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70547U - 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用防雷接地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用防雷接地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70547U
CN218070547U CN202221934671.1U CN202221934671U CN218070547U CN 218070547 U CN218070547 U CN 218070547U CN 202221934671 U CN202221934671 U CN 202221934671U CN 218070547 U CN218070547 U CN 2180705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ng
insulating
ring
wire
light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3467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鹏英
王晓斌
杜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okou County Qipanshan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okou County Qipansha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okou County Qipanshan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okou County Qipansha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3467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705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705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705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用防雷接地机构,包括避雷组件,所述避雷组件包括绝缘安装块、拉簧、弹簧、固定环、第一避雷针、第一导线、螺栓、第一绝缘线盒、导电环、滑槽、安装环、导电滑块、绝缘安装板、第二避雷针和第二导线;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绝缘安装块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避雷针通过固定环将电力引至第一导线,第一导线将电力引至导电滑块,导电滑块将电力引至导电环,通过第一绝缘线盒带动导电滑块在滑槽内滑动,进而可以进行持续引电,通过第三导线将电力引至导电板并通过导电杆将电力引至地下,进而避免发生雷击时对叶片和机舱造成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用防雷接地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用防雷接地机构。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功,机械功带动转子旋转,最终输出交流电的电力设备,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机多是安装在比较空旷的地方并且地势较高,在雷电天气时,风力发电机容易受到雷击导致设备受损,因此需要防雷接地装置对风力发电机进行保护。
由于雷电尖端放电的特性,因此发生雷击时往往是击打在叶片的顶端位置,而现有的防雷接地装置大多是安装在机舱的上方,因此无法对叶片进行防雷接地保护,进而当叶片受到雷击时容易造成损坏,为此,提出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用防雷接地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用防雷接地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用防雷接地机构,包括避雷组件,所述避雷组件包括绝缘安装块、拉簧、弹簧、固定环、第一避雷针、第一导线、螺栓、第一绝缘线盒、导电环、滑槽、安装环、导电滑块、绝缘安装板、第二避雷针和第二导线;
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绝缘安装块的上表面,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避雷针的下表面,所述固定环的内侧壁焊接于第一避雷针的外侧壁,四个所述拉簧的一端对称固定连接于固定环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环的外侧壁,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导电滑块的前表面,所述导电滑块的后表面滑动连接于导电环的前表面,所述导电环的后表面固定连接于滑槽的内后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槽开设于安装环的前表面,所述导电滑块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导线位于第一绝缘线盒的内部,所述第一绝缘线盒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导电滑块的前表面,所述拉簧远离固定环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绝缘安装块的上表面,进而当第一避雷针受雷击晃动时可以通过拉簧和弹簧进行缓冲。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避雷针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贯穿滑槽的内后壁并与导电环固定连接,进而可以通过第二避雷针对机舱进行防雷保护。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绝缘安装块的内侧壁安装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三导线、第二绝缘线盒、两个固定杆、两个导电杆、绝缘护板、导电板、塔架、机舱和叶片;
所述绝缘安装块的内侧壁贴合于叶片的外侧壁并通过螺栓与叶片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导线的一端贯穿滑槽的内底壁并与导电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线的另一端贯穿绝缘护板的下表面并与导电板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于绝缘护板的下表面,通过绝缘安装块可以使第一避雷针的位置固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导线位于第二绝缘线盒的内部,所述第二绝缘线盒固定连接于塔架的外侧壁,所述第二绝缘线盒的一端贯穿绝缘护板的下表面并与导电板固定连接,通过第二绝缘线盒可以对第三导线起到保护作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两个所述导电杆的上表面对称焊接于导电板的上表面,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于绝缘护板的下表面,通过固定杆可以使导电板的位置固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避雷针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于绝缘安装板的上表面,所述绝缘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于机舱的外侧壁,所述第一绝缘线盒固定连接于叶片的后表面,进而可以通过第一绝缘线盒对第一导线进行保护。