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3855U - 螺丝防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螺丝防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3855U
CN218093855U CN202222286334.2U CN202222286334U CN218093855U CN 218093855 U CN218093855 U CN 218093855U CN 202222286334 U CN202222286334 U CN 202222286334U CN 218093855 U CN218093855 U CN 218093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cover
inner cup
enclosing cover
loos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8633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志花
彭灵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Xinsha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Xinsh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Xinsha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Xinsh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8633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3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3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38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螺丝防拆装置,包括有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具有螺栓头和螺纹段,所述螺栓头上安装有第一防松盖组件,所述第一防松盖组件包括有第一防松外盖和第一防松内盖,所述第一防松内盖罩设于螺栓头的内端,所述第一防松外盖罩设于螺栓头的外端并卡接于第一防松内盖上;所述螺母上安装有第二防松盖组件,所述第二防松盖组件包括第二防松外盖和第二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罩设于螺母的内端,所述第二防松外盖罩设于螺母的外端并卡接于第二防松内盖上,其是与螺栓和螺母之间的结构设计与配合,利用第一防松外盖、第一防松内盖与螺栓头和第二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内盖与螺母的配合,从而起到螺栓防拆卸的作用,其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Description

螺丝防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丝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螺丝防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所述螺栓前端具有圆柱头,圆柱头的侧面具有平面,圆柱头上安装带有匹配孔的防松盖,防松盖内端制有与螺母外形匹配的多角内孔,圆柱头上安装有卡紧防松盖的开口销,这样使螺母无法转动,解决了螺栓防松的问题,但是螺栓的另外一头上并未设置有防拆卸结构,这就导致可以从螺栓的另外一头对螺栓进行拆除。
后来市面上出现了一种防拆卸式螺栓,例如CN101504028A,其包括有螺栓和螺母,螺栓头和螺母均为圆柱形,在圆柱形螺栓头和螺母的外端面上均设有单向棘轮状斜台阶旋紧面,在螺栓头和螺母之间的内端面外圆台阶上分别套有一个转动配合的套筒,在套筒的外端口内分别紧配合有一封盖,还有两个可分别插入各套筒内与棘轮状斜台阶旋紧面配合卡住的套筒扳手,各套筒扳手的尾部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可插入常规套筒扳手的方孔,这种螺栓只能在封盖扣紧前上紧固定,用任何工具都不能拆卸,所以防盗性能更可靠,但是这种螺栓在组装时,需要先将两个套筒扳手分别套在螺栓头和螺母上,先把螺杆插入固定件的安装孔中安上螺母,用两个套筒扳手分别与螺栓头和螺母的棘轮状斜坡台阶旋紧面咬合,旋紧固定后取出套筒扳手,最后将两个封盖分别紧配合固定在两个套筒的端口内,即可防住任何工具拆卸,这种锁固组合结构太过于复杂,用户需要记住锁紧时的不同操作,容易出现记混现象,影响操作体验感。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螺丝防拆装置,其是与螺栓和螺母之间的结构设计与配合,利用第一防松外盖、第一防松内盖与螺栓头和第二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内盖与螺母的配合,从而起到螺栓防拆卸的作用,其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螺丝防拆装置,包括有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具有螺栓头和连接于螺栓头一端的螺纹段,所述螺母螺纹连接于螺纹段上;
所述螺栓头上安装有第一防松盖组件,所述第一防松盖组件包括有第一防松外盖和第一防松内盖,所述第一防松内盖具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防松内盖罩设于螺栓头的内端,所述螺纹段穿过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防松外盖罩设于螺栓头的外端并卡接于第一防松内盖上;
