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46190U - 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46190U
CN218046190U CN202221494730.8U CN202221494730U CN218046190U CN 218046190 U CN218046190 U CN 218046190U CN 202221494730 U CN202221494730 U CN 202221494730U CN 218046190 U CN218046190 U CN 2180461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r infrared
arc
plate
infrared heating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9473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endao Baifu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endao Baifu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endao Baifu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endao Baifu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9473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461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461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461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包括:拱形主体,所述拱形主体为镂空设置,且其内部设有多个远红外发热板,所述拱形主体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卡接装置,所述远红外发热板的两端通过卡接装置与所述拱形主体可拆卸连接,多个所述远红外发热板均与设置在所述拱形主体一侧的电源线电连接,所述拱形主体相对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远红外发热板电连接的按键组件。在拱形主体内部设置多个远红外发热板,并且每个远红外发热板均单独与拱形主体卡接,便于远红外发热板的安装和拆卸,并且在某一个远红外发热板损坏时,可以单独更换损坏的一个,避免了整体更换,节约了资源和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仪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
背景技术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养生和保健,保健仪很受人们的欢迎,保健仪主要利用其内部的加热部件来作用于人体,进而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同时,加热部件若是能产生远红外线,对人体的保健能够起到更加积极的效果;现有的保健仪与加热部件多设置为一体,而内部的加热部件不能够方便的从保健仪上拆卸下来,导致保健仪损坏时只能整体更换,增加了使用成本。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包括:拱形主体,所述拱形主体为镂空设置,且其内部设有多个远红外发热板,所述拱形主体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卡接装置,所述远红外发热板的两端通过卡接装置与所述拱形主体可拆卸连接,多个所述远红外发热板均与设置在所述拱形主体一侧的电源线电连接,所述拱形主体相对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远红外发热板电连接的按键组件。
优选的是,所述拱形主体包括:两个弧形侧板、上弧形板、下弧形板、支撑板和两个固定柱,两个所述弧形侧板相对的一侧上方设有所述上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侧板相对的一侧下方设有所述下弧形板,所述固定柱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弧形侧板相对的一侧底端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弧形侧板连接,且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上弧形板和下弧形板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柱为半圆柱形,且其底面为弧形面,其顶面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柱的顶面且位于所述凹槽的两侧设有螺纹孔,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电源线和所述远红外发热板电连接;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底盒、控制电路板、面盖,所述底盒设置在所述凹槽内部,所述控制电路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盒内部,所述面盖设置在所述底盒的上方且两者卡接,所述面盖的两侧向外延伸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对应的通孔。
优选的是,所述上弧形板包括多个上格栅条,多个所述上格栅条依次紧密连接,所述上格栅条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凸块,所述弧形侧板上设有弧形槽,多个所述第一凸块均可插接至所述弧形槽内;
所述下弧形板包括多个下格栅条,多个所述下格栅条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下格栅条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凸块,所述弧形侧板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凸块相对应的第一插槽;
所述固定柱的两端均设有至少两个第三凸块,所述弧形侧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凸块相对应的第二插槽。
