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37447U - 一种连接器、适配器及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器、适配器及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037447U CN218037447U CN202222324157.2U CN202222324157U CN218037447U CN 218037447 U CN218037447 U CN 218037447U CN 202222324157 U CN202222324157 U CN 202222324157U CN 218037447 U CN218037447 U CN 2180374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apter
- connector
- fixing part
- fixing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连接器、适配器及连接器组件,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其包括:连接器主体,其上设有限位槽,壳体,其套设于连接器主体上,并与连接器主体之间设有弹性件,壳体可以沿连接器主体的轴向移动,壳体上设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当连接器主体插入适配器时,限位槽和第二固定部均与适配器连接,第一固定部用于对连接处进行压持,当连接器主体拔出适配器时,第二固定部压缩弹性件并挤压适配器发生形变,同时,第一固定部用于对连接处解除压持,以使限位槽与适配器分离。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连接器、适配器及连接器组件,避免了连接器与适配器在一般外力施加下容易被拉开,抗拉性能强,锁紧方式可靠性高,保证了连接的稳固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适配器及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5G、数据中心等通信网络数据需求量的空前增长,系统传输稳定性的需求将成为必然趋势,在光纤到户网络建设中,配线光缆需要与连通用户终端设备的入户光缆在分纤盒实现对接,以进行光信号的传输。
由于入户光缆不仅需要与配线光缆和用户终端设备连接,还需要适应各种不同的室外环境,因此光纤预连接产品目前慢慢开始应用在光纤到户系统中。光纤预连接产品主要是指在制作时在入户段光缆的两端安装光纤连接器,对光纤连接器进行一系列性能测试后,再在入户段光缆的待连接设备上安装与光纤连接器相匹配的光纤适配器。
当前,光纤连接器与光纤适配器的锁紧方式在一般的外力施加下容易被拉开,抗拉性能差,且在解锁时需要施加同等的力硬拉才能解锁,导致零件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适配器及连接器组件,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光纤连接器与光纤适配器的锁紧方式抗拉性能差,且在解锁时需要施加同等的力硬拉才能解锁,导致零件磨损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其包括:
连接器主体,其上设有限位槽;
壳体,其套设于所述连接器主体上,并与所述连接器主体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壳体可以沿所述连接器主体的轴向移动,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
当所述连接器主体插入适配器时,所述限位槽和第二固定部均与适配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对连接处进行压持;
当所述连接器主体拔出适配器时,壳体压缩所述弹性件以带动第二固定部挤压所述适配器发生形变,同时,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对连接处解除压持,以使所述限位槽与适配器分离。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至少两个设于所述壳体相对两侧的压持块,当所述第二固定部与适配器连接时,所述压持块在所述弹性件的驱动下移动,以至少部分用于抵接于所述适配器的外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至少两个设于所述壳体相对两侧的连接臂,每一所述连接臂均包括膨大端,所述膨大端与壳体形成收容槽;
当所述连接器主体拔出适配器时,所述收容槽与适配器分离,所述膨大端用于挤压所述适配器发生形变,以使所述限位槽与适配器分离。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靠近外侧的槽壁竖直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有拉绳结构,所述拉绳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壳体相对所述连接器主体沿轴向移动,压缩所述弹性件,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固定部朝远离所述连接处的方向移动以解除压持,同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固定部朝远离所述适配器的方向移动,挤压所述适配器发生形变,以使所述第二固定部和限位槽均与适配器分离。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适配器,其包括:
适配器主体,其设有第三固定部和收容腔,所述第三固定部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开槽;
