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85756U - 一种充电口盖装置及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口盖装置及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85756U
CN218085756U CN202222036556.9U CN202222036556U CN218085756U CN 218085756 U CN218085756 U CN 218085756U CN 202222036556 U CN202222036556 U CN 202222036556U CN 218085756 U CN218085756 U CN 2180857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decorative
trim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365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龙
黎源泉
王小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M Smart Mobilit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M Smart Mobilit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M Smart Mobilit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M Smart Mobilit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365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857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857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857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口盖装置及电动汽车,包括具有充电口的口盖本体、与所述口盖本体可枢转连接的口盖盖板和安装在所述口盖盖板中的显示模块;所述口盖盖板包括盖板基板和连接在所述盖板基板上的盖板饰板;所述盖板基板通过枢转轴与所述口盖本体连接,所述盖板饰板上开设有饰板通孔,所述饰板通孔中安装有透光饰盖;所述显示模块安装在所述盖板基板上,所述显示模块的显示屏朝向所述透光饰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充电口盖装置及电动汽车,透光饰盖对显示模块起到保护作用,可避免显示模块遭受阳光直射、风吹雨淋,利于延长显示模块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口盖装置及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充电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口盖装置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盖包括口盖本体和口盖盖板。口盖本体与车身连接。口盖本体上具有充电口,用于充电枪插入,以与车身上的充电器件连接。口盖盖板通过铰链安装在口盖本体上,其用盖住和打开口盖本体。
口盖盖板包括盖板底板和盖板饰板,盖板底板通过铰链与口盖本体上连接,盖板饰板安装在盖板底板上。盖板饰板的颜色与车身的外饰板的颜色基本一致。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人机交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在盖板饰板的外表面上开设凹槽,在凹槽中配置显示屏,其与车机连接,以实现人机交互功能。
但是,现有的显示屏基本与盖板饰板的外表面平齐,会被阳光直射,也会经历风吹雨淋,会缩短其使用寿命。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新型的充电口盖装置及电动汽车成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充电口盖装置及电动汽车,通过将显示模块配置在盖板饰板的内侧,由透光饰盖保护显示屏,可避免阳光直射、风吹雨淋,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充电口盖装置,包括具有充电口的口盖本体、与所述口盖本体可枢转连接的口盖盖板和安装在所述口盖盖板中的显示模块;
所述口盖盖板包括盖板基板和连接在所述盖板基板上的盖板饰板;
所述盖板基板通过枢转轴与所述口盖本体连接,所述盖板饰板上开设有饰板通孔,所述饰板通孔中安装有透光饰盖;
所述显示模块安装在所述盖板基板上,所述显示模块的显示屏朝向所述透光饰盖。
本实用新型提供充电口盖装置,显示模块安装在盖板基板上,透光饰盖安装在盖板饰板的饰板通孔中,显示模块的显示屏朝向透光饰盖,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可透过透光饰盖,透光饰盖对显示模块起到保护作用,可避免显示模块遭受阳光直射、风吹雨淋,利于延长显示模块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口盖本体上处于所述枢转轴的一侧设置有微动开关;
所述枢转轴上具有用于触发所述微动开关的拨动板;
在所述口盖盖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微动开关处于触发状态。
在将充电口盖装置安装到车身上时,微动开关和显示模块都与行车电脑连接。在口盖盖板关闭时,微动开关被拨动板触发,行车电脑接收到来自微动开关的信号,判断出口盖盖板关闭,行车电脑可将电池用电量信息、天气信息等传输给显示模块,最后由显示屏予以显示。在口盖盖板打开时,微动开关未被触发,行车电脑接未接收到来自微动开关的信号,判断出口盖盖板开启,行车电脑可将欢迎使用等问候用语传输给显示模块,最后由显示屏予以显示。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透光饰盖包括饰盖底环、连接在所述饰盖底环上的饰盖连接环和连接在所述饰盖连接环上的透光板;
所述饰盖底环连接在所述盖板饰板的内侧,所述饰盖连接环配合在所述饰板通孔中,所述透光板至少部分处于所述饰板通孔的外侧开口中;
所述显示屏处于所述饰盖连接环中。
