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86614U - 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 - Google Patents

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86614U
CN218086614U CN202221890217.0U CN202221890217U CN218086614U CN 218086614 U CN218086614 U CN 218086614U CN 202221890217 U CN202221890217 U CN 202221890217U CN 218086614 U CN218086614 U CN 218086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wall
inner plug
nozzl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9021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霓
刘亚军
林洁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fu Chaowei Rihu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fu Chaowei Rihu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fu Chaowei Rihua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fu Chaowei Rihu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9021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86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86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866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其包括容器本体、内塞和容器盖。容器本体用于收纳内容物且设置有容器口,内塞与容器口相互插接,其中形成有喷嘴以及将喷嘴连通至容器口的导出通道,容器盖与容器口的外壁连接并盖住内塞。其中,导出通道包括从容器口朝向喷嘴依次连通的纵向导向部、横向导向部和喷射导向部,喷射导向部与水平面具有夹角α;在将容器盖连接至容器口的外壁并盖住内塞时,内塞的外侧壁中,至少喷嘴端面以及位于喷嘴端面相对侧的内塞背部面与容器盖的内周侧壁相互贴合并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容器,当倒置容器主体施加压力挤压后,可将内容物从侧向导出,并且容器本体、内塞和容器盖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Description

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盛装液体状物质的容器,具体涉及一种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液体状物质,例如洗涤剂、清洁剂等,其盛装在容器中,使用时需要倒置并挤压容器主体,使得内容物从容器口导出至相应的工作表面上。通过设置侧向导向结构使得内容物从容器的侧向导出,可以提升消费者使用的便利性。目前,已有的一些容器中,将侧向导向结构直接开设在容器主体上,将侧向导向结构与容器主体一体成型,这种方式对容器主体的造型造成很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以解决现有的将侧向导向结构与容器主体一体成型而限制了容器主体的造型的问题。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其包括:
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用于收纳内容物,其上端设置有容器口;
内塞,所述内塞与所述容器口相互插接,所述内塞中形成有喷嘴以及将所述喷嘴连通至所述容器口的导出通道;
容器盖,所述容器盖与所述容器口的外壁连接并盖住所述内塞;
其中,所述导出通道包括从所述容器口朝向所述喷嘴依次连通的纵向导向部、横向导向部和喷射导向部,所述喷射导向部与水平面具有夹角α;
其中,在将所述容器盖连接至所述容器口的外壁并盖住所述内塞时,所述内塞的外侧壁中,至少喷嘴端面以及位于喷嘴端面相对侧的内塞背部面与所述容器盖的内周侧壁相互贴合并过盈配合。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喷嘴端面上形成有环绕所述喷嘴的第一环形凸起部,所述内塞背部面上形成有第二环形凸起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的凸起高度为0.01mm~0.50mm,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部的凸起高度为0.01mm~0.50mm。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夹角α为:0°<α≤85°,更优选为15°≤α≤45°。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容器盖与所述容器口的外壁通过螺纹构件连接,所述螺纹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容器盖的内周侧壁上的内螺纹和设置在所述容器口的外壁上的外螺纹。