当连接器插入所述收容腔时,所述第三固定部用于在所述连接器的挤压下沿径向产生形变,所述开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回弹并与第二固定部和所述连接器的限位槽相连,同时,所述第三固定部用于至少部分抵接于所述连接器的第一固定部的内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固定部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收容腔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固定件,每一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均与所述适配器主体相连,相邻所述固定件之间形成所述开槽。
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固定件均包括固定扣和设于所述固定扣背面的限位区;
当所述第二固定部收容于所述开槽内时,所述固定扣用于与所述限位槽和第二固定部均连接,同时,所述限位区用于至少部分抵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内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扣靠近所述适配器主体的一侧为竖直面。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
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主体和壳体,所述连接器主体上设有限位槽,所述壳体套设于所述连接器主体上,并与所述连接器主体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壳体可以沿所述连接器主体的轴向移动,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
适配器,其包括适配器主体,所述适配器主体设有第三固定部和收容腔,所述第三固定部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开槽;
当所述连接器主体插入所述收容腔时,所述限位槽与第三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收容于所述开槽内,所述第一固定部对连接处进行压持;
当所述连接器主体拔出所述收容腔时,壳体压缩所述弹性件以带动第二固定部挤压所述适配器发生形变,同时,所述第一固定部对连接处解除压持,以使所述限位槽与第三固定部分离。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由于连接器主体上设有限位槽,壳体上设有弹性件、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当连接器主体插入适配器时,第二固定部压缩弹性件并挤压适配器发生形变,以使自身和限位槽均与适配器连接,以使连接器主体与适配器实现锁紧,当第二固定部与适配器连接后,弹性件驱动第一固定部以对连接处进行压持,能避免在连接器主体在受外界拉力作用时,壳体带动第二固定部朝外移动挤压适配器发生形变,使得第二固定部和限位槽均与适配器解锁,因此,保证了连接器与适配器在一般的外力施加下不容易被拉开,抗拉性能强,锁紧方式可靠性高,保证了连接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适配器的适配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组件完全解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开始插入适配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插入适配器时第二固定部开始挤压第三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插入适配器时第二固定部进入开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与适配器完全锁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开始插入适配器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与适配器完全锁紧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
1-连接器主体,10-限位槽,11-对接部,12-第一插芯;
2-壳体,20-弹性件,21-第一固定部,22-第二固定部,220-膨大端,221-收容槽,23-拉绳结构;
3-适配器主体,30-收容腔,31-第三固定部,310-固定扣,311-限位区,32-开槽,33-光纤连接头,34-第二插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光纤连接器与光纤适配器的锁紧方式抗拉性能差,且在解锁时需要施加同等的力硬拉才能解锁,导致零件磨损的问题。
参见图2所示,本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1和壳体2,连接器主体1上设有限位槽10,其中,限位槽10可以为沿连接器主体1的周向设置的连通槽,也可以为呈被隔断的类似盲槽的结构;连接器主体1的前端上设有对接部11,对接部11内插设有第一插芯12,在连接器主体1插入适配器后,对接部11与适配器内部的用于收容陶瓷套筒的结构匹配,以使第一插芯12与位于适配器内的光纤连接头33上的第二插芯34对接。壳体2可以套设于连接器主体1上,并与连接器主体1之间设有弹性件20,弹性件20的一端抵持于壳体2内壁,另一端抵持于连接器主体1的外壁,壳体2可以沿连接器主体1的轴向移动,并可以在弹性件20的作用下驱动壳体2回弹复位。
同时,参见图4至图7所示,壳体2上设有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第一固定部21沿轴向向前延伸第一尺寸,第二固定部22沿轴向向前延伸第二尺寸,且第二尺寸大于第一尺寸;当连接器主体1插入适配器时,连接器主体1开始挤压适配器发生形变,第二固定部22优先与适配器接触,弹性件20开始被压缩,继续插入,第二固定部22朝插入方向移动,并挤压适配器开始发生形变,第二固定部22与适配器连接,继续插入,限位槽10与适配器连接,同时,弹性件20在回复力的作用下驱动壳体2带动第一固定部21朝插入方向移动,以使第一固定部21对连接处实现压持。当连接器主体1拔出适配器时,沿拔出方向拉动壳体2,压缩弹性件20,壳体2压缩弹性件20以带动第二固定部22挤压适配器发生形变,这个过程中第一固定部21同时对连接处解除压持,以使限位槽10与适配器分离,继续拉动壳体2,将连接器整体从适配器中拔出。
