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4352U - 流量控制开关 - Google Patents

流量控制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4352U
CN218094352U CN202221848005.6U CN202221848005U CN218094352U CN 218094352 U CN218094352 U CN 218094352U CN 202221848005 U CN202221848005 U CN 202221848005U CN 218094352 U CN218094352 U CN 218094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limiting groove
knob
rotatable
tubula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4800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谷桦
陈彦呈
余世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z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z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z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z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4800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4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4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4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量控制开关,其包括一管路结构、一旋转结构、一限位结构以及一旋钮结构。管路结构包括一管状本体以及可旋转地设置在管状本体内的一球体。旋转结构包括一连接于球体的一可旋转件,以用于带动球体相对于管状本体产生旋转。限位结构设置在管状本体上且围绕可旋转件。旋钮结构可升降地设置在旋转结构上,以与可旋转件相互配合。限位结构具有一第一限位凹槽以及邻近于第一限位凹槽的一第二限位凹槽。旋钮结构包括可升降地设置在可旋转件上的一旋钮本体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旋钮本体上的一限位组件。借此,旋钮结构的限位组件可选择地设置在第一限位凹槽以及第二限位凹槽之中的其中一个内,以用于限制可旋转件相对于限位结构产生旋转。

Description

流量控制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开关,特别是涉及一种流量控制开关。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流量控制开关可以通过将旋钮结构调整至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以允许或者禁止气体(或者液体)进入系统管路中,借此以调节或者停止系统管路中的气体(或者液体)的供给。然而,当流量控制开关的旋钮结构受到非预期的外力的碰撞而旋转至关闭状态(或者部分关闭状态)时,将使得系统管路中的气体或者液体的供给被迫停止,导致后端的设备或者仪器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损害或者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流量控制开关。当流量控制开关的旋钮结构受到非预期的外力的碰撞时,流量控制开关可以通过限位凹槽以用于限制可旋转件相对于限位结构产生旋转,借此以避免系统管路中的气体或者液体的供给被迫停止,导致后端的设备或者仪器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损害或者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流量控制开关,其包括:一管路结构、一旋转结构、一限位结构以及一旋钮结构。所述管路结构包括一管状本体以及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内的一球体。所述旋转结构包括一连接于所述球体的一可旋转件,以用于带动所述球体相对于所述管状本体产生旋转。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上且围绕所述可旋转件。所述旋钮结构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旋转结构上,以与所述可旋转件相互配合。其中,所述限位结构具有一第一限位凹槽、邻近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一第二限位凹槽以及邻近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且相对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一第三限位凹槽。其中,所述旋钮结构包括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可旋转件上的一旋钮本体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旋钮本体上的一限位组件,且所述旋钮结构的所述限位组件可选择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以及所述第三限位凹槽之中的其中一个内,以用于限制所述可旋转件相对于所述限位结构产生旋转。
