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66355U - 一种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66355U
CN218066355U CN202222043799.5U CN202222043799U CN218066355U CN 218066355 U CN218066355 U CN 218066355U CN 202222043799 U CN202222043799 U CN 202222043799U CN 218066355 U CN218066355 U CN 218066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fiber
spr
optical fiber
quartz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4379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勇
刘纯彪
石晨
王星凯
刘春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ayu Chuangf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204379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66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66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663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Transfor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纤传感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包括依次熔接的单模传感光纤、D型多模传感光纤和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D型多模传感光纤的第二石英包层中部预设表面区域平整侧覆盖有第一SPR传感金属膜,第一SPR传感金属膜表面涂覆有第一紫外固化胶,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的第三纤芯中部预设表面区域覆盖有第二SPR传感金属膜,所述第二SPR传感金属膜表面涂覆有第二紫外固化胶。本方案的光纤弯曲损耗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能有效避免曲率测量过程中轴向应变及温度的干扰的同时,良好控制工作波段,可实现波分复用的多通道曲率传感,为多点测量曲率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纤传感领域,涉及一种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
背景技术
光纤曲率传感器具有高灵敏、耐腐蚀、抗干扰和响应速度快的优势,近年受到广泛研究。典型的光纤曲率传感器是基于光纤光栅和光纤干涉机理的,当光纤弯曲时,光栅栅距和干涉光束间光程差发生改变,干涉谷位置发生移动,实现通过干涉谷波长对曲率的传感,然而这两类传感器在受到轴向应变和外界温度变化时,其光栅栅距和干涉光束间光程差也会发生改变,导致在测量曲率的过程中较难避免轴向应变和温度变化带来的交叉串扰,降低了光纤曲率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基于光纤弯曲损耗和光纤SPR机理的曲率传感器,由于传感原理与光栅、干涉不同,对轴向应变和温度不敏感,但目前研究尚少。
传统的光纤弯曲损耗曲率传感器是光强度型,其原理为:当外力作用使光纤弯曲,光纤纤芯中的光部分泄漏到光纤包层中损耗掉,随光纤弯曲曲率的改变,传输光损耗量随之改变,找出传输光的损耗量与曲率之间的关系,即可进行曲率传感,但此原理的光纤弯曲损耗曲率传感器存在灵敏度低、精度低的问题。
光纤SPR曲率传感原理:弯曲改变光纤中光束传输全反射角度,即SPR传感区入射角改变,SPR共振谷波长改变;同时弯曲会使倏逝场增强,SPR共振强度增强,因此通过SPR共振波长和共振强度变化可以传感曲率。
目前,关于光纤弯曲损耗和SPR原理测量曲率的传感器,报道还较少。光纤弯曲损耗曲率传感灵敏度低、精度低,除强度解调外,其他方式解调细致研究尚少,尚未进行多通道传感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率传感器,解决目前光纤多通道曲率传感器在曲率测量过程中易受轴向应变、温度干扰,传感器的传感谷波段不易控制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包括:单模传感光纤、D型多模传感光纤和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所述单模传感光纤、D型多模传感光纤和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依次熔接,所述D型多模传感光纤的第二石英包层中部预设表面区域平整侧覆盖有第一SPR传感金属膜,所述第一SPR传感金属膜表面涂覆有第一紫外固化胶,所述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的第三纤芯中部预设表面区域覆盖有第二SPR传感金属膜,所述第二SPR传感金属膜表面涂覆有第二紫外固化胶。