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内塞的下端设置有内塞台阶部,所述容器盖的内周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塞台阶部相对应的盖壁内台阶;在将所述容器盖连接至所述容器口的外壁并盖住所述内塞时,所述盖壁内台阶顶压在所述内塞台阶部上并且两者过盈配合。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内塞台阶部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一环形插接壁和第二环形插接壁,所述第一环形插接壁和第二环形插接壁之间具有间隙形成为与所述容器口的外壁相互匹配的插槽,所述第一环形插接壁的外径与所述容器口的内径相互匹配,所述第二环形插接壁上设置有朝内侧凸起的第一卡环,所述容器口的外壁上设置有朝外侧凸起的第二卡环;其中,所述第一环形插接壁插入至所述容器口内,所述容器口的外壁插入至所述插槽内并且所述第一卡环和所述第二卡环相互卡扣,由此将所述内塞与所述容器口相互插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内塞的外侧壁中,在对应于所述喷嘴端面和内塞台阶部之间包含有直体侧壁部和喷嘴侧壁部,所述直体侧壁部和所述喷嘴侧壁部之间呈圆弧倒角过渡。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容器口的外壁下部设置有朝向外侧凸起的导正环;在将所述容器盖连接至所述容器口的外壁并盖住所述内塞时,所述导正环与所述容器盖的内壁之间具有0.10mm~0.80mm的间隙。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容器口的外壁上位于所述导正环的下方设置有卡扣挡点,所述容器盖的内周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挡点相互匹配的卡槽;在将所述容器盖连接至所述容器口的外壁并盖住所述内塞时,所述卡扣挡点卡合在所述卡槽内,以防止所述容器盖返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通过设置具有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内塞,并且内塞是可拆卸地与容器主体插接,由此在实现将内容物从容器主体的侧向导出以提升消费者使用的便利性的基础上,避免了现有的将侧向导向结构与容器主体一体成型而限制了容器主体的造型的问题。另外,内塞与容器本体之间紧密插接结合,容器盖与内塞相互贴合且过盈配合,由此使得容器本体、内塞和容器盖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塞的剖面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塞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容器本体的剖面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容器本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容器盖的剖面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容器盖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100主要包括容器本体1、内塞2和容器盖3。其中,容器本体1用于收纳内容物,其上端设置有容器口11。内容物例如是一个液体状或胶体状的洗涤剂、清洁剂等。内塞2与容器口11相互插接,并且内塞2中形成有喷嘴21以及将喷嘴21连通至容器口11的导出通道22。容器盖3与容器口11的外壁12连接并盖住内塞2。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内塞2的导出通道22包括从容器口11朝向喷嘴21依次连通的纵向导向部22a、横向导向部22b和喷射导向部22c,并且喷射导向部22c与水平面具有夹角α。纵向导向部22a是沿着竖直面的方向延伸并与容器口11连通,倒置并挤压容器本体1时,容器本体1中的内容物从容器口11进入到纵向导向部22a。横向导向部22b是沿着水平面的方向延伸并与纵向导向部22a连通,由此改变从纵向导向部22a流出的内容物的流向,将内容物朝向容器本体1导入到喷射导向部22c中。喷射导向部22c设置为倾斜状且与水平面具有夹角α,能够更好地把控内容物的出液方向。
在优选的方案中,夹角α的设置范围是:0°<α≤85°,更为优选的方案中,夹角α的设置范围是:15°≤α≤45°。
其中,容器盖3与容器口11的外壁12相互连接并且在容器盖3的内部形成容纳空间以盖住内塞2。容器盖3的内周侧壁的形状与内塞2的整体形状呈互补结构的形式,以使得在将容器盖3连接至容器口11的外壁12并盖住内塞3时,容器盖3的内周侧壁能够与内塞2的大部分外表面紧密贴合,至少是能够使得内塞2的外侧壁中的喷嘴端面23以及位于喷嘴端面23相对侧的内塞背部面24与容器盖3的内周侧壁相互贴合并过盈配合,由此实现对喷嘴21的密封。
作为优选的方案,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喷嘴端面23上形成有环绕喷嘴21的第一环形凸起部25,内塞背部面24上形成有第二环形凸起部(图中未示出)。通过在喷嘴端面23上形成第一环形凸起部25以及在内塞背部面24上形成有第二环形凸起部,并且喷嘴端面23以及内塞背部面24是与容器盖3的内周侧壁过盈配合,由此形成线性密封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喷嘴21的密封效果。
在具体的方案中,第一环形凸起部25的凸起高度可以为0.01mm~0.50mm,第二环形凸起部的凸起高度可以为0.01mm~0.50mm。
作为优选的方案,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至图7所示,容器盖3与容器口11的外壁12通过螺纹构件4连接,螺纹构件4包括设置在容器盖3的内周侧壁上的内螺纹41和设置在容器口11的外壁12上的外螺纹42。
