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37493U - 一种穿纤定长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穿纤定长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37493U
CN218037493U CN202222179067.9U CN202222179067U CN218037493U CN 218037493 U CN218037493 U CN 218037493U CN 202222179067 U CN202222179067 U CN 202222179067U CN 218037493 U CN218037493 U CN 218037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umper
fiber
fixing
optical cable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7906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迪
郭小龙
童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pro Technologies Wu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pro Technologies Wu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pro Technologies Wu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pro Technologies Wu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7906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37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37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374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一种穿纤定长夹具,包括光缆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光缆和需要穿过跨接器的光纤,并带动所述光纤和光缆相对于跨接器前后移动;跨接器固定组件,用于固定需要穿纤的跨接器;距离调节组件,设置有距离标识,能够精确推动所述光缆固定组件相对于跨接器固定组件前后移动,控制光纤切割端面伸出跨接器端面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的能够精确控制光缆中光纤端面伸出跨接器端面的距离,保证穿纤定长的质量,利用磁性组件吸引光缆夹板和光纤夹板,保证光缆和光纤在穿纤底座中固定;通过精确的距离调节组件保证光纤端面与电子显微镜标注刻度重合,夹具的所有非标准零部件均可以通过普通机械加工的方式制造,制造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穿纤定长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切割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穿纤定长夹具。
背景技术
在有源光缆制造过程中,对光纤切割端面伸出跨接器端面的距离A有很高的要求,即公差在±0.01mm以内(图9所示),该参数是否能够控制准确会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
为了保证上述尺寸A的切割精度,现有技术采用第一种方案,即先将光纤端面切断(不要求切齐),再将光纤穿入跨接器对应的孔中,使光纤41的切割端面伸出跨接器端面一定距离(该距离大于要求的距离A,如图10所示),然后在跨接器承胶区点胶将跨接器40与光纤41固定在一起。接下来需要将跨接器40与光纤41固定完成的半成品放入“光纤激光切割机”中,对光纤41进行进行再次切割,切割完成后的光纤端面伸出跨接器端面的距离就为A±0.01。
现有技术的第一种方案中需要用到的“光纤激光切割机”虽然切割精度较高,可以满足±0.01mm的公差需求,但是该设备采购费用较高,不利于降低生产线的投资成本。
为了保证上述尺寸A的切割精度,现有技术采用第二种方案,即先将光纤端面切齐(如图11所示),然后将光纤41穿入跨接器40,同时在跨接器40的前端,有一个挡块,挡块与跨接器端面的距离为A。人工操作时,推动光纤41穿过跨接器40对应的孔,在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当光纤端面触及到挡块后停止推动光纤,并在跨接器承胶区点胶固定跨接器40与光纤41,此时光纤端面与跨接器端面的距离即为A(如图12所示)。该方案治具虽然制造成本低,但是在推动光纤41与挡块接触的时候如果力量控制不好,光纤容易折断、良率易受到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影响;且挡块与光纤接触区域要求洁净度较高,如果有细小颗粒附着于挡块上,光纤端面容易被污染。
例如公布号为CN10440049B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穿纤装置和穿纤方法,穿纤装置包括光纤夹具;插芯夹具,与光纤夹具相对;台架,设置有沿穿纤方向延伸的导轨,光纤夹具和插芯夹具适于在导轨上相对于彼此移动;以及夹具控制部,控制光纤夹具与插芯夹具在导轨上的相对移动,基于光纤夹具与插芯夹具相对于彼此的靠近移动实现穿纤操作。穿纤装置还可包括扶直部,扶直部具有腔室、沿穿纤方向延伸的细长槽、第一驱动部分和第二驱动部分,第一驱动部分驱动腔室使得细长槽接近和远离裸纤的所述一端,第二驱动部分驱动腔室沿穿纤方向来回移动,其中细长槽与腔室相通且穿纤时腔室中的气压小于细长槽内的气压。该发明还涉及穿纤方法。利用该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一次实现18根插芯的穿纤,节省人工时间,提高插纤效率。但该穿纤装置结构较为复杂,采购费用比较高,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纤定长夹具,设置光缆固定组件、距离调节组件和跨接器固定组件,通过距离调节组件,推动光纤与跨接器的相对运动,控制光纤切割端面伸出跨接器端面的距离,从而实现光纤的穿纤和定长。本实用新型制造成本低、良率稳定且光纤端面受污染风险小。