本方案原理:单模传感光纤弯曲在截止波长处发生损耗,与单模直光纤的光谱相减在截止波长处产生损耗谷,且随弯曲曲率的增加,弯曲损耗谷深度随之加深并发生蓝移现象,可通过光纤在不同曲率下损耗谷的波长偏移量和损耗谷深度对曲率进行解调;D型多模传感光纤上的SPR传感区和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上的SPR传感区弯曲,使光纤纤芯内的SPR入射角发生改变,纤芯和空气界面的倏逝场强度增大,从而造成SPR谱线发生共振波长偏移以及共振谷的深度变化,通过SPR共振波长的偏移量或者共振谷的深度的变化量就可测量出曲率;同时利用D型多模传感光纤特殊结构,只在D型多模传感光纤的平整侧镀制传感金属膜,当光纤弯曲使金膜向内凹或外凸,导致SPR入射角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则SPR共振波长移动方向不同,根据共振谷移动方向实现弯曲方向识别;将弯曲损耗谷与两处SPR共振谷级联,改变单模传感光纤的石英纤芯直径控制损耗谷的工作波段,控制SPR传感区外界折射率环境可控制SPR共振谷的工作波段,使三处传感区的传感谷发生在不同的波段实现多通道曲率传;可单独选用单模传感光纤、D型多模传感光纤、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其中任意一个,实现单级曲率传感,可选用任意两处传感光纤实现双通道曲率传感,也可选用三处传感光纤实现三通道曲率传感。
本方案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利用光纤弯曲损耗谷波长解调曲率,提升了传统弯曲损耗强度型传感的精度;
2.通过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光纤SPR共振波长对曲率进行传感,使光纤传感器在曲率测量过程中,能有效避免轴向应变、温度的干扰;
3.传感器各传感光纤工作波段调节灵活,可以在光源光谱仪带宽范围内,实现更多通道的光纤曲率传感。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单模传感光纤包括:第一石英纤芯、第一石英包层和第一涂覆层,所述第一石英包层环形包覆第一石英纤芯,所述第一涂覆层环形包覆第一石英包层,所述第一涂覆层位于第一石英包层中部预设表面区域外区域。第一石英纤芯可根据需求选取不同的直径,截止波长不同,弯曲损耗波长共振谷工作波段不同,可实现工作波段的调节,进而实现波分复用技术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其中第一石英包层中部预设表面区域构成弯曲损耗波长区。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D型多模传感光纤包括:第二石英纤芯、第二石英包层、第二塑料包层与第二涂覆层,所述第二石英纤芯为D字形,所述第二石英包层为D字形,所述第二石英包层包覆在第二石英纤芯圆弧侧面,所述第二塑料包层环形包覆第二石英包层,所述第二塑料包层位于第二石英包层中部预设表面区域外的区域,所述第二涂覆层位于第二塑料包层外侧。可选择不同折射率的第一紫外固化胶,从而调节工作波段,进而实现波分复用技术的多通道曲率传感;D型多模传感光纤结构的不对称,可良好实现定向曲率传感。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SPR传感金属膜包括金、银或易发生表面等离子共振的金属。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包括:第三石英纤芯、第三塑料包层与第三涂覆层,所述第三塑料包层覆第三石英纤芯,所述第三塑料包层位于第三石英纤芯中部预设表面区域外区域,所述第三涂覆层位于第三塑料包层外侧。可选择不同折射率的第二紫外固化胶,从而调节工作波段,进而实现波分复用技术的多通道曲率传感。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SPR传感金属膜包括金、银或易发生表面等离子共振的金属。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紫外固化胶的折射率小于第二紫外固化胶的折射率。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单模传感光纤的第一石英纤芯与D型多模传感光纤的第二石英纤芯的中部相对应。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D型多模传感光纤的两端光纤端面分别与单模传感光纤的光纤端面的下半轴和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的光纤端面下半轴对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不同位置处光纤截面光场分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通道曲率测试装置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通道曲率传感实验结果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通道曲率传感实验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单模传感光纤1、第一石英纤芯11、第一石英包层12、第一涂覆层13、D型多模传感光纤2、第二石英纤芯21、第二石英包层22、第一SPR传感金属膜23、第一紫外固化胶24、第二塑料包层25、第二涂覆层26、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3、第三石英纤芯31、第二SPR传感金属膜32、第二紫外固化胶33、第三塑料包层34、第三涂覆层35、光源4、曲率发生平台5、光谱仪6、计算机7。