作为优选的方案,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和图6所示,内塞2的下端设置有内塞台阶部26,容器盖3的内周侧壁上设置有与内塞台阶部26相对应的盖壁内台阶31。在将容器盖3连接至容器口11的外壁12并盖住内塞3时,盖壁内台阶31顶压在内塞台阶部26上并且两者过盈配合,由此实现内塞2均匀下压受力。
作为优选的方案,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内塞台阶部26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一环形插接壁5和第二环形插接壁6,第一环形插接壁5和第二环形插接壁6之间具有间隙形成为与容器口11的外壁12相互匹配的插槽,第一环形插接壁5的外径与容器口11的内径相互匹配,第二环形插接壁6上设置有朝内侧凸起的第一卡环61,容器口11的外壁12上设置有朝外侧凸起的第二卡环15。其中,第一环形插接壁5插入至容器口11内,容器口11的外壁12插入至插槽内并且第一卡环61和第二卡环15相互卡扣,由此将内塞2与容器口11相互插接。
通过设置过盈配合的内塞台阶部26和盖壁内台阶31,并且内塞2与容器口11的插接结构中设置了相互卡扣的第一卡环61和第二卡环15,由此内塞2能够压紧容器口11,在内塞2与容器主体1的容器口11之间实现线密封,具有良好地密封效果。
作为优选的方案,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容器口11的外壁12下部设置有朝向外侧凸起的导正环13,在将容器盖3连接至容器口11的外壁12并盖住内塞3时,所述导正环13与所述容器盖3的内壁之间具有0.10mm~0.80mm的间隙。由于内塞2与容器盖3是通过过盈配合实现密封功能,因此,在容器主体1上设置导正环13,可以避免容器盖3出现歪斜情况而导致密封功能失效。其中,所述导正环13的外径不小于所述外壁12上的外螺纹42的外径。
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如图1和图4至图7所示,容器口11的外壁12上位于导正环13的下方设置有卡扣挡点14,容器盖3的内周侧壁上设置有与卡扣挡点14相互匹配的卡槽32。在将容器盖3连接至容器口11的外壁12并盖住内塞3时,卡扣挡点14卡合在卡槽32内,以防止容器盖3返松而导致密封功能失效。
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如图2所示,内塞2的外侧壁中,在对应于喷嘴端面23和内塞台阶部26之间包含有直体侧壁部27和喷嘴侧壁部28,直体侧壁部27和喷嘴侧壁部28之间呈圆弧倒角过渡。由于内塞2与容器盖3是通过过盈配合实现密封功能,产生的挤压力会使喷嘴端面23与内塞背部面24产生一定的变形,特别地,喷嘴端面23和内塞台阶部26之间仍有较大的空隙,故该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直体侧壁部27和喷嘴侧壁部28之间设置为较大的圆弧倒角过渡,使得直体侧壁部27对喷嘴侧壁部28具有足够强的支撑力。
如上实施例的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100,为实现过盈配合而获得的密封效果:内塞2的材质采用弹性材质,例如LDPE、LLDPE、PA、TPU等材质制备获得;容器盖3则采用硬质材质,例如HDPE、PP、PS、PET、PETG等材质,容器主体1的材质则选择为HDPE、PP、PET、PETG等硬质材质制备获得。
如上实施例的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100:在容器本体1盛装完成内容物后,将内塞2与容器口11相互插接,然后将容器盖3与容器口11的外壁12连接并盖住内塞2,其中利用容器盖3与内塞2的过盈配合,使得容器本体1、内塞2和容器盖3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当需要使用时,首先开启容器盖3,然后倒置并挤压容器本体1,使得内容物依次通过容器口11和导出通道22进而从喷嘴21喷出,由此实现将内容物从容器主体1的侧向导出从而提升消费者使用的便利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通过设置具有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内塞,并且内塞是可拆卸地与容器主体插接,由此在实现将内容物从容器主体的侧向导出以提升消费者使用的便利性的基础上,避免了现有的将侧向导向结构与容器主体一体成型而限制了容器主体的造型的问题。另外,内塞与容器本体之间紧密插接结合,容器盖与内塞相互贴合且过盈配合,由此使得容器本体、内塞和容器盖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虽然已经参照特定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此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用于收纳内容物,其上端设置有容器口;
内塞,所述内塞与所述容器口相互插接,所述内塞中形成有喷嘴以及将所述喷嘴连通至所述容器口的导出通道;
容器盖,所述容器盖与所述容器口的外壁连接并盖住所述内塞;
其中,所述导出通道包括从所述容器口朝向所述喷嘴依次连通的纵向导向部、横向导向部和喷射导向部,所述喷射导向部与水平面具有夹角α;
