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73622U - 一种抗菌口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菌口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073622U CN218073622U CN202221228803.9U CN202221228803U CN218073622U CN 218073622 U CN218073622 U CN 218073622U CN 202221228803 U CN202221228803 U CN 202221228803U CN 218073622 U CN218073622 U CN 2180736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zinc oxide
- layer
- woven fabric
- film layer
- antibacter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口罩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菌口罩,其包括口罩本体和用于佩戴所述口罩本体的固定部,所述口罩本体由外向内依次为外侧抗菌无纺布层、杀菌过滤层和内侧无纺布层;所述外侧抗菌无纺布层包括外侧无纺布层和第一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所述外侧无纺布层与所述第一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固定。本申请能够有效改善一次性使用口罩杀菌性能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口罩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菌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个人防护产品,一次性使用口罩通常为三层结构,从外至内依次为防潮无纺布层、熔喷过滤层及无纺布舒适层。其中防潮无纺布层具有一定的防水作用,用来阻挡飞溅的液体和飞沫,熔喷过滤层利用静电作用吸附阻滤一定范围内的气溶胶,起到过滤防护作用,无纺布舒适层具有亲水效果,用来吸收因呼吸产生的水汽,提高佩戴的舒适度。
目前的一次性使用口罩仅能通过物理过滤的方式起到防护作用,而没有杀菌作用,使用者长时间佩戴口罩暴露于外界环境中,口罩最外层的无纺布层和中间的熔喷过滤层内很可能滞留并滋生细菌,使口罩成为危害源,这时候一旦接触到口罩外层很有可能威胁到接触者的健康。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目前一次性使用口罩存在杀菌性能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目前的一次性使用口罩杀菌性能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杀菌效果良好的抗菌口罩。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菌口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抗菌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用于佩戴所述口罩本体的固定部,所述口罩本体由外向内依次为外侧抗菌无纺布层、杀菌过滤层和内侧无纺布层;所述外侧抗菌无纺布层包括外侧无纺布层和第一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所述外侧无纺布层与所述第一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固定。
纳米氧化锌通过光催化氧化反应的机理和金属离子溶出破坏蛋白酶活性的机理实现杀菌作用。本申请通过将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和外侧无纺布层固定,使外侧无纺布层和氧化锌纳米柱阵列牢固结合,进而使纳米氧化锌抗菌成分不易脱落,一方面能够使本申请的口罩获得长效的抗菌效果,减少口罩接触者二次感染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又减小了抗菌粒子被吸入呼吸道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包括氧化锌纳米柱,所述第一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的氧化锌纳米柱从所述外侧无纺布层厚度方向的一端向所述外侧无纺布层厚度方向的另一端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第一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的氧化锌纳米柱穿插于外侧无纺布层的纤维中,提高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和外侧无纺布层结合的牢固度。
进一步的,所述杀菌过滤层包括熔喷布层和第二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所述熔喷布层与所述第二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的氧化锌纳米柱从所述熔喷布层厚度方向的一端向所述熔喷布层厚度方向的另一端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增强本申请抗菌口罩的抗菌性能,即使有害微生物穿透外侧无纺布层和第一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而滞留于熔喷布层,也易于被第二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杀死,而不容易使有害微生物在口罩内滋生。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层的厚度为20nm-1000n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的厚度为20nm-1000nm。
进一步的,所述氧化锌纳米柱的长度为250nm。
进一步的,所述氧化锌纳米柱的直径为50n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本申请的口罩在具备抗菌性性能的同时又保持其良好的透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抗菌口罩的正视图。
图2是本申请抗菌口罩的层结构爆炸及部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口罩本体;11、外侧抗菌无纺布层;111、外侧无纺布层;112、第一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2、杀菌过滤层;121、熔喷布层; 122、第二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3、内侧无纺布层;2、固定部;3、氧化锌纳米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抗菌口罩。参照图1,抗菌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和用于佩戴口罩本体1的固定部2,口罩本体1的形状可以为矩形,也可以为N95杯罩形。固定部2与口罩本体1固定,固定部2为具有弹性的挂绳,用来挂在佩戴者耳部或者头部,方便将口罩本体1固定在佩戴者口鼻处。
