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20100U - 用于空调器的空气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空调器的空气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20100U
CN218120100U CN202221825646.XU CN202221825646U CN218120100U CN 218120100 U CN218120100 U CN 218120100U CN 202221825646 U CN202221825646 U CN 202221825646U CN 218120100 U CN218120100 U CN 218120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light
mounting bracket
photocatalyst
air cond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2564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嘉兴
王宁
马成
何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2564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20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20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20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空气调节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除菌装置的功能比较单一、无法去除异味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支架以及设置于第一安装支架的发光单元和光触媒件,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发光模块和第二发光模块,第一发光模块设置成能够向外发射杀菌光线,第二发光模块设置成其发出的光线能够照射光触媒件、并激活光触媒件,光触媒件设置成被激活后能够去除空气中的异味。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发光模块对空气进行除菌处理,通过第二发光模块激活光触媒件,通过被激活后的光触媒件去除空气中的异味,从而能够更好地改善空调器所在空间内的空气条件,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用于空调器的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而随着疫情的常态化,以及各种流行性细菌、病毒等的季节性传播,人们对于空调器的除菌、杀毒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目前通常在空调器上配置除菌装置,通过该除菌装置能够去除流经除菌装置的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
上述除菌装置通常包括紫外线装置、高压离子杀菌装置、臭氧杀菌装置、银离子杀菌装置,其中,紫外线装置是通过发出的紫外线来照射空气或者物体的表面来达到除菌的目的,不过功能比较单一。高压离子杀菌装置是通过高压电离空气产生能够杀菌的正离子和负离子,不过正离子和负离子的寿命较短,刚吹出空调器没多远就被消耗掉了。臭氧杀菌装置是通过其产生的臭氧来达到杀菌的目的,不过臭氧本身就是有害物质,在杀菌的同时也需要对多余的臭氧进行处理,为此臭氧杀菌装置需要额外搭配的功能模块来处理臭氧,导致其结构非常复杂。银离子杀菌装置是通过银离子来达到杀菌的目的,不过,其主动性较差,通常需要空气通过该银离子杀菌装置才能够对其进行杀菌处理。并且,上述各类杀菌装置通常都只能够达到除菌的目的,功能相对比较单一。在空调器运行时,门窗通常是紧闭的,运行时间长了之后,室内空间通常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异味,上述除菌装置无法将这些异味去除,严重降低用户体验。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除菌装置的功能比较单一、无法去除异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空气调节装置,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发光单元和光触媒件,所述空气调节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空调器,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发光模块和第二发光模块,所述第一发光模块设置成能够向外发射杀菌光线,所述第二发光模块设置成其发出的光线能够照射所述光触媒件、并激活所述光触媒件,所述光触媒件设置成被激活后能够去除空气中的异味。
在上述空气调节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发光模块与所述光触媒件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
在上述空气调节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发光模块包括第二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第二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灯板的第二灯珠,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二灯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朝向所述光触媒件的一侧。
