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57798U - 一种纺织面料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纺织面料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57798U
CN218057798U CN202222596948.0U CN202222596948U CN218057798U CN 218057798 U CN218057798 U CN 218057798U CN 202222596948 U CN202222596948 U CN 202222596948U CN 218057798 U CN218057798 U CN 2180577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wall
fixedly connected
gear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969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小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Tianhong Yinfeng Weav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Tianhong Yinfeng Weav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Tianhong Yinfeng Weav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Tianhong Yinfeng Weav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969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577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577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577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纺织面料输送装置,具体涉及输送装置领域,本申请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内壁设置有除尘装置,所述第四支架的内壁设置有按压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电机支架、转轴一和转轴二,所述电机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杆二,所述电机杆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转轴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转轴二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毛刷二,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杆二,所述圆形杆二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本申请可以使纺织布在运输过程中除去纺织布上的灰尘和浮毛。

Description

一种纺织面料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输送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纺织面料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面料输送装置一般是在纺织面料加工生产中用于对纺织面料进行传送运输的设备,通常放置在两个面料加工工序之间的位置上。
在实现上述对纺织布输送过程中,纺织布容易接触空气里面的灰尘或者地面上的灰尘,容易弄脏纺织布,纺织布在生产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浮毛附着在纺织布的表面,所以在缠绕成卷前可能需要人工清理浮毛和灰尘,因此需要进一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为解决纺织布输送过程中,纺织布容易接触空气里面的灰尘或者地面上的灰尘,容易弄脏纺织布,纺织布在生产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浮毛附着在纺织布的表面,所以在缠绕成卷前可能需要人工清理浮毛和灰尘问题所提出一种纺织面料输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面料输送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内壁设置有除尘装置,所述第四支架的内壁设置有按压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电机支架、转轴一和转轴二,所述电机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杆二,所述电机杆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转轴一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毛刷一,所述转轴一的一侧和第二支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转轴二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毛刷二,所述转轴二的外表面对称滑动连接有螺纹筒,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杆二,所述圆形杆二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电机二带动电机杆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可以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可以使带动转轴一转动,从而使毛刷一跟着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同时也可以带动第三齿轮转动,可以使带动螺纹筒和转轴二转动,从而带动毛刷二转动,毛刷一和毛刷二转动可以清理输送中纺织布上的灰尘和浮毛。
优选的,所述按压装置包括按压支架和按压杆,所述按压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连接杆,所述第四支架的内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圆形连接杆的外表面和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按压支架的一侧开设有圆形槽,所述按压支架的另一侧开设有矩形槽二,所述矩形槽二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与矩形槽二的内壁大小和形状相适配,所述按压支架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一,所述矩形槽一的内壁大小和形状与圆形槽的内壁大小和形状均与按压杆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圆形连接杆在凹槽中滑动,可以带动按压支架上下运动,从而使按压杆上运动,按压杆的一端由矩形槽一卡入圆形槽中,通过设置插块在矩形槽二中至相应的位置,可以使按压杆固定在按压杆支架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按压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筒一,所述圆筒一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圆筒二,所述圆筒一的外表面和圆筒二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按压支架的底部和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圆形连接杆在凹槽中滑动,可以带动按压支架上下运动,从而使圆筒一在圆筒二中滑动,通过设置弹簧,可以使按压支架被按压后复位。
优选的,所述圆形槽的内壁和矩形槽一的内壁相连通,所述矩形槽一的内壁和矩形槽二的内壁相连通。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设置矩形槽一和圆形槽相连通,可以使按压杆的一端可以由矩形槽一卡入圆形槽中。
