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48694B - 一种分布式蓄能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蓄能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48694B
CN112648694B CN202011580689.1A CN202011580689A CN112648694B CN 112648694 B CN112648694 B CN 112648694B CN 202011580689 A CN202011580689 A CN 202011580689A CN 112648694 B CN112648694 B CN 1126486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nergy storage
energy
valve group
storage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806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48694A (zh
Inventor
王明超
王钊
程国珍
廖兴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cut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cut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cutco Ltd filed Critical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cut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8068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486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48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8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486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86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1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using cold storage bodies, e.g. 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1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using cold storage bodies, e.g. ice
    • F24F2005/0032Systems storing energy during the nigh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分布式蓄能空调系统,包括制冷制热系统、蓄能系统、输配系统、用户接入系统、用户末端系统及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其中,制冷制热系统利用制冷制热设备制取冷冻水或热水输送至输配系统;或者制冷制热系统制取低温蓄冷或高温蓄热介质输送至蓄能系统,蓄能系统利用制冷制热系统制取的低温蓄冷或高温蓄热介质进行蓄能并配置有释能装置;输配系统将冷冻水或热水输送并分配至用户接入系统,经热交换后送回制冷制热系统、蓄能系统;用户接入系统将输配系统所输送的冷冻水、热水与用户末端系统或用户蓄冷系统进行冷热交换,用户末端系统与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也能够进行热交换。

Description

一种分布式蓄能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能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蓄能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蓄能空调技术是九十年代以来在国内兴起的一门实用综合技术,通过夜间蓄能白天释能可对电网起“移峰填谷”的作用,同时减少白天主机装机容量;结合峰谷电价差或蓄能电价,还可大幅减少用户运行费用,是一项资源优化配置、经济节能的能源综合利用技术。
区域供冷供热是为了满足某一特定区域多个建筑物的空调冷源和采暖热源要求,由专门的能源站集中制备冷冻水和热水,并通过区域管网供给冷冻水及热水的供冷供热系统。由于区域供冷供热系统服务面积广,装机容量大,通常采用蓄能系统减少系统装机容量并提升运行经济性。
设计有蓄能系统的区域供冷供热系统,主要服务对象为使用中央空调系统的公共建筑、商业建筑等。这类建筑空调负荷特性具备白天峰谷负荷差大,夜间几乎无负荷情况。且白天运行时也存在“驼峰”的特性,导致供冷供热系统峰值负荷需求高,部分负荷出力不足,供冷供热能力波动极大。仅依靠能源站蓄能及变频调节以适应用户负荷波动,既不利于运行节能,也无法充分发挥区域供冷供热系统供能能力。且用户增长至一定规模后,供冷供热系统往往存在尖峰供能能力不足,部分负荷又有剩余情况,供需无法匹配,由于能源站土建往往一次完成,难以通过增设主机及蓄能设备进行扩容。
因此,对于区域供冷供热系统与用户之间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蓄能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分布式蓄能空调系统,该系统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同时最大化利用区域供冷供热系统供能能力,提升供冷系统运行效率及经济性;利用分布式蓄能方案,区域供冷供热系统可在用户处根据用户负荷特性设置水蓄能装置;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作为区域供冷供热系统的分布式蓄能末端,用户处于部分负荷工况时,用户分布式蓄能装置蓄能;尖峰负荷时,用户分布式蓄能装置释能供能。蓄能与释能过程中均可以与能源站供能系统联合运行。本发明通过用户分布式蓄能装置,通过蓄能提升能源站负荷率,从而提升能源站供能量及区域供冷供热系统蓄能量,提高设备及管道利用率,并可在不增加能源站设备的情况下,提升能源站供能输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分布式蓄能空调系统,包括制冷制热系统、蓄能系统、输配系统、用户接入系统、用户末端系统及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其中,
