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89644U - 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89644U
CN218089644U CN202222225965.3U CN202222225965U CN218089644U CN 218089644 U CN218089644 U CN 218089644U CN 202222225965 U CN202222225965 U CN 202222225965U CN 218089644 U CN218089644 U CN 218089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last furnace
steam
cooling
brom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259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东
仪垂杰
周扬民
战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Qingye Energy Conservation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Qingye Energy Conservation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Qingye Energy Conservation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Qingye Energy Conservation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2596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896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89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896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该方法解决了夏季高炉冲渣水余热难以回收利用的难题;以大流量小温差的模式推动冲渣水的高效循环,在冲渣水的循环过程中,采用竖式并联负压闪蒸技术制取足量闪蒸负压蒸汽,用乏汽驱动乏汽溴冷机制取足量冷冻水,在乏汽不足的情况下,串联布置的蒸汽溴冷机自动从休眠状态中启动,确保冷冻水达标,实现夏季高炉冲渣水余热的高效回收利用。不仅解决了夏季冲渣水的冷却问题,减少了冷却塔运行的电能耗用,同时实现了高炉脱湿鼓风,燃料比降低的目标,真正实现了节能降耗,实实在在地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钢铁工业中余热综合利用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高炉冲渣水余热是一份免费能源,且热源丰富,用于生产过程节能减排效益显著;目前几乎所有的钢铁企业都完成了冲渣水余热回收用于冬季供暖的技术改造,从提高免费能源综合利用率的角度考虑,能够实现高炉冲渣水余热的夏季回收利用,经济效益更高;冲渣水经取热降温后,不仅能够省却冲渣水冷却系统的运行,而且提高水冲渣的活性。
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闪蒸取热系统A、真空环境发生系统B、溴冷机串联制冷系统C、冷冻水循环系统D和冷却水循环系统E、脱湿系统F;所述溴冷机串联制冷系统C与闪蒸取热系统A、冷冻水循环系统D和冷却水循环系统E相连;所述真空环境发生系统B与闪蒸取热系统A相连,所述脱湿系统F与冷冻水循环系统D相连;
所述溴冷机串联制冷系统C包括相串联的乏汽溴冷机和蒸汽型溴冷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闪蒸取热系统A包括依次相连的冲渣水池、供水渣浆泵、取热供水管路、集水器、闪蒸罐、分水器、回水渣浆泵、取热回水管路,形成高炉冲渣水的取热闭环流程,冲渣水经闪蒸取热降温后,返回原渣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真空环境发生系统B包括依次相连的抽气管、真空泵、冷凝水箱、冷凝水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溴冷机串联制冷系统C包括乏汽溴冷机和蒸汽型溴冷机,所述乏汽溴冷机通过冷冻水转接管与蒸汽型溴冷机相连。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冻水循环系统D包括冷冻水供水管、冷冻水循环泵、以及冷冻水回水管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E包括一号冷却水管路、一号冷却水循环泵、一号冷却塔、二号冷却塔、二号冷却水循环泵、二号冷却水管路、冷凝水回收管路、二号冷凝水泵、冷凝水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脱湿系统F包括高炉风机、高炉送风管路、表冷器、空气过滤器,所述表冷器与空气过滤器相连;空气进入高炉前,经空气过滤过滤后,被表冷器冷却,经高炉风机,通过高炉送风管路进入高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乏汽溴冷机产出的冷冻水经蒸汽溴冷机再次冷冻降温,随后由冷冻水循环泵送至表冷器,与空气换热后,冷冻水返回乏汽溴冷机,完成冷冻脱湿过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气管与乏汽溴冷机的发生器腔体相连与真空泵、冷凝水箱、冷凝水泵一起为闪蒸换热创造出的真空环境。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型溴冷机通过蒸汽阀门与蒸汽管网相连。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E中有两路冷却水循环管路,一路由循环水泵从水槽泵出的冷却水在乏汽溴冷机进行热交换后升温,流经一号冷却水管路,通过一号冷却水循环泵回到一号冷却塔,经由冷却塔放热降温后返回至水槽循环使用。
