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18877U - 一种地下管线保护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管线保护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18877U
CN218118877U CN202222426750.8U CN202222426750U CN218118877U CN 218118877 U CN218118877 U CN 218118877U CN 202222426750 U CN202222426750 U CN 202222426750U CN 218118877 U CN218118877 U CN 218118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tight piece
frame main
mounting panel
mai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2675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席治国
许少莲
张海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42675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18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18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18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管线保护加固结构,包括安装框主体,所述安装框主体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两端皆均匀安装有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所述第一夹紧块的顶端和第二夹紧块的底端均设置有扩张机构,所述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远离安装板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三夹紧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正反牙螺纹杆,当遇到不同直径的地下管线需要固定时,通过旋转第一旋钮,在螺纹连接作用下使得第二螺纹套和第一螺纹套反向移动,使得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反向移动调节纵向距离,配合扩张机构,将第三夹紧块向远离第一夹紧块一侧移动,对地下管线横向夹紧。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管线保护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管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管线保护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地下管线是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一直以来,每一个建设项目的建筑物外围都是室外地下管线埋设区域,由于地下管线的埋设,造成如围墙、雨棚等构筑物无法设置的现象;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5617422U公开了一种地下管线加固结构,其包括圈梁、地下管线和多根单桩,多根所述单桩竖直锚定,所述地下管线设于相邻两根单桩之间,相邻两根单桩的顶部通过圈梁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管线加固结构,其结构整体稳定,避免了建筑物周边地下结构及上层构筑物随着土层沉降造成的破坏,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现有技术方案的使用中其地下管线在内部的固定方面较为欠缺,因而长期使用会使得连接部位容易损坏,增加后期维护成本,而且有单桩覆盖的部位进行保护,没有单桩的部位还是会受到影响,全部用单桩保护相对耗材较大,增加保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管线保护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地线管线未固定和未整体保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管线保护加固结构,包括安装框主体,所述安装框主体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两端皆均匀安装有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所述第一夹紧块的顶端和第二夹紧块的底端均设置有扩张机构,所述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远离安装板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三夹紧块,且第三夹紧块靠近安装板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远离安装板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槽,且第一连接槽均与第一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第三夹紧块远离安装板的一侧均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部均通过第一螺纹槽安装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旋钮,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均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均安装有正反牙螺纹杆,所述正反牙螺纹杆外侧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螺纹套和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远离安装框主体的一侧均与第二夹紧块相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套远离安装框主体的一侧均与第一夹紧块相连接,所述正反牙螺纹杆的顶端均安装第一旋钮。
使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地下管线保护加固结构时,通过旋转第一旋钮,在螺纹连接作用下使得第二螺纹套和第一螺纹套反向移动,使得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反向移动调节纵向距离,配合扩张机构,对地下管线横向夹紧,最后通过旋转第二旋钮,在螺纹连接作用下使第三夹紧块不断靠近实现对地下管线固定的加固。
