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1272U - 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091272U CN218091272U CN202222469175.XU CN202222469175U CN218091272U CN 218091272 U CN218091272 U CN 218091272U CN 202222469175 U CN202222469175 U CN 202222469175U CN 218091272 U CN218091272 U CN 2180912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choring
- welded
- fixing unit
- plates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4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1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1715 photosynthesis, light harves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其涉及建筑工程的结构抗震技术领域,其能设置于房屋的框架结构中,所述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一体化浇筑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上;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固定机构上;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框架结构的上侧和所述框架结构的下侧,以使所述支撑机构用于给所述框架结构提供支撑力。本实用新型的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能满足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要求,且能实现耗能构件的快速安装和更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的结构抗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为保证建筑能承受地震能量而不发生严重破坏甚至倒塌,目前会采用屈曲约束支撑作为消能减震构件,其与建筑的框架结构连接形成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体系。通常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是通过屈曲约束支撑的屈服耗能实现三水准、两阶段的设防目标,即在多遇地震下,屈曲约束支撑和框架结构均处于弹性阶段,实现小震不坏的设防目标;在设防地震下,屈曲约束支撑进入屈服耗能阶段,框架结构个别部位出现塑形变形,震后更换耗能支撑和简单维修主体结构即可恢复使用功能,实现中震可修的设防目标;在罕遇地震下,屈曲约束支撑和框架结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塑形变形,通过抗震构造措施,合理地控制塑性铰出现部位及顺序,实现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
然而目前的屈曲约束支撑结构一般通过连接板与裸露在混凝土外的预埋板焊接实现与主体结构的锚固连接,屈曲约束支撑则通过对接焊缝连接、高强螺栓连接、或销轴连接等形式与连接板连接完成安装。上述安装方法现场焊接作业量大,焊接质量难以保证。此外,考虑地震灾害的随机性和难以预测性,当地震烈度过大时,连接板可能会破坏严重,需要更换。现有结构无法实现屈曲约束支撑的快速更换,并且切割和重新焊接会导致大量残余应力,对连接受力和屈曲约束支撑性能发挥存在较大的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能满足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要求,且能实现耗能构件快速安装和更换的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其能设置于房屋的框架结构中,所述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包括: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一体化浇筑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上;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固定机构上;
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框架结构的上侧和所述框架结构的下侧,以使所述支撑机构用于给所述框架结构提供支撑力。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结构至少包括第一横梁、位于所述第一横梁的下侧的第二横梁、位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的第一钢筋混凝土柱、及位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柱的右侧的第二钢筋混凝土柱;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第一连接单元,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梁的中部;
第二连接单元,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柱与所述第二横梁的连接处;
第三连接单元,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柱与所述第二横梁的连接处;
所述支撑单元包括:
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上;
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三连接单元上;
其中,在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之间产生相对水平变形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能产生轴向变形,以使所述支撑机构用于给所述框架结构提供支撑力。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
第一固定单元,其一体化浇筑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上,所述第一固定单元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横梁的上端面平齐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单元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横梁的下端面平齐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单元上具有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一锚固孔;
