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05355U - 座椅靠背及座椅 - Google Patents

座椅靠背及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05355U
CN218105355U CN202123381217.6U CN202123381217U CN218105355U CN 218105355 U CN218105355 U CN 218105355U CN 202123381217 U CN202123381217 U CN 202123381217U CN 218105355 U CN218105355 U CN 218105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seat
back plate
seat back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812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麦伟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jia Bv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jia Bv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jia Bvi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jia Bv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812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05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05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053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座椅靠背,以及包含前述座椅靠背的座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座椅靠背及靠椅,不缩小风扇直径的同时,保证靠背强度。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座椅靠背及靠椅,包括:背板,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座椅靠背还包括:支撑网框,设置于背板上,并在其与背板之间形成空间;风扇,安装于所述背板上,整体位于所述空间内,且对应于通孔布置。本实用新型利用支撑网框与背板之间形成的空间来安装风扇,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风扇安装于背板通孔内的结构,本实用新型风扇直径不受背板上通孔直径的影响(通孔作为风扇的进风口),从而实现不缩小风扇直径(保证吹风效果)的同时,保证背板强度的目的。

Description

座椅靠背及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座椅靠背,以及包含前述座椅靠背的座椅。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201220612384.9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包括坐板、靠背和支撑件,所述靠背中嵌有一个用蓄电池供电的电风扇,电风扇的出风口设有条状孔防护罩,该条状孔防护罩的平面与靠背的平面一致,条状孔防护罩上还设有用于人体贴靠的可透风的软垫,以增加靠背的舒适感。将座椅与电风扇结合设计,结构易于实现,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专利号为201410711260.X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风扇结构的靠背椅,包括一个靠背椅本体,该靠背椅本体的靠背部分具有前后两层,其与使用者相接触的前面一层为支撑层,该支撑层上开设有若干个气孔,在该支撑层后端则设有一个风扇固定层,在该风扇固定层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一个朝前方支撑层方向吹风的风扇。通过支撑层和风扇固定层之间的配合,能够使使用者在坐在座椅上时不会感到炎热,同时能够大大降低使用者的热感,保证使用者能够舒适的坐着休息,具有使用方便、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等特点。
专利号为202120879337.X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竞椅,包括坐垫,所述的坐垫下方通过液压杆连接五星爪盘,五星爪盘下方设有脚轮,坐垫上方设有靠背,靠背背面设有风扇,风扇一侧设有风道,风道连接靠背正面的送风口,风扇一侧设有电机,电机通过电线连接位于坐垫内的电池组,电池组一侧连接电能接收转换器。它具有通风散热的功能,可以提升使用者的舒适性,本实用结构精简,性能稳定,不易故障。
上述包含风扇的座椅具有一个共性,将风扇设置于靠背开设的通孔内,其缺点在于:如若要保证吹风效果,风扇直径需要足够大(如果直径过小,即使功率再大,吹风效果也不好),靠背上通孔的直径就需要足够大,这样必然会导致靠背强度大打折扣;反之,如若要保证靠背强度,则需要缩小通孔直径和风扇直径,也就无法保证吹风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座椅靠背,不缩小风扇直径的同时,保证靠背强度。
本实用新型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前述座椅靠背的座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座椅靠背,包括:
背板,其上开设有通孔;
所述座椅靠背还包括:
支撑网框,设置于背板上,并在其与背板之间形成空间;
风扇,安装于所述背板上,整体位于所述空间内,且对应于通孔布置。
本实用新型利用支撑网框与背板之间形成的空间来安装风扇,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风扇安装于背板通孔内的结构,本实用新型风扇直径不受背板上通孔直径的影响(通孔作为风扇的进风口),从而实现不缩小风扇直径(保证吹风效果)的同时,保证背板强度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风扇上还安装有LED灯带。具体的,采用LED风扇(LED灯与风扇一起工作;即,风扇工作时,LED灯点亮;风扇停止工作时,LED灯熄灭),一方面能够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方便用户知晓当前风扇是否开启。