另一路冷却水在蒸汽型溴冷机中进行热交换,在二号冷却水管路中流动,经由二号冷却水循环泵,返回至二号冷却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表冷器冷凝,滴落到冷凝水池内,再由二号冷凝水泵输送至二号冷却塔回收利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溴冷机串联制冷系统为双能源驱动,即首先采用高炉冲渣水换热出的80℃饱和乏汽驱动,不足或无热水时由蒸汽型溴冷机驱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闪蒸罐为多个,优选为3个,形成竖式并联的闪蒸罐组,并联取热,通过负压蒸汽直接驱动溴化锂制冷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闪蒸取热系统A中,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都设有两台渣浆泵,其中一台采用变频控制,确保闪蒸罐内的液位保持稳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集水器内设置冲渣水强紊流扰动循环装置,防止发生冲渣水的沉淀、结垢、於堵现象,保持冲渣水循环水管路的畅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闪蒸罐设置了液位计在线监测装置,对罐组进行了水、气联通设计,保持各闪蒸罐液位相同、负压相同,系统运行更稳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渣浆泵为变频与工频联动控制的,串联运行的乏汽溴冷机和蒸汽溴冷机、表冷器;所述闪蒸罐组与分水器、集水器、抽气管和乏汽溴冷机分别直接相连;所述溴冷机串联制冷系统中的乏汽溴冷机与蒸汽溴冷机由冷冻水转接管路相连,冷冻水先后经过两台溴冷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两台溴冷机串联布置,第一台采用冲渣水闪蒸乏汽驱动,第二台采用工业蒸汽驱动,蒸汽型溴冷机根据乏汽溴冷机的冷冻水出水温度,自动调节蒸汽用量,保证出口冷冻水温度在许可范围内,满足表冷器的制冷需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闪蒸取热系统A中的供水和回水管路都有两台渣浆泵驱动,其中至少一台变频控制,能够确保闪蒸罐水位稳定控制,保证冲渣水的停留时间和闪蒸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闪蒸罐液位检测采用U型管外接液位传感器结构,防止冲渣水沸腾造成的液位检测干扰,为水泵变频控制闪蒸罐液位高度稳定,提供保障;对罐组进行了水、气联通控制设计,协调各闪蒸罐液位相同、负压相同,系统运行更稳定;同时各个闪蒸罐能够独立运行和启停,并能够保证冲渣水闪蒸压力低和闪蒸蒸汽温度高,系统运行低能耗和闪蒸蒸汽高品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闪蒸罐顶部设置了液位开关,并在闪蒸罐蒸汽出口管段设置电动调节阀;在液位传感器失效工况下,电动调节阀能够根据液位开关的启停,控制闪蒸罐蒸汽出口的开关,防止冲渣水进入乏汽溴冷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从溴冷机串联制冷系统C引部分冷冻水至能源管控中心办公楼;采用风机盘管设备,对部分办公区域尝试水冷型舒适性空调。
本申请为钢铁企业内部的低品质热源寻找到了一种高效的综合利用方式;高炉出铁出渣的间歇作业特性,以及冲渣水温度低等特性,使得冲渣水的余热高效回收利用非常困难。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利用高炉冲渣水余热的系统,将乏汽溴冷机与蒸汽溴冷机串联的模式,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能够消除出铁出渣间歇期间,冲渣水温度骤降引发闪蒸效率下降,进而影响达标冷冻水的连续生产的问题;两种冷冻水制取流程联动,最大限度发挥乏汽溴冷机的能力,蒸汽溴冷机作为辅助和补充,能够最大限度低回收冲渣水余热。
2)多个闪蒸罐同步并联闪蒸模式,能够产生足量的乏汽,用于驱动乏汽溴冷机,制取合格冷冻水;出渣间歇蒸汽总量不足时,蒸汽溴冷机自动启动,弥补短时间内制冷量不足的问题。
3)大流量高温冲渣水循环模式,为闪蒸系统提供足量高温冲渣水,大流量小温差的闪蒸换热模式,能够获取尽可能高的乏汽温度,使得乏汽溴冷机能够高效运行。
4)闪蒸罐的立式布置技术,解决了传动冲渣水换热工艺的腐蚀、沉积、结垢、进而堵塞管路,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的难题。
5)本申请中闪蒸罐内互联互通,负压均衡控制模保证了闪蒸罐内液位的稳定控制,保持合理的水位是保持闪蒸罐高效运行的前提条件。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实施例1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竖式并联放置的示意图;
