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17369U - 一种可移动低能耗的集装箱式被动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移动低能耗的集装箱式被动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17369U
CN218117369U CN202222426090.3U CN202222426090U CN218117369U CN 218117369 U CN218117369 U CN 218117369U CN 202222426090 U CN202222426090 U CN 202222426090U CN 218117369 U CN218117369 U CN 2181173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house main
house
passive
fresh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2609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虹涛
郝小礼
祝明桥
胡锦华
殷维
黄海林
韩巧云
吴致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2242609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173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173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173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低能耗的集装箱式被动房,包括房屋主体,所述房屋主体顶面上装有光伏组件,房屋主体正面安装有被动门、被动窗及遮阳装置,遮阳装置位于被动窗正上方靠近被动窗设置,房屋主体相邻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一水平仪,房屋主体背面安装逆变器和蓄电池组,光伏组件中的控制器与逆变器和蓄电池组连接;所述房屋主体底部安装有至少四个万向轮及至少四个自锁液压缸,所述房屋主体内部装有带冷热源和热回收的新风一体机,逆变器与新风一体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房屋主体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防潮性能和良好的气密性,顶面装有光伏组件,在保证房屋主体内环境舒适度的同时能够大幅降低房屋运行能耗,房屋主体无需吊装即可短距离移动。

Description

一种可移动低能耗的集装箱式被动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被动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移动低能耗的集装箱式被动房。
背景技术
集装箱式房屋由于其灵活性、运输方便、搭建过程简短等特点,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集装箱式房屋围护结构性能差,保温隔热性能较低,导致室内设备负荷较大,用电量增加,造成能源浪费。当在野外没有电源的地方使用时,由于缺少电力供应,将使得集装箱房屋无法正常使用。同时由于其气密性较差,室外空气渗透进室内,室内环境舒适度难以满足人员要求,导致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现有的大部分集装箱式房屋未附带移动装置,只有小部分可移动,且无设施辅助集装箱式房屋保持稳定。此外,如果地面不平整,会对集装箱式房屋内的设备安装和室内人员活动造成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进行移动的,且能解决地面不平整会对集装箱式房屋内的设备安装和室内人员活动造成困扰问题的可移动低能耗的集装箱式被动房,它还解决了现有的集装箱式房屋保温隔热性能较低,室内环境舒适度难以满足人员要求的问题;同时解决在没有外部电源的情形下,可实现自我供电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移动低能耗的集装箱式被动房,包括房屋主体,所述房屋主体顶面上装有光伏组件,所述房屋主体正面安装有被动门、被动窗及遮阳装置,遮阳装置位于被动窗正上方靠近被动窗设置,所述房屋主体相邻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一水平仪,所述房屋主体背面安装有逆变器和蓄电池组,光伏组件中的控制器通过电线与逆变器和蓄电池组连接;所述房屋主体底部安装有至少四个万向轮及至少四个自锁液压缸,所述房屋主体内部装有新风一体机,逆变器与新风一体机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房屋主体顶面上安装固定架,光伏组件安装在固定架顶面上,固定架顶面相对于房屋主体顶面之间具有倾角;所述固定架下方设置有导水槽,导水槽横贯房屋主体的顶面。
