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19969U - 加湿净化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加湿净化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19969U
CN218119969U CN202221548008.8U CN202221548008U CN218119969U CN 218119969 U CN218119969 U CN 218119969U CN 202221548008 U CN202221548008 U CN 202221548008U CN 218119969 U CN218119969 U CN 2181199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ir
humidification
piece
he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480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德昌
武凤玲
马晨
郭鑫
赵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480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199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199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199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加湿净化装置和空调室内机,加湿净化装置包括:风道组件,构造有风道;水雾组件,包括容水件、加热装置和甩水件,容水件构造有容水槽,容水槽用于暂存水源,加热装置设于容水件的外侧壁,且与容水件的外侧壁相抵接,以加热水源,甩水件的进水端位于容水槽内,甩水件的出水端延伸至风道内,甩水件用于向风道提供水雾和/或水珠,以加湿净化风道内的空气。甩水件与加热装置均能够形成水雾,加快了水雾的生成速度,提高了加湿净化装置内水雾的生成量,从而提高了加湿净化装置的加湿净化空气的效果和工作效率。加热装置加热水源时,还能够对水源进行净化消毒,避免水箱槽内细菌滋生,保护用户健康。

Description

加湿净化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加湿净化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空调器的使用越开越广泛,随着用户对于空气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不断革新,市场上逐渐出现具有空气净化加湿功能的空调器,不仅能够改变空气的温度,还能够对空气进行净化、加湿。
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立式空调的加湿净化装置,包括空调壳体、负离子发生器、负压风口、水箱、电控箱和风机;水箱上部通过蒸汽管路与负压风口相连通;蒸汽管路上设有负离子发生器;水箱内设有电加热管;负离子发生器、空调热发生器、电加热管和风机分别与电控箱电连接;负压风口由进风口的弧形风道和出风口的喇叭口结构组成。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相关技术中,只通过电加热管在水箱中产生蒸汽来给加湿空调输送水蒸气,水蒸气产生的速度较慢,加湿净化装置的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加湿净化装置和空调室内机,能够加快水雾和/或水珠的生成速度,提高加湿净化装置的工作效率。
根据本申请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湿净化装置,包括:风道组件,构造有风道;水雾组件,包括容水件、加热装置和甩水件,所述容水件构造有容水槽,所述容水槽用于暂存水源,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容水件的外侧壁,且与所述容水件的外侧壁相抵接,以加热所述水源,所述甩水件的进水端位于所述容水槽内,所述甩水件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风道内,所述甩水件用于向所述风道提供水雾和/或水珠,以加湿净化所述风道内的空气。
可选地,所述容水件包括导热材料。
可选地,所述出水端设有出水口,所述水雾组件还包括:水雾网,套设于所述出水端,且位于所述出水口处。
可选地,所述加湿净化装置还包括: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容水槽内的水位;控制器,所述水位传感器与所述加热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容水槽内水位,并根据所述容水槽内水位的高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工作。
可选地,所述加湿净化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容水槽内的水源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加热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水源温度,并根据所述水源温度的大小,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工作。
可选地,在自清洁模式下,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开启;在所述水源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开启时间为预设时间。
可选地,所述加湿净化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与所述甩水件相连接,以带动所述甩水件运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在所述自清洁模式,且所述水源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开启,且所述驱动装置开启的时间为第二预设时间。