第二固定单元,其一体化浇筑设置在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柱上,且靠近所述第二横梁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单元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柱的外侧面平齐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单元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柱的内侧面平齐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单元上具有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二锚固孔;
第三固定单元,其一体化浇筑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梁上,且靠近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柱设置,所述第三固定单元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横梁的上端面平齐设置,所述第三固定单元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横梁的下端面平齐设置,所述第三固定单元上具有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三锚固孔;
第四固定单元,其一体化浇筑设置在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柱上,且靠近所述第二横梁设置,所述第四固定单元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柱的外侧面平齐设置,所述第四固定单元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柱的内侧面平齐设置,所述第四固定单元上具有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四锚固孔;
第五固定单元,其一体化浇筑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梁上,且靠近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柱设置,所述第五固定单元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横梁的上端面平齐设置,所述第五固定单元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横梁的下端面平齐设置,所述第五固定单元上具有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五锚固孔。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包括:
两个第一锚固板,两个所述第一锚固板上对应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一锚固孔;
多个第一加强肋板,多个所述第一加强肋板间隔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锚固板之间,所述第一加强肋板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第一锚固板上;
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一锚固管,所述第一锚固管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第一锚固板上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锚固孔处;
多个第一抗剪键,多个所述第一抗剪键间隔焊接在多个所述第一加强肋板上。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
第一连接板,其抵设在所述第一固定单元的下端面上,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宽度与所述第一横梁的下端面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形成有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一固定孔,所述螺栓能穿设在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锚固孔、及所述第一锚固管中,以使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单元上;
第一竖直加强肋板,其焊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端面上,所述第一竖直加强肋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垂直,所述第一竖直加强肋板的下端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一安装缺口和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二安装缺口;
多个第一侧向加强肋板,多个所述第一侧向加强肋板间隔分布的焊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端面及所述第一竖直加强肋板的侧面上,所述第一侧向加强肋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及所述第一竖直加强肋板相垂直;
第一横向加强肋板,其焊接于所述第一竖直加强肋板的下端面及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侧向加强肋板的下端面上,所述第一横向加强肋板与所述第一竖直加强肋板及多个所述第一侧向加强肋板相垂直;
多个第一安装肋板,多个所述第一安装肋板焊接于所述第一竖直加强肋板的侧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缺口处和所述第二安装缺口处,所述第一安装肋板与所述第一竖直加强肋板相垂直。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单元包括:
两个第二锚固板,两个所述第二锚固板上对应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二锚固孔;
多个第二加强肋板,多个所述第二加强肋板间隔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锚固板之间,所述第二加强肋板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第二锚固板上;
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二锚固管,所述第二锚固管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第二锚固板上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二锚固孔处;
多个第二抗剪键,多个所述第二抗剪键间隔焊接在多个所述第二加强肋板上;
所述第三固定单元包括:
两个第三锚固板,两个所述第三锚固板上对应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三锚固孔;
多个第三加强肋板,多个所述第三加强肋板间隔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三锚固板之间,所述第三加强肋板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第三锚固板上;
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三锚固管,所述第三锚固管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第三锚固板上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三锚固孔处;