进一步的,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板、控制器和防反充二极管,控制器和防反充二极管安装于光伏板下方,光伏板通过防反充二极管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逆变器和蓄电池组连接。
进一步的,遮阳装置包括电机、辊轮、遮阳帘和红外线接收器,电机通过传动轴与辊轮相连,遮阳帘的一端固定在辊轮上,遮阳帘卷绕在辊轮上,另一端自然下垂,红外线接收器和电机电连接,房屋主体内人员可使用遥控器对遮阳帘进行遥控升降;电机和逆变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逆变器和蓄电池组外安装有防护罩,逆变器和蓄电池组通过电线相连;逆变器与房屋主体内的照明灯、电脑电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四个万向轮,四个万向轮通过螺栓固定在房屋主体底部,四个万向轮分别靠近房屋主体底部的四个角处。
进一步的,包括四个自锁液压缸,四个自锁液压缸以焊接的方式接在房屋主体底部,四个自锁液压缸分别位于房屋主体底部的四个角处;所述房屋主体内带有手动液压泵,手动液压泵分别与自锁液压缸连接,控制自锁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伸缩。
进一步的,所述新风一体机包括机壳、风机I、排风管I、新风管I、全热交换器、PM2.5空气过滤器及翅片换热器,机壳内腔由隔板分成循环风区和换热区,循环管风区位于房屋主体内,循环风区侧壁上设有循环风口和送风口;全热交换器、风机I 、PM2.5空气过滤器及翅片换热器安装在机壳内,全热交换器位于换热区内,风机I、 PM2.5空气过滤器及翅片换热器位于循环风区内,PM2.5空气过滤器及翅片换热器位于循环风口和送风口(13)之间,风机I向着送风口(13)送风;
排风管I、排风管Ⅱ、新风管I和新风管Ⅱ安装在机壳上,排风管I、排风管Ⅱ分别与全热交换器一次侧的出口和进口连接;排风管I的出口位于房屋主体外,排风管I内设有风机Ⅱ,排风管Ⅱ的进口位于房屋主体内;所述的新风管I和新风管Ⅱ分别与全热交换器二次侧的进口和出口连接,新风管I的进口位于房屋主体外,新风管Ⅱ的出口穿过隔板进入成循环风区。
进一步的,所述房屋主体是由六个墙板围成的长方体结构,墙板从外向内依次是瓦楞板层、密封钢板层、龙骨层、聚氨酯发泡层、防潮膜层、XPS保温板层、热反射膜层及装饰层,墙板连接处的间隙打有密封胶。
进一步的,所述被动窗采用三玻两腔结构,遮阳系数SC<0.5;所述的翅片换热器位于PM2.5空气过滤器和送风口之间;所述的风机I位于机壳内PM2.5空气过滤器和隔板之间的腔隙内,循环风口位于PM2.5空气过滤器和隔板之间,新风管I进口处设有初效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有光伏组件,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所述逆变器可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化为房屋主体内用电设备(照明灯,电脑,新风一体机)所需的220V交流电,所述蓄电池组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储存下来并通过逆变器随时向房屋主体内用电设备(照明灯,电脑,新风一体机)供电,能在离网、多云阴雨天气等外界气候较为恶劣的的情况下,保持房屋主体内用电设备(照明灯,电脑,新风一体机)正常运行。
2. 本实用新型的房屋主体的墙板从外向内依次是瓦楞板层、密封钢板层、龙骨层、聚氨酯发泡层、防潮膜层、XPS保温板层、热反射膜层及装饰层,墙板连接处的间隙打有密封胶,得益于房屋主体、被动门和被动窗的结构,房屋主体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防潮性能和良好的气密性,夏季外界的热量和冬季外界的冷量无法渗透进屋内,装有带冷热源和热回收的新风一体机能利用排风的能量,对室外的新风预冷或者预热,再与循环风混合经翅片换热器送进房屋主体内,保持房屋主体内舒适的同时大大减小了房屋的运行能耗。
3.本实用新型需要固定在某一位置时,可通过自锁液压缸伸出活塞杆,将房屋主体举起,并可长时间保持稳定;在本实用新型需要进行短距离移动时,可通过自锁液压缸收回活塞杆,使万向轮着地,从而进行短距离移动,此过程无需吊装,可节约成本。
4.本实用新型在房屋主体相邻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一水平仪,当地面不平整时,房屋主体内人员可及时知晓,通过调整自锁液压缸,可以使集装箱式被动房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保持水平,便于房屋主体内的设备安装和房屋主体内人员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剖视图。