可选地,在加湿模式下,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水源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开启;在所述水源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关闭;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
可选地,所述加湿净化装置还包括: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湿度,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在所述室内湿度小于预设湿度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开启所述加湿模式。
根据本申请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加湿净化装置和空调室内机,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风道组件内构造有风道,空气在风道内流通。容水槽内储存有水源,甩水件的进水端位于容水槽内,容水槽向甩水件提供水源。甩水件通过转动的离心力将水源带动至甩水件的出水端,甩水件的出水端将水源以水雾和/或水珠的形式甩出至风道内。甩水件向风道内提供水雾和/或水珠,水雾和/或水珠能够与空气中的灰尘、杂质等污染物混合,灰尘、杂质等污染物被水雾和/或水珠捕捉,以净化空气。当空气中的污染物均被水雾和/或水珠吸附后,甩水件继续向风道内提供水雾,或者空气中仍存在未吸附污染物沉降的水雾,从而加湿空气。容水件的外侧壁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能够加热容水槽内的水源,水受热蒸发形成水蒸气,由于甩水件的转动,带动水蒸气进入风道内,水蒸气在风道内遇冷液化形成水雾,以加湿净化风道内的空气。本实施例中,甩水件与加热装置均能够形成水雾,加快了水雾的生成速度,提高了加湿净化装置内水雾的生成量,从而提高了加湿净化装置的加湿净化空气的效果和工作效率。加热装置加热水源时,还能够对水源进行净化消毒,避免水箱槽内细菌滋生,保护用户健康。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加湿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加湿净化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风道组件;101、风道;110、第一风道壳;111、进风口;112、出风口;113、第二出风风道;120、第二风道壳;121、进风风道;130、第三风道壳;131、环形风道;132、第一出风风道;140、风扇;141、扇叶;200、水雾组件;210、容水件;211、容水槽;212、第一水口;220、加热装置;230、甩水件;231、出水口;240、水雾网;300、驱动装置;400、紫外杀菌装置;500、壳体;510、底板;520、支撑架;600、供水组件;610、水箱;611、第一箱体;612、第二箱体;613、避让风道;614、出水口;620、水箱壳;621、水箱槽;622、供水口;630、管体;631、第二水口;632、排水口;633、第三水口;640、封堵件;650、驱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加湿净化装置,加湿净化装置包括风道组件100和水雾组件200,风道组件100构造有风道101。水雾组件200包括容水件210、加热装置220和甩水件230,容水件210构造有容水槽211,容水槽211用于暂存水源。加热装置220设于容水件210的外侧壁,且与容水件210的外侧壁相抵接,以加热水源。甩水件230的进水端位于容水槽211内,甩水件230的出水端延伸至风道101内,甩水件230用于向风道101提供水雾和/或水珠,以加湿净化风道101内的空气。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风道组件100内构造有风道101,空气在风道101内流通。容水槽211内储存有水源,甩水件230的进水端位于容水槽211内,容水槽211向甩水件230提供水源。甩水件230通过转动的离心力将水源带动至甩水件230的出水端,甩水件230的出水端将水源以水雾和/或水珠的形式甩出至风道101内。甩水件230向风道101内提供水雾和/或水珠,水雾和/或水珠能够与空气中的灰尘、杂质等污染物混合,灰尘、杂质等污染物被水雾和/或水珠捕捉,以净化空气。当空气中的污染物均被水雾和/或水珠吸附后,甩水件230继续向风道101内提供水雾,或者空气中仍存在未吸附污染物沉降的水雾,从而加湿空气。容水件210的外侧壁设有加热装置220,加热装置220能够加热容水槽211内的水源,水受热蒸发形成水蒸气,由于甩水件230的转动,带动水蒸气进入风道101内,水蒸气在风道101内遇冷液化形成水雾,以加湿净化风道101内的空气。本实施例中,甩水件230与加热装置220均能够形成水雾,加快了水雾的生成速度,提高了加湿净化装置内水雾的生成量,从而提高了加湿净化装置的加湿净化空气的效果和工作效率。加热装置220加热水源时,还能够对水源进行净化消毒,避免水箱槽621内细菌滋生,保护用户健康。
如图2所示,加热装置220设于容水件210的外侧壁,加热装置220不直接与水源接触,避免了加热装置220因密封性不好漏水等情况造成的漏电问题,提高加热装置220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加热装置220包括加热带,加热带绕设于容水件210的外侧。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容水件210包括导热材料。加热装置220设于容水件210的外侧壁,加热装置220的热量通过容水件210传递给容水槽211内的水源。容水件210包括导热材料,这样能够使提高热量的传递效率,避免能量浪费。