多个第三抗剪键,多个所述第三抗剪键间隔焊接在多个所述第三加强肋板上;
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包括:
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呈弯折设置,且抵设在所述第二固定单元的内侧面及所述第三固定单元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宽度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柱的内侧面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形成有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二固定孔,所述螺栓能穿设在所述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锚固孔、所述第二锚固管、所述第三锚固孔、及所述第三锚固管中,以使所述第二连接单元通过多个螺栓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单元和所述第三固定单元上;
第二竖直加强肋板,其焊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二竖直加强肋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垂直,所述第二竖直加强肋板的上端的内侧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三安装缺口;
多个第二侧向加强肋板,多个所述第二侧向加强肋板间隔分布的焊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侧面及所述第二竖直加强肋板的侧面上,所述第二侧向加强肋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及所述第二竖直加强肋板相垂直;
多个第二安装肋板,多个所述第二安装肋板焊接于所述第二竖直加强肋板的侧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三安装缺口处,所述第二安装肋板与所述第二竖直加强肋板相垂直。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
第一支撑棒体;
多个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支撑棒体的一端通过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安装板焊接在所述第一竖直加强肋板及多个所述第一安装肋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棒体的另一端通过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安装板焊接在所述第二竖直加强肋板及多个所述第二安装肋板上,以使所述第一支撑棒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二连接单元给所述框架结构提供支撑力。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固定单元包括:
两个第四锚固板,两个所述第四锚固板上对应形成有多个所述第四锚固孔;
多个第四加强肋板,多个所述第四加强肋板间隔设置在两个所述第四锚固板之间,所述第四加强肋板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第四锚固板上;
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四锚固管,所述第四锚固管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第四锚固板上对应的两个所述第四锚固孔处;
多个第四抗剪键,多个所述第四抗剪键间隔焊接在多个所述第四加强肋板上;
所述第五固定单元包括:
两个第五锚固板,两个所述第五锚固板上对应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五锚固孔;
多个第五加强肋板,多个所述第五加强肋板间隔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五锚固板之间,所述第五加强肋板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第五锚固板上;
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五锚固管,所述第五锚固管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第五锚固板上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五锚固孔处;
多个第五抗剪键,多个所述第五抗剪键间隔焊接在多个所述第五加强肋板上;
所述第三连接单元包括:
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呈弯折设置,且抵设在所述第四固定单元的内侧面及所述第五固定单元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宽度与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柱的内侧面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三连接板上形成有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三固定孔,所述螺栓能穿设在所述第三固定孔、所述第四锚固孔、所述第四锚固管、所述第五锚固孔、及所述第五锚固管中,以使所述第三连接单元通过多个螺栓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四固定单元和所述第五固定单元上;
第三竖直加强肋板,其焊接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三竖直加强肋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相垂直,所述第三竖直加强肋板的上端的内侧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四安装缺口;
多个第三侧向加强肋板,多个所述第三侧向加强肋板间隔分布的焊接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内侧面及所述第三竖直加强肋板的侧面上,所述第三侧向加强肋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及所述第三竖直加强肋板相垂直;
多个第三安装肋板,多个所述第三安装肋板焊接于所述第三竖直加强肋板的侧面上,且位于所述第四安装缺口处,所述第三安装肋板与所述第三竖直加强肋板相垂直。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
第二支撑棒体;