优选的是,多个所述远红外发热板包括沿所述拱形主体的底端向顶端的圆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发热板、第二发热板、第三发热板,所述第一发热板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发热板的功率,所述第二发热板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三发热板的功率,所述第一发热板、第二发热板和第三发热板均连接于两个所述弧形侧板之间。
优选的是,两个所述弧形侧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第三插槽,所述远红外发热板的端部可插入至所述第三插槽内,所述弧形侧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三插槽靠近所述上弧形板的一侧设有安装孔,所述卡接装置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卡接装置靠近所述第三插槽的一侧可延伸至所述第三插槽内并与所述远红外发热板卡接。
优选的是,所述安装孔远离所述第三插槽的内侧壁上设有T形滑槽,所述安装孔靠近所述第三插槽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圆孔。
优选的是,所述卡接装置包括:滑筒、T形滑块、限位柱,所述滑筒的顶面设有与所述T形滑槽相对应的T形滑块,所述限位柱的上端插接至所述滑筒的内部,所述限位柱的下端可穿过所述第一圆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三插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柱的上端和所述滑筒的内顶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滑筒的外部一侧设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应的推板,与所述推板相对的所述滑筒的另一侧设有所述抵接板,所述抵接板与所述安装孔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是,所述限位柱为锥形体,且其远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直径小于其另一端的直径,所述限位柱远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设有弧形部,所述弧形部的侧面与所述锥形体的侧面平滑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远红外发热板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限位柱相对应的第二圆孔。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通过在拱形主体内部设置多个远红外发热板,并且每个远红外发热板均单独与拱形主体卡接,便于远红外发热板的安装和拆卸,并且在某一个远红外发热板损坏时,可以单独更换损坏的一个,避免了整体更换,节约了资源和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中上格栅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中下格栅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的图1中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中固定柱与控制组件连接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中卡接装置与弧形侧板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中弧形侧板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中卡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中限位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中远红外发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1为拱形主体、110为弧形侧板、111为弧形槽、112为第一插槽、113为第二插槽、114为第三插槽、115为安装孔、116为T形滑槽、117为第一圆孔、120为上弧形板、121为上格栅条、122为第一凸块、130为下弧形板、131为下格栅条、132为第二凸块、140为支撑板、150为固定柱、151为凹槽、152为第三凸块、2为远红外发热板、210为第一发热板、220为第二发热板、230为第三发热板、201为第二圆孔、3为卡接装置、310为滑筒、311为推板、312为抵接板、320为T形滑块、330为限位柱、331为弧形部、340为第一弹簧、350为第二弹簧、4为电源线、5为按键组件、6为控制组件、610为底盒、620为控制电路板、630为面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包括:拱形主体1,所述拱形主体1为镂空设置,且其内部设有多个远红外发热板2,所述拱形主体1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卡接装置3,所述远红外发热板2的两端通过卡接装置3与所述拱形主体1可拆卸连接,多个所述远红外发热板2均与设置在所述拱形主体1一侧的电源线4电连接,所述拱形主体1相对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远红外发热板2电连接的按键组件5。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通过电源线4使保健仪通电,然后通过按键组件5来控制远红外发热板2的开启、关闭以及加热温度,并且多个远红外发热板2均分别与电源线4电连接,通过设置在拱形主体1上的卡接装置3,可实现远红外发热板2与拱形主体1安装和拆卸,在使用保健仪时,将保健仪罩在人体所需的部位,多个远红外发热板2通电加热后,可将热量由镂空设置的拱形主体1的下方传递至人体表面,并且远红外发热板2可产生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线,达到更好的保健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在拱形主体1内部设置多个远红外发热板2,并且每个远红外发热板2均单独与拱形主体1卡接,便于远红外发热板2的安装和拆卸,并且在某一个远红外发热板2损坏时,可以单独更换损坏的一个,避免了整体更换,节约了资源和使用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拱形主体1包括:两个弧形侧板110、上弧形板120、下弧形板130、支撑板140和两个固定柱150,两个所述弧形侧板110相对的一侧上方设有所述上弧形板120,两个所述弧形侧板110相对的一侧下方设有所述下弧形板130,所述固定柱15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弧形侧板110相对的一侧底端连接,所述支撑板14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弧形侧板110连接,且所述支撑板140设置在所述上弧形板120和下弧形板130之间;