可选地,导热材料包括钢或铸铁材质,凡是能实现导热功能的导热材料均属于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出水端设有出水口231,水雾组件200还包括水雾网240,水雾网240套设于出水端,且水雾网240位于出水口231处。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甩水件230的出水端设有出水口231,水雾网240套设于出水端,且水雾网240位于出水口231处,出水口231甩出的水雾和/或水珠通过水雾网240的拦截作用,被打的更散,变成更小的水雾,能够延长水雾飘散在风道101内的时间,使水雾能够与更多的污染物相结合以吸附污染物,提高净化空气的效果。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加湿净化装置还包括水位传感器和控制器,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容水槽211内的水位。水位传感器与加热装置220均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用于获取容水槽211内水位,并根据容水槽211内水位的高低,控制加热装置220工作。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水位传感器能够检测容水槽211内的水位,控制器根据水位的高低控制加热装置220的工作,以防止容水槽211内没水或水位较低时,加热装置220继续加热,造成能源浪费,或加热装置220“干烧”时造成容水件210或加湿净化装置内其他部件的损坏。
可选地,加热装置220工作时,控制器获取容水槽211内的水位。在容水槽211的水位大于或等于预设水位时,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220工作;在容水槽211的水位小于预设水位时,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220关闭。可选地,加湿净化装置还包括报警装置,报警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在容水槽211的水位小于预设水位时,控制器还控制报警装置报警,以提醒用户加水。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加湿净化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容水槽211内的水源温度。温度传感器与加热装置220均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用于获取水源温度,并根据水源温度的大小,控制加热装置220工作。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温度传感器检测容水槽211内的水源温度,并将水源温度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水源温度的大小,控制加热装置220工作,这样能够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控制水源为不同的温度,将水源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自清洁模式下,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220开启;在水源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220的开启时间为预设时间。
在加湿净化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容水槽211内始终为湿润状态,容易滋生细菌病毒等,加湿净化装置能够进行自清洁,以杀死细菌病毒等。在自清洁模式下,加热装置220加热容水槽211内的水源,使水源的温度达到能都消杀细菌病毒等的第一预设温度,且在水源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后,控制加热装置220继续对容水槽211内的水源加热,使水源在第一预设温度以上或为第一预设温度继续保持预设时间,以达到更好的杀菌消毒效果。
可选地,第一预设温度大于或等于90度,优选的,第一预设温度为100度。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加湿净化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300,驱动装置300与甩水件230相连接,以带动甩水件230运动,驱动装置300与控制器电连接,在自清洁模式,且水源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控制驱动装置300开启,且驱动装置300开启的时间为第二预设时间。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驱动装置300带动甩水件230运动,从而能够搅动容水槽211内的水。在自清洁模式,且水源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情况下,驱动装置300带动甩水件230转动搅动容水槽211内的水,以使高温水与细菌能够更好混合,对容水槽211内的细菌病毒等进行充分消杀。
可选地,在自清洁模式下,驱动装置300的转速为第一转速,在净化加湿模式下,驱动装置300的转速为第二转动,第一转速小于第二转速,以使在自清洁模式下,甩水件230无法将水雾和/或水珠甩至风道101内,避免容水槽211内的细菌病毒等通过风道101进入空气中,对用户带来危害。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加湿模式下,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水源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220开启;在水源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220关闭。其中,第三预设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