优选的,所述风扇上还安装有加热片,能够实现吹热风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加热片位于风扇的进风端或者出风端。
优选的,所述风扇上还安装有位于出风端一侧的前罩,一方面用于防止其他物品误入导致风扇损坏,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小朋友手指伸入导致受伤。
优选的,所述背板外侧、对应于通孔的部位设置带有网孔的后罩,一方面用于防止其他物品误入导致风扇损坏,另一方面能够方便LED灯带的光线透出,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
优选的,所述风扇与背板之间留有空隙。
优选的,所述风扇与背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垫块以在风扇与背板之间形成所述空隙,各垫块均避开所述LED灯带布置;利用垫块使得风扇与背板之间拉开一定距离,使用者更容易通过所述通孔观察到内部LED灯带的灯光效果。或者,所述风扇整体嵌入所述的前罩内,且风扇进风端的端面与前罩的安装端面之间形成高度差,所述前罩的安装端面与背板相连,在风扇与背板之间形成所述空隙。使用者更容易通过所述通孔观察到内部LED灯带的灯光效果。
优选的,所述背板表面包裹有包覆层,该包覆层上形成有用于放置移动电源的插袋。当用户需要移动使用座椅时,仅需将风扇与移动电源相连,然后将移动电源放入插袋内即可,方便使用;此外,由于包覆层一般采用具有一定变形能力的泡棉等材料制成,插袋设计为厚度略小于移动电源厚度,移动电源插入插袋后,泡棉会将移动电源压紧,避免移动电源从插袋内脱落。
优选的,所述支撑网框与风扇的出风端之间留有间隙,避免风扇出风穿过支撑网框上的孔直接作用于用户。
一种座椅,所述座椅采用所述的座椅靠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利用支撑网框与背板之间形成的空间来安装风扇,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风扇安装于背板通孔内的结构,本实用新型风扇直径不受背板上通孔直径的影响(通孔作为风扇的进风口),不缩小风扇直径、保证吹风效果的同时,保证背板强度。
2、风扇上还安装有LED灯带,一方面能够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用户可以通过LED灯带的点亮状态直观的知晓当前风扇是否开启。
3、风扇上还安装有加热片,能够实现吹热风的功能。
4、风扇与背板之间留有空隙,使用者更容易通过所述通孔观察到内部LED灯带的灯光效果。
5、背板表面包裹有包覆层,该包覆层上形成有用于放置移动电源的插袋。当用户需要移动使用座椅时,仅需将风扇与移动电源相连,然后将移动电源放入插袋内即可,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座椅靠背的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座椅靠背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座椅靠背的爆炸图。
图4为图3所示座椅靠背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座椅靠背的爆炸图。
图6为图5所示座椅靠背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座椅靠背,包括:
背板1,其上开设有通孔2;所述背板1一般采用木材制成,本例中所述通孔2为圆孔,也可以根据需要制成方型孔、腰型孔、椭圆形孔等其他形状;
支撑网框3,设置于背板1上,并在其与背板1之间形成空间4;所述支撑网框3为座椅领域常见网椅的背框,编织成型,利用编织孔实现透气;
风扇5,安装于所述背板1上,整体位于所述空间4内,且对应于通孔2布置,将通孔2作为其进风口。
利用支撑网框3与背板1之间形成的空间4来安装风扇5,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风扇安装于背板通孔内的结构,本实用新型风扇5的直径不受背板1上通孔2直径的限制,在不缩小风扇5直径、保证吹风效果的前提下,能够保证背板1的强度。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风扇5上还安装有LED灯带6。具体的,采用LED风扇(LED灯与风扇一起工作;即,风扇工作时,LED灯点亮;风扇停止工作时,LED灯熄灭),一方面能够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用户可以通过LED灯带的点亮状态直观的知晓当前风扇是否开启,降低用户停止使用时忘记关闭风扇5的可能。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风扇5与背板1之间留有空隙。具体的,所述风扇5与背板1之间设置有若干垫块10以在风扇5与背板1之间形成所述空隙,各垫块10均避开所述LED灯带6布置。利用垫块10使得风扇5与背板1之间拉开一定距离,使用者更容易通过所述通孔2观察到内部LED灯带的灯光效果。当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选范围内,还可以将所述风扇5整体嵌入前罩8内,且风扇5进风端的端面与前罩8的安装端面之间形成高度差(前罩安装端面凸出于风扇进风端的端面),所述前罩8的安装端面与背板1相连,在风扇5与背板1之间形成所述空隙,使用者更容易通过所述通孔2观察到内部LED灯带的灯光效果。
为了提高产品使用中的安全性,所述风扇5上还安装有位于出风端一侧的前罩8,所述背板1外侧、对应于通孔2的部位设置带有网孔的后罩9,同时还可以利用后罩9上的网孔观察LED灯带的灯光效果,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的又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背板1表面包裹有包覆层11,该包覆层上形成有用于放置移动电源的插袋12。由于包覆层11一般采用具有一定变形能力的泡棉、以及包覆在泡棉表面的皮质等材料制成,本实施例插袋12的厚度小于移动电源的厚度,移动电源插入插袋12后,泡棉因受压从而对移动电源产生反向压紧力,避免移动电源从插袋12内脱落。当用户需要移动使用座椅时,仅需将风扇5通过连接线与移动电源相连,然后将移动电源放入插袋12内即可,方便使用。
为了避免风扇5的出风穿过支撑网框3上的孔直接作用于用户,所述支撑网框3与风扇5的出风端之间留有间隙,利用该间隙使得风扇5的出风得到一定程度的衰减,更加柔和的作用于用户,提升用户体验感。
如图3、图4所示,所述风扇5上还安装有加热片7,该加热片位于风扇5的出风端,即,位于风扇5和前罩8之间。风扇5工作产生的风经过加热片7加热后形成热风,穿过支撑网框3上的孔作用于用户,实现加热功能。
如图5、图6所示,所述风扇5上还安装有加热片7,该加热片位于风扇5的进风端,即,位于风扇5和垫块10之间。风扇5工作,在其进风端形成负压,将通孔2处的空气吸入,经加热片7加热后形成热风,依次穿过风扇5、支撑网框3上的孔作用于用户,实现加热功能。
本实用新型一种座椅,采用前述的座椅靠背结构。