在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管路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的其中一端的一入口管线配合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的另外一端的一出口管线配合件,所述入口管线配合件被配置以用以连接于一入口管线,且所述出口管线配合件被配置以用以连接于一出口管线;其中,所述可旋转件具有连接于所述球体的一第一可旋转部、与所述旋钮本体相互配合的一第二可旋转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与所述第二可旋转部之间的一第三可旋转部,所述可旋转件具有围绕所述第三可旋转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与所述第二可旋转部之间的一围绕空间,且所述限位组件通过所述旋钮本体的带动而在所述可旋转件的所述围绕空间内移动;其中,所述旋转结构的所述可旋转件在延伸方向上具有一垂直轴线,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一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一第一方向以及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一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一第二方向两者之间的夹角为90度,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所述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所述第二方向以及从所述第三限位凹槽的一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一第三方向两者之间的夹角为90度,且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所述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所述第一方向以及从所述第三限位凹槽的所述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所述第三方向两者之间的夹角为180度;其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上且围绕所述可旋转件的一围绕本体,且所述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以及所述第三限位凹槽从所述围绕本体的顶端向下延伸且垂直于所述管状本体;其中,所述旋钮本体的顶端具有一配合开口,且所述可旋转件的顶端具有用于与所述旋钮本体的所述配合开口相互配合的一配合凸部,且所述配合凸部具有一贯穿开口。
在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旋钮本体的顶端具有一配合开口,且所述可旋转件的顶端具有用于与所述旋钮本体的所述配合开口相互配合的一配合凸部,且所述配合凸部具有一贯穿开口;其中,当所述旋钮本体带动所述限位结构向下移动以进入所述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以及所述第三限位凹槽之中的其中一个内时,所述旋钮本体被向下移动至一最底端位置,以使得所述可旋转件的所述配合凸部被裸露在所述旋钮本体的所述配合开口外;其中,当所述旋钮本体带动所述限位结构向上移动以离开所述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以及所述第三限位凹槽之中的其中一个内时,所述旋钮本体被向上移动至一最顶端位置,以使得所述可旋转件的所述配合凸部被容置在所述旋钮本体的所述配合开口内;其中,当所述限位组件通过所述旋钮本体的带动而部分地容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或者所述第三限位凹槽内时,所述球体的一贯穿开口不会连通于所述管状本体的一通道,以使得所述流量控制开关处于被关闭的状态;其中,当所述限位组件通过所述旋钮本体的带动而部分地容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内时,所述球体的所述贯穿开口连通于所述管状本体的所述通道,以使得所述流量控制开关处于被开启的状态。
在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结构的所述可旋转件在延伸方向上具有一垂直轴线,且所述管路结构的所述管状本体在延伸方向上具有一水平轴线;其中,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一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一第一方向以及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一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一第二方向两者之间的夹角为90度;其中,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所述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所述第二方向以及从所述第三限位凹槽的一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一第三方向两者之间的夹角为90度;其中,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所述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所述第一方向以及从所述第三限位凹槽的所述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所述第三方向两者之间的夹角为180度;其中,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所述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管状本体的所述水平轴线相互平行。
在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上且围绕所述可旋转件的一围绕本体,且所述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以及所述第三限位凹槽从所述围绕本体的顶端向下延伸且垂直于所述管状本体。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流量控制开关,其包括:一管路结构、一旋转结构、一限位结构以及一旋钮结构。所述管路结构包括一管状本体以及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内的一球体。所述旋转结构包括一连接于所述球体的一可旋转件,以用于带动所述球体相对于所述管状本体产生旋转。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上且围绕所述可旋转件。所述旋钮结构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旋转结构上,以与所述可旋转件相互配合。其中,所述限位结构具有一第一限位凹槽以及邻近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一第二限位凹槽。其中,所述旋钮结构包括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可旋转件上的一旋钮本体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旋钮本体上的一限位组件,且所述旋钮结构的所述限位组件可选择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之中的其中一个内,以用于限制所述可旋转件相对于所述限位结构产生旋转。
