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1255U - 一种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1255U
CN218091255U CN202221909734.8U CN202221909734U CN218091255U CN 218091255 U CN218091255 U CN 218091255U CN 202221909734 U CN202221909734 U CN 202221909734U CN 218091255 U CN218091255 U CN 2180912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fabricated
metal sheet
reinforcement cage
foundation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097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衍嘉
王小艳
贺鼎辉
陈炜栋
劳锦洪
张思苹
张勇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Shengd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ity Construction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ity Construction College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ity Construction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2219097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12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12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12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包括基础、预制柱和预制梁,基础包括钢筋笼,钢筋笼由四面立面钢筋和底平面钢筋组成,在钢筋笼的底平面上安装有第一金属板,预制柱的底部通过竖向受力连接件安装在第一金属板上,预制柱的下部与钢筋笼之间通过横向受力连接件固定连接;预制梁的端部与预制柱的顶部之间通过节点连接件装配连接;基础与预制柱以及预制柱与预制梁的连接节点处均通过混凝土浇筑连接成一个单体结构,各个单体结构连接成建筑主体结构。本发明改变了现有技术单一竖向受力连接的特点,同时提高了基础、柱、梁主体结构整体施工的装配化一体化程度,且构件节点对接容易、装配施工快速,连接节点结构强度高,建筑质量好。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环保、施工高效等优点,随着我们政府不断的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建筑行业装配化程度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愈发成熟。如今社会建筑各类形式趋于多样化,装配式设计也需要多样化设计来适应时代的发展,但目前本领域中对于单层建筑基础、主体结构的装配化一体设计仍比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高效地搭建单层建筑的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包括基础、预制柱和预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的下面铺垫有垫层,所述基础包括钢筋笼,所述钢筋笼设置在所述垫层的上表面,所述钢筋笼由四面立面钢筋和底平面钢筋组成,在所述钢筋笼的底平面上安装有第一金属板,所述预制柱的底部通过竖向受力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一金属板上,所述预制柱的下部与所述钢筋笼之间还通过横向受力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预制梁的端部与所述预制柱的顶部之间通过节点连接件装配连接;所述基础与所述预制柱以及所述预制柱与所述预制梁的连接节点处均通过混凝土浇筑连接,使所述基础、预制柱、预制梁形成一个单体结构,各个单体结构之间相互通过所述预制梁连接形成建筑主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受力连接件包括第一外螺纹杆,所述第一外螺纹杆竖直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板上,所述预制柱的底部预制有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二金属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杆相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金属板通过所述第一通孔穿进所述第一外螺杆,并通过第一螺母将所述第二金属板紧固在所述第一金属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受力连接件包括第一内螺纹管和第二内螺纹管,所述第一内螺纹管横向设置在所述钢筋笼的立面钢筋上,所述第二内螺纹管横向设置在所述预制柱的下端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管对应贯通,所述第一内螺纹管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管之间通过第二外螺纹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节点连接件包括第三外螺纹杆,所述第三外螺纹杆竖直设置在所述预制柱的顶部,所述预制梁的端部上预制有第三金属板,在所述第三金属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外螺纹杆相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金属板通过所述第二通孔穿进所述第三外螺纹杆,并通过第二螺母将所述第三金属板紧固在所述第三外螺纹杆上,使所述预制柱与所述预制梁固定连接。