在上述空气调节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设置有透光孔,所述第一发光模块包括第一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灯板的第一灯珠,所述第一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安装好时,所述第一灯珠穿过所述透光孔。
在上述空气调节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灯板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内壁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第一灯板通过所述安装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
在上述空气调节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空气调节装置还包括净化模块,所述净化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所述净化模块设置成能够净化流经其的空气。
在上述空气调节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沿空气流动方向,所述净化模块卡设于所述第二发光模块的上游侧。
在上述空气调节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板以及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净化模块、所述第二安装支架、所述光触媒件沿空气流动方向设置于所述安装板。
在上述空气调节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灯珠为UVC LED灯珠,所述第二灯珠为UVA LED灯珠。
在上述空气调节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形成有风道,所述空气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风道内,在安装好时,所述第一发光模块发出的杀菌光线沿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照射。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空气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支架以及设置于第一安装支架的发光单元和光触媒件,空气调节装置通过该第一安装支架设置于空调器,这样也就能够通过空气调节装置来调节空调器所在空间的空气条件,提升用户体验。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发光模块和第二发光模块,第一发光模块设置成能够向外发射杀菌光线,通过其向外发射的杀菌光线能够对空气进行除菌处理。第二发光模块设置成其发出的光线能够照射光触媒件、并激活光触媒件,光触媒件设置成被激活后能够去除空气中的异味。这样,一方面能够通过第一发光模块发射的杀菌光线来照射空调器的内部以及流经空调器内的空气,去除照射范围内的的细菌、病毒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第二发光模块发出的光线的照射激活光触媒件,被激活的光触媒件与空气充分接触,去除空气中的异味。这样,通过第一发光模块对空气进行除菌处理,同时还通过第二发光模块激活光触媒件,通过被激活的光触媒件去除空气中的异味,从而能够更好地改善空调器所在空间内的空气条件,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第二发光模块与光触媒件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于第一安装支架,这样,第二发光模块发出的光线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照射,能够更好地激活光触媒件,空气流经被激活的光触媒件,与光触媒件充分接触,从而能够更好地去除空气中的异味,获得更好地除异味效果。
进一步地,第二发光模块包括第二安装支架、设置于第二安装支架的第二灯板、以及设置于第二灯板的第二灯珠,第二安装支架设置于第一安装支架,这样也就将第二发光模块设置在了第一安装支架上。第二灯珠设置于第二安装支架朝向光触媒件的一侧,这样第二灯珠发出的光线也就能够朝向光触媒件,更好地照射、并激活光触媒件,从而能够获得更好地除异味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支架上设置有透光孔,第一发光模块包括第一灯板以及设置于第一灯板的第一灯珠,该第一灯板设置于第一安装支架,这样也就将第一发光模块设置在了第一安装支架上。在安装好时,第一灯珠穿过透光孔,这样第一灯珠通电时发射的杀菌光线也就能够穿过透光孔向外照射,从而去除照射范围内的细菌、病毒等,获得较好地除菌效果。
进一步地,空气调节装置还包括净化模块,该净化模块设置于第一安装支架,净化模块设置成能够净化流经其的空气。这样空气在流经空气调节装置时,通过净化模块能够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从而能够更好地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条件。
进一步地,沿空气流动方向,净化模块卡设于第二发光模块的上游侧,这样空气在流经空气调节装置时,首先经由净化模块进行净化处理,然后与光触媒件充分接触,去除异味,从而能够更好地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条件。
进一步地,第一灯珠为UVC LED灯珠,第二灯珠为UVA LED灯珠。UVC LED灯珠的穿透力强,发出的紫外线的除菌效果很好,UVA LED灯珠的亮度较强,发出的紫外线能够充分地激活光触媒件。这样通过UVC LED灯珠发出的紫外线对空气进行除菌处理,UVA LED灯珠发出的紫外线激活光触媒件,通过二者的配合使用,能够兼顾除菌和除异味,从而能够获得更好地除菌和除异味效果,更好地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条件。
