与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辅助件的第二端具有安装平面,所述连接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第二辅助件,所述第二辅助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二辅助件的第一侧具有容置腔,所述连接件容纳于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二辅助件的第二侧与所述弹性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端盖组件分别位于所述灯体主体的两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体主体包括安装半壳、透光半壳和灯板,所述安装半壳和所述透光半壳连接,所述安装半壳和所述透光半壳共同围出安装腔,所述灯板安装于所述安装腔,所述灯板的出光面朝向所述透光半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棒灯的有益效果是:端盖本体和旋转环能够相对转动,连接件用于安装到外部支撑物,例如墙体或支架,连接件同时嵌在端盖本体的第一限位槽和旋转环的任意一个第二限位槽内,以限制端盖本体和旋转环发生相对转动;由于灯体主体和端盖本体连接,灯体主体具有出光面,当连接件嵌在不同的第二限位槽内时,端盖本体和旋转环的相对角度不同,灯体主体的出光面角度也随之不同,解决了现有的棒灯的出光面角度单一的技术问题,从而实现棒灯的出光面角度可调,拓展了棒灯在单一场景下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棒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棒灯的爆炸视图;
图3为图1中的棒灯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棒灯的旋转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灯体主体;101、安装腔;110、安装半壳;120、透光半壳;130、灯板;131、出光面;140、按键;
200、端盖组件;210、端盖本体;211、第一限位槽;212、限位挡板;213、连接环;220、旋转环;221、第二限位槽;222、第一区域;223、第二区域; 230、连接件;240、弹性件;250、第一辅助件;251、安装平面;260、第二辅助件;261、容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整个说明书中参考“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短语出现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并非所有的指代都是相同的实施例。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棒灯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1,本申请提供的棒灯包括灯体主体100和端盖组件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和图3,灯体主体100包括安装半壳110、透光半壳120和灯板130,安装半壳110和透光半壳120连接,安装半壳110和透光半壳120共同围出安装腔101,灯板130安装于安装腔101,灯板130的出光面131朝向透光半壳120,从而灯板130发出的光线经过透光半壳120向外发射,实现照明。灯板130可包括安装板以及连接于安装板上的灯珠。灯珠能够发光,灯珠发出的光通过透光半壳120向外扩散。灯珠可设有多个,多个灯珠可在安装板上阵列且间隔排布。为了更好地散热,安装半壳110和透光半壳120可以使用金属或者金属合金的材料制成。
为实现用户对灯板130的控制,请参阅图1,安装半壳110上安装有电连接于安装板的按键140,按键140用于向安装板输入控制信号,用户可通过按压按键140来实现控制信号的输入。
请结合图2和图3,安装半壳110和透光半壳120均呈长条状、均沿某一轴线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安装腔101的两端分别具有开口,用户能够通过开口向安装腔101内安装其他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腔101的一端具有开口,安装腔101的另一端闭合。
结合图2,端盖组件200包括端盖本体210、旋转环220、连接件230和弹性件240,端盖本体210安装于灯体主体100的一端,端盖本体210的表面具有第一限位槽211,旋转环220转动套接端盖本体210。具体地,旋转环220整体转动套接端盖本体210,或者旋转环220部分转动套接端盖本体210,部分转动套接灯体主体100。旋转环220具有贯通的第二限位槽221,第二限位槽22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第二限位槽221沿旋转环220的周向间隔分布,连接件230用于安装到外部支撑物,外部支撑物可以是墙体,也可以是支架等等。连接件230能够同时嵌在第一限位槽211和其中任意一个第二限位槽221内,以使旋转环220固定套接于端盖本体210,弹性件240设置于第一限位槽211的槽底和连接件230之间,连接件230能够在外力按压下沿靠近第一限位槽211 的槽底方向运动压缩弹性件240并离开第二限位槽221。
其中,端盖本体210和旋转环220能够相对转动,连接件230用于安装到外部支撑物,例如墙体或支架,连接件230同时嵌在端盖本体210的第一限位槽211和旋转环220的任意一个第二限位槽221内,以限制端盖本体210和旋转环220发生相对转动;由于灯体主体100和端盖本体210连接,灯体主体100 具有出光面131,当连接件230嵌在不同的第二限位槽221内时,端盖本体210 和旋转环220的相对角度不同,灯体主体100的出光面131角度也随之不同,从而实现棒灯的出光面131角度可调,拓展了棒灯在单一场景下的使用体验。
一般地,灯体主体100和端盖本体210连接后,灯体主体100的出光面131 和端盖本体210的第一限位槽211位于不同方位。可选地,灯体主体100的出光面131和端盖本体210的第一限位槽211位于相反的方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端盖组件2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端盖组件 200分别位于灯体主体100的两端。灯体主体100通过两端的端盖组件200实现稳定地安装于外部支撑物。此时,安装腔101的两端均具有开口,端盖本体210 盖设于安装腔101的开口,以保护安装腔101内部的部件,同时限制安装腔101 内部的部件滑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端盖组件200的数量为一个,即灯体主体100的一端通过端盖组件200固定安装于外部支撑物,灯体主体100的另一端悬空。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端盖本体210的第一限位槽211的槽壁与连接件 230相适配,第一限位槽211的槽壁与连接件230之间有微小间隙,使得连接件 230能够顺畅地进出第一限位槽211,但又不会在第一限位槽211内发生晃动,保证连接件230的位置稳定可控。此时,弹性件240可以与连接件230连接,也可以仅仅与连接件230相抵接。可选地,第一限位槽211的槽壁与连接件230 之间的间隙大小为0.1mm~2cm。