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69614U - 提高超导线圈真空压力浸渍质量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提高超导线圈真空压力浸渍质量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69614U
CN218069614U CN202220963263.2U CN202220963263U CN218069614U CN 218069614 U CN218069614 U CN 218069614U CN 202220963263 U CN202220963263 U CN 202220963263U CN 218069614 U CN218069614 U CN 218069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erconducting coil
tank
pressure
heating system
vacu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632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信纪军
王维
方志春
王春栋
李来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gshan Lake Materials Laboratory
Original Assignee
Songshan Lake Materials Labora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gshan Lake Materials Laboratory filed Critical Songshan Lake Materials Laboratory
Priority to CN2022209632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69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69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696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Films, And Cooling For Superconductiv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超导线圈真空压力浸渍质量的装置,其包括控制器、压力罐、混料罐、真空机组、温度测量系统、欧姆加热系统、热油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利用超导线圈在常温情况时具有电阻的特性,通过欧姆加热系统给超导线圈施加电流,依靠超导线圈自身的电阻产生热量,使得密绕型的超导线圈在真空压力浸渍过程中有效均匀的加热,实现超导线圈在压力罐内部的浸渍和固化的全流程工艺,工艺简易,有效提升浸渍质量,进而获得性能稳定可靠的超导线圈;而且整体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并通过热油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相配合,防止超导线圈的温度过冲,控温精准,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提高超导线圈真空压力浸渍质量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导线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超导线圈真空压力浸渍质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超导磁体目前广泛应用于磁约束热核聚变、高能粒子加速器等大科学装置以及磁共振成像等医用设备,尤其对于核磁共振成像(MRI)、核磁共振波谱法(NMR)以及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等密绕型超导磁体应用领域前景更加广泛。
超导磁体绝缘系统主要用于超导材料之间的电绝缘隔离、支撑、固定和保护超导材料等功能,是超导磁体设计制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针对密绕型的超导磁体,线圈绕制的超导线材经过真空压力浸渍(VPI)工艺以后,将相互粘结在一起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
然而真空压力浸渍后绝缘材料和超导线材性能参数的差异性,势必会造成超导线圈内部残余应力的增加,从而影响高场超导磁体最终的性能参数指标。线圈的固化目前主要采用外部加热方式,即将线圈置于真空罐体内部进行烘烤,通过热传导和热辐射的方式进行加热,不可避免的会引起线圈径向和轴向方向产生温度梯度,进而在线圈固化后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