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叶片转动连接于机舱的前表面,所述机舱安装于塔架的上表面,所述安装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于机舱的外侧壁,进而可以通过叶片旋转进行发电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当第一避雷针受到雷击且发生晃动时,通过拉簧和弹簧可以进行缓冲,第一避雷针通过固定环将电力引至第一导线,第一导线将电力引至导电滑块,导电滑块将电力引至导电环,通过第一绝缘线盒带动导电滑块在滑槽内滑动,进而可以进行持续引电,第二避雷针受到雷击时,通过第二导线将电力引至导电环,通过第三导线将电力引至导电板并通过导电杆将电力引至地下,进而避免发生雷击时雷电对叶片和机舱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避雷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安装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避雷组件;11、绝缘安装块;12、拉簧;13、弹簧;14、固定环;15、第一避雷针;16、第一导线;18、螺栓;19、第一绝缘线盒;20、导电环;21、滑槽;22、安装环;23、导电滑块;24、绝缘安装板;25、第二避雷针;26、第二导线;301、固定组件;31、第三导线;32、第二绝缘线盒;33、固定杆;34、导电杆;35、绝缘护板;36、导电板;37、塔架;38、机舱;39、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用防雷接地机构,包括避雷组件101,避雷组件101包括绝缘安装块11、拉簧12、弹簧13、固定环14、第一避雷针15、第一导线16、螺栓18、第一绝缘线盒19、导电环20、滑槽21、安装环22、导电滑块23、绝缘安装板24、第二避雷针25和第二导线26;
弹簧1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绝缘安装块11的上表面,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避雷针15的下表面,固定环14的内侧壁焊接于第一避雷针15的外侧壁,四个拉簧12的一端对称固定连接于固定环14的下表面,第一导线1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环14的外侧壁,第一导线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导电滑块23的前表面,导电滑块23的后表面滑动连接于导电环20的前表面,导电环20的后表面固定连接于滑槽21的内后壁。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滑槽21开设于安装环22的前表面,导电滑块23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滑槽21的内侧壁,第一导线16位于第一绝缘线盒19的内部,第一绝缘线盒19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导电滑块23的前表面,拉簧12远离固定环1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绝缘安装块11的上表面,进而当第一避雷针15受到雷击发生晃动时,通过拉簧12和弹簧13可以对第一避雷针15进行缓冲,避免第一避雷针15由于晃动幅度较大而造成叶片39损坏。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导线2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避雷针25的外侧壁,第二导线26的另一端贯穿滑槽21的内后壁并与导电环20固定连接,进而可以通过第一避雷针15对叶片39进行防雷保护,通过第二避雷针25对机舱38进行防雷保护。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绝缘安装块11的内侧壁安装有固定组件301,固定组件301包括第三导线31、第二绝缘线盒32、两个固定杆33、两个导电杆34、绝缘护板35、导电板36、塔架37、机舱38和叶片39;
绝缘安装块11的内侧壁贴合于叶片39的外侧壁并通过螺栓18与叶片39螺纹连接,第三导线31的一端贯穿滑槽21的内底壁并与导电环20固定连接,第三导线31的另一端贯穿绝缘护板35的下表面并与导电板36固定连接,导电板3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于绝缘护板35的下表面,通过绝缘安装块11可以使第一避雷针15的位置固定,通过第三导线31可以将第一避雷针15和第二避雷针25受到雷击时产生的电力引至导电板36,进而避免叶片39和机舱38受到损坏。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三导线31位于第二绝缘线盒32的内部,第二绝缘线盒32固定连接于塔架37的外侧壁,第二绝缘线盒32的一端贯穿绝缘护板35的下表面并与导电板36固定连接,通过第二绝缘线盒32可以对第三导线31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第三导线31发生漏电而造成塔架37损坏。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两个导电杆34的上表面对称焊接于导电板36的上表面,两个固定杆33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于绝缘护板35的下表面,通过第三导线31将电力引至导电板36,导电板36通过导电杆34将电力引入地下,通过固定杆33可以使导电板36的位置固定。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避雷针2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于绝缘安装板24的上表面,绝缘安装板2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于机舱38的外侧壁,第一绝缘线盒19固定连接于叶片39的后表面,进而可以通过第一绝缘线盒19对第一导线16进行保护,避免第一导线16出现漏电,造成机舱38和叶片39损坏。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叶片39转动连接于机舱38的前表面,机舱38安装于塔架37的上表面,安装环2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于机舱38的外侧壁,进而可以通过叶片39旋转而进行发电工作,通过安装环22可以使避雷组件101的位置固定。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使用时,通过螺栓18将绝缘安装块11分别安装在三个叶片39的顶端,将导电杆34插入地下,然后将固定杆33插入地下,通过绝缘护板35可以对导电板36进行保护,发生雷击时,通过第一避雷针15接收雷电,第一避雷针15受雷电击打时发生晃动,第一避雷针15带动固定环14晃动,通过弹簧13和拉簧12可以对固定环14进行缓冲减震,进而可以避免由于第一避雷针15晃动幅度较大而造成叶片39损坏,此时第一避雷针15将电力引至固定环14,固定环14通过第一导线16将电力引至导电滑块23,导电滑块23将电力引至导电环20,由于叶片39一直在转动,因此通过第一绝缘线盒19可以带动导电滑块23在滑槽21内滑动,可以进行持续导电,同时通过第一绝缘线盒19可以避免第一导线16与叶片39接触,避免了叶片39受电损坏,当第二避雷针25受到雷击时,通过第二导线26将电力引至导电环20,然后通过第三导线31将导电环20内的电力引流至导电板36,通过第二绝缘线盒32可以避免第三导线31与塔架37接触而造成塔架37受电损坏,导电板36通过导电杆34将电力引至地下,进而避免了由于发生雷击而造成叶片39和机舱38损坏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用防雷接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避雷组件(101),所述避雷组件(101)包括绝缘安装块(11)、拉簧(12)、弹簧(13)、固定环(14)、第一避雷针(15)、第一导线(16)、螺栓(18)、第一绝缘线盒(19)、导电环(20)、滑槽(21)、安装环(22)、导电滑块(23)、绝缘安装板(24)、第二避雷针(25)和第二导线(26);