制冷制热系统利用制冷制热设备制取冷冻水或热水输送至输配系统;或者制冷制热系统制取低温蓄冷或高温蓄热介质输送至蓄能系统,蓄能系统利用制冷制热系统制取的低温蓄冷或高温蓄热介质进行蓄能并配置有释能装置;输配系统将冷冻水或热水输送并分配至用户接入系统,经热交换后送回制冷制热系统、蓄能系统;用户接入系统将输配系统所输送的冷冻水、热水与用户末端系统或用户蓄冷系统进行冷热交换,用户末端系统与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也能够进行热交换。
所述分布式蓄能空调系统通过各子系统完成冷热交换、能量蓄积与释放,并实现制冷制热、蓄能、用能循环。
所述制冷制热系统为独立制冷及制热装置或者冷热同源制冷制热设备。
所述蓄能系统为冰蓄冷系统或者水蓄能系统。蓄冷时主要为蓄冷密度大、蓄冷温度低的冰蓄冷系统;蓄热时为水蓄能系统;蓄能系统通过释能装置与输配系统相连接进行释能。
所述输配系统包括输送水泵及输配管网,输送水泵通过输配管网将冷冻水及热水输送至用户接入系统。
所述用户接入系统包括用户换热板换及自控控制系统,根据用户需求设置供冷、供热及供冷供热板换,分别实现冷量、热量及冷热量分配与交换。
所述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为蓄能密度小、兼顾蓄冷蓄热功能的水蓄能系统,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与用户接入系统相连接进行蓄能及释能。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制热系统与蓄能系统能够联合运行或者独立运行;联合运行时,分为串联运行与并联运行两种模式,串联运行时可提升供回水温差,减少输送能耗;并联运行时,可提升能源站整体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接入系统与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能够联合或者独立运行;独立运行时,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仅在用户无负荷时蓄能,释能时单独释能;联合运行时,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可在用户用能的同时,同步蓄能及释能。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制热系统、蓄能系统及输送系统的输送水泵位于集中供能站,输送管网沿市政道路敷设,用户接入系统及用户蓄能装置位于用户换热间。
进一步地,所述分布式蓄能系统设置有自动控制系统,根据供能站制冷制热系统与蓄能系统输出、用户负荷情况与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蓄能及释能情况,自动调节各子系统出力,提升运行经济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设立于用户处的分布式蓄冷系统,使区域供冷供热系统维持高负荷率运行,可提升区域供能站及管网利用率并提升供冷供热量。
2、本发明利用分布式蓄能系统,可提升区域供冷供热系统蓄能量,削峰填谷,提升电网利用效率,并提升区域供冷供热系统运行经济性。
3、本发明利用分布式蓄能系统,可减少制冷设备启停次数,增加运行小时数,减小运行维护工作量并提升设备使用寿命。
4、本发明利用分布式蓄能系统,调节适应用户负荷变化,可提升用户供冷供热稳定性,同时用户蓄能装置可作为用户应急备用冷热源,提升系统运行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分布式蓄能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一种分布式蓄能空调系统,包括制冷制热系统、蓄能系统、输配系统、用户接入系统、用户末端系统、用户蓄能系统,其中
制冷制热系统包含制冷制热主机a1、冷热水循环泵a2、冷热源循环泵a3、冷热源a4以及配套控制系统及阀门管件。根据运行工况,制冷制热主机分为运行夏季制冷冬季制热的双工况热泵主机,也可分为仅运行制冷工况的制冷主机或仅运行制热工况的热泵主机,或以上三种形式的组合,配套冷热源a4根据主机运行工况调整,可分为夏季散热冬季吸热的能源塔或水(地)源热泵、仅夏季散热的冷却塔、仅冬季吸热的热源塔。具体组合方式根据用户需求确定。
蓄能系统包含蓄能池b1、蓄能池侧取能泵组b2、供能板换组b3、外网侧取能泵组b4以及配套控制系统及阀门管件。蓄能系统可仅蓄冷、仅蓄热或兼顾蓄冷蓄热,具体功能应配合制冷制热系统A设置。
输配系统包含供冷供热分集水器c1、冷热水循环二级泵c2、输配管网c3以及配套控制系统及阀门管件。
用户接入系统包含用户入口计量、流量及压力控制阀组d1、用户换热板式换热器组d2、用户二次侧循环泵组d3以及配套控制系统及阀门管件。
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E包含控制阀组e1、分布式水蓄冷罐e2以及配套控制系统及阀门管件。
系统运行时,制冷制热主机a1通过冷热源循环泵a3利用冷热源a4提供的冷量或热量,制取冷冻水或热水,并由冷热水循环水泵a2提供循环动力,输送至供冷供热分集水器c1对外供能或输送至蓄能系统进行蓄能;蓄能系统可利用制冷制热系统输送的冷热量进行蓄能,或通过供能版换组b3及配套设备对外供能并输送至供冷供热分集水器c1。冷热水循环二级泵c2提供输送动力,抽取c1的冷水或热水,通过输配管网c2输送至用户,用户经用户接入系统将区域供冷供热系统提供的冷热水输送至末端供给空调系统使用或输送至分布式蓄能系统蓄能。各系统组件输出根据用户负荷特性及运行策略进行调配。
系统运行时,根据用户负荷情况,一般可分为以下工况:
1.夜间低负荷工况,蓄能系统蓄能。夜间时,由于大多数用户空调负荷较低,此时区域供冷供热系统输出较低,为充分利用系统制冷制热能力,利用峰谷电价提升电网效率及区域供冷供热系统经济效益,蓄能系统及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均运行蓄能工况,制冷制热系统输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对外输出供应用户末端使用及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蓄能,另一部分输送至蓄能系统进行蓄能。
2.白天低负荷工况,制冷制热系统输出。蓄能系统及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根据用户负荷情况调节输出。
3.白天峰值负荷工况,制冷制热系统与蓄能系统及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联合输出。
4.一般以24h为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内,除特殊要求的安全余量外,蓄能量应充分释放,不应有余量。
如图2,用户接入系统D与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E及用户末端通过控制阀组Va~Vf连接及切换。Va与Vb安装于用户板式换热器用户侧供回水主管,Va与Vb连锁同时启停,负责切换用户板式换热器工作状态;Vc与Vd安装于用户分布式蓄能装置供回水主管,Ve与Vf连锁同时启停,负责切换用户分布式蓄能装置工作状态;Ve与Vf安装于用户空调末端供回水主管,负责切换用户末端用能与分布式蓄能装置蓄能状态。