在冬天或者内陆地区,空气比较干燥,会对用户带来不适感。本实施例的加湿净化装置具有加湿功能,能够加湿空气,提高用户的舒适性。在加湿模式下,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220将水源温度控制在第二预设温度与第三预设温度之间,能够使水源为热水状态,能够加快水的蒸发,以向风道101内提供更多的水雾和水蒸气,以对空气进行加湿,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可选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或等于50度,第三预设温度小于或等于70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加湿净化装置还包括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湿度,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在室内湿度小于预设湿度的情况下,控制器开启加湿模式。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湿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室内湿度,在室内湿度小于预设湿度的情况下,控制器开始加湿模式。这样净化加湿装置能够自动开启加湿模式,提高加湿净化装置的智能性,且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2至图4所示,可选地,风道组件100包括第三风道壳130和多个紫外杀菌装置400。第三风道壳130构造有环形风道131,风道101包括环形风道131,多个紫外杀菌装置400沿环形风道131的周向间隔设于环形风道131内。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第三风道壳130构造有环形风道131,空气在环形风道131内流动,紫外杀菌装置400设于环形风道131内,紫外杀菌装置400能够对环形风道131内的空气进行照射,对空气进行杀菌,以净化空气,提供空气质量,保护用户的健康。多个紫外杀菌装置400沿环形风道131的周向间隔设于环形风道131内,空气在环形风道131内流动的过程中,紫外杀菌装置400均能够对空气进行杀菌,增加空气被紫外灯照射的时间,使空气更充分地被照射,提高对空气的杀菌净化率。这样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净化装置不仅能杀死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还能清除空气中的灰尘、杂质等污染物,以更好地提高空气质量。
本实施例中,紫外杀菌装置400能够产生紫外线,紫外线能够破坏及改变空气中微生物(细菌、病毒等)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结构,使微生物当即死亡或不能繁殖后代,以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净化装置还包括壳体500,壳体500构造有内部空间。第三风道壳130设于内部空间内,且第三风道壳130呈环形设置。第三风道壳130的内侧壁围合出环形风道131,第三风道壳130周向的外侧壁与壳体500的外侧壁围合出第一出风风道132,风道101包括第一出风风道132,环形风道131与第一出风风道132相连通,空气依次在环形通道与第一出风风道132内流动。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第三风道壳130的内侧壁围合出环形风道131,第三风道壳130周向的外侧壁与壳体500的外侧壁围合出第一出风风道132,甩水件230提供的水雾和/或水珠在环形风道131内与空气混合后流向第一出风风道132。这样,能够增加水雾和/或水珠与空气混合的流动路径,使空气与水雾和/或水珠混合更加均匀,水雾和/或水珠能够吸附更多的灰尘、杂质等污染物,提高加湿净化装置净化空气的能力。第三风道壳130的内侧为环形风道131,第三风道壳130的外侧为第一出风风道132,也就是说,环形风道131与第一出风风道132绕第三风道壳130设置,增长了空气的运动路径,使空气与水雾和/或水珠的混合更加均匀,提高加湿净化装置净化空气的能力。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环形风道131的轴向沿竖向设置,紫外杀菌装置400设于第三风道壳130的上侧壁朝向环形风道131的一侧。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第三风道壳130呈环形设置,环形风道131的轴向沿竖向设置,也就是说第三风道壳130的周向侧壁为环形,在环形侧壁上设置紫外灯安装位较为困难,紫外杀菌装置400设于第三风道壳130的上侧壁,便于紫外杀菌装置400的安装。
可选地,紫外杀菌装置400包括紫外灯珠,紫外灯珠凸出第三风道壳130的上侧壁的部分为半圆型。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加湿净化装置还包括底板510和支撑架520,底板510横向设于内部空间,且底板510与壳体500相连接,底板510设于风道组件100下方。支撑架520支撑在底板510与第三风道壳130的下端,以使环形风道131与第一出风风道132相连通。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底板510横向设于内部空间内,且位于风道组件100的下方,支撑架520支撑在第三风道壳130的下端与底板510之间,以使第三风道壳130的下端与底板510之间具有空间,环形风道131内的空气能够通过第三风道壳130下端与底板510之间的空间流入第一出风风道132内。如图2所示,底板510与第三风道壳130和壳体500共同围合出环形风道131和第一出风风道132。
可选地,支撑架5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支撑架520沿第三风道壳130的周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水雾组件200设于内部空间内,沿从上到下的方向,风道组件100与水雾组件200依次设置,且底板510设于风道组件100与水雾组件200之间。底板510设有避让孔,甩水件230的出水端穿过避让孔位于环形风道131内。
水雾和/或水珠吸附污染物后凝结成水滴,在重力的作用下,水滴向下流动,水雾组件200设于风道组件100的下方,这样水雾组件200还能够承接风道组件100内的污水。