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机壳,机壳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形成有风道,空气调节装置设置于风道内,这样也就能够通过空气调节装置对流经风道的空气进行除菌和除异味处理,从而更快、更好地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条件。在安装好时,第一发光模块发出的杀菌光线沿机壳的长度方向照射,这样第一发光模块发出的杀菌光线也就能够照射到空调器内更大的范围,从而能够获得更好地除菌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以壁挂式空调为例并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设置在壁挂式空调器的蒸发器上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安装板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第二发光模块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第一发光模块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第一侧板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列表:
1、蒸发器;2、空气调节装置;21、第一安装支架;211、第一侧板;2111、第一插块;2112、第二插块;2113、透光孔;2114、螺钉孔;212、安装板;2121、第二侧板;21211、第一插孔;2122、第三侧板;2123、第四侧板;21231、第二插孔;2124、第一凹槽;2125、第二凹槽;2126、第三凹槽;213、第一翻边;214、第二翻边;22、发光单元;221、第一发光模块;2211、第一灯板;2212、第一灯珠;2213、定位柱;2214、定位孔;222、第二发光模块;2221、第二安装支架;2222、第二灯板;2223、第二灯珠;23、光触媒件;24、净化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虽然本实施例是以将空气调节装置设置在壁挂式空调上为例来进行阐述的,但是还可以适用于吊顶式空调、柜式空调等其他类型的空调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接”、“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的除菌装置通常仅具有除菌功能,功能比较单一。而长期关闭门窗运行空调器后,室内空间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异味,目前的除菌装置无法将这些异味去除,严重降低用户体验。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装置通过第一发光模块发出的杀菌光线对空气进行除菌处理,通过第二发光模块发出的光线激活光触媒件,通过被激活的光触媒件对空气进行除异味处理,从而能够更好地改善空调器所在空间内的空气条件,提升用户体验。
下面参照图1至图8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可能的实现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壁挂式空调器包括机壳(未图示)以及设置于机壳内的蒸发器1,蒸发器1沿机壳的长度方向延伸。机壳上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形成有风道,室内空间的空气经由进风口进入到机壳内,与蒸发器1换热后再由风道流向出风口、并由出风口返回至室内空间,从而能够达到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的目的。壁挂式空调器配置有空气调节装置2,该空气调节装置2设置在蒸发器1上,意即该空气调节装置2设置在风道内,这样也就能够通过空气调节装置2对流经风道的空气进行处理,从而更快、更好地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条件。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装置2包括第一安装支架21以及设置于第一安装支架21的发光单元22和光触媒件23,空气调节装置2通过该第一安装支架21以螺接、卡接、粘接等方式设置于蒸发器1,这样也就将空气调节装置2设置在了风道内,从而也就能够通过空气调节装置2来调节壁挂式空调器所在空间的空气条件,提升用户体验。发光单元22包括第一发光模块221和第二发光模块222,第一发光模块221设置成能够向外发射杀菌光线,通过其向外发射的杀菌光线能够对空气进行除菌处理。在安装好时,第一发光模块221发出的杀菌光线沿机壳的长度方向照射,这样第一发光模块221发出的杀菌光线也就能够照射到空调器内更大的范围,从而能够获得更好地除菌效果。第二发光模块222设置成其发出的光线能够照射光触媒件23、并激活光触媒件23,光触媒件23设置成被激活后能够去除空气中的异味。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一方面能够通过第一发光模块221发射的杀菌光线沿机壳的长度方向照射壁挂式空调器内的较大范围,更好地去除壁挂式空调器的内部以及流经风道内的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获得更好地除菌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第二发光模块222发出的光线的照射激活光触媒件23,被激活的光触媒件23与空气充分接触,去除空气中的异味。