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端盖本体210的第一限位槽211的尺寸大于连接件230,以供连接件230进出第一限位槽211,但不必与连接件230相适配。例如,第一限位槽211沿端盖本体210的周向延伸一周,此时,弹性件240与连接件230相连接,以避免连接件230在第一限位槽211内沿端盖本体210的周向滑动。或者,弹性件240不与连接件230连接,随第一限位槽211沿端盖本体210的周向延伸,即使连接件230在第一限位槽211内滑动,仍然处处与弹性件240接触,保证连接件230能够在弹性件240的作用下进入第二限位槽 221内。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端盖本体210包括限位挡板212和安装于限位挡板212一侧的连接环213,连接环213的表面具有第一限位槽211,旋转环220 转动套接连接环213、且旋转环220的一端抵靠限位挡板212时,旋转环220能够转动至其中任意一个第二限位槽221与第一限位槽211相对准。限位挡板212 能够对旋转环220的套接起到定位作用,也能够防止旋转环220滑出连接环213。
在一实施例中,可参考图2,端盖本体210与旋转环220面接触,端盖本体 210的与旋转环220相接触的表面光滑设置,能够减小端盖本体210与旋转环 220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时的磨损。具体地,端盖本体210一体注塑成型,从而能够通过注塑工艺得到表面较为光滑的注塑件。端盖本体210的与旋转环220相接触的表面的粗糙度为0.5μm以下。
在一实施例中,可参考图2,端盖本体210与旋转环220面接触,旋转环 220的与端盖本体210相接触的表面光滑设置,能够减小端盖本体210与旋转环 220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时的磨损。具体地,旋转环220一体注塑成型,从而通过注塑工艺得到表面光滑的注塑件。旋转环220的与端盖本体210相接触的表面的粗糙度为0.5μm以下。
在一实施例中,端盖本体210和旋转环220之间相接触的表面均光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4,旋转环220的外表面包括周向分布的第一区域222和第二区域223,两个以上第二限位槽221分布于第一区域222,第一区域222对应的圆心角为90°~300°。由于连接件230用于与外部支撑物连接,连接件230连接到外部支撑物时,连接件230朝向外部支撑物,如果棒灯的出光面131也朝向外部支撑物,则光线被外部支撑物遮挡,影响照明。因此,第二限位槽221不必沿旋转环220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第二区域223不设置有第二限位槽221,第二区域223不必用于连接件230的嵌入并朝向外部支撑物设置。棒灯在棒灯的轴线上的投影中,棒灯的出光面131朝向第二区域223。
结合图2,连接件230具有磁吸部、连接孔和粘接部中的至少一个。比如,连接件230为磁体,棒灯通过磁铁磁吸固定于金属支撑物。比如,连接件230 具有连接孔,棒灯通过螺丝可拆卸地穿设于连接孔及金属支撑物中,实现固定安装。再比如,连接件230具有粘接部,能够粘接固定于外部支撑物。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230可以同时具有磁吸部、连接孔和粘接部,从而能够安装于不同的外部支撑物上,扩展棒灯的应用场景。
请结合图5和图6,弹性件240利用自身的弹力将连接件230部分嵌入第二限位槽221内,以限制旋转环220和端盖本体210发生相对转动。同时,在外力按压下,弹性件240压缩,使得连接件230能够离开第二限位槽221,从而旋转环220和端盖本体210能够发生相对转动,便于调节棒灯的出光面131角度。具体地,弹性件240为弹簧或弹性垫。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5和图6,弹性件240的端部固定于第一限位槽 211内,连接件230与弹性件240连接,从而连接件230不会在弹性件240的弹力作用下,脱离第一限位槽211和第二限位槽221,从旋转环220上掉落出去。可选地,在弹性件240自然伸长情况下,连接件230的远离端盖本体210的端面与旋转环220的外表面齐平,避免连接件230凸出于旋转环220而刮伤用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5,端盖组件200还包括第一辅助件250,第一辅助件25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辅助件250的一端与弹性件240连接,例如,第一辅助件250套接于弹性件240中。第一辅助件250的第二端具有安装平面251,连接件230固定安装于安装平面251,例如连接件230 粘接或焊接于安装平面251。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230为磁体,弹性件240 为弹簧,二者难以直接连接,此时,连接件230通过第一辅助件250能够方便地实现与弹性件240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6,端盖组件200还包括第二辅助件260。第二辅助件26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二辅助件260的第一侧具有容置腔261,连接件230容纳于容置腔261,第二辅助件260的第二侧与弹性件240连接,例如粘接或焊接。容置腔261的设置,便于连接件230的安装,使得连接件230能够方便地实现与弹性件240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6,连接件230可以不与弹性件240连接。比如,第二限位槽221的远离端盖本体210的端口尺寸小于连接件230的远离端盖本体210的端面尺寸,则即使在弹性件240的推动下,连接件230也不会脱离旋转环220,不会从旋转环220上掉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棒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体主体(100);
端盖组件(200),所述端盖组件(200)包括端盖本体(210)、旋转环(220)、连接件(230)和弹性件(240),所述端盖本体(210)安装于所述灯体主体(100)的一端,所述端盖本体(210)的表面具有第一限位槽(211),所述旋转环(220)转动套接所述端盖本体(210),所述旋转环(220)具有贯通的两个以上第二限位槽(221),两个以上所述第二限位槽(221)沿所述旋转环(220)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连接件(230)用于安装到外部支撑物,所述连接件(230)能够同时嵌在所述第一限位槽(211)和其中任意一个所述第二限位槽(221)内,以使所述旋转环(220)固定套接于所述端盖本体(210),所述弹性件(240)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211)的槽底和所述连接件(230)之间,所述连接件(230)能够在外力按压下沿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槽(211)的槽底方向运动压缩所述弹性件(240)并离开所述第二限位槽(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本体(210)包括限位挡板(212)和安装于所述限位挡板(212)一侧的连接环(213),所述连接环(213)的表面具有所述第一限位槽(211),所述旋转环(220)转动套接所述连接环(213)且其一端抵靠所述限位挡板(212)时,所述旋转环(220)能够转动至其中任意一个所述第二限位槽(221)与所述第一限位槽(211)相对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本体(210)与所述旋转环(220)面接触,所述端盖本体(210)的与所述旋转环(220)相接触的表面光滑设置,和/或,所述旋转环(220)的与所述端盖本体(210)相接触的表面光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环(220)的外表面包括周向分布的第一区域(222)和第二区域(223),两个以上所述第二限位槽(221)分布于所述第一区域(222),所述第一区域(222)对应的圆心角为90°~3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30)具有磁吸部、连接孔和粘接部中的至少一个;