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杆一,所述电机杆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缠绕辊,所述第二支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杆件一,所述第三支架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压杆一,所述第一支架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压杆二,所述缠绕辊的外表面、压杆一的外表面、杆件一的外表面以及压杆二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纺织布,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圆形杆一,所述圆形杆一的一侧和第二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圆形杆一跟第二支架固定连接,可以使第二齿轮跟第二支架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的外表面和第二齿轮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外表面相啮合和第三齿轮的外表面相啮合。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第一齿轮转动可以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可以带动第三齿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三齿轮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一,所述第二支架的内壁开设有螺纹孔二,所述螺纹孔一的内壁大小和形状与螺纹孔二的内壁大小和形状均与螺纹筒的外表面螺纹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螺纹孔一和螺纹孔二,可以使毛刷二通过转轴二外表面上的螺纹筒分别与第三齿轮和第二支架相连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在电机二和电机杆二的相互配合作用下,可以使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转动,在第二齿轮和转轴一的相互配合作用下,可以带动毛刷一转动,在第三齿轮、螺纹孔一、螺纹孔二、螺纹筒和转轴二的相互配合作用下,可以使毛刷二转动在第三齿轮和第二支架之间,通过毛刷一和毛刷二的转动可以刷掉纺织布上的灰尘和浮毛,清理纺织布的表面,通过圆形连接杆在凹槽中滑动,可以使按压支架、按压杆和圆筒一做上下运动,通过圆筒一、圆筒二和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下,可以使按压支架被按压后复位,通过插块、矩形槽二、矩形槽一和圆形槽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下,可以使按压杆安装或者拆离出按压支架上,通过按压杆可以使纺织布在缠绕的过程中抚平按压,使得缠绕出来的纺织布卷平整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体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除尘装置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按压装置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2、第二支架;3、除尘装置;4、按压装置;5、第四支架;6、电机一;7、电机杆一;8、缠绕辊;9、第三支架;10、压杆一;11、第一支架;12、压杆二;13、纺织布;14、杆件一;31、电机支架;32、电机二;33、电机杆二;34、第一齿轮;35、第二齿轮;36、圆形杆一; 37、转轴一;38、毛刷一;39、圆形杆二;310、第三齿轮;311、毛刷二; 312、转轴二;313、螺纹筒;314、螺纹孔一;315、螺纹孔二;41、凹槽; 42、圆形连接杆;43、按压支架;44、圆形槽;45、矩形槽一;46、按压杆;47、矩形槽二;48、插块;49、圆筒一;410、圆筒二;41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纺织面料输送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2,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架5,第二支架2的内壁设置有除尘装置3,第四支架5的内壁设置有按压装置4,除尘装置3包括电机支架31、转轴一37和转轴二312,电机支架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二32,电机二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杆二33,电机杆二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4,电机二32转动带动电机杆二33 转动,电机杆二33转动带动第一齿轮34转动,转轴一3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毛刷一38,转轴一37的一侧和第二支架2的一侧转动连接,转轴一 3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35,第一齿轮34转动可以使第二齿轮35转动,从而可以带动转轴一37和毛刷一38转动,通过设置圆形杆一36,可以使第二齿轮35和第二支架2相连接,转轴二3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毛刷二311,转轴二312的外表面对称滑动连接有螺纹筒313,第二支架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杆二39,圆形杆二39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310,第三齿轮310转动可以带动螺纹筒313转动,从而带动转轴二312和毛刷二311转动,通过设置圆形杆二39,可以使第三齿轮310跟第二支架2相连接。
参照图1和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主体1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9和第四支架5,第四支架5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一6,电机一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杆一7,电机杆一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缠绕辊8,第二支架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杆件一 14,第三支架9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压杆一10,第一支架1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压杆二12,缠绕辊8的外表面、压杆一10的外表面、杆件一14的外表面以及压杆二12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纺织布13,第二齿轮3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圆形杆一36,圆形杆一36的一侧和第二支架2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齿轮34的外表面和第二齿轮35的外表面相啮合,第二齿轮35的外表面相啮合和第三齿轮310的外表面相啮合。
参照图1和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第三齿轮310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一314,第二支架2的内壁开设有螺纹孔二315,螺纹孔一 314的内壁大小和形状与螺纹孔二315的内壁大小和形状均与螺纹筒313 的外表面螺纹大小和形状相适配,通过设置螺纹孔一314和螺纹孔二315,可以使毛刷二311分别和第三齿轮310个第二支架2相连接。
参照图1和图2以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按压装置4包括按压支架43和按压杆46,按压支架4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连接杆42,第四支架5的内壁开设有凹槽41,圆形连接杆42的外表面和凹槽41的内壁滑动连接,圆形连接杆42在凹槽41中向下滑动,从而使按压支架43也会向下运动,按压支架43向下运动使得圆筒一49在圆筒二410的内壁滑动向下,按压支架43的一侧开设有圆形槽44,按压支架43的另一侧开设有矩形槽二47,矩形槽二4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插块48,插块48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与矩形槽二47的内壁大小和形状相适配,按压支架43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一45,矩形槽一45的内壁大小和形状与圆形槽44的内壁大小和形状均与按压杆46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相适配,手动将按压杆46的两端由矩形槽一45插入圆形槽44中,手动抽拉插块48在矩形槽二47中至相应位置,可以使按压杆46固定在按压支架43上。
参照图1和图2以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按压支架4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筒一49,圆筒一49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圆筒二410,圆筒一 49的外表面和圆筒二410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弹簧411,弹簧411的两端分别与按压支架43的底部和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弹簧411,可以复位按压支架43,圆形槽44的内壁和矩形槽一45的内壁相连通,矩形槽一45的内壁和矩形槽二47的内壁相连通。
工作原理为:将纺织布13的一端穿过压杆二12的外表面和主体1的底部之间、杆件一14的顶部、压杆一10的外表面和主体1底部之间然后缠绕在缠绕辊8的外表面上,通过电机一6转动电机杆一7转动,可以使缠绕辊8转动,从而使纺织布13被按压拉扯后缠绕在缠绕辊8上,电机二 32转动带动电机杆二33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34转动,第一齿轮34 转动转动可以带动第二齿轮35转动,第二齿轮35转动可以使转轴一37转动,从而使毛刷一38跟着转动,第二齿轮35转动的同时也可以带动第三齿轮310转动,从而带动螺纹筒313和转轴二312转动,转轴二312转动,可以带动毛刷二311转动,手动转动螺纹筒313在螺纹孔一314和螺纹孔二315中至相应位置,可以使毛刷二311拆离或者固定在第二支架2或第三齿轮310上,按压杆46的外表面贴于缠绕辊8外表面上纺织布13的外表面上,随着缠绕的纺织布13的内劲大小,会向下按压按压杆46,使得圆形连接杆42在凹槽41中向下滑动,从而使按压支架43也会向下运动,按压支架43向下运动使得圆筒一49在圆筒二410的内壁向下滑动,弹簧411套设在圆筒一49和圆筒二410的外表面上,通过弹簧411可以复位按压支架43,手动将按压杆46的两端由矩形槽一45插入圆形槽44中,手动抽拉插块48在矩形槽二47中至相应位置,可以使按压杆46固定在按压支架43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