在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管路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的其中一端的一入口管线配合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的另外一端的一出口管线配合件,所述入口管线配合件被配置以用以连接于一入口管线,且所述出口管线配合件被配置以用以连接于一出口管线;其中,所述可旋转件具有连接于所述球体的一第一可旋转部、与所述旋钮本体相互配合的一第二可旋转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与所述第二可旋转部之间的一第三可旋转部,所述可旋转件具有围绕所述第三可旋转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与所述第二可旋转部之间的一围绕空间,且所述限位组件通过所述旋钮本体的带动而在所述可旋转件的所述围绕空间内移动;其中,所述旋转结构的所述可旋转件在延伸方向上具有一垂直轴线,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一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一第一方向以及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一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一第二方向两者之间的夹角为90度;其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上且围绕所述可旋转件的一围绕本体,且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从所述围绕本体的顶端向下延伸且垂直于所述管状本体;其中,所述旋钮本体的顶端具有一配合开口,且所述可旋转件的顶端具有用于与所述旋钮本体的所述配合开口相互配合的一配合凸部,且所述配合凸部具有一贯穿开口。
在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旋钮本体的顶端具有一配合开口,且所述可旋转件的顶端具有用于与所述旋钮本体的所述配合开口相互配合的一配合凸部,且所述配合凸部具有一贯穿开口;其中,当所述旋钮本体带动所述限位结构向下移动以进入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之中的其中一个内时,所述旋钮本体被向下移动至一最底端位置,以使得所述可旋转件的所述配合凸部被裸露在所述旋钮本体的所述配合开口外;其中,当所述旋钮本体带动所述限位结构向上移动以离开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之中的其中一个内时,所述旋钮本体被向上移动至一最顶端位置,以使得所述可旋转件的所述配合凸部被容置在所述旋钮本体的所述配合开口内;其中,当所述限位组件通过所述旋钮本体的带动而部分地容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内时,所述球体的一贯穿开口不会连通于所述管状本体的一通道,以使得所述流量控制开关处于被关闭的状态;其中,当所述限位组件通过所述旋钮本体的带动而部分地容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内时,所述球体的所述贯穿开口连通于所述管状本体的所述通道,以使得所述流量控制开关处于被开启的状态。
在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结构的所述可旋转件在延伸方向上具有一垂直轴线,且所述管路结构的所述管状本体在延伸方向上具有一水平轴线;其中,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一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一第一方向以及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一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一第二方向两者之间的夹角为90度;其中,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所述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管状本体的所述水平轴线相互平行。
在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上且围绕所述可旋转件的一围绕本体,且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从所述围绕本体的顶端向下延伸且垂直于所述管状本体。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流量控制开关,其能通过“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上且围绕所述可旋转件”、“所述限位结构具有一第一限位凹槽、邻近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一第二限位凹槽以及邻近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且相对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一第三限位凹槽”以及“所述旋钮结构的所述限位组件可选择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以及所述第三限位凹槽之中的其中一个内”的技术方案,以用于限制所述可旋转件相对于所述限位结构产生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流量控制开关,其能通过“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上且围绕所述可旋转件”、“所述限位结构具有一第一限位凹槽以及邻近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一第二限位凹槽”以及“所述旋钮结构的所述限位组件可选择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之中的其中一个内”的技术方案,以用于限制所述可旋转件相对于所述限位结构产生旋转。