透光饰盖的饰盖底环可粘接或卡接在盖板饰板的内侧,饰盖连接环与透光板组成空腔,饰盖连接环装配在饰板通孔中,透光板处于饰板通孔的外侧开口中,透光板与盖板饰板的表面平齐或圆滑过渡,显示屏处于空腔中,即可缩短显示屏与透光板之间的距离,利于清晰地显示信息,空腔结构又可对显示屏提供更佳的防护。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盖板饰板与所述饰盖底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可避免雨水、杂物等进入饰盖连接环与透光板组成的空腔中,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饰盖底环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所述盖板饰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穿过所述第一装配孔并与所述饰盖底环卡接,便于饰盖底环与盖板饰板的拆装。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饰盖底环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盖板饰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定位销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销与第一定位孔实现预定位作用,便于将饰盖底环装配到盖板饰板上。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模块壳体,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模块壳体面向所述透光饰盖的一侧;
所述模块壳体面向所述盖板基板的一端设置有壳体底环;
所述壳体底环与所述盖板基板连接,所述模块壳体至少部分伸入所述饰盖连接环中。
通过配置壳体底环,便于与盖板基板连接装配。通过将模块壳体伸入饰盖连接环中,可以缩短显示屏与透光板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底环上设置有第二装配孔,所述盖板基板上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穿过所述第二装配孔并与所述壳体底环卡接,便于壳体底环与盖板基板的拆装。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底环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盖板基板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销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销与第二定位孔实现预定位作用,便于将壳体底环装配到盖板基板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充电口盖装置。充电口盖装置中的显示模块安装在盖板基板上,透光饰盖安装在盖板饰板的饰板通孔中,显示模块的显示屏朝向透光饰盖,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可透过透光饰盖,透光饰盖对显示模块起到保护作用,可避免显示模块遭受阳光直射、风吹雨淋,利于延长显示模块的使用寿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口盖装置及电动汽车,显示模块安装在盖板基板上,透光饰盖安装在盖板饰板的饰板通孔中,显示模块的显示屏朝向透光饰盖,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可透过透光饰盖,透光饰盖对显示模块起到保护作用,可避免显示模块遭受阳光直射、风吹雨淋,利于延长显示模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口盖装置,在口盖盖板处于开启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口盖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口盖装置,在口盖盖板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4为拨动板触发微动开关的示意图;
图5为显示模块安装在盖板基板上的立体图;
图6为充电模块的立体图;
图7为透光饰盖的立体图;
图8为安装有透光饰盖的盖板饰板的背侧示意图;
图9为图8沿着A-A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10为图8沿着B-B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11为装配在一起的盖板基板、显示模块、透光饰盖及盖板饰板的剖视图;
图12为显示模块安装在盖板基板上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2和图5-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口盖装置,包括具有充电口11的口盖本体1、与口盖本体1可枢转连接的口盖盖板2和安装在口盖盖板2中的显示模块3。
口盖盖板2包括盖板基板21和连接在盖板基板21上的盖板饰板22。
盖板基板21通过枢转轴23与口盖本体1连接,盖板饰板22上开设有饰板通孔221,饰板通孔221中安装有透光饰盖4。
显示模块3安装在盖板基板21上,显示模块3的显示屏31朝向透光饰盖4。
本实用新型提供充电口盖装置为电动汽车的充电部的口盖组件。该充电口盖装置包括口盖本体1、口盖盖板2、显示模块3和透光饰盖4。
口盖本体1呈环形,其具有充电口11,用于充电枪插入。
口盖盖板2用于关闭和打开口盖本体1。口盖盖板2包括盖板基板21和盖板饰板22。盖板基板21的一端通过枢转轴23与口盖本体1的一端连接,从而可以打开和关闭。盖板饰板22为装饰板,其卡接在盖板基板21的外侧。
盖板基板21上具有安装槽212,显示模块3安装在安装槽212中。
盖板饰板22上对应显示模块3的位置开设有饰板通孔221,透光饰盖4安装在饰板通孔221中,透光饰盖4的外表面与盖板饰板22平齐或圆滑过渡。透光饰盖4为能够透光的塑料盖。显示模块3的显示屏31朝向透光饰盖4,因此显示屏31的显示内容可由透光饰盖4透出,用户可透过透光饰盖4观察到显示屏31的显示内容。透光饰盖4对显示模块3起到保护作用,可避免显示模块3遭受阳光直射、风吹雨淋,利于延长显示模块3的使用寿命。
在将充电口盖装置安装到车身上时,显示模块3的插接头30通过导线与行车电脑连接。行车电脑可将电池的电量信息、天气信息等传输给显示模块3,最后由显示屏31予以显示,用户在车身侧面可观察到上述信息,实现人机交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口盖本体1的一端具有本体安装部11,本体安装部11具有安装部空腔,安装部空腔通过豁口13与充电口11连通。
盖板基板21的一端具有铰链弯臂211,铰链弯臂211经豁口13插入安装部空腔中。
枢转轴23穿过本体安装部11和铰链弯臂211,铰链弯臂211可在豁口13中摆动,以适应口盖盖板2的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口盖本体1上处于枢转轴23的一侧设置有微动开关5。
枢转轴23上具有用于触发微动开关5的拨动板24。
在口盖盖板2处于关闭状态时,微动开关5处于触发状态。
本实施例中,微动开关5安装在口盖本体1上,其处于枢转轴23的一侧。具体地,微动开关5安装在本体安装部11上。
枢转轴23朝向微动开关5的一端具有拨动板24,拨动板24随着枢转轴23转动而触发微动开关5。具体地,拨动板24连接在枢转轴23的一端,并处于本体安装部11的一侧。
微动开关5具有触发端51和弹片52。当拨动板24挤压弹片52后,弹片52会挤压触发端51,从而触发微动开关5。当拨动板24离开弹片52后,弹片52离开触发端51,微动开关5处于关闭状态。
微动开关5的插接头50可通过导线与行车电脑连接,以实现信号传输。在微动开关5触发时,微动开关5可向行车电脑发出信号。在微动开关5关闭(未触发)时,微动开关5不会向行车电脑发出信号。
在将充电口盖装置安装到车身上时,微动开关5和显示模块3都与行车电脑连接。
