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19880U - 一种高效低温余热移动供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低温余热移动供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19880U
CN218119880U CN202222281459.6U CN202222281459U CN218119880U CN 218119880 U CN218119880 U CN 218119880U CN 202222281459 U CN202222281459 U CN 202222281459U CN 218119880 U CN218119880 U CN 218119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exchanger
pipe
temperature
plate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8145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光峡
薛峰
李挺宇
许丽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Huaxin Huayan Shuzhi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Huaxin Huayan Shuzhi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Huaxin Huayan Shuzhi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Huaxin Huayan Shuzhi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8145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19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19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198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低温余热移动供热系统,属于供热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工业废热换热系统、移动供热相变蓄热车,还包括箱式换热站,所述工业废热换热系统产生的的废热用于储存在移动供热相变蓄热车内,再通过移动供热相变蓄热车将废热运输至箱式换热站进行换热;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采暖水回水温度,增大供回水温差,进而提高供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低温余热移动供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低温余热移动供热系统,属于供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高度发展,在一些城市的部分区域尤其是边缘地区存在针对一些商场、学校、居民住宅等由于供热主管网辐射不到存在一些无热可用的问题,出现了短期或长期的“用热孤岛”现象。然而,与供热热源紧张的情况相反,城市周边大量工厂等的余废热直接排放,资源基本没有得到回收利用。
在供热行业,移动供热是一种新型的余热利用与集约化供热模式,移动供热打破了管道运输的模式,它主要由:储热元件、控制部件及放热/储热管道、载车等部分组成。
针对热能供应与需求之间存在的时空不匹配的矛盾,传统管道输送模式难以解决,而移动蓄热供热技术则能打破这一藩篱。
目前,有不少企业开展了对移动储热供热系统的研究,对于移动供热不同用户用热需求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项目需要单独测算其经济性,项目案例难以简单复制推广,在技术上存在以下问题:
1.在移动供热车上蓄车单元一定的情况下车载热量与供回水之间的温差有关,由于供热回水温度无法过分降低造成车辆单次可输送热量能力有限对于长距离移动运输供热项只能通过增加运输车次保障用户采暖,配车效率低,移动供热运营成本过高。
2.车辆运输车次频率受到用户侧用热负荷需求波动、道路运输路况等影响。多数移动供热发车凭靠经验,智能化控制程度低,实际运行时经常会出现用户侧热量供应不平衡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降低采暖水回水温度,增大供回水温差,进而提高供热效率的高效低温余热移动供热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低温余热移动供热系统,包括:工业废热换热系统、移动供热相变蓄热车,还包括箱式换热站,所述工业废热换热系统产生的的废热用于储存在移动供热相变蓄热车内,再通过移动供热相变蓄热车将废热运输至箱式换热站进行换热;
所述工业废热换热系统包括烟气换热器及第一储热罐,所述烟气换热器与废热储罐管道连接,且该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泵,所述烟气换热器与工业废热烟气进行换热,换热生成的废热储存在废热储罐内,所述废热储罐上设置有充放液连接口,所述充放液连接口用于与移动供热相变蓄热车相连接;
所述箱式换热站包括集装箱体、高温板式换热器、低温板式换热器和水源热泵,所述集装箱体内安装有配电控制一体机,所述集装箱体内还安装有高温板式换热器、低温板式换热器和水源热泵,所述高温板式换热器的热侧进水口通过一次网供水管与第二储热罐连接,所述高温板式换热器的热侧出水口与低温板式换热器的热侧进水口相连接,所述低温板式换热器的热侧出水口通过一次网回水管与第二储热罐连接,所述一次网回水管上安装有第二循环泵,所述高温板式换热器的冷侧进水口连接有二次网进水管,所述高温板式换热器的冷侧出水口连接有二次网供热管,