为使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流量控制开关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流量控制开关的第一种状态的组合示意图(当流量控制开关处于第一种关闭状态,且旋钮本体被向下移动至一最底端位置时)。
图3为图2的III-III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2的IV-IV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流量控制开关的第二种状态的组合示意图(当流量控制开关处于第一种关闭状态,且旋钮本体被向上移动至一最顶端位置时)。
图6为图5的VI-VI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5的VII-VII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流量控制开关的第一种状态的组合示意图(当流量控制开关处于开启状态,且旋钮本体被向上移动至一最顶端位置时)。
图9为图8的IX-IX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X-X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流量控制开关的第二种状态的组合示意图(当流量控制开关处于开启状态,且旋钮本体被向下移动至一最底端位置时)。
图12为图11的XII-XII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3为图11的XIII-XIII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流量控制开关的第一种状态的组合示意图(当流量控制开关处于第二种关闭状态,且旋钮本体被向下移动至一最底端位置时)。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流量控制开关的第二种状态的组合示意图(当流量控制开关处于第二种关闭状态,且旋钮本体被向上移动至一最顶端位置时)。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流量控制开关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有关“流量控制开关”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实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需事先声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第一实施例]
参阅图1至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流量控制开关S,其包括:一管路结构1、一旋转结构2、一限位结构3以及一旋钮结构4。举例来说,流量控制开关S可以是气体控制阀、液体控制阀或者其它类型的控制开关。然而,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更进一步来说,配合图1至图4所示,管路结构1包括一管状本体10以及可旋转地设置在管状本体10内的一球体11。举例来说,管状本体10可以具有笔直的通道或者任何形状的通道。当管状本体10具有笔直的信道时,管路结构1的管状本体10在延伸方向上具有一水平轴线H。再者,管路结构1包括设置在管状本体10的其中一端的一入口管线配合件12,并且入口管线配合件12可以被配置以用以连接于一入口管线P1(即将入口管线P1的一端插入并固定在入口管线配合件12内)。此外,管路结构1包括设置在管状本体10的另外一端的一出口管线配合件13,并且出口管线配合件13被配置以用以连接于一出口管线P2(即将出口管线P2的一端插入并固定在出口管线配合件13内)。然而,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更进一步来说,配合图1至图4所示,旋转结构2包括一连接于球体11的一可旋转件20,以用于带动球体11相对于管状本体10产生旋转。
举例来说,配合图1至图4所示,旋转结构2的可旋转件20在延伸方向上具有一垂直轴线V,并且可旋转件20可以相对于垂直轴线V进行一预定角度的旋转。再者,可旋转件20具有一第一可旋转部20A、一第二可旋转部20B以及一第三可旋转部20C,并且第一可旋转部20A、第二可旋转部20B以及第三可旋转部20C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此外,第一可旋转部20A连接于球体11,第二可旋转部20B用于与旋钮本体40相互配合,并且第三可旋转部20C连接于第一可旋转部20A与第二可旋转部20B。另外,可旋转件20具有围绕第三可旋转部20C且位于第一可旋转部20A与第二可旋转部20B之间的一围绕空间2001。然而,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更进一步来说,配合图1至图4所示,限位结构3设置在管状本体10上且围绕可旋转件20,并且限位结构3具有一第一限位凹槽301、邻近于第一限位凹槽301的一第二限位凹槽302以及邻近于第二限位凹槽302且相对于第一限位凹槽301的一第三限位凹槽303。
举例来说,配合图1至图4所示,首先,“从第一限位凹槽301的一中间位置朝向垂直轴线V的一第一方向”以及“从第二限位凹槽302的一中间位置朝向垂直轴线V的一第二方向”两者之间的夹角可为90度或者接近90度(也就是说,第一限位凹槽301以及第二限位凹槽302从俯视图的设置方位来看,可以呈现约90度的排列设置)。再者,“从第二限位凹槽302的中间位置朝向垂直轴线V的第二方向”以及“从第三限位凹槽303的一中间位置朝向垂直轴线V的一第三方向”两者之间的夹角可为90度或者接近90度(也就是说,第二限位凹槽302以及第三限位凹槽303从俯视图的设置方位来看,可以呈现约90度的排列设置)。此外,“从第一限位凹槽301的中间位置朝向垂直轴线V的第一方向”以及“从第三限位凹槽303的中间位置朝向垂直轴线V的第三方向”两者之间的夹角可为180度或者接近180度(也就是说,第一限位凹槽301以及第三限位凹槽303从俯视图的设置方位来看,可以呈现约180度的排列设置)。另外,“从第二限位凹槽302的中间位置朝向垂直轴线V的第二方向”与“管状本体10的水平轴线H”相互平行。值的注意是,限位结构3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管状本体10上且围绕可旋转件20的一围绕本体30,并且第一限位凹槽301、第二限位凹槽302以及第三限位凹槽303可以从围绕本体30的顶端向下延伸且垂直于管状本体10。然而,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更进一步来说,配合图1至图4所示,旋钮结构4可升降地设置在旋转结构2上,以与可旋转件20相互配合。其中,旋钮结构4包括可升降地设置在可旋转件20上的一旋钮本体40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旋钮本体40上的一限位组件41,并且旋钮结构4的限位组件41可选择地设置在第一限位凹槽301、第二限位凹槽302以及第三限位凹槽303之中的其中一个内,以用于限制可旋转件20相对于限位结构3产生旋转。