实施例:
一种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从左至右依次包括单模传感光纤1、D型多模传感光纤2、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3,D型多模传感光纤2位于单模传感光纤1和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3之间,D型多模传感光纤2左端与单模传感光纤1右端下半圆熔接,单模传感光纤1的第一石英纤芯11对准D型多模传感光纤2第二石英纤芯21中部,单模传感光纤1的光可以全部传输进D型多模传感光纤2的第二石英纤芯21中;D型多模传感光纤2右端与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3左端下半圆熔接,D型多模传感光纤2第二石英纤芯21和第二石英包层22中的光可以传输进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3的第三石英纤芯31中。
单模传感光纤1从内到外包括:第一石英纤芯11、第一石英包层12和第一涂覆层13,所述第一石英包层12环形包覆第一石英纤芯11,所述第一涂覆层13环形包覆第一石英包层12,所述第一涂覆层13位于第一石英包层12中部预设表面区域外区域(即第一石英包层12中部预设表面区域)。本实施中单模传感光纤1中间剥除2cm长的第一涂覆层13作为弯曲损耗波长传感区。第一石英纤芯11可根据需求选取不同的直径,截止波长不同,弯曲损耗波长共振谷工作波段不同,可实现工作波段的调节,进而实现波分复用技术的多通道曲率传感。
第一石英纤芯11为圆形,第一石英纤芯11可选用直径为4μm的截止波长630nm单模传感光纤1、直径为4.5μm的截止波长780nm单模传感光纤1、直径为7μm的截止波长980nm单模传感光纤1中的一种,其中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优选为直径为4μm的截止波长630nm单模传感光纤1,对应的第一石英包层12直径为125μm。
D型多模传感光纤2从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二石英纤芯21、第二石英包层22、第二塑料包层25、第二涂覆层26,中部传感区域从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二石英纤芯21、第二石英包层22、第一SPR传感金属膜23和第一紫外固化胶24。第二石英纤芯21和第二石英包层22均为D字形。D型多模传感光纤2结构的不对称,可良好实现定向曲率传感。
本实施例中D型多模传感光纤2中间剥除2cm长的第二涂覆层26和第二塑料包层25,漏出D型多模传感光纤2的半圆D形的第二石英纤芯21、第二石英包层22,其中第二石英纤芯21平整侧长轴直径为25μm,平整面至半圆侧最低点的短轴长度为15μm,第二石英包层22平整侧长轴直径为105μm,平整面至半圆侧最低点的短轴长度为75μm。第二塑料包层25直径为180μm,第二涂覆层26为直径为250μm。D型多模传感光纤2的平整侧朝上,半圆面朝下,第一SPR传感金属膜23覆盖在D型多模传感光纤2第二涂覆层26和第二塑料包层25去除区域(即第二石英包层22中部预设表面区域)的平整侧。第一紫外固化胶24覆盖在第一SPR传感金属膜23上,固化后折射率范围为1.333-1.355。可选择不同折射率的第一紫外固化胶24,从而调节工作波段,进而实现波分复用技术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3包括:第三石英纤芯31、第三涂覆层35与第三塑料包层34,第三涂覆层35环形包覆第三石英纤芯31,第三涂覆层35位于第三石英纤芯31中部预设表面区域外区域,第三塑料包层34位于第二涂覆层26外侧,所述第一SPR传感金属膜23位于第三石英纤芯31中部预设表面区域,第二SPR传感金属膜32表面涂覆有第二紫外固化胶33。第一SPR传感金属膜23包括金、银或易发生表面等离子共振的金属,具体为金膜也可以是银膜或者其他可以产生SPR效应的金属膜,金属膜厚度为50nm,其他贵金属膜可根据传感需求选择合适的膜厚。
所述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3从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三石英纤芯31、第三塑料包层34与第三涂覆层35。本实施例中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3中间剥除2cm长的第三涂覆层35和第三塑料包层34,漏出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3的第三石英纤芯31,其中,第三石英纤芯31直径为125μm,第三塑料包层34直径为193μm,第三涂覆层35直径为250μm。第二SPR传感金属膜32环形包覆在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3第三石英纤芯31上,第二紫外固化胶33环形包覆在第二SPR传感金属膜32上,固化后折射率范围为折射率范围为1.375-1.405,选用不同折射率环境可调节工作波段,进而实现波分复用技术的多通道曲率传感。第二SPR传感金属膜32包括金、银或易发生表面等离子共振的金属,具体为金膜也可以是银膜或者其他可以产生SPR效应的金属膜,金属膜厚度为50nm,其他贵金属膜可根据传感需求选择合适的膜厚。