所述水源热泵的蒸发器进口通过第一连接管与低温板式换热器的冷侧出水口相连接,所述水源热泵的蒸发器出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低温板式换热器的冷侧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安装有第三循环泵,
所述水源热泵的换热器进口通过第三连接管与二次网进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和二次网进水管之间通过电动三通流量调节阀相连接,所述水源热泵的换热器出口通过第四连接管与二次网供热管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高温板式换热器的冷侧出水口、热侧出水口及所述低温板式换热器的冷侧水口、冷侧进水口、热侧出水口以及一次网供水管、二次网进水管、二次网供热管上均安装有温度变送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还安装有压力变送器及膨胀罐。
优选的,所述集装箱体内还安装有充热循环管,所述冲热循环管上安装有第四循环泵,所述充热循环管的两端延伸至集装箱体的外部,且端部安装有连接法兰,用于连接第二储热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大温差取热装置直接将回水温度降低至20℃以下。将单车储热效率提高30%,直接降低运营车次,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移动供热运营安全性与稳定性;供回水温差增大,单体车次蓄热量增加,进而增加的移动供热项目的可选性,在交通允许的情况下,移动供热可选择项目的距离半径增大;用户侧放热之后,蓄热移动车体内温度变低,提高了换热设备和蓄热罐的热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箱式换热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效低温余热移动供热系统,包括:工业废热换热系统1、移动供热相变蓄热车2和箱式换热站3,工业废热换热系统1产生的的废热用于储存在移动供热相变蓄热车2内,再通过移动供热相变蓄热车2将废热运输至箱式换热站进行换热。
其中,工业废热换热系统和现有的换热系统相同,一般包括烟气换热器及第一储热罐,烟气换热器与废热储罐管道连接,且该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泵,烟气换热器与工业废热烟气进行换热,换热生成的废热储存在废热储罐内,废热储罐上设置有充放液连接口,充放液连接口用于与移动供热相变蓄热车相连接,通过移动供热相变蓄热车在工业废热换热系统1和箱式换热站3往复运输热量,将工业废热换热系统产生的废热运送至箱式换热站进行再次换热,对二次管网内的水进行加热。移动供热相变蓄热车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在赘述。
箱式换热站3包括集装箱体4、高温板式换热器5、低温板式换热器6和水源热泵7,集装箱体4内安装有配电控制一体机8,集装箱体4内还安装有高温板式换热器5、低温板式换热器6和水源热泵7,高温板式换热器5的热侧进水口通过一次网供水管9与第二储热罐10连接,高温板式换热器5的热侧出水口与低温板式换热器6的热侧进水口相连接,低温板式换热器6的热侧出水口通过一次网回水管11与第二储热罐10连接,一次网回水管11上安装有第二循环泵13,高温板式换热器5的冷侧进水口连接有二次网进水管14,高温板式换热器5的冷侧出水口连接有二次网供热管15,水源热泵7的蒸发器进口通过第一连接管16与低温板式换热器6的冷侧出水口相连接,水源热泵7的蒸发器出口通过第二连接管17与低温板式换热器6的冷侧进水口相连接,第二连接管16上安装有第三循环泵18,水源热泵7的换热器进口通过第三连接管19与二次网进水管14相连接,第三连接管19和二次网进水管14之间通过电动三通流量调节阀20相连接,水源热泵7的换热器出口通过第四连接管21与二次网供热管15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高温板式换热器5的冷侧出水口、热侧出水口及低温板式换热器6的冷侧水口、冷侧进水口、热侧出水口以及一次网供水管9、二次网进水管14、二次网供热管15上均安装有温度变送器22,温度变送器用于监测高温板式换热器进出水两侧的温度以及一次网、二次网的温度。第一连接管16上还安装有压力变送器23及膨胀罐24。
在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冶金、发电、建材等烟气低温余热为热源,将用户侧放完热的采暖水经过工业废热换热系统加热后,温度≥90℃。经过加热后的采暖水回到第一储热罐储存。第一储热罐作为缓冲调峰的一种手段,用于削峰填谷保障极寒天或供暖高峰期热量供应。移动供热相变蓄热车用于在热源和用户之间利用装有蓄能材料的专用车来完成热量的运输、传递。移动供热相变蓄热车上装有利用北斗智能控制系统,根据用户侧蓄热温度及时调配运输车辆,并将道路实时情况反馈至集控中心对运输车辆进行实时监督。
箱式换热站用于将运输到用户侧的采暖水温度从90℃降温至20℃以下。集装箱体4内还安装有充热循环管25,冲热循环管25上安装有第四循环泵12,充热循环管25的两端延伸至集装箱体4的外部,且端部安装有连接法兰,用于连接第二储热罐10。充热循环管25和第四循环泵12能够将移动供热相变蓄热车中的热量储存在第二储热罐内。
箱式换热站先通过高温板式换热器将采暖水一次降温,再经过第三循环泵
水源热泵机组中的冷却水源与低温板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对采暖水进行二次降温。二次降温的采暖水热量叠加至冷侧进水中,最终将热侧出口温度降低至所需要值,给用户侧供暖。二次网进水通过电动三通流量调节阀一部分进入水源热泵,水源热泵可以利用温度较低的水,将其转化为更高品质的高品位热能。水源热泵从低温换热器中提取的热量用于加热进入水源热泵的二次网冷水。最后与高温换热器出来的二次网冷水混合后进入用户侧供暖。电动三通流量调节阀通过调节二次侧进入高温板换和水源热泵的流量比例来调节二次侧供水温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高效低温余热移动供热系统,包括:工业废热换热系统、移动供热相变蓄热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式换热站,所述工业废热换热系统产生的废热用于储存在移动供热相变蓄热车内,再通过移动供热相变蓄热车将废热运输至箱式换热站进行换热;