有效的,在所述预制梁的顶部设置有牛腿,所述第三外螺纹杆设置在所述牛腿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钢筋笼的底平面上设置有用于卡紧所述第一金属板的第一卡扣,所述第一金属板通过所述第一卡扣固定安装在所述钢筋笼的底平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通过把第一金属板预制在基础内凹形状的钢筋笼中,可以高效的形成一个具有装配式连接功能的基础,预制柱的底部与基础部分通过竖向受力连接件连接,预制柱的下部与基础部分之间通过横向受力连接件连接,其连接形式改变了现有技术单一竖向受力连接的特点,预制柱的顶部与预制梁之间采用节点连接件装配连接,然后预制柱与基础、预制梁的连接节点采用混凝土浇筑,由此完成基础、柱、梁的建筑主体结构的搭建,大大的提高了基础、柱、梁主体结构整体施工的装配化一体化程度,且构件节点对接容易、装配施工快速,连接节点结构强度高,建筑质量好。
(2)本实用新型基础部分的钢筋笼及连接件、预制柱、预制梁采用工厂预制,标准化生产,不仅质量可控生产效率高,无原材料浪费,而且施工现场环境污染较少,环保性能好,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
附图说明
图1是基础、预制柱、预制梁装配、现浇成型个体效果图;
图2是基础、预制柱、预制梁装配、现浇成型整体效果图;
图3是基础的钢筋笼结构图;
图4是基础的第一金属板装配在钢筋笼的位置示意图;
图5是基础的第一金属板结构图;
图6是基础初步成型效果图;
图7是预制柱装配前结构示意图;
图8是基础与预制柱装配连接示意图;
图9是基础与预制柱之间的横、竖向连接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10是第二外螺纹杆结构图;
图11是预制梁结构示意图;
图12是预制柱与预制梁装配连接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基础;11-垫层;12-钢筋笼;13-第一内螺纹管;14-第一卡扣;15-第一金属板;16-第二卡扣;17-第一外螺纹杆;2-预制柱;21-第二金属板;22-第一通孔;23-第二内螺纹管;24-第二外螺纹杆;25-第三外螺纹杆;26-第一螺母;3-预制梁;31-第三金属板;32-第二通孔;33-第二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13所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包括基础1、预制柱2和预制梁3,如图1所示,基础1、预制柱2和预制梁3单个构件装配连接后现浇节点成型效果示意图,基础1下面铺垫有垫层11,预制柱2下端与基础1连接,预制柱2上端与预制梁3一端连接;如图2所示为多个由基础1、预制柱2和预制梁3浇筑形成的单体结构通过预制梁3连接之后形成的建筑主体结构的示意图。
基础1包括钢筋笼12,钢筋笼12设置在垫层11的上表面,如图3所示为钢筋笼12的结构示意图,钢筋笼12整体为一个中部内凹的方形结构,由四面立面钢筋和底平面钢筋组成,其底平面为一层垂直交错的网状钢筋,其四个垂直立面为两层垂直交错的网状钢筋,平面钢筋与垂直立面钢筋垂直成型;
如图4所示,在钢筋笼12的底平面上设置有四个第一卡扣14,该第一卡扣14为L型,四个第一卡扣14之间围成第一方形区域,在该第一方形区域中放置有一块第一金属板15,如图5所示为第一金属板15的结构示意图,第一金属板15的形状大小刚好与四个第一卡扣14所围成的方形区域相等,在第一金属板15的板面上设置有四个第二卡扣16,第二卡扣16同样为L型,四个第二卡扣16围成第二方形区域,该第二方形区域的面积比预制柱2的底部面积大,第二卡扣16用于放置模板,以完成基础1在与预制柱2连接前的浇筑成型,如图6所示为基础1成型效果图,基础1在初次浇筑成型后在中部形成一个类似凹槽的结构,而其中部所预留的第二方形区域则用于与预制柱2进行拼接。
如图7、8所示,预制柱2主体为矩形状,其下端设置为十字状,预制柱2的底部通过竖向受力连接件安装在第一金属板15上,预制柱2的下部与钢筋笼12之间还通过横向受力连接件固定连接;预制梁3的端部与预制柱2的顶部之间通过节点连接件装配连接;基础1与预制柱2的连接节点以及预制柱2与预制梁3的连接节点处均浇筑有混凝土,使基础1、预制柱2、预制梁3形成一个单体结构,各个单体结构之间通过预制梁3连接形成一个建筑主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竖向受力连接件包括四根第一外螺纹杆17,四根第一外螺纹杆17竖直地设置在第一金属板15的板面上,在预制柱2的底部预制有一块第二金属板21,在第二金属板21上预留有四个与第一外螺杆17相适配的第一通孔22,第二金属板21通过第一通孔22穿进第一外螺杆17,然后再通过第一螺母26将第二金属板21紧固在第一金属板15上,从而完成预制柱2底部与第一金属板15之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横向受力连接件包括第一内螺纹管13和第二内螺纹管23,第一内螺纹管13横向设置在钢筋笼12的垂直立面钢筋上合适的位置,第一内螺纹管13的两端为斜口,斜口面的角度设计为可与施工时搭设的模板贴合;第二内螺纹管23设置有四根,每根第二内螺纹管23分别垂直预留于预制柱2下端十字形的四个侧壁上,第二内螺纹管23所在预制柱2上的位置与第一内螺纹管13相对应;第一内螺纹管13一共设置有八根,每两根第一内螺纹管13分别设置于一根第二内螺纹管23的两端;第一内螺纹管13和第二内螺纹管23之间通过一根第二外螺纹杆24连接。
