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72489U - 联合收获机 - Google Patents

联合收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72489U
CN218072489U CN202222356309.7U CN202222356309U CN218072489U CN 218072489 U CN218072489 U CN 218072489U CN 202222356309 U CN202222356309 U CN 202222356309U CN 218072489 U CN218072489 U CN 2180724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
chopper
combine harvester
throwing
str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5630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政响
赵越云
李海丽
刘永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lia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lia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lia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lia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5630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724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724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724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reshing Machin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联合收获机,摘穗装置用于将果穗收割后输送至果穗箱,果穗箱用于存储果穗;茎杆收获系统包括切碎器、茎杆打捆机、下割架和安装于下割架的切割装置,上割架能绕下割架旋转,并调节摘穗装置的收割高度,茎杆打捆机用于将茎杆打捆后排出,还田机对应所述切碎器设置并用于将所述切碎器排出的茎杆割茬和苞叶还田。本实用新型的联合收获机可在果穗收获存储的同时将茎杆打捆处理,弥补了现有技术只能把秸秆收到草箱的不足,极大的提高收割效率,打捆后的秸秆方便运输节约收储成本,不会有碎秸秆卸草过程中的秸秆乱飞现象,有利于环保,同时还能通过调节摘穗装置收获不同长势的果穗,提高了联合收获机的作业环境适应性和果穗收获率。

Description

联合收获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合收获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每年产生大量的玉米茎杆。这些茎杆可用于造纸、饲料、发电、燃料等领域,用途十分广泛。目前,我国的农作物茎杆大多采用茎杆粉碎还田处理,造成大量的茎杆资源白白浪费。由于我国鼓励发展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茎杆已经成为农民的一项收入来源,茎杆回收设备的需求会越来越多。
目前茎杆回收的方式主要有粉碎回收及打捆回收,粉碎回收是把切碎的茎杆通过抛送机构吹到草仓中,待草仓满后卸到跟随的车里或者直接卸到田地里,再继续收割。至于打捆回收,国内外均使用拖拉机牵引式打捆机,打捆作业前需拖拉机对茎杆进行割倒、条铺等多次机械作业,工作繁琐,效率较低,茎杆清洁度低,在国内也未被大面积使用。
茎杆粉碎回收需要接料车配合作业,对地块、接料车箱大小要求较高,应用场景有限且不便于驾驶员操作,驾驶员不仅要注意粮仓玉米多少,还有时刻注意草仓是否已满,卸粮和卸茎杆不便;且粮仓或草仓装满后,均需要停止作业进行卸粮、卸草,严重影响联合收获机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联合收获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茎杆回收应用场景受限且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联合收获机,所述联合收获机包括:果穗收获系统,包括果穗箱、上割架和安装于所述上割架的摘穗装置,所述摘穗装置用于将果穗收割后输送至所述果穗箱,所述果穗箱用于存储果穗;茎杆收获系统,包括切碎器、茎杆打捆机、下割架和安装于所述下割架的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所述切碎器、茎杆打捆机