根据用户负荷情况,一般可按以下情况运行:
1.用户板式换热器直供。此时阀组Va与阀组Vb开启,阀组Vc与阀组Vd关闭,阀组Ve与阀组Vf开启。用户通过用户循环泵利用板式换热器换取的冷热量进行供能。
2.用户分布式蓄能装置蓄能,同时用户末端用能。阀组Va~阀组Vf全部打开。用户二次侧循环水通过用户板式换热器换热后分别输送至用户末端用能及用户分布式蓄能装置蓄能。
3.用户分布式蓄能装置蓄能。此时阀组Va与阀组Vb开启,阀组Vc与阀组Vd开启,阀组Ve与阀组Vf关闭。此时用户末端无负荷,用户板式换热器换取的热量全部通过分布式蓄能装置蓄能。
4.用户分布式蓄能装置供能。此时阀组Va与阀组Vb关闭,阀组Vc与阀组Vd开启,阀组Ve与阀组Vf开启。此时用户仅通过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利用供能泵供能,与区域供冷供热系统相对独立运行。
5.用户分布式蓄能装置与用户板式换热器联合供能。此时阀组Va与阀组Vb开启,阀组Vc关闭,阀组Vd开启,阀组Ve与阀组Vf开启。此时用户为峰值供能工况。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分布式蓄能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制热系统、蓄能系统、输配系统、用户接入系统、用户末端系统及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其中,
制冷制热系统利用制冷制热设备制取冷冻水或热水输送至输配系统;或者制冷制热系统制取低温蓄冷或高温蓄热介质输送至蓄能系统,蓄能系统利用制冷制热系统制取的低温蓄冷或高温蓄热介质进行蓄能并配置有释能装置;输配系统将冷冻水或热水输送并分配至用户接入系统,经热交换后送回制冷制热系统、蓄能系统;用户接入系统将输配系统所输送的冷冻水、热水与用户末端系统或用户蓄冷系统进行冷热交换,用户末端系统与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也能够进行热交换;
用户接入系统与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及用户末端通过控制阀组Va~阀组Vf连接及切换,阀组Va与阀组Vb连锁同时启停,阀组Ve与阀组Vf连锁同时启停;根据用户负荷情况,按以下情况运行:
(1)用户板式换热器直供:此时阀组Va与阀组Vb开启,阀组Vc与阀组Vd关闭,阀组Ve与阀组Vf开启;用户通过用户循环泵利用板式换热器换取的冷热量进行供能;
(2)用户分布式蓄能装置蓄能,同时用户末端用能:阀组Va~阀组Vf全部打开;用户二次侧循环水通过用户板式换热器换热后分别输送至用户末端用能及用户分布式蓄能装置蓄能;
(3)用户分布式蓄能装置蓄能:此时阀组Va与阀组Vb开启,阀组Vc与阀组Vd开启,阀组Ve与阀组Vf关闭;此时用户末端无负荷,用户板式换热器换取的热量全部通过分布式蓄能装置蓄能;
(4)用户分布式蓄能装置供能:此时阀组Va与阀组Vb关闭,阀组Vc与阀组Vd开启,阀组Ve与阀组Vf开启;此时用户仅通过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利用供能泵供能,与区域供冷供热系统相对独立运行;
(5)用户分布式蓄能装置与用户板式换热器联合供能:此时阀组Va与阀组Vb开启,阀组Vc关闭,阀组Vd开启,阀组Ve与阀组Vf开启;此时用户为峰值供能工况;
所述用户接入系统与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能够联合或者独立运行;独立运行时,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仅在用户无负荷时蓄能,释能时单独释能;联合运行时,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可在用户用能的同时,同步蓄能及释能;
所述分布式蓄能系统设置有自动控制系统,根据供能站制冷制热系统与蓄能系统输出、用户负荷情况与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蓄能及释能情况,自动调节各子系统出力,提升运行经济性;
所述制冷制热系统、蓄能系统及输送系统的输送水泵位于集中供能站,输送管网沿市政道路敷设,用户接入系统及用户蓄能装置位于用户换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布式蓄能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制热系统为独立制冷及制热装置或者冷热同源制冷制热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布式蓄能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系统为冰蓄冷系统或者水蓄能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布式蓄能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配系统包括输送水泵及输配管网,输送水泵通过输配管网将冷冻水及热水输送至用户接入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布式蓄能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接入系统包括用户换热板换及自控控制系统,根据用户需求设置供冷、供热及供冷供热板换,分别实现冷量、热量及冷热量分配与交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布式蓄能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为蓄能密度小、兼顾蓄冷蓄热功能的水蓄能系统,用户分布式蓄能系统与用户接入系统相连接进行蓄能及释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布式蓄能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制热系统与蓄能系统能够联合运行或者独立运行;联合运行时,分为串联运行与并联运行两种模式,串联运行时可提升供回水温差,减少输送能耗;并联运行时,可提升能源站整体输出。
CN202011580689.1A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分布式蓄能空调系统 Active CN1126486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0689.1A CN112648694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分布式蓄能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0689.1A CN112648694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分布式蓄能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48694A CN112648694A (zh) 2021-04-13
