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75178U - 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75178U
CN218075178U CN202221622957.6U CN202221622957U CN218075178U CN 218075178 U CN218075178 U CN 218075178U CN 202221622957 U CN202221622957 U CN 202221622957U CN 218075178 U CN218075178 U CN 2180751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ling block
fixing plate
tibial osteotomy
plate
high tib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2295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夕辉
马世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ted Imag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ted Imag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ted Imag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ted Imag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2295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751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751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751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一种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包括固定板以及填充块,填充块连接于固定板的一侧表面,且用于嵌入胫骨的切口。其中,固定板上开设有贯穿固定板的至少一固定孔,至少一固定孔位于填充块的至少一侧。利用该固定器,可实现固定器与胫骨的双重固定,提高了固定器的安装牢固性,且固定板和填充块共同承力,在保证固定器的安装牢固性的同时,有利于设计更薄的固定板,使得更薄的固定板与骨骼的匹配性更佳,避免患者术后出现严重不适,且能降低固定板的断裂风险。

Description

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
背景技术
胫骨高位截骨术是一种常见的保膝治疗方法,通过胫骨高位截骨改变胫骨平台的受力情况,从而减轻胫骨平台内侧负荷,缓解疼痛,延缓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扩展,保留了膝关节的正常活动功能。
相关技术中,胫骨高位截骨通常采用内侧开放楔形截骨的手术形式,对胫骨近端内侧进行楔形截骨,截骨完成后,所采用的固定方式为:将加压锁定钢板通过锁定钉固定于上下截骨面,通过钢板的固定,保证截骨面之间的稳定性,实现骨愈合。然而,该传统的钢板固定方式存在骨愈合缓慢或难以愈合的情况,且加压锁定钢板突出导致出现如组织刺激及钢板断裂风险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钢板固定方式中存在的临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包括:
固定板;以及
填充块,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表面,且用于嵌入胫骨的切口;
其中,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固定板的至少一固定孔,所述至少一固定孔位于所述填充块的至少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充块包括用于嵌入胫骨的切口内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多孔结构,并由能够促进骨生长的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具有靠近所述固定板的外侧面和远离所述固定板的内侧面;
从所述外侧面至所述内侧面,所述多孔结构的孔隙率逐渐增大;
从所述外侧面至所述内侧面,所述多孔结构的孔径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孔结构的孔隙率为50-80%,所述多孔结构的孔径为100-80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切口的外沿的延伸方向呈弯曲地延伸,所述第一部分上沿其弯曲方向间隔布设有多个加强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具有弧形内周面,所述弧形内周面界定出一用于容纳骨诱导材料的容纳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充块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固定板之间的第二部分;
所述第二部分构造为实体结构,所述第二部分背离所述第一部分的一侧设有顶沿和底沿,所述顶沿和所述底沿与所述切口的两个外沿对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的厚度为2.5mm-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固定孔,至少两个所述固定孔位于所述填充块的相对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填充块一体成型。