在口盖盖板2关闭时,微动开关5被拨动板24触发,行车电脑接收到来自微动开关5的信号,判断出口盖盖板2关闭,行车电脑可将电池用电量信息、天气信息等传输给显示模块3,最后由显示屏31予以显示,用户在车身侧面可观察到上述信息,实现人机交互。
在口盖盖板2打开时,微动开关5关闭,微动开关5未被触发,行车电脑接不会接收到来自微动开关5的信号,行车电脑判断出口盖盖板2开启,行车电脑可将欢迎使用等问候用语传输给显示模块3,最后由显示屏31予以显示,用户在车身侧面可观察到上述信息,实现人机交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10所示,透光饰盖4包括饰盖底环41、连接在饰盖底环41上的饰盖连接环42和连接在饰盖连接环42上的透光板43。
饰盖底环41连接在盖板饰板22的内侧,饰盖连接环42配合在饰板通孔221中,透光板43至少部分处于饰板通孔221的外侧开口中。显示屏31处于饰盖连接环42中。
本实施例中,透光饰盖4包括饰盖底环41、饰盖连接环42和透光板43。饰盖底环41基本与盖板饰板22平行,饰盖连接环42沿着饰盖底环41的中心孔布置,饰盖连接环42与饰盖底环41基本垂直。透光板43连接在饰盖连接环42远离饰盖底环41侧的端部上,透光板43盖住饰盖连接环42。透光板43为透光塑料板。在透光板43与饰盖连接环42之间形成了空腔,用于安装显示模块3。
安装时,饰盖底环41可粘接或卡接在盖板饰板22的内侧,饰盖连接环42装配在饰板通孔221中,透光板43处于饰板通孔221的外侧开口中,透光板43与盖板饰板22的表面平齐或圆滑过渡,显示屏31处于透光板43与饰盖连接环42之间的空腔中,以对显示屏31提供严密的防护,也缩短显示屏31与透光板43之间的距离,利于清晰地显示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7和图9-11所示,盖板饰板22与饰盖底环4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6,可避免雨水、杂物等进入饰盖连接环42与透光板43组成的空腔中,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
具体地,在饰盖底环41面向盖板饰板22的一侧具有一圈安装槽413。盖板饰板22具有朝向安装槽413延伸的饰板翻边224。密封圈6安装在安装槽413中,饰板翻边224压住密封圈6,密封效果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9所示,饰盖底环41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411,盖板饰板22上设置有第一卡扣222,第一卡扣222穿过第一装配孔411并与饰盖底环41卡接。
本实施例中,饰盖底环41上间隔地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一装配孔411,相应地,在盖板饰板22上间隔地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一卡扣222。第一卡扣222为弹性卡扣,第一卡扣222朝向饰盖底环41延伸。第一卡扣222可与盖板饰板22一体成型。
组装时,第一卡扣222穿过第一装配孔411并与饰盖底环41卡接,便于饰盖底环41与盖板饰板22的安装和拆卸维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10所示,饰盖底环4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412,盖板饰板22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销223,第一定位销223穿过第一定位孔412。
饰盖底环4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412,相应地,盖板饰板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销223,第一定位销223朝向饰盖底环41延伸。第一定位销223可与盖板饰板22一体成型。
在装配饰盖底环41和盖板饰板22时,第一定位销223穿过第一定位孔412起到预定位作用,便于将饰盖底环41装配到盖板饰板22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6和图11所示,显示模块3包括模块壳体32,显示屏31设置在模块壳体32面向透光饰盖4的一侧。
模块壳体32面向盖板基板21的一端设置有壳体底环33。
壳体底环33与盖板基板21连接,模块壳体32至少部分伸入饰盖连接环42中。
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3包括模块壳体32,显示模块3的电路板等电器件安装在模块壳体32中。显示屏31设置在模块壳体32的顶面上,显示屏31在模块壳体32上处于面向透光饰盖4的一侧。模块壳体32的底部设置有壳体底环33,壳体底环33在模块壳体32上处于面向盖板基板21的一端。壳体底环33与盖板基板21粘接或卡接,模块壳体32具有显示屏31的端部伸入饰盖连接环42中,尽量靠近透光板43,以缩短显示屏31与透光板43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壳体底环33上设置有第二装配孔331,盖板基板21上设置有第二卡扣213,第二卡扣213穿过第二装配孔331并与壳体底环33卡接。
本实施例中,壳体底环33上间隔地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二装配孔331,相应地,盖板基板21上间隔地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二卡扣213。第二卡扣213为弹性卡扣,其朝向壳体底环33延伸。第二卡扣213可与盖板基板21一体成型。
组装时,第二卡扣213穿过第二装配孔331并与壳体底环33卡接。便于壳体底环33与盖板基板21的装配及拆卸维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壳体底环33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332,盖板基板2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214,第二定位销214穿过第二定位孔332。
本实施例中,壳体底环3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孔332,相应地,盖板基板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销214,第二定位销214朝向壳体底环33延伸。第二定位销214可与盖板基板21一体成型。
在装配壳体底环33与盖板基板21时,第二定位销214穿过第二定位孔332起到预定位作用,便于将壳体底环33装配到盖板基板21上。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充电口盖装置。充电口盖装置安装在车身的充电部区域,显示模块3与行车电脑通过导线连接。在配置有微动开关5时,微动开关5也通过导线与行车电脑连接。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充电口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充电口的口盖本体、与所述口盖本体可枢转连接的口盖盖板和安装在所述口盖盖板中的显示模块;
所述口盖盖板包括盖板基板和连接在所述盖板基板上的盖板饰板;