如图9所示,基础1与预制柱2的连接部件示意图,该图更加清晰的展示了基础1与预制柱2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后的连接固定位置效果图,预制柱2的第二金属板21的第一通孔22穿进第一外螺纹杆17,然后用第一螺母26进行紧固连接,用于紧固的第一螺母26的个数不被本图限制,可为多个;如图10所示为第二外螺纹杆24结构图,第二外螺纹杆24的两端为螺纹,其中段为光滑圆管状;连接时,第二外螺纹杆24的一端穿过第二内螺纹管23后,其中段留于第二内螺纹管23中,然后通过两端的螺纹分别螺接位于第二内螺纹管23两端的第一内螺纹管13,从而完成第一内螺纹管13与第二内螺纹管23之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预制柱2的上端与预制梁3之间通过节点连接件装配连接,在预制柱2的上端预制有牛腿,牛腿的分布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预制柱2有两根梁搭接,则对应设计两根牛腿;节点连接件包括第三外螺纹杆25,第三外螺纹杆25竖直设置在牛腿表面,对应的,如图11所示,在预制梁3的端部上预制有一块第三金属板31,在第三金属板31的板面上开设有与第三外螺纹杆25相匹配的第二通孔32,如图12、13所示,预制梁3通过第三金属板31上的第二通孔32套进预制柱2的第三外螺纹杆25后,采用第二螺母33进行紧固连接,用于紧固的第二螺母33的数量不被本图限制,可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在预定施工位置铺垫垫层11,当垫层11成型且达到标准强度后,在垫层11上放置垫块;
2)把钢筋笼12放置在垫块上,然后在钢筋笼12外围位于第一内螺纹管13外端处搭设模板,模板搭设时紧贴着第一内螺纹管13的端口;
3)对模板内进行混凝土浇筑,当混凝土的液面上升到第一卡扣14的底部时,将第一金属板15放置到第一卡扣14形成的第一方形区域中,然后在第一金属板15上的第二卡扣16所形成的第二方形区域边缘搭设模板,继续进行混凝土浇筑,当混凝土浇筑到钢筋笼12最上排钢筋时,停止混凝土浇筑;
4)基础1与预制柱2装配连接,将预制柱2放置到浇筑成型后的基础1的凹槽中,并使预制柱2底部的第二金属板21上的第一通孔22穿进第一金属板15上的第一外螺纹杆17上,然后使用一个或多个第一螺母26进行紧固;
5)使用第二外螺纹杆24依次旋扭穿过第二内螺纹管23,然后其两端分别连接两侧的第一内螺纹管13,完成基础1与预制柱2之间的装配连接;
6)在基础1垫层11上搭设模板,进行第二次混凝土浇筑,浇筑的混凝土需盖过基础1和预制柱2连接部分,在进行二次混凝土浇筑前,为了加强二次混凝土浇筑部分的强度,可根据现场具体实际情况,在设计好的二次混凝土浇筑范围内增加合适的钢筋,其增加的钢筋可与基础1第首次混凝土浇筑中钢筋笼12外露的钢筋进行各种形式的连接;
7)预制柱2与预制梁3浇筑连接;先将预制梁3上的第三金属板31的第二通孔32穿进预制柱2顶部的第三外螺纹杆25,然后使用一个或多个第二螺母33进行紧固,完成预制梁3与预制柱2之间的装配连接,最后搭设模板进行预制柱2与预制梁3连接节点处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基础1、预制柱2、预制梁3的连接,浇筑前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在设计好的混凝土浇筑范围内增加合适的钢筋,增加的钢筋可与预制柱2上的第三外螺纹杆25进行各种形式的连接。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但并不能作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构思基础上作出的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具体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记载为准。

Claims (6)

1.一种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包括基础、预制柱和预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的下面铺垫有垫层,所述基础包括钢筋笼,所述钢筋笼设置在所述垫层的上表面,所述钢筋笼由四面立面钢筋和底平面钢筋组成,在所述钢筋笼的底平面上安装有第一金属板,所述预制柱的底部通过竖向受力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一金属板上,所述预制柱的下部与所述钢筋笼之间还通过横向受力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预制梁的端部与所述预制柱的顶部之间通过节点连接件装配连接;所述基础与所述预制柱以及所述预制柱与所述预制梁的连接节点处均通过混凝土浇筑连接,使所述基础、预制柱、预制梁形成一个单体结构,各个单体结构之间相互通过所述预制梁连接形成建筑主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受力连接件包括第一外螺纹杆,所述第一外螺纹杆竖直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板上,所述预制柱的底部预制有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二金属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杆相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金属板通过所述第一通孔穿进所述第一外螺纹杆,并通过第一螺母将所述第二金属板紧固在所述第一金属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受力连接件包括第一内螺纹管和第二内螺纹管,所述第一内螺纹管横向设置在所述钢筋笼的立面钢筋上,所述第二内螺纹管横向设置在所述预制柱的下端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管对应贯通,所述第一内螺纹管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管之间通过第二外螺纹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连接件包括第三外螺纹杆,所述第三外螺纹杆竖直设置在所述预制柱的顶部,所述预制梁的端部上预制有第三金属板,在所述第三金属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外螺纹杆相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金属板通过所述第二通孔穿进所述第三外螺纹杆,并通过第二螺母将所述第三金属板紧固在所述第三外螺纹杆上,使所述预制柱与所述预制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制梁的顶部设置有牛腿,所述第三外螺纹杆设置在所述牛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筋笼的底平面上设置有用于卡紧所述第一金属板的第一卡扣,所述第一金属板通过所述第一卡扣固定安装在所述钢筋笼的底平面上。