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上割架能绕所述下割架旋转,并调节所述摘穗装置的收割高度,所述切割装置用于将茎杆收割后输送至所述切碎器,所述切碎器用于将茎杆切碎并输送至所述茎杆打捆机,所述茎杆打捆机用于将茎杆打捆后排出;还田机,对应所述切碎器设置并用于将所述切碎器排出的茎杆割茬和苞叶还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联合收获机还包括动力箱,所述切碎器靠近所述动力箱设置,所述动力箱用于向所述切碎器提供动力,所述切碎器通过所述切割装置和所述摘穗装置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切碎器包括:机壳;输送装置,安装于所述机壳,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喂入辊机构和第二喂入辊机构,所述第一喂入辊机构能在秸秆的作用下相对所述机壳浮动,并使所述第一喂入辊机构和所述第二喂入辊机构之间的输送通道适配不同的秸秆宽度;压紧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一喂入辊机构和所述第二喂入辊机构之间,所述压紧弹簧用于弹性限位所述第一喂入辊机构,并使所述第一喂入辊机构和所述第二喂入辊机构配合夹紧输送秸秆;切碎装置,对应所述输送通道的秸秆出口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切碎装置包括:动刀抛送机构,包括旋转架和环绕于所述旋转架的多个抛送动刀;定刀,位于所述旋转架和所述输送通道之间,所述定刀和所述动刀抛送机构之间形成供秸秆伸出的切割通道,所述抛送动刀相对所述定刀倾斜设置,所述抛送动刀用于在所述旋转架的带动下配合所述定刀切割并抛送秸秆。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架包括:旋转筒;安装支架,多个所述安装支架围绕所述旋转筒的周向间隔安装于所述旋转筒的外壁,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有相对所述定刀倾斜设置的倾斜安装平台,多个所述抛送动刀一一对应安装于多个倾斜安装平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沿所述旋转筒的轴向依次设置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多个所述第一安装支架间隔环绕所述旋转筒形成第一旋转组,多个所述第二安装支架间隔环绕所述旋转筒形成第二旋转组,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沿所述旋转筒的轴向以第一倾角延伸,所述第二安装支架沿所述旋转筒的轴向以第二倾角延伸,且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交叉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抛送动刀包括:平板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倾斜安装平台并和所述倾斜安装平台面贴合;尖角斜切部,设置有带有切碎尖角的斜切面;弧形抛送部,连接于所述平板安装部和所述尖角斜切部之间,所述弧形抛送部向靠近所述旋转筒的方向折弯,并向远离所述旋转筒的方向凸出形成弧形抛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茎杆打捆机包括:打捆室,设置有浮动打捆器;前过渡室,铰接于所述打捆室的前端并用于收集秸秆;缠网机,安装于所述打捆室后端并用于对秸秆缠网。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茎杆收获系统还包括抛送筒,所述抛送筒一端和所述切碎器的出口对接,另一端用于伸入所述前过渡室的进口,所述抛送筒用于喷射输送秸秆。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割刀、摆环箱和下喂入搅龙,所述摆环箱用于带动所述割刀往复摆动,使所述割刀切割秸秆,所述下喂入搅龙位于所述割刀的后端并用于将秸秆喂入所述切碎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果穗收获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上割架和所述果穗箱之间的剥皮机,所述剥皮机用于对果穗剥皮并将果穗输送至所述果穗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联合收获机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使用联合收获机时,首先可判断通过判断果穗高度,对果穗收获系统进行调整,使上割架绕下割架旋转,摘穗装置调节至对应农作物长势的收割高度,使联合收获机能适用于不同长势的农作物,提高了联合收获机的作业环境适应性和果穗收获率,能增加联合收获机的市场竞争力;摘穗装置能将果穗收割后输送至果穗箱,并通过果穗箱存储果穗,同时茎杆收获系统的切割装置将茎