优选的,所述扩张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安装在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部均设置有容纳槽,且容纳槽的内部均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侧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之间的支撑杆的外侧均安装有第二连接块,且第二连接块均与第三夹紧块的顶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主体的下方均匀设置有滑槽,所述安装框主体的底端均安装有滑块,且滑块均与滑槽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大小和滑槽的大小相匹配,所述滑块和滑槽的剖面均呈梯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主体的一端均匀设置有第二连接槽,且第二连接槽外侧的安装框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槽,所述安装框主体远离第二连接槽的一端均匀安装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二连接槽的一端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槽相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槽的内部均通过通孔安装有第二螺栓。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紧块、第二夹紧块和第三夹紧块的内部均安装有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地下管线保护加固结构不仅实现了地下管线的固定保护,而且实现了便于调节的长度的整体保护;
(1)通过安装正反牙螺纹杆,当遇到不同直径的地下管线需要固定时,通过旋转第一旋钮,在螺纹连接作用下使得第二螺纹套和第一螺纹套反向移动,使得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反向移动调节纵向距离,配合扩张机构,将第三夹紧块向远离第一夹紧块一侧移动,对地下管线横向夹紧,最后通过旋转第二旋钮,在螺纹连接作用下使第三夹紧块不断靠近实现对地下管线固定的加固,从而来对地下管线进行保护,操作简单,从而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2)当需要对多组安装框主体进行连接,先将滑块和滑槽进行连接,再通过第二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槽进行连接,当第二连接槽覆盖通孔时,通过第二螺栓进行固定,使安装框主体连接的更加稳定,提高对地下管线的保护,操作简单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状态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框主体;2、第一夹紧块;3、安装板;4、安装槽;5、正反牙螺纹杆;6、第二夹紧块;7、滑块;8、滑槽;9、第一螺纹套;10、第二螺纹套;11、第一旋钮;12、第一连接杆;13、第一连接槽;14、防滑垫;15、第三夹紧块;16、固定块;17、第一螺纹槽;18、第一螺栓;19、第二旋钮;20、扩张机构;2001、第一连接块;2002、支撑杆;2003、第一弹簧;2004、第二连接块;2005、第二弹簧;2006、容纳槽;21、第二连接杆;22、通孔;23、第二连接槽;24、第二螺纹槽;25、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地下管线保护加固结构,包括安装框主体1;
安装框主体1的下方均匀设置有滑槽8,安装框主体1的底端均安装有滑块7,且滑块7均与滑槽8相连接;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使用时,通过滑槽8和滑块7,方便安装框主体1进行固定;
滑块7的大小和滑槽8的大小相匹配,滑块7和滑槽8的剖面均呈梯形设置;
具体的,如图1所示,使用时,使安装框主体1和滑槽8连接的更加稳定;
安装框主体1的一端均匀设置有第二连接槽23,且第二连接槽23外侧的安装框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通孔4,安装框主体1远离第二连接槽23的一端均匀安装有第二连接杆21,且第二连接杆21远离第二连接槽23的一端均设置有通孔22,第二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槽23相连接,第二螺纹槽(24)的内部均通过通孔22安装有第二螺栓25;
具体的,如图3和安装槽4所示,使用时,通过安装第二螺栓25,实现对安装框主体1的连接;
安装框主体1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安装板3,且安装板3的两端皆均匀安装有第一夹紧块2和第二夹紧块6,第一夹紧块2的顶端和第二夹紧块6的底端均设置有扩张机构20,第一夹紧块2和第二夹紧块6远离安装板3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三夹紧块15;
扩张机构20包括第一连接块2001,且第一连接块2001安装在第一夹紧块2和第二夹紧块6的外侧第一连接块2001内部均设置有容纳槽2006,且容纳槽2006的内部均安装有支撑杆2002,支撑杆2002外侧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弹簧2003和第二弹簧2005,第一弹簧2003和第二弹簧2005之间的支撑杆2002的外侧均安装有第二连接块2004,且第二连接块2004均与第三夹紧块15的顶端相连接;
具体的,如图1所示,使用时,通过设置扩张机构20,实现横向阔张夹持;
第一夹紧块2、第二夹紧块6和第三夹紧块15的内部均安装有防滑垫14;
具体的,如图1所示,使用时,通过安装防滑垫14,提高对地下管线连接的稳定性;
且第三夹紧块15靠近安装板3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2,第一夹紧块2和第二夹紧块6远离安装板3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槽13,且第一连接槽13均与第一连接杆12相连接,第三夹紧块15远离安装板3的一侧均安装有固定块16,且固定块16的内部均通过第一螺纹槽17安装有第一螺栓18,第一螺栓18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旋钮19,安装板3的内部均设置有安装槽4,且安装槽4的内部均安装有正反牙螺纹杆5,正反牙螺纹杆5外侧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螺纹套9和第二螺纹套10,第一螺纹套9远离安装框主体1的一侧均与第二夹紧块6相连接,第二螺纹套10远离安装框主体1的一侧均与第一夹紧块2相连接,正反牙螺纹杆5的顶端均安装第一旋钮11。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旋转第一旋钮11,在螺纹连接作用下使得第二螺纹套10和第一螺纹套9反向移动,使得第一夹紧块2和第二夹紧块6反向移动调节纵向距离,配合扩张机构20,将第三夹紧块15向远离第一夹紧块2一侧移动,对地下管线横向夹紧,最后通过旋转第二旋钮19,在螺纹连接作用下使第三夹紧块15不断靠近实现对地下管线固定的加固,从而来对地下管线进行保护;