上述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固定器使用时,填充块能匹配地嵌入胫骨上切口中,与胫骨的接触面积较大,保证填充块承力时不会发生下陷,且保证了填充块与骨固定的稳定性;另外,固定板通过固定孔固定在胫骨上,可进一步地提升填充块与骨固定的稳定性。故利用该固定器,可实现固定器与胫骨的双重固定,提高了固定器的安装牢固性,且固定板和填充块共同承力,在保证固定器的安装牢固性的同时,有利于设计更薄的固定板,使得更薄的固定板与骨骼的匹配性更佳,避免患者术后出现严重不适,且能降低固定板的断裂风险。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固定器应用于胫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的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的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的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的固定器应用于胫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的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固定器;110、固定板;111、固定孔;112、过孔;120、填充块;121、第一部分;1211、弧形内周面;1212、容纳腔;122、加强筋;123、第二部分;130、连接件;141、螺母;142、螺钉;200、胫骨;210、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传统的固定方式,由于加压锁定钢板用于承担主要的弯曲载荷和扭转载荷,导致加压锁定钢板的断裂风险较高。若要提升固定强度,加压锁定钢板通常需要设计为更厚的加压锁定钢板,但更厚的加压锁定钢板与骨骼的匹配性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容易激惹附近软组织,可能导致患者术后出现严重不适。
显然,固定强度的提升和骨骼匹配性一直是相互制约的痛点,基于此,本申请设计了一种固定器,该固定器包括固定板和填充块,填充块能够匹配地嵌入胫骨上形成的切口中,且该填充块具有预设强度,能保证填充块承力时不会发生下陷,最大程度保证了填充块与骨固定的稳定性,且固定板通过固定孔安装在胫骨上,进一步地提升填充块与骨固定的稳定性,故利用该固定器,可实现固定器与胫骨的双重固定,提高了固定器的安装牢固性,且固定板和填充块共同承力,在保证固定器的安装牢固性的同时,有利于设计更薄的固定板,使得更薄的固定板与骨骼的匹配性更佳,避免患者术后出现严重不适,且能降低固定板的断裂风险。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并结合参阅图2,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的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10,包括固定板110以及填充块120。
填充块120连接于固定板110的一侧表面,且用于嵌入胫骨200的切口210,固定板110上开设有贯穿固定板110的的至少一固定孔111,至少一固定孔111 位于填充块120的至少一侧。
如此,该固定器10使用时,可先将填充块120嵌入胫骨200上的切口210 中,再借助于固定孔111将固定板110固定于胫骨200的外侧。可以理解,填充块120能匹配地嵌入胫骨200上的切口210中,与胫骨200的接触面积较大,保证填充块120承力时不会发生下陷,且保证了填充块120与骨固定的稳定性;另外,固定板110通过固定孔111固定在胫骨200上,可进一步地提升填充块 120与骨固定的稳定性。故利用该固定器10,可实现固定器10与胫骨200的双重固定,提高了固定器10的安装牢固性,且固定板110和填充块120共同承力,在保证固定器10的安装牢固性的同时,有利于设计更薄的固定板110,使得更薄的固定板110与骨骼的匹配性更佳,避免患者术后出现严重不适,且能降低固定板110的断裂风险。固定器10与胫骨200的双重固定保证了高强度的机械固定稳定性,也保证了骨整合所需的必要条件,便于患者术后早期负重行走。
可以理解的是,可通过术前三维规划,设计与切口210相对应的填充块120,如此,填充块120与胫骨200上形成的切口210完全匹配,降低手术时间的同时可以实现精确的角度矫正,极大地提升了患者术后疗效。具体地,可根据患者个体化骨骼三维模型设计对应的填充块120,可以实现填充块120与骨的完全贴合。
可选地,可通过与固定孔111相配合的连接件130将固定板110固定于胫骨200,其中,连接件130可选用手术用螺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3,填充块120包括用于嵌入胫骨200的切口210内的第一部分121,第一部分121为多孔结构,并由能够促进骨生长的材料制成。如此,一方面,第一部分121具有预设强度,能保证填充块120承力时不会发生下陷,保证了填充块120与骨固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第一部分121能促进骨生长,且填充块120的第一部分121的多孔结构能为人体骨骼提供生长和融合的空间,可有效促进骨整合,解决术后愈合缓慢或无法完全愈合的问题。
可选地,能够促进骨生长的材料包括钛合金、钽和/镁合金中的至少一种,也可以是其他具备良好骨整合能力的非金属材料,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填充块120可由钛合金、钽金属或镁合金等具备良好骨整合能力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通过增材制造技术加工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21具有靠近固定板110的外侧面和远离固定板110的内侧面。从外侧面至内侧面,多孔结构的孔隙率逐渐增大,从外侧面至内侧面,多孔结构的孔径逐渐增大。
可以理解,第一部分121的多孔结构远离固定板110一侧的孔隙率较大,有利于为人体骨骼提供生长和融合的空间,可有效促进骨整合,第一部分121 的多孔结构靠近固定板110一侧的孔隙率较小,有利于保证第一部分121的力学性能,有利于提高填充块120与骨固定的稳定性。第一部分121的多孔结构的孔隙率和孔径从外侧面至内侧面呈梯度分布,既能保证第一部分121的强度,又能利用该固定器10提高骨整合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孔结构的孔隙率为50-80%。多孔结构的孔隙率过小,会影响骨整合效果,多孔结构的孔隙率过大,第一部分121的强度较小,为此,需要将多孔结构的孔隙率需设置在适宜范围内,既能保证多孔结构的力学性能,保证填充块120承力时不会发生下陷,保证了填充块120与骨固定的稳定性,又有利于骨生长,能有效促进骨整合。