因此研发一种能降低超导线圈制造过程中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的残余应力幅值,进而获得高质量的真空压力浸渍超导线圈的装置为当下之所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加热均匀,有效提升超导线圈的浸渍质量的提高超导线圈真空压力浸渍质量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上述提高超导线圈真空压力浸渍质量的装置,其包括控制器及分别与该控制器相连并受其控制的压力罐、混料罐、真空机组、温度测量系统以及欧姆加热系统,所述压力罐内设置有注胶槽,所述压力罐的内壁上设有用来与超导线圈上的热电偶测量线相连接的热电偶插座以及与超导线圈的进出线头相连接的电流插座,所述混料罐的下料管与压力罐相连接,并能为注胶槽供胶,所述真空机组的真空管与所述压力罐相连接,所述温度测量系统与所述热电偶插座相连接,所述欧姆加热系统与所述电流插座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还包括与控制器相连接的热油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热油加热系统的导热油管路布置在所述压力罐和混料罐上。所述冷却系统的水冷管路布置在所述压力罐和混料罐上。通过热油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相配合,确保精确控温;较佳的,冷却系统还包括有冷凝器,该冷凝器的管路接混料罐和压力罐,用于将从混料罐和压力罐蒸发的环氧树脂蒸汽引导至冷凝器冷却,提高真空泵的运行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利用超导线圈在常温情况时具有电阻的特性,通过欧姆加热系统给超导线圈施加电流,依靠超导线圈自身的电阻产生热量,使得密绕型的超导线圈在真空压力浸渍过程中有效均匀的加热,实现超导线圈在压力罐内部的浸渍和固化的全流程工艺,工艺简易,有效提升浸渍质量,进而获得性能稳定可靠的超导线圈;而且整体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并通过热油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相配合,防止超导线圈的温度过冲,控温精准,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欧姆加热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欧姆加热系统的控温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提高超导线圈真空压力浸渍质量的装置,其包括控制器1及分别与该控制器1相连并受其控制的压力罐2、混料罐3、真空机组4、温度测量系统5、欧姆加热系统6、热油加热系统7和冷却系统8。
所述压力罐2内设置有注胶槽9,用于注胶来浸泡超导线圈10。较佳的,在压力罐2内设有调平支架,然后在调平支架上设有辐射屏筒体;所述调平支架包括铝型材支架及设置在该铝型材支架底部的调平螺杆,所述注胶槽9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辐射屏筒体的绝缘底板上,实现将将注胶槽9定位在压力罐2内的辐射屏筒体内,有效减少超导线圈欧姆加热的漏热;所述辐射屏筒体的绝缘底板采用低热导率的材料制成,能降低传导漏热。通过调平螺杆能调整注胶槽9的水平,有效防止胶体液面的倾斜。
在所述压力罐2的内壁上设有用来与超导线圈10上的热电偶测量线相连接的热电偶插座11以及与超导线圈10的进出线头相连接的电流插座12,在将绕制好的超导线圈10放置于注胶槽9内,然后将超导线圈10上的热电偶测量线与热电偶插座11相连接,而超导线圈10的进出线头与电流插座12相连接。
所述混料罐3的下料管与压力罐2相连接,并能为注胶槽9供胶,实现混料罐3为注胶槽9进行注胶。所述真空机组4的真空管与所述压力罐2相连接,用于抽真空。所述温度测量系统5与所述热电偶插座11相连接,所述欧姆加热系统6与所述电流插座12相连接。所述热油加热系统7的导热油管路布置在所述压力罐2和混料罐3上。所述冷却系统8的水冷管路布置在所述压力罐2和混料罐3上。通过热油加热系统7和冷却系统8相配合,确保精确控温,进而防止超导线圈10的温度过冲;较佳的,冷却系统8还包括有冷凝器,该冷凝器的管路接混料罐3和压力罐2,用于将从混料罐3和压力罐2蒸发的环氧树脂蒸汽引导至冷凝器冷却,提高真空泵的运行寿命。
所述控制器1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及分别与该可编程控制器相连接的触摸屏、真空传感器、数显温控仪、温度传感器和总开关等。触摸屏用于设定工艺参数和操作。真空传感器用于测试压力罐2的压力。温度传感器用于测试压力罐2的温度,热电偶测量线用于测试超导线圈10的温度。数显温控仪与温度测量系统5相连接,用于实时显示压力罐2的温度以及显示超导线圈10的温度。总开关用于切断或接通工作电源。
所述欧姆加热系统6包括PID控制单元及分别与该PID控制单元相连接的欧姆加热电源和超导线圈温度测量单元。先通过触摸屏设定欧姆加热参数,参见图2,PID控制单元根据预设的欧姆加热参数控制欧姆加热电源输出相应电流I至超导线圈,超导线圈在常温情况具有电阻R,超导线圈发热功率P等于电流I的平方乘以电阻R,这时,超导线圈自身均匀发热产生加热效果。超导线圈温度测量单元通过温度测量系统5获取超导线圈的实时温度并反馈至PID控制单元,存在温度偏差后,PID控制单元根据反馈的实时温度相应欧姆加热电源输出的功率,进而控制超导线圈的发热温度,参见图3,图中TC-1为超导线圈实时温度、TC-2为PID控制温控系统温度、TC-SV为设置升温曲线。基于设置的超导线圈真空压力浸渍的加热曲线(TC-SV),通过PID控制温控单元实时采集温度(TC-2),对欧姆加热电源进行功率输出的精确控制,从而获得加热曲线精确可控的超导线圈实时温度曲线(TC-1),控温精度可以实现0.1℃/min,温度控制效果好。