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风道组件100还包括第一风道壳110和第二风道壳120。第一风道壳110的侧壁设有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第二风道壳120设于第一风道壳110内,且第二风道壳120与进风口111周向的侧壁相连接。第二风道壳120位于第三风道壳130的上端,第二风道壳120的内侧壁与第三风道壳130的上侧壁围合出进风风道121,进风风道121与进风口111相连通。第三风道壳130设有与进风风道121相连通的通风口,通风口与环形风道131相连通。第一风道壳110的内侧壁与第二风道壳120的外侧壁围合出第二出风风道113,第二出风风道113与出风口112相连通,且第二出风风道113与第一出风风道132相连通。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进风风道121与进风口111相连通,且进风风道121与通风口相连通,通风口与环形风道131相连通,环形风道131与第一出风风道132相连通,第一出风风道132与第二出风风道113相连通,第二出风风道113与出风口112相连通。这样,空气在风扇140的带动下,依次流经进风口111、进风风道121、环形风道131、第一出风风道132、第二出风风道113和出风口112。
第二风道壳120的内侧壁与第三风道壳130的上侧壁围合出进风风道121,第一风道壳110的内侧壁与第二风道壳120的外侧壁围合出第二出风风道113,也就是说,第二风道壳120的内侧为进风风道121,第二风道壳120的外侧为第二出风风道113。这样,在延长了空气流动路径的基础上能够减少净化装置所占用的空间,提高净化装置的空间利用率。
如图2和图3所示,可选地,风道组件100还包括风扇140,风扇140设于环形风道131内,风扇140包括连接板和多个扇叶141。扇叶141沿环形风道131的轴向延伸,多个扇叶141均与连接板相连接,且多个扇叶141沿环形风道131的周向间隔设置。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扇叶141沿环形风道131的轴向延伸,且多个扇叶141沿环形风道131的周向间隔设置,也就是说,风扇140的轴向的延伸方向与环形风道131的轴向的延伸方向相同。多个扇叶141围合出的风扇140内部与通风口相连通,空气经通风口进入风扇140内部,再经过相邻两个扇叶141之间的间隔沿风扇140的径向流入环形风道131内。空气沿风扇140的径向流入环形风道131内后,空气与环形风道131的侧壁相碰撞,提高空气流动的无序性,以提高空气与水雾和/或水珠的混合效果,从而提高净化装置的净化能力。
可选地,风扇140的轴向与环形风道131的轴向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这样,能够使空气在环形风道131内的分别更加均匀。
可选地,风扇140的材质为铝合金或工程塑料,这样扇叶141的强度高、重量轻、耐高温、能够保持风扇140长久平稳运转而不变形。
可选地,风扇140与甩水件230相连接,驱动装置300驱动风扇140与甩水件230同时转动。
本实施例中,风扇140转动带动空气在驱动装置300内流动,甩水件230转动将水雾和/或水珠提供给环形风道131。风扇140与甩水件230相连接,这样驱动装置300工作时,能够驱动风扇140与甩水件230同时转动,提高了驱动装置300的工作效率,避免加湿净化装置内驱动装置300的数量较多,提高加湿净化装置的生产成本与能耗。
可选地,加湿净化装置还包括供水组件600,容水件210设有与容水槽211相连通的第一水口212,供水组件600包括水箱610,水箱610呈倒“L”型,水箱610用于向水雾组件200提供水源,水箱610的上部设于风道组件100的上端,水箱610的下部沿风道组件100的侧壁向下延伸,水箱610的出水口231与第一水口212相连通。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供水组件600的水箱610内储存有水源,水箱610的出水口231与第一水口212相连通,以向水雾组件200提供其生成水雾和/或水珠所需的水源。水箱610呈倒“L”型,水箱610位于风道组件100的上端与一侧,这样可充分利用净化装置的空间,增加水箱610的所占用的空间,从而增加水箱610储水量,提高水箱610的储水能力,避免净化装置内水量消耗过快,用户频繁向水箱610内加水,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水箱610包括第一箱体611和第二箱体612,第一箱体611设于风道组件100的上端,水箱610的上部包括第一箱体611。第二箱体612与第一箱体611相连通,且第二箱体612与第一箱体611之间存在折角,第二箱体612沿风道组件100的侧壁向下延伸,第二箱体612设有出水口231,水箱610的下部包括第二箱体612。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水箱610的第一箱体611与第二箱体612相连通,且第一箱体611与第二箱体612之间存在折角,这样以使水箱610呈倒“L”型。第一箱体611设于第二箱体612的上方,第二箱体612的设有出水口231,第一箱体611内的水源能流至第二箱体612内,再由出水口231流向水雾组件200的第一水口212,以实现向水雾组件200的供水。
本实施的水箱610不仅设在风道组件100的一侧,还设在风道组件100的上方,这样能够增加水箱610的内部空间。并且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只设在一侧的水箱610,本申请还能够使净化装置的布局更加合理,避免净化装置宽度较宽或高度较高,提高净化装置的美观性。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箱体612与进风口111相对应,第二箱体612构造有贯穿成型的避让风道613,进风口111与避让风道613相连通,避让风道613的侧壁与第二箱体612的侧板相连接,以密封水箱610。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第二箱体612沿风道组件100的侧壁向下延伸,该风道组件100的侧壁为第一风道壳110设有进风口111的侧壁,第二箱体612构造有贯穿成型的避让风道613,避让风道613与进风口111相连通,空气能够通过避让风道613进入进风口111处,避免第二箱体612对进风口111进行遮挡,阻碍空气进入净化装置。避让风道613的侧壁与第二箱体612的侧壁相连接,避让风道613的侧壁对第二箱体612的侧壁进行密封,防止水箱610内的水源通过避让风道613流出。