CN112648694B true CN112648694B (zh) 2022-10-04

Family

ID=75363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80689.1A Active CN112648694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分布式蓄能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4869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5735A (zh) * 2018-08-15 2018-11-09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带有蓄能装置的海水源热泵系统
CN211822849U (zh) * 2020-01-09 2020-10-30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同网同源四管制供冷供热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029444A (ko) * 2013-09-10 2015-03-18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분산형 축열조 및 축열 시스템
EP3194866A4 (en) * 2014-09-19 2018-06-06 Axiom Exerg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implementing robus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onfigured to utilize thermal energy storage to maintain a low temperature for a target space
CN104654449B (zh) * 2014-12-17 2017-05-10 东北大学 一种分布式电热蓄能供暖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4703564U (zh) * 2015-05-29 2015-10-14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独立楼宇型分布式能源站结构
CN205174661U (zh) * 2015-11-17 2016-04-20 江苏绿色都建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区域供冷供热系统
CN206001634U (zh) * 2016-08-16 2017-03-08 浙江锐博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中央空调的冰蓄冷系统
CN107543266A (zh) * 2017-08-31 2018-01-05 国网山东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家用双末端空气源热泵‑电蓄能供热空调装置及工作方法
CN209540990U (zh) * 2018-11-14 2019-10-25 深圳市爱能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楼宇智能冷暖系统
CN109882909A (zh) * 2019-03-25 2019-06-14 北京华誉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供能系统及供能方法
CN111023356A (zh) * 2019-11-19 2020-04-17 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一种蓄冷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5735A (zh) * 2018-08-15 2018-11-09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带有蓄能装置的海水源热泵系统
CN211822849U (zh) * 2020-01-09 2020-10-30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同网同源四管制供冷供热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48694A (zh) 202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13835U (zh) 同时供冷供热节能系统
CN202692337U (zh) 电力系统中央空调负荷随动节能管理控制系统
CN206977906U (zh) 数据中心蓄冷节能系统
CN103256670A (zh) 地源热泵复合空调系统
CN206094696U (zh) 一种多能源大温差区域供冷系统
CN105674449A (zh) 一种基于节能型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三联供系统
TW202113281A (zh) 相變蓄冷應急供冷系統
CN112594761B (zh) 一种集中式区域供能方法
CN211822849U (zh)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同网同源四管制供冷供热系统
CN203147942U (zh) 地源热泵复合空调系统
CN202902525U (zh) 冰蓄冷水蓄热系统
CN112648694B (zh) 一种分布式蓄能空调系统
CN113007772A (zh) 一种多能互补的蓄能热泵能源中心
CN209877194U (zh) 一种户用装配式中央空调系统
CN104110915A (zh) 制冷机组冷凝热与太阳能集热耦合制热水的方法和装置
CN214949473U (zh) 一种分布式蓄能空调系统
CN209295316U (zh) 一种串并联热泵双蓄供能系统
CN204345836U (zh) 高温蓄水温湿度独立控制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CN214701335U (zh) 一种水源热泵和燃气锅炉耦合的多能互补集中供能站
CN102589216B (zh) 同时供冷供热节能系统和控制方法
CN202101470U (zh) 复合式可再生建筑能源供应系统
CN214841824U (zh) 一种基于多能互补的区域供冷供热系统
CN205919555U (zh) 带有双地埋管群的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供能系统
CN102927638B (zh) 冰蓄冷水蓄热系统
CN111102658A (zh)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同网同源四管制供冷供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