参照图2,口罩本体1由外向内依次为外侧抗菌无纺布层11、杀菌过滤层 12和内侧无纺布层13。
参照图2和图3,外侧抗菌无纺布层11包括外侧无纺布层111和第一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12,第一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12是均匀排布的氧化锌纳米柱3形成的。外侧无纺布层111采用市售的口罩用疏水性的无纺布材料,第一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12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得。通过微波水热法使得氧化锌纳米柱3在生成时和外侧无纺布层111的纤维产生分子间作用力和化学键,从而使第一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12和稳定固定于外侧无纺布层111 内。
纳米级别的氧化锌柱均匀排布而形成的膜层,能够有效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害微生物,使本申请口罩具备良好的抗菌效果。且微波水热法生成的第一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12的氧化锌纳米柱3与外侧无纺布结合牢固,抗菌成分氧化锌纳米柱3使用过程中不易脱落,使得本申请口罩抗菌效果持久。第一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12的氧化锌纳米柱3从外侧无纺布层111厚度方向的一端向外侧无纺布层111厚度方向的另一端延伸生成,氧化锌纳米柱3 的长度方向与外侧无纺布层111的厚度方向交叉,这使得外侧无纺布层111的纤维对氧化锌纳米柱3又产生了物理固定,进一步增强了本申请外侧无纺布层 111和第一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12固定的牢固度。
为了使本申请口罩具有抗菌性能的同时又保持良好的透气性,本申请第一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12的厚度为20nm-1000nm,第一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12的氧化锌纳米柱3的长度为250nm,直径为50nm。
为了进一步加强本申请口罩的抗菌防护效果,本申请杀菌过滤层12包括熔喷布层121和第二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22,第二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 122是均匀排布的氧化锌纳米柱3形成的。熔喷布层121采用市售口罩用熔喷布材料,第二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22同样采用微波水热法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和化学键固定于熔喷布层121内,第二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22的氧化锌纳米柱3从熔喷布层121厚度方向的一端向熔喷布层121厚度方向的另一端延伸生成,第二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22的氧化锌纳米柱3的长度方向与熔喷布层121的厚度方向产生交叉。本申请第二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22 与熔喷布层121形成了牢固的结合,在本申请口罩使用过程中,第二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22不易与熔喷布层121脱离,使得本申请表口罩抗菌性能长期有效。
第二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22的厚度为20nm-1000nm,第二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22的氧化锌纳米柱3的长度为250nm,第二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22的氧化锌纳米柱3的直径为50nm,这使得杀菌过滤层12同样具备良好的透气性。
本申请在外侧无纺布层111内固定第一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12,和在熔喷布层121内固定第二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22的微波水热法按照刘伟等的方法进行(刘伟,詹玮婷,李杨,陈荣生,倪红卫.微波水热法制备ZnO/氧化石墨烯及其光电化学性能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9,42(01):22-27.)。
制备方法具体为:
将1.2g/L的NaOH无水乙醇溶液和2.2g/L的Zn(CH3COO)2的无水乙醇溶液按照13:25的体积比均匀混合后,60℃下恒温水浴2h,制备ZnO的晶籽溶液;
取少量该溶液分别置于外侧无纺布层111和熔喷布层121表面进行铺膜处理,所用设备为北京赛德凯斯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KW4A型台式匀胶机,控制其转速为3000r/min,每次铺膜处理30s,连续铺膜3次;
配制等体积的0.05mol/L的Zn(NO3)2溶液和0.05mol/L的C6H12N4溶液,均匀混合成ZnO的生长溶液,将40mL的上述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将进行旋涂铺膜后的外侧无纺布层111和熔喷布层121垂直浸没在溶液中,在微波炉中 50W的功率下反应1min,反应进行2次后,在300℃下退火30min;取出样品进行超声清洗,并依次在200、400℃温度下各退火2h,制备得到第一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12和第二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22。