本实施例中,避让风道613贯穿第二箱体612,在搬运水箱610时,避让风道613还可起把手的作用,方便用户拿取水箱610,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水箱610可拆卸地设于内部空间内,避让风道613的下端高于壳体500的上端或避让风道613与壳体500的上端平齐,以便于拿取水箱610。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水雾组件200设于内部空间内,水箱610的出水口231与第一水口212相连通,水箱610设于内部空间,便于向水雾组件200内提供水源。水箱610可拆卸地设于内部空间内,便于用户从内部空间内拿出水箱610后对水箱610进行加水或清洗水箱610,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在拿取水箱610时,避让风道613可作为把手使用。本实施例中,避让风道613的下端高于壳体500的上端,或避让风道613的下端与壳体500的上端平齐,也就是说,避让风道613位于内部空间外,且不被壳体500遮挡。这样可便于用户通过避让风道613从内部空间内取出水箱610,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水雾组件200内水源中的污染物过多、细菌滋生时,加湿净化装置开启自清模式后,需要排出污水,避免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当排出污水后,还需要向水雾组件200内提供干净的水源,以使加湿净化装置能够继续工作。
可选地,供水组件600还包括水箱壳620、管体630、封堵件640和驱动组件650,水箱壳620构造有水箱槽621和与水箱槽621相连通的供水口622,水箱610的出水口231与水箱槽621相连通。管体630的一端设有第二水口631,第二水口631与第一水口212相连通,管体630的另一端设有排水口632,管体630的管壁设有第三水口633,第三水口633与供水口622相连通。封堵件640设于管体630内,且能够在管体630内运动,以封闭第三水口633或排水口632。驱动组件650与封堵件640相连接,用于带动封堵件640运动。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在封堵件640封堵第三水口633时,第二水口631与排水口632相连通,第二水口631与第一水口212相连通,水雾组件200内的污水能够通过第一水口212、第二水口631流至排水口632处,从而由排水口632排出,以实现水雾组件200内污水的排水。在封堵件640封堵排水口632时,第二水口631与第三水口633相连通,且第二水口631与第一水口212相连通,供水组件600内的水能够通过第三水口633、第二水口631流至第一水口212出,从而实现对水雾组件200的供水。第二水口631位于管体630的一端,排水口632位于管体630的另一端,第三水口633位于管体630的管壁,在封堵件640封堵第三水口633和排水口632中的一个时,不影响第三水口633和排水口632中的另一个与第二水口631连通,从而使供水组件能够正常工作。驱动组件650带动封堵件640在管体630内运动,封堵件640不同水口,以改变水流方向,使供水组件能够实现供水与排水,从而简化了加湿净化装置的结构,减少了部件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可选地,第三水口633与排水口63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水口633与第二水口631之间的距离,这样使得封堵件640运动的距离较小,减少驱动组件650驱动封堵件640运动的能量损耗,且使供水组件的供水与排水的切换更加灵敏。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因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因而具有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加湿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道组件(100),构造有风道(101);
水雾组件(200),包括容水件(210)、加热装置(220)和甩水件(230),所述容水件(210)构造有容水槽(211),所述容水槽(211)用于暂存水源,所述加热装置(220)设于所述容水件(210)的外侧壁,且与所述容水件(210)的外侧壁相抵接,以加热所述水源,所述甩水件(230)的进水端位于所述容水槽(211)内,所述甩水件(230)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风道(101)内,所述甩水件(230)用于向所述风道(101)提供水雾和/或水珠,以加湿净化所述风道(101)内的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水件(210)包括导热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端设有出水口(231),所述水雾组件(200)还包括:
水雾网(240),套设于所述出水端,且位于所述出水口(231)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容水槽(211)内的水位;
控制器,所述水位传感器与所述加热装置(220)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容水槽(211)内水位,并根据所述容水槽(211)内水位的高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220)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容水槽(211)内的水源温度;