Claims (7)

1.一种纺织面料输送装置,主要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2),所述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架(5),所述第二支架(2)的内壁设置有除尘装置(3),所述第四支架(5)的内壁设置有按压装置(4),所述除尘装置(3)包括电机支架(31)、转轴一(37)和转轴二(312),所述电机支架(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二(32),所述电机二(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杆二(33),所述电机杆二(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4),所述转轴一(3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毛刷一(38),所述转轴一(37)的一侧和第二支架(2)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一(3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35),所述转轴二(3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毛刷二(311),所述转轴二(312)的外表面对称滑动连接有螺纹筒(313),所述第二支架(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杆二(39),所述圆形杆二(39)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面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装置(4)包括按压支架(43)和按压杆(46),所述按压支架(4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连接杆(42),所述第四支架(5)的内壁开设有凹槽(41),所述圆形连接杆(42)的外表面和凹槽(4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按压支架(43)的一侧开设有圆形槽(44),所述按压支架(43)的另一侧开设有矩形槽二(47),所述矩形槽二(4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插块(48),所述插块(48)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与矩形槽二(47)的内壁大小和形状相适配,所述按压支架(43)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一(45),所述矩形槽一(45)的内壁大小和形状与圆形槽(44)的内壁大小和形状均与按压杆(46)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织面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支架(4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筒一(49),所述圆筒一(49)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圆筒二(410),所述圆筒一(49)的外表面和圆筒二(410)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弹簧(411),所述弹簧(411)的两端分别与按压支架(43)的底部和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织面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槽(44)的内壁和矩形槽一(45)的内壁相连通,所述矩形槽一(45)的内壁和矩形槽二(47)的内壁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面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9)和第四支架(5),所述第四支架(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一(6),所述电机一(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杆一(7),所述电机杆一(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缠绕辊(8),所述第二支架(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杆件一(14),所述第三支架(9)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压杆一(10),所述第一支架(1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压杆二(12),所述缠绕辊(8)的外表面、压杆一(10)的外表面、杆件一(14)的外表面以及压杆二(12)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纺织布(13),所述第二齿轮(3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圆形杆一(36),所述圆形杆一(36)的一侧和第二支架(2)的一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纺织面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34)的外表面和第二齿轮(35)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35)的外表面相啮合和第三齿轮(310)的外表面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面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310)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一(314),所述第二支架(2)的内壁开设有螺纹孔二(315),所述螺纹孔一(314)的内壁大小和形状与螺纹孔二(315)的内壁大小和形状均与螺纹筒(313)的外表面螺纹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CN202222596948.0U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纺织面料输送装置 Active CN2180577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6948.0U CN218057798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纺织面料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6948.0U CN218057798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纺织面料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57798U true CN218057798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10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96948.0U Active CN218057798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纺织面料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577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03560B (zh) 一种纺织机械用卷取装置
CN210176105U (zh) 一种新型的纺织布料用收卷装置
CN218057798U (zh) 一种纺织面料输送装置
CN211496207U (zh) 纺织用收卷装置
CN210824625U (zh) 一种可防皱的纺织面料用收卷设备
CN210314988U (zh) 一种自动化纺织机械用清洁装置
CN218144905U (zh) 一种沙发布的防静电处理装置
CN215516150U (zh) 一种便于导纱的纱线生产用收卷装置
CN112431002B (zh) 一种服装生产用衣料清洁设备
CN214116027U (zh) 一种交织面料加工用面料表面除尘装置
CN110215167B (zh) 拖把固定装置及包括该拖把固定装置的拖把除毛器
CN108946251B (zh) 一种便于对收卷直径进行控制的纺织布用收卷装置
CN112061851A (zh) 一种用于针织机的布料自动收卷装置
CN220165322U (zh) 一种功能性梭织布的卷布机构
CN212374515U (zh) 一种纺织生产卷纱装置
CN220766033U (zh) 一种纺织收卷装置
CN219585485U (zh) 一种用于纺织布清洁整理收卷装置
CN216786389U (zh) 一种纺织毛巾生产用剑杆织机
CN217437297U (zh) 一种经编布用的收卷机构
CN216679608U (zh) 一种拉拔机开卷装置
CN218580269U (zh) 便于快速印染的纺织印染装置
CN218144879U (zh) 一种彩印复合袋用收卷装置
CN217577636U (zh) 一种抗菌面料打卷机
CN216237817U (zh) 一种纺织用纺织布传送装置
CN218261060U (zh) 一种涤纶布生产用卷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