所述上弧形板120包括多个上格栅条121,多个所述上格栅条121依次紧密连接,所述上格栅条121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凸块122,所述弧形侧板110上设有弧形槽111,多个所述第一凸块122均可插接至所述弧形槽111内;
所述下弧形板130包括多个下格栅条131,多个所述下格栅条131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下格栅条131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凸块132,所述弧形侧板110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凸块132相对应的第一插槽112;
所述固定柱150的两端均设有至少两个第三凸块152,所述弧形侧板110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凸块152相对应的第二插槽113。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上弧形板120通过依次紧密连接的上格栅条121组成,下弧形板130通过间隔设置的下格栅条131组成,并且上格栅条121和下格栅条131均通过凸块与弧形侧板110卡接并可拆卸连接,固定柱150通过第三凸块152与弧形侧板110的第二插槽113插接固定,两者也为可拆卸连接,支撑板140采用与下格栅条131相同的连接方式与弧形侧板110连接,通过设置上弧形板120,防止拱形主体1内部落入灰尘,起到保护的作用,通过设置的下弧形板130,可使热量由多个下格栅条131之间的间隙更快的传递至人体表面,提高保健仪的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支撑板140、固定柱150和弧形侧板110,对保健仪整体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其受力变形而影响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150为半圆柱形,且其底面为弧形面,其顶面设有凹槽151,所述固定柱150的顶面且位于所述凹槽151的两侧设有螺纹孔,所述凹槽151内设置有控制组件6,所述控制组件6分别与所述电源线4和所述远红外发热板2电连接;
所述控制组件6包括:底盒610、控制电路板620、面盖630,所述底盒610设置在所述凹槽151内部,所述控制电路板620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盒610内部,所述面盖630设置在所述底盒610的上方且两者卡接,所述面盖630的两侧向外延伸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对应的通孔。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使用保健仪时,保健仪罩在人体上方,固定柱150的底面与平面接触,设置固定柱150的底面为弧形,可减少其与平面的接触面积,便于保健仪在平面上移动,固定柱150的顶面设有凹槽151用于安装控制组件6,控制组件6的控制电路板620安装在底盒610内,并设于凹槽151内,然后利用面盖630将底盒610封住,面盖630两侧设有固定板,通过使用螺钉穿过固定板上的通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对面盖630和固定柱150进行固定,便于主控组件与拱形主体1内部的远红外发热板2和按键组件5通过导线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远红外发热板2包括沿所述拱形主体1的底端向顶端的圆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发热板210、第二发热板220、第三发热板230,所述第一发热板210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发热板220的功率,所述第二发热板220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三发热板230的功率,所述第一发热板210、第二发热板220和第三发热板230均连接于两个所述弧形侧板110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三种功率的发热板,可通过主控组件分别对三种发热板的加热温度进行控制并作用于人体的不同部位,以达到更好的理疗保健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弧形侧板110相对的一侧均设有第三插槽114,所述远红外发热板2的端部可插入至所述第三插槽114内,所述弧形侧板110上且位于所述第三插槽114靠近所述上弧形板120的一侧设有安装孔115,所述卡接装置3设于所述安装孔115内,所述卡接装置3靠近所述第三插槽114的一侧可延伸至所述第三插槽114内并与所述远红外发热板2卡接;
所述安装孔115远离所述第三插槽114的内侧壁上设有T形滑槽116,所述安装孔115靠近所述第三插槽114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圆孔117;