这样,通过第一发光模块221对空气进行除菌处理,同时还通过第二发光模块222激活光触媒件23,通过被激活的光触媒件23去除空气中的异味,从而能够更好地改善壁挂式空调器所在空间内的空气条件,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机壳的长度方向大致为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好时,第一发光模块221发出的杀菌光线也可以不沿机壳的长度方向照射,而是沿与机壳的长度方向呈一定夹角的方向照射。显然,空气调节装置2也可以不设置在蒸发器1上,而是设置在机壳上。当然,空气调节装置2也可以不设置在风道内,而是设置在进风口处、出风口处等其他可能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光触媒件23可以是以具有孔状结构的铝板、铝网或者蜂窝陶瓷等为基材、将二氧化钛等光触媒负载于该基材上而成。在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光触媒件23的具体设置形式,只要被激活后的光触媒件23能够去除空气中的异味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光触媒也叫光催化剂,是一种以纳米级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半导体材料的总称,其在光照射下能够产生羟基自由基、活性氧等强氧化性的物质,具有很强的光氧化还原功能,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质,可杀灭细菌和分解有机污染物,把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无污染的水(H2O)和二氧化碳(CO2),具有极强的杀菌、除臭、防霉、防污自洁、净化空气功能。
如图2至图5所示,第二发光模块222与光触媒件23沿空气流动方向(即图3中从上至下的方向)依次设置于第一安装支架21,这样,第二发光模块222发出的光线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即图3中从上至下的方向)照射,能够更好地激活光触媒件23,空气流经被激活后的光触媒件23,与光触媒件23充分接触,从而能够更好地去除空气中的异味。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光触媒件23和第二发光模块222,即光触媒件23设置于第二发光模块222的上方。当然,第二发光模块222发出的光线也可以与空气的流动方向之间具有夹角,这样第二发光模块222发出的光线中的一部分也能够照射到光触媒件23、且激活光触媒件23,空气流经空气调节装置2时也能够流经光触媒件23,并与被激活的光触媒件23充分接触进而去除异味。在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第二发光模块222和光触媒件23的设置方位,只要能够通过第二发光模块222发出的光线激活光触媒件23、被激活的光触媒件23能够去除空气中的异味即可。
如图2至图5、图8所示,第一安装支架21包括安装板212以及可拆卸地设置于安装板212的第一侧板211,安装板212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侧板2121、第三侧板2122以及第四侧板2123,第一侧板211在靠近其两端的位置分别向安装板212延伸有第一插块2111和第二插块2112,第二侧板2121靠近第一侧板21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插孔21211,第四侧板2123靠近第一侧板21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插孔21231。通过第一插块2111与第一插孔21211、第二插块2112与第二插孔21231的匹配,从而也就将第一侧板211可拆卸地设置在了安装板212上。在安装好时,由第一侧板211、第二侧板2121、第三侧板2122和第四侧板2123也就围设成了两端开口的第一安装支架21。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通过第一侧板211上设置的卡孔与第二侧板2121和第四侧板2123上设置于卡孔匹配的卡扣的匹配连接将第一侧板211卡接在安装板212上。当然,第一侧板211还可以通过螺接、粘接、磁吸附等方式设置于安装板212。显然,安装板212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由第二侧板2121、第三侧板2122以及第四侧板2123通过卡接、螺接、铆接、粘接等方式依次连接而成。当然,第一安装支架21还可以是其他的设置方式,例如,第一安装支架21设置为板状结构,第二发光模块222与光触媒件23相对设置于该板状结构,第一发光模块221也设置在该板状结构上、且第一发光模块221发出的杀菌光线朝向板状结构的外部照射,等。在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第一安装支架21的具体设置方式,只要通过该第一安装支架21将空气调节装置2设置在风道内即可。
如图2至图6所示并按照图3所示的方位,第二发光模块222包括第二安装支架2221、第二灯板2222以及第二灯珠2223,第二安装支架2221大致为一个环状框架,该环状框架靠近中间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条,该安装条沿第二安装支架2221的宽度方向(大致为图3中的左右方向)延伸。安装条的下侧面上设置有三个第二灯板2222,三个第二灯板2222沿安装条的长度方向(大致为图3中的左右方向)分布,每个第二灯板2222上设置有一个第二灯珠2223,第二灯板2222通过第二电导线(未图示)与外部电源连接,这样也就能够通过外部电源为第二灯板2222供电,确保第二灯珠2223的正常运行。光触媒件23设置于第二安装支架2221的下侧,这样也就将第二灯板2222和第二灯珠2223设置在了朝向光触媒件23的一侧,这样,第二灯珠2223发出的光线也就能够从上至下照向光触媒件23,能够更好地照射光触媒件23、并激活光触媒件23,从而能够获得更好地除异味效果。