Claims (10)

1.一种座椅靠背,包括:
背板(1),其上开设有通孔(2);
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靠背还包括:
支撑网框(3),设置于背板(1)上,并在其与背板(1)之间形成空间(4);
风扇(5),安装于所述背板(1)上,整体位于所述空间(4)内,且对应于通孔(2)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5)上还安装有LED灯带(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5)上还安装有加热片(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7)位于风扇(5)的进风端或者出风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5)上还安装有位于出风端一侧的前罩(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外侧、对应于通孔(2)的部位设置带有网孔的后罩(9)。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5)与背板(1)之间留有空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5)与背板(1)之间设置有若干垫块(10)以在风扇(5)与背板(1)之间形成所述空隙,各垫块(10)均避开所述LED灯带(6)布置;
或者,所述风扇(5)上还安装有位于出风端一侧的前罩(8),所述风扇(5)整体嵌入所述的前罩(8)内,且风扇(5)进风端的端面与前罩(8)的安装端面之间形成高度差,所述前罩(8)的安装端面与背板(1)相连,在风扇(5)与背板(1)之间形成所述空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表面包裹有包覆层(11),该包覆层上形成有用于放置移动电源的插袋(12)。
10.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采用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靠背。
CN202123381217.6U 2021-12-29 2021-12-29 座椅靠背及座椅 Active CN218105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1217.6U CN218105355U (zh) 2021-12-29 2021-12-29 座椅靠背及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1217.6U CN218105355U (zh) 2021-12-29 2021-12-29 座椅靠背及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05355U true CN218105355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494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81217.6U Active CN218105355U (zh) 2021-12-29 2021-12-29 座椅靠背及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053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105355U (zh) 座椅靠背及座椅
CN101190080A (zh) 带电风扇的坐椅
CN202452595U (zh) 一种吸附式壁挂取暖器
CN2904814Y (zh) 带电风扇的坐椅
CN201185780Y (zh) 冷热风按摩座垫
CN201123591Y (zh) 一种保健按摩座垫
CN211242455U (zh) 一种吹风折叠椅
CN203735807U (zh) 一种组合风扇和电暖的椅子
CN2828653Y (zh) 一种浴室取暖器
CN218127779U (zh) 一种通风坐垫
CN209489765U (zh) 内置有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沙发
CN217937666U (zh) 一种具有透气结构的办公椅
CN202908277U (zh) 一种空调椅
CN215899263U (zh) 一种具有通风透气的多功能座椅
CN212233835U (zh) 一种健康坐垫
CN204774810U (zh) 一种塑料汽车座垫
CN2433886Y (zh) 通风垫
CN216797068U (zh) Pu成型海绵靠背
CN219856901U (zh) 一种背靠装置
CN213097061U (zh) 一种通风座椅
CN218044405U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户外折叠椅
CN217743226U (zh) 吹风披风
CN217488064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竞椅
CN217987093U (zh) 一种具有驱虫和纳物空间的沙滩躺椅
CN205819003U (zh) 一种易贴合通风座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