杆割断,将茎杆传送到切碎器内,切碎器将茎杆切碎并输送到茎杆打捆机中,秸秆被茎杆打捆机打成相应的圆捆或方捆,并将秸秆捆排出,收获的茎杆可用于畜牧业饲料,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时刻关注粮仓和草仓的作业工序,更无需设置接料车箱,便于收储运输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本实用新型中的联合收获机通过果穗收获系统和茎杆收获系统配合,可在果穗收获存储的同时将茎杆打捆处理,弥补了现有技术只能把秸秆收到草箱的不足,极大的提高收割效率,打捆后的秸秆方便运输节约收储成本,不会有碎秸秆卸草过程中的秸秆乱飞现象,有利于环保,同时还能通过调节摘穗装置收获不同长势的果穗,避免了应用场景受限的同时,提高了联合收获机的作业环境适应性和果穗收获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联合收获机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联合收获机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联合收获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A部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联合收获机的茎杆打捆机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联合收获机的剥皮机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联合收获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联合收获机的摘穗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联合收获机的动力传递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联合收获机 2163a 第一安装支架
1 果穗收获系统 2163b 第二安装支架
11 果穗箱 2164 倾斜安装平台
12 上割架 2165 减重孔
121 接口 217 第一旋转组
13 摘穗装置 218 第二旋转组
131 拨禾链 219 抛送动刀
131a 第一拨禾链 2191 平板安装部
131b 第二拨禾链 2192 尖角斜切部
132 摘穗机构 2193 切碎尖角
133 板式果穗输送机构 2194 弧形抛送部
134 上喂入搅龙 2195 弧形抛面
14 剥皮机 22 茎杆打捆机
141 鱼鳞剥皮组件 221 打捆室
1411 反转鱼鳞辊 222 浮动打捆器
1412 正转鱼鳞辊 2221 打捆辊
142 螺旋输送组件 223 前过渡室
1421 正转螺旋辊 224 缠网机
1422 反转螺旋辊 23 抛送筒
143 摇臂调整轴承座 24 下割架
15 升运器 25 切割装置
16 排杂风机 3 还田机
2 茎杆收获系统 4 驾驶室
21 切碎器 5 动力传递系统
211 第一喂入辊机构 51 喂入过渡轴
2111 下喂入辊 52 第一下割台传动轴
212 第二喂入辊机构 53 第二下割台传动轴
2121 上喂入辊 54 第三下割台传动轴
213 输送通道 55 摆环传动轴
214 压紧弹簧 56 下搅龙传动轴
215 切碎装置 57 上搅龙传动轴
2151 定刀 58 摘穗传动轴
216 动刀抛送机构 59 下喂入传动轴
2161 旋转架 6 调整螺杆
2162 旋转筒 200 秸秆捆
2163 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联合收获机。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联合收获机100包括果穗收获系统1、茎杆收获系统2和还田机3;果穗收获系统1包括果穗箱11、上割架12和安装于上割架12的摘穗装置13,摘穗装置13用于将果穗收割后输送至果穗箱11,果穗箱11用于存储果穗;茎杆收获系统2包括切碎器 21、茎杆打捆机22、下割架24和安装于下割架24的切割装置25,切割装置25、切碎器21、茎杆打捆机22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上割架12能绕下割架24旋转,并调节摘穗装置13的收割高度,切割装置25用于将茎杆收割后输送至切碎器21,切碎器21用于将茎杆切碎并输送至茎杆打捆机22,茎杆打捆机22用于将茎杆打捆后排出,还田机3,对应切碎器21设置并用于将切碎器21排出的茎杆割茬和苞叶还田。
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中的联合收获机100主要用于玉米收获机,还田机3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秸秆粉碎还田机。在一实施例中,上割架12后端和下割架24后端铰接,上割架12前端和下割架24前端通过调整螺杆6支撑连接,可通过转动调整螺杆6,上割架12相对下割架24角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意调节,以调节摘穗装置13的收割高度,当玉米长势较低时,可将上割架12调低;反之,将上割架12调高,极大地增加了联合收获机100的适应性。