显然,第二灯板2222也可以设置在安装条的上侧面、左侧面或者右侧面,只要设置在第二灯板2222上的第二灯珠2223发出的光线能够照射到光触媒件23、并激活光触媒件23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灯板2222和第二灯珠2223的数量还可以是两个等更少的数量或者四个等更多的数量。显然,第二灯板2222和第二灯珠2223的数量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二发光模块222包括一个第二灯板2222和三个第二灯珠2223,三个第二灯珠2223沿第二灯板2222的长度方向分布,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第二灯板2222和第二灯珠2223的数量、排布方式等,只要能够激活光触媒件23即可。显然,第二发光模块222也可以由第二安装支架2221以及设置于第二安装支架2221的第二灯管构成,该第二灯管通电后发出的光线能够激活光触媒件23。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安装支架2221也可以仅包括安装条,此种情形下,可以在第二侧板2121和第四侧板2123的内壁上对称设置一对卡孔,安装条的两端分别卡设至这两个卡孔内,这样也就将安装条设置在了第一安装支架21上,第二灯板2222和第二灯珠2223设置在该安装条上。当然,第二安装支架2221也可以是其他的设置方式,只要能够将第二灯板2222和第二灯珠2223设置于第二安装支架2221朝向光触媒件23的一侧即可。
如图2至图6所示并按照图3所示的方位,安装板212的内壁凹陷形成有第一凹槽2124,该第一凹槽2124延伸至第二侧板2121和第四侧板2123靠近第一侧板211的外缘。在安装时,使第二安装支架2221设置有第二灯板2222和第二灯珠2223的侧面朝下,将第二安装支架2221的侧部对准第一凹槽2124,从第二侧板2121和第四侧板2123的外缘将第二安装支架2221插入至第一凹槽2124、并向内推进第二安装支架2221,从而能够将第二安装支架2221的外缘插设在第一凹槽2124内,这样也就将第二安装支架2221设置在了第一安装支架21上,从而也就将第二发光模块222设置在了第一安装支架21上。
安装板212的下缘向内延伸有第一翻边213,安装板212的内壁在靠近第一翻边213的位置凹陷形成有第二凹槽2125,该第二凹槽2125延伸至第二侧板2121和第四侧板2123靠近第一侧板211的外缘,第二凹槽2125与第一翻边213之间形成有第一卡置位。光触媒件23大致为板状结构。在安装时,将光触媒件23的侧部对准第二凹槽2125,从第二侧板2121和第四侧板2123的外缘将光触媒件23卡入至第一卡置位、并向内推进光触媒件23,从而将光触媒件23的外缘卡入至第一卡置位内,这样也就将光触媒件23设置在了第一安装支架21上。在安装好时,第二发光模块222沿空气流动方向(即图3所示的从上至下的方向)位于光触媒件23的上游侧,且第二灯板2222设置于第二安装支架2221朝向光触媒件23的一侧,从而能够获得更好地除异味效果。
如图2至图5、图7和图8所示,第一侧板211上设置有两个透光孔2113,第一发光模块221包括第一灯板2211以及设置于该第一灯板2211的两个第一灯珠2212,第一灯板2211通过第一电导线(未图示)与外部电源连接,这样也就能够通过外部电源为第一灯板2211供电,确保第一灯珠2212的正常运行。第一灯板2211朝向第一侧板211的方向延伸有作为安装结构的两个定位柱2213,定位柱2213上设置有定位孔2214。第一侧板211上对应地设置有两个螺钉孔2114,紧固件(如螺栓、螺钉等)穿过螺钉孔2114后与定位孔2214连接,从而也就将第一灯板2211通过螺接的方式设置在了第一侧板211的内侧。在安装好时,第一灯珠2212穿过透光孔2113,这样第一灯珠2212通电时发射的杀菌光线也就能够穿过透光孔2113向外照射,去除照射范围内的细菌、病毒等,获得较好地除菌效果。显然,第一灯板2211上还可以仅设置一个第一灯珠2212或者三个等更多数量的第一灯珠2212。显然,也可以是每个第一灯珠2212单独设置一个第一灯板2211。显然,第一发光模块221也可以由第一灯管构成,该第一灯管通电后能够发射出杀菌光线。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灯板2211也可以通过卡接、粘接等方式设置于第一侧板211的内侧,例如,安装结构为卡扣,第一侧板211上相应地设置有卡孔,这样通过卡扣与卡孔的匹配连接也就能够将第一灯板2211卡接于第一侧板211。显然,第一灯板2211上也可以不设置安装结构,而是在第一翻边213的内壁或者第二侧板2121和第四侧板2123的内壁或者其他可能的位置设置一个卡置结构,第一灯板2211可以卡置在该卡置结构内,这样也能够将第一灯板2211设置于安装支架,且在安装好时第一灯珠2212也能够穿过透光孔2113。在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第一灯板2211设置在第一安装支架21上的具体方式,只要能够将第一灯板2211设置在第一安装支架21上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灯板2211和第二灯板2222也可以不与外部电源连接,空气调节装置可以配置有供电模块,通过该供电模块可以为第一灯板2211和第二灯板2222供电。该供电模块可以是但不限于是蓄电池、原电池、燃料电池等。
如图2至图5所示并按照图3所示的方位,空气调节装置2还包括净化模块24,该净化模块24可以是由活性炭构成的、大致为矩形状的结构。该净化模块24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以便允许空气通过。安装板212的上缘向内延伸有第二翻边214,安装板212的内壁在靠近第二翻边214的位置凹陷形成有第三凹槽2126,该第三凹槽2126延伸至第二侧板2121和第四侧板2123靠近第一侧板211的外缘,第三凹槽2126与第二翻边214之间形成有第二卡置位。在安装时,将净化模块24的侧部对准第三凹槽2126,从第二侧板2121和第四侧板2123的外缘将净化模块24卡入至第二卡置位、并向内推进净化模块24,从而将净化模块24的外缘卡入至第二卡置位内,这样也就将净化模块24设置在了第一安装支架21上。在安装好时,净化模块24沿空气流动方向(即图3所示的从上至下的方向)位于第二发光模块222的上游侧。这样,在空气流经该空气调节装置2时,首先通过净化模块24能够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再由光触媒件23进一步去除空气中的异味,从而能够更好地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条件。显然,净化模块24还可以通过螺接、粘接等其他可能的方式设置于第一安装支架21。显然,在安装好时,净化模块24还可以沿空气流动方向位于第二发光模块222的下游侧。