工作时,按照以下步骤对提高超导线圈真空压力浸渍质量的装置进行操作:
(1)将绕制好、需浸渍的超导线圈10放入注胶槽9内,用行车将装着超导线圈10的注胶槽9吊入并放置于压力罐2内;采用塑料软管将压力罐2内部的下料口引入注胶槽9内,以及将混料罐3的下料管与压力罐2的进料管用软管进行连接,实现混料罐3能为注胶槽9供胶;所述混料罐3包括罐体及设置在该罐体上搅拌装置,罐体的底面设有下料管。搅拌装置能对其罐体内胶料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通过控制搅拌装置的旋转实现拌料的目的;所述压力罐包括高压容器和能将该高压容器封闭的罐盖,所述高压容器的侧壁上部设有进料管;
(2)将贴在超导线圈10上的热电偶测量线连接于压力罐2内部的热电偶插座11;将超导线圈10的进出线头与连接于压力罐2内部的电流插座12;通过电流插座12与超导线圈10的进出线头进行电连接,用于欧姆加热电流的施加;
(3)盖上压力罐2的罐盖,并用螺杆锁紧。操作触摸屏开启真空机组4,由真空机组4对压力罐2进行抽真空至10Pa左右,操作触摸屏设定欧姆加热曲线,通过欧姆加热系统6对超导线圈10进行欧姆加热;具体是按照0.05~0.2℃/min加热至100~120℃保温8~12h,然后降温至50~70℃进行保温;
(4)浸胶可以选择相应规格的环氧树脂,如可以选取环氧树脂组分A、组分B以及组分C按照100:102:20的质量百分比配比作为浸渍填充材料,将配好后的环氧树脂倒入混料罐3中加热至60℃进行搅拌除气;
(5)打开混料罐3的下料球阀进行灌胶,并开启压力罐2的下料球阀对下料流量进行控制,以实现灌注超导线圈10,待注胶槽9内的浸胶液面达到设定高度后停止灌胶,关闭压力罐2的下料球阀;
(6)在超导线圈10浸泡一定时间后,如一个小时左右,观察液面是否发生下降。打开干燥氮气灌入阀门将压力罐2内部的压力升至0.3MPa,并保压一段时间,如一个小时左右;
(7)释放压力罐2内部压力至常压,强制执行欧姆加热后续曲线进行加热固化;具体是按照0.05~0.2℃/min加热至100~120℃保温3~7h,然后按照0.05~0.2℃/min加热至125~145℃保温3~7h,实现固化目的;
(8)固化待超导线圈10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压力罐2的罐盖取出超导线圈10进行后续的脱模工艺处理,获得高质量的超导线圈制品。完成流程后,可以对混料罐3和压力罐2进行清洗残余胶体,对控制器1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记录和分析,以及切断所有设备电源。
所述压力罐2还可以采用导热油辐射外部加热方式和水冷方式进行控温,实现具有三种加热模式,压力罐2导热油辐射外部加热模式、欧姆内部加热模式,压力罐2导热油辐射外部加热联合欧姆内部加热模式,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在选用压力罐导热油辐射外部加热模式或压力罐导热油辐射外部加热联合欧姆内部加热模式时,所述压力罐2的导热油通过油泵实现内循序,导热油外置管道通过冷却系统8对导热油进行冷却,进而防止超导线圈的温度过冲,实现压力罐导热油辐射外部加热模式的精确控温。
本实用新型合理利用超导线圈在常温情况是具有电阻的特性,创新结合欧姆加热技术给超导线圈电流,依靠超导线圈自身的电阻产生热量,使得密绕型的超导线圈在真空压力浸渍过程中能有效均匀的加热,实现超导线圈在压力罐2内部的浸渍和固化的全流程工艺,工艺简易,有效提升浸渍质量,进而获得性能稳定可靠的超导线圈,可以用于指导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波谱法以及综合物性测量系统等密绕型超导磁体领域的设计制造。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如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而得到的其它装置,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提高超导线圈真空压力浸渍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器及分别与该控制器相连并受其控制的压力罐、混料罐、真空机组、温度测量系统以及欧姆加热系统,所述压力罐内设置有注胶槽,所述压力罐的内壁上设有用来与超导线圈上的热电偶测量线相连接的热电偶插座以及与超导线圈的进出线头相连接的电流插座,所述混料罐的下料管与压力罐相连接,并能为注胶槽供胶,所述真空机组的真空管与所述压力罐相连接,所述温度测量系统与所述热电偶插座相连接,所述欧姆加热系统与所述电流插座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超导线圈真空压力浸渍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与控制器相连接的热油加热系统,该热油加热系统的导热油管路布置在所述压力罐和混料罐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超导线圈真空压力浸渍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与控制器相连接的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的水冷管路布置