所述卡接装置3包括:滑筒310、T形滑块320、限位柱330,所述滑筒310的顶面设有与所述T形滑槽116相对应的T形滑块320,所述限位柱330的上端插接至所述滑筒310的内部,所述限位柱330的下端可穿过所述第一圆孔117并延伸至所述第三插槽114的内部,所述限位柱330的上端和所述滑筒310的内顶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340,所述滑筒310的外部一侧设有与所述安装孔115相对应的推板311,与所述推板311相对的所述滑筒310的另一侧设有所述抵接板312,所述抵接板312与所述安装孔115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350。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安装远红外发热板2时,可将其端部直接插入至第三插槽114内,此时,限位柱330被远红外发热板2的端部挤压而向上移动收缩至第一圆孔117内,并压缩第一弹簧340,当远红外发热板2安装到位时,限位柱330失去挤压力,其底端与远红外发热板2卡接;在拆卸远红外发热板2时,则需要用外力向安装孔115内部推压推板311,推板311带动滑筒310和抵接板312同时向安装孔115内移动,并压缩第二弹簧350,在推压的同时,限位柱330受外力与第一圆孔117的侧壁挤压而向上移动压缩第一弹簧340,使其收缩至滑筒310内,此时,远红外发热板2的端部和限位柱330脱离卡接,便可将远红外发热板2拆卸下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通过设置限位柱330、第一弹簧340和滑筒310,便于安装远红外发热板2,使其直接插入第三插槽114内即可,并且插入后与限位柱330卡接牢固,用外力拉远红外发热板2,很难将其拉出,通过设置推板311和抵接板312,便于在拆卸远红外发热板2时,使其与卡接装置3顺利脱离卡接,拆卸极为方便,滑筒310可限制限位柱330仅能沿直线上下往复运动,保证了远红外发热板2的安装稳定性,通过设置的T形滑槽116和T形滑块320,保证了滑筒310只能沿直线往复运动,防止限位柱330的位置偏离,进一步保证了能够与远红外发热板2顺利卡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柱330为锥形体,且其远离所述第一弹簧340的一端直径小于其另一端的直径,所述限位柱330远离所述第一弹簧340的一端设有弧形部331,所述弧形部331的侧面与所述锥形体的侧面平滑连接;
所述远红外发热板2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限位柱330相对应的第二圆孔201。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远红外发热板2安装时,远红外发热板2的端部与弧形部331挤压,以使限位柱330向上移动压缩第一弹簧340,当第二圆孔201到达与限位柱330对应的位置时,在第一弹簧340的弹力作用下,使限位柱330向下移动,而此时,利用锥形体的底面侧面与第二圆孔201的上边沿进行卡接,弧形部331完全位于第二圆孔201内部,并且此时的第一弹簧340依然处于压缩状态,也就是锥形体不能完全插入至第二圆孔201内,在第一弹簧340向下压限位柱330的情况下,利用锥形体的侧面也向下压住第二圆孔201的上边沿,使两者卡接固定,因此,在想要对远红外发热板2进行拆卸时,为防止限位柱330与远红外发热板2卡接过于牢固,使用外力推压推板311,在压力下,限位柱330可与第二圆孔201脱离,而不使用较大外力去向外拉远红外发热板2,是为了避免较薄材质的远红外发热板2的损坏或断裂。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通过限位柱330的锥形体和弧形部331,保证了限位柱330与远红外发热板2安装和拆卸的便捷性,并且保证了远红外发热板2与弧形侧板110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拱形主体(1),所述拱形主体(1)为镂空设置,且其内部设有多个远红外发热板(2),所述拱形主体(1)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卡接装置(3),所述远红外发热板(2)的两端通过卡接装置(3)与所述拱形主体(1)可拆卸连接,多个所述远红外发热板(2)均与设置在所述拱形主体(1)一侧的电源线(4)电连接,所述拱形主体(1)相对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远红外发热板(2)电连接的按键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主体(1)包括:两个弧形侧板(110)、上弧形板(120)、下弧形板(130)、支撑板(140)和两个固定柱(150),两个所述弧形侧板(110)相对的一侧上方设有所述上弧形板(120),两个所述弧形侧板(110)相对的一侧下方设有所述下弧形板(130),所述固定柱(15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弧形侧板(110)相对的一侧底端连接,所述支撑板(14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弧形侧板(110)连接,且所述支撑板(140)设置在所述上弧形板(120)和下弧形板(13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50)为半圆柱形,且其底面为弧形面,其顶面设有凹槽(151),所述固定柱(150)的顶面且位于所述凹槽(151)的两侧设有螺纹孔,所述凹槽(151)内设置有控制组件(6),所述控制组件(6)分别与所述电源线(4)和所述远红外发热板(2)电连接;
所述控制组件(6)包括:底盒(610)、控制电路板(620)、面盖(630),所述底盒(610)设置在所述凹槽(151)内部,所述控制电路板(620)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盒(610)内部,所述面盖(630)设置在所述底盒(610)的上方且两者卡接,所述面盖(630)的两侧向外延伸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对应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弧形板(120)包括多个上格栅条(121),多个所述上格栅条(121)依次紧密连接,所述上格栅条(121)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凸块(122),所述弧形侧板(110)上设有弧形槽(111),多个所述第一凸块(122)均可插接至所述弧形槽(111)内;
所述下弧形板(130)包括多个下格栅条(131),多个所述下格栅条(131)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下格栅条(131)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凸块(132),所述弧形侧板(110)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凸块(132)相对应的第一插槽(112);