所述螺母上安装有第二防松盖组件,所述第二防松盖组件包括第二防松外盖和第二防松内盖,所述第二防松内盖具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二防松内盖罩设于螺母的内端,所述螺纹段穿过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二防松外盖罩设于螺母的外端并卡接于第二防松内盖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防松外盖具有贯通孔,所述螺纹段穿过贯通孔伸出第二防松外盖外,其结构设计简单,螺纹段穿过第二防松外盖外形成螺栓与第二防松外盖的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的外周均设置有往外延伸的弹性臂,所述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均罩设于相应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的外周,所述弹性臂卡于相应第一防松外盖或第二防松外盖的内壁面,以防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从相应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上脱出,通过弹性臂的结构设计,提高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与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防止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脱出,从而分别形成对螺母和螺栓头的锁固,起到螺栓防拆卸的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均设置有往内延伸的第一弹性卡扣,所述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的外周向均设置有第一环形凸部,所述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均罩设于相应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的外周,所述第一弹性卡扣卡设于第一环形凸部上,以防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从相应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上脱出,其结构设计巧妙,通过第一弹性卡扣与第一环形凸部的结构设计,提高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与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防止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脱出,从而分别形成对螺母和螺栓头的锁固,起到螺栓防拆卸的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均设置有往内延伸的第二弹性卡扣,所述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的外周向均设置有第二环形凸部,所述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均嵌设于相应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的内部,所述第二弹性卡扣卡设于第二环形凸部上,以防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从相应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上脱出,其结构设计巧妙,通过第二弹性卡扣与第二环形凸部的结构设计,提高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与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防止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脱出,从而分别形成对螺母和螺栓头的锁固,起到螺栓防拆卸的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均设置有往外延伸的第三弹性卡扣,所述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的内周向均设置有第三环形凸部,所述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均嵌设于相应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的内部,所述第三弹性卡扣卡设于第三环形凸部上,以防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从相应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上脱出,其结构设计巧妙,通过第三弹性卡扣与第三环形凸部的结构设计,提高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与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防止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脱出,从而分别形成对螺母和螺栓头的锁固,起到螺栓防拆卸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与螺栓和螺母之间的结构设计与配合,所述螺栓头的外表面分别卡接有第一防松外盖和第一防松内盖,所述螺母的外表面分别卡接有第二防松外盖和第二防松内盖,利用第一防松外盖、第一防松内盖与螺栓头和第二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内盖与螺母的配合,从而起到螺栓防拆卸的作用,其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截面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截面图;
图7是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三的分解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三的截面图;
图10是图9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四的分解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四的截面图;
图13是图12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螺栓 101、螺栓头
102、螺纹段 11、第一防松盖组件
111、第一防松外盖 112、第一防松内盖
113、第一避让孔 30、弹性臂
20、螺母 21、第二防松盖组件
211、第二防松外盖 212、第二防松内盖
213、贯通孔 214、第二避让孔
40、第一弹性卡扣 50、第一环形凸部
60、第二弹性卡扣 70、第二环形凸部