第一紫外固化胶24的折射率小于第二紫外固化胶33的折射率,第一紫外固化胶24和第二紫外固化胶33均为一层弹性涂料,它是由丙烯酸酯、硅橡胶和尼龙等组成的。
上述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如下所示:
取一段0.5m长的单模传感光纤1(SW630_125-13/250,武汉长飞),用米勒钳剥除单模传感光纤1的两端3cm和中间位置处2cm的第一涂覆层13,然后用酒精将其擦拭干净,用光纤切割刀将单模传感光纤1的两端切平;取一段0.2m长的D型多模传感光纤2,用刀片在光纤中部剥除长2cm的第二涂覆层26和第二塑料包层25,并用酒精清洁,用光纤应力切割刀(FL-500,南京光贝)将D型多模传感光纤2的两端做切平处理;取一段0.5m长的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3,用米勒钳在光纤中部剥除长2cm的第三涂覆层35和第三塑料包层34,并用酒精清洁,用光纤切割刀将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3的两端做切平处理。
将之前处理好的单模传感光纤1右端和D型多模传感光纤2的左端分别放入保偏熔接机(FL-4000,南京光贝)的旋转夹具内,在显示屏中观察处于旋转夹具中的两段光纤的端面,调整旋转夹具使D型多模传感光纤2端面对准单模传感光纤1端面的下半圆,且单模传感光纤1的第一石英纤芯11正对D型多模传感光纤2的第二石英纤芯21中部,调整完成后进行熔接;将处理好的D型多模传感光纤2右端和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3的左端放置分别放入保偏熔接机的夹具内,调整旋转夹具使D型多模传感光纤2端面对准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3端面的下半圆,并正对熔接。
将D型多模传感光纤2传感区域置于U型石英槽中,使D型多模传感光纤2的第二石英纤芯21和第二石英包层22的平整一侧表面裸露在空气中,第二石英包层22外表面与U型石英槽的内壁相接触,用胶布固定光纤;然后将U型石英槽放置在带有膜厚监测功能的直流等离子溅射仪(ETD-2000,北京亿力博通)的正下方,U型石英槽的凹槽口向上,镀制厚度为50nm的金膜,最后用涂覆机将折射率为1.35的紫外固化胶(NOA133,Norland)覆盖第一SPR传感金属膜23。将塑料多模传感光纤夹持在磁控溅射仪(ETD-650MS,北京亿力博通)的光纤旋转镀膜夹具上,使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3的第三石英纤芯31裸露区处于靶材正下方,旋转镀制50nm金膜,取出探针,将镀膜区装于光纤涂覆机中,用折射率1.38的紫外固化胶(NOA138,Norland)涂覆镀膜区,光纤剥除区包裹紫外固化胶后与原光纤直径形状保持一致,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且提供了有效折射率环境。
如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用于测试上述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的光纤多通道曲率测试装置包括:包括光源4、曲率测试平台、光谱仪6、计算机7,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依次穿过三个曲率发生平台5,使单模传感光纤1的传感区处于第一个曲率操作平台的两套管之间,D型多模传感光纤2的传感区处于第二个操作台的两套管之间,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3的传感区处于第三个操作台的两套管之间,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3的右端连接光谱仪6(USB2000+,海洋光学),光谱仪6采集的光谱送入计算机7进行处理。进行曲率传感实验测试时,旋转曲率发生平台5的螺旋微分头,即可改变光纤传感区域的曲率。
附图4为一种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实际测试曲线,具体为选用截止波长630nm的单模传感光纤1与D型多模传感光纤2组成的双通道探针的测试数据,弯曲损耗谷的工作波段在560nm附近,SPR共振谷的工作波段在650nm附近,随曲率的增加,两处传感谷的谷深随之增加,弯曲损耗谷发生蓝移,SPR共振谷发生红移。