本连接器在锁紧时可以实现两道锁紧,较好的避免在连接器主体1在受外界一定拉力作用时,壳体2带动第二固定部22朝外移动挤压适配器发生形变,使得第二固定部22和限位槽10均与适配器解锁,保证了连接器与适配器在一般的外力施加下不容易被拉开,抗拉性能强,锁紧方式可靠性高,保证了连接的稳固性。而在解锁时,同理的,在拔出连接器的过程中,第一固定部21首先在连接器朝拔出方向拔出的过程中解除对连接处的压持,随后适配器在第二固定部22的挤压下发生形变,从而分别实现第二固定部22和限位槽10与适配器的解锁,保证解锁的顺利进行,不会破坏连接器和适配器卡合位置的结构,以避免在解锁过程中限位槽10与适配器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磨损,而影响后续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至图7所示,第一固定部21包括至少两个设于壳体2相对两侧的压持块,压持块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也可以为两个,压持块可以设于壳体2的端部边缘处,也可以设于壳体2的外壁,当第二固定部22与适配器连接后,壳体2与适配器之间失去抵持限位,因此,壳体2在弹性件20的作用下回弹复位,使得压持块在弹性件20的驱动下朝插入方向移动,以至少部分贴设于适配器的外壁,对连接处进行压持,避免适配器与限位槽10之间失去限位锁紧的关系。在本实施例中,压持块设于壳体2的端部边缘处,当弹性件20处于自然状态时,压持块与限位槽10的位置对应,两者在水平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使得当第二固定部22与适配器连接时,压持块在弹性件20的驱动下移动,由于适配器要卡设于限位槽10内,由此可以使得压持块在回弹后至少部分贴设于适配器的外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5和图7所示,第二固定部22包括至少两个设于壳体2相对两侧的连接臂,连接臂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也可以为两个,连接臂可以设于壳体2的端部边缘处,也可以设于壳体2的外壁上,每一连接臂均包括膨大端220,膨大端220与壳体2形成收容槽221。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臂设于壳体2的端部边缘处,当连接器主体1插入适配器时,适配器发生形变,随后膨大端220与适配器接触,此时弹性件20开始被压缩,继续插入,膨大端220沿插入方向移动,并挤压适配器发生形变,直至膨大端220与适配器连接,此时,随着连接器的继续插入,适配器与限位槽10实现连接,以实现连接器和适配器的锁紧;膨大端220和限位槽10几乎同时实现与适配器之间的配合连接,限位槽10与适配器的配合连接实现了第一道锁紧。当膨大端220与适配器连接后,弹性件20在回复力的作用下驱动壳体2带动压持块朝插入方向移动,压持块与适配器接触,且至少部分压持于适配器外壁,以对连接处实现压持,对第一道锁紧进行了加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8和图9所示,限位槽10靠近外侧的槽壁可以竖直设置,靠近内侧的槽壁可以竖直设置,也可以倾斜设置,限位槽10的底部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下凹的弧形面。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槽10靠近外侧的槽壁竖直设置,靠近内侧的槽壁倾斜设置,底部可以为平面,当连接器受到拉力时,连接器与适配器之间会存在分离的趋势,此时适配器会与限位槽10靠近外侧的槽壁相互作用,竖直设置的槽壁由于与底部之间几乎为90°直角设置,因此,可以较好的避免适配器从限位槽10内脱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壳体2上设有拉绳结构23,拉绳结构23的一端与壳体2相连,另一端朝拔出方向水平延伸,拉绳结构23用于在需要解锁时,带动壳体2驱动壳体2相对连接器主体1沿轴向朝拔出方向移动。由于在收容槽221和限位槽10均与适配器锁紧时,膨大端220与适配器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该间隙的大小大于锁紧时压持块与适配器的重叠尺寸,因此,当拉绳结构23在解锁时带动壳体2驱动壳体2相对连接器主体1沿轴向朝拔出方向移动时,压持块最先与适配器脱离,从而解除压持,同时,随着继续朝拔出方向移动,膨大端220开始与适配器接触,并挤压适配器开始发生形变,当适配器脱离收容槽221时,适配器也与限位槽10分离,从而实现了适配器与连接器的分离。整个解锁过程,能避免主要锁紧结构限位槽10发生磨损,保证锁紧时的稳定性。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适配器,参见图1所示,本适配器包括适配器主体3,适配器主体3设有第三固定部31和收容腔30,收容腔30依次贯穿适配器主体3和第三固定部31,第三固定部31设有与收容腔30连通的开槽32;当连接器插入收容腔30时,第三固定部31用于在连接器的挤压下沿径向产生形变,开槽32用于收容第二固定部22,第三固定部31回弹并与第二固定部22和连接器的限位槽10相连,同时,第三固定部31用于至少部分抵接于连接器的第一固定部21的内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示,第三固定部31包括至少两个沿收容腔30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固定件,其中,固定件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也可以为多个,固定件围成部分收容腔30,相邻固定件之间形成开槽32,每一固定件的一端均与适配器主体3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沿径向发生形变。