80、第三弹性卡扣 90、第三环形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1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多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 “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或者正常佩戴使用时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如图1至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具体结构。
一种螺丝防拆装置,包括有螺栓10和螺母20。
所述螺栓10具有螺栓头101和连接于螺栓头101一端的螺纹段102,所述螺母20螺纹连接于螺纹段102上;所述螺栓头101上安装有第一防松盖组件11,所述第一防松盖组件11包括有第一防松外盖111和第一防松内盖112,所述第一防松内盖112具有第一避让孔113,所述第一防松内盖112罩设于螺栓头101的内端,所述螺纹段102穿过第一避让孔113,所述第一防松外盖111罩设于螺栓头101的外端并卡接于第一防松内盖112上;
所述螺母20上安装有第二防松盖组件21,所述第二防松盖组件21包括第二防松外盖211和第二防松内盖212,所述第二防松外盖211具有贯通孔213,所述螺纹段102穿过贯通孔213伸出第二防松外盖211外,其结构设计简单,螺纹段102穿过第二防松外盖211外形成螺栓10与第二防松外盖211的连接。所述第二防松内盖212具有第二避让孔214,所述第二防松内盖212罩设于螺母20的内端,所述螺纹段102穿过第二避让孔214,所述第二防松外盖211罩设于螺母20的外端并卡接于第二防松内盖212上。
所述第一防松内盖112、第二防松内盖212的外周均设置有往外延伸的弹性臂30,所述第一防松外盖111、第二防松外盖211均罩设于相应第一防松内盖112、第二防松内盖212的外周,所述弹性臂30卡于相应第一防松外盖111或第二防松外盖211的内壁面,以防第一防松外盖111、第二防松外盖211从相应第一防松内盖112、第二防松内盖212上脱出,通过弹性臂30的结构设计,提高第一防松内盖112、第二防松内盖212与第一防松外盖111、第二防松外盖211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防止第一防松外盖111、第二防松外盖211脱出,从而分别形成对螺母20和螺栓头101的锁固,起到螺栓防拆卸的作用。
请参照图5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具体结构,实施例二的具体结构与前述实施例一的具体结构基本相同,其主要不同在于:
所述第一防松外盖111、第二防松外盖211均设置有往内延伸的第一弹性卡扣40,所述第一防松内盖112、第二防松内盖212的外周向均设置有第一环形凸部50,所述第一防松外盖111、第二防松外盖211均罩设于相应第一防松内盖112、第二防松内盖212的外周,所述第一弹性卡扣40卡设于第一环形凸部50上,以防第一防松外盖111、第二防松外盖211从相应第一防松内盖112、第二防松内盖212上脱出,其结构设计巧妙,通过第一弹性卡扣40与第一环形凸部50的结构设计,提高第一防松外盖111、第二防松外盖211与第一防松内盖112、第二防松内盖212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防止第一防松外盖111、第二防松外盖211脱出,从而分别形成对螺母20和螺栓头101的锁固,起到螺栓防拆卸的作用。
请参照图8至图10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三的具体结构,实施例三的具体结构与前述实施例一的具体结构基本相同,其主要不同在于:
所述第一防松内盖112、第二防松内盖212均设置有往内延伸的第二弹性卡扣60,所述第一防松外盖111、第二防松外盖211的外周向均设置有第二环形凸部70,所述第一防松外盖111、第二防松外盖211均嵌设于相应第一防松内盖112、第二防松内盖212的内部,所述第二弹性卡扣60卡设于第二环形凸部70上,以防第一防松外盖111、第二防松外盖211从相应第一防松内盖112、第二防松内盖212上脱出,其结构设计巧妙,通过第二弹性卡扣60与第二环形凸部70的结构设计,提高第一防松外盖111、第二防松外盖211与第一防松内盖112、第二防松内盖212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防止第一防松外盖111、第二防松外盖211脱出,从而分别形成对螺母20和螺栓头101的锁固,起到螺栓防拆卸的作用。
请参照图11至图1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四的具体结构,实施例四的具体结构与前述实施例一的具体结构基本相同,其主要不同在于:
所述第一防松外盖111、第二防松外盖211均设置有往外延伸的第三弹性卡扣80,所述第一防松内盖112、第二防松内盖212的内周向均设置有第三环形凸部90,所述第一防松外盖111、第二防松外盖211均嵌设于相应第一防松内盖112、第二防松内盖212的内部,所述第三弹性卡扣80卡设于第三环形凸部90上,以防第一防松外盖111、第二防松外盖211从相应第一防松内盖112、第二防松内盖212上脱出,其结构设计巧妙,通过第三弹性卡扣80与第三环形凸部90的结构设计,提高第一防松外盖111、第二防松外盖211与第一防松内盖112、第二防松内盖212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防止第一防松外盖111、第二防松外盖211脱出,从而分别形成对螺母20和螺栓头101的锁固,起到螺栓防拆卸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与螺栓和螺母之间的结构设计与配合,所述螺栓头的外表面分别卡接有第一防松外盖和第一防松内盖,所述螺母的外表面分别卡接有第二防松外盖和第二防松内盖,利用第一防松外盖、第一防松内盖与螺栓头和第二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内盖与螺母的配合,从而起到螺栓防拆卸的作用,其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螺丝防拆装置,包括有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具有螺栓头和连接于螺栓头一端的螺纹段,所述螺母螺纹连接于螺纹段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栓头上安装有第一防松盖组件,所述第一防松盖组件包括有第一防松外盖和第一防松内盖,所述第一防松内盖具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防松内盖罩设于螺栓头的内端,所述螺纹段穿过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防松外盖罩设于螺栓头的外端并卡接于第一防松内盖上;