所述弹簧(1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绝缘安装块(11)的上表面,所述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避雷针(15)的下表面,所述固定环(14)的内侧壁焊接于第一避雷针(15)的外侧壁,四个所述拉簧(12)的一端对称固定连接于固定环(14)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导线(1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环(14)的外侧壁,所述第一导线(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导电滑块(23)的前表面,所述导电滑块(23)的后表面滑动连接于导电环(20)的前表面,所述导电环(20)的后表面固定连接于滑槽(21)的内后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用防雷接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1)开设于安装环(22)的前表面,所述导电滑块(23)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滑槽(21)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导线(16)位于第一绝缘线盒(19)的内部,所述第一绝缘线盒(19)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导电滑块(23)的前表面,所述拉簧(12)远离固定环(1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绝缘安装块(11)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用防雷接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线(2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避雷针(25)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导线(26)的另一端贯穿滑槽(21)的内后壁并与导电环(2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用防雷接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安装块(11)的内侧壁安装有固定组件(301),所述固定组件(301)包括第三导线(31)、第二绝缘线盒(32)、两个固定杆(33)、两个导电杆(34)、绝缘护板(35)、导电板(36)、塔架(37)、机舱(38)和叶片(39);
所述绝缘安装块(11)的内侧壁贴合于叶片(39)的外侧壁并通过螺栓(18)与叶片(39)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导线(31)的一端贯穿滑槽(21)的内底壁并与导电环(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线(31)的另一端贯穿绝缘护板(35)的下表面并与导电板(36)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板(3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于绝缘护板(35)的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用防雷接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线(31)位于第二绝缘线盒(32)的内部,所述第二绝缘线盒(32)固定连接于塔架(37)的外侧壁,所述第二绝缘线盒(32)的一端贯穿绝缘护板(35)的下表面并与导电板(36)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用防雷接地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电杆(34)的上表面对称焊接于导电板(36)的上表面,两个所述固定杆(33)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于绝缘护板(35)的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用防雷接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避雷针(2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于绝缘安装板(24)的上表面,所述绝缘安装板(2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于机舱(38)的外侧壁,所述第一绝缘线盒(19)固定连接于叶片(39)的后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用防雷接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39)转动连接于机舱(38)的前表面,所述机舱(38)安装于塔架(37)的上表面,所述安装环(2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于机舱(38)的外侧壁。
CN202221934671.1U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用防雷接地机构 Active CN2180705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4671.1U CN218070547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用防雷接地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4671.1U CN218070547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用防雷接地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70547U true CN218070547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02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34671.1U Active CN218070547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用防雷接地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705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7487B (zh) 用于风力涡轮机的防雷保护系统及其防雷方法
CA2666307A1 (en) A method of judging an energy level of a lightning strike on a wind turbine blade of a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
CN210317622U (zh) 一种基于绝缘和新型电气连接的玻纤叶片防雷系统
CN101207270A (zh) 风力发电防雷系统
CN104980089A (zh) 一种带太阳能及风车发电的避雷针
JP2010223148A (ja) 風力発電装置ロータブレードの雷害防止構造
CN218070547U (zh) 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用防雷接地机构
CN103016279A (zh) 风力发电机叶片避雷器
CN216714612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避雷装置
CN112377376B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防雷系统
CN201367982Y (zh) 带避雷装置的水平轴、下风式大型风力发电机
CN112814840B (zh) 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环保型风力发电装置
CN208986557U (zh) 一种绝缘子串的防风偏装置
CN114825788A (zh) 一种交流发电机刷架
CN209358297U (zh) 一种取电装置
US20130098651A1 (en) Lightning protection structure of blade for wind power generation
JP4451726B2 (ja) 風車用分割型ブレード及び風車の耐雷装置
CN207338937U (zh) 一种防风配电柜
CN215762054U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的防雷接地装置
CN217841910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防雷装置
CN217080691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风速仪风向标桅杆
CN211287980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机舱罩防雷系统
CN204961169U (zh) 一种箱形风力发电装置
CN212535943U (zh) 一种主轴防雷接地装置
CN212296728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防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