在所述压力罐和混料罐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超导线圈真空压力浸渍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包括罐体及设置在该罐体上搅拌装置,罐体的底面设有下料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超导线圈真空压力浸渍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罐包括高压容器和能将该高压容器封闭的罐盖,所述高压容器的侧壁上部设有进料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超导线圈真空压力浸渍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欧姆加热系统包括PID控制单元及分别与该PID控制单元相连接的欧姆加热电源和超导线圈温度测量单元。
CN202220963263.2U 2022-04-19 2022-04-19 提高超导线圈真空压力浸渍质量的装置 Active CN218069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63263.2U CN218069614U (zh) 2022-04-19 2022-04-19 提高超导线圈真空压力浸渍质量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63263.2U CN218069614U (zh) 2022-04-19 2022-04-19 提高超导线圈真空压力浸渍质量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69614U true CN218069614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28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63263.2U Active CN218069614U (zh) 2022-04-19 2022-04-19 提高超导线圈真空压力浸渍质量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696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64558A (zh) 提高超导线圈真空压力浸渍质量的方法及其装置
KR102594176B1 (ko) 전기 기계의 고정자 또는 전기자의 트리클 함침을 위한 장치
CN107662303B (zh) 一种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综合电损耗固化方法
JP4549346B2 (ja) 複合中空碍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908338B (zh)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的电磁感应加热快速成型设备
CN101982862B (zh) 用于Nb3Sn超导线圈真空浸渍的装置及其浸渍方法
CN106881237B (zh) 真空液压浸渍装置及浸渍方法
CN218069614U (zh) 提高超导线圈真空压力浸渍质量的装置
CN109367056A (zh) 一种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自动控制加热固化装置
CN105510443A (zh) 一种低温超声振动疲劳实验系统
CN110629443A (zh) 石英玻璃纤维天线罩织物定型方法
CN104332248B (zh) 一种用于超导电力设备的气冷电流引线
CN105130496B (zh) 一种用于高温超导磁体强固化的真空浸渍方法
CN209096062U (zh) 一种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自动控制加热固化装置
CN109367058A (zh)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自动控制微波加热固化装置
Montenero et al. Coil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the first 1-m-long canted–cosine–theta (CCT) model magnet at PSI
CN205075365U (zh) 一种用于大型超导线圈绝缘真空压力浸渍加热装置
JP4170546B2 (ja) 絶縁コイル、樹脂の含浸装置および樹脂の含浸方法
CN209096061U (zh)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自动控制微波加热固化装置
CN209126203U (zh) 一种复合材料用微波固化装置
CN109687665A (zh) 潜油泵电机定子浸漆方法
CN111941702B (zh) 一种复合材料用微波固化装置及其固化方法
CN208617960U (zh) 一种液态低熔点合金制备与加注系统
CN209880353U (zh) 一种铁心电抗器结构
CN203863891U (zh) 一种小型在线耦合器灌封用一体化注胶及固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