附图5为一种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实际测试曲线,具体为选用截止波长630nm的单模传感光纤1、D型多模传感光纤2和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3组成的三通道探针测试数据,弯曲损耗谷的工作波段560nm附近,D型多模传感光纤2的SPR共振谷工作波段在650nm附近,塑料多模传感光纤的SPR共振谷工作波段在800nm附近,随曲率的增加,弯曲损耗谷发生蓝移,D型多模传感光纤2的SPR共振波长发生蓝移,塑料多模传感光纤的SPR共振波长发生红移。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将光源4光从单模传感光纤1左端注入,光能集中在单模传感光纤1的第一石英纤芯11中,如图2中AA′处光纤截面光场分布图所示,弯曲单模传感光纤1,截止波长附近的光泄漏到单模传感光纤1的第一石英包层12中损耗掉,与单模直光纤(单感传感光纤呈笔直状态)的光谱相减在截止波长处产生损耗谷,且损耗谷波长随曲率变化;第一石英纤芯11中剩余的光进入D型多模传感光纤2的第二石英纤芯21,第二石英纤芯21中的光在第二石英纤芯21和第一SPR传感金属膜23分界面发生全反射,在第一紫外固化胶24提供的外部折射率环境下发生SPR效应,D型多模传感光纤2弯曲时,第二石英纤芯21中的光一部分泄漏到第二石英包层22中传输,如图2中BB′处光纤截面光场分布图所示,在第二石英包层22和第一SPR传感金属膜23膜分界面发生全反射,在第一紫外固化胶24提供的外部折射率环境下发生SPR效应;当D型多模传感光纤2弯曲时,全反射角度发生变化,即SPR共振角发生变化,SPR共振谷波长发生移动;利用D型多模传感光纤2特殊结构,只在D型多模传感光纤2的平整侧镀制传感金属膜,当光纤弯曲使金属膜向内凹或外凸,导致SPR入射角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则SPR共振波长移动方向不同,根据共振谷移动方向实现弯曲方向识别;
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3的第三石英纤芯31收集D型多模传感光纤2的第二石英纤芯21和第二石英包层22的光,光在第三石英纤芯31中传输,如图2中CC'处光纤截面光场分布图所示,在第三石英纤芯31与第二SPR传感金属膜32分界面发生全反射,在第二紫外固化胶33提供的外部折射率环境下发生SPR效应,当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3弯曲时,全反射角度发生变化,即SPR共振角发生变化,SPR共振谷波长发生移动;
D型多模传感光纤2上的SPR传感区和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3上的SPR传感区弯曲,使光纤纤芯内的SPR入射角发生改变,纤芯和空气界面的倏逝场强度增大,从而造成SPR谱线发生共振波长偏移以及共振谷的深度变化,通过SPR共振波长的偏移量或者共振谷的深度的变化量就可测量出曲率。将弯曲损耗谷与两处SPR共振谷级联,改变单模传感光纤1的石英纤芯直径控制损耗谷的工作波段,控制SPR传感区外界折射率环境可控制SPR共振谷的工作波段,使三处传感区的传感谷发生在不同的波段实现多通道曲率传,可单独选用单模传感光纤1、D型多模传感光纤2、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3其中任意一个,实现单级曲率传感,可选用任意两处传感光纤实现双通道曲率传感,也可选用三处传感光纤实现三通道曲率传感。
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3第三石英纤芯31中的光最后送入光谱仪6采集光谱,计算机7进行数据处理,其中,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依次穿过三个曲率发生平台5。
本方案提出的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利用光纤弯曲损耗谷波长解调曲率,提升了传统弯曲损耗强度型传感的精度;通过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光纤SPR共振波长对曲率进行传感,使光纤传感器在曲率测量过程中,能有效避免轴向应变、温度的干扰;传感器各传感光纤工作波段调节灵活,可以在光源4光谱仪6带宽范围内,实现更多通道的光纤曲率传感。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单模传感光纤、D型多模传感光纤和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所述单模传感光纤、D型多模传感光纤和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依次熔接,所述D型多模传感光纤的第二石英包层中部预设表面区域平整侧覆盖有第一SPR传感金属膜,所述第一SPR传感金属膜表面涂覆有第一紫外固化胶,所述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的第三纤芯中部预设表面区域覆盖有第二SPR传感金属膜,所述第二SPR传感金属膜表面涂覆有第二紫外固化胶。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模传感光纤包括:第一石英纤芯、第一石英包层和第一涂覆层,所述第一石英包层环形包覆第一石英纤芯,所述第一涂覆层环形包覆第一石英包层,所述第一涂覆层位于第一石英包层中部预设表面区域外区域。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D型多模传感光纤包括:第二石英纤芯、第二石英包层、第二塑料包层与第二涂覆层,所述第二石英纤芯为D字形,所述第二石英包层为D字形,所述第二石英包层包覆在第二石英纤芯圆弧侧面,所述第二塑料包层环形包覆第二石英包层,所述第二塑料包层位于第二石英包层中部预设表面区域外的区域,所述第二涂覆层位于第二塑料包层外侧。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PR传感金属膜包括金、银或易发生表面等离子共振的金属。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包括:第三石英纤芯、第三塑料包层与第三涂覆层,所述第三塑料包层覆第三石英纤芯,所述第三塑料包层位于第三石英纤芯中部预设表面区域外区域,所述第三涂覆层位于第三塑料包层外侧。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SPR传感金属膜包括金、银或易发生表面等离子共振的金属。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紫外固化胶的折射率小于第二紫外固化胶的折射率。