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加热装置(220)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水源温度,并根据所述水源温度的大小,控制所述加热装置(220)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自清洁模式下,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控制所述加热装置(220)开启;
在所述水源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加热装置(220)的开启时间为预设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装置(300),与所述甩水件(230)相连接,以带动所述甩水件(230)运动,所述驱动装置(300)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在所述自清洁模式,且所述水源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驱动装置(300)开启,且所述驱动装置(300)开启的时间为第二预设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加湿模式下,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在所述水源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加热装置(220)开启;
在所述水源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加热装置(220)关闭;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湿度,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在所述室内湿度小于预设湿度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开启所述加湿模式。
10.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
CN202221548008.8U 2022-06-20 2022-06-20 加湿净化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81199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8008.8U CN218119969U (zh) 2022-06-20 2022-06-20 加湿净化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8008.8U CN218119969U (zh) 2022-06-20 2022-06-20 加湿净化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19969U true CN218119969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15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48008.8U Active CN218119969U (zh) 2022-06-20 2022-06-20 加湿净化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199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99125A (zh) 一种医用空气净化消毒器及其运行模式
CN212476958U (zh) 一种羽毛清洗消毒装置
CN111854001A (zh) 一种净化加湿器
CN209054691U (zh) 一种带有自清洁功能的空气过滤器
CN107355870A (zh) 一种空调
CN218119969U (zh) 加湿净化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CN112283805A (zh) 空气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KR101170599B1 (ko) 공기 청정 및 가습 장치
CN107490057B (zh) 空气处理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外机
CN207214249U (zh) 一种空调
CN107388378B (zh) 空调室内机的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3598064B (zh) 一种除味净化式养殖场用通风设备
CN218722114U (zh) 净化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212566064U (zh) 一种净化加湿器
CN214841477U (zh) 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KR20040105424A (ko) 자외선램프를 구비한 음이온발생/습도조절 공기청정기
CN201469719U (zh) 防病毒空气净化装置
CN211199195U (zh) 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生物培养箱
CN218672419U (zh) 加湿净化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CN209165737U (zh) 一种渗透型加湿机
KR20140025212A (ko) 에코 마스터 환기시스템
CN107525135B (zh) 用于空调器的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外机
KR200452694Y1 (ko) 공기 정화장치
CN217929138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杀菌除味装置
CN219868270U (zh) 一种纯净型加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