一种穿纤定长夹具,包括光缆固定组件、距离调节组件、跨接器固定组件和基座,
其中,所述光缆固定组件,活动连接在基座上,用于固定需要穿过跨接器的光缆,并带动所述光缆和光纤相对于跨接器前后移动;
所述跨接器固定组件,固定设置在基座上,用于固定需要穿纤的跨接器;
所述距离调节组件,设置有距离标识,相对于所述光缆固定组件抵接设置,能够精确推动所述光缆固定组件相对于跨接器固定组件前后移动,控制光纤切割端面伸出跨接器端面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光缆固定组件包括光缆夹持装置和穿纤底座,所述光缆夹持装置固定于所述穿纤底座上,用于固定光缆以及光缆中的光纤,穿纤底座能够在跨接器固定组件上进行移动。
可选的,所述距离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座和距离调节装置,所述固定座设置在基座上,所述距离调节装置设有距离标识并能够相对基座滑动,抵接所述光缆固定组件,从而精确控制光缆固定组件与跨接器固定组件间距。
可选的,所述光缆夹持装置包括光缆夹板和光纤夹板,所述光纤夹板与所述光缆夹板固定于所述穿纤底座上;其中光纤夹板用于固定夹持多根光纤,光缆夹板用于固定光缆和所述光缆中包括多根光纤,
在所述穿纤底座上还开有光缆固定槽和光纤导槽,所述光纤夹板与所述光纤导槽配合,以实现光纤的夹紧固定,所述光缆夹板与所述光缆固定槽配合,以实现光缆的夹紧固定。
可选的,所述固定座为微分头支架,所述距离调节装置为微分头,微分头的内部设有微分头推头,所述微分头推头设置有距离标识,能够在微分头的旋转作用下从微分头的外壳中伸出或者缩回,推动穿纤底座靠近所述跨接器固定组件。
可选的,所述跨接器固定组件包括跨接器固定座、跨接器定位槽、跨接器夹块和跨接器,所述跨接器定位槽位于跨接器固定座,所述跨接器位于所述跨接器定位槽中,跨接器固定座上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推动所述跨接器夹块固定所述跨接器,所述跨接器与所述光缆固定组件所固定的光纤相对应。
可选的,在所述跨接器固定座的后部设置有所述穿纤底座,所述穿纤底座与所述跨接器固定座以滑槽的方式相互配合。
可选的,所述跨接器固定座上还开有跨接器夹块卡槽,所述跨接器夹块安装在所述跨接器夹块卡槽内,所述弹性组件一端固定于所述跨接器固定座,另外一端抵靠在跨接器夹块。
可选的,在所述穿纤底座与所述光缆夹板和/或光纤夹板闭合状态对应的位置安装有磁性组件,所述磁性组件能够吸引所述光缆夹板和/或光纤夹板。
可选的,所述光纤夹板的中间部位开有凹槽,所述凹槽中粘贴有硅胶垫。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穿纤定长夹具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精确控制光纤端面伸出跨接器端面的距离,保证穿纤定长的质量。
2、利用磁性组件吸引光缆夹板和光纤夹板,保证光缆和光纤在穿纤底座中固定。
3、通过精确的距离调节组件保证光纤端面与电子显微镜标注刻度重合,此时光纤端面与跨接器端面的距离控制在±0.01mm。
4、夹具的所有非标准零部件均可以通过普通机械加工的方式制造,制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穿纤定长夹具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穿纤定长夹具图1所示实施例的拆分图;
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穿纤定长夹具图1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穿纤定长夹具图3所示实施例中A处放大图;
图5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穿纤定长夹具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穿纤定长夹具图5所示实施例中B处放大图;
图7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穿纤定长夹具图1所示实施例中光纤导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现有技术中光纤切割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现有技术中图8的I处放大图;
图10为现有技术中采用第一种方案切割光纤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现有技术中采用第二种方案切割光纤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按照图11中现有技术的第二种方案切割光纤端面与跨接器的距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跨接器固定座;2、跨接器夹块;3、光缆夹板;4、穿纤底座;5、光纤夹板;7、微分头;8、小底板;9、微分头支架;10、大底板;11、磁力板;12、弹簧;13、磁铁;14、硅胶垫;15、销轴;16、螺钉;20、跨接器固定座凸台;21、穿纤底座滑槽;22、圆螺母;23、跨接器夹块卡槽;24、弹簧安装孔;25、磁力板安装位;26、磁铁安装孔;27、微分头推头;30、光纤导槽;31、光缆固定槽;32、跨接器定位槽;40、跨接器,41、光纤;42、光缆;43、穿纤孔;50、光纤端面;51、跨接器端面;60、电子显微镜标注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穿纤定长夹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主要在于:设置了用于固定光纤的光缆固定组件、固定跨接器的跨接器固定组件和具有精确位置调节功能的距离调节组件,距离调节组件能够推动所述光缆固定组件相对于跨接器固定组件移动,精确控制光纤切割端面伸出跨接器端面的距离,从而实现光纤的穿纤和定长。