相比于磁控溅射法生成的氧化锌纳米薄膜,在本申请中,微波水热法制成的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中的纳米级氧化锌以柱状在基材上均匀有序排列,柱间存在间隔,使得整个基材上各区域的纳米级氧化锌抗菌成分实现均匀分布,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厚度均匀。而磁控溅射法在无纺布或者熔喷布上生成的氧化锌纳米薄膜层,其是纳米级氧化锌在无纺布纤维间的堆积,这种堆积是无序且不均匀的,容易导致基材上的氧化锌纳米薄膜层厚度不均,出现一片口罩上各区域抗菌性能存在差异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抗菌口罩的实施原理为:在外界环境中,使用者通过固定部2将口罩本体1固定于口鼻处后,外界的细菌等有害微生物随气溶胶附着或者穿过外侧抗菌无纺布层11时,易于被第一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12内的氧化锌纳米柱3阻隔并杀死,即使有少量有害微生物逃逸至杀菌过滤层12,第二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22也易于将熔喷布层121拦截的有害微生物杀死。这种双层抗菌层的设置能够减小有害微生物在本申请口罩上的附着和滋生,使本申请口罩具备有效且持久的抗菌性能,并且,本申请口罩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实现可靠防护,还能减少口罩接触者二次感染的可能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抗菌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和用于佩戴所述口罩本体(1)的固定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由外向内依次为外侧抗菌无纺布层(11)、杀菌过滤层(12)和内侧无纺布层(13);
所述外侧抗菌无纺布层(11)包括外侧无纺布层(111)和第一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12),所述外侧无纺布层(111)与所述第一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12)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12)包括氧化锌纳米柱(3),所述氧化锌纳米柱(3)从所述外侧无纺布层(111)厚度方向的一端向所述外侧无纺布层(111)厚度方向的另一端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过滤层(12)包括熔喷布层(121)和第二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22),所述熔喷布层(121)与所述第二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22)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22)的氧化锌纳米柱(3)从所述熔喷布层(121)厚度方向的一端向所述熔喷布层(121)厚度方向的另一端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12)的厚度为20nm-1000n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氧化锌纳米柱阵列薄膜层(122)的厚度为20nm-1000n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锌纳米柱(3)的长度为250n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锌纳米柱(3)的直径为50n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28803.9U CN218073622U (zh) | 2022-05-20 | 2022-05-20 | 一种抗菌口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28803.9U CN218073622U (zh) | 2022-05-20 | 2022-05-20 | 一种抗菌口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073622U true CN218073622U (zh) | 2022-12-20 |
Family
ID=84459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228803.9U Active CN218073622U (zh) | 2022-05-20 | 2022-05-20 | 一种抗菌口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073622U (zh) |
-
2022
- 2022-05-20 CN CN202221228803.9U patent/CN21807362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682008B2 (ja) | ヨウ素/樹脂殺菌剤と支持体との組合せ | |
CN111535037B (zh) | 抗菌织物的制备方法、抗菌织物及口罩 | |
CN112869264B (zh) | 一种具有抗菌抗病毒功能的单原子医用防护口罩 | |
CN206776790U (zh) | 含纳米银活性炭的抗菌细颗粒物口罩 | |
CN204393419U (zh) | 一次性复合型医用抗菌防护口罩 | |
UA49744U (uk) | Лицьова маска для захисту від вірусних і бактерійних збудників хвороб | |
CN203040767U (zh) | 一种壳聚糖复合口罩 | |
CN210407181U (zh) | 一种与石墨烯结合的纳米氧化锌口罩 | |
CN218073622U (zh) | 一种抗菌口罩 | |
CN206979858U (zh) | 一种新型医疗鼻罩 | |
CN202774252U (zh) | 主动防护型抗菌口罩 | |
Chaudhary et al. | Review on benefits, toxicity, challenges, and future of graphene-based face masks in the prevention of COVID-19 pandemic | |
CN211185966U (zh) | 口罩 | |
CN113731020B (zh) | 一种新型生物凝胶医用口罩滤材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684681A (zh) | 一种口罩制备方法及基于该方法制备的口罩 | |
CN211185967U (zh) | 口罩 | |
CN214318886U (zh) | 微生物消杀型载银口罩 | |
CN212036150U (zh) | 新型抗菌性口罩 | |
EP3797849A1 (en) | Antimicrobial face mask | |
CN205884734U (zh) | 一种喷农药用口罩 | |
BG3922U1 (bg) | Филтър на маска за лице срещу патогени и вируси | |
CN218790707U (zh) | 一种防护口罩 | |
RU208790U1 (ru) | Маска лицевая антимикробная | |
CN221410483U (zh) | 一种杀菌型医用口罩 | |
CN102283450A (zh) | 银离子灭菌消毒口罩及其制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