所述箱式换热站包括集装箱体、高温板式换热器、低温板式换热器和水源热泵,所述集装箱体内安装有配电控制一体机,所述集装箱体内还安装有高温板式换热器、低温板式换热器和水源热泵,所述高温板式换热器的热侧进水口通过一次网供水管与第二储热罐连接,所述高温板式换热器的热侧出水口与低温板式换热器的热侧进水口相连接,所述低温板式换热器的热侧出水口通过一次网回水管与第二储热罐连接,所述一次网回水管上安装有第二循环泵,所述高温板式换热器的冷侧进水口连接有二次网进水管,所述高温板式换热器的冷侧出水口连接有二次网供热管;
所述水源热泵的蒸发器进口通过第一连接管与低温板式换热器的冷侧出水口相连接,所述水源热泵的蒸发器出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低温板式换热器的冷侧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安装有第三循环泵;
所述水源热泵的换热器进口通过第三连接管与二次网进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和二次网进水管之间通过电动三通流量调节阀相连接,所述水源热泵的换热器出口通过第四连接管与二次网供热管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低温余热移动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板式换热器的冷侧出水口、热侧出水口及所述低温板式换热器的冷侧水口、冷侧进水口、热侧出水口以及一次网供水管、二次网进水管、二次网供热管上均安装有温度变送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低温余热移动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还安装有压力变送器及膨胀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低温余热移动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体内还安装有充热循环管,所述充热循环管上安装有第四循环泵,所述充热循环管的两端延伸至集装箱体的外部,且端部安装有连接法兰,用于连接第二储热罐,所述充热循环管上安装有温度变送器。
CN202222281459.6U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高效低温余热移动供热系统 Active CN218119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81459.6U CN218119880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高效低温余热移动供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81459.6U CN218119880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高效低温余热移动供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19880U true CN218119880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28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81459.6U Active CN218119880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高效低温余热移动供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198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97727Y (zh) 同步蓄冷蓄热节能系统
CN103528122B (zh) 一种可移动式相变蓄热供热装置
CN206023657U (zh) 具有实时控制系统的移动式多能源耦合热电复合型能源站
CN208487675U (zh) 一种新型熔盐和固体联合储能供暖系统
CN207741616U (zh) 一种温度稳定输出的电储热系统
CN218119880U (zh) 一种高效低温余热移动供热系统
CN113381398A (zh) 适用于工业园区的多能互补综合能源供能系统
CN200996678Y (zh) 还热式阶梯供热装置
CN113128868A (zh) 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调度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5727384A (zh) 实现热电机组调峰和跨季节蓄热的供热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14701335U (zh) 一种水源热泵和燃气锅炉耦合的多能互补集中供能站
CN214841824U (zh) 一种基于多能互补的区域供冷供热系统
CN201368525Y (zh) 生活热水及采暖用水共用热源的蓄热装置
CN212511863U (zh) 一种新型的光热—热电耦合系统
CN101532700B (zh) 热水供给系统及方法
CN109870058B (zh) 供能运营系统及方法
CN112963989A (zh) 一种水源热泵和燃气锅炉耦合的多能互补集中供能站
CN213984722U (zh) 一种集装箱式热库总成
CN110567042A (zh) 一种集中供热远程网络智能控制系统
CN115585496B (zh) 一种利用跨季节储存的热水驱动的供能系统及方法
CN220582773U (zh) 一种低碳排放的多能源耦合供能系统
CN106169902B (zh) 具有实时控制系统的移动式多能源耦合热电复合型能源站
CN214949473U (zh) 一种分布式蓄能空调系统
CN111412519A (zh) 一种模块式电能相变储热净化送风供暖系统
CN112648694B (zh) 一种分布式蓄能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