多孔结构的孔径为100-800μm。多孔结构的孔径过小,会影响骨整合效果,多孔结构的孔径过大,第一部分121的强度较小,为此,需要将多孔结构的孔径需设置在适宜范围内,既能保证多孔结构的力学性能,保证填充块120承力时不会发生下陷,保证了填充块120与骨固定的稳定性,又有利于骨生长,有效促进骨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第一部分121沿切口210的外沿的延伸方向呈弯曲地延伸。第一部分121形成的结构能给胫骨中心留出足够的空间,避免在远期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时阻碍胫骨平台假体龙骨的插入。
第一部分121上沿其弯曲方向间隔布设有多个加强筋122,可以提升第一部分121的抗压和抗扭强度,更好地保证填充块120在承力时不会发生下陷,也有利于提高填充块120与骨固定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第一部分121具有弧形内周面1211,弧形内周面1211界定出一用于容纳骨诱导材料的容纳腔1212,可有效促进骨整合,解决术后愈合缓慢或无法完全愈合的问题。
骨诱导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人工骨和异体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填充块120还包括连接于第一部分121和固定板110之间的第二部分123,第二部分123构造为实体结构,第二部分123背离第一部分121的一侧设有顶沿和底沿,顶沿和底沿分别与切口210的两个外沿对齐。
使用固定器10时,可将填充块120嵌入胫骨200上形成的切口210中,再借助于固定孔111将固定板110固定于胫骨200的外侧,且使第二部分123的顶沿和底沿分别与切口210的两个外沿对齐,如此,可保证第二部分123的上下表面均与皮质骨接触,使得填充块120具备更好的抗压强度,同时第一部分 121的上下表面均与松质骨接触,有利于提高填充块120与骨的接触面积,保证填充块120承力时不会发生下陷,更好地保证了填充块120与骨固定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板110的厚度为2.5mm-5mm。较小的厚度可进一步降低患者的不适感,同时避免了术后再次手术而取出固定板110。
可选地,固定板110可由钛合金、复合PEEK或其它高强度材料制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5及图6,固定板110上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孔111,至少两个固定孔111位于填充块120的相对两侧。如此,能够使固定板110更牢固地固定于胫骨200,有利于提高固定器10的安装牢固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固定板110和填充块120一体成型。有利于固定器10的整体性和结构强度,进而提高固定器10的安装牢固性。示例性地,固定板110与填充块120可以一体3D打印制造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固定板110的长度为10mm-80mm,最小化的固定板110能够减少固定器10对周围软组织的刺激,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具体到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固定板110为钢板,填充块120呈楔形,固定板110与填充块120为一体式结构,固定板110的长度较短,固定板110 上设有位于填充块120的相对两侧的四个固定孔111,如此,固定板110通过四个连接件130固定于胫骨200,因固定板110整体体积较小,与骨骼的匹配性更佳,骨愈合后也不需要再次手术进行取出,降低了患者医疗成本,同时在安装该固定板110时也可允许术中开设更小的切口。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固定板110与填充块120可拆卸地连接,方便骨愈合后通过二次手术拆卸并取出固定板110。示例性地,固定板110与填充块120通过螺钉组件进行固定,具体地,螺钉组件包括嵌入填充块120的第一部分121的螺母141,以及与螺母141相配合的螺钉142,固定板110上设供螺钉142穿过的过孔112,如此,可将螺钉142穿过该过孔112,并连接于螺母 141,以将固定板110与填充块120连接。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方便拆卸的连接方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过孔112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制,优先地,过孔为腰圆孔,允许连接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固定板110与骨之间更好的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10包括固定板110以及填充块120。填充块120大致呈半环型,填充块120包括具有多孔结构的第一部分 121,以及连接于第一部分121和固定板110之间的第二部分123,其中,第一部分121由能够促进骨生长的材料制成,第二部分123构造为实体结构,第二部分123的顶沿和底沿与切口210的两个外沿对齐。该固定器10使用时,可先将填充块120嵌入胫骨200上形成的切口210中,再借助于固定孔111将固定板110固定于胫骨200的外侧,且使第二部分123的顶沿和底沿与切口210的两个外沿对齐,如此,可保证填充块120的上下表面分别与皮质骨和松质骨接触,避免边缘靠内导致的皮质骨接触过少而发生下沉,有利于提高填充块120 与骨的接触面积,保证填充块120承力时不会发生下陷,更好地保证了填充块 120与骨固定的稳定性;此外,固定板110通过固定孔111固定在胫骨200上,可进一步地提升填充块120与骨固定的稳定性,实现固定器10与胫骨200的双重固定,提升了截骨面稳定性,提高骨愈合效果,便于患者术后早期负重行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板(110);以及
填充块(120),连接于所述固定板(110)的一侧表面,且用于嵌入胫骨(200)的切口(210);
所述固定板(110)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固定板(110)的至少一个固定孔(111),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孔(111)位于所述填充块(120)的至少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块(120)包括用于嵌入胫骨(200)的切口(210)内的第一部分(121),所述第一部分(121)为多孔结构,并由能够促进骨生长的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21)具有靠近所述固定板(110)的外侧面和远离所述固定板(110)的内侧面;