和/或,所述弹性件(240)为弹簧或弹性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30)与所述弹性件(240)连接,所述弹性件(240)的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槽(2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200)还包括第一辅助件(250),所述第一辅助件(25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辅助件(250)的一端与所述弹性件(240)连接,所述第一辅助件(250)的第二端具有安装平面(251),所述连接件(230)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平面(25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200)还包括第二辅助件(260),所述第二辅助件(26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二辅助件(260)的第一侧具有容置腔(261),所述连接件(230)容纳于所述容置腔(261),所述第二辅助件(260)的第二侧与所述弹性件(24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2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端盖组件(200)分别位于所述灯体主体(100)的两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主体(100)包括安装半壳(110)、透光半壳(120)和灯板(130),所述安装半壳(110)和所述透光半壳(120)连接,所述安装半壳(110)和所述透光半壳(120)共同围出安装腔(101),所述灯板(130)安装于所述安装腔(101),所述灯板(130)的出光面(131)朝向所述透光半壳(120)。
CN202222326502.6U 2022-08-31 2022-08-31 棒灯 Active CN2181224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6502.6U CN218122432U (zh) 2022-08-31 2022-08-31 棒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26502.6U CN218122432U (zh) 2022-08-31 2022-08-31 棒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22432U true CN218122432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29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26502.6U Active CN218122432U (zh) 2022-08-31 2022-08-31 棒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224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81963B2 (ja) 頭部装着式拡大鏡
US10721400B2 (en) Spherical camera
US5717276A (en) Flexible light
CN108024046B (zh) 拍摄装置及终端
US20200235519A1 (en) Adap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6802622B2 (en) Flashlight with convex lens assembly providing multiple focuses
CN108810359B (zh) 用于摄像头系统的可调节模块化附件
CN218122432U (zh) 棒灯
JP2004039624A (ja) ナビゲーションスイッチ組立体
CN205321573U (zh) 一种内置照明灯的镜子
US20190004405A1 (en) Holding case for installing handset add-on lens, handset external lens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handset installation case
CN104954693B (zh) 一种分离式摄像装置
CN212456407U (zh) 磁吸式台灯
US2841695A (en) Electric fixture
CN112839151A (zh) 可多角度转动的镜头模组以及执法记录仪
US6309085B1 (en) Lamp support for emergency light fixture
CN113685790A (zh) 灯具
TW201605238A (zh) 具影像擷取機構的電子裝置及配置於電子裝置上的影像擷取機構
JP4182577B2 (ja) ドーム型カバーとドーム型カバーの成形装置
CN212361653U (zh) 一种可调光的手电筒营地灯
CA3210757A1 (en) Media hub systems and methods
CN216346176U (zh) 灯具
CN214119724U (zh) 一种便携式旋转结构的手电筒
CN219143261U (zh) 柔光配件及摄影灯
WO2021063009A1 (zh) 工作灯、可折叠灯及其组装方法和工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floor 2-4, building 21, Longjun Industrial Zone, Jiuwo, Longpi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itush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floor 2-4, building 21, Longjun Industrial Zone, Jiuwo, Longpi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PUTURE IMAGING INDUSTR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