举例来说,配合图1至图4所示,限位组件41可以锁固在旋钮本体40上,并且限位组件41可以通过旋钮本体40的带动而在可旋转件20的围绕空间2001内移动。再者,旋钮本体40的顶端具有一配合开口400,且可旋转件20的顶端具有用于与旋钮本体40的配合开口400相互配合的一配合凸部200,且配合凸部200具有一贯穿开口2000。然而,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更进一步来说,配合图2至图4、图11至图13以及图14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流量控制开关的第一种状态的组合示意图(当流量控制开关处于第一种关闭状态,且旋钮本体被向下移动至一最底端位置时),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流量控制开关的第二种状态的组合示意图(当流量控制开关处于开启状态,且旋钮本体被向下移动至一最底端位置时),并且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流量控制开关的第一种状态的组合示意图(当流量控制开关处于第二种关闭状态,且旋钮本体被向下移动至一最底端位置时)。其中,当旋钮本体40带动限位结构3向下移动以进入第一限位凹槽301(如图2至图4所示)、第二限位凹槽302(如图11至图13所示)以及第三限位凹槽303(如图14所示)之中的其中一个内时,旋钮本体40被向下移动至一最底端位置,以使得可旋转件20的配合凸部200被裸露在旋钮本体40的配合开口400外(如图2、图11与图14所示)。
更进一步来说,配合图5至图7、图8至图10以及图15所示,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流量控制开关的第二种状态的组合示意图(当流量控制开关处于第一种关闭状态,且旋钮本体被向上移动至一最顶端位置时),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流量控制开关的第一种状态的组合示意图(当流量控制开关处于开启状态,且旋钮本体被向上移动至一最顶端位置时),并且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流量控制开关的第二种状态的组合示意图(当流量控制开关处于第二种关闭状态,且旋钮本体被向上移动至一最顶端位置时)。其中,当旋钮本体40带动限位结构3向上移动以离开第一限位凹槽301(如图5至图7所示)、第二限位凹槽302(如图8至图10所示)以及第三限位凹槽303(如图15所示)之中的其中一个内时,旋钮本体40被向上移动至一最顶端位置,以使得可旋转件20的配合凸部200被容置在旋钮本体40的配合开口400内(如图5、图8与图15所示)。
更进一步来说,配合图2至图4以及图14所示,当限位组件41通过旋钮本体40的带动而部分地容置于第一限位凹槽301(如图2至图4所示)或者第三限位凹槽303内(如图14所示)时,球体11的一贯穿开口不会连通于管状本体10的一通道,以使得流量控制开关S处于被关闭的状态(如图2与图14所示)。
更进一步来说,配合图11至图13所示,当限位组件41通过旋钮本体40的带动而部分地容置于第二限位凹槽302内时,球体11的贯穿开口连通于管状本体10的通道,以使得流量控制开关S处于被开启的状态。
借此,当流量控制开关S的旋钮结构4受到非预期的外力的碰撞时,流量控制开关S可以通过限位凹槽(例如第一限位凹槽301、第二限位凹槽302或者第三限位凹槽303)以用于限制可旋转件20相对于限位结构3产生旋转,借此以避免系统管路中的气体或者液体的供给被迫停止,导致后端的设备或者仪器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损害或者影响。
[第二实施例]
参阅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流量控制开关S,其包括:一管路结构1、一旋转结构2、一限位结构3以及一旋钮结构4。由图16与图1的比较可知,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主要的差异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限位结构3具有一第一限位凹槽301以及邻近于第一限位凹槽301的一第二限位凹槽302(省略如图1所示的第三限位凹槽303),并且第一限位凹槽301以及第二限位凹槽302从围绕本体30的顶端向下延伸且垂直于管状本体10。再者,旋钮结构4的限位组件41可选择地设置在第一限位凹槽301以及第二限位凹槽302之中的其中一个内,以用于限制可旋转件20相对于限位结构3产生旋转。
借此,配合图2至图13所示,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是:当旋钮本体40带动限位结构3向下移动以进入第一限位凹槽301以及第二限位凹槽302之中的其中一个内时,旋钮本体40被向下移动至一最底端位置,以使得可旋转件20的配合凸部200被裸露在旋钮本体40的配合开口400外(如图2至图4以及图11至图13所示)。再者,当旋钮本体40带动限位结构3向上移动以离开第一限位凹槽301以及第二限位凹槽302之中的其中一个内时,旋钮本体40被向上移动至一最顶端位置,以使得可旋转件20的配合凸部200被容置在旋钮本体40的配合开口400内(如图5至图7以及图8至图10所示)。此外,当限位组件41通过旋钮本体40的带动而部分地容置于第一限位凹槽301内时,球体11的一贯穿开口不会连通于管状本体10的一通道,以使得流量控制开关S处于被关闭的状态(如图2至图4所示)。另外,当限位组件41通过旋钮本体40的带动而部分地容置于第二限位凹槽302内时,球体11的贯穿开口连通于管状本体10的通道,以使得流量控制开关S处于被开启的状态(如图11至图13所示)。