在使用本实施例中的联合收获机100时,首先可判断通过判断果穗高度,对果穗收获系统1进行调整,使上割架12绕下割架24旋转,摘穗装置13 调节至对应农作物长势的收割高度,使联合收获机100能适用于不同长势的农作物,提高了联合收获机100的作业环境适应性和果穗收获率,能增加联合收获机100的市场竞争力;摘穗装置13能将果穗收割后输送至果穗箱11,并通过果穗箱11存储果穗,同时茎杆收获系统2的切割装置25将茎杆割断,将茎杆传送到切碎器21内,切碎器21将茎杆切碎并输送到茎杆打捆机22 中,秸秆被茎杆打捆机22打成相应的圆捆或方捆,并将秸秆捆200排出,位于联合收获机100底部的还田3将切碎器21排出的向下还田,避免茎杆割茬和苞叶影响打捆机22正常工作的情况,收获的茎杆可用于畜牧业饲料,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时刻关注粮仓和草仓的作业工序,更无需设置接料车箱,便于收储运输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本实施例中的联合收获机100通过果穗收获系统1和茎杆收获系统2配合,可在果穗收获存储的同时将茎杆打捆处理,弥补了现有技术只能把秸秆收到草箱的不足,极大的提高收割效率,打捆后的秸秆方便运输节约收储成本,不会有碎秸秆卸草过程中的秸秆乱飞现象,有利于环保,同时还能通过调节摘穗装置13收获不同长势的果穗,避免了应用场景受限的同时,提高了联合收获机100的作业环境适应性和果穗收获率。
需要说明的是,联合收获机100还包括动力箱,切碎器21靠近动力箱设置,动力箱用于向切碎器21提供动力,切碎器21通过切割装置25和摘穗装置13传动连接。本实施例的联合收获机100的发动机和动力箱连接,并位于联合收获机100的底部,通过将切碎器21通过切割装置25和摘穗装置13传动连接,能实现动力箱到茎杆收获系统2,再到果穗收获系统1的依次动力传输,能保证果穗收获系统1和茎杆收获系统2均处于工作状态,提高了联合收获机100还的运行稳定性。
如图8和图9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摘穗装置13包括拨禾链131、高低摘穗辊结构组成的摘穗机构132、带有刮板的板式果穗输送机构133和上喂入搅龙134,拨禾链131带有多个间隔设置拨禾齿,茎杆能被拨禾链131拨入摘穗机构132中,在高速旋转的摘穗辊作用下,能将果穗摘下并将果穗掉入板式果穗输送机构133,被刮板输送到上喂入搅龙134,果穗被上喂入搅龙134的叶片传送至果穗箱11。拨禾链131包括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第一拨禾链131a和第二拨禾链131b,摘穗机构132位于第一拨禾链131a和第二拨禾链131b之间且设置有螺旋筋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切碎器21包括第一喂入辊机构211、第二喂入辊机构212和压紧弹簧214;第二喂入辊机构212用于在秸秆的作用下相对第一喂入辊机构211浮动,并使第一喂入辊机构211和第二喂入辊机构212 之间的输送通道213适配不同的秸秆宽度;压紧弹簧214连接于第一喂入辊机构211和第二喂入辊机构212之间,压紧弹簧214用于弹性限位第一喂入辊机构211,并使第一喂入辊机构211和第二喂入辊机构212配合夹紧输送秸秆;切碎装置215对应输送通道213的秸秆出口设置。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喂入辊机构211包括两个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的下喂入辊2111,第二喂入辊机构212包括两个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的上喂入辊2121,两个上喂入辊2121可通过连接板连接,且上喂入辊2121均浮动安装于联合收获机100的机壳,并通过压紧弹簧214将第一喂入辊机构211和第二喂入辊机构212连接,使切碎器21的输送通道213 可根据秸秆吞吐量自动调节大小,从而避免茎杆堵塞,切碎装置215能对秸秆出口处的秸秆进行切碎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切碎装置215包括动刀抛送机构216和定刀 2151;动刀抛送机构216包括旋转架2161和环绕于旋转架2161的多个抛送动刀219;定刀2151位于旋转架2161和输送通道213之间,定刀2151和动刀抛送机构216之间形成供秸秆伸出的切割通道,抛送动刀219相对定刀 2151倾斜设置,抛送动刀219用于在旋转架2161的带动下配合定刀2151 切割并抛送秸秆。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定刀2151可拆卸地安装于机壳,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整定刀2151相对抛送动刀219的位置,使定刀2151和抛送动刀219之间切割通道变长或变短,以调节秸秆的切碎大小。并且本实施例中的多个抛送动刀219倾斜旋设于旋转架2161并相互配合,不仅能切碎茎杆,还能对秸秆进行抛送,实现了秸秆的快速输送,能进一步避免茎杆堵塞,增加茎杆的传递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架2161包括旋转筒2162和安装支架2163;安装支架2163,多个安装支架2163围绕旋转筒2162的周向间隔安装于旋转筒2162的外壁,安装支架2163设置有相对定刀2151倾斜设置的倾斜安装平台2164,多个抛送动刀219一一对应安装于多个倾斜安装平台2164。