8.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模传感光纤的第一石英纤芯与D型多模传感光纤的第二石英纤芯的中部相对应。
9.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D型多模传感光纤的两端光纤端面分别与单模传感光纤的光纤端面的下半轴和塑料包层多模传感光纤的光纤端面下半轴对准。
CN202222043799.5U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 Active CN218066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43799.5U CN218066355U (zh)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43799.5U CN218066355U (zh)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66355U true CN218066355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01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43799.5U Active CN218066355U (zh)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663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7016C (zh) 光纤温度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
CN106841109B (zh) 多槽结构的u型塑料光纤液体折射率传感器
CN105092535B (zh) 分布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纤传感器
CN111457862A (zh) 一种方向识别的光纤spr曲率传感器及使用制作方法
CN102226725B (zh) 一种壁中波导长周期光纤光栅传感器
CN106645029A (zh) 一种熔接式的开腔光纤efpi折射率传感器
CN113324570A (zh) 一种基于气球形光纤mzi的传感装置及气球形光纤mzi传感器制作方法
CN111257284A (zh) 一种光纤折射率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US7062125B2 (en) Prismatic reflection optical waveguide device
CN211505205U (zh) 一种反射式近红外光纤探头
CN212539081U (zh) 一种方向识别的光纤spr曲率传感器
Wei et al. Multichannel directional recognition SPR curvature sensor based on D-type double-clad multimode fiber
CN218066355U (zh) 一种光纤弯曲损耗波长与spr的多通道曲率传感器
CN114111857A (zh) 一种基于游标效应的光纤fpi级联mi传感装置
JP2017021190A (ja) マルチコア光ファイバの接続方法
CN110470633B (zh) 具有原位自补偿特性的多芯光纤光栅折射率敏感型传感器
CN209978960U (zh) 同时检测温度与湿度的光纤传感器
CN112362618A (zh) 一种共振角度可调包层型光纤spr传感器
CN115931021A (zh) 一种光纤传感器、其制备方法及传感装置
CN214201179U (zh) 共振角度可调包层型光纤spr传感器
CN214150438U (zh) 一种光纤湿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检测装置
CN111272703B (zh) 一种阵列式多通道光纤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95435B (zh) 一种基于光纤强倏逝场干涉仪的高灵敏测温解调传感系统
CN212568471U (zh) 一种双通道光纤spr传感器
CN212539082U (zh) 一种温度和可方向识别曲率的传感光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4

Address after: Room 801, 85 Kefeng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Dayu Chuangfu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666 Tianxing Road, Wanzhou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