具体的,参见图1、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穿纤定长夹具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穿纤定长夹具,包括光缆固定组件、距离调节组件、跨接器固定组件和基座,
其中,所述光缆固定组件,活动连接在基座上,用于固定光缆和需要穿过跨接器的光纤,并带动所述光纤和光缆相对于跨接器前后移动;
所述跨接器固定组件,固定设置在基座上,用于固定需要穿纤的跨接器;
所述距离调节组件,设置有距离标识,相对于所述光缆固定组件抵接设置,能够精确推动所述光缆固定组件相对于跨接器固定组件前后移动,控制光纤切割端面伸出跨接器端面的距离。
因此,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具有距离标识的距离调节组件,能够精确移动,从而推动所述光缆固定组件相对于跨接器固定组件移动,进而精确的控制光纤切割端面伸出跨接器端面的距离,从而实现光纤的穿纤与定长。
所述光缆固定组件包括光缆夹持装置和穿纤底座4,所述光缆夹持装置固定于所述穿纤底座4上,用于固定光缆以及光缆中的光纤,穿纤底座4能够在跨接器固定组件上进行移动。
进一步的,参见图2、图3,所述光缆夹持装置包括光缆夹板3、和光纤夹板5,所述光纤夹板5与所述光缆夹板3固定于所述穿纤底座4上;其中光纤夹板5用于固定夹持多根光纤41,光缆夹板3用于固定光缆42,所述光缆42中包括多根光纤41。
进一步的,在所述穿纤底座4上还开有光缆固定槽31和光纤导槽30,所述光纤夹板5与所述光纤导槽30配合,以实现光纤41的夹紧固定,所述光缆夹板3与所述光缆固定槽31配合,以实现光缆42的夹紧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距离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座和距离调节装置,所述固定座设置在基座上,所述距离调节装置设有距离标识并能够相对基座滑动,抵接所述光缆固定组件,从而精确控制光缆固定组件与跨接器固定组件间距。
示例性的,所述距离调节组件为微分推头的形式或者其它带有距离标识的距离调节的形式。具体的,所述固定座为微分头支架9,所述距离调节装置为微分头7,微分头7的内部设有微分头推头27,所述微分头推头27设置有距离标识,能够在微分头7的旋转作用下从微分头7的外壳中伸出或者缩回,推动穿纤底座4靠近所述跨接器固定组件,具体的,即靠近跨接器40的方向移动(见图3所示),从而进行准确的控制光纤端面与跨接器端面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参见图3,所述微分头7的端部抵靠在穿纤底座4上,通过旋转所述微分头7使微分头推头27从微分头7的外壳中伸出推动穿纤底座4向靠近跨接器40的方向移动,准确的检测光纤端面与跨接器端面之间的距离,从而对光纤伸出跨接器的长度进行定长。
本实用新型的夹具采用微分头7推动穿纤底座4前进并配合电子显微镜观察,从而进行高精度、高效率地完成穿纤定长。
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所述距离调节组件也可以采用类似的其它的具有距离标识以精确控制距离的装置,以实现对于光纤切割端面伸出跨接器端面的距离的精确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夹具的所有非标准零部件均可以通过普通机械加工的方式制造,而且微分头的采购费用也很低,制造成本很低,且光纤端面伸出跨接器端面的距离靠旋动例如微分头的能够精确调节距离的距离调节组件,同时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是否伸出到位来判断,很好规避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断纤和光纤端面脏污的风险。
所述跨接器固定组件,还包括跨接器固定座1、跨接器定位槽32、跨接器夹块2和跨接器40,所述跨接器定位槽32位于跨接器固定座1,所述跨接器40位于所述跨接器定位槽32中,跨接器固定座1上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推动所述跨接器夹块2固定所述跨接器40,所述跨接器与所述光缆固定组件所固定的光纤相对应。
进一步的,在所述跨接器固定座1的后部设置有所述穿纤底座4,所述穿纤底座4与所述跨接器固定座1以滑槽的方式相互配合,从而使穿纤底座4能够在跨接器固定座1上进行移动,并保证其移动的精度。
例如,所述跨接器固定座的后部上还设置有跨接器固定座凸台20,穿纤底座4的底部具有穿纤底座滑槽21,所述穿纤底座4通过穿纤底座滑槽21置于跨接器固定座凸台20上,从而保证穿纤底座40前后移动时的精度。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制,也可以在跨接器固定座上设置凹槽,穿纤底座4的底部设置凸起,或者其它的滑动方式,只要两者能够通过滑动的方式彼此配合即可。
所述跨接器固定座1上还开有跨接器夹块卡槽23,所述跨接器夹块2安装在所述跨接器夹块卡槽23内,所述弹性组件为弹簧12,所述跨接器固定座1两边的外侧带有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的横向上开有弹簧安装孔24,所述弹簧12置于弹簧安装孔24中,螺钉16从另外一端封闭所述弹簧安装孔,所述弹簧12的一端抵靠在跨接器夹块2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螺钉16的端面上,从而推动所述跨接器夹块2固定所述跨接器40。
通过类似于弹簧的弹性组件的方式,能够实现跨接器的固定以及取出。
进一步的,在所述穿纤底座4与所述光缆夹板3和/或光纤夹板5闭合状态对应的位置安装有磁性组件,所述磁性组件能够吸引所述光缆夹板3和/或光纤夹板5,从而提高所述光缆夹板3和所述光纤夹板5的夹持效果。