如图4和图5所示,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底部为带有减重孔2165的“人”形支撑结构,顶部设置有向外倾斜的倾斜安装平台2164,使倾斜安装平台2164和旋转筒2162的切线互呈夹角,倾斜安装平台2164和旋转筒2162 切线夹角为0至90度。旋转架2161呈空心筒状结构,且每个倾斜安装平台 2164均安装有一个抛送动刀219,抛送动刀219和倾斜安装平台2164可拆卸连接,能方便抛送动刀219的更换和维修。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安装支架 2163设置倾斜安装平台2164,无需将抛送动刀219设置呈倾斜结构形式,就能使抛送动刀219安装后相对定刀2151达到精确的指定倾斜角度,避免了抛送动刀219的角度调整,且能简化抛送动刀219结构,倾斜安装平台2164 的顶面为安装平面结构,能方便抛送动刀219的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沿旋转筒2162的轴向依次设置第一安装支架 2163a和第二安装支架2163b,多个第一安装支架2163a间隔环绕旋转筒2162 形成第一旋转组217,多个第二安装支架2163b间隔环绕旋转筒2162形成第二旋转组218,第一安装支架2163a沿旋转筒2162的轴向以第一倾角延伸,第二安装支架2163b沿旋转筒2162的轴向以第二倾角延伸。本实施例中的旋转筒2162轴向为图1中的左右方向,第一旋转组217和第二旋转组218沿左右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旋转组217的第一安装支架2163a沿旋转筒2162 周向间隔设置,且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安装支架2163a之间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安装支架2163b。如图4所示,第一安装支架2163a具有自右向左朝前倾斜的第一倾角,第二安装支架2163b具有自右向左朝后倾斜的第二倾角,第一倾角和第二倾角的方向相反,使第一安装支架2163a和第二安装支架 2163b配合更加紧密,提高结构紧凑性的同时,第一安装支架2163a和第二安装支架2163b交错配合,能提高秸秆切碎速度的同时,还能加快秸秆的抛送速度,进一步提高了秸秆的收获效率。
具体地,抛送动刀219包括平板安装部2191、尖角斜切部2192和弧形抛送部2194;平板安装部2191安装于倾斜安装平台2164并和倾斜安装平台 2164面贴合;尖角斜切部2192设置有带有切碎尖角2193的斜切面;弧形抛送部2194连接于平板安装部2191和尖角斜切部2192之间,弧形抛送部2194 向靠近旋转筒2162的方向折弯,并向远离旋转筒2162的方向凸出形成弧形抛面2195。平板安装部2191、尖角斜切部2192和弧形抛送部2194依次连接,平板安装部2191能和倾斜安装平台2164的安装平面配合,从而提高装配便利性,尖角斜切部2192设置有带有切碎尖角2193的斜切面,能提高抛送动刀219的尖锐度,且斜切面配合弧形抛送部2194的弧形抛面2195,使抛送动刀219在旋转过程中,带动秸秆形成抛送弧,能将秸秆均匀打散后抛送,进一步避免了秸秆堵塞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茎杆打捆机22包括打捆室221、前过渡室223 和缠网机224;打捆室221设置有浮动打捆器222;前过渡室223铰接于打捆室221的前端并用于收集秸秆;缠网机224安装于打捆室221后端并用于对秸秆缠网。如图1、图2和图6所示,茎杆打捆机22位于联合收获机100 的后上方,前过渡室223铰接于打捆室221的前端并用于收集秸秆,浮动打捆器222包括多个圆周排列的打捆辊2221,打捆辊可绕固定轴摆动,打捆室 221后上方的缠网机224能采用圆柱网片结构的网绳对秸秆进行缠网。本实施例中能通过相对打捆室221旋转前过渡室223,从而调节前过渡室223的入口,使前过渡室223能完全接收切碎器21输送的秸秆,从而避免秸秆抛洒的情况,避免了环境、空气的污染。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茎杆收获系统2还包括抛送筒23,抛送筒23 前段和切碎器21的出口对接,另一端用于伸入前过渡室223的进口,抛送筒23用于喷射输送秸秆。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抛送筒23呈向后弯曲的弧形设置,且抛送筒23的尾端设置有平直的抛送部,抛送筒23内设置有抛送风机,抛送筒23的尾端可与前过渡室223密封连接,从而进一步避免秸秆外泄的情况,提高了秸秆收获的环保性。