其次,当需要对多组安装框主体1进行连接,先将滑块7和滑槽8进行连接,再通过第二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槽23进行连接,当第二连接槽23覆盖通孔22时,通过第二螺栓25进行固定,使安装框主体1连接的更加稳定,提高对地下管线的保护,操作简单便利。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地下管线保护加固结构,包括安装框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主体(1)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安装板(3),且安装板(3)的两端皆均匀安装有第一夹紧块(2)和第二夹紧块(6),所述第一夹紧块(2)的顶端和第二夹紧块(6)的底端均设置有扩张机构(20),所述第一夹紧块(2)和第二夹紧块(6)远离安装板(3)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三夹紧块(15),且第三夹紧块(15)靠近安装板(3)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2),所述第一夹紧块(2)和第二夹紧块(6)远离安装板(3)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槽(13),且第一连接槽(13)均与第一连接杆(12)相连接,所述第三夹紧块(15)远离安装板(3)的一侧均安装有固定块(16),且固定块(16)的内部均通过第一螺纹槽(17)安装有第一螺栓(18),所述第一螺栓(18)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旋钮(19),所述安装板(3)的内部均设置有安装槽(4),且安装槽(4)的内部均安装有正反牙螺纹杆(5),所述正反牙螺纹杆(5)外侧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螺纹套(9)和第二螺纹套(10),所述第一螺纹套(9)远离安装框主体(1)的一侧均与第二夹紧块(6)相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套(10)远离安装框主体(1)的一侧均与第一夹紧块(2)相连接,所述正反牙螺纹杆(5)的顶端均安装第一旋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线保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机构(20)包括第一连接块(2001),且第一连接块(2001)安装在第一夹紧块(2)和第二夹紧块(6)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块(2001)的内部均设置有容纳槽(2006),且容纳槽(2006)的内部均安装有支撑杆(2002),所述支撑杆(2002)外侧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弹簧(2003)和第二弹簧(2005),所述第一弹簧(2003)和第二弹簧(2005)之间的支撑杆(2002)的外侧均安装有第二连接块(2004),且第二连接块(2004)均与第三夹紧块(15)的顶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线保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主体(1)的下方均匀设置有滑槽(8),所述安装框主体(1)的底端均安装有滑块(7),且滑块(7)均与滑槽(8)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线保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7)的大小和滑槽(8)的大小相匹配,所述滑块(7)和滑槽(8)的剖面均呈梯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线保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主体(1)的一端均匀设置有第二连接槽(23),且第二连接槽(23)外侧的安装框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槽(24),所述安装框主体(1)远离第二连接槽(23)的一端均匀安装有第二连接杆(21),且第二连接杆(21)远离第二连接槽(23)的一端均设置有通孔(22),所述第二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槽(23)相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槽(24)的内部均通过通孔(22)安装有第二螺栓(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线保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块(2)、第二夹紧块(6)和第三夹紧块(15)的内部均安装有防滑垫(14)。
CN202222426750.8U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地下管线保护加固结构 Active CN218118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6750.8U CN218118877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地下管线保护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6750.8U CN218118877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地下管线保护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18877U true CN218118877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30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26750.8U Active CN218118877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地下管线保护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188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112012033713A2 (pt) reforço de âncora para estai
CN103821180B (zh) 一种混凝土伸缩缝双止水结构
CN106836445A (zh) 一种基于可调节沟槽成型模具的梯形排水沟浇筑成型方法
CN218118877U (zh) 一种地下管线保护加固结构
CN209779548U (zh) 一种可快速安拆的重力式防洪墙
CN110924251A (zh) 底部设置有管廊的道路结构
CN216515641U (zh) 一种可调可移动式沟槽支撑装置
CN206313413U (zh) 吊装式电缆支架
CN212336092U (zh) 一种地下管廊
CN211522684U (zh) 定位装置及水沟成型组件
CN210917382U (zh) 一种基坑支撑结构
KR101188694B1 (ko) 통신용 강관주의 근가장치
CN218375655U (zh) 一种单管塔塔脚加固装置
CN215170084U (zh) 一种用于隧道矮边墙中埋式止水带固定装置
CN215673957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埋设装置
CN212925955U (zh) 一种抗震坝体水工结构
CN110924993A (zh) 隧道中埋止水带固定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3235092U (zh) 一种隧道施工用防水装置
CN219261046U (zh) 雨水管道开挖支护装置
CN220725177U (zh) 一种施工挡土结构
CN217325423U (zh) 一种公路工程用的护坡装置
CN217811062U (zh) 一种深基坑护坡面支护结构
CN205046523U (zh) 一种装配式水渠
CN217328780U (zh) 一种管道包封支架
CN219430595U (zh) 一种地面悬臂式标志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