多个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支撑棒体的一端通过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安装板焊接在所述第一竖直加强肋板及多个所述第一安装肋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棒体的另一端通过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安装板焊接在所述第三竖直加强肋板及多个所述第三安装肋板上,以使所述第二支撑棒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三连接单元给所述框架结构提供支撑力。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制成所述第一支撑棒体和所述第二支撑棒体的材料至少包括Q235钢。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通过支撑机构可拆卸的连接在固定机构上,能使支撑机构通过固定结构给房屋的框架结构提供支撑力,以辅助建筑抵抗地震的影响,且能使地震产生能量被支撑单元缓冲吸收,进一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控制主体结构的损伤程度,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在地震过后,还可通过拆卸更换支撑机构的方式,实现结构功能的可维持、可恢复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的第一固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的第一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的第二固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的第三固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的第二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的第四固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的第五固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的第三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其能设置于房屋的框架结构中,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包括:固定机构1,固定机构1一体化浇筑设置在框架结构上;支撑机构2,支撑机构2可拆卸的连接在固定机构1上;其中,支撑机构2包括支撑单元24,支撑单元2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框架结构的上侧和框架结构的下侧,以使支撑机构2用于给框架结构提供支撑力。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以下对其具体结构及连接关系等进行进一步说明,其中: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框架结构至少包括第一横梁31、位于第一横梁31的下侧的第二横梁32、位于第一横梁31和第二横梁32之间的第一钢筋混凝土柱33、及位于第一横梁31和第二横梁32之间且位于第一钢筋混凝土柱33的右侧的第二钢筋混凝土柱34;支撑机构2包括:第一连接单元21,其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一横梁31的中部;第二连接单元22,其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一钢筋混凝土柱33与第二横梁32的连接处;第三连接单元23,其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二钢筋混凝土柱34与第二横梁32的连接处;支撑单元24包括:第一支撑件241,第一支撑件241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连接单元21和第二连接单元22上;第二支撑件242,第二支撑件24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连接单元21和第三连接单元23上;其中,在第一横梁31与第二横梁32之间产生相对水平变形的状态下,第一支撑件241和第二支撑件242能产生轴向变形,以使支撑机构2用于给框架结构提供支撑力。
请一并参阅图2、图4、图5、图7及图8所示,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固定机构1包括:第一固定单元11,其一体化浇筑设置在第一横梁31上,第一固定单元11的上端面与第一横梁31的上端面平齐设置,第一固定单元11的下端面与第一横梁31的下端面平齐设置,第一固定单元11上具有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一锚固孔115;第二固定单元12,其一体化浇筑设置在第一钢筋混凝土柱33上,且靠近第二横梁32设置,第二固定单元12的外侧面与第一钢筋混凝土柱33的外侧面平齐设置,第二固定单元12的内侧面与第一钢筋混凝土柱33的内侧面平齐设置,第二固定单元12上具有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二锚固孔125;第三固定单元13,其一体化浇筑设置在第二横梁32上,且靠近第一钢筋混凝土柱33设置,第三固定单元13的上端面与第二横梁32的上端面平齐设置,第三固定单元13的下端面与第二横梁32的下端面平齐设置,第三固定单元13上具有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三锚固孔135;第四固定单元14,其一体化浇筑设置在第二钢筋混凝土柱34上,且靠近第二横梁32设置,第四固定单元14的外侧面与第二钢筋混凝土柱34的外侧面平齐设置,第四固定单元14的内侧面与第二钢筋混凝土柱34的内侧面平齐设置,第四固定单元14上具有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四锚固孔145;第五固定单元15,其一体化浇筑设置在第二横梁32上,且靠近第二钢筋混凝土柱34设置,第五固定单元15的上端面与第二横梁32的上端面平齐设置,第五固定单元15的下端面与第二横梁32的下端面平齐设置,第五固定单元15上具有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五锚固孔155。
请参阅图2所示,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单元11包括:两个第一锚固板111,两个第一锚固板111上对应形成有多个第一锚固孔115;多个第一加强肋板112,多个第一加强肋板112间隔设置在两个第一锚固板111之间,第一加强肋板11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第一锚固板111上;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一锚固管113,第一锚固管113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第一锚固板111上对应的两个第一锚固孔115处;多个第一抗剪键114,多个第一抗剪键114间隔焊接在多个第一加强肋板112上。
请参阅图3所示,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单元21包括:第一连接板211,其抵设在第一固定单元11的下端面上,第一连接板211的宽度与第一横梁31的下端面的宽度相同,第一连接板211上形成有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一固定孔212,螺栓能穿设在第一固定孔212、第一锚固孔115、及第一锚固管113中,以使第一连接单元21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一固定单元11上;第一竖直加强肋板213,其焊接于第一连接板211的下端面上,第一竖直加强肋板213与第一连接板211相垂直,第一竖直加强肋板213的下端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一支撑件241的第一安装缺口41和用于安装第二支撑件242的第二安装缺口42;多个第一侧向加强肋板214,多个第一侧向加强肋板214间隔分布的焊接于第一连接板211的下端面及第一竖直加强肋板213的侧面上,第一侧向加强肋板214与第一连接板211及第一竖直加强肋板213相垂直;第一横向加强肋板215,其焊接于第一竖直加强肋板213的下端面及至少部分的第一侧向加强肋板214的下端面上,第一横向加强肋板215与第一竖直加强肋板213及多个第一侧向加强肋板214相垂直;多个第一安装肋板216,多个第一安装肋板216焊接于第一竖直加强肋板213的侧面上,且位于第一安装缺口41处和第二安装缺口42处,第一安装肋板216与第一竖直加强肋板213相垂直。