其中,1、冲渣水池,2、供水渣浆泵,3、取热供水管路,4、集水器,5、闪蒸罐,6、分水器,7、回水渣浆泵,8、取热回水管路,9、抽气管,10、真空泵,11、冷凝水箱,12、一号冷凝水泵,13、一号冷却水管路,14、一号冷却水循环泵,15、一号冷却塔,16、二号冷却塔,17、二号冷却水循环泵,18、二号冷却水管路,19、蒸汽型溴冷机,20、冷冻水供水管,21、冷冻水循环泵,22、冷凝水回收管路,23、二号冷凝水泵,24、冷凝水箱,25、高炉风机,26、高炉送风管路,27、表冷器,28、空气过滤器,29、冷冻水回水管路,30、冷冻水转接管路,31、蒸汽阀门,32、蒸汽管网,33、乏汽溴冷机。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方便叙述,本申请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需要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解释部分:本申请中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连接,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闪蒸取热系统A、真空环境发生系统B、溴冷机串联制冷系统C、冷冻水循环系统D和冷却水循环系统E、脱湿系统F;所述溴冷机串联制冷系统C与闪蒸取热系统A、冷冻水循环系统D和冷却水循环系统E相连;所述真空环境发生系统B与闪蒸取热系统A相连,所述脱湿系统F与冷冻水循环系统D相连。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闪蒸取热系统A包括依次相连的冲渣水池1、供水渣浆泵2、取热供水管路3、集水器4、闪蒸罐5、分水器6、回水渣浆泵7、取热回水管路8,形成高炉冲渣水的取热闭环流程,冲渣水经闪蒸取热降温后,返回原渣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真空环境发生系统B包括依次相连的抽气管9、真空泵10、冷凝水箱11、冷凝水泵12。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溴冷机串联制冷系统C包括乏汽溴冷机33和蒸汽型溴冷机19,所述乏汽溴冷机33通过冷冻水转接管30与蒸汽型溴冷机相连。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冻水循环系统D包括冷冻水供水管20、冷冻水循环泵21、以及冷冻水回水管路29。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E包括一号冷却水管路13、一号冷却水循环泵14、一号冷却塔15、二号冷却塔16、二号冷却水循环泵17、二号冷却水管路18、冷凝水回收管路22、二号冷凝水泵23、冷凝水池24。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脱湿系统F包括高炉风机25、高炉送风管路26、表冷器27、空气过滤器28,所述表冷器27与空气过滤器28相连;空气进入高炉前,经空气过滤器28过滤后,被表冷器27冷却,经高炉风机25,通过高炉送风管路26进入高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乏汽溴冷机33产出的冷冻水经蒸汽溴冷机19再次冷冻降温,随后由冷冻水循环泵21送至表冷器27,与空气换热后,冷冻水返回乏汽溴冷机,完成冷冻脱湿过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气管9与乏汽溴冷机33的发生器腔体相连与真空泵10、冷凝水箱11、冷凝水泵12一起为闪蒸换热创造出的真空环境。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型溴冷机19通过蒸汽阀门31与蒸汽管网32相连。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E中有两路冷却水循环管路,一路由循环水泵从水槽泵出的冷却水在乏汽溴冷机进行热交换后升温,流经一号冷却水管路13,通过一号冷却水循环泵14回到一号冷却塔15,经由冷却塔放热降温后返回至水槽循环使用。
另一路冷却水在蒸汽型溴冷机中进行热交换,在二号冷却水管路18中流动,经由二号冷却水循环泵17,返回至二号冷却塔16,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表冷器27冷凝,滴落到冷凝水池24内,再由二号冷凝水泵23输送至二号冷却塔16回收利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溴冷机串联制冷系统为双能源驱动,即首先采用高炉冲渣水换热出的80℃饱和乏汽驱动,不足或无热水时由蒸汽型溴冷机驱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闪蒸罐为多个,优选为3个,并联取热模式,通过负压蒸汽直接驱动溴化锂制冷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闪蒸取热系统A中,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都设有两台渣浆泵,其中一台采用变频控制,确保闪蒸罐5内的液位保持稳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集水器4内设置冲渣水强紊流扰动循环装置,防止发生冲渣水的沉淀、结垢、於堵现象,保持冲渣水循环水管路的畅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闪蒸罐设置了液位计在线监测装置,对罐组进行了水、气联通设计,保持各闪蒸罐液位相同、负压相同,系统运行更稳定。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的工作方法,正常出渣期间,冲渣水池1内的高温冲渣水被供水渣浆泵2抽出,经取热供水管路3输送至分水器6,冲渣水被均匀分配到闪蒸罐组5中,进行快速蒸发,形成的高温乏汽直接供给乏汽溴冷机33,闪蒸后的冲渣水温度降低落入集水器,再由回水渣浆泵经取热回水管路送回冲渣水池;乏汽溴冷机33接受闪蒸乏汽的能量后制取冷冻水经冷冻水转接管路30和蒸汽溴冷机19后,被冷冻水循环泵21输送至表冷器27,入炉空气经过与表冷器27相连的空气过滤器28过滤后,被冷冻水循环泵21输送至表冷器27中的冷冻水冷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滴落在冷凝水池内,按照设定时间,再由二号冷凝水泵23输送至二号冷却塔回收利用;热交换后的冷冻水,经冷冻水回水管路29,再次回到乏汽溴冷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从溴冷机串联制冷系统C引部分冷冻水至能源管控中心办公楼;采用风机盘管设备,对部分办公区域尝试水冷型舒适性空调。