在一实施例中,切割装置25包括割刀、摆环箱和下喂入搅龙,摆环箱用于带动割刀往复摆动,使割刀切割秸秆,下喂入搅龙位于割刀的后端并用于将秸秆喂入切碎器21。本实施例中的摆环箱带动割刀往复摆动,将秸秆切割后,通过位于割刀后端的下喂入搅龙将秸秆喂入切碎器21。割刀可采用带有如图1所示的尖锥形割刀,多个尖锥形割刀沿左右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下喂入搅龙沿左右防线延伸,且外表面设置有螺旋状的搅龙叶片,本实施例中通过割刀、摆环箱和下喂入搅龙配合,能将秸秆快速喂入切碎器2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果穗收获系统1还包括位于上割架12和果穗箱11之间的剥皮机14,剥皮机14用于对果穗剥皮并将果穗输送至果穗箱 11。本实施例中的果穗存储前可先通过剥皮机14对果穗剥皮,提高了果穗收获的清洁度,避免了后续的人工剥皮处理。
如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剥皮机14包括鱼鳞剥皮组件141、螺旋输送组件142和摇臂调整轴承座143;鱼鳞剥皮组件141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反转鱼鳞辊1411和正转鱼鳞辊1412;螺旋输送组件142位于反转鱼鳞辊1411 和正转鱼鳞辊1412之间,螺旋输送组件142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正转螺旋辊1421和反转螺旋辊1422;摇臂调整轴承座143设置有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鱼鳞剥皮组件141能和上安装孔、下安装孔中的一者连接,并使鱼鳞剥皮组件141和螺旋输送组件142平齐或者形成高低辊结构。需要收割前期玉米的情况下,可将反转鱼鳞辊1411和正转鱼鳞辊1412安装到摇臂调整轴承座143上方的安装孔内,使鱼鳞剥皮组件141和螺旋输送组件142形成高低辊结构,增大剥皮机14的剥皮强度,提高剥皮效果;需要收割后期成熟度高玉米的情况下,可将反转鱼鳞辊1411和正转鱼鳞辊1412安装到摇臂调整轴承座143下方的安装孔内,使鱼鳞剥皮组件141和螺旋输送组件142配合形成平辊结构,满足不同成熟度玉米的收割需求,极大的提高了联合收获机 100的适应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果穗收获系统1还包括升运器15和排杂风机16升运器15的入口对应摘穗装置13的出口设置,升运器15的出口对应剥皮机14的入口设置,升运器15用于将果穗输送至剥皮机14;排杂风机16 靠近升运器15的出口设置,排杂风机16用于排除杂质。本实施例中的升运器15入口和上割架12的接口121连接,摘穗装置13将果穗摘下传递给升运器15,排杂风机16能将升运器15出口处的断茎排出,从而仅将果穗输送至剥皮机14,配合剥皮机14将果穗的苞叶去除,去除苞叶的果穗进入果穗箱11进行收储,使收储的果穗更干净、杂质较少。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联合收获机100还包括动力箱,动力箱用于向摘穗装置13、切碎器21、茎杆打捆机22和切割装置25提供动力,动力箱和摘穗装置13之间连接有过载离合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过载离合器,能检测摘穗装置13停是否过载,并在摘穗装置13因堵塞而过载的情况下,使过载离合器断开动力传输,使摘穗装置13停止运行而避免损伤,从而提高联合收获机100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联合收获机100还包括驾驶室4、行走机构和动力传递系统5,动力传递系统5包括喂入过渡轴51、第一下割台传动轴52、第二下割台传动轴53、第三下割台传动轴54、摆环传动轴55、下搅龙传动轴56、上搅龙传动轴57、摘穗传动轴58、下喂入传动轴59;发动机能通过传动结构将动力同时传递给剥皮机14、抛送风机、还田机3、茎杆打捆机22和行走机构,其中剥皮机14能将动力传递给与其相邻的升运器15,升运器15 将动力传递给与其相邻的排杂风机16。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喂入辊机构212在发动机的驱动下逆时针旋转,切碎器21的主动轴将动力传递给喂入过渡轴51,喂入过渡轴51将动力传递给第一下割台传动轴52,第一下割台传动轴52将动力传递给第二下割台传动轴53,第二下割台传动轴53将动力传递给摆环传动轴55、下搅龙传动轴56,下搅龙传动轴56将动力传递给摘穗传动轴58,摘穗传动轴58将动力传递给上搅龙传动轴57,实现果穗和秸秆的同步传动收割;并且第二下割台传动轴53通过第三下割台传动轴54进行齿轮啮合改变转向,将动力传递给第一喂入辊机构211,使第一喂入辊机构211顺时针旋转,配合逆时针旋转的第二喂入辊机构212对秸秆进行输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收获机(100)包括:
果穗收获系统(1),包括果穗箱(11)、上割架(12)和安装于所述上割架(12)的摘穗装置(13),所述摘穗装置(13)用于将果穗收割后输送至所述果穗箱(11),所述果穗箱(11)用于存储果穗;
茎杆收获系统(2),包括切碎器(21)、茎杆打捆机(22)、下割架(24)和安装于所述下割架(24)的切割装置(25),所述切割装置(25)、所述切碎器(21)、茎杆打捆机(22)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上割架(12)能绕所述下割架(24)旋转,并调节所述摘穗装置(13)的收割高度,所述切割装置(25)用于将茎杆收割后输送至所述切碎器(21),所述切碎器(21)用于将茎杆切碎并输送至所述茎杆打捆机(22),所述茎杆打捆机(22)用于将茎杆打捆后排出;
还田机(3),对应所述切碎器(21)设置并用于将所述切碎器(21)排出的茎杆割茬和苞叶还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收获机(100)还包括动力箱,所述切碎器(21)靠近所述动力箱设置,所述动力箱用于向所述切碎器(21)提供动力,所述切碎器(21)通过所述切割装置(25)和所述摘穗装置(13)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碎器(21)包括:
第一喂入辊机构(211);
第二喂入辊机构(212),用于在秸秆的作用下相对所述第一喂入辊机构(211)浮动,并使所述第一喂入辊机构(211)和所述第二喂入辊机构(212) 之间的输送通道(213)适配不同的秸秆宽度;
压紧弹簧(214),连接于所述第一喂入辊机构(211)和所述第二喂入辊机构(212)之间,所述压紧弹簧(214)用于弹性限位所述第一喂入辊机构(211),并使所述第一喂入辊机构(211)和所述第二喂入辊机构(212)配合夹紧输送秸秆;
切碎装置(215),对应所述输送通道(213)的秸秆出口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碎装置(215)包括:
动刀抛送机构(216),包括旋转架(2161)和环绕于所述旋转架(2161)的多个抛送动刀(219);
定刀(2151),位于所述旋转架(2161)和所述输送通道(213)之间,所述定刀(2151)和所述动刀抛送机构(216)之间形成供秸秆伸出的切割通道,所述抛送动刀(219)相对所述定刀(2151)倾斜设置,所述抛送动刀(219)用于在所述旋转架(2161)的带动下配合所述定刀(2151)切割并抛送秸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架(2161)包括:
旋转筒(2162);
安装支架(2163),多个所述安装支架(2163)围绕所述旋转筒(2162)的周向间隔安装于所述旋转筒(2162)的外壁,所述安装支架(2163)设置有相对所述定刀(2151)倾斜设置的倾斜安装平台(2164),多个所述抛送动刀(219)一一对应安装于多个倾斜安装平台(216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2163) 包括沿所述旋转筒(2162)的轴向依次设置第一安装支架(2163a)和第二安装支架(2163b),多个所述第一安装支架(2163a)间隔环绕所述旋转筒(2162)形成第一旋转组(217),多个所述第二安装支架(2163b)间隔环绕所述旋转筒(2162)形成第二旋转组(218),所述第一安装支架(2163a)沿所述旋转筒(2162)的轴向以第一倾角延伸,所述第二安装支架(2163b)沿所述旋转筒(2162)的轴向以第二倾角延伸,且所述第一安装支架(2163a)和所述第二安装支架(2163b)交叉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送动刀(219)包括:
平板安装部(2191),安装于所述倾斜安装平台(2164)并和所述倾斜安装平台(2164)面贴合;
尖角斜切部(2192),设置有带有切碎尖角(2193)的斜切面;
弧形抛送部(2194),连接于所述平板安装部(2191)和所述尖角斜切部(2192)之间,所述弧形抛送部(2194)向靠近所述旋转筒(2162)的方向折弯,并向远离所述旋转筒(2162)的方向凸出形成弧形抛面(2195)。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茎杆打捆机(22)包括:
打捆室(221),设置有浮动打捆器(222);
前过渡室(223),铰接于所述打捆室(221)的前端并用于收集秸秆;
缠网机(224),安装于所述打捆室(221)后端并用于对秸秆缠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茎杆收获系统还包括抛送筒(23),所述抛送筒(23)一端和所述切碎器(21)的出口对接,另一端用于伸入所述前过渡室(223)的进口,所述抛送筒(23)用于喷射输送秸秆。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果穗收获系统(1)还包括位于所述上割架(12)和所述果穗箱(11)之间的剥皮机(14),所述剥皮机(14)用于对果穗剥皮并将果穗输送至所述果穗箱(11)。