其中,在将所述容器盖连接至所述容器口的外壁并盖住所述内塞时,所述内塞的外侧壁中,至少喷嘴端面以及位于喷嘴端面相对侧的内塞背部面与所述容器盖的内周侧壁相互贴合并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端面上形成有环绕所述喷嘴的第一环形凸起部,所述内塞背部面上形成有第二环形凸起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部的凸起高度为0.01mm~0.50mm,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部的凸起高度为0.01mm~0.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为:0°<α≤8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与所述容器口的外壁通过螺纹构件连接,所述螺纹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容器盖的内周侧壁上的内螺纹和设置在所述容器口的外壁上的外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的下端设置有内塞台阶部,所述容器盖的内周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塞台阶部相对应的盖壁内台阶;在将所述容器盖连接至所述容器口的外壁并盖住所述内塞时,所述盖壁内台阶顶压在所述内塞台阶部上并且两者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台阶部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一环形插接壁和第二环形插接壁,所述第一环形插接壁和第二环形插接壁之间具有间隙形成为与所述容器口的外壁相互匹配的插槽,所述第一环形插接壁的外径与所述容器口的内径相互匹配,所述第二环形插接壁上设置有朝内侧凸起的第一卡环,所述容器口的外壁上设置有朝外侧凸起的第二卡环;其中,所述第一环形插接壁插入至所述容器口内,所述容器口的外壁插入至所述插槽内并且所述第一卡环和所述第二卡环相互卡扣,由此将所述内塞与所述容器口相互插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的外侧壁中,在对应于所述喷嘴端面和内塞台阶部之间包含有直体侧壁部和喷嘴侧壁部,所述直体侧壁部和所述喷嘴侧壁部之间呈圆弧倒角过渡。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口的外壁下部设置有朝向外侧凸起的导正环;在将所述容器盖连接至所述容器口的外壁并盖住所述内塞时,所述导正环与所述容器盖的内壁之间具有0.10mm~0.80mm的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口的外壁上位于所述导正环的下方设置有卡扣挡点,所述容器盖的内周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挡点相互匹配的卡槽;在将所述容器盖连接至所述容器口的外壁并盖住所述内塞时,所述卡扣挡点卡合在所述卡槽内,以防止所述容器盖返松。
CN202221890217.0U 2022-07-20 2022-07-20 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 Active CN218086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90217.0U CN218086614U (zh) 2022-07-20 2022-07-20 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90217.0U CN218086614U (zh) 2022-07-20 2022-07-20 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86614U true CN218086614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82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90217.0U Active CN218086614U (zh) 2022-07-20 2022-07-20 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866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23946A (en) Two-compartment container
KR20070085070A (ko) 액체 분사기용 강성 딥튜브 퀵 커넥터로의 가요성 유체전달튜브
CN110225798B (zh) 包括替换件或组件的产品分配设备
KR102334654B1 (ko) 자동 충전 스포이트형 화장품 용기
KR200449631Y1 (ko) 수동식 드롭퍼
US4752015A (en) Attachment for tubes
CN218086614U (zh) 可侧向导出内容物的容器
JP4954695B2 (ja) 詰め替え用容器
US4019646A (en) Cap with inside stopper for receptacle
US20140183153A1 (en) Inverted bottle assembly
CN217497105U (zh) 一种瓶盖及容器
KR102036479B1 (ko) 스포이드형 화장품 용기
KR20130026299A (ko) 밀폐뚜껑이 구비된 용기
CN211392279U (zh) 一种瓶盖以及具有该瓶盖的密封盖组件
CN213769718U (zh) 乳液泵
CN218230110U (zh) 容器口封装结构及其容器
CN216375764U (zh) 一种饮水桶桶盖
CN111674708A (zh) 桶盖、水桶和桶装水
CN211002622U (zh) 一种防泄漏瓶盖及容器
CN218303811U (zh) 一种按压瓶保护结构及按压瓶
CN210479540U (zh) 一种可伸缩侧撕的盖组件
KR102320032B1 (ko) 펌프 용기
CN210055016U (zh) 一种化妆品瓶
CN216035744U (zh) 液体容器
JP2007302253A (ja) 吐出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