需要说明的是,净化模块24还可以是负载有上述光触媒的结构,第二发光模块222发出的光线在照射光触媒件23时,也会有部分的光线发散至净化模块24上,激活净化模块24上的部分光触媒,被激活的光触媒也能够去除空气中的异味。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灯珠2212为UVC LED灯珠,第二灯珠2223为UVALED灯珠。UVC LED灯珠发出的紫外线为短波紫外线,波段为190~280nm,该波段的紫外线的穿透力强,除菌效果很好。UVA LED灯珠的亮度较强,发出的紫外线为长波紫外线,波段为320~420nm,该波段的紫外线能够充分地激活光触媒件23。这样通过UVC LED灯珠发出的紫外线对空气进行除菌处理,UVA LED灯珠发出的紫外线激活光触媒件23,通过二者的配合使用,从而能够兼顾除菌和除异味,获得更好地除菌和除异味效果,更好地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条件。显然,第一灯珠2212还可以是UVA LED灯珠或者UVB LED灯珠,第二灯珠2223还可以是UVC LED灯珠或者UVB LED灯珠。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第一发光模块221发出的短波紫外线沿机壳的长度方向照射,能够照射到蒸发器1的表面以及机壳内的大部分区域,空气在流经风道时,能够充分地被照射,从而能够获得较好地除菌效果。部分空气从净化模块24从空气调节装置2的上方向下流入到第一安装支架21内,经由第二发光模块222流向光触媒件23,然后经由光触媒件23向下流出第一安装支架21。第二发光模块222发出的长波紫外线沿空气流动方向照向光触媒件23,空气在经由净化模块24流向光触媒件23的过程中,也会被长波紫外线照射,达到除菌的作用。光触媒件23在长波紫外线的照射下被激活,被激活后的光触媒件23与流经其的空气充分接触,从而去除空气中的异味。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发光模块221发出的杀菌光线还可以是红外线、γ射线等其他能够对空气进行除菌处理的光线,第二发光模块222发出的光线还可以是可见光、荧光等其他能够激活光触媒件23的光线。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发光模块221向外发射的杀菌光线对空气进行除菌处理、第二发光模块222发出的光线激活光触媒件23、被激活的光触媒件23去除空气中的异味,从而能够更好地改善空调器所在空间内的空气条件,提升用户体验。通过将第二发光模块222与光触媒件23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于第一安装支架21、将第二灯珠2223设置于第二灯板2222、第二灯板2222设置于第二安装支架2221朝向光触媒件23的一侧、第二安装支架2221设置于第一安装支架21,从而能够更好地激活光触媒件23,获得更好地除异味效果。通过将第一灯珠2212设置于第一灯板2211、将第一灯板2211设置于第一安装支架21、安装好时第一灯珠2212穿过透光孔2113、第一灯珠2212通电时产生的杀菌光线沿机壳的长度方向照射,这样第一灯珠2212发出的杀菌光线也就能够穿过透光孔2113向外照射,照射更大的方位,对照射范围内的部件表面以及空气进行除菌处理,从而获得较好地除菌效果。通过将净化装置沿空气流动方向卡设于第二发光模块222的上游侧,先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再通过光触媒件23去除异味,从而能够更好地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条件。通过将第一灯珠2212设置为UVC LED灯珠、第二灯珠2223设置为UVA LED灯珠,从而能够兼顾除菌和除异味,更好地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条件。
当然,上述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之间、以及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和优选的实施方式之间还可以交叉配合使用,从而组合出新的实施方式以适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空调器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发光单元和光触媒件,所述空气调节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空调器,
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发光模块和第二发光模块,所述第一发光模块设置成能够向外发射杀菌光线,所述第二发光模块设置成其发出的光线能够照射所述光触媒件、并激活所述光触媒件,所述光触媒件设置成被激活后能够去除空气中的异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模块与所述光触媒件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模块包括第二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第二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灯板的第二灯珠,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二灯