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单元12包括:两个第二锚固板121,两个第二锚固板121上对应形成有多个第二锚固孔125;多个第二加强肋板122,多个第二加强肋板122间隔设置在两个第二锚固板121之间,第二加强肋板12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第二锚固板121上;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二锚固管123,第二锚固管123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第二锚固板121上对应的两个第二锚固孔125处;多个第二抗剪键124,多个第二抗剪键124间隔焊接在多个第二加强肋板122上;第三固定单元13包括:两个第三锚固板131,两个第三锚固板131上对应形成有多个第三锚固孔135;多个第三加强肋板132,多个第三加强肋板132间隔设置在两个第三锚固板131之间,第三加强肋板13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第三锚固板131上;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三锚固管133,第三锚固管133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第三锚固板131上对应的两个第三锚固孔135处;多个第三抗剪键134,多个第三抗剪键134间隔焊接在多个第三加强肋板132上;第二连接单元22包括:第二连接板221,第二连接板221呈弯折设置,且抵设在第二固定单元12的内侧面及第三固定单元13的上端面上,第二连接板221的宽度与第一钢筋混凝土柱33的内侧面的宽度相同,第二连接板221上形成有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二固定孔222,螺栓能穿设在第二固定孔222、第二锚固孔125、第二锚固管123、第三锚固孔135、及第三锚固管133中,以使第二连接单元22通过多个螺栓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二固定单元12和第三固定单元13上;第二竖直加强肋板223,其焊接于第二连接板221的内侧面上,第二竖直加强肋板223与第二连接板221相垂直,第二竖直加强肋板223的上端的内侧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一支撑件241的第三安装缺口43;多个第二侧向加强肋板224,多个第二侧向加强肋板224间隔分布的焊接于第二连接板221的内侧面及第二竖直加强肋板223的侧面上,第二侧向加强肋板224与第二连接板221及第二竖直加强肋板223相垂直;多个第二安装肋板225,多个第二安装肋板225焊接于第二竖直加强肋板223的侧面上,且位于第三安装缺口43处,第二安装肋板225与第二竖直加强肋板223相垂直。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41包括:第一支撑棒体;多个第一安装板,第一支撑棒体的一端通过至少部分的第一安装板焊接在第一竖直加强肋板213及多个第一安装肋板216上,第一支撑棒体的另一端通过至少部分的第一安装板焊接在第二竖直加强肋板223及多个第二安装肋板225上,以使第一支撑棒体通过第一连接单元21和第二连接单元22给框架结构提供支撑力。
请参阅图7至图9所示,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四固定单元14包括:两个第四锚固板141,两个第四锚固板141上对应形成有多个第四锚固孔145;多个第四加强肋板142,多个第四加强肋板142间隔设置在两个第四锚固板141之间,第四加强肋板14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第四锚固板141上;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四锚固管143,第四锚固管143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第四锚固板141上对应的两个第四锚固孔145处;多个第四抗剪键144,多个第四抗剪键144间隔焊接在多个第四加强肋板142上;第五固定单元15包括:两个第五锚固板151,两个第五锚固板151上对应形成有多个第五锚固孔155;多个第五加强肋板152,多个第五加强肋板152间隔设置在两个第五锚固板151之间,第五加强肋板15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第五锚固板151上;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五锚固管153,第五锚固管153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第五锚固板151上对应的两个第五锚固孔155处;多个第五抗剪键154,多个第五抗剪键154间隔焊接在多个第五加强肋板152上;第三连接单元23包括:第三连接板231,第三连接板231呈弯折设置,且抵设在第四固定单元14的内侧面及第五固定单元15的上端面上,第三连接板231的宽度与第二钢筋混凝土柱34的内侧面的宽度相同,第三连接板231上形成有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三固定孔232,螺栓能穿设在第三固定孔232、第四锚固孔145、第四锚固管143、第五锚固孔155、及第五锚固管153中,以使第三连接单元23通过多个螺栓可拆卸的连接在第四固定单元14和第五固定单元15上;第三竖直加强肋板233,其焊接于第三连接板231的内侧面上,第三竖直加强肋板233与第三连接板231相垂直,第三竖直加强肋板233的上端的内侧形成有用于安装第二支撑件242的第四安装缺口44;多个第三侧向加强肋板234,多个第三侧向加强肋板234间隔分布的焊接于第三连接板231的内侧面及第三竖直加强肋板233的侧面上,第三侧向加强肋板234与第三连接板231及第三竖直加强肋板233相垂直;多个第三安装肋板235,多个第三安装肋板235焊接于第三竖直加强肋板233的侧面上,且位于第四安装缺口44处,第三安装肋板235与第三竖直加强肋板233相垂直。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242包括:第二支撑棒体;多个第二安装板,第二支撑棒体的一端通过至少部分的第二安装板焊接在第一竖直加强肋板213及多个第一安装肋板216上,第二支撑棒体的另一端通过至少部分的第二安装板焊接在第三竖直加强肋板233及多个第三安装肋板235上,以使第二支撑棒体通过第一连接单元21和第三连接单元23给框架结构提供支撑力。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制成第一支撑棒体和第二支撑棒体的材料至少包括Q235钢。
基于以上结构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施例的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通过支撑机构2可拆卸的连接在固定机构1上,能使支撑机构2通过固定结构给房屋的框架结构提供支撑力,以辅助建筑抵抗地震的影响;
2.本实施例的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通过支撑机构2的支撑单元24连接在房屋的框架结构中,能使地震产生能量被支撑单元24缓冲吸收,进一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控制主体结构的损伤程度;