[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流量控制开关S,其能通过“限位结构3设置在管状本体10上且围绕可旋转件20”、“限位结构3具有一第一限位凹槽301、邻近于第一限位凹槽301的一第二限位凹槽302以及邻近于第二限位凹槽302且相对于第一限位凹槽301的一第三限位凹槽303”以及“旋钮结构4的限位组件41可选择地设置在第一限位凹槽301、第二限位凹槽302以及第三限位凹槽303之中的其中一个内”的技术方案,以用于限制可旋转件20相对于限位结构3产生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流量控制开关S,其能通过“限位结构3设置在管状本体10上且围绕可旋转件20”、“限位结构3具有一第一限位凹槽301以及邻近于第一限位凹槽301的一第二限位凹槽302”以及“旋钮结构4的限位组件41可选择地设置在第一限位凹槽301以及第二限位凹槽302之中的其中一个内”的技术方案,以用于限制可旋转件20相对于限位结构3产生旋转。
借此,当流量控制开关S的旋钮结构4受到非预期的外力的碰撞时,流量控制开关S可以通过限位凹槽(例如第一限位凹槽301、第二限位凹槽302或者第三限位凹槽303)以用于限制可旋转件20相对于限位结构3产生旋转,借此以避免系统管路中的气体或者液体的供给被迫停止,导致后端的设备或者仪器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损害或者影响。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流量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开关包括:
一管路结构,所述管路结构包括一管状本体以及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内的一球体;
一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包括一连接于所述球体的一可旋转件,以用于带动所述球体相对于所述管状本体产生旋转;
一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上且围绕所述可旋转件;以及
一旋钮结构,所述旋钮结构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旋转结构上,以与所述可旋转件相互配合;
其中,所述限位结构具有一第一限位凹槽、邻近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一第二限位凹槽以及邻近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且相对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一第三限位凹槽;
其中,所述旋钮结构包括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可旋转件上的一旋钮本体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旋钮本体上的一限位组件,且所述旋钮结构的所述限位组件可选择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以及所述第三限位凹槽之中的其中一个内,以用于限制所述可旋转件相对于所述限位结构产生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管路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的其中一端的一入口管线配合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的另外一端的一出口管线配合件,所述入口管线配合件被配置以用以连接于一入口管线,且所述出口管线配合件被配置以用以连接于一出口管线;
其中,所述可旋转件具有连接于所述球体的一第一可旋转部、与所述旋钮本体相互配合的一第二可旋转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与所述第二可旋转部之间的一第三可旋转部,所述可旋转件具有围绕所述第三可旋转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与所述第二可旋转部之间的一围绕空间,且所述限位组件通过所述旋钮本体的带动而在所述可旋转件的所述围绕空间内移动;
其中,所述旋转结构的所述可旋转件在延伸方向上具有一垂直轴线,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一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一第一方向以及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一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一第二方向两者之间的夹角为90度,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所述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所述第二方向以及从所述第三限位凹槽的一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一第三方向两者之间的夹角为90度,且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所述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所述第一方向以及从所述第三限位凹槽的所述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所述第三方向两者之间的夹角为180度;
其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上且围绕所述可旋转件的一围绕本体,且所述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以及所述第三限位凹槽从所述围绕本体的顶端向下延伸且垂直于所述管状本体;
其中,所述旋钮本体的顶端具有一配合开口,且所述可旋转件的顶端具有用于与所述旋钮本体的所述配合开口相互配合的一配合凸部,且所述配合凸部具有一贯穿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旋钮本体的顶端具有一配合开口,且所述可旋转件的顶端具有用于与所述旋钮本体的所述配合开口相互配合的一配合凸部,且所述配合凸部具有一贯穿开口;
其中,当所述旋钮本体带动所述限位结构向下移动以进入所述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以及所述第三限位凹槽之中的其中一个内时,所述旋钮本体被向下移动至一最底端位置,以使得所述可旋转件的所述配合凸部被裸露在所述旋钮本体的所述配合开口外;