图5是图3中B—B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房屋主体的墙板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新风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房屋主体;2、遮阳装置;3、被动窗;4、被动门;5、水平仪;6、自锁液压缸;7、室外机;8、带冷热源和热回收的新风一体机;9、排风管I;10、新风管I;11、排风管Ⅱ;12、循环风口;13、送风口;14、全热交换器;15、PM2.5空气过滤器;16、翅片换热器;17、排水管;18、冷媒管;19、固定架;20、光伏组件;21、导水槽;22、逆变器;23、蓄电池组;24、电线;25、万向轮;26、瓦楞板层;27、密封钢板层;28、龙骨层;29、聚氨酯发泡层;30、防潮膜层;31、XPS保温板层;32、热反射膜层;33、装饰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房屋主体1,所述房屋主体1是由六个墙板围成的长方体结构,墙板从外向内依次是瓦楞板层26、密封钢板层27、龙骨层28、聚氨酯发泡层29、防潮膜层30、XPS保温板层31、热反射膜层32及装饰层33,墙板连接处的间隙打有密封胶。得益于房屋主体1、被动门4和被动窗3的结构,房屋主体1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防潮性能和良好的气密性,夏季外界的热量和冬季外界的冷量无法渗透进屋内,装有带冷热源和热回收的新风一体机8能利用排风的能量,对室外的新风预冷或者预热,再与循环风混合经翅片换热器16送进房屋主体1内,保持房屋主体1内舒适的同时大大减小了房屋的运行能耗。
所述房屋主体1顶面上安装固定架19,所述光伏组件20包括光伏板、控制器和防反充二极管,光伏板通过防反充二极管与控制器电连接。光伏组件20的光伏板安装在固定架19顶面上,控制器和防反充二极管安装于光伏板下方,固定架19顶面相对于房屋主体1顶面之间具有倾角,有利于雨水从光伏板的流出。所述固定架19下方设置有导水槽21,导水槽21横贯房屋主体1的顶面。
所述房屋主体1正面安装有被动门4、被动窗3及遮阳装置2,遮阳装置2位于被动窗3正上方靠近被动窗3设置。所述被动窗3采用三玻两腔结构,遮阳系数SC<0.5。遮阳装置2包括电机、辊轮、遮阳帘和红外线接收器,电机通过传动轴与辊轮相连,遮阳帘的一端固定在辊轮上,遮阳帘卷绕在辊轮上,另一端自然下垂,红外线接收器和电机电连接,房屋主体1内人员可使用遥控器控制电机启停,进而控制遮阳帘升降。需要遮阳时,房屋主体1内人员使用遥控器开启电机,电机通过传动轴驱动辊轮顺时针转动,使得遮阳帘下降,遮挡被动窗3,减少阳光射入房屋主体1内。不需要遮阳时,使用遥控器逆转电机,电机通过传动轴驱动辊轮逆时针转动,使得遮阳帘上升,可通过改变对被动窗3的遮挡从而改变太阳透过窗户进入房屋主体1内的热量。夏季可放下遮阳帘,减小太阳通过被动窗3进入房屋主体1内的热量,降低夏季房屋主体1内冷负荷;冬季可收起遮阳帘,充分利用太阳通过被动窗3进入房屋主体1内的热量,减小冬季房屋主体1内热负荷。所述被动门4的传热系数小于1.5W/(m2·K),所述被动窗3传热系数小于1.5W/(m2·K)。这使得房屋主体1的保温隔热防潮性能和气密性更好。
所述房屋主体背面安装有逆变器22和蓄电池组23,所述逆变器22和蓄电池组23外安装有防护罩,逆变器22和蓄电池组23通过电线24相连。光伏组件20的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逆变器22和蓄电池组23电连接。遮阳装置2的电机与逆变器22电连接。逆变器22和蓄电池组23能在离网、多云阴雨天气等外界气候较恶劣的情况下,保持房屋主体1内用电设备正常运行。
所述房屋主体1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轮25及四个自锁液压缸6,四个万向轮25通过螺栓固定在房屋主体1底部,四个万向轮25分别靠近房屋主体1底部的四个角处。四个自锁液压缸6以焊接的方式接在房屋主体1底部,四个自锁液压缸6分别位于房屋主体1底部的四个角处;所述房屋主体1内带有手动液压泵,手动液压泵分别与自锁液压缸6连接,控制自锁液压缸6的活塞杆的伸缩。本实用新型需要固定在某一位置时,可通过自锁液压缸6伸出活塞杆,将房屋主体1举起,并可长时间保持稳定。在本实用新型需要进行短距离移动时,可通过自锁液压缸6收回活塞杆,使万向轮着地,从而进行短距离移动,此过程无需吊装,可节约成本。所述房屋主体1相邻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一水平仪5,通过水平仪5可观察到房屋是否处于水平状态。当房屋所处地面不平整时,观察两侧外壁的水平仪5,通过调整四个角处各个自锁液压缸6的高度,使水平仪5内部的气泡居中,这时房屋整体处于水平状态,方便房屋内的设备安装和房屋主体1内人员活动。
所述房屋主体1内部装有新风一体机8、照明灯及电脑,新风一体机8、照明灯及电脑分别与逆变器20电连接。如图7所示,所述新风一体机8包括机壳、风机I、排风管I 9、新风管I 10、全热交换器14、PM2.5空气过滤器15及翅片换热器16,机壳内腔由隔板分成循环风区和换热区,循环管风区位于房屋主体1内,循环风区侧壁上设有循环风口12和送风口13。全热交换器14、风机I 、PM2.5空气过滤器15及翅片换热器16安装在机壳内,全热交换器14位于换热区内,风机I、 PM2.5空气过滤器15及翅片换热器16位于循环风区内,PM2.5空气过滤器15及翅片换热器16位于循环风口12和送风口13之间,风机I向着送风口13送风。所述的翅片换热器16位于PM2.5空气过滤器15和送风口13之间;所述的风机I位于机壳内PM2.5空气过滤器15和隔板之间的腔隙内,循环风口12位于PM2.5空气过滤器15和隔板之间。
排风管I 9、排风管Ⅱ11、新风管I 10和新风管Ⅱ安装在机壳上,排风管I 9、排风管Ⅱ分别与全热交换器14一次侧的出口和进口连接;排风管I 9的出口位于房屋主体1外,排风管I 9内设有风机Ⅱ,排风管Ⅱ 11的进口位于房屋主体1内。所述的新风管I 10和新风管Ⅱ分别与全热交换器14二次侧的进口和出口连接,新风管I 10的进口位于房屋主体1外,新风管Ⅱ的出口穿过隔板进入成循环风区。新风管I 10进口处设有初效过滤网。