本申请以两台溴冷机联动制冷应对高炉间歇出渣难题,实现了出渣间歇期间也能制取合格冷冻水,同步创新性采用了冲渣水的大流量、小温差循环技术、竖式并联负压闪蒸技术和强紊流扰动防於堵技术,获取了最高温、最大量的闪蒸乏汽,用于驱动乏汽溴冷机,制取足量冷冻水;蒸汽溴冷机利用管网中压蒸汽为动力源,不仅可以作为出渣间歇溴冷机制冷量不足的高效补充,也可以为厂区内集中办公区提供足量冷冻水用于舒适性中央空调。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闪蒸取热系统A中,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都设有两台渣浆泵,其中一台采用变频控制,确保闪蒸罐5内的液位保持稳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集水器4内设置冲渣水强紊流扰动循环装置,防止发生冲渣水的沉淀、结垢、於堵现象,保持冲渣水循环水管路的畅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闪蒸罐内是负压,集水器内的水流速度偏慢,主要靠回水泵抽水提供动力,容易造成边角局部流速慢,形成沉积、结垢;为此要用高压强制集水器内的水进行局部循环扰动,不留死角,杜绝局部沉积、结垢和淤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采用大流量小温差,获取质量相对较高的闪蒸蒸汽;同时通过强扰动防止粘性底层增厚,在粗糙度较大的情况下,不至于发生沉积、结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采用大流量取水,例如可为2000m3/h;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闪蒸罐设置了液位计在线监测装置,对罐组进行了水、气联通设计,保持各闪蒸罐液位相同、负压相同,系统运行更稳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溴冷机串联制冷系统在高炉正常出渣时,冲渣水温度高达90℃以上,大流量小温差模式下,可产生足量负压闪蒸蒸汽,驱动乏汽溴冷机33可产生足量合格冷冻水,此时蒸汽溴冷机19处于休眠状态;出渣结束后,取热供水管路3中冲渣水温度逐渐下降时,闪蒸乏汽不足,冷冻水温度慢慢攀升,此时蒸汽溴冷机自动启动,确保冷冻水供水管路中的冷冻水达标供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闪蒸乏汽冷凝水与表冷器冷凝水全部回收,进入溴冷机冷却水循环系统,替代新水补充,以降低系统水耗。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以冷冻水温度、闪蒸真空度和冲渣水温度为核心控制元素,实行无人化智能操控,在实现冲渣水余热的全年回收利用技术进步方面。
基于上述一种利用高炉冲渣水余热的系统及工作方法,高炉冲渣水经渣浆泵输送到负压闪蒸罐组,在组态真空泵的辅助下快速蒸发,得到80-85℃的乏汽,乏汽在溴冷机发生器表面发生冷凝液化,释放蒸汽潜热给溴冷机内的循环工质,溴冷机内的循环工质获取能量,把表冷器返回的循环水降温得到达标的冷冻水,再次供给表冷器,把进入高炉的空气温度降低到10℃以内,实施脱湿鼓风,以达到降低高炉燃料消耗的目的。
本系统除了溶液和蒸汽循环流动所必须的电能外,所有能源来自高炉冲渣水,能源成本极低,同时降低高炉冲渣水温度是高炉生产过程中的必需工艺流程,闪蒸取热工艺的实施,可以省却冲渣水上塔冷却系统的能量消耗;
采用本系统低压闪蒸蒸汽(夏季蒸汽温度80℃左右,冬季70℃左右)能够降低冲渣水温度10℃左右,峰值温度90℃可降为85℃左右运行,能够减少新水损耗,提高渣浆泵的使用寿命,降低备件费用,避免了泡沫渣的形成。
同时获得的10-15℃的冷冻水输送给脱湿鼓风系统;夏季利用85-95℃的冲渣水热源驱动溴化锂制冷机工作,冷冻水供回水温度10/15℃,脱湿后的空气湿度<12g/m3。冷风温度降低10~15℃,但入炉风温提高20℃。高炉风机电耗降低5%以上,燃料比降低3kg/t。实现高炉鼓风与冬季保持湿度恒定,改善高炉运行工况。
同等条件下,可以提高烧结混合料温度5℃,提高烧结矿产量0.5%;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虽然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闪蒸取热系统A、真空环境发生系统B、溴冷机串联制冷系统C、冷冻水循环系统D和冷却水循环系统E、脱湿系统F;所述溴冷机串联制冷系统C与闪蒸取热系统A、冷冻水循环系统D和冷却水循环系统E相连;所述真空环境发生系统B与闪蒸取热系统A相连,所述脱湿系统F与冷冻水循环系统D相连;