示例性的,所述磁性组件可以为磁铁或者磁力板,分别设置在穿纤底座4的不同位置。例如,所述穿纤底座4的中间部位设有磁力板安装位25,该安装位上通过过盈配合安装有磁力板11,与所述光缆夹板3对应;穿纤底座4的端部开有磁铁安装孔26,磁铁安装孔26中通过过盈配合装入磁铁13,与所述光纤夹板5对应。
工作时,合上光缆夹板3和光纤夹板5,磁铁和磁力板对光缆夹板3和光纤夹板5的吸引力可以保证光缆42和光纤41在穿纤底座4中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纤夹板5的中间部位开有凹槽,所述凹槽中粘贴有硅胶垫14,从而进一步的保护所述光纤。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基座包括小底板8和大底板1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跨接器固定座1通过螺钉16与小底板8固定,小底板8通过螺钉16与大底板10固定;微分头支架9固定在大底板10的一端。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制,还可以就有焊接等其他相互固定的方式,只要实现两者的相互固定即可。
以微分头为例,如图3、图4所示,说明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穿纤定长夹具的方式。
穿纤前,先用冷剥刀片将光纤41端面切齐,此步骤为使用该夹具之前的光纤41预处理。
使用该夹具时,先旋动微分头7使微分头推头27回缩,并用手推动穿纤底座4远离跨接器夹块2滑动一段距离,然后将光缆42和光纤41分别放置于光缆固定槽31和光纤导槽30中进行固定。
如图5、图6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穿纤定长夹具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
工作时,首先将固定好的光纤41、光缆42和跨接器40的穿纤定长夹具放置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固定位置,旋动微分头7使微分头推头27伸出推动穿纤底座4向靠近跨接器40的方向移动,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光纤端面50与电子显微镜标注刻度60重合时(或在边界线范围内时)停止旋动微分头7,在跨接器承胶区点胶将跨接器40与光纤41固定在一起。此时光纤端面50与跨接器端面51的距离就为要求长度A±0.01mm,即完成穿纤定长操作。
如图7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穿纤定长夹具的图1所示实施例中光纤导槽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纤41置于光纤导槽30中并被光纤夹板5夹紧,光纤导槽30对准跨接器40对应的穿纤孔43,从而保证光纤41端面齐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穿纤定长夹具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精确控制光缆端面伸出跨接器端面的距离,保证穿纤定长的质量。
2、利用磁性组件吸引光缆夹板和光纤夹板,保证光缆和光纤在穿纤底座中固定。
3、通过精确的距离调节组件保证光纤端面与电子显微镜标注刻度重合,此时光纤端面与跨接器端面的距离控制在±0.01mm。
4、夹具的所有非标准零部件均可以通过普通机械加工的方式制造,制造成本较低。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穿纤定长夹具包括本说明书中各部分的任意组合。限于篇幅且为了使说明书简明,在此没有将这些组合一一详细介绍,但看过本说明书后,由本说明书构成的各部分的任意组合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已经不言自明。

Claims (10)

1.一种穿纤定长夹具,其特征在于:
包括光缆固定组件、距离调节组件、跨接器固定组件和基座,
其中,所述光缆固定组件,活动连接在基座上,用于固定光缆需要穿过跨接器的光纤,并带动所述光纤和光缆相对于跨接器前后移动;
所述跨接器固定组件,固定设置在基座上,用于固定需要穿纤的跨接器;
所述距离调节组件,设置有距离标识,相对于所述光缆固定组件抵接设置,能够精确推动所述光缆固定组件相对于跨接器固定组件前后移动,控制光纤切割端面伸出跨接器端面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纤定长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缆固定组件包括光缆夹持装置和穿纤底座,所述光缆夹持装置固定于所述穿纤底座上,用于固定光缆以及光缆中的光纤,穿纤底座能够在跨接器固定组件上进行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纤定长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距离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座和距离调节装置,所述固定座设置在基座上,所述距离调节装置设有距离标识并能够相对基座滑动,抵接所述光缆固定组件,从而精确控制光缆固定组件与跨接器固定组件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纤定长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缆夹持装置包括光缆夹板和光纤夹板,所述光纤夹板与所述光缆夹板固定于所述穿纤底座上;其中光纤夹板用于固定夹持多根光纤,光缆夹板用于固定光缆,所述光缆中包括多根光纤,