所述螺母上安装有第二防松盖组件,所述第二防松盖组件包括第二防松外盖和第二防松内盖,所述第二防松内盖具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二防松内盖罩设于螺母的内端,所述螺纹段穿过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二防松外盖罩设于螺母的外端并卡接于第二防松内盖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防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松外盖具有贯通孔,所述螺纹段穿过贯通孔伸出第二防松外盖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防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的外周均设置有往外延伸的弹性臂,所述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均罩设于相应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的外周,所述弹性臂卡于相应第一防松外盖或第二防松外盖的内壁面,以防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从相应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上脱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防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均设置有往内延伸的第一弹性卡扣,所述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的外周向均设置有第一环形凸部,所述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均罩设于相应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的外周,所述第一弹性卡扣卡设于第一环形凸部上,以防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从相应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上脱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防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均设置有往内延伸的第二弹性卡扣,所述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的外周向均设置有第二环形凸部,所述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均嵌设于相应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的内部,所述第二弹性卡扣卡设于第二环形凸部上,以防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从相应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上脱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防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均设置有往外延伸的第三弹性卡扣,所述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的内周向均设置有第三环形凸部,所述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均嵌设于相应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的内部,所述第三弹性卡扣卡设于第三环形凸部上,以防第一防松外盖、第二防松外盖从相应第一防松内盖、第二防松内盖上脱出。
CN202222286334.2U 2022-08-30 2022-08-30 螺丝防拆装置 Active CN218093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86334.2U CN218093855U (zh) 2022-08-30 2022-08-30 螺丝防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86334.2U CN218093855U (zh) 2022-08-30 2022-08-30 螺丝防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3855U true CN218093855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48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86334.2U Active CN218093855U (zh) 2022-08-30 2022-08-30 螺丝防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38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34506B1 (en) Bicycle handlebar stem and front fork mounting arrangement
US7713012B2 (en) License plate fastener
EP2014934B1 (en) Lock nut
CN112032178A (zh) 防松螺栓螺母
US9051962B2 (en) Fastener
CN208294913U (zh) 一种永不松动的螺栓和螺母紧固组件
CN218093855U (zh) 螺丝防拆装置
CN215720126U (zh) 一种新型螺母防松组合垫片
CN105757105A (zh) 一种多功能的连接件
CN210623336U (zh) 一种防盗螺丝钉
CN205244089U (zh) 用于雪地车的带凸起螺母
CN212717585U (zh) 防松螺栓螺母
CN210779271U (zh) 一种拉绳解锁防呆连接器
CN210830100U (zh) 一种弹性形变锁紧螺母
CN211398193U (zh) 一种带梯形止转槽的螺栓结构
CN213628390U (zh) 一种防水防松型手动紧固件
CN209724900U (zh) 一种家具连接锁紧扣件
CN214533948U (zh) 一种密封安全型六角螺母
CN215257327U (zh) 一种车用分体式防盗螺钉
CN220849179U (zh) 一种门锁锁盖结构
CN215567037U (zh) 一种紧固防松型连接件
CN213628393U (zh) 一种密封防松型紧固件
CN220910191U (zh) 一种耐腐蚀螺栓
CN218760758U (zh) 椅背模块化拆装结构
CN218494004U (zh) 螺丝防拆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