CN202222356309.7U 2022-09-02 2022-09-02 联合收获机 Active CN2180724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56309.7U CN218072489U (zh) 2022-09-02 2022-09-02 联合收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56309.7U CN218072489U (zh) 2022-09-02 2022-09-02 联合收获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72489U true CN218072489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51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56309.7U Active CN218072489U (zh) 2022-09-02 2022-09-02 联合收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724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69742A (zh) * 2023-07-12 2023-08-11 国电建三江前进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农作物秸秆自动打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69742A (zh) * 2023-07-12 2023-08-11 国电建三江前进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农作物秸秆自动打捆装置
CN116569742B (zh) * 2023-07-12 2023-09-26 国电建三江前进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农作物秸秆自动打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74670B2 (en) High-efficiency crawler-type pickup baler and automatic bale stacking system
CN102057808B (zh) 穗茎兼收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US8220236B1 (en) Harvester for selectively cutting portions of crop materials
US2009001982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plant materials for bio-fuel production
CN205567116U (zh) 茎穗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
CN106561150B (zh) 非行敏感性谷物脱粒收割台
EP3556198B1 (en) Harvesting machine having a moisture removal mechanism and a crop converging mechanism
CN201303511Y (zh) 背负式玉米摘穗秸秆粉碎打捆联合作业机
CN218072489U (zh) 联合收获机
CN201609045U (zh) 一种谷物脱粒装置
CN201911049U (zh) 穗茎兼收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US20080000207A1 (en) Crop-processing device comprising a picking-up and cutting device
CN111418336A (zh) 一种自走式灌木收获打捆一体机
CN205357130U (zh) 一种秸秆收获机
CN212013667U (zh) 不间断作业秸秆粉碎圆捆机
CN2862650Y (zh) 自走式饲草捡拾揉切装袋机
CN213214406U (zh) 一种双捡拾轴的秸秆捡拾器
CN105746075A (zh) 一种向日葵机械收获机
CN212786673U (zh) 立式割台青贮和摘穗两用装置
CN201029303Y (zh) 自走式作物青贮饲料收割机
CN113115645A (zh) 不间断作业秸秆粉碎圆捆机
CN115380706B (zh) 联合收获机
CN214228962U (zh) 穗茎兼收式玉米收割台
CN105519310B (zh) 田间颖壳与秸秆捡拾机
CN211881081U (zh) 一种收割机脱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