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的具体数量为2个,且对称设于适配器主体3的一端,相邻固定件之间形成开槽32,因此开槽32的数量也为2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至图7所示,每一固定件均包括固定扣310和设于固定扣310背面的限位区311,限位区311可以为特定的某个区域,也可以为槽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区311为槽结构,但不是通槽,在连接器插入的过程中,固定扣310在于连接器以及第二固定部22抵持过程中驱动固定件整体外扩发生形变,随着插入深度的增加,当第二固定部22收容于开槽32内时,固定扣310与限位槽10卡合,固定件回弹复位,同时,限位区311用于至少部分抵接于第一固定部21的内壁,以限制固定扣310与限位槽10解锁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8和图9所示,固定扣310靠近适配器主体3的一侧为竖直面,其用于与限位槽10的对应侧的槽壁匹配实现扣持连接,竖直设置的结构保证了连接的稳固性,避免在一般的外力作用下,固定扣310从限位槽10脱出。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参见图3所示,本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和适配器,连接器具体包括连接器主体1和壳体2,连接器主体1上设有限位槽10,壳体2套设于连接器主体1上,并与连接器主体1之间设有弹性件20,壳体2可以沿连接器主体1的轴向移动,壳体2上设有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适配器包括适配器主体3,适配器主体3设有第三固定部31和收容腔30,第三固定部31设有与收容腔30连通的开槽32。当连接器主体1插入收容腔30时,限位槽10与第三固定部31连接,第二固定部22收容于开槽32内,第一固定部21对连接处进行压持;当连接器主体1拔出收容腔30时,壳体2压缩弹性件20以带动第二固定部22挤压适配器发生形变,同时,第一固定部21对连接处解除压持,以使限位槽10与第三固定部31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槽10靠近外侧的槽壁可以竖直设置,固定扣310靠近适配器主体3的一侧为竖直面,竖直设置的结构保证了连接的稳固性,避免在一般的外力作用下,固定扣310从限位槽10轻易脱出。
本连接器组件在锁紧时可以实现两道锁紧,较好的避免了在连接器主体1在受外界一定拉力作用时,壳体2带动第二固定部22朝外移动时挤压第三固定部31发生形变,使得第二固定部22和限位槽10均与第三固定部31解锁,保证了连接器与适配器在一般的外力施加下不容易被拉开,抗拉性能强,锁紧方式可靠性高,保证了连接的稳固性。而在解锁时,同理的,在拔出连接器的过程中,第一固定部21首先在连接器朝拔出方向拔出的过程中解除对连接处的压持,随后第三固定部31第二固定部22的挤压下发生形变,从而分别实现与第二固定部22和限位槽10的解锁,保证解锁的顺利进行,避免在解锁过程中限位槽10与固定扣310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磨损,而影响后续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连接器主体(1),其上设有限位槽(10);
壳体(2),其套设于所述连接器主体(1)上,并与所述连接器主体(1)之间设有弹性件(20),所述壳体(2)可以沿所述连接器主体(1)的轴向移动,所述壳体(2)上设有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
当所述连接器主体(1)插入适配器时,所述限位槽(10)和第二固定部(22)均与适配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21)用于对连接处进行压持;
当所述连接器主体(1)拔出适配器时,壳体(2)压缩所述弹性件(20)以带动第二固定部(22)挤压所述适配器发生形变,同时,所述第一固定部(21)用于对连接处解除压持,以使所述限位槽(10)与适配器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部(21)包括至少两个设于所述壳体(2)相对两侧的压持块,当所述第二固定部(22)与适配器连接时,所述压持块在所述弹性件(20)的驱动下移动,以至少部分用于抵接于所述适配器的外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固定部(22)包括至少两个设于所述壳体(2)相对两侧的连接臂,每一所述连接臂均包括膨大端(220),所述膨大端(220)与壳体(2)形成用于与适配器卡合的收容槽(221);
当所述连接器主体(1)拔出适配器时,所述收容槽(221)与适配器分离,所述膨大端(220)用于挤压所述适配器发生形变,以使所述限位槽(10)与适配器分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槽(10)靠近外侧的槽壁竖直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2)上设有拉绳结构(23),所述拉绳结构(23)用于驱动所述壳体(2)相对所述连接器主体(1)沿轴向移动,压缩所述弹性件(20),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固定部(21)朝远离所述连接处的方向移动以解除压持,同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固定部(22)朝远离所述适配器的方向移动,挤压所述适配器发生形变,以使所述第二固定部(22)和限位槽(10)均与适配器分离。
6.一种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适配器主体(3),其设有第三固定部(31)和收容腔(30),所述第三固定部(31)设有与所述收容腔(30)连通的开槽(32);