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朝向所述光触媒件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设置有透光孔,所述第一发光模块包括第一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灯板的第一灯珠,所述第一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安装好时,所述第一灯珠穿过所述透光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板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内壁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第一灯板通过所述安装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装置还包括净化模块,所述净化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所述净化模块设置成能够净化流经其的空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空气流动方向,所述净化模块卡设于所述第二发光模块的上游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板以及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净化模块、所述第二安装支架、所述光触媒件沿空气流动方向设置于所述安装板。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珠为UVC LED灯珠,所述第二灯珠为UVA LED灯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形成有风道,所述空气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风道内,在安装好时,所述第一发光模块发出的杀菌光线沿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照射。
CN202221825646.XU 2022-07-14 2022-07-14 用于空调器的空气调节装置 Active CN218120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25646.XU CN218120100U (zh) 2022-07-14 2022-07-14 用于空调器的空气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25646.XU CN218120100U (zh) 2022-07-14 2022-07-14 用于空调器的空气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20100U true CN218120100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18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25646.XU Active CN218120100U (zh) 2022-07-14 2022-07-14 用于空调器的空气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201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45599B1 (ko) 하이브리드 광반도체 살균 촉매 램프 및 이를 이용한 광촉매 정화 장치
CN212870010U (zh) 一种空调杀菌消毒装置
CN209991597U (zh) 一种多功能导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装置
US20100135850A1 (en) Air disinfection device
CN211695201U (zh) 一种安装于空调风道内的杀菌去味装置
KR102297755B1 (ko) 자외선과 플라즈마 일체형의 하이브리드 공기 살균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공기 정화 시스템
CN112576983A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消毒功能的灯具
CN110779122A (zh) 具有杀菌除异味功能的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KR20170052743A (ko) 공기 정화기
CN213514308U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218120100U (zh) 用于空调器的空气调节装置
KR200279730Y1 (ko) 살균 및 청정 기능을 갖는 복합조명기
CN210145155U (zh) 一种光触媒杀菌除臭器
KR20080073472A (ko) 천정 매입형 공기 살균 정화기
KR20170003584U (ko) 공기살균 및 탈취기
CN211600891U (zh) 一种具有紫外杀菌功能的空调
CN218119959U (zh) 用于空调器的空气调节装置
CN220624204U (zh) 用于空调器的空气调节装置
CN212631291U (zh) 一种杀菌灯
KR101640865B1 (ko) 공기정화기능을 갖는 책상
CN212204875U (zh) 一种具有杀菌去甲醛作用的空气净化器
CN218119960U (zh) 空气调节装置及具有该空气调节装置的空调器
CN113944975A (zh) 消毒机
KR20220008982A (ko) 공기 정화 장치
CN208108354U (zh) 光水离子化模块及送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