正常工况下,室外新风通过新风管I 10进入新风一体机8,经过初效过滤网过滤,与排风管I 9内排往室外的排风在全热交换器14内进行热交换,通过新风管Ⅱ送入循环风区与房屋主体1内循环风混合,混合后的新风经过PM2.5高效过滤器15过滤,再经过翅片换热器16将其加热或者降温使之达到要求的温度,通过送风口13送往房屋主体1内。当某一时间段房屋主体1内负荷很大需快速控制房屋主体1内温度时,关闭新风管I 10,加大循环风量,可在短时间内将房屋主体1内温度控制在设定值。所述新风一体机8集新风处理、能量回收、排风系统、制热制冷一体,有效降低了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

Claims (10)

1.一种可移动低能耗的集装箱式被动房,包括房屋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主体(1)顶面上装有光伏组件(20),所述房屋主体(1)正面安装有被动门(4)、被动窗(3)及遮阳装置(2),遮阳装置(2)位于被动窗(3)正上方靠近被动窗(3)设置,所述房屋主体(1)相邻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一水平仪(5),所述房屋主体背面安装有逆变器(22)和蓄电池组(23),光伏组件(20)中的控制器通过电线(24)与逆变器(22)和蓄电池组(23)连接;所述房屋主体(1)底部安装有至少四个万向轮(25)及至少四个自锁液压缸(6),所述房屋主体(1)内部装有新风一体机(8),逆变器(22)与新风一体机(8)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低能耗的集装箱式被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主体(1)顶面上安装固定架(19),光伏组件(20)安装在固定架(19)顶面上,固定架(19)顶面相对于房屋主体(1)顶面之间具有倾角;所述固定架(19)下方设置有导水槽(21),导水槽(21)横贯房屋主体(1)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低能耗的集装箱式被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20)包括光伏板、控制器和防反充二极管,控制器和防反充二极管安装于光伏板下方,光伏板通过防反充二极管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逆变器(22)和蓄电池组(2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低能耗的集装箱式被动房,其特征在于:遮阳装置(2)包括电机、辊轮、遮阳帘和红外线接收器,电机通过传动轴与辊轮相连,遮阳帘的一端固定在辊轮上,遮阳帘卷绕在辊轮上,另一端自然下垂,红外线接收器和电机电连接,房屋主体内人员可使用遥控器对遮阳帘进行遥控升降;电机和逆变器(22)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低能耗的集装箱式被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22)和蓄电池组(23)外安装有防护罩,逆变器(22)和蓄电池组(23)通过电线(24)相连;逆变器(22)与房屋主体内的照明灯、电脑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低能耗的集装箱式被动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万向轮(25),四个万向轮(25)通过螺栓固定在房屋主体(1)底部,四个万向轮(25)分别靠近房屋主体(1)底部的四个角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低能耗的集装箱式被动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自锁液压缸(6),四个自锁液压缸(6)以焊接的方式接在房屋主体(1)底部,四个自锁液压缸(6)分别位于房屋主体(1)底部的四个角处;所述房屋主体(1)内带有手动液压泵,手动液压泵分别与自锁液压缸(6)连接,控制自锁液压缸(6)的活塞杆的伸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低能耗的集装箱式被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一体机(8)包括机壳、风机I、排风管I(9)、新风管I(10)、全热交换器(14)、PM2.5空气过滤器(15)及翅片换热器(16),机壳内腔由隔板分成循环风区和换热区,循环管风区位于房屋主体(1)内,循环风区侧壁上设有循环风口(12)和送风口(13);全热交换器(14)、风机I 、PM2.5空气过滤器(15)及翅片换热器(16)安装在机壳内,全热交换器(14)位于换热区内,风机I、PM2.5空气过滤器(15)及翅片换热器(16)位于循环风区内,PM2.5空气过滤器(15)及翅片换热器(16)位于循环风口(12)和送风口(13)之间,风机I向着送风口(13)送风;