当连接器插入所述收容腔(30)时,所述第三固定部(31)用于在所述连接器的挤压下沿径向产生形变,所述开槽(32)用于收容所述连接器的第二固定部(22),所述第三固定部(31)回弹并与第二固定部(22)和所述连接器的限位槽(10)相连,同时,所述第三固定部(31)用于至少部分抵接于所述连接器的第一固定部(21)的内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固定部(31)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收容腔(30)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固定件,每一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均与所述适配器主体(3)相连,相邻所述固定件之间形成所述开槽(3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配器,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固定件均包括固定扣(310)和设于所述固定扣(310)背面的限位区(311);
当所述第二固定部(22)收容于所述开槽(32)内时,所述固定扣(310)用于与所述限位槽(10)和第二固定部(22)均连接,同时,所述限位区(311)用于至少部分抵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21)的内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适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扣(310)靠近所述适配器主体(3)的一侧为竖直面。
10.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主体(1)和壳体(2),所述连接器主体(1)上设有限位槽(10),所述壳体(2)套设于所述连接器主体(1)上,并与所述连接器主体(1)之间设有弹性件(20),所述壳体(2)可以沿所述连接器主体(1)的轴向移动,所述壳体(2)上设有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
适配器,其包括适配器主体(3),所述适配器主体(3)设有第三固定部(31)和收容腔(30),所述第三固定部(31)设有与所述收容腔(30)连通的开槽(32);
当所述连接器主体(1)插入所述收容腔(30)时,所述限位槽(10)与第三固定部(31)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22)收容于所述开槽(32)内,所述第一固定部(21)对连接处进行压持;
当所述连接器主体(1)拔出所述收容腔(30)时,壳体(2)压缩所述弹性件(20)以带动第二固定部(22)挤压所述适配器发生形变,同时,所述第一固定部(21)对连接处解除压持,以使所述限位槽(10)与第三固定部(31)分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24157.2U CN218037447U (zh) | 2022-09-01 | 2022-09-01 | 一种连接器、适配器及连接器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24157.2U CN218037447U (zh) | 2022-09-01 | 2022-09-01 | 一种连接器、适配器及连接器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037447U true CN218037447U (zh) | 2022-12-13 |
Family
ID=84353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324157.2U Active CN218037447U (zh) | 2022-09-01 | 2022-09-01 | 一种连接器、适配器及连接器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037447U (zh) |
-
2022
- 2022-09-01 CN CN202222324157.2U patent/CN21803744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2052587A1 (zh) | 一种连接器和光纤连接组件 | |
CN211508104U (zh) | 一种高功率盲插式射频同轴连接器 | |
CN111061017B (zh) | 一种连接器和光纤连接组件 | |
CN217112811U (zh) | 一种光纤连接器 | |
CN113433624B (zh) | 一种室外防水光纤连接器 | |
CN218037447U (zh) | 一种连接器、适配器及连接器组件 | |
WO2023109534A1 (zh) | 一种快速连接光纤的翻盖式光纤连接器 | |
CN114518623B (zh) | 一种光纤适配器及光纤连接器组件 | |
CN216133221U (zh) | 一种新型护套及使用该护套的连接器、连接器组件 | |
CN113189713B (zh) | 一种锁紧机构、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
CN201749211U (zh) | 一种快速插拔光纤连接器 | |
CN213636484U (zh) | 一种水下电缆用浮动插头连接器 | |
CN101752729B (zh) | 一种连接器的快速锁紧和解锁机构 | |
CN115458998A (zh) | 一种快速插拔的防水圆形电连接器 | |
CN111399134A (zh) | 一种双工插头 | |
CN215816653U (zh) | 一种自锁接头结构及电缆接头 | |
CN219552706U (zh) | 一种光纤插头组件及光纤连接器 | |
CN117761840B (zh) | 一种mpo光纤连接器 | |
CN217467256U (zh) | 一种适配器、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
CN113419311B (zh) | 一种插头连接器、插头固定部及连接器组件 | |
CN114518622B (zh) | 一种快速连接的适配器、保护盒及连接器组件 | |
CN109307911B (zh) | 定位簧套及使用该簧套的光纤接触件和光纤连接器 | |
CN218037446U (zh) | 一种小型化适配器、预连接器组件及预连接盒体 | |
CN115728874A (zh) | 连接器转接组件、连接器及光纤连接组件 | |
CN211293355U (zh) | 一种易插拔的光纤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