CN202221909734.8U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 Active CN2180912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09734.8U CN218091255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09734.8U CN218091255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1255U true CN218091255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82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09734.8U Active CN218091255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12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4889A (zh) * 2022-07-20 2022-11-18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一种兼具海绵功能的装配式建筑结构空中足球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4889A (zh) * 2022-07-20 2022-11-18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一种兼具海绵功能的装配式建筑结构空中足球场
CN115354889B (zh) * 2022-07-20 2023-11-03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一种兼具海绵功能的装配式建筑结构空中足球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76059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CN21809125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
CN109853783B (zh) 装配式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663824A (zh) 一种装配式拼接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其制作方法
CN110761443A (zh)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管混凝土键连接结构及其拼装方法
CN209227836U (zh)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墙-柱全钢键连接结构
CN210194867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
CN110107019B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复合式预制楼板
CN111335464A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15262811A (zh) 一种横向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施工方法
CN209975803U (zh) 一种生态复合墙体结构
CN213234008U (zh) 改进型肋梁架立筋箍筋结构
CN210105302U (zh) 装配式预制主次梁后浇节点封模免支撑可调组合模具
CN110258790B (zh) 带抗剪键槽的预制装配式框架柱竖向干式连接节点及工法
CN211229041U (zh)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墙-柱钢管混凝土键连接结构
CN209975804U (zh) 一种生态复合墙体
CN210369491U (zh) 一种集成房屋的楼层板
CN113445652A (zh) 板端开槽孔sp空心叠合板-钢梁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086533B (zh) 一种并联多肢预制剪力墙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施工方法
CN210369306U (zh) 一种钢管带u形钢牛腿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构造
CN108590026B (zh) 一种用于叠合楼板的“人”字形钢筋混凝土预制底板及其制作的叠合板
CN206707004U (zh) 装配式建筑干式梁柱节点
CN111236536A (zh) 一种自立预制柱混合连接及其施工方法
CN110258784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
CN216075723U (zh) 一种便于连接装配式复合墙的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20

Address after: 243000 Industrial Park, Hanshan County, Ma'an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Shengd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66, Huanshi East Road, Conghua, Guangzhou, Guangdong 510925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CITY CONSTRUCTION College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