3.本实施例的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通过多个连接单元和固定单元的可拆卸连接,在地震过后,还可通过拆卸更换支撑机构2的方式,实现结构功能的可维持、可恢复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其能设置于房屋的框架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包括: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一体化浇筑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上;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固定机构上;
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框架结构的上侧和所述框架结构的下侧,以使所述支撑机构用于给所述框架结构提供支撑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至少包括第一横梁、位于所述第一横梁的下侧的第二横梁、位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的第一钢筋混凝土柱、及位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柱的右侧的第二钢筋混凝土柱;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第一连接单元,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梁的中部;
第二连接单元,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柱与所述第二横梁的连接处;
第三连接单元,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柱与所述第二横梁的连接处;
所述支撑单元包括:
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上;
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三连接单元上;
其中,在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之间产生相对水平变形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能产生轴向变形,以使所述支撑机构用于给所述框架结构提供支撑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
第一固定单元,其一体化浇筑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上,所述第一固定单元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横梁的上端面平齐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单元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横梁的下端面平齐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单元上具有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一锚固孔;
第二固定单元,其一体化浇筑设置在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柱上,且靠近所述第二横梁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单元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柱的外侧面平齐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单元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柱的内侧面平齐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单元上具有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二锚固孔;
第三固定单元,其一体化浇筑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梁上,且靠近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柱设置,所述第三固定单元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横梁的上端面平齐设置,所述第三固定单元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横梁的下端面平齐设置,所述第三固定单元上具有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三锚固孔;
第四固定单元,其一体化浇筑设置在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柱上,且靠近所述第二横梁设置,所述第四固定单元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柱的外侧面平齐设置,所述第四固定单元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柱的内侧面平齐设置,所述第四固定单元上具有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四锚固孔;
第五固定单元,其一体化浇筑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梁上,且靠近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柱设置,所述第五固定单元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横梁的上端面平齐设置,所述第五固定单元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横梁的下端面平齐设置,所述第五固定单元上具有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五锚固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包括:
两个第一锚固板,两个所述第一锚固板上对应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一锚固孔;
多个第一加强肋板,多个所述第一加强肋板间隔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锚固板之间,所述第一加强肋板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第一锚固板上;
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一锚固管,所述第一锚固管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第一锚固板上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锚固孔处;
多个第一抗剪键,多个所述第一抗剪键间隔焊接在多个所述第一加强肋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
第一连接板,其抵设在所述第一固定单元的下端面上,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宽度与所述第一横梁的下端面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形成有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一固定孔,所述螺栓能穿设在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锚固孔、及所述第一锚固管中,以使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单元上;