在所述穿纤底座上还开有光缆固定槽和光纤导槽,所述光纤夹板与所述光纤导槽配合,以实现光纤的夹紧固定,所述光缆夹板与所述光缆固定槽配合,以实现光缆的夹紧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纤定长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座为微分头支架,所述距离调节装置为微分头,微分头的内部设有微分头推头,所述微分头推头设置有距离标识,能够在微分头的旋转作用下从微分头的外壳中伸出或者缩回,推动穿纤底座靠近所述跨接器固定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纤定长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接器固定组件包括跨接器固定座、跨接器定位槽、跨接器夹块和跨接器,所述跨接器定位槽位于跨接器固定座,所述跨接器位于所述跨接器定位槽中,跨接器固定座上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推动所述跨接器夹块固定所述跨接器,所述跨接器与所述光缆固定组件所固定的光纤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纤定长夹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跨接器固定座的后部设置有所述穿纤底座,所述穿纤底座与所述跨接器固定座以滑槽的方式相互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纤定长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接器固定座上还开有跨接器夹块卡槽,所述跨接器夹块安装在所述跨接器夹块卡槽内,所述弹性组件一端固定与所述跨接器固定座,另外一端抵靠在跨接器夹块。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纤定长夹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穿纤底座与所述光缆夹板和/或光纤夹板闭合状态对应的位置安装有磁性组件,所述磁性组件能够吸引所述光缆夹板和/或光纤夹板。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纤定长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夹板的中间部位开有凹槽,所述凹槽中粘贴有硅胶垫。
CN202222179067.9U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穿纤定长夹具 Active CN218037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79067.9U CN218037493U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穿纤定长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79067.9U CN218037493U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穿纤定长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37493U true CN218037493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49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79067.9U Active CN218037493U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穿纤定长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374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68128B2 (en) Optical fiber wire holder, fusion-splicing apparatus, cleaving apparatus, and optical fiber splicing method
EP2419773B1 (en) Bladeless optical fiber cleaver
CA110770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utting optical fibers
KR101582485B1 (ko) 광섬유 융착 접속기 및 이것을 구비하는 광섬유 융착 접속 장치
US4548630A (en) Fibre fusion splicing
CN218037493U (zh) 一种穿纤定长夹具
CN109765655A (zh) 光纤切割机、光纤熔接套件和保偏光纤熔接方法
CN109848554B (zh) 一种光纤自动调角焊接装置
CN105328386A (zh) 一种高效探测器软带成型焊接夹具
CN214011577U (zh) 一种高精密光纤插芯结构组装治具
CN112346176A (zh) 一种用于插芯的通用精密定长工具
CN213956730U (zh) 一种光纤阵列光纤断纤检测装置
CN112285842B (zh) 一种垂直耦合光纤阵列折弯制具及其使用方法
JP2000117550A (ja) 細穴放電加工用パイプ電極交換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19665403U (zh) 一种激光模组调焦装置
US11280963B2 (en) Optical fiber clamp
KR20010061861A (ko) 캠샤프트의 캠 연삭지그
CN216387464U (zh) 一种多通道光纤穿纤辅助装置
CN220556465U (zh) 一种用于800g光纤产品组装和粘胶的定位控制工装
US20220252787A1 (en) Dual-nested cleaver
CN219609310U (zh) 光纤输出头装配工装
WO2004083920A1 (en) Optical fiber splicing device
CN213022236U (zh) 激光切割光纤损耗测试设备
CN209803378U (zh) 一种微距光纤切割机
CN220795529U (zh) 一种批量加工光纤陶瓷插芯穿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