所述溴冷机串联制冷系统C包括相串联的乏汽溴冷机和蒸汽型溴冷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闪蒸取热系统A包括依次相连的冲渣水池、供水渣浆泵、取热供水管路、集水器、闪蒸罐、分水器、回水渣浆泵、取热回水管路,形成高炉冲渣水的取热闭环流程,冲渣水经闪蒸取热降温后,返回原渣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环境发生系统B包括依次相连的抽气管、真空泵、冷凝水箱、冷凝水泵,所述抽气管与乏汽溴冷机的发生器腔体相连与真空泵、冷凝水箱、冷凝水泵一起为闪蒸换热创造出的真空环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水循环系统D包括冷冻水供水管、冷冻水循环泵、以及冷冻水回水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E包括一号冷却水管路、一号冷却水循环泵、一号冷却塔、二号冷却塔、二号冷却水循环泵、二号冷却水管路、冷凝水回收管路、二号冷凝水泵、冷凝水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湿系统F包括高炉风机、高炉送风管路、表冷器、空气过滤器,所述表冷器与空气过滤器相连;空气进入高炉前,经空气过滤器过滤后,被表冷器冷却,经高炉风机,通过高炉送风管路进入高炉;乏汽溴冷机产出的冷冻水经蒸汽溴冷机再次冷冻降温,泵送至表冷器,与空气换热后,冷冻水返回乏汽溴冷机,完成冷冻脱湿过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E中有两路冷却水循环管路,一路由循环水泵从水槽泵出的冷却水在乏汽溴冷机进行热交换后升温,流经一号冷却水管路,通过一号冷却水循环泵回到一号冷却塔,经由冷却塔放热降温后返回至水槽循环使用;
另一路冷却水在蒸汽型溴冷机中进行热交换,在二号冷却水管路中流动,经由二号冷却水循环泵,返回至二号冷却塔,循环使用;
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表冷器冷凝,滴落到冷凝水池内,再由二号冷凝水泵输送至二号冷却塔回收利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首先采用高炉冲渣水换热出的80℃饱和乏汽驱动,不足或无热水时由蒸汽型溴冷机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闪蒸罐为多个,通过负压蒸汽直接驱动溴化锂制冷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闪蒸取热系统A中,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都设有两台渣浆泵,其中一台采用变频控制,确保闪蒸罐内的液位保持稳定。
CN202222225965.3U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 Active CN2180896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25965.3U CN218089644U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25965.3U CN218089644U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89644U true CN218089644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47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25965.3U Active CN218089644U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896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32269B (zh) 全钒液流电池的余热回收系统及全钒液流电池冷却方法
CN1811303A (zh) 单效热泵/双效(或多效)制冷吸收式机组和热电冷联供系统
CN101280941A (zh) 双冷源热泵集中式空调装置
CN201407781Y (zh) 应用双变频恒温控制技术的中央空调余热回收系统
CN108120315A (zh) 循环水冷却系统及方法
CN115369195B (zh) 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3503656A (zh) 蒸汽发生系统热能回收系统及方法、乏燃料后处理系统
CN218089644U (zh) 一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
CN209877408U (zh) 一种兼有蓄能和溶液再生功能的能源塔热泵系统
CN104566726B (zh) 一种户用新型高效静态制冰间接融冰供冷空调系统
CN202993646U (zh) 一种聚酯装置反应热量的回收再利用系统
CN110500602A (zh) 一种节能节水及冷热联产装置
CN216522502U (zh) 空调冷凝器的降温系统和空调
CN108120313B (zh) 集成式循环水冷却系统及方法
CN113465008B (zh) 耦合蒸汽调峰的循环水系统废热综合利用供热设备
CN214406658U (zh) 多效、低能耗、节水型蒸馏酒工艺冷却及余热利用系统
CN211605175U (zh) 一种电池车间冷冻水系统
CN111561792B (zh) 一种工业低温余热回收用于多周期供冷系统的方法
CN211876414U (zh) 超低温余热驱动的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CN211041017U (zh) 一种节能节水及冷热联产装置
CN211177499U (zh) 蒸汽型热泵与热水型制冷的溴化锂吸收式机组
CN202281412U (zh) 冬季零耗电防腐冷水机组
CN112556303A (zh) 一种冷却水循环系统
CN220624971U (zh) 一种新型初冷器闭式循环水系统
CN220471925U (zh) 一种利用热能的热水溴化锂制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