第一竖直加强肋板,其焊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端面上,所述第一竖直加强肋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垂直,所述第一竖直加强肋板的下端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一安装缺口和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二安装缺口;
多个第一侧向加强肋板,多个所述第一侧向加强肋板间隔分布的焊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端面及所述第一竖直加强肋板的侧面上,所述第一侧向加强肋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及所述第一竖直加强肋板相垂直;
第一横向加强肋板,其焊接于所述第一竖直加强肋板的下端面及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侧向加强肋板的下端面上,所述第一横向加强肋板与所述第一竖直加强肋板及多个所述第一侧向加强肋板相垂直;
多个第一安装肋板,多个所述第一安装肋板焊接于所述第一竖直加强肋板的侧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缺口处和所述第二安装缺口处,所述第一安装肋板与所述第一竖直加强肋板相垂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单元包括:
两个第二锚固板,两个所述第二锚固板上对应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二锚固孔;
多个第二加强肋板,多个所述第二加强肋板间隔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锚固板之间,所述第二加强肋板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第二锚固板上;
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二锚固管,所述第二锚固管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第二锚固板上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二锚固孔处;
多个第二抗剪键,多个所述第二抗剪键间隔焊接在多个所述第二加强肋板上;
所述第三固定单元包括:
两个第三锚固板,两个所述第三锚固板上对应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三锚固孔;
多个第三加强肋板,多个所述第三加强肋板间隔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三锚固板之间,所述第三加强肋板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第三锚固板上;
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三锚固管,所述第三锚固管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第三锚固板上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三锚固孔处;
多个第三抗剪键,多个所述第三抗剪键间隔焊接在多个所述第三加强肋板上;
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包括:
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呈弯折设置,且抵设在所述第二固定单元的内侧面及所述第三固定单元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宽度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柱的内侧面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形成有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二固定孔,所述螺栓能穿设在所述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锚固孔、所述第二锚固管、所述第三锚固孔、及所述第三锚固管中,以使所述第二连接单元通过多个螺栓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单元和所述第三固定单元上;
第二竖直加强肋板,其焊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二竖直加强肋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垂直,所述第二竖直加强肋板的上端的内侧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三安装缺口;
多个第二侧向加强肋板,多个所述第二侧向加强肋板间隔分布的焊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侧面及所述第二竖直加强肋板的侧面上,所述第二侧向加强肋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及所述第二竖直加强肋板相垂直;
多个第二安装肋板,多个所述第二安装肋板焊接于所述第二竖直加强肋板的侧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三安装缺口处,所述第二安装肋板与所述第二竖直加强肋板相垂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
第一支撑棒体;
多个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支撑棒体的一端通过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安装板焊接在所述第一竖直加强肋板及多个所述第一安装肋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棒体的另一端通过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安装板焊接在所述第二竖直加强肋板及多个所述第二安装肋板上,以使所述第一支撑棒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二连接单元给所述框架结构提供支撑力。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固定单元包括:
两个第四锚固板,两个所述第四锚固板上对应形成有多个所述第四锚固孔;
多个第四加强肋板,多个所述第四加强肋板间隔设置在两个所述第四锚固板之间,所述第四加强肋板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第四锚固板上;
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四锚固管,所述第四锚固管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第四锚固板上对应的两个所述第四锚固孔处;
多个第四抗剪键,多个所述第四抗剪键间隔焊接在多个所述第四加强肋板上;
所述第五固定单元包括:
两个第五锚固板,两个所述第五锚固板上对应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五锚固孔;
多个第五加强肋板,多个所述第五加强肋板间隔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五锚固板之间,所述第五加强肋板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第五锚固板上;