所述固定柱(150)的两端均设有至少两个第三凸块(152),所述弧形侧板(110)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凸块(152)相对应的第二插槽(11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远红外发热板(2)包括沿所述拱形主体(1)的底端向顶端的圆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发热板(210)、第二发热板(220)、第三发热板(230),所述第一发热板(210)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发热板(220)的功率,所述第二发热板(220)的功率大于所述第三发热板(230)的功率,所述第一发热板(210)、第二发热板(220)和第三发热板(230)均连接于两个所述弧形侧板(11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弧形侧板(110)相对的一侧均设有第三插槽(114),所述远红外发热板(2)的端部可插入至所述第三插槽(114)内,所述弧形侧板(110)上且位于所述第三插槽(114)靠近所述上弧形板(120)的一侧设有安装孔(115),所述卡接装置(3)设于所述安装孔(115)内,所述卡接装置(3)靠近所述第三插槽(114)的一侧可延伸至所述第三插槽(114)内并与所述远红外发热板(2)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15)远离所述第三插槽(114)的内侧壁上设有T形滑槽(116),所述安装孔(115)靠近所述第三插槽(114)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圆孔(1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装置(3)包括:滑筒(310)、T形滑块(320)、限位柱(330),所述滑筒(310)的顶面设有与所述T形滑槽(116)相对应的T形滑块(320),所述限位柱(330)的上端插接至所述滑筒(310)的内部,所述限位柱(330)的下端可穿过所述第一圆孔(117)并延伸至所述第三插槽(114)的内部,所述限位柱(330)的上端和所述滑筒(310)的内顶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340),所述滑筒(310)的外部一侧设有与所述安装孔(115)相对应的推板(311),与所述推板(311)相对的所述滑筒(310)的另一侧设有抵接板(312),所述抵接板(312)与所述安装孔(115)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35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330)为锥形体,且其远离所述第一弹簧(340)的一端直径小于其另一端的直径,所述限位柱(330)远离所述第一弹簧(340)的一端设有弧形部(331),所述弧形部(331)的侧面与所述锥形体的侧面平滑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发热板(2)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限位柱(330)相对应的第二圆孔(201)。
CN202221494730.8U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 Active CN2180461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94730.8U CN218046190U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94730.8U CN218046190U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46190U true CN218046190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34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94730.8U Active CN218046190U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461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42820A (zh) * 2020-12-18 2022-06-21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医用输送导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42820A (zh) * 2020-12-18 2022-06-21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医用输送导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046190U (zh) 一种内置有远红外发热板的保健仪
CN211371489U (zh) 一种农业水利管道用紧固装置
CN201502158U (zh) 拼装地板
CN209265363U (zh) 一种计算机用硬盘安装结构
CN207398122U (zh) 一种三极管带散热功能的插盘
CN211016870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智能家居按键板
CN210072152U (zh) 一种组装式机箱式光分路器
CN210111902U (zh) 一种太阳能板的支撑组件
CN211714900U (zh) 一种铝合金门窗外框的安装固定装置
CN208253261U (zh) 一种led三防灯
CN208849958U (zh) 一种新型的音箱定线装置
CN211233030U (zh) 一种大小可调式的地暖模块
CN218993513U (zh) 取暖器的操作面板与侧板的连接结构
CN205541948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移动硬盘盒
CN216052870U (zh) 一种具有快速安装结构的显卡
CN212415474U (zh) 一种电热水壶连接器的安装结构
CN215184907U (zh) 一种导电模块
CN215637481U (zh) 一种拼装式可调节取暖器
CN21545311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广播电视开关板智能控制装置
CN217308028U (zh) 户外式智能自动放映宣讲栏
CN114784413B (zh) 一种用于手持移动式美肤仪的电池模块
CN218732688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建筑用电气预埋箱
CN212089157U (zh) 一种多功能锅
CN213189283U (zh) 智能家居用带灯镜柜
CN215173553U (zh) 一种电力储能设备安装固定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