其中,当所述旋钮本体带动所述限位结构向上移动以离开所述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以及所述第三限位凹槽之中的其中一个内时,所述旋钮本体被向上移动至一最顶端位置,以使得所述可旋转件的所述配合凸部被容置在所述旋钮本体的所述配合开口内;
其中,当所述限位组件通过所述旋钮本体的带动而部分地容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或者所述第三限位凹槽内时,所述球体的一贯穿开口不会连通于所述管状本体的一通道,以使得所述流量控制开关处于被关闭的状态;
其中,当所述限位组件通过所述旋钮本体的带动而部分地容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内时,所述球体的所述贯穿开口连通于所述管状本体的所述通道,以使得所述流量控制开关处于被开启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旋转结构的所述可旋转件在延伸方向上具有一垂直轴线,且所述管路结构的所述管状本体在延伸方向上具有一水平轴线;
其中,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一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一第一方向以及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一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一第二方向两者之间的夹角为90度;
其中,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所述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所述第二方向以及从所述第三限位凹槽的一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一第三方向两者之间的夹角为90度;
其中,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所述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所述第一方向以及从所述第三限位凹槽的所述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所述第三方向两者之间的夹角为180度;
其中,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所述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管状本体的所述水平轴线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上且围绕所述可旋转件的一围绕本体,且所述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以及所述第三限位凹槽从所述围绕本体的顶端向下延伸且垂直于所述管状本体。
6.一种流量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开关包括:
一管路结构,所述管路结构包括一管状本体以及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内的一球体;
一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包括一连接于所述球体的一可旋转件,以用于带动所述球体相对于所述管状本体产生旋转;
一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上且围绕所述可旋转件;以及
一旋钮结构,所述旋钮结构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旋转结构上,以与所述可旋转件相互配合;
其中,所述限位结构具有一第一限位凹槽以及邻近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一第二限位凹槽;
其中,所述旋钮结构包括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可旋转件上的一旋钮本体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旋钮本体上的一限位组件,且所述旋钮结构的所述限位组件可选择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之中的其中一个内,以用于限制所述可旋转件相对于所述限位结构产生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量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管路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的其中一端的一入口管线配合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的另外一端的一出口管线配合件,所述入口管线配合件被配置以用以连接于一入口管线,且所述出口管线配合件被配置以用以连接于一出口管线;
其中,所述可旋转件具有连接于所述球体的一第一可旋转部、与所述旋钮本体相互配合的一第二可旋转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与所述第二可旋转部之间的一第三可旋转部,所述可旋转件具有围绕所述第三可旋转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与所述第二可旋转部之间的一围绕空间,且所述限位组件通过所述旋钮本体的带动而在所述可旋转件的所述围绕空间内移动;
其中,所述旋转结构的所述可旋转件在延伸方向上具有一垂直轴线,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一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一第一方向以及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一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一第二方向两者之间的夹角为90度;
其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上且围绕所述可旋转件的一围绕本体,且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从所述围绕本体的顶端向下延伸且垂直于所述管状本体;