所述盖板基板通过枢转轴与所述口盖本体连接,所述盖板饰板上开设有饰板通孔,所述饰板通孔中安装有透光饰盖;
所述显示模块安装在所述盖板基板上,所述显示模块的显示屏朝向所述透光饰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盖本体上处于所述枢转轴的一侧设置有微动开关;
所述枢转轴上具有用于触发所述微动开关的拨动板;
在所述口盖盖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微动开关处于触发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口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饰盖包括饰盖底环、连接在所述饰盖底环上的饰盖连接环和连接在所述饰盖连接环上的透光板;
所述饰盖底环连接在所述盖板饰板的内侧,所述饰盖连接环配合在所述饰板通孔中,所述透光板至少部分处于所述饰板通孔的外侧开口中;
所述显示屏处于所述饰盖连接环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口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饰板与所述饰盖底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口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饰盖底环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所述盖板饰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扣;
所述第一卡扣穿过所述第一装配孔并与所述饰盖底环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口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饰盖底环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
所述盖板饰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定位销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口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模块壳体,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模块壳体面向所述透光饰盖的一侧;
所述模块壳体面向所述盖板基板的一端设置有壳体底环;
所述壳体底环与所述盖板基板连接,所述模块壳体至少部分伸入所述饰盖连接环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口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环上设置有第二装配孔,所述盖板基板上设置有第二卡扣;
所述第二卡扣穿过所述第二装配孔并与所述壳体底环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口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环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盖板基板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
所述第二定位销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孔。
10.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口盖装置。
CN202222036556.9U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充电口盖装置及电动汽车 Active CN2180857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36556.9U CN218085756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充电口盖装置及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36556.9U CN218085756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充电口盖装置及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85756U true CN218085756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85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36556.9U Active CN218085756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充电口盖装置及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857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77108B1 (en) Inner mirror
JP3223195U (ja) Usb充電ベース
CN218085756U (zh) 一种充电口盖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10401738B (zh) 中框、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12022475U (zh) 一种多功能车载阅读灯
CN109587379B (zh) 一种壁式监控装置
CN216734501U (zh) 一种新式的充电口盖
CN209852042U (zh) 用于汽车的背门开启装置
JP3715094B2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選択スイッチ
CN201435749Y (zh) 应用太阳能的蓝牙扬声器及麦克风组合装置
CN217388697U (zh) 对讲机和车辆
CN217503930U (zh) 一种可协同处理的可报警的空调控制板
CN217679469U (zh) 马桶用红外脚感装置及马桶
CN218826036U (zh) 显示设备
CN217679468U (zh) 马桶用激光脚感装置及马桶
CN219496801U (zh) 一种隔离器集成结构及隔离器
CN217804539U (zh) 一种带救助呼叫通话功能的汽车地图灯总成
CN217057883U (zh) 一种移动空调显示盒结构及移动空调
CN212677236U (zh) 智能摄像光学模组和智能摄像仪
CN213781904U (zh) 防水墙壁开关
CN218431387U (zh) 一种用于农机的蓝牙方向盘
CN214013238U (zh) 一种多功能连接器用外壳机构
CN219891672U (zh) 一种电子学生证
CN220577445U (zh) 一种上下合盖的电动车组合开关
CN216659575U (zh) 一种通用安装的方向盘换挡拨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