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五锚固管,所述第五锚固管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第五锚固板上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五锚固孔处;
多个第五抗剪键,多个所述第五抗剪键间隔焊接在多个所述第五加强肋板上;
所述第三连接单元包括:
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呈弯折设置,且抵设在所述第四固定单元的内侧面及所述第五固定单元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宽度与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柱的内侧面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三连接板上形成有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三固定孔,所述螺栓能穿设在所述第三固定孔、所述第四锚固孔、所述第四锚固管、所述第五锚固孔、及所述第五锚固管中,以使所述第三连接单元通过多个螺栓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四固定单元和所述第五固定单元上;
第三竖直加强肋板,其焊接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三竖直加强肋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相垂直,所述第三竖直加强肋板的上端的内侧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四安装缺口;
多个第三侧向加强肋板,多个所述第三侧向加强肋板间隔分布的焊接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内侧面及所述第三竖直加强肋板的侧面上,所述第三侧向加强肋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及所述第三竖直加强肋板相垂直;
多个第三安装肋板,多个所述第三安装肋板焊接于所述第三竖直加强肋板的侧面上,且位于所述第四安装缺口处,所述第三安装肋板与所述第三竖直加强肋板相垂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
第二支撑棒体;
多个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支撑棒体的一端通过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安装板焊接在所述第一竖直加强肋板及多个所述第一安装肋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棒体的另一端通过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安装板焊接在所述第三竖直加强肋板及多个所述第三安装肋板上,以使所述第二支撑棒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三连接单元给所述框架结构提供支撑力。
10.如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第一支撑棒体和所述第二支撑棒体的材料至少包括Q235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469175.XU CN218091272U (zh) | 2022-09-19 | 2022-09-19 | 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469175.XU CN218091272U (zh) | 2022-09-19 | 2022-09-19 | 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091272U true CN218091272U (zh) | 2022-12-20 |
Family
ID=84453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469175.XU Active CN218091272U (zh) | 2022-09-19 | 2022-09-19 | 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091272U (zh) |
-
2022
- 2022-09-19 CN CN202222469175.XU patent/CN21809127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538898B (zh) | 一种自复位剪切-约束屈曲型损伤可控装配式梁柱节点 | |
CN205776734U (zh) |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结构 | |
CN108978868A (zh) | 一种可更换剪切型耗能梁段-钢深梁连接结构及安装方法 | |
CN108468378B (zh) | 一种混凝土结构预制装配式节点 | |
CN218541647U (zh) | 带有抗震加固装置的框架结构 | |
CN111749327A (zh) |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耗能连接键 | |
CN112942681A (zh) | 一种地震后可快速更换的装配式桁架混凝土梁 | |
CN115653084A (zh) | 一种可恢复的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 |
CN109235772B (zh) | 装配式防屈曲钢板耗能连梁及其装配方法 | |
CN208830474U (zh) | 一种可更换剪切型耗能梁段-钢深梁连接结构 | |
CN110778020A (zh) | 一种可更换rc框架梁柱节点 | |
CN110644806A (zh) | 一种既有结构外设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耗能支撑加固的结构 | |
CN106978908B (zh) | 带剪切软钢阻尼器的内嵌预应力装配式框架加固结构 | |
CN212427517U (zh) | 一种基于sma隅撑的钢框架结构 | |
CN211499458U (zh) | 一种可更换rc框架梁柱节点 | |
CN114809277B (zh) | 一种装配式自复位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双重耗能节点 | |
CN218091272U (zh) | 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 | |
CN116876694A (zh) | 一种装配式自复位人工可控塑性铰节点结构及装配方法 | |
CN111734003B (zh) | 一种震后可恢复的装配式冷弯方钢管柱脚 | |
CN115748960A (zh) | 梁柱节点的梁端可更换耗能装置 | |
CN211396269U (zh) | 一种新型的可更换rc连梁 | |
CN115434418A (zh) | 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结构及其安装和更换方法 | |
CN113374074A (zh) | 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的装配式抗震钢骨架及抗震墙体 | |
CN110878591A (zh) | 一种h型钢混凝土的主梁与横梁连接结构 | |
CN110778019A (zh) | 一种新型的可更换rc连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