其中,所述旋钮本体的顶端具有一配合开口,且所述可旋转件的顶端具有用于与所述旋钮本体的所述配合开口相互配合的一配合凸部,且所述配合凸部具有一贯穿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量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旋钮本体的顶端具有一配合开口,且所述可旋转件的顶端具有用于与所述旋钮本体的所述配合开口相互配合的一配合凸部,且所述配合凸部具有一贯穿开口;
其中,当所述旋钮本体带动所述限位结构向下移动以进入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之中的其中一个内时,所述旋钮本体被向下移动至一最底端位置,以使得所述可旋转件的所述配合凸部被裸露在所述旋钮本体的所述配合开口外;
其中,当所述旋钮本体带动所述限位结构向上移动以离开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之中的其中一个内时,所述旋钮本体被向上移动至一最顶端位置,以使得所述可旋转件的所述配合凸部被容置在所述旋钮本体的所述配合开口内;
其中,当所述限位组件通过所述旋钮本体的带动而部分地容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内时,所述球体的一贯穿开口不会连通于所述管状本体的一通道,以使得所述流量控制开关处于被关闭的状态;
其中,当所述限位组件通过所述旋钮本体的带动而部分地容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内时,所述球体的所述贯穿开口连通于所述管状本体的所述通道,以使得所述流量控制开关处于被开启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量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旋转结构的所述可旋转件在延伸方向上具有一垂直轴线,且所述管路结构的所述管状本体在延伸方向上具有一水平轴线;
其中,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一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一第一方向以及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一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一第二方向两者之间的夹角为90度;
其中,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所述中间位置朝向所述垂直轴线的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管状本体的所述水平轴线相互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量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管状本体上且围绕所述可旋转件的一围绕本体,且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从所述围绕本体的顶端向下延伸且垂直于所述管状本体。
CN202221848005.6U 2022-07-18 2022-07-18 流量控制开关 Active CN218094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48005.6U CN218094352U (zh) 2022-07-18 2022-07-18 流量控制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48005.6U CN218094352U (zh) 2022-07-18 2022-07-18 流量控制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4352U true CN218094352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79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48005.6U Active CN218094352U (zh) 2022-07-18 2022-07-18 流量控制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43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0101203A4 (en) Valve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status indicator
US20070044856A1 (en) Diverter valve for water systems
US8919378B2 (en) Compact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four-way valve with port mixing
CN218094352U (zh) 流量控制开关
EP3998419A1 (en) Rocker-arm-type graded faucet and valve element thereof
US5222519A (en) Reverse-flow prevention device for fuel tank
TWM632441U (zh) 流量控制開關
WO2024017194A1 (zh)
TWI815518B (zh) 流量控制開關
EP1491805B1 (en) Single-control mixing faucet
CN117450286A (zh) 流量控制开关
CA2332223A1 (en) High gain fluid control valve assembly
EP0578310B1 (en) Single handle mixing valve
CN212318821U (zh) 一种开度可调的档板阀
JP2001208218A (ja) 液体容器用および液体導管用フラップコック
CN212584390U (zh) 一种翘板按压结构及出水器
GB2285496A (en) Medical bag valve
CN220452775U (zh) 一种可指示开关方向的球阀阀杆
JP3091738B2 (ja) ロータリーバルブ
CN216643267U (zh) 一种新型双法兰密封蝶阀
CN215334634U (zh) 一种阀芯
CN216519830U (zh) 一种可折叠水龙头
JP2581514Y2 (ja) バタフライバルブ
CN213176889U (zh) 水开关
HK1039365A1 (en) Dual isolation valve with rectangular flow passageway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