从所述外侧面至所述内侧面,所述多孔结构的孔隙率逐渐增大;
从所述外侧面至所述内侧面,所述多孔结构的孔径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结构的孔隙率为50-80%,所述多孔结构的孔径为100-8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21)沿所述切口(210)的外沿的延伸方向呈弯曲地延伸,所述第一部分(121)上沿其弯曲方向间隔布设有多个加强筋(1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21)具有弧形内周面(1211),所述弧形内周面(1211)界定出一用于容纳骨诱导材料的容纳腔(1212)。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块(12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121)和所述固定板(110)之间的第二部分(123);
所述第二部分(123)构造为实体结构,所述第二部分(123)背离所述第一部分(121)的一侧设有顶沿和底沿,所述顶沿和所述底沿分别与所述切口(210)的两个外沿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10)的厚度为2.5mm-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10)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固定孔(111),至少两个所述固定孔(111)位于所述填充块(120)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10)和所述填充块(120)一体成型。
CN202221622957.6U 2022-06-27 2022-06-27 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 Active CN2180751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22957.6U CN218075178U (zh) 2022-06-27 2022-06-27 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22957.6U CN218075178U (zh) 2022-06-27 2022-06-27 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75178U true CN218075178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76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22957.6U Active CN218075178U (zh) 2022-06-27 2022-06-27 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751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37860B2 (en) Bone fix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US11246588B2 (en) Superelastic bone compression staple in staple system
ES2687519T3 (es) Dispositivo de fijación ósea
US9320549B2 (en) Spinal fixation plates
EP2967894B1 (en) Hammertoe implant with enhanced gripping surfaces
EP2453939B1 (en) Bone implants
JP5079250B2 (ja) 舟状骨固定装置
US20060015102A1 (en) Fastener implant for osteosynthesis of fragments of a first metatarsal bone that is broken or osteotomized in its proximal portion and a corresponding osteosynthesis method
WO2017210695A1 (en) Bone fixation devices
US20060293670A1 (en) Surgical stabilization system
US20040193269A1 (en) 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cage with locking plate
JP2008520389A (ja) 最小侵襲性面関節半関節成形術用インプラント・デバイス
US20100217327A1 (en) Plate and system for lateral treatment of a fracture of the calcaneus
AU2007250537A1 (en) Ankle fusion plate
US20110172721A1 (en) Orthopedic implants for use with precision bone resurfacing instrumentation
WO2008039405A2 (en) Interlocking nail geometry and method of use
CN218075178U (zh) 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固定器
CN211723385U (zh) 用于跟骨截骨术的钢板螺钉系统
CN106308916B (zh) 人工椎体固定系统
CN211962167U (zh) 一种接骨板
KR100881864B1 (ko) 최소 침습 추간관절 반성형술용 임플란트 장치
CN214549751U (zh) 一种个性化定制的生物型单间室膝关节假体
CN215228866U (zh) 一种椎间融合器
CN213129846U (zh) 一种前踝截骨锁定板
CN211704799U (zh) 一种解剖型肩胛冈固定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