排风管I(9)、排风管Ⅱ(11)、新风管I(10)和新风管Ⅱ安装在机壳上,排风管I(9)、排风管Ⅱ分别与全热交换器(14)一次侧的出口和进口连接;排风管I(9)的出口位于房屋主体(1)外,排风管I(9)内设有风机Ⅱ,排风管Ⅱ(11)的进口位于房屋主体(1)内;所述的新风管I(10)和新风管Ⅱ分别与全热交换器(14)二次侧的进口和出口连接,新风管I(10)的进口位于房屋主体(1)外,新风管Ⅱ的出口穿过隔板进入成循环风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低能耗的集装箱式被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主体(1)是由六个墙板围成的长方体结构,墙板从外向内依次是瓦楞板层(26)、密封钢板层(27)、龙骨层(28)、聚氨酯发泡层(29)、防潮膜层(30)、XPS保温板层(31)、热反射膜层(32)及装饰层(33),墙板连接处的间隙打有密封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移动低能耗的集装箱式被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窗(3)采用三玻两腔结构,遮阳系数SC<0.5;所述的翅片换热器(16)位于PM2.5空气过滤器(15)和送风口(13)之间;所述的风机I位于机壳内PM2.5空气过滤器(15)和隔板之间的腔隙内,循环风口(12)位于PM2.5空气过滤器(15)和隔板之间;新风管I (10)进口处设有初效过滤网。
CN202222426090.3U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可移动低能耗的集装箱式被动房 Active CN2181173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6090.3U CN218117369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可移动低能耗的集装箱式被动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6090.3U CN218117369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可移动低能耗的集装箱式被动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17369U true CN218117369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30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26090.3U Active CN218117369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可移动低能耗的集装箱式被动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173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4999B (zh) 一种太阳能建筑供暖通风系统
CN105091164A (zh) 适用于单体建筑的一体化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109972776A (zh) 联动式光伏发电遮阳保温一体化双层玻璃幕墙
JPH11107547A (ja) 太陽熱利用の建物
CN218117369U (zh) 一种可移动低能耗的集装箱式被动房
JP3149506U (ja) P・a(パッシブ・アクティブ)ハイブリッド冷暖房システム
CN201047119Y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太阳墙”的太阳房
CN217711093U (zh) 一种水模块板房建筑
CN214581544U (zh) 一种窗式太阳能供暖制冷储能一体装置
CN202627270U (zh) 水幕太阳能呼吸式幕墙系统
CN213897833U (zh) 具有蓄水屋顶和可变遮阳盖板的活动板房
CN102747798B (zh) 水幕太阳能呼吸式幕墙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0239538U (zh) 可调节遮阳控温装置
JPH0370929A (ja) 自然エネルギー利用の建築物
CN110171339A (zh) 一种带太阳能的车顶冷暖箱
CN110512777A (zh) 一种可利用自然能源捕杀蚊虫的节能幕墙
CN207549904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汽车车内制冷散热系统
CN111878875A (zh) 一种主动制热系统及房间
CN111877803A (zh) 一种建筑式节能房屋
CN219794175U (zh) 框架式建筑
CN214901911U (zh) 一种带太阳能散热、加热系统的户外监测箱体
CN213653746U (zh) 一种环保节能建筑
CN220225720U (zh) 一种侧壁可展开的集装箱房
CN216664773U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的绿色建筑节能环保屋面构造
CN117293672B (zh) 一种预装式的变电站箱体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